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数据技术论文

大数据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30 19:06: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数据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数据技术论文

篇(1)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解梅,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02.

[3]宋文涛、罗汉文,移动通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何林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11):16-20.

[6]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52-53.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52-53.

[2]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11):16-20.

[3]刘文婷.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08):66-74.

[4]冯文高.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均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5]张洁.影响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01)

[6]马云泽.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改革[J].经济问题.2009(01)

[7]张平王卫东陶小峰《WCDMA移动通信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

[8]詹炳根,《工程建设监理》,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97

[9]谢坚勋浅谈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建设监理2004(2)

关于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赵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践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漆晨犧.电信企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及管理发展策略[J].电信科学,2013(3):12-16.

[3]刘洁,王哲.基于大数据的电信运营商业务精确运营平台的构建化[J].电信科学,2015,29(3):22-26.

[4]张俊.移动通信网络中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4(4):10-12.

[5]康波,刘胜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业务用户体验管理[J].电信科学,2013,29(3):32-35.

[6]谢华.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1).

[7]夏磊.探巧大数据下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1.

[8]侯优优,隋化严.网络优化中的大数据应用[J].互联网天地,2014(l):34-37.

[9]刘震,付俊辉,赵楠.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用户移动轨迹预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30(2):10-13.

篇(2)

关键词 大数据;CiteSpace;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69-03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has brought new vitality

and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This paper uses bibliometric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 Space to analyze thesis with key words data and education from CNKI based on Co-occurrence analysis of keywords, explore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Key words big data; CiteSpace; education

1 引言

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者开始关注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转变、教育决策研究等内容,大量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教育领域研究论文逐年增加。以“大数据”“教育”为主题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仅选择SCI、EI、中文核心、CSSCI四类来源期刊截止到2015年12月出版的文献,共检索到417条数据,从2010年开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这些文章进行浏览和筛选,选择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共247篇。对这247篇文章的关键词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大数据的出现对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影响。

2 教育领域热点问题研究知识图谱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着眼于分析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潜在信息,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1],能对文献进行作者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机构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等。关键词共现分析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在同一个文本主题中的款目对(单词或名词短语对)共同出现的形式,确认文本所代表的学科领域中相关主题的关系,进而探索分析学科领域的发展,发现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2]。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生成图1所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大数据的出现对教育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影响。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由圆圈代表的节点反映,圆圈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最大圆圈代表的关键词是“大数据”。

根据图1得到表1所示文献关键词、被引频次、中心性等指标数据。中心性代表共现程度的高低,中心性越强,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的几率就越大,也就表示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从知识理论角度分析,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一般是某一段时期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表1中,“大数据”是频次最高也是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学习分析”频次为23,中心性为0.22;“数据挖掘”频次为13,中心性为0.15,等等这些都是热门的研究主题。

3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

依据图1和表1所示结果,将大数据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热点研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 教育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在教育领域的新型应用,主要目标为知识发现、决策支持和推荐等。学习分析是测量、搜集、分析和报告学生及其相关的学习环境的数据,用以理解和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3]。

教育数据挖掘专注于技术层面,侧重教育数据模型和模式的抽取,强调挖掘结果的自动化反馈;学习分析更注重研究有利于改善学习的干预措施。

2012年,美国教育部了报告《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4],提出“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要综合运用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构建教育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持。

在CNKI中以“学习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图2所示的文献数量趋势图。如图2所示,2010年以前的文献数量很少,但2010年之后开始呈指数式增长;2016年1―2月份刊登的相关主题期刊论文已有5篇,可以预计本年度,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仍将是大数据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

在线教育――兴起与变革 以“在线教育”和“大数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图3所示文献数量趋势图。目前在线学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表现。

1)移动学习是大方向: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移动终端特别是手机用户的增多,移动学习逐渐发展起来。

2)免费是大趋势:目前在线学习存在各式各样的免费现象,如免费试用、前期付费后期免费等形式。

3)细化管理是要求:任何一种在线学习方式,都离不开资源开发、管理和优化等工作,需要设定管理要求,细化规则。

4)实现互动是必然:交互功能是在线学习软件必然要设计的功能,大多数在线学习使用者表示学习过程中希望能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5)个性化学习是亮点:学习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的出现,使得在线学习存储的大量数据能够被更快速分析和使用,学习者可以随时掌握学习状况,开发商也可以掌握学习者的兴趣点、学习特征等,为学习者推荐或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教育信息化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育,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进步,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将全面升级,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跨平台使用并支持移动设备。

在CNKI中以“教育信息化”和“大数据”为关键词进行检索,2013年共有3篇学术论文,2015年共有10篇,研究主题包括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教育舆情监控等。

教育决策 以“教育决策”为关键词搜索到上千篇学术论文,以“教育决策”和“大数据”为关键词,2013年以来共有8篇论文。大数据将在教育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共识,但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决策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也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教育决策离不开数据,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更加复杂、凌乱,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并且掺杂一些虚假数据,如何收集、选择数据,是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大数据对于教育决策的价值在于为教育服务,将数据转化为支持决策的信息,需要数据分析者具备综合、全面的数据分析素质和能力。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在线学习的持续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需要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发现新知识,为教育优化服务。

4 数据推动决策

传统决策过程主要依靠决策者的经验,主观性较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难以充分发现教育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无法真正有效地优化教学、提高学生表现。信息化推动了人类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技术普及的同时,也产生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颠覆了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大数据背景

下,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发现问题、支持决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1)优化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可以更加快速、便捷、有效地了解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反馈,提供改进意见等[5]。

2)为学校管理者制订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合理的决策支持。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能够提供从数据到决策,实施决策后产生的数据再到决策的一种良性循环过程[6]。

3)帮助地区甚至是国家级决策者进行科学判断。数据推动决策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能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视角。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具有全面性、多视角性、参考性强等特点,能够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5 结语

上文所分析出的教育领域热点研究问题,都紧紧围绕“数据推动决策”这一主题,学习分析和教育挖掘是分析方法和技术;在线教育是数据来源;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大数据环境;教育决策则是根据数据制定决策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可见,利用数据推动决策已成为教育领域在大数据背景下最为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胡志刚.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 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潘黎,王素.近十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八种教育学期刊2000-2009年刊载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J].教育研究,2011(2):47-53.

[3]Siemens G. Learning and Knowledge Analytics-Knewton-the future of education?[EB/OL].[2011-04-17].http:///?p=126.

[4]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DB/OL].[2012-10-12].http://ed.gov/edblogs/technology/files/2012/03/edm-la-brief.pdf.

篇(3)

1、软件服务下的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运用的逐渐广泛化,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具有了自己的数据种类,这就致使大量的数据在互联网的服务中产生。软件服务工程会产生密集型数据,其中包括流式密集型的数据以及历史密集型的数据。如世界最大的电信数据仓库中心目前已经建立超过1200TB的数据;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流程超过8190个,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的程序设计思想为传统软件工程的管理思想模式,集程序的运行过程就是数据结构的组织与算法的问题,这种模式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忽视,而将重点放在了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性,在很大程度上把程序的生命周期缩短。纵观软件理论的漫长发展史,诸多学者一致认为详细的文档和完整的程序构成了软件,其中完善的文档信息为软件的核心部分,包括工程数据、文档以及通用规范等等,把整个软件的设计重点放在了文档是否质量合格以及开发模式是否具备标准化上面。由此,推动了软件设计的标准化,从整体上把软件的质量有效提升[1]。

随着系统业务的扩容和用户的使用,对软件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更加重视软件服务中的历史密集型数据和流式密集型数据,将大数据分析作为服务,更加注重从用户的体验上进行数据的收集。大数据背景下,行业逐渐加大了数据的处理难度,使得处理数据更具精细化,对技术的标准要求也更为严格。当前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的研究课题为,如何更好的把大数据平台作为服务,把大数据的分析作为服务、把数据的价值作为服务[2]。要从软件发展创新模式来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PaaS服务平台、服务提供方以及服务消费者三方,会产生海量离线密集型数据和线上流式数据。各项级别的用户在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操作以及各项系统日志数据等,其通常对软件的有效开发、运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另外,大数据还对软件服务的具体周期具有决定性作用。

从根本上讲,只是在规模和量上来进行数据的衡量,对其的研究没有标识,尤其是比较缺乏语义化的处理。因此,要对研究思维及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以此对相关数据实施组织与处理,并形成具有领域性的智能主体。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创新,将知识作为载体,可以提供相应的数据平台,从而确保以大数据为中心来进行现代软件工程管理的创新[3]。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软件工程管理模式

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的CS模式-BS模式-软件服务工程。其中产生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以服务为基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应用和共享服务的构建,对于分布式程序的开发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这种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把应用服务化,资源虚拟化,将外界服务接口统一化,有效解决大数据环境背景下的一系列问题。这种软件服务工程设计模式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项目管理是受到进度、费用以及品质的影响,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进行的活动规划、指导和监督。其中项目控制与系统工程为项目管理两个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二者有交叉重叠部分,项目控制主要负责输入进度、规划和费用,而系统工程蛀牙负责技术层面的输入。通过文档的形式来体现工程的管理,其中包括系统工程管理计划和系统文档树[4]。

系统文档树通过树形结构来描述项目所需要的,以系统工程为对象的各个系统工程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提案阶段,由系统工程师根据合同数据需求清单和工作说明书来进行系统文档树的准备,从而为根据后续的进度和成本来进行文本化任务的确定提供便利的条件。由项目经理进行系统文档树的批准,并更新维护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而系统工程管理计划主要用于描述系统工程的进度与任务的,在提案过程中,由系统工程师根据合同数据需求清单和工作说明书来进行系统工程过程的描述,以及如何有效计划、组织、集成、测量系统工程需求。项目管理计划同样由项目经理进行批准,并更新维护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系统工程管理计划主要由软件系统工程过程、开发项目规划与控制,以及软件工程专业集成三类关键要素构成,其中开发项目规划与控制为必须要实现的系统工程任务[5]。

3、总结

综上所述,面临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其促使软件的更新速度相应加快,大数据背景下通常对软件的自身安全及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打造一个健壮、高效且安全的软件工程,不仅仅要加大技术的支持力度,还需要不断创新软件工程管理办法,形成一套科学的配套理论以及技术标准。当前规模较大的软件重用技术不断发展,并实现了应用,再加上大量积累的软件资源,未来软件的集约化生产以及软件数据的挖掘将会变的至关重要。传统化的软件工程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生活的相关需要,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探究新型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航.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93-94.

[2]杨淼.面向商业模式的大数据信息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梁峰.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电力公司营销数据分析梳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4]王建民.领域大数据应用开发与运行平台技术研究[J].软件学报,2017,28(6):1516-1528.

篇(4)

【关键词】网络动员 作用机制 自媒体

当前自媒体规模庞大发展速度极快,社会影响力日益剧增,舆论的聚合效应凸显,其在舆论场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阶段国情所限,社会化的自媒体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高于一般的沟通工具与信息途径,它承载着包括内容传播、法律审判、国际博弈、商业营销等各种功能。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敏感话题、民生等问题时,自媒体中各种言论会纷纷出现,正确的与错误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情绪化的与理论的观点相互交织,使得统一认识的难度加大,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频繁发生的网络动员活动,正在对我国社会和媒介生态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和政府管理难点。

一、当前我国自媒体网络动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相关期刊、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网络动员该课题有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动员的管理。这一方面典型的研究如南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徐祖迎博士其毕业论文就是研究《网络动员及其管理》,在这篇研究论文中,他分析了网络动员如何成功发起以及网络动员对传播双方的不同影响,论述了网络动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评价的二元对立、侵犯公民权利、对公正审判的干扰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尊重和保障民众网络表达权的基础上,对民众的网络表达权进行合理的限制。

2、网络动员机制研究。这一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涂光晋教授2013年01月发表于《新闻界》的《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这篇论文研究根据参与者卷入程度的不同,将微博动员分为线上动员和线下动员两个层次,并试图从社会心理和人际传播两个角度分析微博动员区别于以往网络动员的新机制。

3、网络动员的应用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网络动员的具体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网络公益的共意动员》、《网络动员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免费午餐’为例》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倪宁教授2012年9月发表于《国际新闻界》的论文《全球性网络动员如何可能?――基于《KONY 2012》的案例考察》,通过分析网络动员的资源优势与动员机制,提出全球性的网络动员情感建构,可以从两个层面:1、道义感的情感唤起;2、草根化的身份认同。该论文认为网络动员是构建全球公共领域的有益尝试。

通过对上述关于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研究文献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对自媒体网络动员有一定的研究,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有些分散、零碎,综合性的研究也一般基于行政管理或社会学的视角。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研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媒体网络动员成因、类别等基本问题尚无具体统一的界定;二、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研究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如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社会心理机制、人际传播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的等研究都只存在于个别论文的零碎片段中,缺乏整合。三、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政府控制与调节缺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

二、当前我国自媒体网络动员研究中的难点

1 海量的资料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

“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及管理对策”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选题,它会涉及到众多的自媒体网络动员事件。自媒体网络动员事件参与的人物大多匿名、分散、去中心化,@些网络动员事件的相关信息庞大,时常属于亿计,对如此巨大且分散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有着较大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与技术分析能力。

2 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

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整体论述,需要做出理论性的解释框架。这些研究涉及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对研究者的基础理论积累要求较高。本课题研究者学科理论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虽然有所接触,但目前未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积累。因此,如何把握与整合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成为该选题涵待解决的问题。

3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自媒体网络动员虽然存在着如成员相对匿名、波及范围广、随热点的转移快速爆发和消退、去中心化、组织性差、难以控制等特点,但是现阶段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产生、扩散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支撑对相关IP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如基于互联网IP、cookies、网络机器人等技术:在用户层面可以明确的分析是谁、他的喜好、传播了什么事件、传播地点、传播内容、传播使用媒介;在内容层面,可以明确展现话题关键词、内容热点、话题讨论的集中区域、内容转载频次;在自媒体网络传播媒介方面,可以明确呈现不同媒介的话题量、介入方式、扩散方式。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管理应该着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网络事件都有着特定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技术方面可以针对相关关键词作监控,如4月3日晚“朝阳区798艺术区的和颐酒店遭遇陌生男子袭击”这一网络动员事件,如果有将朝阳、袭击等作为关键词监控,并设定一定的警戒级别,及时推送到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网络事件发起的初始阶段及时涉入,增加应对主动性。同时也应该建立自媒体网络动员管理的责任清单制度,及时处理与反馈。

立足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除了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全景、作用机制、政府管理方式与经验有全局的研究外,它还需要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研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的研究要能够导出一套衡量内容、传播、事态的变量,变量的导出需要大量数据、资料、案例的整合分析,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相关的知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工程量大且复杂。

参考文献:

[1]刘琼.网络动员的作用机制与管理对策[J].学术论坛,2010(08).

[2]聂智.论虚拟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D].中南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素养;元素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67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0 引 言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在认识各种事物时,数据将成为主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掌握对数据分析和认知的技能变得更加重要,而数据的分析与利用正是信息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之一。目前,“信息素养”已普遍被认为是生活在信息时代普通民众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属于科普教育的范畴。信息素养教育是在新媒体普遍发展的形势下衍生的工具型教育内容,已快速成为各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高校图书馆作为承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机构,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的作用,掌握信息利用和分析的技能,是现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

1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他提到,人们对大数据时代有一种错觉,认为需要的人才就是会数据技术的,会计算机的那一类。数据技术人才现在不可缺少,但是真正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转变思维、应对大数据挑战的人才不是一个来自IT部门的技术专家,而是政府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对大数据管理人才需求的迫切性要超越对技术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比如,人们常常听到管理者抱怨“90后”员工难管,就是因为过往的激励方式对他们不奏效,很多人发现与自己的上司、同事和下属沟通不畅,因为各自是在不同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管理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数据库,学会用大数据的方法,随时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目前高校教育也提倡大数据,但高校图书馆对大数据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自身资源的建设,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较少关注大数据的要求。比如,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大数据”和“信息素养”2个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只得到57篇文章。既然大数据对学校提出了要求,那么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更应结合大数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

高校图书馆采取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各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后,一般都会有入学教育课程。南国商学院图书馆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了解本校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各项资源,提高个人信息素质,也开展了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图书馆资源及服务做成课件,并为学生讲解。但是,刚进入大一,学生们对大学生活感兴趣,对于学术研究或阅读的兴趣不是很大。在开展完讲座后,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听,在之后想要利用图书馆资源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没有掌握如何查找书籍、续借书籍等基本操作。南国商学院图书馆入学教育虽然每年都为新生开展,但是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一些学生进入高年级需要查阅资料写论文时,才会想起利用图书馆。笔者对一些大二,大三的学生发放了有关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对会使用图书馆查询系统这个问题,有34.29%的学生选择了不会。这也说明了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对图书馆的认识不深,如何让新生对图书馆更加有兴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2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

校园宣传活动一般采用讲座的方式宣传图书馆电子资源。很多高校会定期开展电子资源利用的讲座,或对图书馆新引进的资源开展讲座。南国商学院图书馆没有定期举办讲座,由于场所限制,采用的方式是在各院系提出需求时来开展,服务比较被动。因此,一般都是大四学生或教师有需求,要利用图书馆时才会提出开展讲座,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于图书馆的资源都不是很了解。南国商学院图书馆目前电子资源有限,而学校的办学特色又是外语类,能宣传的资源不多,但仅有的资源熟悉的人也并不多。另外,每年4月和10月是图书馆的宣传活动月,图书馆会开展各类学术文化讲座,以及一些有趣的猜谜活动或知识竞赛等。笔者学校图书馆举办的活动更多地是宣传文化,对于信息素养和读书活动的结合没有很好的方案,学生参与度也不够高。因此,未来如何开展一些锻炼学生信息综合能力,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活动,在活动中很好地宣传图书馆资源,也是教育工作者可以思考的方向。

1.3 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程

目前,信息素养最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开展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目前,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必选的一门课程。现行的信息检索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南国商学院对信息检索课程的设置,基本也是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大部分院系开设此课程,都是由本学科的教师承担,主要偏向于论文写作,对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比较少。有些院系的课程会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来承担,就笔者上课的过程来看,信息检索课程单纯地讲解一些检索技巧,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乏味,学生听过之后,对信息检索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对于自己专业内容的检索认识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很多检索的专业内容学生可能都很少会使用。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不是都能对应他们所上班级的专业的,上课的内容也只采用课外的一些案例来讲,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没有涉及太多。

针对目前文献信息检索课上课情况,笔者做了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81.43%的学生不知道信息素养的概念。最常用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就是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和综合性网站。对中国知网、百度搜索引擎的技巧等,通过上课,学生基本都会掌握。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对于信息素养的理解停留在一些技能、技巧方面的学习,对如何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还有很大的欠缺。信息素养教育要让大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才是真正达到了效果。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逐步改进南国商学院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2.1 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范围与方式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从文献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如今又提出了新的概念“元素养”。“元素养”是一个通过对相关素养理念和新技术进行整合吸纳,指导人们在网络协同环境下,通过社交媒体及在线社群进行信息获取、生产、分享的综合框架,能提升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批判性维和合作能力。“元素养”可以说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国商学院图书馆目前开通了微博、微信、实时咨询等平台,方便学生随时咨询在信息获取和利用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在微信方面,南国商学院图书馆还没有开通查询借阅图书功能,但在微信咨询中也发现很多学生想利用微信来查询书籍,所以开通微信的查阅图书功能还是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会更多地关注微信,图书馆利用微信也能更好地开展宣传工作。在与学生互动方面,南国商学院图书馆还做得不够,需要开展更多吸引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来。有的高校图书馆就做得非常不错,比如:同济大学开展的“立体阅读”活动,就是一种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值得借鉴学习。“立体阅读”是融展览、讲座、演出、文献阅读、与读者互动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系列宣传活动。南国商学院可以结合外语特色,开展外语兴趣小组,把外语资源的利用融入到学习小组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外语专业教师或学生共同承担学习活动,在开展讲座或阅读活动时,多考虑外语方面的内容,逐步推进信息素养与外语专业的结合。今后信息素养不能局限在文献检索一个方面,还应深入视觉、媒体、数字、数字化叙事等方面,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等平台融入课堂教学,或一些游戏来提高趣味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参与后,才会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

2.2 加强各部门与图书馆的合作

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单独依靠图书馆来推广,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各院系、信息技术部门和学校管理层的支持和配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培养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图书馆与院系合作才能提供更加符合教师与学生需求的服务,尤其是各类语种的资源利用,语言类资源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是比较难建设和利用的。再加上笔者学校图书馆语言类人才较缺乏,因此,图书馆员需要加强与院系的联系,让各院系对图书馆的资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主动利用图书馆资源,而不是被动接受服务。目前,南国商学院图书馆在各院系设立了图书信息员,让院系的工作人员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这样使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能更及时地传达到院系当中,也能让图书馆的工作更加符合各个专业的需求。同时,图书馆与信息技术部门也要加强合作,开发适用的图书馆资源利用平台。南国商学院图书馆目前缺少技术人员,只有寻求学校信息技术部门来帮助图书馆建设新的网站或资源应用功能,例如:移动端的开发。图书馆在移动端利用最高的应该是查询借阅功能。当前很多学生喜欢手机阅读,根据手机阅读特点开发的超星移动图书馆,要想在高校中得到充分利用,同样需要学校给予经费支持。

2.3 加强专业学习与信息教育的结合

国外的许多学者指出,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培养应融进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中,并提出了嵌入式教学、整合式教学、渗透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嵌入式教学在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得比较广泛,要开展嵌入式教学需要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性水平,并能与对口的专业院系合作。在上课初期,由专业教师讲述专业论文如何确定选题之后,便插入文献检索课程,完成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之后,再由专业教师讲解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在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邀请专业教师旁听,以便无隙衔接后续课程。南国商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课程中,就可以采用在上课前与专业教师联系商讨上课方式,这样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内容可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专业需求教会学生查找专业资源,将论文写作中的选题、文献调研、文献综述、论文写作要求、规范及论文评析等内容做有机组合。此外,还可以融入一些信息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能有加有效地利用和处理所获得的资源。因此,图书馆要让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教学当中。但国内高校对图书馆人才的建设不够重视,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导致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缺失。

3 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应涉及更广的范围。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战场,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馆员自身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科学:上海,2013(4).

[2]罗旭.大数据时代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委员[N].光明日报,2014-03-08.

[3]范新容.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考与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6).

篇(6)

1定量分析与定量思维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时用到的2种分析方式。定量分析是相对于定性分析而言的。定量分析是依据掌握的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并对指标数值的意义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把定量分析作为科学研究方法始于伽利略,他把定量分析全面展开在自己的研究之中,从动力学到天文学,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论。定量分析方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优势很明显,它把事物以数和量的方式加以描述和分析,由量而定性,使得实验、研究及成果表述更加科学,更便于人们理解和认识。可以这样认为,一门学科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定量分析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一门科学。定量思维是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定量思维是定性思维的深化与进步。定量思维运用的特点是,不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单的最后定性,而是从多方面进行数量上的科学分析,最终得出客观、可靠的研究或实验结果。定量思维活动主要有计算、推导、统计、归纳、演绎、模拟等思维模式。因为有数和量的分析作为基础,所以定量思维过程相对细密、依据相对直观、分析相对客观、结论相对准确。定量思维是包括科技期刊编辑在内的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2编辑定量思维的相对弱化与现实需求

2.1定量思维的相对弱化笔者认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思维体系中相对较弱的当属定量化思维,而这种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缺乏定量化分析。纵观中国古代典籍,除《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少数科技著作外,主流文化典籍几乎全部都是定性描述与表达。重视定性思维,轻视定量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性基因。偶尔有一些涉及数量分析及表达,也是模糊、不确定的,或是夸张的,而且缺少统一尺度和单位,如“数九严寒”“日上三竿”“学富五车”“十有八九”“百感交集”等等。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技文化人”可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这种传统文化基因。其次,中国编辑学学科知识结构中也缺少定量化思维。虽然中国编辑(包括书刊编辑)实践活动也有近百年历史;但真正形成编辑学学科却较晚,而在包括科技期刊编辑在内的编辑学专著、教材中几乎都缺失定量化思维内容。编辑人员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文字工作者,出版、编辑专业在学科分类中属于人文类学科即可足以说明问题。长期以来科技期刊编辑也被社会认定为文化工作者,而不是科技工作者。一些科技期刊编辑长期沿用传统工作程式,习惯于定性思维,而对期刊中数学、数量等定量分析内容,或则回避,或则浅入浅出,造成定量思维的事实缺失。

2.2定量思维的现实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定量化科学语言渐成科技成果的主体和核心成分,定量化是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到大科学时代的必然表达形式。科学的事物一定是数量的、数学的、定量化的。即使过去被认为以定性描述为主的地质学,现今也已发展到定量化时代,比如层序地层学、地球动力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储量预测、地质构造模拟等,都以定量化分析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主干内容。现代数学方法、模型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复杂巨系统都可以实现定量化分析。今天,定量化思维不仅是自然科学的核心研究方法,也扩展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广泛采用了定量化分析,例如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学科都在倡导开展定量分析与研究,一些宏观经济预测、预警和管理决策方案,均建立在模型模拟和定量化分析的数据基础之上。因此,作为一个现代科技工作者,包括兼容科技与文化的科技期刊编辑,定量化思维,是必须具有的能力和素养。大数据时代,定量化分析更是常态科技语言[7-9]。大数据的基础是数据,而数据是量化的,不能以定量化为基础的学科在大数据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也是难以为继的。同时,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也是数据化过程,是对期刊内容数据的采集、传输、传播、挖掘、利用的过程,也即是定量化的工作过程。定量化思维是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思维的应有之义,没有定量化思维的科技期刊编辑在大数据时代将难以立足。

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对象———期刊刊载的内容是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体,编辑进行稿件编校工作,也必须运用定量思维和定性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而定量思维方法主要基于针对数字、数学、数据及图表等问题而展开,并形成相应的基本形态。

3.1数字思维形态这里所说的“数字”是指论文中出现的一般性或辅的数字和数量,侧重在数的表达形式。在论文的定量分析过程中数字或数量是不可或缺的[10]。科技期刊编辑应熟练运用定量思维,对数字内容进行把关。一是要善于发现作者容易犯的习惯性数字错误。比如一些数字(如年月日)中西文不同表达形式、连续数字的表达形式、数字与物理量单位的匹配等等,应养成对习惯性错误的敏感性[11]。二是要注意论文中的一些数字是否符合常识。比如涉及到时间、质量、面积、体积、密度、速度、温度、成分等方面的数字时,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判别相关数字是否符合常识,应善于敏感地发现违背常识的数字错误。三是要注意数字的真实性。科技期刊编辑对本刊学科领域论文的数字来源及其真实性应具备认识和识别能力,为期刊防止学术不端加上一道有力的防线。

3.2数学思维形态数学思维形态包括对数学方法、数学特征、数学模型、数学模拟、数学推断、数学演绎等方面的掌握并驾驭的能力和素质。数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传统的数学方法有线性规划、多元统计、概率分析、数理方程、工程数学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兴的各种数学方法层出不穷,比如分形理论、小波理论、混沌理论、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神经网络技术、大数据理论等等。当然,对于如此多种的数学方法,即使数学专业人员,对自己研究方向以外的方法,也许不一定能做到通晓或深入了解;因此,不能要求科技期刊编辑精通各种数学方法。不过,科技编辑应该对本刊论文中常用的一些数学分析方法有深入了解,并且能对该方法应用的关键过程及效果有初步判断,最好达到能够发现问题或缺陷的水平。

3.3数据思维形态这里所说的“数据”是指论文论证过程出现的大量数据,侧重在数的表达内容,往往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数据是期刊论文中必需的定量描述工具。目标事物的基本特征要用数据定量勾勒,各种定量分析必须有数据验证,定量分析的结果往往是数据形式。科技期刊编辑对数据必须具有分析能力。一是要能分析数据的正确性。真理与谬误往往是一步之遥,有时还是孪生兄弟。比如地下水渗透率问题,不同地层渗透率差别很大,如果用错了渗透率参数,其定量分析的结果定是南辕北辙。又如滑坡灾害治理问题,滑坡体与基岩的摩擦因数正确与否对治理措施的制订与实施至关重要。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保证这些数据、参数正确无误的思维能力。二要能判断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数学推导、演绎等运算出来的数据,其逻辑关系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即使看起来相互独立的数据之间,往往也存在着逻辑关系。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具备分析判断数据间逻辑关系的思维能力,善于发现违背逻辑关系的数据,并与作者沟通,建议修正。三是要明了数据的意义。论文中的重要数据都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或社会意义。一些数据描述的是现象,一些数据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这些数据能否准确描述自然或社会现象、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编辑人员不能模糊不清或听之任之,而应努力把握数据与其代表意义的一致性,确保实现论文研究的意义。

3.4图表思维形态论文中的图件是科学研究成果重要的表达形式,它是由各种有关数据运用制图学方法制作而成的;论文中的表格是相关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的集中呈现。在科技论著中,图表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或各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定量化表达。科技期刊编辑应善于读图编图,熟读图表、编好图表也是定量思维在编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一是要关注图中的点、线、面。点线面是由数据构成的,是直观的数据呈现形式,从一幅图中可看出某一个科学问题研究的某种状态,或平面或断面或剖面,或时间或空间或四维时空,或历史或实时或趋势,等等,图件中蕴藏巨大的信息量。科技期刊编辑应很好地了解和利用图件中的信息量。二是要关注图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无关的数据当然不宜占据篇幅,浪费期刊资源;关联数据必须相互呼应和印证。图表内部数据之间、图表与图表之间,如果缺失重要关联部分,科技期刊编辑有责任采取措施加以补充和完善。三是要图表文并举。图表是为了直观地论证论文主题,文字应围绕图表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它们之间需要相互补充、相互依托,共同深化,才能使期刊论文质量得到提升。科技期刊编辑应把握正确运用图表文来表达论文的内容。

4科技编辑定量思维拓展:与定性思维有机结合

科技期刊编辑定量思维是其思维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定量思维,是因为长期以来存在缺失且没有受到重视,并不是要轻视其他思维能力与素质。相反,定量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增强,还有赖于与其他思维特别是定性思维交叉融合。由于质和量同时存在于任何一个客观事物中,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质是一定量的质,量是一定质的量;所以,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定量思维进一步拓展、发展的内在要求。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定性思维是定量思维的前提,而定量思维是定性思维的依据。事物的质规定着量的变化范围,量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也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质和量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定量思维应以定性思维为前提,一定的质要以一定的量表现出来,因此要准确认识事物还必须做定量分析。缺乏定量分析的定性分析是模糊和不精确的,以模糊和不精确的认识来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只能是一种粗略的主观估计,本身就不具备科学性。定性思维决定认识事物的意义,定量思维决定认识事物的精度和深度。在质和量的对立统一系统中,质是主要方面,只有认识并清晰了事物的质,认识事物的量才有意义:如果定量分析所得的数据不准确,必然导致定性分析的结果不正确;如果定性思维错误,定量思维也必然失去意义。同时,定量思维是否准确,对定性思维是否正确也有影响。由于科研活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等客观事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相关性及复杂性,在运用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主要采取何种思维形态,要根据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需要和思维对象(即要解决的问题)本身的性质来决定。单一的思维形式极不适应办刊及编辑校对活动的发展,必须把定量思维与定性思维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思维的高效率。

5结束语

篇(7)

>> 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元数据的开放与共享 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财务共享问题研究 大数据时代 网络科学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精准营销模式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5W”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模式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费用预算管理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 科学大数据共享研究:基于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 大数据的时代 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性能优化的研究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新模式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新闻研究 大数据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共享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2 ] 江洪,钟永恒.国际科学数据共享研究[J].现代情报,2008(11):56-58.

[ 3 ] 黄鼎城,郭增艳.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

[ 4 ] 黄鼎城,郭增艳.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0-140.

[ 5 ]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Neelie Kroes:希望每个欧洲人都

参与数字化[EB/OL].[2013-10-11].http://.cn/5f00653e83b753d652a86001/20125e74/46708/6b2776df59d454584f1a526f4e3b5e2dneelie-kroes-5e0c671b6bcf4e2a6b276d324eba90fd53c24e0e-65705b575316.

[ 6 ] 刘润达,赵辉,李大玲.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之数据联盟模式初探[J].中国基础科学,2010(6):27-32.

[ 7 ] 地震科学数据共享管理办法[EB/OL].[2013-10-11].http:///policy/gxbf.htm.

[ 8 ] 浙江建成全国首家省级地理空间数据平台[EB/OL].[2013-10-11].http://.cn/html/2013-02/22/content_21927.htm.

左建安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