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19:37: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课程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高校排球专修课程中,很多教师无法准确区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区别,以至于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出现问题。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标准,能够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及依据。所以,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及要求,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陈旧
高校排球课程的教学一直具有重技术、轻理论的特点。排球理论课的课时过少,致使在教学中缺乏理论指导,教学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都把步法、发球、传球、垫球等基础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太过追求动作的到位及标准,忽略了动作的串联,从而容易使学生形成对反复练习的厌烦心理。
3.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沿用竞技方式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高度的规范化与统一化。这种教学方式大都采用示范、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地位,从而妨碍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因此,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对排球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4.考核方式不科学
课程的考核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对体育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够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当前许多高校在对排球课程进行考核时仍旧利用传统的评分方式,使用基本技术考核与日常表现综合等方法进行评定,这种达标技评的评价方式,使得量化考核目标颇多,不能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掌握情况,很难反映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真实情况,从而容易造成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脱节[2]。
5.师资力量不足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一直处于匮乏阶段,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及学校数量的增加,教师资源更加紧张。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一名排球教师不得不身兼多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增大,容易影响排球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选取非排球专业的教师进行排球课程的教学,教师在对排球文化的认识、对排球运动的理解深度以及激发学生对排球课程兴趣方面都有待改进。
二、排球专修课程改革的要求
1.树立现代教学观念
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代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是教与学的双主体活动;第二,现代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内心探索活动,教师控制学生进行活动时能够有效关注到学生的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从而对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第三,现代教学方法应具有双型性特征,使学生和教师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解决教学任务的目的。
2.遵循技能教学特点
体育教育专业技能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①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技能教学的场地主要是体育场馆,这个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大课堂;②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实践性,技能教学主要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来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巩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3.实现优化组合
对排球专修课程进行优化组合需要科学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按照教学规律的要求,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将教学中的科技因素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方法实现全方位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教学方式优化组合要以多元化为主要途径,对各种方法进行潜在功能的挖掘,提高教学效果。
4.与素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出,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者的体验及内化过程,因此排球专修课程的改革要与素质教育思想相一致,应更加注重实践过程。
三、排球专修课程改革的方案
1.明确教学目标
排球专修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明确体育课程的性质及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制订明确的排球教学目标,从而抓住排球教学中的重点,促进教学活动的组织,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
2.丰富教学内容
一方面,对于排球文化的知识应在教学中得到适量的增加,以使学生能够在理念上对排球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与感受;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增加合适的比赛内容,将竞技技术加入其中,从而提高了教学的竞技性与娱乐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创新教学方法
在排球专修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放在排球教学的主置,不仅要教其基本的排球技术,还要注重技术之间的串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以竞技为主的排球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将教育、强身、娱乐文化等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显现出来,逐渐改变练习形式,设计多种培养学生兴趣的练习方法与比赛方法。
4.更新考核方式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必须让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以及相关人员都参与进来,让评价结果具有有效的使用价值,从评价中寻找问题,确定改进目标;其次,在评价内容上,要从当代素质教育对教学的需求出发,评价内容包含教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管理评价及课程评价几个方面,在不同的体育教育阶段,教学的内容与要求都是不同的;最后,在评价方式方法上,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特点,运用观察、访谈、表演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考核。
5.提升教师资源的专业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验于2004年秋季启动,到2010年,通用技术课程已在全国高中全面开设。通用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课程。好的技术课程师资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的计划都会陷于空谈[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养计划,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四川省教育厅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原则上每6个平行班配备1名专任教师。解决基础教育中通用技术师资短缺问题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新的师资,要让那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的具有技术能力的师范毕业生挑起新课改的重任,并带动老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正因为如此,国内就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于2008年开设通用技术师范类专业,其首届毕业生已于2012年毕业从教。部分师范院校在没有通用技术类专业的情况下,面对基础教育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迫切需求,采取了开展跨学科教师教育、拓展师范生技术课程教育的办法予以应对,以缓解基础教育学校对通用技术教师的急迫需求。
二、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现状与问题
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结构,针对《标准》中对于中小学教师要求,使用与通用技术能力标准相对应的问题,设计了调研访问的题目。本研究选取某高校教科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生科学院中三年级师范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技术课程拓展训练有关问题的抽样调查。调研访问155人次。在对调研数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与归纳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三个特点:一是课时少。每周授课时间为3学时,总计18学时,课程是短时化、微型化的。二是学分低。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技术能力拓展类课程都为1个学分的短时课,低学分要求课程的内容不能过于繁杂、精深、难懂,又不能没有技术含量。三是无教材。绝大部分课程是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设的,而适合师范生的通用技术的教材编写、出版到现在也难觅踪影。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经过分析,调查数据经过统计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程度、掌握通用技术知识情况和掌握技术设计能力的现状:一是技术课程训练目标定位不明确。许多人认为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由计算机、物理教师担任,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程度较低。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19.01%的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37.04%的学生“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三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目前,教师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课时比例分配是:理论讲授占35.28%,与实践联系占27.35%,案例教学占27.41%,交流互动讨论占9.61%。另外,有34.02%的学生认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太强;25.42%的学生认为信息滞后;21.27%的认为课程比较有趣;20.6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技术素质养成。四是师范生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欠缺。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技术课程选修课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4]。调研结果表明,有53.5%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基础理论”的内容“不太了解”,有57.06%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设计方法”选择的是“完全不了解”。五是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学生掌握通用技术设计能力的调研情况是,有42.3%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不太掌握”,有22.9%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没有掌握”,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
三、基于通用技术学科要求的师范生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设计
面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技术课程教师教育需要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课程教师需求?
(一)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需求,正确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以基础教育需要为目标,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从分析通用技术教学岗位所需能力入手反求相应的课程,从而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学校事先制订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本科层次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后师范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院系再制订宏观目标,各教研室根据宏观目标又制订微观目标,把总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上去。一个周期的技术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查学生学习产生的显性效果,测评学生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隐性收获。
(二)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高师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培训、讲授模式,拓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应该遵循《标准》,主动适应全面的技术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理清学校的技术课程教育思路,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办出特色,并不断探索适合基础教育需求的校本化课程模式。
1.“必修+选修+特长”培养模式。面向全体理、工科学生开设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模块,同步开发与技术课程密切相关的校本教材,如《电子技师》、《学会发明》等等,为学生发展兴趣和形成特长提供指导和服务。
2.“集体讲授+团队活动+个别辅导”培养模式。对于“技术与设计”和选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可采取集体讲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术思想、技术过程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对于只满足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获得必需的学分的技术课程,可采取团队活动的方式组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组织电子兴趣小组、技术与设计兴趣小组、机器人制作小组等,对学生提供制作指导和物力支持,开展定期培训;对于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分层次教学。
3.“全面+个性”培养模式。立足校内,联合校外,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师生自主开发为辅,形成校内、校外和教师三位一体的技术课程资源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三)实施跨学科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
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互动教学观、开放学习观和特色课程模块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设计素养,为将来适应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技术能力培养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理论、实践与管理等诸多领域人士共同汇聚激情与智慧。对于课程管理者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推进师范生技术素质教育的历史性选择;对于教师来说,要针对技术课程教学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要充分突显教师角色的三个特征: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促进师范教育技术化成长的一个平台。因此,课程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关系到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基础教育实力的增强,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四)构建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重点高中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计划的制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职前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他们毕业后由相关学校择优录用,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密切结合。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现实条件下,积极选送专任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也可招聘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经过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后,充实到专任教师队伍中来。三是构建技术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从实践层面推进技术课程。营造通用技术实践的教学环境,增强技术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信息量,带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四是技术设计教学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技术与设计”课是技术设计思想物化的过程,技术课程教学抓住这条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学形式多采用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训练方法,减少或删除课本中过多抽象、理论性过强的“笨”知识,增添与技术气息相关的“巧”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五)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技术课程的配合等,体现出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理念和职后教学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师范生技术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技术拓展训练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也是课程结构改革的核心。优化课程结构要坚持四点:一要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突破狭窄的专才教育观念,转变为宽口径通才教育。二要在知识结构搭配上体现能力与技术素质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通用技术知识逻辑序列。三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上突出“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应用与创新课程”模块呈现。四要在课程实践安排上开设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密切关联的通用技术和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课程。在课时短、学分低、规范化、微型化等情况下,优化课程结构。
(六)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
课程理论家泰勒所选定的课程来源主要是针对普通学生,当然,特殊群体学生的课程设置也可依此为参照,但也须结合其特色而有所偏重。由于特殊群体学生在先天条件、智力、心理以及生长环境、学习能力与实践方面有异于普通的学生,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应需要照顾到其特异性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照顾到特殊教育学生的差异呢?我们要依据其特点选择特殊教育课程目标。
(一)基于对学生的研究选择制定课程目标
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门设置的课程所承载的知识与能力来实现的,而课程选择又要基于对学生的研究,要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我们教学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可能发展区,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我们课程设置也可从此理论中得到启示,考虑学生可能发展区。课程设置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记忆思维、理解力程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做到使学生学习的课程既不过分超前,又不至于滞后学生发展。因而我们的特殊教育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心智、身体因素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二)基于对学生今后社会生活的研究选择制定课程目标
知识获取的目的是解决生存生活问题,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而课程作为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设置就理应关注我们的实际生活。问题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学好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从特殊教育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生存生活问题,根据特殊群体及其家长困难与需求开发课程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旨在帮助他们获取必备的生活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理论基础
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正确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减少人们行为的盲目性,增加行为的自觉性。课程设置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能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思考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他们的潜能就能得以充分发挥。但由于先天资质,个人成长环境和个人生存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每个人能力发展方面和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我们应正视这些差异,接受这些差异。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到特殊群体的特点,如盲人的听力往往灵敏于我们普通人,残疾人身体某一部分器官缺失,但相对应其他器官功能会特别发达。虽然特殊群体学生某一方面可能存在缺陷,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把其与普通学生隔离开来,而应发现其身上闪光点。学生的智力类型有多种,而不是单一的,所以我们课程设置应顾及其特殊能力的发展。
(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认为人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人们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或者是凭借已有的类别来处理外来信息,或者是有外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他认为人的认识循着从泛化到分化的路径而进化,所以课程编制也可以按照从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顺序进行。因而知识的结构很重要,我们课程的编制就要遵循知识的逻辑结构,以方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教师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容易。
三、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课程目标是我们课程设置的导航,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备条件,明确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基于特殊课程对象的特性,特殊教育课程应着重以下目标的培养。
(一)基本生存生活技能
我们现在经常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重视我们的生活问题。特殊群体的学生可能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其独立生活,甚至生存存在一定问题,因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应立足现实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我们要重视特殊群体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公民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基础。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其成长基本上是依附于其家庭父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努力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重视问题解决技能的知识,在课程中可阐述展现人们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在生活中如何处理相似问题,使其能够独立生活。
(二)过一种幸福的生活
(一)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体系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教学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不论是教学内,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钢琴课程的学习和设置都是由任课教师或某系自行决定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此外,钢琴的教材使用也不统一,很难与实际的教学需求相适应,自然就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前专业的学生水平各不相同,掌握的知识技术也有强有弱,对于今后的教育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钢琴教学缺乏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是为幼儿教育服务和工作的,不是专业的钢琴表演者,所以对钢琴技术的要求也没有专业水平要求高,只是在掌握基本弹奏方法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演唱、编曲等能力即可,要求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大部分是把专业水准的钢琴教学方式拿来教学,学生学习时无法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在今后幼儿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技术也有一定的制约。
(三)钢琴教学时间短,实际操作时间少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扩大自己的招生人数和范围,录取人员的素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钢琴基础来说,层次更是参差不齐,有些能生硬的弹奏一两曲,有些甚至连钢琴都没有接触过,学生基本都是零起点,这就需要教师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多,而钢琴课并不是每天都有,课程时间也很短,实际操作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讲是面临着很大的难题。需要引起业内的广泛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内容及方法的目标选项
要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技艺取得突出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具备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明确钢琴教学的目标,认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面临的工作环境以人群,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奏、编曲、演唱等技能为主,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教学内容设置符合专业特点钢琴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注重实用性。教学内容应包括基本的乐理知识,简单的钢琴演奏方法和技巧,熟知当前幼儿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及音乐曲目,并注重弹唱、即兴演奏、编曲等技能的提高。对于起点低的学生,以讲解基本的乐理知识为主。然后教会学生基本的钢琴演奏的指法、姿势等,学习连音、非连音、跳音等演奏方法,选用音乐节奏强的曲目进行练习,通过这些曲目的练习明确钢琴弹奏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此外,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视谱演奏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乐曲选择上要少而精,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渐掌握和提高钢琴技巧。可以选用当前幼儿学习使用的教材,从中挑选音乐曲目进行练习,熟悉幼儿教材,掌握更多风格和特点的幼儿曲目。即兴演奏、弹唱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幼儿歌曲数量比较少,歌曲描写的内容与当今幼儿生活的环境也不相符,因此就需要幼师进行歌曲的编写和创作。
(二)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首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帮差的方式,让接受能力强,音乐学习能力高,技巧掌握好的学生帮扶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通过组成帮扶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提高学习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化学习效果。由于钢琴课时少,课上实际操作的机会也小,老师在课堂上示范的演奏方法和技巧,课下很容易忘记,这时就可以利用电话、电脑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用电话把教师课堂上演奏的曲目、指法等进行录像,通过电脑下载需要练习的曲目,然后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反复的观看和模仿,及时记录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沟通,逐渐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能力。
(三)带领学生走出琴房,增强实践能力,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很多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闭门造车式练习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里直观感受和学习,还可以作为模拟教师进行实习,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成为一名称职的幼师做好准备。
三、结语
(一)拥有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宣传社区教育课程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选择和学习社区教育课程,是推广应用社区教育课程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为此,两类调查问卷就“获取社区教育课程信息的渠道”设计了相近的问题,一个是“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另一个是“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无论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获取,其渠道均呈现多元化特点。针对社区学员的调查显示,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次是:邻居朋友处、社区宣传栏、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分别是58%、36%、34%,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依次是:社区报宣传、邻居朋友处、社区宣传栏,所占比例分别是46%、44%、34%。此外,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网络查找,8%的居民通过网络查找被动获取信息,20%的居民则是通过网络查找主动获取信息。针对非社区学员的调查显示,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分别是:邻居朋友处、网络查找、社区宣传栏和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分别为:50%、45%、34%和29%;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分别是:网络查找、邻居朋友处、社区宣传栏和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分别为:55%、44%、30%和24%。
(二)侧重生活化的课程内容无论是社区学员还是非社区学员,都倾向选择生活化的课程内容。针对社区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77%的人对生活与休闲类课程感兴趣,71%的人参加了生活与休闲类课程。通过座谈调查了解到大部分社区学员希望开设与健康、生活有关的课程,如中医保健、养生、饮食与节气等,有的社区学员甚至希望社区能开设月嫂家政课程,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科学养育孙辈;有的社区学员还建议社区课程以实用性为主,能够学以致用。从座谈也了解到非社区学员对于课程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希望多开设一些与与生活、时代接轨的时尚课程,例如:插花、瑜伽、健身操等课程。从上述调研了解的情况可得知:社区教育课程应倾向推广应用生活化的课程内容。
(三)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社区教育所覆盖的对象是辖区居民,因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具体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首先是教学时间的不同:社区学员中63%的人倾向工作日上午学习;非社区学员倾向工作日晚上或周末学习,所占比例分别为46%和54%。其次是教学组织的不同:社区学员倾向传统教学,65%的人倾向集体授课,61%的人喜欢传统的传授法,也有55%的人选择演示法,81%的人喜欢传统教室环境,69%的人喜欢传统的课桌椅摆放,他们对新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表示可以尝试,但不能长久;非社区学员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对教与学有新的要求,喜欢的授课方式依次为: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集体授课、现场参观和模拟学习,所占比例依次为:51%、45%、44%、36%、29%;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是:演示法、团队活动、传授法、引导讨论法、师带徒,所占比例依次是:59%、53%、38%、35%、17%;喜欢的教学环境依次是:室外活动、小型会议室、传统教室、茶吧或咖吧,所占比例依次是:44%、41%、31%、25%;喜欢的课桌椅摆放依次是:传统型、圆桌型、U字型、小岛型、扇型,所占比例依次是:30%、28%、26%、13%、3%。再次是对教材的依赖性不同:社区学员中58%的人表示在学习某一课程时需要教材,43%的人认为可有可无;非社区学员中50%的人认为有的课程需要教材,有的则不需要,26%的人认为只要有简单的讲义即可。最后是课程的评价手段不同:社区学员中77%的人希望通过互相交流或成果展示得到别人的认可,20%的人认为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开心就好;非社区学员中85%的人希望通过成果展示、互相交流的方式得到别人的认可。围绕学习者多样化的的学习需求,若想大力推广应用社区教育课程,必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
二、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
(一)性别性别影响着获取信息的渠道。根据对社区学员问卷的分析发现:对于男性而言,无论是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主动寻找信息的渠道,都偏向社区报宣传,所占比例为62%,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为社区宣传栏、朋友介绍、其它渠道、网络查找,分别占31%、23%、15%和8%。对于女性而言,在被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更偏向邻居朋友介绍,所占比例为64%,主动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邻居朋友介绍、社区报宣传、社区宣传栏和网络查找,分别占47%、44%、35%和22%。特别指出的是女性运用网络查找信息的倾向明显高于男性。性别还影响着学员对社区教育课程的了解程度。男性在选择社区学校课程时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理性,他们一旦选择课程,势必会对其有所了解。从数据上看,参加社区学校课程受访学员,男性中有69%的人表示了解或了解大部分社区学校课程,而女性中只有46%表示了解或了解大部分社区学校课程。
(二)朋友圈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朋友介绍”一直都是人们选择各类学习的主要渠道。通过座谈,有的社工反映“现在很多小区的居民,都有一定的圈子,统一约好到一个地方听课,再远也是一起去的”,这与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的数据相一致。朋友圈影响着人们对参加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讲,朋友圈对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应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越长,越依赖于社区学校自身的宣传。对社区学员的调查表明:社区学校的课程宣传主要依靠社区学校的宣传册和朋友介绍,所占比例分别为53%和49%。但是以学习年限为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学员在社区学校学习年限越长,越依赖于学校自身的宣传,学习年限在1年左右,依赖社区学校自身宣传的学员占39%,学习年限在1-3年的学员占55%,学习年限在3年以上学员占74%。也正是由于学习年限的原因,很多学员往往忽视其它渠道的宣传,而只关注自己所在的社区学校、所熟悉的课程和教师。
(四)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影响学习意愿。社区学员中,文化程度中等偏高的人愿意选择参加社区教育,在被调查对象中,有40%是高中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到41%,而初中以下仅占18%。非社区学员中,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选择参与社区教育的意愿也有所增加,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愿意选择参加社区学员的人员比例分别是:33%、65%、67%、100%。如果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人对各类教育和学习活动都不会给予相应的重视,更不会参与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
(五)教师社区课程选择与教师有关。据对社区学员的调查显示,学员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要高于对所学课程的满意度,34%的人表示对授课教师非常满意,21%的人对所学课程非常满意。在对社区教师的访谈中,有的教师也提到很多老学员确实是根据教师选择课程的。一个学员说:“我们会跟着一个固定的老师一直学习,我们喜欢这个氛围,认为开心就好”。教师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于正规教育,社区教育中的教师更像是学员的帮助者、支持者、辅导者,是良师,更是益友。
(六)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影响人们参加社区教育的意向。在对非社区学员的调查中,60%的人已经意识到社区教育对象应该是全体居民,但在具体问到“是否会去参加社区学习”时,有44%的表示想参加,但觉得那是老年人的地方,34%的人更是表示不想参加。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其教育对象主要局限在两头,即老年人和青少年,久而久之,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社区教育就是“老伯伯、阿姨跳跳舞、唱唱歌”的地方,忽视其所蕴含的经验知识、所创造的精神价值。思维定势作为一种固定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区教育课程的接受度和参与度,甚至会直接将社区教育课程的宣传推广拒之门外。
三、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教育宣传力度较弱无论是对社区学员的调查,还是对非社区学员的调查,被调查者中,60%的人认为现有的社区教育宣传一般,22%的人认为社区教育没有宣传。由于宣传力度的薄弱,即使是社区学员,也对社区学校现有的课程不太了解。据调查,社区学员中,45%的人只了解少部分课程,31%的学员了解大部分课程。非社区学员中,46%的人听说过社区教育但不太了解,40%的人更是完全不知道。在座谈中,有的受访者均反映居委没有宣传过社区教育课程,他们有的甚至不知道社区学校在居委有联系点;还有的受访者提到前几年有宣传,近两年宣传倒少了很多,宣传栏也看不到招生简章。针对这一现象,社区管理人员和相关社工反馈说:“宣传还有,但由于场地容纳人数有限,社区学校也不敢大力宣传”;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广告扎堆进入社区,居民眼球已经“目不暇接”,经常会自然地淘汰或过滤掉很多信息,其中有可能就包括社区教育课程信息。
(二)面向在职人员推广较难近年来,很多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都在想办法拓展社区教育对象,希望能将在职人员、白领、年轻群体纳入到社区教育领域[6],但经过几次实践,均以失败而告终。通过对相关社区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到具体存在着以下困难。1.教学时间不能与在职人员对接,在职人员更喜欢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与老年人上课时间不能统一,与教师的教学时间产生矛盾,如果照顾到少数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势必造成师资、场地等资源的极大浪费;2.有的课程缺乏优质师资,如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莎莎舞,因缺少专业师资而停办;3.由于场地、设施所限,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不能够吸引学员,例如茶道很受欢迎,但需要有足量的茶具和各类茶叶供学员练习使用,目前的社区教育条件尚不能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4.在职人员缺乏学习约束和学习动力,经常会因为工作等原因缺席,很难坚持下来,时间久了,就会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老面孔”学员较多在座谈中,很多学员反映:一些热门课程报不上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来班级中的老学员不肯离开,他们基本上垄断了社区学校热门课程,优先“截取”了新课程,抢占了学习资源,造成了很多学校不敢推广课程的局面。有管理人员道出了苦衷:“我们不是不宣传,不是招不到学生,而是不敢宣传,不敢招学生,如果大力宣传,老学员不肯走,新学员进不来就会产生矛盾”。老学员了解社区学校课程,在课程报名开始的时候,会“霸占”很多课程名额,之后又会因各种原因而放弃对一些课程的学习,这不仅阻碍了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还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老学员常常盯着一门熟悉的课程,使得这些课程招不到新学员。
四、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推广策略针对“成熟课程”采用口碑相传的策略。口碑相传一直以来都是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主要策略之一。在现代社会,各类媒体、网络非常发达,这种人际间的口碑、媒体间的口碑以及网络间的口碑更是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依靠口碑相传,其传播速度也非常快。但要想落得好口碑,其前提是要保证社区教育课程的品质和质量。针对“新的课程”采用宣传推广的策略。宣传推广的内容,或者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在宣传前,为每一门新课程设计好宣传稿,备好课,做好课程介绍;或者以课程教师为主导,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吸引学员的参与。宣传推广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到居委宣传、发放招生简章;也可以向老学员宣传,让其享受“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设定一个新课程的“推广期”,滚动播放简短的介绍。针对“冷门课程”采用促销体验的策略。设置一定期限的免费体验活动,让学员了解、体验课程,然后再收费,其前提是明确告诉学员免费有一定期限。也可以将课程看作福利推广,如将参与学习的名额送给一些集体单位,或者直接奖励给优秀学员。另外也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将部分课程以讲座的形式,下放到居委,吸引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社区教育。
(二)关注社区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认真做好教学分析。教学分析包括对学习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环境的分析,其中关键是对学习者的分析。如上所述,性别、朋友圈、学习年限、文化程度、教师、思维定势以及年龄、职业等作为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和应用的影响因素,也可以作为对教学分析的主要维度。仔细思考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准备期要考虑课程的命名策略,例如:某社区学校曾经开设的“开心英语”一度招不到学生,差点“流产”,后来教师们尝试将“开心英语”改为“出国英语”和“日常英语会话”后颇受欢迎。教学实施期要关注课程的体验策略,例如:某社区学校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给每个人取一个英文名字,每个居民都感觉很新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感觉自己是个外国人,就应该会说英语”,这种体验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实施后要注意课程的反馈策略,社区学员年龄偏大,接收知识比较慢,但他们同样需要有成就感,例如:对学员的学习给予及时的反应和肯定必然会激发他们的成就感。教学全过程要开展互动策略,鼓励学员间相互帮忙,相互交流,突出学员的被需要感。社区教育课程教学没有考试的束缚,没有升学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教学策略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其目的是让社区学员享受学习过程。考虑用好教学评价。对于社区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用一位社区管理人员谈到的办法,即:“评价一门课程要看三点,一看这门课的人气是否旺;二看老师是否准时上课;三看学员反馈”。简单的三点非常生动的演示了在教学过程中过程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三)拓展社区教育的学习方式———“学习圈”学习圈缘自瑞典,是成人生活世界典型的一种非正规学习方式。学习圈里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参加者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书本,可以与其他人互相交流,可以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习圈理论强调成人学习者的自主性、经验性特点,满足了学习者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得到广大成人学习者的支持和认可。鉴于学习圈的作用,将其用在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既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学员朋友圈的影响,又可以解决“老面孔”学员的阻碍。巧妙的利用朋友圈的影响。朋友圈之所以成为影响社区教育课程推广和应用的因素,是因为社区居民有交往的需要,希望有固定的交流天地。将社区教育课程作为学习主题投放到居民原有的朋友圈中,可激发他们讨论、交流和参与,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机智的解决老面孔的阻碍。老面孔学员不想离开社区学校,是因为他们怀念这里的同学,怀念这里温馨的感觉。通过组建学习圈,不仅可以为他们再次创设相同的环境,营造相同的氛围,而且还可以发挥“老面孔”学员的学习经验,帮助新学员。要充分发挥“老面孔”学员的潜能,鼓励他们转变身份,担任志愿者、组织者,成为学习圈乃至社区教育中的生力军。灵活的创设学习圈的载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组建学习圈的载体也多种多样,可以借助学校、公园、广场等实体场地,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虚拟平台。实体场地与虚拟平台的双运作,将更方便学习圈的运作,并且可以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也更利于推广和应用社区教育各类课程[7]。
(四)充分发挥基层居委的宣传主体作用发挥居委的桥梁作用。居委干部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直接与社区居民接触,更加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学校要重视居委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居委的沟通和联系,一方面通过居委干部,了解并细化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向居委干部介绍社区教育,使其了解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教育、宣传社区教育。利用居委的宣传载体。居委直接与广大居民沟通联系,其载体渠道多种多样,有宣传栏、告示栏、海报、简报等等。这些载体是居民了解政府政策、获取相关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样,也是社区教育课程宣传的主要载体。
社会需求的增大,为高校人才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去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过程中,仅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身心健康水平也成为当今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同时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全面发展的实现来说,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就其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旦失去身体这一资本,专业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达到市场的要求。基于这条件下,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与要求;不管是锻炼力度方面还是针对性方面,体育教学都较传统体育教学高一筹,因此,体育教学的有效应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提供情绪发泄途径,缓解压力。体育教学的竞技性和突破性能最大限度打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为整个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创造更为宽广的平台和空间,通过各个强度适宜的项目,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情挥洒汗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排解情绪的途径。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来说的确会发挥上述作用。但是体育教学本身发挥的也就是“外”的作用,即对学生的体能素质进行训练和提升。要想将外部积极作用转换为内在的力量,还需要人文教育的辅助与催化。我们都知道,情绪虽然受到身体机能水平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意志力抱恙时,他的情绪也会相应变得消极;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坚持乐观的情绪,配以适当运动,并且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话,他的情绪会相应变得更为积极。学生通过人文角度约束和引导自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享受教学过程,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并且受益无穷。世事无绝对,并不是说只要高校课程按照教学步骤一步步实施了,就一定能收到预计的效果。“人文教育”概念的应用,对学生人文关怀及引导的强化,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学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这一部分的空白,对于课程教学活力及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有了了解与认识,但是从高校人文教育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认识不足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单单意味课程减负,降低学生的课程压力,它应该是一种与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态度高度契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在合理教学范围内,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学习的体验度与感受度,让学生享受整个教学过程,由衷的喜欢体育课程教学,并且在过程中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从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将课程人文教育的要求仅仅理解为从人文关怀角度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作为学生来说,心理及学习的“负担”究竟有没有减轻其实是个未知数。从高校学生具体特点来看,现阶段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和负担就是无兴趣却不得不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就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说,应从学生的特点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手段有效性待提高
除理念认识不足的问题外,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手段有效性亟待提高。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能极大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有工作的开展均需战术及战略的支撑,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人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走不出传统的框架与套路,要么重学生却轻了课程,要么顾课程又忽略了学生,难以把握二者关系的平衡。鉴于这一现状,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建议应从宏观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各个击破,一步步建立和形教育的氛围,让学生从心底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走上综合发展与成长的道路。
三、落实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有效对策
结合时展趋势及现代高校学生具体发展特点来说,要想提高体育人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时代潮流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着力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具体策略及措施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特点
高校学生与过去高校学生的特点相比,多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如果始终按照人文教育的老套路开展教学的话,不会发挥太大作用。比如教师如果想将“减负”这一内容作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突破口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在施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解相应“减负”工作的意义。这一环节对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者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不严格把好关口,所有的工作都将会是徒劳。鉴于此,就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现状来说,应着力提高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多样化教学内容,结合时展潮流及趋势对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的课程张力,通过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受益。
(二)与时俱进,充分融入时代性
除了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设计中外,还应从时代特点入手,对新元素及要素进行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过程及内容,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及提升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激发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理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将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身心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延伸到更多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智慧与体质并重的综合型人才。时代性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应与课程教材内容保持高度一致性,不能偏离高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从教育的角度对时代内容进行筛选。时代性的东西总是具有正反一,两面的,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高校学生去吸取。在这两点问题上,教师一定要提高警惕。
(三)创新模式,强化情感路线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应从模式创新入手,强化情感路线,让学生用心参与训练与教学,为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更多新的途径和模式,从体育人文教育教学传统教学目标转向更新的、更接近当代高校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争取最大化体育人文教育教学价值与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集智慧与高反应能力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人才。情感路线的强化并不代表体育课程性质的变化,只是将知识教学的途径从传统一板一眼的传授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放大学生的情感感受,可以是团队中合作精神的感受,也可以是与对手竞争的体验与感受,在体验这些情感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更新和调适,从而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并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
一、建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要实现有效的人文教育,首先要根据教育的形式和特点确立课程教育的目标,将教育目标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完善课程教育的内容,并向着既定目标的方向进行课程的深化和扩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高中教师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进行课程安排和讲解,在日常的工作中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情感体验课程,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认知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历史观念。在构建整体教学指引目标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制定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并搜集相关的资料,丰富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要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为目标,完善日常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环节。历史是具有人文特色的课程,在历史事件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加入提问等形式的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完善思维方式,并引导学生建立高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历史事件可以作为当代人行事的借鉴和参考,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引导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讲述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并结合自己的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以此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将人文素养的提升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方式。
二、提升教学素养,建立完善教学体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完善教学形式、与学生进行高效沟通的主要承担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具备充分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历史教学,同时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教师还要在课堂内外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仅提升专业知识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心理素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文教育深化的能力,为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教学的素质水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工作内外积累历史知识,并丰富历史文化体系,构建历史事件的时间体系,并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路,减轻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负担。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时代的发展相互结合,在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持久的爱国情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历史事件可以提供许多真理性的结论和实践依据,历史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当代的新闻,为学生讲解历史事件,深化学生的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进行切合实际的情感体验。
三、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人文教育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逐渐出现的新型教学要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帮助学生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意识。为提高学生对课程改善和创新的兴趣,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渡,使学生自觉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高中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善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各种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的建设人才。完善人文教育,就要适应这一目标,从具体的体验环节中使学生感受到素养的提升和意识大改善,实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人文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因此,人文教育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的具体实践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感体验交流或情景模拟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自行感受课程中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的学习印象,并将道德素质的提升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养。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交流媒介与学生展开广泛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对学生的心理波动进行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