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言文阅读论文

文言文阅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6 04:43: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言文阅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言文阅读论文

篇(1)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穿线法是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文本时,将文本中隶属于基础知识的那部分内容运用表格形式条理清晰地罗列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教学荀子的《劝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下列基础知识运用表格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1.生字及注音“:槁暴”“輮“”砺”“骐骥”等。2.通假字:“有”“知”“暴”“乎”“生”等的本字、读音及意义。3.词类活用:“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及意义;“輮以为轮”中的“轮”的用法及意义;“上食埃土,饮黄泉”中“上”与“下”的用法及意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日”的用法及意义。4.古今异义词:“学不可以已”中“可以”的古今意义;“輮以为轮”中“以为”的古今意义;“金就砺则利”中“金”的古今意义。5.多义词“:绝“”强“”假“”望“”闻”等的不同义项。6.重要实词:“已”“中”“就”“砺”“省”“知”等的意义。7.重要虚词“:于“”而“”之“”则”等的用法及意义。8.特殊句法,比如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出自《劝学》的成语及这些成语的意义:积水成渊、口耳之学、跬步千里、六马仰秣、驽马十驾、蓬赖麻直、锲而不舍、青出于蓝、提纲挈领、天高地厚、梧鼠技穷、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等。之后,引导学生明白:《劝学》一文的基础知识不外乎上述内容,只要我们牢牢记住了它们,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牢牢地掌握了《劝学》一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二、文本诵读穿线法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通晓文言文文本大意,理解文言文作者的政治主张、学术观点或者情感倾向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透过文本的表层意思深入到文本的核心意蕴,达到透析深品文言文文本之目的。诵读穿线法一般分为“四读”,即一读求通顺,二读晓文意,三读析结构,四读品手法。以教学《劝学》为例,引导学生初次诵读文本时,要求学生将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储备与文末的生字注音、释义等结合起来,不仅要无障碍地通读课文,还要正确把握诵读的语速、节奏和停顿等。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文末的注释及自备的文言文学习辅导资料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仅如此,翻译时还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既忠实于原文的本意,又尽量使译文语句通顺,意思明了,富有文采。对于文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样点明学习的重要性的语句等,不仅要流畅地诵读,一字不落地背诵默写,还要牢牢地记住其现代汉语之意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三读《劝学》时,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列出文章的文脉结构图并简要概括中心论点及各层的层义。引导学生四读《劝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反复论证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三、写作教学穿线法

篇(2)

关键词:激发兴趣;精彩阅读;温故知新

说起文言文,中学生有谁不晓、有谁不知,毕竟文言文是初中语文不可少的一部分。确实,文言文是我国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文学精华,传承着我国的文化。因此,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本篇论文就是笔者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几点建议。

一、架桥铺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毕竟是古代时期的语言,对当代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习文言文之前,要让学生有兴趣并自愿学习文言文。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架桥铺路,即在教学生学习文言文之前,要找到一定的资源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之前有个过度,不至于使学生觉得突如其来的文言文很空洞。事实上,虽然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隔几个时代,但都作为中国的语言,它们之间有许多地方是相通的。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学生学习文言文之初给学生灌输一些耳熟能详的古人留下的诗词或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二、精彩阅读,体味文言文的美

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中的文言文,更是贵在积累、贵在阅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语文积累性的特点,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常读书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如此,学生便可在美文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提升对文言文的语感和亲切感。

三、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

事实上,不论学什么,我们都需要对它进行温习。自然,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要在老师教学的课堂之余不断地温习,以加强文言文相关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此外,在学生进行复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对学生的复习加以辅导。教师可以根据背诵、默写、翻译这三个步骤对学生的复习效果进行检查,从而起到监督的作用,保证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

质量。

教师在改变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同时,学生也要自己学会复习,

将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文言文的方法、知识慢慢体会、慢慢消化,从而真正把文言文学好。

参考文献:

[1]刘婷婷.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2(7).

篇(3)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式 文言文教学 综述

一、文言文教学与多元化教学方式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给语文教师带来困扰。王力先生认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张志公老先生曾经说过:“怎样对待和处理文言文问题,是一个很需要加深研究的相当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眼前的办法,要有长远的打算。”

从教学工作来讲,多元化教学方式即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以及新课改以后“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合作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着眼于现代文言文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和发展活动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文言文教学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针对新课改以来普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方面,涉及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中的文言文教学部分极少,普通中学和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研究者多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有着差别

(1)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宏观把握,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或教学模式。华中师范大学的万进峰和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志凯都以“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为题作了他们的硕士论文。王志凯对“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重新界定,他从语言学、课程论两个角度,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科学性与可能性提出质疑的同时,运用文本互文性理论,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提出个人的见解。而万进峰从文言文教学目的和文言文教学目的制定思路科学与否切入,将文言文教育的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文言文教育研究的突破。华东师范大学的易建平从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选文角度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许令仪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和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归纳教学理论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中。

(2)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课堂实践,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海峡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向旭提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代性不强”“教学实践中能采用的教学手段有限,特别是很少用现代教学传媒;师生之间文言水平差异较大,不易实行共享学习,教学相长;学生缺乏学习文言的大环境。”这的确是众多语文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邓美娟对诵读教学法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我国诵读教学法的历史。她又从多个角度对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她认为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要运用多种诵读方法和方式。

(3)研究角度为历时研究,着眼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或沿革。陈莉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文化要创新和发展就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张锋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学文言文教学历经了一个由传统迈向现代、由保守趋于开放的变革过程,事实上文言文教学已严重滞后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现状: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陈旧,“教”与“考”严重脱节,教学实践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无从凸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够。种种问题表明,文言文教学确实是困扰众多语文教师的难题。

2.研究者为一线语文教师,立足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而非整体的文言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切身体会,并进一步升华为理论,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借鉴的平台。王海华认为,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从激趣导入、朗读催趣、趣味导学、趣味延伸四个环节着手,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其对古文的阅读鉴赏力。但是,截至目前,这类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应用的成果也较多,研究者均为一线教师,只是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就现有成果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研究者为中学教师,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的应用,但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研究者的侧重点为应用研究。卓伟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究》一文中提到:在授课过程中,一是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许多书本上无法直接表现的图像、视频、动画,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感悟保留、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三是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文章。虽然两者以上可称为多,但是仅仅三种教学方式稍显单薄。张美凤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非常重要,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多元解读,教学成果可以多元评价。在中学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将平时成绩计入学业水平考核的范畴,不失为一种突破。

(2)研究者的侧重点为理论研究。周松柏的文章题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内容主要阐述了多元化教学特点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两部分。在探讨教学方法时他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课程要进行合理评价,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孙丽丹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出要做到思维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的多元化。这种文章属指导纲领性质的纯理论文章,可操作性不强。

2.研究者为高等学校或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方式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本身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中的应用。

过彩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思考》一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用八种智能进行教学,用全新的方式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并整理出了多元化教学设计五步骤:一是聚焦并分析内容,二是陈述具体教学目标和结果,三是从“多元智能工具箱”中选择适当的工具,四是明确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五是确定教学活动程序。充分应用KWL目标开展唤醒、拓展、教学、迁移四阶段教学。利用6S调色板完成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决定。文章对多元化教学方式思考较为深入,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方法步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小华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析》从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包含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方式、综合教学方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种类、特性及利弊。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陈明的文章《高职教育背景下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启示》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阐述了英语多元化教学的意义及启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陈曦的《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一文提出,多元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发生改变,变灌输式教课为自主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有效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激发教师教学自主性,体现学生自主性和任务教学的特点。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虽多,但大都是单篇的侧重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论文或硕士毕业论文,众多的硕士论文虽然在理论上都有着各种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未能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中学一线语文教师较多地研究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领悟和反思,但是探讨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成果较少。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43031]。)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志凯.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张海侠.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许令仪.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邓爱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洪素娥.情境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陈曦.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海外英语,2013,(22).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46―01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语感;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够在阅读中举一反三。新课标也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 注重诵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文言文有着很强的可读性。经过反复诵读,文言文的字、词、句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脑海,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就会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他们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用于已有一定文言文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教学文言文时,可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诵读,并明确要求:初步诵读,要基本理解字词、语句,如有困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进一步诵读,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长期坚持诵读,让学生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意识,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诵读《触龙说赵太后》之类叙述性较强的文言文,大都能选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诵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能感受到语言文字中那直切肺腑的沉痛和凝重;诵读《五人墓碑记》,能感悟到不朽人物的慷慨豪迈、可歌可泣。

二、质疑问难,探究创新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曾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文言文可以质疑、探究的地方很多,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求,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出一些新颖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在《劝学》的学习中,学生就有这样的疑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两句中的“至”和“致”都解释为“达到”,而且所支配的对象相同,那么,为什么不只用其中的一个呢?同学们经过查证、讨论后得知:“至”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到达”,强调自身努力达到的结果。“致”本义为“送诣也”,引申为“引起,使达到”,强调外物在动作主体达到目的方面的推动作用,含有使什么到达之意。学生的探究获得了实质性的回报,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培养了探究质疑的主动学习的意识,逐渐走进了自主合作的开放性学习之中。

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

一、前言

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等问题。在这其中有教师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更新,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或者有的老师把文言文完全上成分析课,偏重于分析文本内容及写法特点,完全忽视文言与现代文区别,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或串讲加分析,奉行“字字落实,句句串讲”原则,没有目标不讲教法不分主次以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形成规律性认知,无法达到知识迁移,同样不能提高阅读能力。也有来自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缺少。高中文言文和初中文言文相比,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内容都明显难,许多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在花一定时间还不能搞懂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就有弃学想法,有这种想法后,就会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言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传统的文学点评理论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

学生通过研读古人的文学评点读本,将古人的评点方式运用到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批注阅读中来。学生发表意见比较自由灵活,学生可以在全书卷首的序言或总批及每回总批中,对全书或每一章回的思想艺术特点发表见解;也可以在眉批和行批中,对某一叙述、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具体描写,用三言五语发表看法、感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历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的学习本来就较难,而且较枯燥,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高,学习也仅限在死搬硬套阶段,更谈不上思考与兴趣了。运用原始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少有学生认真思考,批注自己的看法与理解。

如果过早的给学生导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也有百害而无一利,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限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但是话又说回来,一方面本色阅读需要很多时间,在课堂上要想实现本色阅读那只能说是一种理想,并不现实,而且课堂批注时,学生可能会脱离问题中心,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而在文章的重难点外兜圈,带来阅读的盲目性,没有准确的目标也毫无目的,课堂时间荒废,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另外一方面学生在个人批注过程中,因个体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势必会出现一些误读,而这些误读如不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发现、纠正则会让学生陷入更大的误区,对学生的学习不仅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知识结构不同,对文本的批注差异很大,所以当学生完成批注式阅读后,需要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可以是班级小组内的交流,或者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是学生课下批注,课堂上交流,也可以当堂批注,集体交流。只有交流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就像一个苹果一个人吃了只是一个人吃到了苹果,但如果将苹果分开,两个人或者几个人一起吃,那就不是一个人吃到苹果了而是大家都吃到了苹果,大家都了解了苹果的味道,大家一起交流,这样对文言文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也有助于批注式阅读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四、文言文教学方式比较

1.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文言文引导式教学模式

引导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对所教授的内容了如指掌,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式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起辅助作用,这种方式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益处。

3.文言文批注式教学模式

批注是一种很常用的读书方法。就是在阅读的时候把一些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读者理解,并深入思考。读者在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批注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注释、提要、批语、警语。

批注式阅读则是一种较自由的阅读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篇(6)

一.创设情境,顺利走进文本

鉴于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文言文的创作时间距今已经非常久远,也鉴于其深奥难懂的文言文语言使很多同学对之望而生畏,还鉴于“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等教育教学理念,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经典文言文阅读课文时首先为同学们创设和谐、愉悦、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以便在“润物细无声”中消除同学们“谈文色变”之恐惧心理,激发同学们乐学、善学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继之引导同学们顺利走进文言文阅读文本并在其中接受先哲美丽情感和高尚情怀的熏陶。

比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了从网络下载的中央电视台举办并制作的全国第八届桃李杯古典舞比赛《爱莲说》视频(表演者:北京舞蹈学院邵俊婷)供同学们欣赏。当同学们看到视频中的演员在舒缓、悠扬的古典乐曲的背景声中为了表现莲的美好品格而塑造的各种优美的舞姿时,同学们那种急于走进周敦颐《爱莲说》文本的兴趣被大大地激发了出来,于是在我为同学们播放的贾鹏芳的二胡独奏《睡莲》的背景音乐中,不约而同地高声诵读起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二.诵读涵咏,其义自现

鉴于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注重传承歌咏与诵读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经典美文的优良传统――比如清代刘大槐《论文偶记》中曾说:“(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还鉴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所以,教学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文言文文本时,我们必须很据不同作者、不同文本内容、不同情感基调、不同艺术风格等引导同学们进行形式多样的诵读涵咏,比如听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轮流读等,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探索、总结朗读诸如周敦颐《爱莲说》等文言文文本的方法。

比如,教学周敦颐《爱莲说》,我要求同学们在听读名家的配乐朗诵、感悟文章的语感、对重点语句反复诵读后,再引导同学们总结、归纳诵读、涵咏诸如周敦颐《爱莲说》等文言文中诸如字音准确、停顿长短、语气强弱、语调高低、感情褒贬、节奏韵律等方面的技巧,在紧紧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抑扬顿挫地读出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与韵味,就像叶圣陶说的那样:“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文章出自我的文笔,情感发自我的内心。

三.独特体验,多维探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文言文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言文文本,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多向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审美体验,并有所思考和感悟,继之使同学们的情感受到熏陶、智慧获得启迪等。此外,教师还要珍视同学们在阅读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文言文时的独特理解、体验和感受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培养同学们对诸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等文言文文本的独立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比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我要求同学们在自读课文三遍并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后,在有限的45分钟内特意“留白”5分钟,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在文本中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描写莲花的高洁形象,其用意如何?

2、我认为:在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作品中,莲不仅是文人的爱物,也是画家的恋人,更是音乐艺术家的情人。请同学们为我的上述观点提供事实论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3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时,我发现很多同学都能够有理有据地畅所欲言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

篇(7)

文言文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语文大师叶圣陶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给方法,训练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激发学生兴趣

(一)利用学生已积累的有关的成语 典故 名言 历史故事引入课文,使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例如教《出师表》,利用三国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你喜欢谁?在此基础上在学习和理解《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简单快捷得多,在背诵此文就感到亲切。

(二)表演法激发兴趣,对于故事性强的文言文把它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如《晏子使楚》和《郑人买履》学生们就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也容易。

(三)绘画法教学,让学生在动手 想象 创作的氛围中体验文言文的魅力。如在教《即承天寺夜游》和《爱莲说》在古乐声的伴奏下,老师吟诵,学生想象,依据自己的感悟画出美丽的画面。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例如,学习《五柳先生传》这样的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作品时,我鼓励学生根据注释先去自主阅读,让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学习,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不求统解、甚解,力求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其次,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方面提出问题。再次是合作,这一步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翻译课文,可以采用灵活自由的方式进行。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更正或补充。这样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其间,教师加以评价,肯定译的好的地方,明确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

三、教会综合比较

教学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同义词的比较。例如“视”是近看,《曹刿论战》中有“吾视其辄乱”,“视”是“远看”,现代文还常说“近视眼”“望远镜”通过同义词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学会区别词义,从而确切掌握词义。

古今词义的比较。古今词义的差别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古今形同但词义不同:如《石壕吏》中讲“出入无完裙”。这个“完”作“完整”讲,跟现代汉语的“完结”的“完”(结束)词义不同。第二,古今词形式相同词义也好像一样,其实并不相同,如苟子《劝学》中的“劝学”,应当作“鼓励学习”讲,现代汉语的“劝”作“劝告”,“劝阻”讲。当然,古今词义也并非一刀切,要看有无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少常用的文言实词有很强的生命力,必须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另一方面现代普通话又常常采用一些历史性的或陈旧的词作为语素或构成熟语的一个词。如“完”在“完全”、“完美”、“完好”、“完璧归赵”、“完美无缺”等词中仍作“完整”讲,这对教学文言课文有很大帮助。

程度的比较。《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得罪”是“获罪”(词组),程度重;现代汉语说“得罪你了”,“得罪”(词)只是“抱歉”的意思,程度较轻。

文言文的虚词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学时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虚词“之”,在“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中是“他”的意思,在“吾欲之南海”中是“到”的意思,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中是“的”的意思。

另外,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应了解一些相关的文言句式的特点。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并不是指除了现代汉语常见的句型,文言文还有一套独特的句式,这也需要我们对这些句式进行综合比较,理解其结构,准确译出内容。

四 精彩阅读体味文言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