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12:04: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战略营销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前,许多企业战略失误的例子很多,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下滑,严重影响了产品营销,使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
比如,顺丰速递就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它为了“一公里的覆盖”,公司过早延伸扩张,它以社区便利店形式和嘿客OTO模式,进行线上线下布局,高调跨界进入商业领域,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商业领域成为了顺丰的累赘,造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下降,目前面临着经营压力的困境,曾经大声宣称不上市的顺丰速递,这段时间,自食其言,又将要上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顺丰的主营是速递业务,“准时、快达”成就了顺丰品牌,虽然顺丰具有明显的“快”的比较竞争优势,但是,在“智能化、网络化”时代,它仍然面临竞争优势消失的危险,它的战略决策,应该围绕在行业内取得强势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是整合所谓的产业链,做规模化效益,最起码时机不成熟。事实上,顺丰走了弯路,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跨界整合不熟悉的行业,教训深刻。
2010年,顺丰战略决策做商业之前,我曾经同他们高层交谈过,他们最先本想做终端社区电子柜,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本来是很好的战略实施。我们知道,运用“智能化“手段,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减低价格成本,带动营销。但很可惜,顺丰没有这样做,反而提价,由于企业战略错误,给圆通、申通等竞争对手赶上和超越,现在,各个社区到处是“速递易”、“E柜”等,圆通、申通等快递员忙的不亦乐乎,作为消费者,谁不喜欢“价低、便利、服务好”的供应链呢?
可见,战略的重要性,正如说“战略错、全盘错”。顺丰小小的战略失误,造成竞争力下降,营销力下滑,严重影响顺丰的长远发展。
那么,战略营销如何决策呢?大家知道,21世纪是整合的时代,整合营销也成为家常便饭,为了提高营销力,必须进行战略营销决策。许多企业家战略决策的时候,由于每个人智慧不同,掌握的时机,以及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将会造成不同的结果,甚至,对企业营销和发展,将会产生深刻影响。
比如,小米手机,就是跨界整合的典型代表。当小米迅速成长之后,雷军占在产业链的高度,他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站在“风口”上飞起来的小米,如果风停了,小米如何办?于是,他提出了“打通智能生态链”战略,以原有小米的消费者生态为基础,“跨界”新的业态。
正如说“隔行如隔山”,小米“跨界”众多行业,比如,机顶盒、云电视、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行业,如果没有消费者的支持,小米将会是空中楼阁。显然,这种多元化单一品牌战略模式,看似思路清晰的战略举措,其实,使小米品牌更加混沌,小米的粉丝会认同吗?我看未必,因为粉丝认同的是手机,不是其它与粉丝无关的产品,我认为,这种“改变消费者心智”的转型战略,注定举步维艰,有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事实上,2015年数据表明:小米手机销量己经处在顶峰,营销力逐步衰减的迹象,而华为成为了销量冠军。很明显,小米战略营销决策存在一定错误,造成了营销力下降,对小米品牌发展十分不利。
因此,我认为,战略营销决策应该考虑企业或品牌的长远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同时,十分清晰自己的定位,精准把握发展趋势,然后,更好地通过竞争优势转化为营销力,实现企业和品牌健康持续性发展,才是我们战略决策目的。
正是被时间和空间挤压到极致扭曲而成的:本来寻找自己与世界500强差距的企业,发现越来越多的反而是差异;本来四处高歌榜样的媒体,最后挖掘出的是失败的启迪;所谓的营销军规,再也指挥不了营销铁军;所谓的营销创新,怎麽咀嚼都好象似曾相识。
现在的营销你不能谈过去,人们说营销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麽比昨天的成功更危险。现在的营销你也不能谈现在,人们说营销发展的第一定律是:短期利益膨胀是最具杀伤力的毒药。现在的营销更不能谈将来,营销人都知道的最基本定律是:市场变化的速度永远快过营销变化的速度。现在我们只能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营销融合在一起来思考,这种思考必然把营销引入一个新的时代。
现在的营销你不能讲西方理论,世界最大的企业——沃尔玛,在你家门前也没有真正天天低价,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来中国,也只想跟你探讨点中国营销的具体问题;最知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自己都不知道什麽时候能进世界500强。现在的营销也不能讲中国式的东方逻辑,海尔;联想;TCL们都在过一道坎——走出去。华为的说法更经典:你是民族的你就不是世界的。现在的营销,我们只能把东西南北规划在一个版图上行动,这种背景上的实践,必然把营销推进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预测未来将是消费者战略时代,消费者价值至高无上,谁将是最终的营销法官——消费者!消费者的满意和忠诚,最终决定企业的生死。我们预测未来会是竞争者战略时代,超越不了竞争对手,消费者阵地只能拱手让人,核心竞争能力将决定营销的成败。我们甚至从幼稚园开始培育未来消费者;我们甚至着手规划未来的竞争版图,试图描绘2050年世界500强的所谓基因,但不管怎麽样,一个营销者战略时代都即将来临。
消费者被视为上帝
竞争者成为营销关注的焦点
整个社会和营销界有意无意的做出了一个最不智的选择
漠视营销者的存在
科特勒认为:营销是辨别和满足人类与社会需要的学问。美国营销协会认为:营销是用以引导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流动的商业行为。这些营销的经典定义,精确描述营销这个概念的同时,默契的忽略了运用营销理论和实践营销行为的主体——营销者!里斯特劳特在《营销战》中断言需求至上时代的终结,营销需要面对竞争的新哲学,《营销战》很准确的描述了营销将领的特质,可惜的是同时认为“优秀员工”是个谬误。
其实科特勒早就为营销下了标准的定义: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我们关注产品价值的交换和需求欲望的满足,我们甚至关注创造和管理过程,但我们一直忽视那些主宰营销的个人和群体,是谁在沟通消费者?是谁在抵御竞争对手?最悲哀的是企业通常把营销称做一线,似乎冲锋陷阵,流血牺牲就是营销者的天职;其实营销者是一个封闭的环,营销者是营销连环套中缺失的一环。
营销说到底,无非就是决策和执行两个环节,我们痴迷于研究如何决策和改善执行,忘记了营销者才是决策和执行的核心。我们挖空心思的营销定位,我们筋疲力尽的整合营销传播,我们甚至把营销扔进蓝海和红海,
这绝对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水煮营销。
但我们却连营销最根本的问题也没有搞清楚
到底谁是营销者
营销者必须做什麽
营销者应该怎样做
人、财、物是企业最重要的三大经营资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文化一跃而成为第四和第五大经营资源。由“三大经营资源”到“五大经营资源”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深化。今天,这一观点不仅得到了学术界、企业界的普遍认同,也为中国日益深入的市场实践所证明。
战略营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与企业经营资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战略是企业对未来的选择,也是战略营销的出发点。战略营销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精细化的营销模式,它包含传统营销的所有过程,又是传统营销的一次质变。战略营销的本质是站在竞争战略高度进行营销方案的策划和营销战略的制定,是涉及企业总体发展的全方位营销。战略营销的制定,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如何挖掘内部资源并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如今,知识和文化作为营销的战略资源正在得到市场实践的证明。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预言,社会必将向知识社会转变,“现在真正控制资源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或劳动力,而是知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地位的空前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之所以一跃而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要素,成为企业营销的战略资源,就在于文化自身的特殊功能。
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顾客需求日益嬗变的当今,仍有很多企业将知识与产品相分离、将品牌与销量相割裂、将文化与渠道相对立。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品牌不能当饭吃,文化不能当衣穿。这种温情脉脉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品牌的嗤之以鼻,对文化的不屑一顾。人们常说“企业的竞争靠品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和名称,其内涵在于诚信文化、质量文化和服务文化,不讲诚信、不求质量、不重服务的企业注定将行而不远。
自然,对于市场营销来说,产品和销量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没有品牌哪来销量?即便是面对品牌意识较弱的农村市场,别自以为低价就是百试不爽的铁律,销量便是做强做大的妙方。靠“短平快”和“时间差”来主导销售的企业可别忘记,农村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信息革命,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大力推进,谁说农民没有品牌意识?正像家电下乡潮中那些杂耍一样,自以为农民容易忽悠,到头来只怕是害了自己。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营销竞争也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竞争。在这个阶段,只要能够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就具有营销竞争力。这个阶段企业比拼的是“谁做得出”,即谁能够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第二个阶段是服务竞争。产品的同质化促使企业认识到: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非企业竞争制胜的灵丹妙药,为了赢得更多顾客,企业需要将产品竞争推向服务竞争。这个阶段企业比拼的是“谁做得到”,即谁在服务上做得到位,谁就可能赢得顾客。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竞争。随着市场环境的深刻变革,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越来越难以凑效,越来越无法使顾客倾心,这时候企业间的竞争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竞争。这个阶段企业比拼的是“谁做得好”,而“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取决于顾客的评价,也决定着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谁做得好”必然更加考验企业的营销智慧与系统能力,正是这种“谁做得好”的比拼为企业间的竞争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论文摘要:战略营销是 现代 营销管理的主流范式,它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为基本的营销管理职能。营销的战略意义来自营销对 企业 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营销观念为战略管理提供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营销通过市场分析,为业务竞争战略提供重要的情报。与此同时,营销还是业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它从企业整体的目标出发,依据环境的要求和条件,力图在权衡竞争者与消费者趋向中,发现既要满足消费者,又要免受竞争者的伤害或能战胜竞争对手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现代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由此形成了战略营销管理(strategic marketing management,缩写为smm)范式,即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为基本的营销管理职能。本文通过对营销战略的含义分析、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的探讨和smm的特点探索,多角度地认识战略营销的性质。
营销战略的定义
营销战略有两种状态:普遍的和特殊的。听起来似乎有点自相矛盾。“战略”一词被广泛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如战略性定价,战略性市场进入,战略性广告。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以战略的方式对待传统的营销行动,从这种意义上讲,营销战略具有普遍性。但是,营销战略又是特殊的。因为,人们对营销战略没有一致的定义。恰恰相反,有多少人用营销战略这一术语,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研究指出,营销战略适应于三种不同类型或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宏观层的营销战略,它以对营销组合变量(价格、产品、广告等)的综合运用为核心。根据这一定义,为某个产品制定一个战略涉及为该产品进行定价、设计广告,然后决定分销的方案。中观层次的营销战略指的是营销要素战略,它指用于营销组合中某个要素方式的抉择。处于微观层次的是产品-市场进入战略,它指的是某个具体的营销决定的策略,如厂商力图建立市场份额的战略,收获利润(和份额)的战略等。
有的从管 理学 中的战略观为营销战略所下的定义而被广为使用。这种观点把营销战略视为一个四步骤过程:(1)界定经营的业务范围,(2)确定经营宗旨,(3)制定营销、生产及其它职能计划,(4)为这些计划制定预算。从这种意义上讲,营销战略更接近企业战略。
作者认为,要澄清营销战略的性质,还得先回答“什么是营销?”以及“什么是战略?”
按照营销学泰斗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市场营销意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迁为现实交换的活动。由此可见,与市场直接有关、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以及促进交换是市场营销的三个基本特征。而其中促进交换,使得交换有效地发生更是市场营销的本质特征。
那么,战略是什么呢?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当时,这个词的确切意义指的是指挥军队的 艺术 和 科学 。今天,在经营中运用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和纲领性四大特征。
把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合并,就不难得出营销战略的定义。营销战略是业务单位期望达到它的各种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营销目标指的是关于销售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等领域的目标。营销战略描述为实现上述目标而采用的主要营销方法,这包括在搞清楚企业营销的环境和竞争条件之后,对企业营销支出、营销组合和营销分配等决策所构成。
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从战略的层次提出的观点被人普遍接受。d·福克纳与c·鲍蔓提出企业战略包括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公司战略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组织,该组织是一些相对独立的业务的集合体,这些相对独立的业务有时被称作战略业务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s,简称sbu)。公司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存在的基本逻辑关系或者基本原因。竞争战略是第二层次,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或者sbu战略,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三层次是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所要阐述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著名战略理论家阿瑟·汤普逊则认为 企业 的战略管理有四个层次: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和操作战略。公司战略——指的是多元化公司的整体行动计划。业务战略指的是单个业务的行动计划。职能战略是关于业务单位内各个职能部门的行动计划。如人事战略、生产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操作战略是关于管理业务单位内的主要组织单位(工厂、销售地区、分销中心)的行动计划,或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操作任务(原材料采购、库存控制、维修、运输、广告运动)的行动计划。
阿瑟·汤普逊的四层次中的前三个层次,与d·福克纳&c·鲍蔓的三层次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层次,即认为在企业活动中的操作层也存在着战略行为。就市场营销战略来看,无论是三层次论,还是四层次说,它都属于第三层次——职能战略的范围。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以企业的经营战略为前提,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而制定营销目标,根据竞争战略而确定营销的行动方案。
战略营销的基本特点
传统营销的展开围绕营销的各个组成要素——产品、分销、价格、推广,此四者也就是名闻遐迩的营销组合要素——4p’s。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出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遵循市场导向的战略 发展 过程,考虑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和不断传送顾客满意的要求。
战略是管理层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订的经营管理行动计划;它反映在由管理层为获得预期结果而设计的行动与行动模式(pattern),关心组织如何完成使命和实现预期目标。战略的经营管理观念包括五个方面:战略是一个计划(plan),它为一个组织指明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方向,指引行动的路线;战略是一个行动模式(pattern),它强调行动不因时间而改变的相对稳定性。例如有的企业采取名牌战略,选择高档市场,有的企业倾向高风险战略;战略是一种态势(position),占住战场上的某个有利位置以赢得顾客。例如企业开发一种强势产品以攻占某个市场;战略是一种视野(perspective),它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企业现有的经营领域之间找出可行的途径;战略是一种策略或手法(ploy),旨在打击竞争对手。
上述战略观的每个方面的 英文 都以p开头,所以称之为5p‘s战略观。战略营销是一种关于营销的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的特征。具体来说,战略营销具有如下特征:
1、以市场为动力。战略营销认为竞争优势源于顾客,基于厂商所取得的顾客满意的程度;厂商超越竞争对手的顾客满意水平的程度。营销战略将受顾客影响的经营战略与综合的市场为核心的各类活动结合起来,以此建立竞争优势。战略营销包括旨在提供顾客满意的各种经营行动。在经营职能中,要协调选择顾客和合理安排受市场影响的各经营变量。战略营销强调组织与环境的联系,视营销为经营的整体职责,而不只是一个专门职能。取得竞争优势需要集体行动和职能的整合。
2、注重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变化多端导致具有监视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战略营销的兴盛。外部因素改变了市场和竞争结构的组成方式和吸引力。由于营销处于组织与其顾客、渠道成员、以及竞争的边缘,因此它是战略规划过程的核心。
3、以顾客满意作为战略使命。战略营销思想认为取得顾客满意的关键在于将顾客的需要与组织的服务计划过程联系起来,顾客对某些产品属性的偏好一定要转化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指南。
4、围绕竞争优势的建立与发挥而进行营销活动。
5、面向未来,注重长期目标,如市场份额、顾客满意或顾客忠诚。
战略营销是营销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以前的营销逻辑过于线性化,认为经营成功是单行线,过于简单,不切实际。战略营销则融合思维与行动,平衡控制与学习,管理稳定与变化,认为战略既可以依据一定的程序加以制定,也可以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战略思维观认为在市场条件下,战略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加以灵活地调整,快速反应代替了以前的长期预测。在今天追求变化、不断求新的年代,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具有战略思维的文化更加重要。
参考 文献 :
1.周立公等著,《 企业 经营战略与策略》, 经济 科学 出版社,1994。
2.勒著,俞利军译:《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3.汤姆森、斯迪克兰德著,段盛华、王智慧译,《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product)、价格战略(Price)、渠道战略(Place)和促销战略(Promotion),没有提物流战略(logistics),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当前面对加入WTO的情况下,我们应把物流战略加入到营销战略体系中来,变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为5PS营销战略体系。本来早在1916年,市场营销专家阿佳肖(ArchShaw),在《经营问题的对策》一书中,就初次论述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同年,L.D.H威尔德(Weld)指出市场营销产生3种效用。即所有权效用、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还提出了流通渠道概念,这是早期对物流活动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的较全面的认识。后来著名营销专家弗莱德•E•克拉克(FredE.Clark)于1929年在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进一步将物流纳入到了市场经营行为的研究范畴之内,可以说,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起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不折不扣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的,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因此国内外任何一个企业,搞市场营销,开拓市场,无不把物流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美国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其企业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物流的历史,经济越发展,企业越发展,就越重视物流。物流可以说既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利润源泉,现在世界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通用电气、IBM、麦当劳等,日本的NEC、松下、丰田等,国内的海尔等企业在市场营销时,无不把物流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战略。
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市场营销的人员,如果不懂物流,是搞不好市场营销的。不懂得物流,就不知道应当怎样选择流通渠道、怎样制定合理的价格、选择怎样的促销方式、怎样去开拓市场。例如麦当劳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便首先考虑在中国应该有几个配送中心,从哪几个地方采购,在哪几个地点加工,在哪几个地方储存,供应哪些连锁店等,如果首先没有这些物流的策划,盲目地到处去开拓市场,结果市场是出来了,但是原材料供应不上,产品供应不上,或者供应上来,却成本老高。这样的市场营销,或者市场开拓不出来,或者是即使开拓出来了,也会开一个亏一个,开几个亏几个。也许有人会说,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的是4PS的市场营销体系,似乎运行起来也是没有碰到什么不顺心的地方,为什么现在要创新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形势不同了。在国内,市场营销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不高,依靠第一和第二利润泉,还可以有利润空间,人家的物流观念、物流意识因此调动不起来。加之当时人们的市场营销也只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沿用和消化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还谈不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或者说脑子里已经有了改进创新的看法,但是还没有形成气候,因而还没有提出来,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流日益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利润源泉的事实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随着国外一些实力企业进入中国,开始了物流营销的实际操作,创造了惊人的营销效果,人们就逐渐认识到了物流营销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二、市场营销物流战略的含义和作用
市场营销的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准时化送货战略等。
产品分销战略,就是产品实体在分销市场的送货物流网络战略,包括物流网络策划、网点布局、配送中心建设、配送计划、配送组织、配送业务等。分销战略对于市场营销的作用:一是对开拓市场起支持作用。开拓出来的市场,只有有了实实在在的物流支持网络,这个市场才是可能的。二是对所开拓市场运行的保证作用。一个市场的运行,需要实实在在的将产品销售给用户,产品必须存储、运输、供货、送货、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系统实际运作起来,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市场才能运行起来,如果没有这个分销物流网络的保证,则这个分销市场便难以维持。三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作用。市场营销如果能够进行很好的物流策划,则可以利用物流优化方案,一方面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这对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送货成本低,可以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率,赢得了顾客的心,也就赢得了市场,对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四是宣传广告作用。客观事实是最好的广告,只要我们所开拓的市场,有很好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运行良好,就会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赞赏,这个事实本身就是无形的广告,可以宣传、影响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我们的市场,也就能够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供应链营销战略是利用供应链机制进行营销的战略。所谓供应链机制,就是为了改进和扩大对于用户需求满足水平而建立起来的、联系有关产、供、销的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企业链条系统。整个供应链的宗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以保障、巩固和扩大市场为目的。基本做法就是建立供、产、销联盟,为保障、巩固和扩大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协调合作,使营销效果最优。
第三方物流战略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自办”物流以及“联办”物流业务模式的战略。其宗旨就是选择成本、高服务水平的物流方式,以响应回报用户。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稳定巩固现有市场,吸引扩展新的市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商物分离战略是将商流和物流各自分别独立运行战略。
联合配送战略就是采用多种联合方式进行联合送货战略。准时化送货战略是只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将其需要的产品,按需要的质量送到所需要的地点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宗旨,也都是以高服务水平以及低成本来为客户服务,都能够稳定和发展客户群,巩固和扩大市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三、当前开展物流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营销是一个新提法,首先,要统一认识。物流营销不能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它是市场营销的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市场营销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必然发展。这个新形势的特点一是面对WTO,市场空间扩大到整个世界,必须要辅以物流动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市场扩张;二是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物流成了既是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的瓶颈,又是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张的利润源泉;三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世界的实力企业激烈竞争,争夺市场的战斗不可回避。而世界上能够走出来与我们的企业进行抗争的企业,无不都是物流营销的高手,我们不开展物流营销,就难以和他们进行抗争。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我们的物流营销战略。
物流营销,可以对所开拓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可靠的保证,能够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它是最实在的营销手段,是最贴近顾客最能收买顾客人心的营销手段。物流运作的好,可以让顾客得到实在的利益,从而可以吸引顾客,巩固和扩大用户群,巩固和扩大市场范围,以收到市场营销的好效果。
最后,开展物流营销,必须提高营销人员的物流素质和物流策划水平。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物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提高物流素质,离开了高素质的物流营销人才,开展物流营销也便成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战略 体验经济
约瑟夫.派因第二与詹姆斯.吉尔摩(B. Joseph Pine II & James H. Gilmore, 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认为体验式经济(Experience Economy)时代已来临。体验营销将成为21世纪营销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利武器。体验营销战略是营销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一、战略环境分析:中国走进了体验时代,机会无限
体验营销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走进我们的生活(孙青、张静中,2003)。我国已走进了体验经济时代。从传统的服装鞋帽的试穿、大商场和专卖店里床上用品配套陈列于体验,从食品品尝发展到咖啡屋、茶社、高档餐饮企业和旅馆企业的餐饮业体验。从门店体验到网上虚拟门店的体验(通过视频和立体网上购物),从手机试用到新型手机尤其是娱乐智能拍照收集体验、电信服务和网络服务的体验式营销,厨房用品单件陈列到整体设计和体验、从新房设计、家庭装饰材料到装饰豪华的样品商品房体验,从零售店和超市的店内环境设计到大型购物中心个百货商店内的店中店体验,博览会上体验、旅游农家生活、田园风光、自行车试骑、摩托车和汽车试车体验,等等,体验营销开始向各个产品逐步渗透,基本上普及到艺术、化妆品、商业、娱乐、宾馆、饭店、旅游设施设计和体验。
1.体验经济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体验营销战略是体验经济的战略选择
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走向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是经济发展的演进必然趋势。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人类社会经济由产品经济时展到服务经济时代,再发展到体验营销时代,企业向市场的主要提供物也由产品变为服务,再变为体验,企业发展战略随之发展重大转变。
2.居民收入提高,需求层次上升的必然
消费者的体验需求是多样化和层次化的,企业必须为消费者创造全方位的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解决持续快速发展,使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达到小康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生活品质后,居民在消费生活上不止于功能上的满足,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购物中的娱乐、服务质量、文化修养、消费知识学习、精神享受、激情追求、浪漫生活、感想或价值认同等感觉、情绪或价值上的满足。体验营销正好满足这种高层次需求。体验消费的兴起是消费者需求层次升华的必然。
3.顾客消费观念与企业营销观念的转变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消费者需求和行为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大众化的标准产品日渐失势,对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感受;以积极的体验的心态去享受服务、体验人生,热爱生活,既要追求生活数量,又要讲究生活的质量、产品品位,追求商品和服务中美感、文化和精神,保持青春的激情和浪漫。
4.白热化同质化全球竞争促生竞争优势的选择
激烈竞争历来是营销策略创新的外在动力。顾客购物前、中、后的体验已成为增加顾客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的关键决定因素。消费者是当今买方市场的“上帝”,不再受企业的支配。体验营销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明智选择。体验营销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创造全方位的体验就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获得他们的好感和支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5.科技革命为提供有效体验工具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充分保证了消费者体验需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如借助电脑辅助设计体验营销环境和过程设计,现代科技手段如动感电影、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网上商店、虚拟实境等提供了许多体验手段。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为消费者提供了互动式、个性化的感受,而且也成为消费者交流体验的理想平台。网络空间与生俱来就是一个提供体验的好地方,在未来的日子里,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还将不断地相互融合和提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独特感觉。
6.消费者闲暇时间增多与集中提供了可能
休闲时间增多和集中使得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花在休闲娱乐活动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作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
中国体验营销具有许多有利条件,蕴藏着巨大商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消费者收入疾驰快速增长,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具备体验营销提供了市场基础。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最富有潜力的市场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消费者对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已超越消费者对物质的需求而成为人们的主导需求,体验经济在中国已初露端倪。
二、体验营销能力分析:问题与障碍
体验营销的机会普遍存在。体验营销战略问题和障碍主要是企业内部。尽管体验营销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或者说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体验营销在我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战略能力缺位:体验战略缺失
多数企业把体验营销当作一种临时促销手段,一种权宜之计,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许多企业体验营销仅仅是营销的某一方面或停留在营销过程的某一环节上,没有把体验营销整合到产品的设计和最后的甚至是今后的过程中。导致鼠目寸光,顾此失彼,难以发挥体验营销长期而整体的效应。因此要深刻认识体验营销的重要意义。体验营销战略是体验营销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体验营销活动的行动纲领。企业要彻底纠正急功近利的思想,牢固树立体验营销战略观念。要高瞻远瞩,纵观全局,制定体验营销战略,保证体验营销活动持续,协调和平稳地发展。
2.学习能力不强:营销理念滞后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对体验营销不热心,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营销理念的滞后。中国企业过于强调物质满足和功能先进全面,对购买和消费的心理和精神需求重视不够。显然过去强调产品特色和功效的传统营销理念已明显滞后于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而令一些企业搞体验营销主要是为了炒作概念和盲目跟风。
3.品牌引力不大:品牌体验误区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品牌内涵的层次比较浅,对品牌的认识仍停留在品牌=知名度的误区中,而没有提升到品牌=体验的高度。事实上,人们消费名牌产品,从中得到良好的体验。品牌不仅是产品标志,代表着一定的功能和质量,更深层次是对客户心理和精神层面诉求,是顾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总体体验,品牌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体验的价值。在体验经济时代名牌产品是消费者追逐的对象,是生产经营者努力创造的对象。
4.创新能力较弱:网络资源利用不多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子商务水平低下,难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国外体验营销与网络普及和电子商务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企业全部是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中八成已经开张了电子商务,提供了网络体验服务。
三、体验营销策略规划:全方位立体化
1.制定体验营销战略构架
美国学者伯德・施密特(Bernd H.Schmitt)将体验划分为五种形式: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体验营销也可以分为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关联营销五种策略,它们构成了战略体验模块(strategic?experiential?module,SEMs),共同发挥整体效应。这五种形式是按照“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运转的一个完整过程,称之为体验之轮(Experiential?Wheel)。“感官”引起人们的注意;“情感”使的体验变的个性化;“思考”加强对体验的认知;“行动”唤起对体验的投入;“关联”使得体验在更广泛的背景下产生意义。基于以上框架,我认为,体验营销策略有以下几点:
(1)感官体验营销。其目标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营销刺激,创造知觉体验的感觉。感官体验营销可区分为公司与产品(识别)、引发顾客购买动机与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等。
(2)激感体验营销。创造情感体验,让消费者获得一个温和、柔情、欢乐的心情,甚至是自豪、满足的成功感和激情的强烈的激动情绪。情感体验营销需要适合的可以引起某种情绪的刺激物或事,能使体验者自然的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
(3)学习思考体验营销。在新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学习、思考、沟通被普遍使用的。思考营销诉求的是智力(Intelligence),以创意的方式引起顾客的惊奇、兴趣、对问题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顾客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
(4)社会关系体验营销。是通过体验让客户的社会关系里的社会关系及其地位和荣誉得到满足,如让别人(例如,一个人的亲戚、朋友、同事、恋人或是配偶和家庭)称赞自己、对自己产生好感,满足自己面子和虚荣心。让体验者和消费者在一个较广泛的社会关系系统(一种亚文化、一个群体等)产生社会认同,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进而形成一个品牌忠诚群体。
2.制定体验营销组合策略
(1)个性化策略。体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两种体验是完全相同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体验是消费者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内在反应是消费者的个别化感受,任何两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体验本身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两个观念不同的体验者完成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娱乐、店面、人员等)来创造一种综合的效应以增加消费体验。
(2)体验促销策略。体验促销策略是指通过体验广告和在销售促进中融入体验因子等向目标顾客传递体验信息,引起消费者的思维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体验促销的关键是确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同时通过调动消费者的各种感官刺激,支持和增强主题,以达到制造和传递体验的目的。可以通过广告画画所创造的美好意境,广告语中所蕴涵的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因子给消费者以美好感受和情感共鸣,渲染主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3.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虚拟体验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成果,采取电脑辅助设计,动感电影、互动游戏、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网上商店、虚拟实境等多种体验手段,结合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体验。网络是一个廉价快捷体验的好地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独特感觉。通过网站或电子商务,吸引顾客、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
4.加强体验终端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
体验效果取决于销售终端的一种氛围,一种场景和环境,导致销售终端日益成为各企业商战中的“主战场”。这就要求各企业应通过对销售终端设置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为顾客创造全面的体验。要考虑你的产品,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要考虑你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的有关情况。吸引顾客、新产品、树立品牌、制造新闻以及建立深厚顾客关系的“商业秀”技术。
参考文献:
[7]范秀成陈英毅:体验营销:企业赢得顾客的新思路[J].经济管理,2002,22
[9]冯林燕:我国体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04,3:32~34
[10]余世仁:我国体验营销必须树立的新观念[J].商场现代化,2005,22:65
[11]邵一明马骏:面对体验营销,企业怎么办[J].江苏商论,2003,9
[12]张静中:应用体验营销理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商论,2005,2:45~46
E-Mail:lgd88@vip.省略
为什么你的品牌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
为什么你的品牌总湮没在大海中不能脱颖而出?
你的品牌什么时候才能超越竞争对手,成为第一品牌?
消费者在头脑中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标尺:谁是第一、谁是最好、谁让我信服、谁令我心动 …… 这个标尺左右消费者的行为,决定企业的市场份额,品牌在这里已经对号入座了。有新进者?后面慢慢候着吧!但要知道只有前几名才有发言权,尤其在消费者购物的时候。如果在消费者头脑中寂寂无名,早就被抛向九霄云外了!
1972 年,里斯和特劳特号令天下:“定位”至上时代拉开帷幕;定位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营销秘笈,通过 定位企业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形象个性鲜明, 但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可每个企业盼望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的品牌成为第一品牌;每个企业思考的都是: 如何让自己的品牌超越竞争对手;每个企业百思不得其解的都是:为什么我的品牌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后来居上的幸运何时轮到自己?
今天的中国市场,品牌已经日趋饱和,消费者能记住的品牌数量非常有限,但关键是为什么消费者偏偏记住了他,而忘记了你?
插位战略的提出是对定位、乃至整个传统品牌营销理念的颠覆;插位战略就是要摆脱后进品牌的宿命,让后来者居上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定位只能让消费者知道你的位置所在,而插位不仅要让消费者知道你的品牌位置,还要让你的品牌名列前茅。
插位是一种针对强势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旨在通过颠覆性的品牌营销,打破市场上原有的竞争秩序,突破后来者面临的营销困境,使后进品牌拓展大市场、快速超越竞争对手,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蒙牛是如何跑出了火箭的速度,晋升为行业翘楚?
耐克是如何后来居上超越阿迪达斯,成为新一代的骄傲?
百事可乐又是如何撼动可口可乐,“乐”响全球的?
当你的新品牌面对众多强势品牌凌驾在自己之上的现状,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够超越强者,取而代之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当你的新品牌和成千上万的小品牌一起被淹没在浩瀚的品牌海洋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业内翘楚;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品牌成长的脚步远赶不上品牌黯淡的速度;如果说定位理论诞生在“品牌速生”的背景之下,那么今天我们提出的插位战略则是出生在“品牌超生”的时代;插位战略――让脱颖而出代替石沉大海;让璀璨的光环代替星光黯淡。
强势品牌的忧患:成千上万的觊觎者,市场越来越小 。
中档品牌的困惑:前有狼,后有虎,市场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