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审计控制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1 06:48: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内部审计控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内部审计控制

篇(1)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概述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的机制,它是指组织的内在的控制,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进行设计,并且实施人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进行的、目的是在于有效地控制目标所进行的全过程。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为公司的管理层和投资者,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以及财务报告及其相关的信息的完整和真实的信息进行十分合理的保证;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公司的经营的效率与经营的效果;有效促进其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和舞弊。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的发展的情况而进行编制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的发展而改变。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组织内部设立的用以检查和评价各种行为的服务措施,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对外部审计人员评价控制风险有一定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评价、建议、劝说,以及对各种行为的审查后提供特定的信息来辅助组织中的成员有效地行驶他们的职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内部审计在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实现企业的目标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内部控制对内部审计所起到的作用。

当今社会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不可避免的内部审计也会进行发展,在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将其评价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了公司内部各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参考与对比,使组织价值获得提升,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工作中的不足能够正确对待,提高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可以不断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所获取的数据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得到提高,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能力,使公司取得更大的利益。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可以使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够良好的进行,从而使企业的财务报告在内容的准确性与质量上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另外,为了能够实现公司预期的目标,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进行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及各项控制,能够非常及时的探讨和总结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内部控制系统得到应有的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各个部门能够严格依照相关要求和规定来进行经济活动,内部审计在开展的过程中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了监督。内部控制注重的是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相结合,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在账项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审计,需要充分关注企业的财务事项,同时为了使受托人的财务责任得到确认,还需要对企业组织权益的保障情况进行查看。为了保障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使财务报表得到真实性评价,审计人员需按照有关的规定制度对其控制情况、程序,以及资料进行测试和检查,充分的体现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什么使得建立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的财务的审计的发展至建立在管理的控制的基础上的管理审计不断发生变革呢?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而且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不断地进行更新与替换。加强内部控制的制度能够得到完善的修订,并能够有效地对内部控制进行精准的评价是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而整体性是内部控制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其中包括很多的内容,例如:文化、程序与制度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系统论的相关和有效的观点,来达到监督与系统的持续的改革和进步,以及其运转的效率,因此监督是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重要内容,处于重要的位置。当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相融合时,企业的内部控制运行过程就相当于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为了更好地评价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人员需将内部控制原有的限制充分地考虑进来,同时为了对企业的、机构的设置、授权其交易、环境的控制,以及会计先关制度的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完善的考察,还需要充分围绕内部控制的目标,审查内部控制执行的状况表现在: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进行评价、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合法性,并且能够提高制度的严谨以达到提升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内部审计就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虽然非常的熟悉,但其并未参与企业内部中任何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内部审计发挥着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2.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内部审计可以对公司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还可以对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所以内部控制的系统中的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是其具有监督职能,执行监督评价活动,能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控制的环境,属于环境控制要素。对于某一方面来说,控制是包括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是我们未来开展工作可以拿来比对的要素之一,进而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工作的制定的合理的控制目标、方法和程序,并对控制的成果进行评价。而内部控制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运行,内部审计工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一种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它发挥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不仅能促进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还有助于经营管理目标的达成。是因为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的管理层对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的情况等而进行的评价,

3.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相互依赖的内在联系,从内部审计工作的属性方面来看,内部控制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想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那么就要以健全的内部控制作为保障。要想企业运行管理工作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那么一定不能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因为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的主要体现一个经济实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否,与该实体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增加内部审计风险,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内部审计工作的继续进展。公司顺利实施内部管理制度和维持日常经营运转的主要载体是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内部控制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间接参与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所以,内部审计绝不是简单重复其他控制活动,而是进一步有效的再次控制其他内部控制工作,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内部审计依存于内部控制,并且二者共同促进。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在不断增加,而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相关的,企业要想实现自身制定的战略目标,那就一定离不开其内部控制制度。所以目前广大公司普遍关注的重点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各类风险的管理应对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能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司的长久价值,还可以提升管理水平。要想准确而及时的对采购财产物资等环节进行有效地监督,避免财产和资源的损失浪费,就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也决定了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如果我们想要找出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就要通过审计企业的各类资产管理。对于单位来说,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使得单位管理层做出更好的决策,还可以有效帮助单位管理层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且可以让管理层监督运营活动。同时,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能有效的维护企业的美好形象。所以,建立并执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寻求企业的发展是必须的。内部审计能够确保获取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状况,及时找出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内部审计可以对评估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并且能够及时预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并很好地将其避免,进而将经营环节中的薄弱部分更好的控制在自己手中。当今社会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公司强化经营管理、推进战略目标实现、确保财产安全的重要方法是实行内部控制,通过内部审计,以报告的形式将处理措施向领导反馈,企业的领导层能根据反馈制定企业目标,这样有助于企业的各项发展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如今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为凭证和手续的欠缺,使得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易出现弄虚作假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无法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无法在内部控制上面体现,因此就会造成无法控制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如果在整个监督机制中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有着高度的重视,内部控制部门有着较大的权威,就可以使内部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实施。通过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的客观评价,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使得内部控制的流程得到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想得到完善,那么重中之重是制定会计和各部门的制度,以及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生产等部门和企业财务之间的联系得到完善的加强,并且能够合理地促进工作上的配合,进而充分发挥出各部门的作用,帮助企业稳定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二者相互配合,从而提高集团公司的管理效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这两项工作的设计与执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制度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篇(2)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底稿重要意义

Abstract:Inrecentyears,alongwiththemarketeconomyunceasingdevelopment,theinternalauditgovernedtheroleintheorganizationwhichactedtoreceivetheattentiondaybyday,theacademiccirclesandthepracticalrealmallhopedthechallengewhichsolvedthecompanythroughtheinternalauditfunctionoptimizationtogovernwhich,theriskmanagement,theinternalcontroldomainappearedthequestionandfaces,andpromotedtheentireorganizationsimprovementbythis.Undersuchbigbackground,strengthensinternalauditqualitycontroltoappearessentialespeciallyandimportant.Thisarticlehadexpoundedinternalauditintheeconomicentitythenecessity,simultaneouslytostrengthenedinternalauditqualitythevitalsignificancetocarryontheindication,regardingdisplayedinternalauditeffectivelyintheeconomicsubjectfunction,hadtheverystrongconstructivenature,theguidanceandpointed.

Keywords:UnderinternalauditQualitycontrolWorksheetVitalsignificance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主体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运行格局突破了原有模式,这些都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课题,内部审计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发生,为管理服务,这些作用的有效发挥,就必须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因此,改进内部审计管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他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包括组织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作为组织成员的被审计单位(业务委托人)。内部审计师通过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评估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并建立跟踪检查程序,以监督、保证针对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所采取的行动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为管理层、审计委员会以及被审计单位提供帮助。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保证组织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管理手段,包括审计执行主管(总审计师、首席审计执行官、首席内审师等)为使审计工作的开展符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部门的章程及其他适用标准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的质量保证与改进程序,包括监督、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等方面。

1.1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定位的特殊性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强自身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在组织中处于超脱地位。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它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经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做出规定,审计执行主管由董事会任命,并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业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定位是定期评价并协助其他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客观性是指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它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的质量妥协,不能把对其他事物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务的判断之上。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只有持续地加强管理、改进程序、提高质量才能在组织中树立权威性,达到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满意,从而融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开展工作。

1.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和其他活动一样,受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参考标准的约束,内部审计机构应促进职业领域内的道德文化发展,内部审计师应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履行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作为道德倡导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包括属性标准和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涉及制定计划、开展业务、报告结果、监测进程等具体环节。《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行为规则,为内部审计师适任本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能够使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科学化,能够更快、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从而将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审计客户的审计标准建立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如果把内部审计师形象地比喻为足球赛场的裁判员,董事会和被审计单位代表两支球队,其他组织人员代表观众,相关的评价标准代表比赛规则,那么裁判员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平竞争理念,其次应熟悉比赛规则,最后在比赛中准确、熟练、审慎、公正地运用比赛规则,才能使双方队员信服,使观众满意,同时,也使自己的知名度和出场机会得以提高。

p;1.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是根据组织向顾客提供最优产品或服务的原则制定的长期战略性措施,是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实施的全部管理活动。它的主要原则是追求顾客的完全满意、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全员全过程地参与。内部审计的顾客就是它的服务对象。最优服务就是从质量即利润的观念出发,以最小的成本帮助组织实现最大利润。它要求内部审计师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以高质量的保证活动和咨询服务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揭示风险因素,提出改进建议,跟踪纠正措施的落实,从而使组织得到最大利润,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1.4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银行业务经营、内控管理、综合绩效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的优劣、高低,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和效果的有效发挥。

1.5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通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因此,衡量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内部审计质量及效果,而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作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证,自然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1.6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树立内部审计人员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良好的内部审计形象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才能获得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员工的认可,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是最基本的支点。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2.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偏差,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确保落实责任制,从而帮助组织达到预期目的。质量控制并不只是活动终了时的审核,而是贯穿整个审计活动的始终,将质量标准分解到每个具体环节,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进行自我控制,并由审计执行主管进行监督。它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事中控制主要是审计程序的选择与应用、工作底稿的记录与复核、报告的编制与审批;事后控制主要是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反馈意见。内部审计活动范围涉及组织内不同的层次和领域,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揭示风险管理漏洞和内部控制弱点,建设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并跟踪落实,能够把组织的战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上下左右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支持战略层针对目前需要改进的项目做出科学决策,又合理保证执行层按预定方案进行操作、不偏离目标,最终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

2.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维护自身信誉。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在做出战略规划后,迫切地希望得到处于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职能部门和基层管理者是如何具体执行的,执行效果和效率如何,存在什么风险,风险的严重程度,以便于进行分析判断,在加强指导、修订政策和接受风险之间做出选择,但是这些消息的来源必须客观、真实、可靠。而职能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希望将操作流程中客观存在、自身难以解决、不敢或不愿反馈给上层领导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一个可信的信息通道进行反应。内部审计具有上述职能,建立在严格质量控制之上的内部审计活动可以通过对有关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扩大测试来发现和验证问题性质,在两者之间充当媒介,满足双方的诸多需求。同时,内部审计师通过出色的工作,能够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进一步融洽审计与被审计、审计与高层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而维护自身信誉,逐步树立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权威性。

篇(3)

关键词 企业 内部 审计控制

一、审计控制概述

1、审计控制内涵。审计控制是指根据预定的审计目标和既定的环境条件,按照一定的依据审查、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状态,并调整偏差,排除干扰,使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运行在预定范围内且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特点。(1)审计控制的目标是合规性和效益性,通过审计控制使组织中纳入审计控制范围的业务活动提高合规性和效益性水平。(2)审计控制的内容是组织的业务活动,而不仅仅是财务活动;只要这些活动利用组织的资源,而不仅仅是资金、资产。(3)审计控制的方式是过程式的,包括事前事中事后;而不是仅仅是结果式的、事后的。(4)审计控制的范围不仅仅是业务活动的结果,更主要的是结果产生的机制。(5)审计控制的性质是一种重点控制,而不是全面控制。纳入审计控制范围的是组织的重大项目、大额资金、重要资产、资源。审计控制遵循重要性原则。

二、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存在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缺乏科学、统一、有效的审计控制规范。目前,无论是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都不够强,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不少企业的领导或负责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内部控制。另外,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的推行。但从整体上讲,我国内部审计控制规范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的还很不完善。

2、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这种情况集中体现在一些处于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身上。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考虑上市,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套制度来使企业正规化,制定一些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很难实施或者很难持续实施。

3、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企业职能部门、员工甚至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常逾越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但也没有受到制裁,这就使内部控制丧失了应有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控。

4、人员素质不高。很多企业对审计岗位不重视,有些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在业务操作的过程中,再加上审计人员自身道德的问题,导致审计信息严重失实。

5、控制基础智能设施建设不够。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应努力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但是,控制基础智能设施建设在企业中做的很不够。

6、企业内部审计不到位。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纵观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情况,不难发现,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

三、对策

1、提高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加强规范性。(1)要强化企业领导的审计法规意识,使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要建立内部审计控制管理领导责任制,将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管理的好坏与主要领导的政绩业绩考核结合起来,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将内部审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2)加强内部审计控制,需要统一的审计控制规范。统一的审计控制规范既是推动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建设的法律保障,同时也是为企业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建设及进行内部审计控制评价提供可资参考的标准,为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建设及评价提供指引。

2、应将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企业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企业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同样是实现企业目标,不能离开企业目标来谈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目标定位决定着内部控制关键点和控制手段的选择。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从表面上看是具体控制措施不健全,但从根本上看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例如,某一企业在销售和收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中,如果只将保障销货款的安全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则内部控制措施的选择就是现款销售;如果将扩大销售也纳入内部控制的目标,则企业就会将客户信用调查作为内部控制的措施。所以从内部审计控制系统来讲,目标的确立能够为内部控制框架的构件提供明确的导向,是评估风险、制定控制措施的依据。

3、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1)加强和改进财务内部监督,实行审计委派制。(2)加强审计监督。重点加强对年度财务报表、任期经济责任和干部离任的审计。(3)加强民主监督。企业财务部门要定期向职工通报财务工作报告,听取意见,征询意见和建议。建立财会人员年度考核,健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组织生活制度,自觉接受监督。(4)强化公众监督。全面深入推行财务公开,把公开透明化贯穿于各项制度建设和各种权力运行过程,增强决策透明度,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行“阳光作业”,建立内部监督。

4、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企业的审计人员都必须取得审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企业的审计人员应定期进行继续教育,特别要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差的审计人员进行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减少审计业务处理的技术性错误。否则,即使内部审计控制本身是完善的,也可能因为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判断失误而导致失败。对审计人员还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使之自觉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篇(4)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司内部审计 措施建议 研究

一、引言

2007年,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意味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未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框架,标志着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和规范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我国内部审计最早出现于198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若干具体准则组成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对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上述这一系列法规准则的颁布,都说明我国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名目繁多的关联方交易、“掏空”等案件的相继曝光,又说明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仍有较大欠缺;另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部控制发展较为缓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文从中航油的案例入手,引出内部控制和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再阐述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内涵,分析中国公司现状,汲取国外精华,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基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进行探索。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含义及其关系分析

(一)内部控制含义、目标和构成要素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公司的各级治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公司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这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一般认识,每个公司都应确立一套适合公司环境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包括以下方面:组织运行的效果与效率。效果是指公司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效率是指一定资源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公司经营效果和效率的文件,同时也是公司控制风险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的不真实、不完整往往是公司的重要风险之源;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和合同,既可能给组织带来较高的违法或违约成本,更可能隐含着对组织资产或股东利益更严重的危害。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融为一体。这些构成要素基本适用于所有的主体,尽管它们在中小型公司的实施可能与大型公司有所不同。(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设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影响其员工的控制意识。它是内部控制的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提供了秩序和结构。(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识别和分析与实现目标相关的风险,从而为确定应该如何管理风险奠定基础。由于经济、行业、监管和经营条件将会持续变化,因此需要有识别和应对这些变化有关的特殊风险的机制。(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那些有助于保证管理层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发生在整个组织中,遍及所有的层级和所有的职能。(4)信息与沟通。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识别、获取和沟通有关的信息,以便员工能够履行其职责。(5)监控。可以通过持续监控活动、个别评价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持续监控发生在经营过程中,它包括日常的管理和监控活动,以及员工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所采取的其他活动。个别评价的范围和频率主要取决于对风险的评估和持续监控程序的有效性。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合的体系,针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动态的反应。三类目标与构成要素之间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目标是主体努力要实现的东西,而构成要素则代表着要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东西。

(二)公司的内部审计含义、特征和作用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第二条是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比,有如下特点:服务的内向性――内部审计是作为企事业单位内部加强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而存在的,是为本单位加强管理和控制,更好地实现本单位目标而服务的;审查和评价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经营和管理的需要,选择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审查和评价,可以在整个单位范围内自主灵活地选择审计的内容和审计的时间,以便及时地提供本单位经营和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与本单位的目标密切相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所有与实现本单位目标相关的活动都是内部审计的对象,内部审计的出发点是为实现本单位目标提供帮助。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的内部审计注重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随着现在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大,内部审计的建设作用――促进改善管理和控制的作用开始突显出来,公司内部审计的具体作用包括:监控作用――促进公司内部各管理层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并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和查处;咨询作用――由于内部审计对公司的程序、风险及战略有全面的了解,其工作具有综合性强和接触面广的特点,这样,内部审计开展有关咨询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风险预警作用――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应更多地参与面向未来的规划决策工作,对企业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随时关注。这些风险包括公司经营现状带来的风险和计划规划、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未来将发生的潜在的风险;信息鉴证作用――在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管理中,下属部门或公司往往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掩饰缺点,内部审计机构就是要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和风险,提供经过鉴证的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三)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实施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环节,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审计内容,没有内部审计的评价、监督,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内部控制是对组织目标实现的相对保证,但由于人为错误、串通舞弊、超越制度、环境变化及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这就需要内部审计来监察,使得公司目标能得到实现。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即对构成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进行分别审查,并向组织的适当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的审计结果。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体制不断壮大,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审查内控漏洞的职能,现代内部审计还可以帮助公司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合理地鉴别公司内部控制的适宜

度。一个内部控制系统如果控制成本高于控制收益,则不是恰当的内控系统。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一)内部审计模式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的安排采用双层制,既要依法设置董事会。又要依法设置监事会,与公司治理机制相对应,内部审计一般有三种模式:(1)经营者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模式下更多的是关注经理层本身的能力与自律,一方面,总经理可以凭借其经营管理的有力地位,及时准确地指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部位和重点事项,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直接为经营决策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审计工作与日常控制相结合,改善、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工作会受经理人的制约,不利于内审机构对经理人的责任、业绩等进行考核,无法保持独立性以及监督和检查的客观性。(2)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向董事会负责,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及时有效的监督企业高级管理层,同时也使内部审计变得灵活,不仅为委托人提供公正客观的审计报告,还为公司经营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但另~方面,由于审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将影响内部审计部门获取公司真实的信息,不能满足经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需求,而且董事会是集体决策,实行集体讨论制,凡事都要通过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不利于平常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3)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将内部审计设在监事会,使内部审计完全以监督者的身份出现从而与管理层脱钩,有助于增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公正审计,不受行政干预,从而有利于对公司财务的检查和对公司管理人的监控;但是由于法律对监事会赋予的权力不能覆盖内部审计的范围和职能,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不利于促进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内部审计的地位来看,内部审计隶属于不同的组织机构领导其效果是不一样的,下表对三种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比较,公司可以从公司性质、公司治理体系和公司管理水平等方面考虑,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公司的审计模式。

(二)内部审计缺陷 目前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及基于此的内部审计正处在成长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及改进空间,首先,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够,存在一些误解,如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惩罚制度,或者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其次,即使建立起来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制度,也并没有很好地遵循,如中航油的案例,最终还是导致企业的巨大损失。下面就目前公司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内部审计的建立缺乏内在动因。从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内部审计是随企业内部管理层的增多和控制范围的扩大以及内部管理与监督的需要,发展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而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要求下。在国家审计的羽翼下建立和发展,内部审计的建立缺乏内在需求。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都是仓促设立,大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簧是政府干预的直接结果,定位出现了偏差。根据我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内部审计要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这种内部审计建制上的政府行为,可以说是将内部审计置于企业的对立面,这使得不少公司的领导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把内部审计当成是给自己找麻烦的机构,从心理上和行为上不愿意也不敢配备精通业务的人员。(2)公司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存在偏差。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其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很多公司将内部审计定位为监督职能和鉴证职能,使得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能够反映内部审计的真正目的,这种职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3)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本身就是企业整体中的―个部分,作为企业中的―个职能部门,其人员配置、职务升迁、工作地位等都由本企业领导决定。导致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等方面都不独立,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鉴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着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或隶属于财务部门的状况,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4)重审中监督,轻审后监督。在审计方案中,审前调查,审中实施方法、程序等―般都有详细的表述,而对审后监督除了有―个“后续审计”外,没有其它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审后监督更薄弱。少数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认真,能积极听取审计意见,但审计一结束,就把审计建议抛入九宵云外。(5)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单一目质量良差异大。随着内部审计领域和职能的拓展和转变,审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也应是多元化的,现在绝大多数内审机构只有会计师,没有工程师、律师等,使得审计部门只能从凭证到帐面查找问题,难以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因而提出的建议或为决策者提供的决策依据往往缺乏现实性。另外,公司内部审计组织中,有正规学历并经过相应工作实践的人较少,大多数是会计业务出身,在旧的财会制度下通过多年的会计工作实践,通过职称岗位培训出来的,虽然具有会计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会计、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经济预警等知识,所以知识结构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

四、内部审计完善的措施与建议

(一)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强化内部控制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经美国总统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并生效。法案中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并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使内部控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法案》中的最大举措是设立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04年,PCAOB了其第2号审计标准:“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审计”,并于2004年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该标准关注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以及这项工作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问题。这项综合的审计会产生两份审计意见:一份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另一份针对财务报表。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涉及以下内容:评价管理层用于开展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过程;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转的效果;形成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意见。2006年,PCAOB了新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对第2号审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与2007年正式公布第5号审计准则,替代了第2号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个重要的部分,内部审计是检验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以及其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手段,两者互相影响,只有同时增强内部控制

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特征;内部控制质量;影响

一、对内部审计特征的解释

(一)内部审计服务具有内向性

内部审计一般是在本企业、本部门、本单位下进行工作,旨在促进内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审计服务的范围局限于内部,只向内部领导负责。

(二)内部审计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内部进行审计过程中,必须是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之下,对内部的财务状况及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的审查与评价,保证企业或单位部门的合法经营。同时,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挝唤行负责,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来自于本单位,这易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收到制约。

(三)内部审计的程序相对简化

内部审计经历规划、实施、终结、后续审计等四个阶段。内部审计的主体是本企业或单位,审计工作的程序较简化。一是在规划阶段的工作,往往是可以结合日常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审计的工作量,缩短了审计的时间;二是审计过程效率高,针对性强。工作人员收集数据信息速度快,了解部门内部经济活动且平常都有收集积累,收集的信息针对性强;三是内部审计提出审计报告后,通常是由所在的部门直接出具意见进行调整,经历的周期短,耗时少,效率高,且被审计的部门如有意见也可直接提出,不用进行复杂的请示。

(四)审计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可在短时间内对部门的财务进行审计,可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将要萌芽的问题,从而向有关部门进行反应,以便管理者及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防御措施。

二、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财务的核查,对内部控制的质量及经营管理过程的审查,可快速找出其中的不足及与其他部门或企业、单位的不足之处,积极改革管理方案,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与内部控制的质量息息相关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规模庞大,则意味着审计部门可吸纳了许多具有财务的专业知识,就有审计的的能力与经验及兼具管理性的综合人才。在当今,人才的竞争即是企业的竞争。审计部门具有许多专业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审计部门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监督及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企业的管理积累丰富的经验;二是内部审计的人员多,代表着其关注度越高。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度越高,企业内部长期存在的管理问题更容易暴露,有利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如是否规范了经济活动,是否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效益,有没有将事情的管理办法复杂化,可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这大大加强了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提高了执行力度,真正为企业、单位的发展着想。

(二)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是内部控制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起步晚,其具有的经验与技术远不如国外,就必须具有专业的人才对其进行改革实施,而内部审计负责人专业能力是内部控制管理成功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负责人是审计部门的核心,其具有的专业能力及审计的丰富经验、审计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及审计部门是否起到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内部审计负责人能力的高低是由其接受的教育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其善于改革创新的理念所决定的。负责人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完善固有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制度,以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审计负责人的能力愈高,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愈快,内部控制管理的进程也会加快,为内部控制的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大大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

(三)内部审计的好与坏是评价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办法

一是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审计办法,用于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在其进行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内部的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核查,识别出内部控制点是否与收益成正相关,控制点与项目审计的关系等,同时评价及暴露出内部控制管理的不足,以加强对其的管理;二是内部审计评价的本身就是审计的项目,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流程进行逐一的检查,有效的审计,以强化内部控制的流程,并制定标准的规则对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系统,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内部审计的质量是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的实施流程短、高效率、大规模、高素质人才可以快速找出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同时为内部控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提高监督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力度,督促其不断完善制度,管理流程,是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案与实际的生产活动相符合。这有利于企业积累内部控制的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经济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兵,张丽琴.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01.

[2]徐虹,林钟高,余婷,何亚伟.内部控制有效性、会计稳健性与商业信用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3.

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具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一、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评核工作,通过检查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建议等服务。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的一个重要角色置于整个内控的较高层。

2、内部审计又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又是全面审查、监督内控制度的专门组织,它立于会计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门和控制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评价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1)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

健全性测试主要解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健全,以及内部控制关键点是否齐全、准确等问题。通过对这些测试资料的分析,来评价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并针对内控中的薄弱点和失控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收集有关的经营管理制度、规章和办法,以及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了解,运用调查表法或记述法等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流程的正确程度和完善程度以及若干控制点进行测试。

(2)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遵循性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系统控制点的测试,分析哪些控制点上建立了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哪些控制点上存在薄弱环节,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在实际业务活动中的执行情况,以及审查管理制度在执行中的使用情况。根据测试部位可信赖程度的分析,评价被测试系统内部控制的程度,并找出控制薄弱点和失控点,同时确定审计重点,以决定将其列入实质性测试。

(3)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有效性测试主要是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功能如何,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等问题。要正确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在财务领域对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予以查证监督,还应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投入更多的热心与关注。

2、通过内部审计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监控职能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应当负责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相关的保证活动。在新的内部控制指导框架下,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满足以下两方面要求:一是,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以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报告,为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提供依据

三、 影响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作用发挥的因素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弱化监督力度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行使和发挥好职能的基体。目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设置了内审部门,但由于企业领导对认识的不到位或者考虑到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导致了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管理不明。内审部门有的是独立的部门,有的是挂靠财务部门,隶属于总经理或财务负责人领导,由于内审部门与其它部门处于平行的地位,致使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威信,无法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也就大大弱化了监督力度的发挥。

2、 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尽管有《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等,但还不够完善,效力也比较差。内部审计法规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现空白,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因而增大了审计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绝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内部审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有些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欠佳,不能经受各方面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内审人员一般由领导指定,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从而难以选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担当此重任。因此一些素质不高的内审人员,无法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 健全内部审计的对策

1、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控规范第十二条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根据以上内控规范规定,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审计部的设置应高于其它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总经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较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审计部门应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2、 培养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精通会计、审计、法律、税务、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经济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一方面要从企业管理的各专业领域吸收熟悉业务懂管理的人才补充壮大我们的内部审计力量,同时要抓好内审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及新更新内审人员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总体素质,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的内部审计专业队伍,以适应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全方位监督和评价。

3、 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

篇(7)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和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1)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指单位建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做到:

①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作出适当的分类。

②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

③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④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4)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的审计,是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部门,其目的是协调单位人员有效履行责任,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为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各部门、各行业都相继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1)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虽然存在着独立性不够充分的局限性,但它具有对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取证比较容易的优点,因而,容易收到审计效果。再者,我国幅员辽阔,被审单位众多,审计任务繁重,单靠外部审计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重要补充。最后,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广泛,包括财政,财务收支、财经法纪和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显而易见,建立内部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2)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其职能和国家审计一样,通过检查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以减少差错和失误,杜绝损失浪费,堵塞管理中的漏洞,保证经营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对单位的经营情况、经济效果、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鉴证,为单位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以利于改进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的职能。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执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论点:一种论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存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由于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大控制系统。无论是内部会计控制,还是内部管理控制,都是作为管理手段而存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而内部审计则是指部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其目的是协助单位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监督各项管理措施地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在经济组织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业务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超脱性。就二者的关系,有以下观点:

1.两者相互渗透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属于环境控制要素范围,是单位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它按照内部控制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制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及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协助单位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

2.两者相互促进

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协助单位上层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维护内部控制的建设。反过来,内部控制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更有助于扩大审计领域,加速现代审计方法的变革。

3.两者相互需要,缺一不可

内部审计需要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素质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决定审计的形式。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基础,审计就无法开展; 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会计、财务信息会出现失真,管理人员责任会不明确,管理会出现混乱现象等,不仅会加重内部审计工作量,而且会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同理,内部控制需要内部审计。没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的评审和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造成与现实不符,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或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三、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参与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

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始是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过程包括确立企业的目标,识别目标相关的风险,评估识别出风险的后果和可能性,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适当的控制活动。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只有评估了风险点,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控制程序。大多数人认为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一个组织的成功已越来越重要。外部审计人员尽管具有丰富的衡量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盈利能力及企业流畅的经验,也有设计企业会计计量系统的经验,但他们对评估未来风险方面的经验不如内部审计人员,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2001年,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促成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提供纠正错弊、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来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进而有效的促进组织的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组织的经营环境在变化,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这种变化并相应进行调整。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发现管理中是否存在的错弊,因而着重于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入手进行审计,这更容易发现其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改善的建议。

(2)组织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诸如内部审计参与合同的评审、工程预决算的审计、费用支出报销前的审签等,就是其例证。一旦公司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内部审计本身作用发挥的程度,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各方面、各环节的参与度,就决定或至少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性程度。

(3)在企业执行分权分层管理的情况下,伴随分权,企业的部分财产相对独立地受托于企业内的分公司或部门使用。此时这些财产所有权属于企业,

而分公司或部门拥有这部分资产的经营权。为了了解这些分公司或部门履行经济责任或受托责任的情况,独立的内部审计会担当此职,行使监督职能,对其职责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使内部控制的组织保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内部审计有效防止了内部控制失效

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中的监控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能有效防止内部控制失效。

(1)在企业内部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线的监控机制,对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不同程度与方式的监控措施,将内部审计监督行为扩展到组织运营的具体业务中。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结合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专项审计等“查”的方式。在不同层次实施内部监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防范和消解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该工作由内审部门牵头并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来定期执行对内部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测评工作。对于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应与今后职务升迁挂钩。进而有效增强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四、总结语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运行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 方:论企业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25~26

[2]徐政旦 朱荣恩:现代审计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栾晓文: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浅探.200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