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02:53: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环境问题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7.
[3]晋海.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闫江艳: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系10级学生 梅俞杰: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系10级学生
雷刚: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环境法、知识产权法 。兼任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委员,浙江省环境法学会理事,浙江省质检法学会会员,浙江省科技法学会理事。
摘 要:农村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但农村居民对于环境的认识程度仍然处于模糊阶段。本文以了解东西部农村环保意识现状为出发点,对目前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观察,总结主要农民环保意识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环保意识东西部农村新旧农村改进方向
一.引言
2007年11月,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对农村向城市的过渡及其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 农村环保意识发展现状
1、各地区农村环境意识发展
在东部的新旧农村和西部农村,村民都已基本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有参与环保实践的动机,部分居民能较正确客观地认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村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够强,对环保问题的实质认识不足,对政府的环保工作和环保措施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和配合度较低。其中也不难想象,东部农村状况好于西部,新农村在三者中最优。
2、三类农村环境意识特点
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其二是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1东西部农村环境价值观念 从对“环境意识”的了解程度、自身环保行为的关注度以及对周围环保活动的了解情况来看,东西部地区在这三个问题上表现出了一致性,即东部地区的环境价值观念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更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理念,其中东部新旧农村之间差异较小,但新农村仍相对较高。
2.2村民环境行为意识
2.2.1日常生活方面 东西地区村民对自身环保行为注意度呈分化趋势,东部大部分农村村民能做到偶尔关注自身环保行为。西部村民则并不特别注意自身的环保行为。在东部农村,村民能偶尔参与环保活动。同时新农村的参与度又高于旧农村。而在西部农村,大多人表明不会参与。这与村民对环保意识的了解度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不了解、意识中认为是不需要的事物自然也丧失了参与的兴趣。
2.2.2农业生产方面 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是影响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是现代农民应追求的一条道路。在农村地区,相比普通小农更注重收益的表现,农业大户的生产方式更符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
3、三类农村环境意识表现原因
3.1经济 经济是环境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三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条件较强的地区不仅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使其有余力、有信心去吸收环保观念,树立环境意识。
3.2政治 这里主要指政策、法律法规的影响。由于环境问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热点,相关指导思想及机制还不成熟。政府是村民认为对自己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原因之一,因此政府的行为有着重大的意义。但目前,政府并未有效发挥其在该领域的作用。
3.3文化 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留守农村的农民教育水平大多在初中及以下水平。这就极大地影响他们对环境现状的了解和环境知识的掌握。同时,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使村民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毫无节制。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环保宣传氛围。
三、意见与建议
(一) 政府方面
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影响村民环境意识因素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东部村民对环境的认识比西部村民更深刻。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较落后的西部农村经济是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的第一步。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落实相关政策 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应着重处理垃圾分类和绿化管理问题;旧农村着重污水、垃圾的集中处理,环保设施的改善;西部农村则要总体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同时,政府要出台并落实有效政策措施,层层督促、定期走访实现稳步发展。
3、 增加农村环境意识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文化水平 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村民生活生产中存在大量与现代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行为。村委会应通过多种途径倡导环保,增设宣传栏,印发指导手册,把环保教育落实到每一个人。西部地处内陆,信息闭塞,因此尤其要重视西部村民的文化教育。
4、营造良好的法制、道德环境 提高村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必须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和道德环境做保障。目前,对于大半村民来说,难以切身体会到环境立法的重要性,必须真正让村民感受到这是有关切身利益的事,从而改善环保意识。
(二) 农民自身
1、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环保习惯 要减少不良的环保习惯,村民自身必须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要从点滴做起,从一次出行、一次购物做起,做个有心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为荣。
2、 主动参与村内环保活动,配合政府工作 农村环境建设不能全靠政府唱独角戏。村民也应该主动参与村内环保活动,了解环保事宜,学习相关环保知识和当前社会环保主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配合政府工作。
3、 积极为农村环境献计献策 从问卷的回收情况及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村民对农村环境治理还是很有自己的想法,访谈间提出的一些观点完全可以借鉴。村民是农村的主人,要牢牢记住主人翁意识,积极为农村环境整治献计献策,让村民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管理村内环境,才能营造出一个令村民满意的环境。
四、结语
农村的健康合理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改善,而环境的保护改善更与居民的个人环境意识行为密不可分,人们为保护环境应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的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农村村民环保意识的加强有赖于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本文是2011年浙江省社科联科普年度课题:农民环境意识读本(11ND30)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在完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完成本论文。
参考文献:
[1] 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 OF DIALECTIS OF NATURE,2000(04).
[2] 何强.法治视野下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13(07).
[3] 朱启臻.农民环境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环境,World Environment,2000(04).
[4] 李玉恒,刘彦随.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J].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2013(01).
[5] 刘伟,何国富,刘学良,等.农村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Agro-Environment&Development,2008(03).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
关键词 农户;经营行为;农村生态环境;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 F323.22: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3-002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3.005
着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在不断关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于是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侯俊东等[1]采用实证研究发现农户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归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五类。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也有学者开始探讨农村环境问题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除了城市污染转移是外来因素,乡镇工业污染是以企业为基本单位产生之外,以上所提到的大部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都或多或少的与农户的经济行为有关[2]。为此,从农户的经营行为动机出发,分析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热点问题[3]。农户作为农村生产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位,其生产经营行为关系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影响到农村的生态系统保护与整个农村的可持续发展[4]。Hu[5]指出农户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恶化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传统农村经济中,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农户在选择生产项目和生产规模时,主要考虑的是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且,重经验轻技术,生产中多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肥料多以有机肥料为主,因而生产经营中造成的污染较少,生态系统保护较好。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来,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户生产经营目标逐渐变化为利润最大化目标,农户生产经营方式也转变为现代集约生产类型,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加上我国特有的农户生产禀赋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特有的农户生产经营形态。可见,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到了息息相关的地步。因此,从农户入手,研究并优化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行为模式对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两型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主要利用一般计量模型建构了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及其五种表现形式(即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的数理模型,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分析,给出合理政策建议。
1 文献评述
农村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更多的是以农业污染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在此领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从工程技术措施、理论角度、经济管理措施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角度探讨如何防止农业污染,而对导致农业污染的原因分析不足,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户是防治农业污染的主体[6] 。
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研究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陈利顶、马岩[3]从理论上探讨了农户的经营行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李海鹏[4]研究了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面源污染效应。宋建辉[6]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农户经营行为与农业污染的关系及防治农业污染的对策。赫晓霞、栾胜基[7]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了解了农民在不同的行为方式下的所面临的农村环境问题。邱长溶、郝爱民[8]分析指出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关键是优化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洪音[9]以土地沙漠化发生的三个典型区域类型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农户生态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这些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大多是以农业污染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虽然,农业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但是着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与日俱增。为此,本研究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依托侯俊东等[1]实证研究得到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五种表现形式,深入揭示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拓展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体系。
2 研究方法
2.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农户经营行为是指为了满足自身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做出的农业投入与管理的反应或决策,主要包括农户生产投资行为、消费行为、择业行为和储蓄行为等[10-11]。在此定义基础上,学者们通常认为应从农户的角度把农户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而,通过访谈发现,农户的经营行为始终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土地有强烈的依赖关系,一般将土地作为生活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农户处在社会较低阶层,其行为的选择往往被迫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性,农户总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等外部条件的约束下来确定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实现该目标所采取得手段。于是,受利益驱使,一般会通过经营行为,追求短期的增产,忽略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选取表1所示变量来衡量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
将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五个方面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分别用Y1、Y2、Y3、Y4、Y5表示)及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Y)作为衡量农村生态环境的指标,参考已有的研究方法,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来分析农户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环境及其具体表现的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
y=α+β1x1+β2x2+…+βpxp+ε(1)
其中:y表示农村生态环境变量,Xi(i=1,2,…,p)表示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变量,ε表示机扰动项。
2.2 数据来源
基于方便回收的考虑,采用实地调查法。为了使调查
地点具有代表性,课题组在地点选择上采取了分层抽样方法,共选择了8个城市,如表2。
进而,根据问卷调查便利性,以及抽取城市的地形、通达性、土地类型和经济水平4个类型选取的现实情况,选取了新洲等8县市的22个村作为调查村,对村里的农户再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50份,基本信息如表3。
3 研究结果
首先通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标准化并对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但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介于1.033至1.558之间,明显小于2.5,故不会导致多重共线性。进而将分析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
不同农户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规避这一差异,故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时,将农户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从整体上看,模型2、4、6、8、10、12通过显著性检验(p
(1)劳动力投入行为。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常住人口、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等农户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农村生态环境总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污染、工业转嫁污染的影响不显著;大部分变量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的影响也不显著,这与侯俊东等[1]实证结论一致。不过,研究还发现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242,Sig.=0000;β=-0160,Sig.=0000),这说明农户越是依赖农业,收入就越低,农业面源就越高;家庭常住人口对生活垃圾污染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089,Sig.=0018),家庭人均收入对生活垃圾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106,Sig.=00009),这说明家庭常住人口越多,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越多,而人均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也就越高,所造成的生活污染也就越低。
(2)农户文化程度。
农户的文化程度对生态环境总体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105,Sig.=0015),并且对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
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转嫁污染均有显著影响(β=0151,Sig.=0000;β=0115,Sig.=0007;β=0168,Sig.=0000;β=0143,Sig.=0001;β=0157,Sig.=0000)。由此可知,文化程度越高,他们越能意识和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3)经营规模。
农户经营规模主要由农户耕种的土地面积指标来体现,经分析发现,农户经营规模除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正面影响外(β=0111,Sig.=0006);对生态环境总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均没有显著影响。
(4)农业投资行为。
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自用比例指标上,自用比例越低,则农业投资力度越大。以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对生态环境总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均无显著影响,而对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135,Sig.=0001;β=-0098,Sig.=0016),即农业投资力度越大,为了提高产量而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的情况就会越严重。
(5)经营组织行为。
农户的经营组织行为主要由有机肥施用情况、有机肥每亩平均施用量以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三个指标来体现。从总体上来看,有机肥施用情况、有机肥每亩平均施用量以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均对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从个别指标来看,有机肥施用情况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β=0125,Sig.=0002;β=0088,Sig.=0029)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不施用有机肥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且这些没有施用的有机肥也加剧了生活垃圾污染;有机肥每亩平均施用量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质污染有显著的负面影响(β=-0159,Sig.=0000;β=-0085,Sig.=0036),而对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有机肥使用越多,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情况也就弱;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则对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质污染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076,Sig.=0058;β=0121,Sig.=0003),而对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则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会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和水质污染。
(6)农户环境关注度。
通过分析发现,农户环境关注度对生态环境总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水质污染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β=0138,Sig.=0001;β=0115,Sig.=0003;β=0073,Sig.=0063),对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转嫁污染则没有显著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基于调研数据以及构建的模型,通过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
(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户生产目标、行为特征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机制、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均会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作用于外在环境,最终导致环境恶化。然而,实证结果表明,除农户文化程度及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显著的关系外,农户经营行为的其它变量与其对农村总体的生态环境状况感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关系。显然,现实与理论间存在明显的矛盾,这可能是由于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初期,农户对其长期从事的农业经营行为会造成污染的认识并没有得到改变。为此,政府、非营利组织,乃至于市场都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户的生态意识。
(2)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自主经营权在农户,在现有利用模式和政策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维护提供了大量环境功能,却无法对农户产生经济利益,在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下,农户在生产中主要考虑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
(3)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的劳动力投入行为、文化程度、经营规模、投资行为以及经营组织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影响较大,这进而说明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自身在追求经济利益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自身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的负外部性最终还是需要大众来买单。
(4)在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恰当的农产品自给率,可以减轻过量施肥或者其他过度的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也是控制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较为理想的经济方式。生态农业的应用与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有利于污染的有效控制。另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且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同样有利于控制污染。调整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的方向,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合理施肥信息,加强农民专业组织的建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侯俊东, 吕军, 刘杨. 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差异及启示[J]. 生态经济, 2011, (6): 27-30. [Hou Jundong, Lv Jun, Liu Yang. 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usehold under “Twooriented Society” [J]. Ecological Economy, 2011, (6): 27-30.]
[2]赫晓霞,栾胜基. 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环境变迁的响应关系研究[C] //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5: 2305-2311.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s and Rural Environment Change [C] // Proceeding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China.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2305-2311.]
[3]陈利顶,马岩.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7,16(2):691-697. [Chen Liding, Ma Yan. Farm HouseholdsBehaviors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7, 16(2):691-697.]
[4]李海鹏.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Li Haipeng.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A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Studies [D]. Wuh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viersity, 2007.]
[5]Hu W. 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 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Use and Agroenvironment [J].Land Use Policy, 1997, (14): 175-186.
[6]宋建辉. 农户经营行为与农业污染关系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Song Jianhui.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armer 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D]. Baod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2008.
[7]赫晓霞, 栾胜基. 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6, 15(2): 377-380. [He Xiaoxia, Luan Shengji.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 Economic Behavior Types on Rural Environment in China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2006, 15(2): 377-380.]
[8]邱长溶, 郝爱民.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我国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影响[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59-62. [Qiu Changrong, Hao Aimin.The Influence of the 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n Chinas Building a Savingoriented Agriculture [J].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 59-62.]
[9]洪音. 沙漠化典型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研究[J]. 生态经济, 2008, (10): 146-149. [Hong Yin. Research on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Eco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and Protecting Ecoenvironment in Desertification Representative Areas [J]. Ecological Economy, 2008, (10): 146-149. ]
[10]马鸿运.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第一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Ma Hongyun.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in China (1st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 Press, 1993.]
[11]赵石.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农业, 2003, (6):21-22. [Zhao Shi.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Households [J].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2003, (6): 21-22. ]
Effects of Farmer Household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HOU Jundong LV Jun YIN We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concer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affect the prote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system and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650 respondents of farmer households from Wuhan Urban Circle and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the valid sample, this paper, by means of econometric model,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the farmer household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 and their five representation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come source and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in labor force input behavior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family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per family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respectively; (2)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of the farmers, the better they realize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3) the larger the scale of operation,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meanwhile, they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ther four forms; (4) the more th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the more serious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rural 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increase in yield; (5) in the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will result i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se unapplied organic fertilizers aggravate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The more the organic fertilizers applied, the wors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rural water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tion in agrotechnical training will reduce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 households mainly affec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domestic garbage pollution while in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airnoise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erred pollution.
Key words farmer household;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 rural ecoenvironment; twooriented society
收稿日期:2011-10-31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环境;现状;污染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 A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区域,具有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双重性[1]。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对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2]。从生态学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既具有自然系统的资源、能源等物质来源的功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维持城镇居民的生存,也具有人工系统的生产、生活、经济开发活动等功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区空间不断扩张,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扩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区,也是变化较快、问题较多的地区[1]。因此,充分了解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现状,对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与控制措施,实现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城乡结合部环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 城乡结合部环境的基本特征
城乡结合部环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受人类活动干预较强,虽从乡村演变而来,但在结构和功能上又异于一般的乡村。随着城市中心人口不断膨胀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导致中心区的人口和工业企业向城市边缘疏散,因而城乡结合部环境有着明显的空间递变特性,既有城市环境问题的转移和延伸,同时又受自身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2],因此表现出独特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1.1城市化特征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边缘地带,表现出城市初期发展的过渡性特征,社会、经济活动频繁,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和交通相对发达,由城市膨胀转移而来的工厂企业较多,环境压力大,污染严重。
1.2农村特征
城乡结合部环境具有显著的农村特征,仍以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等产业为经济主体。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结构和经营形式多样化。受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1.3复合型多源污染
城乡结合部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物质保障和经济的有力补充,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加工[2]。工厂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三废”的排放、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农药和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交通运输产生的尾气排放等使得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由过去单一性的生活型污染转变成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复合型污染。
2 城乡结合部环境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中心区及农村人口向城乡结合部聚集,城镇化倾向日益明显[2]。相对城市完善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城乡结合部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此外大量工厂企业的兴起、工程建设、种植养殖业的发展等在推动城郊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致使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和突出[3]。
2.1资源短缺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资源的投入和产品与服务的产出[3]。在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会对城市化进程造成一定制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要以高度的工业化为基础,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土地、矿产和能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房价低廉,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居住,从而加大了对土地、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的需求,使原本紧缺的资源问题更为严重[3]。
2.2生态破坏
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郊区,原为乡镇或农村,其原有生态系统主要由自然植被、土壤、水域及生活于其中的生物组成[4]。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大量建设居住和工业等项目,导致大量的农田、草地、林地、湖泊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从而破坏原有的土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而地下水超采或过分集中开采,又会导致水质污染、地面下降、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3环境污染
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张,使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它除具有农村的环境问题外,还同时具有城市环境问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3.1水体污染
城乡结合部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由于城乡结合部人口的急剧增长,日常生活中产生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大部分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湖库等水体;随着城乡结合部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污染物种类增多、成分复杂,净化处理较为困难;农药、化肥的大规模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只有少部分农药和化肥被植物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降雨又将残留的化肥和农药渗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同时城乡结合部排水体制不够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尚未普遍,污水收集率低,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3.2大气污染
城乡结合部环境大气污染物质来源广,组成复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燃料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含大量烟尘和烟气等污染物质的排放;二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设备的落后引起的具有致病性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三是城乡结合部繁忙的交通运输引起的粉尘和汽车尾气大量产生。这些大气污染物严重影响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同时容易引起呼吸道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2.3.3固体废弃物污染
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是造成当地环境状况恶劣的重要原因。由于这些地区普遍缺少处理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的专门场所和设施,导致一些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这些未经处理的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长期堆存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空气传播,以及附着在固体废弃物表面的有害物质通过雨雾淋溶侵入到土壤和地下水源中,从而引起二次污染。
3 污染防治对策
城郊地区污染防治,重点是防,其次是治,因此需要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对策。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双结合制度;加快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立法,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加大城乡结合部环保投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3.1控制污染源,保护城乡结合部环境
3.1.1工业污染源的控制
对于工业污染物的控制,首先应调整城乡结合部的生产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和和工艺流程;建立生态工业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逐步实现生产工艺的闭路化和无废化。其次应加强重点工厂企业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完善企业的排污设施,大力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使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5]。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排污许可审批制度,切实从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源对城乡结合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1.2农业污染源的控制
农业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涉及范围广,污染组成复杂,治理相对困难。首先应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其次推广科学的施肥方法,避免使用残留量大、毒性强的有机农药;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1.3居民生活污染源的控制
居民生活污染物以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为主,主要是难降解的塑料制品类物质和含N、P等有机营养类物质[2]。对于生活垃圾的控制,首先应改变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日常生活用品,减少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制品的使用;其次应加快统一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对生活污水的控制,应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强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脱氮脱磷能力;其次可以引入污水处理市场机制,实行排污付费政策,既可抑制居民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也减少居民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量[5]。
3.1.4城市垃圾及固体废物转移的控制
对于由城市转移而来的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应按照“科学、合理、安全、经济”的原则,从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环境和废弃物特性及成份进行综合考虑,划分垃圾吸纳区;严格区域管理,实行废弃物有偿倾倒,杜绝城市垃圾转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难降解和降解后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固体废弃物必须采取预处理措施,防止或减少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致病性、传染性及放射性物质,切实控制和减少由外源性污染引起的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
3.2加快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立法,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
近年来,我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法》等。但从总体上看,保障自然生态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原来以法律责任为支撑推进环境法进步的立法理念对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来说适应性不强,法律中确定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不适应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6]。所以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还是要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和强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的法律地位,以确保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6]。
环境监管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是进行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加强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尽快在污染严重的区域设立环境监测点位,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环境预警监控体系,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环保部门要尽快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研究监测网络建设问题,逐步建成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土地质量监测体系、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等[7]。
3.3加大城乡结合部环保投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从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可知:“要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2]。目前,我国除了个别创成国家生态市的城市达到这一标准,大部分城市都远远不能满足,而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的边缘地带,环保投入则更少。所以,应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保护资金投人,完善建设各类环保基础设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路。要将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走一条经济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7]。
3.4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要加强宣传教育,逐步改变和提高人们对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运用教育、经济、法律等手段来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要加强管理决策层的环保意识,要正确处理城乡结合部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知识传播、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图片展览、录像、画册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普及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4 结论
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层次和跨区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政府和管理部门应起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效的城乡结合部污染治理综合管理机制,大力宣传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同时作为企业和个人,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城乡结合部环境,实现城乡结合部环境与经济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洪霞 等.城中村环境问题与对策之探讨[J]. 科教文汇, 2008 , 3:118-118.
[2] 张小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基于温州瓯海区梧田街道个案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张明莉.大力推进城乡接合部环境保护[J].生态经济, 2009 (1):183-185.
[4] 鲁鑫 等. 北京城市拓展区社会环境问题初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36(1):20-24.
[5] 顾成友.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按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以“生态学”为视角,以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创新为根本,提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噪声防控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小学环境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一)店口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受到了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加速城镇化步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基本战略方向和必然选择。店口镇位于诸暨北部,素有“五金之乡”称誉,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绍兴市首位,浙江省“百强镇”第4位,全国“千强镇”第18位。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给店口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过度的开发建厂,使店口的山林和湖泊面积逐年减少;对大量生活、工业垃圾处理落后,重复污染严重。店口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加强公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环境教育是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小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和环境教育的最佳期,通过环境教育,小学生能获得环境知识,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参与意识,习得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和习惯,对于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店口一小接纳了该学区内的本地孩子和外来建设者子女近2000名,是店口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教育主动与社区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进行小学生环境教育,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小公民”,以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影响整个街道,对推进我镇城镇化建设,促进店口镇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教育主题的提炼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环境教育在农村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像店口这样从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固定的环境教育教学计划,随意性很强。2.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村民环境意识差,没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与参与意识。3.农村的小学生不能接触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出于安全考虑,各种考察、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总是被搁置一边,在学生和社会实践之间砌了一堵厚墙,又由于场地有限,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实践。4.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差。
在农村小学开展环境教育,问题自然很多,困难客观存在,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做好他们的环境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对环境教育主题的提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实性、实践性,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问题随处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如影相随,毫无疑问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突破口。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二、文献综述
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把环境教育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造,对其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正逐步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国内目前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发展快,我国的环境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常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很少涉及,且对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深入度不够,我们的研究团队通过网络开展文献检索,几乎没有检索到具有推广价值的同类研究的相关信息,因此这是一块尚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三、课题创新之处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特定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社会环境问题严重于一般的农村地区,但社会治理、民众意识及教师素质、硬件设施又滞后于城市水平。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的变革,因地、因时、因材对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可复制性,是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符合农村实际。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及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模式,为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服务。
四、研究内容及操作措施
(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渠道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客观地说,在当下的农村全面、正式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困难的:师资缺乏、教材缺乏。但有一门学科是可以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根据当地实际,强调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1.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调查研究既是环境教育的手段,又是环境教育的方式。调查研究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环境研究专题,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城镇化初期,许多陌生的环境问题凸显,调查研究就成为一种很好的主题提炼和深入的手段:(1)在全班征集环保研究课题;(2)按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3)初步查找有关资料,商讨初步的研究计划;(4)按计划进行实践问卷、实地考察调查,收集数据与资料;(5)分析整理数据和资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6)推广调查研究结果,说服全班同学接受该方面的环境行动。
2.以实践体验的方式融入环境教育主题
这里说的实践体验主要是包括课堂上的手工制作、实验及走出教室,参与农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专门的手工或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劳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巧妙运用这些课渗透环境教育。如:在手工制作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利用废旧物品。在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物理现象或环保相关的一些处理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践,结合学校开展的走进社区,做社区小主人的活动。
3.与信息技术整合宣传环境教育主题
信息技术教育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学校网站“环保时空”栏目的更新、环境小报的制作、环境资料的查找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让学生制作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电子报刊,画以“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电子画,制作环保相关主题的网站等。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优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其他学科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我们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提炼教育主题,达到渗透目的。
(1)科学学科。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教师应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环境教育与科学课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平台,将保护环境渗透其中,提炼主题,使它们水融,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逐步为学生构建一座生态环境的高楼大厦。
(2)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3)数学学科。数学是与环境教育有间接、隐性关联的学科,它在环境技能、环境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发展在实现环境教育的计算技能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离不开数学。不论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作出环境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
(4)品德与生活学科。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5)美术学科。美术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强。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生机勃勃的活动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参与能力的目的。
1.在庄严神圣的节日中演绎主题。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师生收集、整理了大量有角色、有事件、有情节的环保故事,如《地球生物链》、《白天鹅之死》、《国家大熊猫》、《母亲河的》、《大海的呼唤》等。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对这些环保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讲演,使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视听中学到了环保知识,悟出了道理。
2.在丰富多彩的班级、少先队活动中唱响主题。利用少先队活动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少先队教育内容,又普及了环保知识。学校每逢植树节、爱鸟周、节水日、地球日等纪念性节日,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主要分“唱、答、讲、做”四步,“唱”就是让低年级学生唱环保小学生;“答”就是在中年级进行环保知识口答;“讲”就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撰写调查论文在主题队会上演讲;“做”就是动员全体学生人人动手给树木浇水,利用废物进行小制作。学校还充分发挥雏鹰假日小队作用,要求他们开展环保系列活动,利用暑假在店口五金城开展了向商户和游人散发自办的环境保护小报的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3.在生动活泼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寻找主题。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也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各个班级鼓励学生在家种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种易养的植物、小动物,在班级中建立生物角,生物角里有各种花草,还养过小白兔、乌龟等动物。指导学生搜集各种资料,精心照管,并观察其生长过程,写成观察日记,掌握一些种养知识,发展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热爱生物的感情,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4.在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中实践主题。我们认为,小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和多种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环保教育有机地融合于实践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环保实践体验活动,能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在活动中,又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在班级中主要开展如下实践活动:(1)成立环保护卫小队。(2)成立环保调查小队。(3)全班学生拟写环保标语。(4)学会认识各种绿色标志、学会选择环保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日用品等。
(四)在充满亲情氛围的家庭活动中实践环境教育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教育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共同责任感,我们把环境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在家长会上,引导、指导家长做好榜样,平时多关心、指导、帮助、沟通,并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在家长广播中,学校有计划地就如何创造好的家庭环境作了专题讲座,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机,进行环境学习、宣传活动。以孩子的言行打动家长的心,推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使家长认识到了环保教育的开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主动和学生一起在社区参与环保宣传。
通过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小手拉大手活动,许多家长的环保意识更强了,大街小巷、社区环境质量较原来有了改善。面对校小记者的采访,多位家长这样说:“我们店口社区如今有这么好的环境,还得归功于店口一小学生,正因为有他们的环保行动,才使我们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强了,参与环保行为的人多了,破坏环保行为的人少了。”
五、研究结果
(一)建构了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四条途径
通过实践,我们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提炼环境教育主题的四条途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班队活动、社区家园实践。特别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然游戏、小调查、专题讲座、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等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同学们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参加环境教育的快乐,使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要紧密结合本地环境问题进行,就地取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思想教育、各项活动及生活进行,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在生活体验中感悟,从小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提升了农村孩子的环境素养
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和所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清洁、讲卫生、文明守纪的良好风气基本形成。如今无论校内校外,学生见到废弃物,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们能利用家里的饮料瓶做成小垃圾筒或笔筒放在自己的课桌里,有的笔筒是用几个牙膏盒组合的……外出春游或秋游时,在带好干粮的同时,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带好一个垃圾袋。孩子们从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生活小事入手,养成了环保好习惯。
(三)提高了参研教师环境教育素质
在参与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丰富了自身环境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明确了培养下一代的环境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言传的同时还不忘身教,参研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且在课堂外注意用自身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觉悟了家长的环境意识
在家访中,我们问及孩子在家对环境宣传的情况,家长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不同的家长都说着基本差不多的话,他们说:“过去我们不用说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就是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一点也没有,只知道人家在用塑料袋,我们也用;上快餐店,人家都用一次性筷子,我们也用;家庭垃圾拿到外面角落里随便一倒。以前孩子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做法。现在不一样了,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常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等的环保问题,孩子已经是我们这个家庭环境保护的监督员了。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是听孩子的多。”
六、我们的思考
(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主题在各学科领域都可以进行提炼,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环保教育。
(二)把评比、表彰机制引进环境教育活动中。评比、表彰能在活动中产生激励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表彰就会激励主体更自觉更积极地参加活动,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积极向上的活动群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三)把前期研究的成果加以提炼,完善研究策略,使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最优化,教育效果将会更好,并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其他地区推广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