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19:08: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教育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课程管理 评价考试 课标解读
一、准确把握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是深刻领会新精神。《决定》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系统地阐明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要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要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点,要特别强化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体育和美育是着力点,要下大力气加强这两个薄弱环节,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认真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深化课程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以统筹改革为主线,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三是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改革的主要目标要重在体系、体制、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课程教材体系要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人才培养体制要使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育人工作格局要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在强化统筹。要统筹好学段、学科、教学环节、各方力量以及各种育人阵地,搭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
二、着力抓好改革的主要环节
一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具体化、细化,系统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要将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是研制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要明确学生完成基础教育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充实到课程标准。现行课程标准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清楚,下一步还要对学到什么程度做出更明确的要求,进而量化、分级,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出现偏难、偏深等教学问题,同时也为评价提供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
三是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坚持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高中课程要以共同必修内容为主体,同时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要求,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合理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做好统筹协调,强化课程的衔接性和协调性。增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环节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美国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42-01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1.20世纪80年代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端,美国正式提出了“新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首先,整合课程结构,提高毕业要求;其次,增加学习日,延长学习时间;再次,加强对教学质量、师资标准和教育投资等方面的重视。制订专门计划来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特殊的补课措施;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追加教育投资,为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开设多渠道筹措资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部、促进科学协会、科学院等12个机构,为了解决美国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方面薄弱的局面,联合启动“2061计划(Project2061)”。此计划是一项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两个文件指导下,美国开展以统一课程标准、统一考试标准和提高师资质量等为主的课程改革运动。9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制定全国课程标准和建立与高标准相适应的考试制度为主要内容。
二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综合化的课程并不是随意地综合,一般是在相邻或相近学科间组织综合。比如美国中小学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内组织综合分别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针对现在人类所面临的许多新课题,美国中小学也开设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第二,文理课程的综合,重视教育的人文取向。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英才”,因此尤其重视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在各级学校的比例,这导致课程体系中理科的比例偏高,文科的教学被轻视了。以上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调整,即强调数学――自然科学,也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学的5门新基础课中的比重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作为必修课程在中学开设3年。第三,专题研究课程的开设。专题研究课程是指集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于一体的课程,也叫复合型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增加不同知识领域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整体性。
2.课程设置的个别化
美国中小学课程编制比较灵活,尤其是中学开设的课程繁多,选修课程在中学所占的比例多达50%以上,这让学生有很大的自由选择权。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为帮助学生选课,学校还专门设有咨询教师,这些咨询教师会逐个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不同学生编制个性化的课程表。
3.课程内容的实用化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实用化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强调接近社会,知识的实用性。美国中小学开设的许多课程都非常注重其实用性。从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对实用课程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高中毕业生选修过驾驶课的学生从20世纪60年代时期的0.3%上升为70年代的58.6%,美国各州的中小学还会根据本区的特点来设置课程,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现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美国教育界的教育危机意识很强,1983年的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意识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中丝毫没有减弱,反而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加强,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教育是很受重视的。其次,美国的基础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的追求,这也保证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再次,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国家化和国际化特色。其中,国家化是美国国内政治体制对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内在要求;国际化是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全球化对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在要求。最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以及雄厚的经费支持。教育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连贯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教育法律还规定所必须具备的配套专项经费和其分配办法,这也为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有观念层面的问题,又有制度层面的问题。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改革更是如此,但我相信,这次改革虽然会面临很多挑战(观念的或者是制度体制的),但只要我们坚持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很好地贯彻实施到实践中,最终一定会取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高筱元.中、日、英、美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中小学校长,2008(9)
[2]陈晓端、龙宝新.中、英、美、加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6(7)
[3]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
[4]李素敏、张炜.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3)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三点建议
一、引言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今,课程改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空前激烈,国家也需要更多优质的人才,于是对教育的发展的要求也就更高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课程改革问题。课程改革在我国正处在推广试行的阶段,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如潮水般涌现。各种研究和各种形式多样的改革相互共生,对各种研究和改革进行总结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当我们现在站在时代的浪尖口,去回顾我们过去的教育改革之路,不可否认我们走得已经很远。但是看当下的状况与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我们会发现整个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积重难返的状态。当我们拿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放大镜去衡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过我们司空见惯却又不可以回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表面化。改革开放到现在,改革一直是社会的主旋律,很多原本不具有改革性的东西为了适应社会的趋势而被扣上了“改革”的名字。教育课程在某些方面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更新某个改革的知识,或者改变某个教学的思路,从表面上看,或许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仔细比较其改革前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动。从今天的改革的情况来看,我们每年都有新的教改措施出来,每年也都有教育改革的成果面世,但是效果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大。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教育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而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投入了非常多的教育资源,但是并没有收到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2.力量单一化。改革作为一件全民的大事,虽然关注度很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如果我们观看现行的教训现象,我们的民间教育力量与官方力量走向是完全不同的状况,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制度饱受诟病,另一方面,诸如新东方之类的商业培训机构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商业机构具有巨大创新性与实用性,但是商业成分很高。而官方的改革并没有集合足够的改革力量,这样的一种现象很容易造成改革面单一,后续改革疲软的现象。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基础教育的改革本身涉及社会各个群体的生活与利益,一旦不能够引入足够多的力量,难免会造成改革的片面性,易造成因为思维和社会取向的不同带来的不公平。
3.缺乏明显的反馈和自我修复机制。改革往往不是一个直线前进的过程,而是一个曲线迂回的过程。一个好的改革的措施不但需要经过实践的不断考验,而且需要不断否定、完善、否定再完善。而在现行的机制当中,对新课程的效果的考证过于单一,所以,很多常见的情况是,基层的教师在下面抱怨,上面的政策制定者却忙着后继改革。即使改革的弊病凸显了,短期内也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即使在基层中有一些自我修复能力,也囿于规章制度层面的原因而不能够施展。
三、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探讨和建议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道路,我们期待改革可以尽快地造福我们伟大祖国,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深知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性和艰难性。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下面立足国情,提三点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建议。
1.实事求是,完善改革体系。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很多问题的成因并不是我们不改革,而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后劲疲软,没有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拥有庞大的教学队伍,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我们的智力优势,为我们的教育献计献策。当然,在这种庞大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这样才可以保证我们的改革不脱离现实的轨道,因为一个脱离现实的改革是一个空中楼阁,不具备可行性。在具体的改革体系统中,我们必须以培养人才为主导,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思路,同时也需要在具体的实质上的措施出来前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包括教师的评价体系、新教学设施的配置、反馈体系的建立等。
2.部分开放教育市场,同时做好统筹工作。改革的过程理所当然也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市场最大的优势是具有非常大的自我调节机制,这个正好可以弥补我们的体制当中调节僵硬的弊端。如果我们改变思路,市场与我们的现行的教育制度结合在一起或许可以产生巨大的改革成果。当然,市场拥有非常大的投机性,但是,如果教育部门能够统筹规划,对某些领域进行适当的限制,完全可以抵消市场的弊端,从而使改革维持在一个良性的轨道。
3.开发创新教育制度。如果站在当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积重难返教育制度。但是如果站在时代的高度,我们必将走向一个新的基础教育的时代。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方向具体是什么,但是我们去尝试一些新的教育制度,或许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在“美国以分享改变世界的思想”的TED演讲中,有人谈到一个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分析认为它必将成为改变世界的教育模式。而今天,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当然可以通过新的科技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如果能够大胆创新,一方面可以解决很多现在的教育当中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它让我们走在世界基础教育的前列。
四、结语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候,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立足当下,实事求是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然后展望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保持前进的姿态,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我国的基础教育就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程 改革 实践 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 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 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 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 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 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 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 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 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 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 切实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评价问题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它也是需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的。在这方面要多调查、多研究,倾听基层声音,反馈各方意见,以便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风格得到普遍认同。然而,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的难易度一定适合学生学习吗?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是从“窄而深”转向“广而浅”吗?《课程标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下的某些课程内容的深度大大降低了,为什么课程难度反而增大了呢?什么样的课程设计风格适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无独有偶,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2]中认为,课程改革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课程设计编排的模式(风格),而其中的重要因素涉及课程深度、广度和课程时间,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
正如黄甫全[3]所指出的,“课程的实质问题是课程难度”。进行课程难度的研究,可以给课程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对课程难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编制的成效和问题所在,进而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措施;通过对课程实施中的难度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课程实施的实效,进而提出改进课程实施的举措。
本文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4][5],分析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利弊,分析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校正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偏差。这种研究有助于课程评价从以往的价值判断走向课程质量分析。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文初的问题几乎都涉及课程深度、课程广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
(一)课程难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课程难度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个: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这三个因素构成课程难度立体结构的三个不同维度。
其中,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知识点”的多少进行量化,而这里的“知识点”沿用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6]、2000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7]对相应内容的区分,参照每个“知识点”内容量的多少而划分的。这是一个近乎于约定俗成的概念,同时又是蕴含模糊数学思想的近似刻画。
关于课程时间,梁贯成、黄荣金将其称之为课程流程,并指出[8]:“数学课程通过各个学年的教学来实施。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课程都有通过各年级的流程:主题引入、持续时间、主题结束”,而且,“各国的流程的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同一主题,不同国家在不同年级介绍以及不同国家同一主题持续的学年数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沿用中国内地常用的“课程时间”一词来替代“课程流程”一词。
从而,课程时间是指课程内容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课时”多少进行量化。
在课程时间、课程深度和课程广度中,最难描述的概念就是课程深度。课程深度泛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的深度,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要素。比如,在数学课程中,课程深度主要涉及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抽象程度[9]、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课程内容的推理与运算步骤。黄甫全将其理解为“教育预期结果在质和量上从少到多的分布”[3]也有一定的道理。相对于以数学概念体系为主的那些课程内容来说,数学课程的深度与数学抽象度的概念[9]十分接近,而对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数学推理与运算步骤等成份来说,仅仅用数学抽象度就不能全面刻画数学课程的深度。
实际上,课程深度反映了课程内容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合的逻辑深度以及所潜在的学科思维的深度。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十分有利,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程度的思维深刻性。
(二)课程难度的模型分析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结合我国近五十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有这样的共识:
1.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能够理解的。
2.对于同一个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越长,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相对越小。对于同一个题材的课程内容,在相同的课程深度下,课程所涉及的概念、命题等等的知识面越广(即课程广度越大),课程也就越难;同样地,对于同一题材的课程内容,在相同的课程广度下,课程深度越大(即课程所需要的思维层次越深),课程也就越难。
这就意味着,课程难度与课程深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同样,课程难度与课程广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这样,单位时间的课程深度和单位时间的课程广度是刻画课程难度很重要的量,我们分别称之为“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显然,课程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都大,则这门课程就难。这启发我们用“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来刻画课程难度。
于是,如果用N来表示课程难度,用S表示课程深度,用G表示课程广度,用T表示课程时间,综上所述,可以建立下面的函数关系式:
N=αS/T+(1-α)G/T
其中,α满足被称为加权系数,反映了课程对于“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的侧重程度。在这里,“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依次是单位时间内的课程深度S/T和单位时间内的课程广度G/T。
这就是我们在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4]《四边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5]中建立的课程难度模型。
对于同一门课程(或者相应的教科书)的两个不同版本(或不同的课程标准下的课程)A和B,我们分别用N(A)和N(B)表示其课程难度系数,N(A)>N(B)说明A比B更难,难度系数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两个版本(或不同的课程标准下的课程)之间课程难度的差别越大。
(三)对课程设计风格的分析
由上面的课程难度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推理出如下结论:
1.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无论是单独增加课程深度还是单独增加课程广度,都将增加课程难度。
这表明,无论“窄而深”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都有可能导致过甚或过浅的课程难度。
也就是说,将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简单理解为“从‘窄而深’转向‘广而浅’”是错误的;《课程标准》下的某些课程内容的深度大大降低了,课程难度之所以非减反而增大,其原因虽然很多,但更大的可能是与课程广度大大增加直接相关。
2.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增加课程广度,那么,即使是课程深度适当降低,课程难度也有可能增加;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增加课程深度,那么,即使是课程广度适当压缩,课程难度也有可能增加。
正如我们在文[10]中所指出的:对“四边形”而言,相比之下,尽管“人教社”的课程难度最难,但其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都与《课程标准》比较接近,“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的可比深度与《课程标准》都比较接近,但二者的可比广度与《课程标准》差距较大(低得多)。
事实上,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学生每学年的课程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某一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也是固定的。因此,“广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必然过分加大课程难度,是不可行的,同时,也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相违背。
更进一步,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模式,都会影响课程难度。因此,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理念应当是: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统筹和优化课程深度与课程广度。
3.如果希望课程难度保持不变,那么,增加课程的可比广度则必须降低课程的可比深度,增加课程的可比深度则必须降低课程的可比广度。[4][5]
按此理解,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2]中所提出的“课程改革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也未必能解决日本学生学业课程过难的问题。事实上,就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而言,“少而深”的确可以在重要的课程内容中精选那些核心的学科内容,做到“少而精”;同时,对于核心内容、核心概念也的确可以让学生重点掌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的课程难度就是低的(对学生而言就是容易接受的)──“少而深”的课程设计编排意味着课程内容的知识面窄了、课程广度减少了,而课程深度却增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课程内容对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程内容内在的难度(也就是课程的绝对难度),一部分是课程实施所导致的难度(也就是课程的相对难度),前者是由课程本身的内在品质所决定的,尤其是课程设计的理念及其具体呈现形式(如文本的载体)所决定的,这种难度实际上反映了课程设计的水平和教科书编制水平,尤其反映了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制对于课程实施者的潜在适应程度;而后者主要取决于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特别地,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人来说表现为不同的效果,也就说,具有不同的适应程度。而影响课程相对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教师实施课程的程度、影响课程实施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及不同实施策略的成效”[11]等等。毋容置疑,课程的相对难度受制于课程的绝对难度。本文旨在集中研究课程的绝对难度。
三、“窄而深”还是“广而浅”──新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分析
(一)理想的课程设计风格
在上面的模型中,课程难度系数N特指课程的绝对难度系数,实际上就是可比深度S/T和可比广度G/T的加权平均值。显然,单独调节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都会直接影响课程的绝对难度。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只有合理调节、统筹和优化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课程设计。
应当指出,上面的课程难度模型中的参数α反映了课程难度受制于课程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程度,而且。
一般地,如果α过大或过小,正好反映了“窄而深”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前者是“科学著作”的设计风格,后者则是科普读物的设计风格。就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言,普及性要求课程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的广度,课程不能过深,亦即系数α不能过大;而基础性和发展性又要求学生必须奠定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系统而基础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发展学科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训练,因而,课程又必须保持一定的深度,亦即系数α不能过小。事实上,就基础教育课程而言,系数α一般应保持在0.5左右。
与此相对应,“少而深”与“广而深”、“窄而浅”一样,也都是课程设计风格的典型种类,佐藤·学提出的“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的确反映了课程设计风格的一种转型,但是,课程难度问题依然未能解决。事实上,虽然“少而深”的“少”的确可以有效控制课程广度,但“深”却有可能导致过深的课程深度,从而依然可能导致过深或过浅的课程难度!
(二)实践中的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分析
纵观课程设计的发展,从“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到“以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设计层面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寻求“窄而深”课程设计风格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之间的某种平衡,亦即,既要照顾课程内容的深度(以确保学科内容的相对系统和完整),也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广度(以体现学科内容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综合性),前者对学生学科方面的发展极为有利,后者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有帮助。
当然,为了兼顾二者,新课程采取了两个有效的策略:
1.整体策略: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寻求平衡
对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来说,学科领域的正文内容大多采用同时兼顾课程内容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的做法,相比之下,关注可比深度较多,而且关注可比广度(即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一个趋向。同时,与以往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如,《教学大纲》[6][7]下的教科书设计编排风格)相比,虽然《课程标准》下各个版本的实验教科书彼此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其整体趋势是,由以往集中关注可比深度转变为兼顾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
就新课程推进的实际效果[12]看,课程变得更有挑战性了,学生也愿学了。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例如,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7-9年级《圆》课程内容的处理就是一个反例:
对2001《课程标准》[1]中的《圆》来说,从每节、每单元的局部角度,以及人的直观感觉上看,《圆》的确容易了──每一部分的要求都比以往低了许多,大多仅仅涉及一个概念、性质的直观探究,而未涉及定理、性质等的几何证明。
但是,就整体而言,其课程难度却在加大。事实上,在2000《教学大纲》[7]下,《圆》作为初中三年级“几何”的主要内容,所占的课时量几乎占本学期几何总课时量的74.6%;而在2001《课程标准》下,《圆》仅仅是其中份量比较小的一部分,在新世纪版中,《圆》仅在九年级下册中出现,而且课时量为13课时,仅占本册教材总课时量63课时的20.6%(而华东师大版在九年级上册出现,合计11课时)。就《圆》的课程广度而言,与2000《教学大纲》相比,2001《课程标准》下《圆》的概念、性质并没有减少多少(大多是不要求证明),即课程的广度几乎未减少多少,但课程深度降低了(即不要求证明,仅要求直观了解,难度系数大约下降为原来的20%至30%)。这就是说,在αS/T+(1-α)G/T中,T变成原来的近乎,而S变成原来的20%至30%,G却几乎未动,此时的课程难度系数N必然大大增加!这表明,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中《圆》的课程内容非但变容易,反而变难了!这是始料不及的!
2.局部策略: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局部设计编排策略
新课程下,为了照顾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各门课程之间通过设置综合课程体现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而且在学科课程内部也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本门学科内容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这正是体现“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当然,兼有斯滕豪斯(L.Stenhous)的过程设计模式的风格,以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为全面的课程目标)。
这表明,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都取决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课程目标,除了在课程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寻求一个恰当平衡之外,也要适当地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在一些局部的领域适时地采用“广而浅”、“窄而深”,甚至“少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以求得课程设计编排的整体效果。
四、反思
课程本质的经验属性得到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杜威把课程从本质上归结为“儿童的经验”,并提出了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两个原则,认为“连续性和交互作用彼此积极生动的结合是衡量经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标准”;拉尔夫•泰勒将课程视为适合于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这些学习经验包括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等;我国学者靳玉乐将课程定义为“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课程本质的经验属性是由其指向学生发展的这个根本目标决定的,学生要获得发展,就必须首先接受已有的人类经验,进而不断形成和完善自身的经验结构,而课程正是人类经验的集结体,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皆是如此。其实,动态生成的课程归根到底还是经验。经验的价值在课程领域得到肯定之后,人们又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经验才有利于学生达成教育目标呢?为此,拉尔夫•泰勒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基本原则,其首要原则便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毫无疑问,泰勒将学习经验的选择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他认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兴趣和生活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通过安排环境和构建情境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
二、课程目的的实践属性与教学交往
课程研制与实施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客观的知识,还是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理解,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回答,一是泰勒主导的指向“技术兴趣”的课程范式,一是施瓦布提出的指向“实践兴趣”的课程范式,前者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后者则追求对意义的一致性的理解。美国课程学者舒伯特指出“,实践的课程探究的目的指向于教育情境中能力的提高和行为的德性化与效率化,而不是为了生成普遍的、可出版的知识。”笔者认为,实践的课程范式更能体现课程目的的根本属性,课程实施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其生存的环境,并最终适应和改造这个环境。课程目的的实践属性使得师生主体性的共同彰显成为必然,在实践的课程范式视野中,教师和学生被看作课程的有机构成,他们同为课程意义的创造者,施瓦布甚至提出“教师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课程意义的解释者,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与教师视阈的一致性理解,正是在理解中,主体与客体发生了关联,理解本身既形成了解释者的视阈,也支配着本文意义的显现,理解者获得了对本文意义的创造性说明,本文也从一种无意义的文字符号重新获得了意义之规定。对话是教学交往的具体体现形式,迦达默尔称之为“理解的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有三种形式:一是学生与客体之间的对话,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世界,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发生联系,进而改造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二是学生与自己的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客体的对话“学习者建构客体的意义,构筑同世界的关系,同时,通过自我内在的对话,改造自己所拥有的意义关系,重建自己的内部经验”。三是学生与他人的对话,包括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群体的对话。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这种对话的学习实践能够达到“重建世界、重建自身与重建伙伴”的效果。
三、课程实践的过程属性与研究性学习
课程实践的性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程实践被视为一种静态的客观存在,课程被窄化为教科书,教师的作用只是把教科书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学生的任务也只是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实践奉行“知识即真理”的教育信条,它有三层含义:一是真理是不容质疑的,学生只能接受和解读真理;二是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由学生发现;三是验证与记忆成为学生习得知识的主要方式。这种课程实践背离了其本真状态,是基于本质主义的课程实践观的反映,那么,课程实践的本真状态究竟是什么呢?英国学者斯坦豪斯认为课程实践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高级学习者”的角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共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从课程的层次来看,课程实践也具有过程属性。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划分,课程存在理念层面的理想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正式课程,教师层面的领悟课程,教学层面的运作课程和学生层面的体验课程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之间既呈现相对独立静止的课程形态,也表现为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存在,可见,课程实践的过程属性就是其本真状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理念之一,研究性学习更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活动,而学生主体性也只有在其认识过程中产生的,诚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言:在认识的过程现实发生之前,无所谓主体和客体之分,主体和客体是在实际存在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对客体的认识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之中,学生获得了课程体验,昭示了其主体性的存在。
四、课程功能的文化属性与校本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