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1:39: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美容导师工作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内 涵
二维,即社会需求维度和学生个人发展维度。学校以社会需求维度作为人才培养指南,紧扣社会需求,通过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脉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从学生个人发展维度确保人才培养针对性及有效性,遵循“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各个成才”思想进行因材施教。在多元智能发展的理念下,指导不同特质学生发展不同特长,成就不同梦想。
三分,即教学“分类”,专业“分向”,就业“分流”。教学“分类”主要是通过综合教育课程、基础课程实现差异化教学;专业“分向”是在学生完成通识教育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后,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就业“分流”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完成对具体岗位的选择。
实 施
教务处从总体上统筹
制订(修订)“二维三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检查系(部)落实情况;审核各系(部)“二维三分”人才培养工作实施计划,并检查实施情况;组织针对“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调研、检查、考核与总结;与系(部)协调,做好各年级学生“分类、分向、分流”的教育与动员工作;检查系(部)专业学习导师在“分类、分向、分流”中对学生综合测评、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的实施情况与工作质量。
系(部)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执行“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有关制度、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督促、检查各教研室具体落实情况;按照教务处公布的教学资料目录和标准要求,组织系(部)各教研室制订专业“二维三分”人才培养的教学基本文件;严格执行制定的“二维三分”人才培养工作实施计划;做好各年级“分类、分向、分流”的教育与动员工作;做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工作;具体实施“分类、分向、分流”中的学生综合测评,以及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工作;做好毕业生顶岗实习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工作,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系(部)具体落实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学年实施“智能分类”,结合学生特点及专业属性,制定“分类”标准,实施 “分类”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基于学生学业基础对学生实施分类教学,主要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现差异化教学。在新生入学时,学校统一进行测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职业意愿进行摸底分类,然后有针对性开设选修课;同时,在专业课、公共课环节进行差异化教学,最终促使学生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选择成就人生目标。
第二学年实施“兴趣分向”,在学生完成通识教育及专业适应性学习后,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并在专业课学习和综合素质教育环节予以体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未来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第三学年实施“分流教学”,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完成对具体岗位的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做到人才差异补足,帮助学生选择具体职业、岗位,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在第三学年针对学生的职业方向选择,补齐学生的就业“短板”,在固化原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选择的行业特点,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并设计教育项目,以市场化价值取向指导学生就业,帮助学生顺利择业。
专业指导教师将任务落到实处
认真执行专业“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地制定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手册等教学文件;做好各年级学生专业“分向”、就业“分流”等组织和指导工作;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深入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全面掌握所负责的每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思想、生活进行全方位指导;对实习学生做好考勤记录,严格要求其履行请假审批手续,做好学生实习的定期检查、指导、调整及跟踪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动态,保证实习质量;批改学生实习报告,做好学期末实结、学生综合测评、学生实习成绩和操行评定等工作。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终身学习是一个不断发掘潜能的过程,激励并促使学生获得他们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的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把学习的时间从在校延伸到一生。
保 障
校内宣传动员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向全体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讲解“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树立对“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统一全体教师思想认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学习、研究学校内外相关案例,讨论“二维三分”人才培养管理制度,研究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分解“二维三分”人才培养中教师的任务、责任以及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利用院系(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工作会议等各种场合,向教师宣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全体教师有足够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
建立相应组织机构
建立“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指导委员会、“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教师培训协调小组等,广泛听取全体教师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实施“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项工作计划和细则,对诸如教师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等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进行阶段性工作评估等。
实行“专业学习导师制”
自学生入校起,即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专业学习指导教师。导师以系(部)专任教师为主,实行导师全程负责制,强化导师对学生专业选择、课程学习等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选择最佳成才途径,实现全面发展;加强对导师工作过程的管理,学校将导师工作视为教学工作核心考核内容之一,教务处、学生处、质量办等定期对导师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贯彻“全面、全员、全程”监控思想,强化质量意识,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文化。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学习、教育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形成教学质量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备、适用、能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编制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课程评价方案》等文件,以保障教学质量。
加大经费投入
完善和改进物质基础,保证“二维三分”人才培养顺利实施。对各实训室增添必要的器材和设备,巩固和增加社会实践基地,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研究并建设网络平台,支持教师电子备课和新模式下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和课程建设方案;针对选修课多样化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学生选修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创造足够的物质条件。
成 效
专业建设获得认可
通过2012年至2014年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在“二维三分”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基础上,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创立了“二维三分、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则创立了“二维三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两个省级示范建设重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都变得更加清晰而有效;在积累一定成果与经验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分别建立了专业教学标准,并在2014年5月“第六届国际美容教育和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与会专家充分肯定。
学生技能不断提升
各专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技能大赛,以赛事为平台,训赛结合促进教学改革,参照国际大赛技术标准建设专业技术标准。示范建设期内,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有70名学生分别在不同级别大赛中获得77个奖项,其中金奖11个、银奖13个、铜奖44个及优胜奖若干。该专业胡已雪同学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竞赛并斩获银奖,此外还获得澳大利亚世界技能大赛挑战赛(美发项目)冠军。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提高
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例,根据麦可思公司2013年综合调研数据显示,2012届毕业生初期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率为95%;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8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90%,高于同期同类院校29个百分点;毕业生国际就业相较以往更为广泛,新加坡、迪拜、南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日本等地均有本专业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音乐教研组 教师 教研 教研组文化 专业成长
教不研则枯,研不实则空。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音乐教研组是音乐教师间开展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教研组依靠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着每一个成员,这股无形的凝聚力就是教研组文化。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离不开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离不开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教研组文化的浸润,没有优秀的教师群体又形成不了教研组文化。因此,教师、教研组、教研组文化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只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构建民主和谐、合作共进的教研组文化氛围,才能引导、激励教师共同开发创造潜能,科学研究教学规律,合理解决教学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剖析自省,构建“照镜”文化
人们常照镜子,因为照镜能正衣冠。教研组的建设也需“照镜”,教师善于“照镜”,不断自省则能明是非。教师“照镜子”,要照得细,照得清,要学会360°全方位“照镜”。也就是说每个老师都要学会全面、准确地剖析自身和教研组团队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危险;都能客观、切中要害地审视自我和集体,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不断提升。
以一所省实验小学的音乐教研组为例:该组一共有6名成员,其中40岁以上一人,其余老师的年龄都在25至35岁之间。其中区学科带头人两名,区骨干教师一名,每人拥有一个上音乐课的专用教室。6位音乐教师中的两位同在一个办公室,其他都分散在年级办公室中与其他学科老师一同办公。
所谓的教研活动除了老师不定期上公开课外,很少有其他形式的学习和交流。老师们平时也不注重练琴、练唱。如果让这个教研组从优势、不足、机遇和危险四个方面来“照”一下“镜子”,不难发现这个教研组的优势在于:成员组成年龄结构非常合理;有先进的骨干力量。劣势:音乐教师分散在年级组内,缺乏交流;教研活动没有真正深入开展;音乐专业基本功不被重视。机遇:作为省实验小学,学校对外交流机会很多,老师的学习机会也多;学校硬件条件优越。危险:教师团队凝聚力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工作热情。
像这样只教不研,团队精神不太强的音乐教师团体充其量只能叫音乐老师组,而非音乐教研组。这是“照镜子”审视之后得出的结果。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必须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彼此分享、和谐共进的氛围。每个成员不仅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教研组已具备的优势,更要全面认清自身及集体存在的一些不足,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也就在心中点燃了一盏光芒普照的明灯。”积极地剖析、评价自我及所处的集体,是建立在客观全面认知基础上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照镜子”文化渗透和贯穿在教研组内,引领教师“行知明而无过”,其教学水准才能得以提升。
2建立制度,明确“规矩”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建设,要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适应学生、教师发展的空间,同样也需要制度的保障。当前,教研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虽有工作计划,但缺乏制度的约束,或者缺乏具体落实措施,教研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如何改变教研组形同虚设这一不良现象?必须定“规矩”,并且行“规矩”。教研组成员可以共同来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研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教研的意识和行为,实施教研制度下的有效管理。
一开始可能是“要我听课”、“要我学习” 、“要我研究”的状态,但在这些“规矩”的约束和引导下,老师们就会慢慢进入到“我要听课”、“我要学习”、“我要研究”等良好局面之中。在这种良性循环状态中,教研活动就不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负担,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捷径,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通道。教研制度可以包括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观摩制度、专题讨论制度、读书交流制度、撰写教学随笔制度等。教研组制度要突出学科特点,突出以人为本,突出问题针对性。
如上例所述的音乐教研组,大家认识到不重视提升专业基本功这一问题后,可有的放矢制定“观摩表演制度”,即音乐老师之间定期观摩钢琴、声乐、即兴伴奏、背唱教材歌曲等表演,以促进人人“曲不离口”。乐海世界,浩渺无边,音乐教研组还可以实施“名曲推介制度”,即每周由一位教师选择教材以外的作品向大家作介绍,大家轮流坐庄。久而久之,老师们既积累作品扩大音乐视野,又提高作品分析能力。这是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养行之有效、持之有益的途径。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中进退。只有遵守规矩,才能让集体、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当然,我们强调制定规矩,呼唤遵守规矩,但并不等于墨守成规,麻木守旧。我们要以创新的墨绳,突破规矩另成方圆。这就是“规矩文化”,教研组建设必须重视和贯彻“规矩文化”的辩证思想。每一位教师既守住制度,又革故鼎新,就能获得更高远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3树立榜样,凸显“舵手”文化
“大海航行靠舵手”,教研组长就是一个教研组的“舵手”,他是教学研究的组织者,是教学实践的引导者,是青年教师的指导者。教研组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未雨绸缪”;教研组和谐氛围的自然形成,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教研组管理制度的顺畅推进,离不开教研组长的巧妙引导。因此,教研组长不但要有独立的学科钻研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主动参与教研的工作热情;不但要有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的意识,还要有交流和共享的团队精神;不但要有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还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精神。教研组长起的是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尤其是在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阶段任务时,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就更能显现。
如:区教研室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特组织了各校音乐教研组团体才艺比赛。要求整个音乐教研组成员包括兼职音乐教师都必须参加比赛。工作能力强的教研组长接到任务后,带领大家分析个人专业所长,集体策划表演形式,明确个人工作分配,协商制定排练计划,组织落实排练实施。各项准备工作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整个团队群策群力,积极合作,大家都怀着一份愉悦的心情来参与活动。最后在舞台上,老师们的表演十分精彩。整个活动,全组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全体人员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团队凝聚力在活动中再次得以升华。
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是引领教学组不断前行的“舵手”。舵手掌“舵”要掌得稳,掌得有力,掌得有激情,掌得有艺术;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学习、思考、转变观念,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舵手” 。只有教研组长把“舵”掌好了,教研组这艘航船才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和谐民主,营造“聊天”文化
在一份对教师的问卷中,有一项内容:对于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最有效的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同行间经常性的讨论,第二位是教学观摩活动,第三位是教研组集体备课。通过这一调查,可见老师们对于讨论与交流的认可度较高。
教师间的讨论与交流有一种形式称为“办公室聊天”,是新的教研文化的日常表现。办公室聊天,聊的不是“股市行情”、 “鸡毛蒜皮” ,也不是“美容团购”、“娱乐八卦”。那么办公室聊天有哪些内容值得一聊呢?课堂上取得的好方法可以在办公室传播;突发的教学灵感可以在办公室宣传;查找到的资料可以与同事分享;设计的教学案例可以请同事参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同事请教;撰写的论文可以请同事指点;了解到的音乐会信息可以及时向大家传递……这就形成了办公室聊天文化。
事实上,这是另一种“集体备课”,是一种轻松随意的聊天式的集体备课。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悟、创新,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激发灵感。
在教研组这个组织里,每个教师秉持专业成长的美好愿景,围绕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种开拓进取、勤奋学习、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教研环境和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大家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温暖,让教研组在聊天文化的润色下成为温馨的学习之家!
5博采众长,追求“河海文化”
庄子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此乃海纳百川之意。教师要善于吸纳众人的智慧,这种博采众长的学习精神可称之“河海文化”。教研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具备开放的心态,认真分析、研究别人的教学方法,汲取其精髓与实质,丰富自己课堂教学的食粮。善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下举一例:在上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我的家在日喀则》时,有一位老师巧妙地把藏族同胞生活中常见的酥油桶作为教具来开展教学:上课开始,老师搬出一个特制的大大的酥油桶,请一位同学上台带领全班同学跟着歌曲按一定节奏做打酥油茶动作并配以“阿索阿索”的热烈呼喊。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既熟悉了歌曲旋律,又掌握了节奏韵律。课中,老师又巧妙地运用打七下酥油茶这一动作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中的“七拍”长音。在这样的设计下,教学难点解决十分顺畅,教学效果较好。如何帮助学生唱准歌曲长音?同一教研组的老师在观摩了这节课后深受启发:关键是要合理地为学生唱长音找一种依托。于是,另一位老师在上《白兰鸽》时,在七拍半长音处她加入了“飞呀飞呀”的衬腔声部。
具体做法: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声部,一个声部唱长音,另一声部唱老师编入的“飞呀飞呀”旋律。由于有第二声部的依托,第一声部很顺利就唱准了七拍半长音,全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歌曲节奏。可以说第二位老师是一位善于学习、颇具智慧的老师,她敏锐地从同组伙伴那里汲取教学养分来浇灌自己的教学园地。
但是也有很多音乐老师异常苦恼,因为学校里只有一个音乐教师,一个学科只有一个教师,该如何教研?
首先,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多看书,多研究,积极参加对外教研活动,自身切忌懈怠之心。在学校里,要多观察和研究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好的教育是相通的。要善于从他人的课堂上获得成长的营养。学生在音乐课上听中“品”, 在美术课上观中“感”,在体育课上动中“学”,在语文课上读中“悟”,在英语课上说中“练”……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活动其实都有共通之处。天地万物都是人们成长的导师,就看大家有没有敏锐的慧眼去捕捉那一线灵光。当然“只一人”音乐教师还可以定期参加临近学校或兄弟学校教研组活动,这种教研组暂且称之为“合炊教研组”。 在这里,一样开展教学研讨,一样实现同伴互助。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不是去证明,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他应该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