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6 13:55: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校教育结合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篇(1)

1. 国内逻辑学的传入和现状

早在1631年,李之藻、傅汛际翻译了《名理探》,西方逻辑学开始传入中国,后来逐步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1978年,国内逻辑学研究步入了大发展时期,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逻辑研讨会,并且在1979年8月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目前中国逻辑学会下设辩证逻辑、法律逻辑、符号学、归纳逻辑、经济逻辑、科学逻辑、现代逻辑、形式逻辑、因明、应用逻辑、语言逻辑和中国逻辑史共12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方向。2013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会上,逻辑学会名誉会长张家龙先生提出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要坚持三个结合,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会议围绕中国逻辑学会如何充分发挥为社会、为会员服务的功能以及逻辑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会议决定,为了充分调动逻辑学者的科研积极性,设立中国逻辑学会学术研究项目,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研究选题,集中评审后,依照国家社科基金模式,进行公开申请、评审;规范社会各类逻辑培训,中国逻辑学会拟与相关社会力量合作,成立专门机构进行逻辑培训资格认证;通过开设若千门规范的逻辑基础课程,提髙培训老师的逻辑素质,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逻辑素质服务;并就是否进行逻辑素质等级考试进行了讨论。逻辑学会应积极推进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研究工作,推动筹备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下成立相关的分支指导委员会。本次会议,为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逻辑学教学改革定下了基调。

2. 国内逻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数理逻辑——中国逻辑、印度逻辑和古希腊逻辑并称为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传统,而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的西方逻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西方,逻辑学与哲学并起,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而以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成果最为杰出,他所创立的古典逻辑,经过后人的增补、发展,形成了传统逻辑,至今仍为大学逻辑教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中世纪的逻辑学被当作神学的工具,而以西班牙逻辑学家彼得的《逻辑大全》流传最广、影响较大,成为13世纪至16世纪西欧各类学校广泛采用的逻辑学课本。近代培根的归纳法对近代逻辑学和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后近代科学家笛卡尔、赫舍尔、惠威尔等分别对科学归纳逻辑进行了深人的探讨。17世纪末,莱布尼兹初步奠定了现代形式逻辑即符号逻辑的基础。19世纪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汉密尔顿创立了谓词量化理论,极大地推动了符号逻辑的发展。德摩根提出了关系命题和关系推理,乔治布尔创立了逻辑代数,使逻辑代数臻于完善。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构建了比较完全的逻辑演算系统,开创了公理系统的先河。后由罗素、希尔伯特和哥德尔等人所完善的一阶逻辑,是当代逻辑大厦的基石。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的逻辑语义学、图灵的“图灵机理论”,成为逻辑史上三项划时代的重大成果。促使形式系统的方法成为现代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而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成为现代逻辑的基本工具。形成了数理逻辑的研究方向。

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逻辑哲学主要研究逻辑的哲学以及运用现代逻辑工具分析解决重大哲学问题。20世纪上半期,逻辑学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和哲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推动了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主要以英美哲学家奥斯汀、戴维森、格赖斯、克里普克、蒯因、罗素、塞尔、斯特劳森和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真理和意义、言语行为理论、指称与摹状词、名称与指示词、命题态度、可能世界与情境理论、隐喻、私人语言等领域。哲学逻辑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是在经典逻辑的基础上,引进具有哲学含义的逻辑算子而构建扩充逻辑系统,如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和认知逻辑等;另一种是在某种哲学思考的背景下,对经典逻辑算子的变异解释建构择代逻辑系统,如多值逻辑、弗协调逻辑、模糊逻辑、直觉主义逻辑以及多值模态逻辑等。

归纳逻辑——归纳逻辑属于非演绎逻辑,前期的研究主要包括回溯推理、穆勒五法的推广、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新归纳方法以及类比推理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归纳逻辑更关注于专家系统、知识工程和智能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归纳逻辑面临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同时,对归纳逻辑的研究,更倾向于对概率逻辑的研究。

应用逻辑和逻辑应用——包括科学逻辑、语言逻辑、法律逻辑、决策逻辑和经济逻辑等。科学逻辑是经验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论,包括发现的逻辑、检验的逻辑以及发展的逻辑三个方面,主要对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语言逻辑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同时以人工语言作为分析工具,主要研究语言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以现代逻辑的成果为研究基础。有的则从广义量词理论、蒙太古语法、范畴类型逻辑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构造语言逻辑系统,研究通过演绎方式获得概称句的推理。而法律逻辑主要研究传统逻辑在法律中的应用,研究法律推理或论语。经济逻辑主要研究概率逻辑、博弈逻辑等和经济相关的一些逻辑推理。决策逻辑则以哲学逻辑为工具,如认知逻辑,突出社会经济活动中主体在互动交流中所涉及到推理模式。

辩证逻辑——关于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还存在有广泛的争论。辩证逻辑主要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范畴理论方向、形式化方向和科学方法论方向。

逻辑史研究——包括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以及因明。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现在很多以先秦逻辑学家的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求中国古代的一些逻辑思想,也有的将逻辑和文化相结合,研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西方逻辑史则以西方逻辑的发展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西方逻辑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不同时代的逻辑学家对逻辑所做的贡献。因明主要有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对因明进行抢救性的整理和研究。

二、国内逻辑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目前虽然国内逻辑学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令人堪忧的问题,究其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远不如古希腊逻辑发展得完备、系统化,也不如印度的因明发展得充分。中国逻辑学以诸子百家中的墨家逻辑学发展得相对比较完善外,儒家的名学和辩学中也有类似于逻辑的一些片段,而到了后期,儒道两家成为中国学术的权威,而其它各家则渐趋衰落,从而形成了中国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传统,即重感性而轻理性的思维范式。虽然后来西方逻辑传入中国,但并未根本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理性思维并没有真正融人到日常思维之中,因此,逻辑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次,国内的逻辑学教材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本科生的逻辑学教材大部分都大同小异,皆以西方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为主要授课内容。研究生专用教材,各个高校选用的也各不相同,国内缺乏这方面的比较通用的一些教材。逻辑学专业比较强的一些高校,则大部分以国外的逻辑学教材为范本,这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对于本科生的教材而言,一旦引入现代逻辑,则学生又会反映难学,受国内实用主义风气的影响,社会也需要大批的实用型人才,这些都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理念,迫于就业、分配的压力而加大了应用学科、实用学科的发展,削弱了逻辑学这样的基础学科的教育,普遍认为学习逻辑学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学习逻辑学没有什么用处。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学者和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正试图编写一些具有权威性的教材。

第三是我国逻辑学教师队伍与国外相比,整体水平不高。就国内而言,设有逻辑学博士点的高校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20个左右,而培养的逻辑学专业的教师,包括博士生,许多都改教其他课程,或者兼教一点逻辑,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而走上仕途,放弃了对逻辑学专业做进一步的研究的理想。同时,报考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的生源严重不足,无法培养足够的专业教师队伍从事逻辑学教学的需求。另外,即使是逻辑学专业的导师,许多对现代逻辑也不是很精通,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研究生无法教授现代逻辑课程,这都制约了逻辑学教学质量的提髙。同时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念不够科学,这些也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逻辑教学改革的策略

逻辑教学的改革必须针对逻辑学教学面临的困境,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髙校要重视逻辑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关注逻辑学科的发展,搭建逻辑学的学科平台,加强学术队伍建设,转变急功近利的观念,打破思维定式。从逻辑学教学自身的特点,从逻辑学课程的开设方式和逻辑教学观念的改革出发,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逻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逻辑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关于高校逻辑学教学内容的走向问题,郭桥认为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其一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该观点主要以王路为代表的学者’在高校应该教授现代逻辑,用其取代传统逻辑。因此被称为“取代论”者。其二坚持传统逻辑不可废止。以张盛彬、马佩、郁慕镛等为代表。主张中国高校,文科主要应该学习传统逻辑,不应以数理逻辑内容完全取代大学文科逻辑教材中的传统逻辑的内容,同时也应该在高校适当地讲授非形式化的普通逻辑。其三坚持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并举,认为逻辑教学改革至少应该是形式化逻辑和论证逻辑并重,传统逻辑的形式化不是逻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数理逻辑也不是现代逻辑的全部。我们认为,髙校的逻辑学教学应该参照国外逻辑学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科背景,开设不同的逻辑学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课时计划。同时各个学校也要有自己的特色,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特点进行取舍。

据此,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教材的设计至关重要。在本科教学阶段,针对逻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逻辑学专业性比较强,教材不能切合各个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所以要建立和完善逻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逻辑学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本高生的具体的学科背景,形成以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归纳逻辑、逻辑应用、批判性思维等课程体系,分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通识课等不同的类型,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的学习。改革逻辑学教学大纲、制作规范的逻辑学教案和课件,以校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课程为参照,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目前的传统逻辑教材都大同小异,所以我国逻辑教学改革须借鉴国际逻辑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教材设计方面,尽量参照西方的教材,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开设不同层次的教材。对于高校的本科生,特别是文科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哲学、思政等专业可以经典逻辑为主要授课内容,适当增加逻辑哲学、现代逻辑、归纳逻辑的一些内容。中文、外语、广电、新闻等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增设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言语交际等方面的课程。法律、经管、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增设现代逻辑,而仍以传统逻辑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增加法律逻辑、经济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哲学逻辑中的道义逻辑(适用于法律逻辑专业的学生)和MBA考试相关的逻辑知识等内容。至于学时数的设计,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应该选择36学时或者54学时,这样才能使本科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同时又能受到逻辑学的训练|51^2°。因此就需要对逻辑学这门学科有一个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制定较为统一的教材,同时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材。

对于研究生来说,则主要应以西方逻辑史为基础知识,这里的西方逻辑史主要指国外纯英文的西方逻辑史手册为教授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了解西方逻辑发展的历史进程,逻辑学家们的逻辑理论和形成该理论的历程。然后根据不同的师资力量和生源的学科背景,有选择地开设四论(证明论、集合论、模型论和递归论)这样的基础理论,文科学生可以开设逻辑哲学、语言哲学、法律逻辑、经济逻辑、归纳逻辑、中国逻辑史、因明等逻辑课程。有选择地开设模态逻辑、人工智能、现代逻辑(数理逻辑、符号逻辑)、哲学逻辑。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则可以对上述逻辑根据爱好进行选择。像阿姆斯特丹大学就具有很好的逻辑学教学传统,开设逻辑、语言与计算相关的逻辑学课程,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要求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要和人学前的学科背景相关,专业方向分为“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信息和计算”以及“语言和认知”。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对于“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方向,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悉数学中的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拓扑学、代数学、集合论中的和逻辑相关的基本概念,学好四论。对于“信息和计算”方向的学生,要熟悉集合论、证明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以及计算机专业中和逻辑相关的课程。“语言和认知”方向的学生,除了熟悉四论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外,还要求掌握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基本理论。其课程设计也是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对“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方向的学生,开设模态逻辑导论与公理集合论,递归论和模型论,以及集合论高等研究、构造主义、模态逻辑等。在“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方向,开设约束编程、自动化推理、对话系统、信息科学的博弈论、信息论、信息检索、神经网络和符号推理、语言和言语技术、语言学习、算法、复杂性和计算、概率系统、资料导向的分析及不确定性推理等。对于“语言和认知”方向的的学生,开设逻辑和认知、语义的结构和内涵语义、哲学与认知、理性、内涵和言语行为、意义指称和模态等。同时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同时各专业都应该开设批判性思维相关的逻辑课程,特别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因为他们面临着就业、深造等多种选择,这就需要参加各级各类能力考试,而逻辑学则为必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可以为学生解答GRE考试、GMAT考试、LSAT考试、MBA考试、MPA考试、GCT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相关试题,为大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如考逻辑学研究生等)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逻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逻辑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关注国际国内逻辑学研究的前沿,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就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设计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而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等活动。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或者是历史、寓言、小说等事例,和逻辑学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学习逻辑的兴趣,指明其中蕴含的道理,给学生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同时,课堂教学也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等方法,激发学生对逻辑学这门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领略逻辑的奥妙,从而更好地掌握逻辑基础理论。要求学生多读一些逻辑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国外的一些逻辑学方面的基础教材,培养理性思维能力。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选择一个与本课程相关的主题作进一步研究,写出具有创新性的小论文,让学生沉浸到图书资料的海洋之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逻辑学的氛围,举办各种侧重点不同的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会,邀请逻辑学专业的导师或者学者做专题讲座。定期组织学生组成专题小组,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创新点。对于研究生,还要鼓励他们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逻辑学术会议,多和逻辑大家进行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了解学术前沿。

3.逻辑学科研创新方面的改革

至于学习传统逻辑能否培养出高层次的逻辑学科研人员,或者说培养出逻辑学家的问题,在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很多高校毕业生接受了逻辑学的基础理论的学习,但真正成为知名的逻辑学家的,恐怕还没有。但是,任何一个逻辑学家,必然懂得基础的逻辑学知识,不能因为传统逻辑培养不出现代逻辑学家就放弃学习传统逻辑学。教育部、国家社科规划办每年都设有逻辑学科的课题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这样有利于逻辑学科的科研创新和原创性的成果的出现。同时积极创办更多的逻辑学专业的期刊、杂志。目前除了中山大学的《逻辑学研究》外,还没有其它专门的逻辑学刊物,希望以后能够创办更多的逻辑学专业的专门的学术期刊,以便可以有更多的学术成果的发表阵地。同时其它的核心期刊,也需要增加刊发逻辑学专业的一些栏目,使逻辑学专业的学者有更加广泛地发表文章的阵地。

篇(2)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94-02

青年教师指年龄在 40周岁以下的教师,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扩大,已逐渐为高校的主力军。据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为 96.58万人,40岁以下占 65.23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多数学者侧重于从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自身素质来认定。这种只侧重于外部客观条件的压力源研究,忽视了青年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在应对外部因素影响时的反作用,显然是不全面的。

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表现为不愉快的消极情感体验,如愤怒、焦虑、沮丧等。从心理学的交互理论来看,若要面临情景的个体感到压力,第一,个体要认为面临的工作与个人有重要关系;第二,只有当个体对外部或内部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时,心理压力才会发生。因此,研究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更应该从青年教师个体本身的合理需求与外界要求的矛盾冲突及对这一矛盾冲突的认识与处理能力角度着手。

一、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分析

1.工作负荷压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时量越来越大,加班和熬夜备课对于很多青年教师来说成了家常便饭。加上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大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在飞速提高,这对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人不甘人后的性格,使得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巨大的挑战。对于从事行政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繁杂、琐碎的工作,使得生活一天天重复,缺少新鲜和激情,职业压力不断加大。

另外,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教师素质、确立教师地位的重要依据。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高校都把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水平直接挂钩。论文所发表的数量、刊物的级别等因素作为衡量科研水平的依据,这直接促使青年教师凑合论文数量,并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在高级别的刊物上。青年教师大多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本来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潜力都是很大的,但是巨大的课时量使得科研成为他们目前最大的压力。

2.人际关系压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要与上级领导、同事、学生及外界经常进行沟通和联系。青年教师与这些群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成效。因此人际关系也成为教师职业压力来源的主要因素。青年人血气方刚,口无禁忌,个性鲜明,加上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让不少青年教师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不和,同事之间疏远、冷漠,想要取得肯定的认可、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支持并不容易。往往是青年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却因为一切外在的客观原因影响了升迁、职称等,无形中更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压力。

3.生活质量压力。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使得大部分教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越来越远,每天上下班路途中花费一小时以上时间,使得很多青年教师的睡眠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更不能进行合理的休息与休闲娱乐活动。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教师的就寝时间在 10点以前的只有 13.1 %,在 10~ 12点的占 61.6 %,在 12点以后的占 25.7 %,而且有 73.4 %的青年教师在晚饭后到就寝这段时间都在做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工作。

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由于社会期待和知识更新的压力,本科要读硕士,硕士要读博士,博士毕业了还要发奋搞科研,久而久之,青年教师的健康被透支,紧张性头痛、颈椎疼痛等病症不期而至,影响到工作、生活的质量。加之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资历浅、收入较低,却又面临着恋爱、购房、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多方面的经济压力。迫于生计,一些高校青年教师不得不通过校外兼职方式来缓解经济压力,无疑这会影响到正常教学工作质量。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二、对策分析

1.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既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动力,又能成为高校教师工作的阻力。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在工作中的利弊则取决于他们应对职业压力的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压力反应。高校教师要想缓解心理压力,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能够对自己所处的压力情境做出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控制,采取以缓解压力为目标的积极行为,避免单纯依靠个人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高校青年教师不能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过于苛求,过分追求完美只会适得其反,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同领导、同事、学生及各类群体多进行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学校管理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高校应该在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青年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职后的再教育进行整体的设计,强调职业发展的连续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同时,领导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工作上严格要求但不要苛求,对青年教师的要求给予理解、关怀,从政策、管理、情感、心理上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尽可能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薪酬分配等方面,应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地为他们创造更优良的环境,以全方位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从而建设一支健康高效的、富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专业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需求,我国从2009年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模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尤其是对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要求”进行了强调,指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大,对于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实践无疑是培养的重要一环。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培养体系刻不容缓。开展专业实践教育是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没有扎实的专业实践,就没法培养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实践也是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研究和创新力,增长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缩短他们的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导向不强

在“您希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哪些实践相关环节”的提问中,受访毕业生普遍认为丰富的实践案例、邀请业界人士讲授以及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相连都应该有所增加,其中,42%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联系最重要、32%的受访毕业生认为丰富的实践案例最重要、26%的受访毕业生认为邀请业界人士讲授最重要。笔者在和专业硕士学生日常交流中发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部分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缺乏与实践内容的密切联系。

2.专业实践组织管理的落实环节有待加强

在“您是通过什么途经找到专业实习”的问题中,70.7%的毕业生表示是“自己联系”和8%的“亲友推荐”,有14%的毕业生表示“通过校内导师推荐”和7.3%的毕业生“校外导师推荐”。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专业实践多以学生自主完成,统一的实践组织、应有的引导和必要的专业指导相对缺乏,学生在选择实习时略显盲目,当然这和日益增长的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有一定关系。在问卷调查中,学生们普遍期待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专业实践,希望加强组织、引导、规划、总结等工作,让专业实践能够不止于实践而有更多的附加值。

3.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

在调查中,高达36%的受访毕业生表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和专业实践无关。这表明学生缺乏对专业实践如何与论文选题结合的指导,或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缺乏理论研究与思考的敏锐感,应该组织专业实践前的规划、指导,将论文选题和专业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4.专业实践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突出

87%以上受访毕业生认为2个月以上的实习对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笔者在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日常交流中也发现,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毕业生来说,学生希望更多的实习经历为自己的求职简历增光添彩,实习的数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他们能否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却很少认真思考专业实践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能力是重点。要加强实践能力训练,明确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和比例,规范教学程序,提高教学质量。在“您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的问题中,受访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实习、与校外导师的交流、业界人士的讲座非常重要,同时实地参观调研和课堂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可或缺。

1.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根据各专业学位的特点,积极推进案例库建设,提高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学应不仅限于课堂,可以到企业实地举办情景教学、现场教学,在参观、体验中进行讲解和知识传授。邀请业界人士授课,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学以致用,相辅相成。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重点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考虑到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实习时间的特殊要求(一般要求每周实习三天及以上),课程安排应尽量紧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入实践领域,也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会促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加高效和实用。

2.切实发挥双导师特别是校外导师在专业实践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一起共同承担培养工作,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调研结果显示,分别有14%和7.3%的毕业生“通过校内导师推荐”和“校外导师推荐”找到实习工作。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通过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校外导师的业界资源和优势,这一比例定会有所增加。而且校外导师拥有业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情况更了解,通过校内外导师推荐实习,针对性更强,专业匹配度更高,这样的实习更符合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就业选择,对于就业会有更显著的帮助。

3.加强专业实践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实践训练的最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否则实践将流于形式。要积极拓宽信息来源,加强宣传,畅通信息渠道。利用网站、微信、短信等手段及时实习单位的相关需求信息供学生选择,如通过校外导师、校友、相关企业等多渠道收集实习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后及时。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信息来源渠道,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形成实习信息“采集――选择―全过程专业指导―紧密结合论文选题撰写―提高就业能力”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学生需求,定期组织业界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学生与业界人士的交流机会。组织各行业的校友分享工作心得,让学生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做好自己的专业实践及就业选择。在实践单位指派专家、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专业实践计划,包括实践单位、岗位、主要目标和内容、计划安排、预期实践成果等,实践开展过程中允许对实践计划进行调整,专业实践结束后,对实践情况进行严格的综合考核和评定,并对学生实践期间的表现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4.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18.7%的受访毕业生表示,自己的就业单位是曾经实习过的单位,这说明学生的就业单位和实习单位的关联度还比较大。虽然还有81.3%的学生的就业单位与曾经实习的单位无关,但大家都认为专业实习对就业很有帮助。适当、适量的实习,以及在实习中的收获、实践技能的提高,都对就业有积极作用。

有组织的专业实践很大程度上应依托于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关培养高校要与企业密切联系,定期到企业参观。根据专业特点、尊重学生需求、考虑学位论文选题,努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制定详细的实践基地工作规划,为学生提供持续的、与专业契合度高的实践岗位。实习应具有明确的就业导向性,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实习基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大有裨益。努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开展研究项目等,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才能保证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期和稳固。

篇(4)

关键词:微积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0

微积分课程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经济类学科的理论基础课,它不仅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数学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学好微积分课程不仅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重要保障,也是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撑。然而微积分教学在大众化教育下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教师抱怨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期末考试不及格率呈现递增趋势;另一方面学生抱怨数学课程枯燥无用,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试图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我们也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并逐步取得一些成效。

1 守旧与探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微积分课程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它产生于十七世纪,经过了十八世纪的混乱时代,在十九世纪得以严谨化,到现在微积分课程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该课程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一些专业课程内容紧随时展,微积分依然故我。为了适应经济类院校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注入新内容。一方面,课程每章都以经济事件为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引入新概念,新运算,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例如在引入导数概念时,首先提出问题:已知人口数是时间的函数即x=x(t),如何计算人口增长速度?经过老师的提示与学生的思考,最后得到人口增长速度为

从而引入导数运算。又如,在介绍了导数内容之后,及时介绍了导数的经济应用:边际与弹性。经过分析指出:低弹性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价格可适当定高一些,高弹性商品比如奢侈品就可以适当降价销售以获取较高的收益。于是通 过简单的生活实例的解决,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让数学史贯穿整个课程。例如在微积分教学开始时,先介绍它的产生与发展,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不仅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产生与发展,也使同学们体会了我们面对的冰冷的文字原来也曾是多少科学家火热的思考的结晶,了解到数学产生于实际,并用于实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开阔了视野。

2 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百花齐放

微积分属于自然学科,是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规律总结。由于微积分课程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采用讲授型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分析,阐述,灌输与引导为主。

当然,教师在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时,还按照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补充,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现象,我校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基础扎实,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而又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除了基本知识必须掌握之外,适当提高讲解难度,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他们的研究能力,为以后他们的研究生阶段奠定基础;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本科院校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并适当增加练习,另外可以让他们多了解数学文化内容,扩大他们对数学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由于微积分中概念、定理繁多,大多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运用猜想、图示、比喻等直观性教学法,将微积分中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例如,在介绍函数的连续性定义时,先画出几个图形,连续不断的和有间断点的,让同学们比较两类曲线,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们的区别,并引导同学们用极限理解连续与间断,这样当给出极限的定义时,就很容易被接受。

第三,由于数学课程的理论性与推理的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黑板式教学设备与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机结合,对于定理,定义,公式,用幻灯片直接播放,题目的推导与讲解采用板书形式。通过传统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但使教师从依赖黑板,粉笔等简单的教学工具中解脱出来,我们还可以将大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将抽象的理论 直观化,图文并茂,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每次课堂都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与提问。通过课堂的讨论,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同学们及时解决随堂问题。

3 统一与多样,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方式单一,片面性较强,只能考查学生能力的很少一部分,而学生的很多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等,仅靠一纸的试卷是难以考察的。另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差距较大,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要解决不及格率过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从学生主体出发,设计能够平衡学生优缺点的考核机制。我们可以实行多种考试模式,考试多阶段进行,在每一阶段提供多种考试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例如我们在公共数学教学中,每上完一个章节,进行一次阶段考察,内容是围绕本章主题,预先设定几种考试方式:笔试,口试,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考试方式,这样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在自愿基础上主动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在期末结束时,可以同时运用两种考试方式:笔试本学期基本知识与综合论述或报告本学期内容。通过多阶段多方式的考试模式,可以把学生从单一的考试中解脱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兴趣。

4 被动与主动,学习自主性峰回路转

在传统的教学观和应试教育影响下,从中小学生开始,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被动式学习,进入大学后,仍是被动地接受,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大学学习,仍是考前死记硬背,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上,许多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对科学拥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例如,莱布尼茨,伯努利,罗比达等都是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在微积分领域做出成就的。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我们在微积分课程中增添数学史的介绍,使枯燥的数学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通过数学家的介绍,不仅使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数学贡献,更使同学们认识到辉煌的成绩后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强调微积分的学习与中学数学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同,微积分的学习不仅仅是会计算几个题目,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比如微分与积分。其次,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微积分中定义,定理,注意条件。比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并且举例子加以说明。其次,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提倡一题多解。比如在计算极限时,首先让学生指出这是什么类型的极限,再针对不同类型进行计算。最后,鼓励学生善于总结知识结构,解题方法。例如当学习完极限一张后,我们会让学生总结本章知识结构图,并总结所有熟悉的求极限方法,并附以相应的例子。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回顾了一章的主要知识点,还有助于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雅丽,徐秋丽.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

[2]冯天祥.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10).

[3]李其胜,梁莉菁.谈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4]杨孝平,俞军等.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06,(3).

[5]雷晓军,武海峰.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研究[J].高等数学通报,2005,(3).

篇(5)

一、系统查阅文献,切忌挂一漏万

要想写好综述,第一步是系统查阅文献。在这方面,特别要讲究科学的严谨态度,认真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以对特定时期内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研究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如果嫌麻烦、想取巧,仅根据少量文献就撰写综述,不但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可能贻笑大方。那么,怎样查阅文献才算是系统或较为系统呢?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数据库关键词查阅法。例如,笔者2007年撰写《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时,经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含“有效教学”四个字的文献的精确搜索,共查到1982―2007年的核心期刊文章篇目115篇,全部期刊文章篇目536篇;其二,专题文献关键词查阅法。例如,孙孔懿先生在撰写《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时,以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的《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为专题文献样本源,将其1987―2005年所有转载文章和索引文章题目中含有“素质教育”的全部目录逐一登录,共查到转载文章198篇、索引篇目文章1612篇。[1]当然,实际写作时查阅的文献会更多,因为许多文章在讨论某些问题及其观点时,常常会标明参考文献,为了探明究竟,还须查阅其原文。读到这里,如果有些教师因此对写综述产生畏难情绪,那大可不必。有将查阅文献的范围和数量适当缩小的方法,即将综述的名称适当缩小,如将“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改为“近年来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检索范围就可以缩至近3―5年,检索内容就可以缩为“有效教学策略”。

二、细致梳理文献,切忌粗枝大叶

面对查找到的那么多文献,如何细致梳理并列出写作框架,是写好综述的第二步工作。细致梳理文献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单有耐心还不够,还须有条理。如果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综述,梳理文献的条理就要考虑“现状”的限定,涉及起点追溯、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研究特点与总体状况、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等。其中,主要研究内容的确定,不能想当然,要依据所涉文献在论述特定问题上的数量比。例如,笔者撰写《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时,在对文献进行初步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所涉问题众多,难以面面俱到,通过确定一个所涉文献数量比之后,“主要”与“次要”的区别立即清晰,即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国外研究述评、概念研究、特征研究、策略研究等方面。[2]此外,如果是对某一研究专题进行综述,梳理文献的条理就要考虑综述标题的限定。例如,笔者撰写《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时,对所涉文献的梳理就要考虑“争议”的条理,如争议的由来与焦点所在、不同观点及其论据、争议的自然延伸与波及领域、争议的“无解”及其反思等。[3]由于梳理文献的过程较为漫长,很容易出现因缺乏耐心而虎头蛇尾或因急功近利而粗枝大叶的问题。例如,笔者在撰写《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的过程中就有体会:起初,为图名称响亮,按照“当前德育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来梳理文献并撰稿;后来冷静下来,严格按照“热点问题”所需文献数量比来重新梳理文献,删除初稿中凑数的“热点问题”,并老老实实地将标题改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

三、精要论述文献,切忌简单罗列

在具体撰写综述的过程中,能否精练扼要地综合论述所涉文献,是决定综述是否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关键。这是综述本身的特性与功能所决定的。综述本身具有综合性,参考文献众多,其中所涉及的理论、概念、观点、方法、争论等更是庞杂,如果一一罗列,文章篇幅都不允许。再者,综述的功能在于帮助读者迅捷地了解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研究动态,只有精练扼要,才能为读者的学习与研究起到应有的“向导”作用。这里的精练,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来把握所涉同类文献及其观点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在综述的行文上对所述观点进行分类、归纳;这里的扼要,指用简单明了方式,抓住所分类、归纳观点的要点进行论述。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为例。该文在论述“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时,先精练地告知读者“在目前的有效教学研究中,对策略问题的探讨是一个显见的热点。尽管研究者对哪些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教学有哪些策略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提出的策略名目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类。[4]”然后,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对四类有效教学策略(针对教学进程的、针对多元创新的、针对特定标准的、针对特定学科的)的主要特点和内容进行介绍。当然,精要论述文献,实际上是对所涉文献进行二次加工,也可以采用详略对比的方式,突出某一方面的“精要”成果。例如,在《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一文中,论及“课改的系统反思”方面的研究状况时,作者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鉴赏。”[5]

四、精当评论文献,切忌空洞浮泛

除了综合性之外,评论性也是综述的主要特征。因此,综述的最后,一般都要求有评论,其写法类似一个评论家,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对该文所涉研究领域的现状,特别是存在问题发议论、讲道理。这部分最不好写,也最容易写得空洞浮泛,诸如说一些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研究成果有待系统、研究方法有待完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之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至于“为何”、“如何”则语焉不详或不了了之。要做出精准、恰当的评论,不仅要求作者能够正确理解所涉文献,而且不仅要求作者能够在所涉文献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与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能够提出引发进一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一文最后的评论――“回顾这场远未结束的争议,有几个问题不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其一,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为什么至今未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加以澄清和说明,至少是对此加以必要的引导?政府在此的明显‘不作为’,与新课改实施中的一系列政府行为形成了巨大反差。抑或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问题其实无关紧要?抑或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什么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也不甚明了,正期望这场争议能得出个明确结果?其二,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我们对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比较清楚了还是更加模糊了?我们能清楚地知晓新课改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又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支撑,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吗?如果答案都不是充分肯定的,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想想应该如何改良这场争议的状况?其三,这场争议持续了近十年,会对广大正在实践新课改的一线教师产生什么影响?他们面对这场持续且无“正解”的争议,会怎样看待新课改,又会怎样看待我们这群自称从事新课改理论研究的学者?他们对坚持新课改的信心会因而更加坚定吗?这不能不是每一个参与这场争议或研讨的学者必须负责任地思考的问题。”[6]

如何写好综述还涉及其他一些注意事项,包括选题、摘要、导言、参考文献等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孙孔懿.素质教育研究之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4]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江苏教育研究,2008(1C).

[3][6]乔建中,冯媛媛.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江苏教育研究,2012(4C).

篇(6)

关键词高等师范;数学教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70-01

近年来,高师生处以一个尴尬的境地,论学术性,比不上综合大学的学生,论实践性,比不上中学在职教师,这严重地影响了高师的培养要求和目标。各级师范院校不但要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来,而且还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力求使师范院校的教学活动适应新师资培养的需要。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基地,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契合现实的教材观、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以及提倡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和多元化。

1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1.1师范生对数学教学观念认识不足

如果问一名师范生师范院校数学系开设的专业课究竟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作用?这个问题时,估计没有几个学生可以清晰的回答出来,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反映了师范院校一部分大学生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并且还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偏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利益第一的思想也侵蚀着许多师范院校的学生,他们或者急功近利,或者只注重对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有用的课程的学习,例如,许多师范生热衷于英语、计算机、法律、财会和金融等实用型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基本的专业课程一数学教育和理论性较强的纯数学课,如高等数学、点集拓扑、泛函分析和集合论等。他们认为,只要把这些课程学好了,就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

1.2数学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滞后

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大都采用综合性大学的教材,这类教材往往理论性很强,难度偏大,这对基础相对薄弱而培养目标不同的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合的。目前所采用的大学数学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七八十年代的教材改编而来,其体系仍然保持不变,这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另外,大学数学课的教学方式也一直没有大的变革,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法仍在高师院校数学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枯燥、呆板的灌输式授课过程中,教师常常整节课讲授和板书,学生则拼命地抄写笔记,课堂上没有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这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变得沉闷没有生气,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理想。

2师范院校数学教学改革路径的探讨

2.1优化师资力量配置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学校对于不同起点和学习要求的学生,应该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合理地配备师资。为了提高各层次课堂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教学目标合理配备教师;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数学基本理论扎实、课堂教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教师讲授提高班课程:选派讲授基础理论好、数学发展历程和各个领域认识深刻的优秀教师讲授普通班课程;选派擅长把基础概念讲授得生动活泼的优秀教师讲授基础班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配备师资,既符合教师的教学特点,也符合学生的需求,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2.2加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针对部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不足以及一些观念上的偏差,我们在讲授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等课程时,要特别注重数学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也应该多进行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教学方法与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既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又有利于教师用恰当的图像生动地展开教学内容。

2.3建立多元的评价与考核方式

在评价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施教过程可以采取相应的考试模式:对于提高班,可以采取闭卷、软件实验、小论文等方式进行评价,除了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评价外,还注重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可采取开卷、说卷等方式。这样的考试,既注重考核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能考核其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的品质。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增强竞争意识。实行分级教学,打破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学管理的创新。

2.4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

经过反复思考和教学实践探索,我们应该逐步改革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力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用讨论法展开教学,提出问题并引导大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但可以达到释难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论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第一,了解数学科学,系统掌握高等数学专业知识,养成推理严谨,言必有据,条理化的数学思维习惯,能够适度开展富有个性化的数学思维活动。第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适当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从人才的培养层次上来说主要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师资,其所应具备的数学专业知识不应该是本科专业课程的简单删减,而应是在保证高等数学思想方法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科学的整合。从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来考虑,传统的职前终身教育体系不再适合时代和个体发展,应当适当地把职后继续教育纳入职前培养阶段中,突出职业技能养成。而大多数专科数学专业往往忽视了这两方面。因此,专科数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是必需的,是大势所趋,是适应时代进步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困境;成因;科学应用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并且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员工是企业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产”、“企业即人”成了许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的共识。评价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仅靠现有的资产概念已无法衡量,迫切需要应用人力资源会计。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研究人力资源会计问题起步比美国晚二十多年。1986年出版的陈仁栋翻译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之后一段时间,人力资源会计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5月中国会计学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了首届“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业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们就人力资源会计基本理论、成本与管理、会计计量与披露、实际应用等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沉寂近十年之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于今年的1月10日主办了“全国第二届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单位的六十余名代表与会,重点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作了研究,这充分说明研究人力资源会计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核算体系至今没有定论,更谈不上在实务中应用了。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按篇名“人力资源会计”检索了2004年至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共检索出176篇。通过归类整理发现,研究基础性理论以及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文最多,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研究目前理论存在问题的论文,研究核算及应用的论文寥寥无几,且独创性的观点很少,多是泛泛而谈。可以说,人力资源会计陷入了困境。傅建设、孙玉甫(2006)反思了现行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指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经走到了一个峭壁的面前,现有的研究均在设法利用各种工具与技巧攀爬这个峭壁。而攀爬峭壁不如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我们是怎样走到这个峭壁面前来的……人力资源与实物资源相比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将实物资源会计的核算理念和方法简单搬用是错误的,必然导致会计对象选择的模糊”。的确,不解决人力资源会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再多的研究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我们目前不能去钻牛角尖,继续对某些问题纠缠不清,而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问题的原因所在,进而寻求解决的途径。

二、人力资源会计陷入圈境的成因分析

我们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会计陷入了困境,目前唯有认清根源所在,才可能打破这种困境。人力资源会计陷入困境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不到位

观念是行为最有力的无形指挥棒。人力资源会计推行的障碍首先来自于传统资产观念对人力资源会计理念的抵触。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将劳动者的工资报酬视作是劳动者的收益所得,很少对其质疑。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界定的资产是针对财物资产而言的。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资产观念的巨大挑战。因而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李忠民曾在《人力资本》著作中指出“在传统道义论的硬壳中不可能萌发人力资本的观念”。中国是一个趋向于保守的社会,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必然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其次,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至尚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全社会都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然而这种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理念却仅仅停留在主观的、模糊的管理指导思想上,并没有体现在行动上。大部分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会计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积极。甚至有很多人对人力资源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表示怀疑。绝大部分企业都承认“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公司的职工是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很少有人迈出实践这一步。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尚未定型

确认理论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得以存在的关键,计量是整个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也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推行的关键。三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有很多,但确认计量等关键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目前仍有学者提出质疑。反对者大多根据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第5号的规定认为人力资源不能确认为资产。人力资源的价值是可变的,它不仅受企业管理水平、组织结构、生产条件、社会待遇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劳动者个人的能力、性格、欲望、群体的适应性、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等主观条件的影响,“一个主体不能够清晰地将某项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特定的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人力资源难以量化和计量的症结之所在。”(葛家澍、杜兴强,2001)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主张采用货币计价和非货币计价相结合的方式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利用模糊集合论计量非货币计量内容。人力资源价值可以按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进行计价。(张文贤,2007)

笔者认为,我们应灵活应用资产确认的标准,不能生搬硬套,人力资源可以确认为一项资产。难以计量不等于不能计量,计量的困难不应该成为人力资源会计推行的障碍。事实上,任何会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适用的就是最好的。此外。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核算标准、核算内容、账户设置、会计报表等问题理论界也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会计缺少法律制度的保障

理论是基石。制度是保障。人力资源会计要想得以推行,必须有相关的法律制度或政策作保障。然而从现行财经法规的三个层次来看,不仅《会计法》中找不到相关的规定,而且既没有制定人力资源方面的会计准则,也没有人力资源会计的相关制度。此外,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企业法和物权法均缺乏有关人力资源产权的规定。

会计实务需要会计准则的指导。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就是在准则的框架下形成的。近20年来,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种模式的批评声此起彼伏。通过会计界不懈的努力,现行的财务会计模式在逐渐地发生改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机构已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研究备忘录、征求意见稿及正式的会计准则。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始终被遗忘在一个角

落,几十年未曾有过重要的发展。我国于2006年的39项会计准则中,仍然没有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明确规定。可见,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缺乏法律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

(四)人力资源会计的运行环境不成熟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人力资源会计也不例外。环境因素“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完善与否无关,是人力资源会计本身难以改变的非技术性约束”(崔胜利,2007),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

首先。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制约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会计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但是会计准则的研究、起草、制定和实施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治程序。我国强调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准则的强制性,在准则的研究和准备阶段不公开,不利于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从社会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平衡和人力资源市场的不完善是制约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社会文化环境的缺陷影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水平的阻碍和企业文化的缺陷两个方面。人力资源会计以人力资源为反映客体,而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多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是偏低,整体教育水平也偏低。其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大多数企业的文化环境层次较低。很多企业关注的只是成本、使用和控制,不重视员工培训,在重视管人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尊重人、以人为本和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过分依赖物质刺激,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激励,导致相当多的员工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或对工作没有兴趣,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

三、转换思维,打破困境,科学应用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不是纯抽象的理论,而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一门科学。它必须能操作,而且必须适用。不能操作、不适用的不能算是会计。从目前来看,人力资源会计仍处在理论研究阶段,将其直接应用于会计实践恐怕一时难以实现。我国应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入手。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提供平台、保障和支持。同时我们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发挥人力资源会计应有的作用。

(一)转换思维,跳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怪圈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至今,理论界仍然纠缠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学科属性问题、确认计量问题以及劳动者的权益问题上,逐渐进入了一种怪圈。要想突破这种困境,我们必须转换思维,重新审视这些问题。

关于学科属性问题。笔者倾向于将人力资源会计分为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这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是~种现实需要。在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但没有脱离传统会计,而且在整个核算过程中有许多方面与传统财务会计一脉相承,说到底是传统会计的延伸。同时,无论从服务对象还是会计方法来看,它都大量吸收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没必要过多地强调它的归属,而应协调和发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其融为一体。

关于确认计量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不消除对这个问题的质疑,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将永远陷入困境。与其这样,倒不如另辟途径。实际上,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和干股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做法不仅绕开了对人力资本的计量,劳动者还照样可以分享剩余收益。关于劳动者权益的确定方式,牛彦秀(2004)提出,应将劳动者权益列入现行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中的“股本”或“实收资本”之前。从其计量来看,不应脱离现行的所有者权益而单独计量,而应从现行所有者权益中让出一定的比例。一旦劳动者权益比例确定,借记“股本或实收资本”,贷记“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权益的比例不应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企业应结合实际确定之后再按劳动者的工资高低将其分解到每个职工。这种方式是可以尝试的。

(二)因时制宜,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

确认和计量只是技术和方法的问题,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西方会计中十分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披露,而我国的步伐明显落后于他们,这对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十分不利的。在当前人力资源会计难以全面推行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先从披露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做起。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方式,理论界有很多好的建议,如:可以选择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列示“人力资产”、“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权益分成”等项目;在利润表中增加列示“人力资产成本费用”、“人力资源投资损益”等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处置人力资源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和“人力资产投资活动所支付的现金”两个项目。鉴于目前理论研究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笔者更倾向于采用表外披露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编制一些附表,如: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表、人力资源变动表以及人力资源分类成本表等,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分布情况,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使用情况以及各类人力资源的成本情况。企业也可以采用附注的形式披露报告期内追加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投资方向、占本期投资总额的比重。人力资源占企业总资产的比率,企业员工的学历构成、职称构成。以及企业各责任中心人力资源的现值、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还可以披露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情况、企业中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因素、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时采用的计量模式及其原因。企业应按年度,必要时可按半年、季、月或随时披露企业内部重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重大贡献人员的变动情况、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动情况等,以及变动缘由和对企业的影响等信息(胡孝琴,2006)。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

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工作几乎没有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切不可急于求成。

首先。选择高校作为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试点。高校既是高级知识分子密度最高的机构,又是人力资源的加工制造厂。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客体都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组织核心、重要资产,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然而,目前许多高校仍处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阶段,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在高校试行人力资源会计,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还可以为其他组织以后的推行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