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教学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3 00:38: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教学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教学理论

篇(1)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文章

摘要: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的现状,从体系理论研究、教学一体化、自评与他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等四方面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了探讨,从发展性、全面性、动态性和特色等方面阐述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0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职业学校数量日益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给人带来不少担忧。回顾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下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这样的发展过程。目前相当多的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办学条件落后,无法确保教学质量。对于学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评价。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通过监控与评价的主体采用一定的运行机制和标准作用于客体,然后收集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全面评价教学工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从而改进教学工作,最终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结构系统[1-3]。

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类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常都是通过学生评价、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管理者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几种形式进行,这种监控和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效果还不够理想。

1.1欠缺对体系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大量、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诸如体系架构、环节设置、实施部门、评价标准及反馈处理等均需要反复论证,认真思考研究。然而,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大都来源于高等教育,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如果长期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很可能由于缺乏理论支撑使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进而直接影响到监控和评价效果[4]。

1.2注重“教”,轻视“学”

目前的职业教育过于注重抓“教”的方面,而轻视“学”的方面。因此,导致现行教学评价模式的重点就成了评价教师的“教”,评价指标过多地关注了老师教这个过程,即使有对学生的评价,其目的也都是为评价教师服务,缺少学生对于教学的主观感受、缺少学生对于“学”得的反思和评价。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被动接受,忽视发现创新。这种只追求结果而轻视过程的作法,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他们的创新。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判断一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从中学到了东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5]。

1.3重视“他评”,忽视“自评”

现阶段教学质量评级的方式主要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为主,这些评价方式都属于“他评”。以定期的教学检查和不定期的课堂听课采用“评价表”、“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对于“他评”,学校通常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源以期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因为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招生和学生的就业等。但是对于“自评”关注度不高,这是因为“自评”不会学校造成较大的外部影响,很多学校采取的态度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教职工之间都是同事关系,很难不被人情左右,导致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6-8]。

1.4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现阶段多数职业院校采取的都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通常的方式是在课程结束和学期结束时,给各个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只考虑到了结果,缺乏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9-13]。应该更新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利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的评价方法,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合理的评价手段,基于广泛的支持和参与而进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1统筹发展性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只是院校的手段,并不是目的。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教师真正投入到自身岗位中。以促进教师专业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关注眼前,更应该考虑未来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劣势,使其更加了解自己,提升其综合实习。

2.2注重全面性

教学评价应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研究者,学生应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仅仅把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依据,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衡量尺度。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在于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保持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3重视动态性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是相对稳定,但其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在日常管理中,院校应在自然、常态的条件下,对于影响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归类分析,有明确的和便于操作的指标和标准,建立起一个教育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对于其指标体系根据时代进步保持动态性。

2.4突出特色

由于各院校办学历史不同、情况不一,教学工作评价模式不可能统一。不管采用何种机制与形式,只要管用,能达到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效果,就是合理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注重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在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院校管理的理论问题。院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其终极目的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方法及评价模式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过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考试内容多元、成绩构成多元、考试管理全程监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文银,刘金荣.完善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张耀嵩.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3]薄锡年,张新爱.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指标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4]凌华,安江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

[5]唐仕荣,刘恩岐,陈尚龙,巫永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33.

[6]陈惠惠.形成性评估中学生自评与他评体系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

[7]丁琼.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8]覃隶莲,莫丽平.从他评走向自评———论中职教师评价机制的重构[J].卫生职业教育,

[9]高惊生,钱军平.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0]周旭清,邓春生.富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诨价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

[11]许帅,李亚宁.“管工结合”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分类评价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

篇(2)

我国实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对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作为科研人员,熟练掌握专业外语,更是基本素养之一。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英语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十分重要。吉琳主编的《化学专业英语》(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即是一部专为化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而设计的教科书。

本书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术语,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术语,分别是化学元素、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以及配合物的命名四方面的内容。以此为铺垫,作者在第二部分进行了加强阅读训练,这一部分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预读部分、初级阅读部分、高级阅读部分以及综合阅读,难度呈阶梯状增强。这部分的阅读不仅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化学基础知识作为支撑。预读部分由八篇文章来组成,分别为《事项:性质和变化》、《化学热力学》、《质量作用定律》、《使用价键概念描述分子结构》、《兰伯特-比尔定律的偏差》、《滴定法》、《气体容量法》以及《电化学电池》。这八篇文章用英语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定律,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化学专业英语,还能对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在篇幅上,每篇文章都控制在一到两页,符合预读的标准和要求。在数量上,则进行了很好地把握,能够为后文难度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初级阅读阶段主要由七篇文章构成,分别为《平衡或缓慢变化》、《蓝瓶实验》、《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LeChatelier原则》、《烯烃反马尔可夫加成反应的快速有效演示》、《绿叶提取物的正、反相薄层色谱法》和《“叶色素的超级市场柱色谱法”回顾》。这部分的难度有所提升,不仅专业词汇的使用开始增多,而且化学反应也更加复杂,专业性有所提升。在绿叶提取物的正、反相薄层色谱法这部分内容中,篇幅达五页,对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挑战。第七章高级阅读部分,难度进一步上升,包括《制备Ⅲ-Ⅴ族半导体的新方法:InP纳米晶的声化学合成》、《高比表面积CuO-CeO2催化剂中CuO物种的鉴定及其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硅衬底上银纳米粒子(AgNPs)的生物激励沉积》和《钼钒磷阴离子离子液体作为无溶剂苯过氧化氢氧化制苯酚的可重复使用催化剂》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化学反应最为复杂,篇幅也有了大幅地提升,每篇至少五页。适合一些进阶者进行使用和阅读。第八章内容为综合阅读,这部分内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化学,而且还延伸到了化学生物领域。包含《钴(Ⅱ)酞菁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层状多孔Fe3O4空心亚微球的制备、生长机理及其磁性》、《金属相关体系中的络合放大pH振荡》和《从甘氨酸合成氮掺杂和氨基酸官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在铁离子荧光测定中的应用》。在阅读能力的训练结束之后,作者对化学专业的英语词汇展开说明。包括化学元素、常见实验室仪器、常见反应类型、常用化学缩写以及通用化学前缀和后缀四个方面的单词。在第四部分,作者附上了习题的答案,以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本书作为一本教材,在难度设置上考虑了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使用者。在本书第二部分加强阅读训练中,针对初学者设置了八篇文章,来帮助读者巩固基础。不仅能够积累一些专业的词汇,同时训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初级阅读部分主要引用的是短篇科技文献。虽然专业性较强,但是由于篇幅较短,同时大多为简单句,因此可以作为第二阶段来进行难度的调和以及过渡。高级阅读和综合阅读阶段,对读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梳理,还要求读者找到文章的创新点。相信经过对本书的系统性学习,读者对化学专业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地提升。

作者:沈剑文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篇(3)

关键词:贯彻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水平;改善英语教学 成就教改良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97-01

高中众多英语教师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在接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熏陶和影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师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和现代教学理论所提倡的教学当中的“学生中心论”还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意义,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对这些理念的贯彻就不够积极,即使做了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效率。甚至有人成了“邯郸学步”,现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没学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又不能用,于是感叹“不会教学了”。其实,无论哪种教育教学理论,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如果广大教师能够真正理解这一点,他们就会转变教学理念,继而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主动积极地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贯彻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为此,本文将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从多方面进行论述,为广大教师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供有力的证据。

一、贯彻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适应现代教育转型的基础

1、在教育领域

思想解放对顺利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和贯彻落实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广大教师的思想解放了,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把它们运用于现代教学实践。

2、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倡导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核心是“生本教育”和“教育现代化”

在此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人的发展是衡量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这就是“以人为本,生本教育”。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另一个核心就是“教育现代化”,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深刻理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当中很多内容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在自己的日常英语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和探索这些理论的科学用法。

“生本教育”的理论落实需要广大教师切实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念,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关注作为学习主体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学习。这实质上基于一种新的学生观,要求广大教师重新认识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3、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运用这些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时要因地、因人、因时制宜

通过实践探索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但并不是这种方式就是“死”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作出不同的安排。同时也要注意到,作为生活中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他们不仅和教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既然学生也具有社会性的一面,我们就必须将教育教学和他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有效衔接,实践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样让教育教学效果更好。

二、做教改良师,适应现代教育转型的必要条件

1、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自己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建立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将它科学、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还要依靠教师深刻钻研教育学、心理学,运用教育学中所提供的教育理论将新教材进行从新研究、整合,使其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要求。

2、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拥有很高的英语知识水平,还要了解很多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同时对于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也要有所猎取。

3、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提高对实现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单元化、模块化的安排,有时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整合,把属于同一范围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三、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时俱进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那就是我们在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任务完成,但又不能不看学生情况、教材情况、社会发展情况一味地生搬硬套那几种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为了适应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成为当代的课改良师。

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一切事物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开发使用都需要通过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它们的效用,因此教师的作用决定着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成败,我们教师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地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做课改的良师,为新时期教育的转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6.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7.

[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2.9.

[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340

国内刊号:37-1298/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5)

第一、指导思想

遵照教研工作计划,以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为指导,立足课堂、改革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重点,坚持科学育人,积极参加数学教学研修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努力服务于教研教学工作而努力。

第二、教研目标

1、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有效性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第三、教研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听名师讲课》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

2、通过教师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3、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抓好培优辅差,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4、积极向同行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篇(6)

关键词:建构主义;幼儿;绘画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该理论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不断地反思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弊端和不足,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过程,该理论广泛合理的应用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意义和实践过程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之后在其他学者的推动下不断完善和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不同于传统教学理论,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的单一,教学手段整齐划一,它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无法满足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信息基础之上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能对学生被动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创造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构建新的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情景的运用,它要求教师能将具体的教学问题情景化、生活化,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让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用于指导我国的学前教育,该指南强调指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的速度和到达某一层次的时间相互之间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这种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按自身的方式和速度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以统一的目标和要求来实施教学。该指南还突出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创造机会和环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支持和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和学习,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学期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活动

幼儿绘画是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幼儿绘画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单纯地追求让幼儿掌握绘画特有的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幼儿艺术品质的培养,给他们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自然环境中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他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和保护其兴趣和好奇心,丰富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作品去表现和创造美。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本人在组织和实施幼儿绘画教学时采取了三种做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创设适宜的绘画学习情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日常活动或游戏中,通过自身去感知、体验和操作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创设各种适宜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室摆放具体的实物、张贴生动直观的图片、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等,让幼儿亲自观察、感受,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创作,提高幼儿绘画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对绘画的主动建构。

(2)营造以幼儿为中心的绘画学习氛围,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通过接触自然、观察物品、欣赏作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绘画,教师引导幼儿围绕相应的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作,教师不做过多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帮助时再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幼儿主动在小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或用绘画作品装扮美化教室,共同分享绘画活动的乐趣。

(3)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倡导以肯定和欣赏为主体的形成性评价。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差异很大,导致他们在学习绘画时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对他们绘画学习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这种个体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而要因事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标准。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认知与成年人不同,教师对他们评价时也需要注意,不能用成人的审美观念评判他们,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情感需求,多给予他们正面的评价,肯定和欣赏每一个幼儿,增强他们绘画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勇于创造的学习品质。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应对措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过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定程度上会忽略知识本身的传授,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背景作为基础,那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将会十分困难。在幼儿绘画学习过程中,如果儿童缺乏必要的绘画技能,即使有再好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也不能呈现出好的作品,其绘画只能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的涂鸦阶段,其绘画的信心和兴趣会逐渐消失殆尽。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我们需要给幼儿提供一定的绘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幼儿刚刚接触绘画的时候,我们需要让他们认识并学会正确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和材料,在他们学习绘画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引导他们掌握点、线、面等绘画要素的操作技能,逐步引导他们认识色彩、使用色彩和培养良好的色彩感,逐步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构图能力、建立初步的构图意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尽管还有缺陷,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应用也还处于发展之中,但是它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它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建构主义理论探析、批判与反思[J].文教资料,2012(35).

[2]张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体系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7)

【论文摘 要】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符合当今教育教学实际和新课程教学理念、适用于新课改的现代教学理论之一。本文主要简要地介绍了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及其重要性,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该理论,以及在运用该理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出现,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加快,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变。以此同时,更多的理论和思考也在不断涌现。其中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一种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并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符合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形势与现实需要。

一、 何谓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张熊飞教授在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并引导学生并用五官、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使他们能够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人格的完善,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诱思探究教学论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兼容性的显著特点,它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致和之道”,科学地论述了教学中师生的辩证关系。

二、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疑、质疑和解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本应引导教育学生求真、生智和向善,促进学生人格的完整和个性的健康,使他们情感的动力功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并能保持较好的学习激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 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以情激情,以情激趣,创设轻松、愉悦、活泼的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情境交融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授课开始时激趣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重要的或关键的知识处设疑,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疑,使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外得到延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2.2 通过示范授学生以法,使学生获得体验

学生往往是从模仿与借鉴开始学习的历程。要想达到使学生善疑这一目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示范。教师的示范要从正确的立场观点出发,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会教材的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全身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灵体验,如鼓励学生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耳听、动情读、动脑思,诱导学生在全身的各种体验中去勇于发现、敢于质疑和学会否定,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促进活动。

2.3 注意激发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好探索的作用

学生的生疑、质疑和善疑的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地使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转化为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生疑和质疑,并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扩展学生的思路,诱导他们开口,并引导他们反复深入地进行思索。这一培养过程是一个从提出单个的问题到提出系列化的问题、从开始提出简单的表面化的问题到能够提出复杂的深刻的问题。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好探索的作用。在教学心理上观察是探索的表现,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于观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探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展示经过充分准备的观察对象,诱导学生以此为中心去进行探索——观察,从而开始他们的认识过程。

2.4 充分备课,做好反馈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备课要充分,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还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备课中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设计最优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在选择体验形式时注意其形象性和个性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懂起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并以此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 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既是一种探索实践,也是一种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新,对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3.1 注意探究的方法、内容和方向

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如果探究的方法、内容和方向不当,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内容一定要重点突出,方向也要做到不偏不倚。

3.2 注意“诱思点”的选取

在教学中教师“诱思点”要有轻有重,努力做到巧妙、合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不能将诱思简单地等同于提问。

3.3 注意情境的设计和呈现

情境的创设有许多方法,但并非所有的都适合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呈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我们既要遵循其客观的规律性,又要注意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巧妙地发挥该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

[2] 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导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