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1 22:04: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学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学方法

篇(1)

一、教育观念上,我们要随时代的转变而转变

任何一种教育观念都是时代的产物。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呈爆炸性的今天,社会不停的发展变化,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必须随着转变。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必然,学校已不是知识学习的唯一场所、最后的场所,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跳出原有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当然传递知识依然是教师责任,但不能把此视为教师工作的全部,更不是终极目标。教学思想上要发生转变,教学应由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

二、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目前,在学生中厌学的情况特别严重,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时间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能力,而是忙于教给学生结论,反复做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这样单一、被动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对硬灌入的知识很难提起兴趣。其实,我们注意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发现刚会走的小孩,特别喜欢自己走,当它已经完全学会了走路,在让他无目的的走,却很难再提起他的兴趣。人天生就有一种探索未知的本能,浓厚的兴趣是发生在过程中。化学作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化学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 “ 探究 ” 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感受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应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

三、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探索知识的情景。

人本身就有一定的素质和潜能,而人的某些素质是很难教会的。对人的潜在的素质挖掘、开发,激活内在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能解决的,有人说:教师就像 “ 助产士 ” ,给受教育者提供条件和氛围。我们应提供怎样的氛围呢?

1 、首先,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去爱护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美国著名教育家们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回收的调查表中学生喜欢的教师的顺序是(1)、对学生友善态度的教师;(2)、尊重课堂每一个人的教师; (3) 、有耐心的教师; (4) 、兴趣广泛的教师; (5) 、有良好仪表的教师; (6) 、对学生公正的教师; (7) 、有幽默感的教师; (8) 有良好品行的教师; (9) 能关注自己的教师; (10) 具有伸缩性的教师。可见,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要求甚至超过对学识的要求。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去参照这些去做,以饱满的激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讲授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感染了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思维变得灵活而敏捷,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成绩一步步逐渐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定在教学过程中。

第二,教学方法受教学目标制约,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服务的。

第三,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他们分别使用的手段。

第四,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是教和学的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古今中外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曾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且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新。

在教学方法分类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分类框架和分类方法,反映出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

有的按照知识来源来划分:直观的方法(演示法、图示法、参观法)、语言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阅读书籍法)、实践的方法(练习法、创造性作业法、实习作业法)。

有的按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水平来划分:认知法,使学生感知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复现法,使学生再现旧知识和教师指出活动程序的方法;探讨研究法,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获取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各种方法。

有的按照教学活动的过程把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第一,组织学生认识活动的方法,在感知知识信息方面包括口述法(讲述、讲解、讲演、谈话等)、直观法(演示、图解)、实践法(练习、实习、实验、操作等);在逻辑方面,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在思维方面,包括复现法和问题探索法;在学习管理方面,包括独立学习法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等。第二,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认识性游戏法、有兴趣的讨论法、创造情绪情景法等)、刺激学生引起学习动机的方法(提出要求、鼓励、批评、责备、说服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志等)。第三,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包括口头检查法(课堂提问法等)、直观检查法(直接检查学生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作品评价、书面作业、体育动作表现、美术作品、演习等)、实习检查法(学生在实习活动、生产劳动中的表现等)。

还可以举出一些,众多的教学方法分类的框架及其教学方法,不仅展现了教学方法宝库的千姿百态、绚丽多彩,而且告诉我们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为我们了解、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从多角度分析或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了方便。

音乐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科学不断地得到发展,教学方法包括音乐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音乐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音乐教学方法发展的总趋势是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其特征主要是:

(1)方向性

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内容的方向性,任何教学方法总以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普通教育的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领域)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我国学者徐碧辉在《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一文中认为“审美教育既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其方法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应是既非纯感性的,也非纯理性的,而是二者的融合”。“现代美育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传授某种知识,而是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当今,我国音乐教育界在教学方法上有一种“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方法”的提法,实际上是突出了教学方法的方向性。

(2)耦合性

音乐教学方法是由音乐教法与音乐学法耦合而成的。所谓“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音乐教学方法的耦合性体现在:一是在教学活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两位一体的共同活动;二是在内容上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侧面,二者是有机结合的,教法制约学法,学法影响教法,教法可以通过学法来体现,学法是在教师正确指导下的方法;三是在二者关系上,师生是互动的,是互相影响的,学生成为教师亲密合作的伙伴,在教师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挥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善于设计各种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美妙意境,动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总之,传统教学直线式方法,被多向主体网络作用和影响取而代之。

(3)多样性

由于教学内容的千变万化,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教学手段的千姿百态,教学方式的千奇百怪,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这一特征出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的模式,而具有灵活多样性。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优化,不在于采用了哪些方法,而在于如何依据不同的制约因素,对教学方法做出最佳的选择。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4)时代化

篇(3)

【关键词】散打;教学方法;训练

1教学方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反之,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而也就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另外,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同样的教学内容在让不同的老师教会得到不同的效果,除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外,关键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大都受益于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不断探求。由此可见,一节课中,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总之,采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师高效率地教学,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2散打自身特点

散打教学是复杂的、科学的教育过程,有着自身的规律。散打教学工作必须合理地、科学地进行组织和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散打教学一般包括教和练两方面。教,主要在于使学习者了解、掌握散打的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技术,使他们从不会到会。练,主要在于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技术运用的技能。教与练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练的过程也是教的过程,在教之中也包含着练的因素。散打教学的教和练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和练有着共性,但是又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招法多变

中国武术拳种流派繁多,散打招法也各具特色,按其技术内容可分为踢、打、摔、拿四类。用招时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攻防方位有上、中、下三盘。打法上讲究“直攻硬取,先发制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引进落空、乘势借力”,“隐招佯攻,隐内巧取”等。

(2)重基本功

散打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科学教学经验。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从基本功法到攻防结合,直到串招连势;在练习的方法上,也是从默练、空练到“喂手”,直到交手比试,从而不断提高功力。

(3)注重武德

古人云:“文以评心,武以观德”。中国武术在教学和习练中都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强身为国、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等都是练武的传世诤言。散手也要求习练者力戒逞强欺弱、贪得自夸,在交流技艺中不许暗算对手,重在以武会友,切磋技艺。

任何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只有认识和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才能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和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散打是双方直接通过身体进行对抗的一项体育运动,所以在散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人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在对抗中所需的技术动作,然后通过双人对抗,学习和掌握进攻、防守、防守反击的时机、距离感,即进攻、防守等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不断实践。如果只学动作,不进行技术、实践学习,那只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如果不学动作,直接进入实践,则双方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运动伤害,从而就会造成不学自退。所以只有遵循散打内在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才能科学、系统地掌握散打这项运动技能,才能最终实现参与比赛、创造优异成绩的理想。

3散打教学方法

3.1通过多种媒介使学生了解散打,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获得散打资源的途径丰富多彩,可通过录像、光盘、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找到散打的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散打、擒拿、格斗的比赛或训练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散打课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而室内观看比赛或训练录像是室外练习的有益补充。这一手段不仅能使学生耳闻目睹别人怎样进行攻防实战与自己的实战的缺点,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会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潜意识中形成潜移默化。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视频观摩过程中,可以对相关动作提出分析和思考,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促进学生把握时机的能力〔1〕。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易被激烈的、精彩的实战场面所感动,使其练习兴趣大增,学习热情自然就得到提高。

3.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任何技术动作都是由初练到娴熟,由娴熟到精巧、到运用自如,是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学习散打技术同样要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学习时要从最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学起,从单个技术到组合技术,从简到繁,从条件实战到实战,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对于不同的个体,其身体状况、接受能力以及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散打教学中既要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又要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另外,即便是同一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在心理等方面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

3.3合理运用完整-分解-完整的训练法

(1)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是老师对动作进行示范讲解后,让学生从动作开始到结束完整地不分解做完一整套动作,这样可使学生一开始训练就能对整套动作有一个正确的、完整的概念。进行完整训练法时首先要让运动员粗略地掌握完整动作的过程,接着突出动作技术的主要环节,动作各要素,如动作方向、路线、力量等。在进行动作完整练习时,可先简化动作的要求,或者降低动作技术的难度和速度。

(2)分解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是老师通过讲解示范后,将散打完整动作按其技术环节,分成若干动作进行单独练习的方法。分解法训练中动作的拆分,要根据散打技术特点,以不破坏动作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准则,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动作技术的分解练习,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整的动作。在散打训练中,要适时地采用不同的分解练习方式,并尽快过渡到完整的动作练习。分解练习动作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免训练中形成分解动作的动力定型,破坏整个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影响到完整动作的掌握。

(3)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

散打完整训练法和分解训练法,在训练中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先完整后分解练习,或者先分解后完整练习,这要视练习的需要而决定。如果进行新的技术动作练习,一般先直接进行完整练习,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散打动作技术概念,在粗略地掌握完整动作后,可再进行动作分解练习。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精细地掌握各个分散的动作要领,在紧接着的完整动作练习中,形成完整动作的动力定型,以收到好的训练效果〔2〕。

3.4采用不同的示范位置、示范面和示范方法

(1)示范位置

一次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到一个散打动作的概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积极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教练示范的散打动作一定要正确,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训练的效果。示范位置都是处于学生形成的横队列的等边三角形顶点上,这样能使更多的队员看到教练的动作示范;人多的情况下可以让前两列学生坐下或者蹲下;还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半圆形,教练站在圆心位置进行动作示范。

(2)示范面

示范面包括: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斜向示范等,一般多采用正面示范方法。只是在身体进行侧面动作时,可以作背面示范。身体进行正向的动作时,可以作侧面的动作示范。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示范面作示范动作。

(3)示范方法

完整与分解示范法:散打教学时,如果是简单的散打动作,可以作一次完整的动作示范。。但对于由两个、三个以上部分构成的结构复杂动作或组合动作,在作完整示范后,要进行动作的分解示范,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对每个动作过程及时观察和理解。动作缓慢示范法。在教学初期,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练可以把一个快速的动作,用缓慢的姿势做完,使学生了解动作的关键环节和步骤。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运用。讲解和示范两者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彼此间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散打的教学训练更直观、感性。在教学训练中,可以选取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或者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做法。

3.5运用音乐练习散打

学生在音乐环境中进行训练,使其兴奋与抑制更趋平衡,能提高练习者肌体的自律性,同时音乐还有助于约束学生练习的注意力和思维,控制其心理活动指向〔3〕,使散打练习更具实效性,从而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音乐的节奏性规律对学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人体自身生命过程是一个充满节奏的统一体,其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特性,且遵循整体协同性规律,音乐的节奏性规律通过人的听觉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诱导下对肌体的生理活动产生调控作用,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能提高心脏工作效率,增加呼吸深度。尤其对肌肉运动的影响在散打练习中更具实践意义,适当的音乐能缓解肌肉疲劳,帮助练习者更好地完成动作〔4〕。

3.6适时运用比赛教学法

教学中适当穿插竞赛性质的练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体育运动竞赛中,大多数人都有争强好胜不甘人后的性格,特别是参加散打实战练习的人更是如此。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方法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欲望,通过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结论

综上所述,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多下功夫,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散打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为传承中华武术精华,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辛治国,孙维国,赵健.多媒体教学在散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404).

篇(4)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74-02

少儿时期是人生中最美好且最关键的时期,他们天性都是那么的纯真与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好奇心很大,并且喜欢模仿身边事物,对一切未知的新事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针对这个时期少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他们喜欢且感兴趣的情况下培养他们将舞蹈作为一项特长。作为家长如何挖掘和培养孩子在舞蹈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这一点是少儿舞蹈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而如何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这个的问题就归结到了教师身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至关重要。少儿舞蹈教学的创新教学法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探究。因此,在少儿舞蹈教学中,使用节奏感较强且对比明显的音乐编排出少儿喜欢且愿意学习的舞蹈动作,就成了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三年的少儿舞蹈教学工作,我在这里通过以下的几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采取恰当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否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个良好的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之所在。语言上要具有启发性、情感性和语言艺术的感染力,这样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就会很明显的表现出来,有利于我们找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也是在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之间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纽带,可以很快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做一件事情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已经预示成功一半了,老师在授课时言语上稍加润色来吸引学生,激发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对学习舞蹈动作的兴趣,不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动作产生思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舞蹈最好且最佳的状态,是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每一个教师在课后应当时常斟酌考虑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维吾尔族舞蹈手位组合练习,我先给同学们讲讲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方式和风俗习惯。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日常生活中或者遇到盛大节日时他们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我会通过这种方法让同学们联想维吾尔族人民在节日时载歌载舞欢乐的场景。我还会准备一个视频短片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讲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画面,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视频深入详细的了解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习惯。当学生们了解了维吾尔族民族的生活方式的特点后再进行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的教学。在教学中我用言语来描述并引导学生再跳维吾尔族舞蹈时上身整个体态挺拔高傲的感觉。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维吾尔族人在节日上欢乐的心情与对于舞蹈的那份热爱。在一个热闹且场面宏大的节日上,几位维吾尔族姑娘梳着长长的辫子,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进人群中心,她们美丽的容貌和甜美的笑容还有挺拔的体态,干净热情的动作让人向往。现在我们双手放于下巴下方,双肩打开整体体态向上拔起。运用这样简单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带领到课堂内容上面来,使学生对民族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增强,更想要和老师一起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动作。通过教师的正确积极的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大幅度提高,在心理欲求上由学习舞蹈变为我要学舞蹈,发生一个质的转变。通过这些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正确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舞蹈课程中增加情感基调,吸引与调动学生兴趣

许多教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都认为,根据教材上最科学、最系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开、绷、直练习以及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程度练习,针对芭蕾中站姿与各种各样的脚位训练。但是让孩子们像专业的舞蹈演员一样用大量时间的进行单一动作的重复训练,可能使一大部分孩子很快就会对舞蹈失去兴趣,我们要达到的训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针对少儿这个阶段一些心理特点,教授孩子们学习舞蹈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内容具有风趣性,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别奇怪的的意识倾向,能够显著提高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针对少儿舞蹈课程,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就是将舞蹈动作大量重复进行训练,老师没有必要在激发兴趣上面多花心思,其实事实与其正相反,少儿在上舞蹈课时和他们在学校学习其他课程是一样的,都会在孩子们口中说出感兴趣与不感兴趣。要提高每一堂舞蹈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教授的内容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表演很多蕴含细腻情感和韵味的动作时,老师会常常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句话。根据本人多年从事舞蹈表演与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点就是在舞蹈教学中必须添加感彩。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进行单纯性的动作示范和让学生直观的去模仿他的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会缺乏感染力。很多教师不会使用加入情感色彩的授课语言来对舞蹈动作的要领进行解释和说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较差,导致这种效果的出现就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所教授内容的技术性与知识性同孩子们是否真正感兴趣相结合,整体的课堂氛围调动不起来略显枯燥,学生们不愿意去集中注意力学习。那么如果更多的老师能够从吸引学生兴趣出发,为整个教学课堂增加情感基调,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音乐选择与动作编排进行深度探究和挖掘,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与动作基本的运动路线的同时,还能够亲身体验都舞蹈的美与艺术的灵动性,通过长期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深入每一堂课,一定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三、重视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

少儿舞蹈课堂的教学,是授课老师与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内容传授与学生学习的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相互配合的活动。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与感染力,解释动作难度要通俗易懂,这样以便与学生进行沟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新动作后给老师的教学反馈。只有经常性的收集学生的建议与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授课方式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每一天舞蹈课的教学目的都是为教学质量服务的,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们的整体水平才会提高。必须设计合理科学严谨的教学过程,最佳的教学内容,教师简单易懂地把所要教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提早把学习内容进行反馈,有时候可以给学生们多一些时间,这是在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关心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应当第一时间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指导。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在教授少儿舞蹈课中的基本“脚位”动作时,首先需要老师做到的就是在学生面前做示范,然后学生会根据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最后学生大致掌握要领的前提下去自己练习,作为教师我会在旁边悉心指导与观察学生的每一个所做动作的准确性,在我的多次观察中可以发现有个别几个学生脚下动作总是分不清楚、做不清晰,而且自身的身体协调性也很差,动作的快慢程度与节奏也配合得不是很好。在做动作时不舒展流畅,脚下步伐路线不清晰,没有掌握老师所说的要领。为了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全心全意投入训练,我决定进行舞蹈动作练习,我随机给学生一个主题音乐,让学生自己在理解音乐的前提下随着音乐的律动进行即兴舞蹈表演,在把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舞蹈动作穿插在即兴舞的动作里,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且不会有太多压力,身体上与心理上都达到一种放松舒适的状态,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动作流畅度提高,不用刻意强求,所以身体的协调性也随之增加。但是,有些学生由于自尊心很强,因为舞蹈动作的规范程度不够而不敢去做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需要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单独的指导。最后还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表演组合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欣赏与相互评价的方式去巩固这堂课老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反复练习加深印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对知识最深刻的印象,教师才能保证每堂课有较高的教学质量。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少儿舞蹈教学中使用正确方法在课堂运用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采取恰当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舞蹈课程中增加情感基调,吸引与调动学生兴趣、重视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效率这三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秩序性更加深入,效率也同时大大提高。少儿舞蹈教学之路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从事少儿舞蹈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能力、不断思考与总结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并且积累丰富的经验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美萍.如何提高少儿舞蹈教育质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0).

[2]巩静洁.关于少儿舞蹈教学的一点思考[J].兵团工运,2003(11).

[3]张露娜.浅谈少儿舞蹈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4).

[4]崔清.儿童舞蹈应以快乐为本[J].教学交流,2008.

篇(5)

关键词:案例式 教学方法

任职教育学生培训时间短、岗位针对性强等特点,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式教学法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将理论知识、经验做法、能力素质培养等高度浓缩很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启发式教学和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

一是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案例式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老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在新知识的讲授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免不了老师按部就班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加之教学时间短,学生可能听得云山雾罩。若进行精选案例,先把设问抛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然后再组织多种形式研讨,当学生欲知其理时,老师再把个中知识传授给学生,顿时可起到豁然开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教学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论学习。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因其生动形象,所以容易理解记忆,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看不见、摸不着,需花费很大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消化和吸收,案例式教学可使深奥的理论,蕴涵于精选案例之中,对理论的阐述更加形象直观,印象深刻,短时间内易于掌握。

三是过程交互性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案例式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这样一种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任职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四是教学评价科学民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形成。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统得过死,老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参考书及标准答案成了学术权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不敢也没有信心和意识对老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问题提出质疑,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而案例式教学法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案例式教学法中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往往不设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与原方案相违背,也应该予以肯定。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是精选案例。精选案例是开展好案例式教学的基础工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宗旨是为了能使学生有一个体验案例的过程,所选用的案例不同于其它教学法所需要的例证。案例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能起到组织教学各环节的作用,如导入、讲解、讨论、对话、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它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它要涵盖一堂课学习的重要知识点,精选的案例要有事物发展的过程描述,它甚至需要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二是体验案例。案例可以由学生陈述、也可由老师讲述,但我们更提倡通过多媒体手段、学生的模拟表演等方式来呈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有的案例用多媒体或学生的表演来呈现比较困难,而只能用陈述的手段,此时老师又必须对如何讲述案例要有精心的设计,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艺术以及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使案例能吸引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讨论案例。体验案例只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只有通过讨论才能交换各自的体验,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思考,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这个阶段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讨论可以基本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案例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案例中包含着什么观点,结合案例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几个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板书展现,这是组织有针对性讨论的需要。

四是点评案例。学生陈述讨论结果,提出有疑难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点评,如学生自由发言点评、老师抽查学生进行点评、老师自行点评等。点评阶段是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往往也是一堂课的。在这个阶段老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讨论的效果;必须要求学生将案例与理论结合起来,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特征的观点;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把一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拓展,并举例进一步检查学生是否吃透案例所涉及知识点,是否能应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任职教育需求,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中应循序渐进。案例式教学法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均具有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知识,需要老师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在初始阶段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启发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老师便可慢慢放手。切不可因为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停留在老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如此,则违背了案例式教学法的真正内涵,和传统灌输式教育没有多大区别。

二是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案例式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方式可供选择,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来确定,切不可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是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在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学会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老师的主要责任仅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见解不一时,可引导其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教者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妨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地应用案例式教学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案例式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实训课;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96-01

引言:实训课是培训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现场实训设备的实际操作,将培训教材、实训设备和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实操技能传授给学员的活动。由于培训学员都来自生产一线,实训是培养和提高这些学员运用新的规程、规范、规则等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完成培训计划达到培训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员通过实训课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实训课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员日后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水平以及工作上能否胜任本工种的工作。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上好实训课是培训师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电能计量工种的具体情况,探讨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要上好实训课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即所谓的备好课,备好课是教学全过程质量保证的必备条件,实训课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员、备实训操作方法、危险点、安全措施等,而且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一个课题讲后示范,还是边讲边示范,课前要准备充分。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和操作程序统一,操作动作规范,让学员很容易模仿和直观理解。对实训时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把学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了解该班学员的基础,根据学员的基础状况循序渐进的安排实训操作,另外,课前要把实训工具和设备准备齐全,这样上实训课时,保证人人都有工具、有工位,学员就会有事可做,不会在实训室虚度光阴或影响其他学员学习。否则会造成学员实训操作时,看的看,做的做。如果学员还不太熟悉就停止操作,让那些没有实训的学员进行操作,这样势必会造成学员实操技能不过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学员太多的话,可以分组进行,一定要课前考虑周到。另外对于实训操作的课题,培训师要课前做几遍,做到规范熟练,应用自如。

二、讲授示范

因为实训是让学员学会独立操作,所以培训师一定先讲授规程、规范和规则的要求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然后讲授示范电能计量每一个课题的实际操作步骤,例如:在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接线检查实训时,使用相位伏安仪进行电压、电流和相位的测量,首先,告诉学员仪器面板上插孔的功能和作用、使用方法以及转换开关所指示位置的功能,使用转换开关的注意事项,电压表笔的正确插法,电流钳的插法以及极性标志;其次,应讲授测量哪些数据、如何测量及读数,如何记录,千万不能带电转换档位,并亲自示范,加深学员的印象,方便学员模仿和操作。如在讲授电流的测量时,要注意电流钳有极性标志的一侧朝着电流的流入方向,测量前将档位放置在电流钳插孔对应的档位,如何读数,如何记录。因为读数很重要,一旦学员测量档位错误、读数错误、记录错误,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严重影响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所以每次都要求学员按规定、按要求进行操作,学员自然就能正确掌握好相位伏安仪的使用方法,正确测试出电能计量装置每一相的电压、电流和相位,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经过更正后保证电能计量装置能够准确计量。

三、巡回指导

在实训课中,培训师示范后,大量的时间需要学员去练习操作,这时培训师就要进行巡回指导,主要体现对学员操作方法的指导,一是保证人员的安全,二是保证实训设备的安全,所以要引导学员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认真模仿,规范操作。特别是技术要点和操作难点、危险点,更应强化指导,让学员学会、学好并学以致用。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尽快达到应有的技能操作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学员由于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失误,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台体报警而无法进行实训,这时培训师不应指责、批评,应给予正确的讲解、帮助指导。有了培训师的帮助指导,会大大增强学员实训的勇气和信心。

四、实训总结

篇(7)

【关键词】政治; 教学方法;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91-02

现在新课标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新课标实施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摇篮。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有义务和责任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学习新课标教学要求

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抽象性,在教学目标上,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教学要同社会的发展中的具体事例有具体生动性和直观性相结合,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这些方面的要求必须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现实中政治教学随着应试教育的发展,使政治课向畸形方向发展,政治课教学成为单纯的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最终形成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成为灌输式的教学,教师多教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变成了听和记的复读机,难以激发学习兴趣。这种满堂灌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教师的思维也就取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便无从谈起,。因此,政治课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中更新思想,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批评传统的教育总是“把学生关在狭小的天地里,以文字书本为中心死教死学,让学生在那里守着死读书读死书的煎熬”。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书的地方,作为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政治课教师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中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愉快的去学习。

2以全新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也能够抑制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和创造力的培养,由于政治课讲述的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生活与哲理。这样可能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课堂就是权威,政治政治课就是宣传国家政策,一切都体现着师道尊严,唯师独尊的局面,这样,政治课教师以权威的脚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自视高学生一等,端起先生架子,板着面孔教学,漠视学生尊严、忽视学生情感交流,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处处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作为政治课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应强调学生独立的主体,人格的尊严。师生应该多沟通多协商,对不循规蹈矩的学生不歧视,不厌弃。对学习中提出教材方面或者自己讲授中的知识有不同意见者,不压抑、不嘲讽,应认真听取,循循善诱。积极看待学生超越标准和条条框框的行为,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思考的求异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3构建新的教学方法

实施新课标,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仍是主要场所,政治教材中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原本是有生命的,担负在于课程教材后便失去了活力。所以,政治课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尽可能的去重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达到体验、领悟、探索和发现的目的。其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哲学家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练历,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政治课教师的教,要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能够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新的教学媒体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新课标的实施如果不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一节课的方式进行,必然被时代所淘汰,政治课教学本身具有理论的抽象性,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等特点,如果不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则使学生学习中易于枯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将音、形、画、声等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论同实践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易懂。更能体现政治课的时效性、内容真、形式活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新时代的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版社 珍妮特·沃斯

[2]《国际人才交流》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