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1 19:32: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创业创新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一、明确指导思想 加强组织协调
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训练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引导,项目驱动,兴趣使然,自由发展,能力提升”为原则,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立体训练,树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成才、创业报国”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本科生院、学生工作处、科学研究部、计划财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领导、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于2012年7月将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调整并入本科生院,更名为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并赋予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规划、组织与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能。二级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干部,班级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委员,建立了校、院、班三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家工作组,对各级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验收,并指导相关工作;二级学院成立了学院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对学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指导。
二、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探索
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评估指标,推进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作为“个性培养”课程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学校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素质提升工程》等文件,制定了《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细则》等规范。
二是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写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二级学院目标责任书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在考核中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考核体系,对二级学院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设立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奖,对创新创业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储备,学校积极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在全校性选修课中设置创业教育通识、技能和实训课程86门;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积极编写创业教育教材。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营造浓厚氛围,丰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推进科研进入课堂,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全校实验室24小时向本科生开放。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创业依托、实践和模拟基地近千个;开设模拟银行、海关、税务和工商等创业模拟实训;鼓励有能力和条件的学生结合专业创办科技型公司或工作室。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导师制。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题、实施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科技写作;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建立企业、优化企业运营、分析并排除企业风险等。
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大会,学校专场创新论坛、创业论坛和实践论坛,以及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的学院专场论坛,并制作展板在教学区长期展示,同时开通网络项目展示和“网络人气奖”投票,编撰《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论文集》,集中反映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果;开展创新教育思想大讨论、创业教育论坛和举办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培育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强化训练计划项目过程指导和管理
学校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建立了约谈机制,加强项目训练过程指导,细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管理,扎实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培育,规范项目选拔。学校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培育,已初步形成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实践调研”再到“项目申报”的闭合回路。对新生实施“苗圃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例如每年10―11月,学校组织新生参观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寒假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点滴做起”实践调研,已有4万多名学生参加;常年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沙龙、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对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服务。鼓励有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训经历的学生参与创业类项目,已实现公司化运作的项目优先。
二是建立定期检查约谈制度,实施全方位项目验收。学校对每个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对非主观原因在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实施不到位的项目团队进行约谈,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困难,请专家为项目进行指导,引导项目顺利实施。例如,2012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8个项目建议约谈、1个项目不合格终止资助;2013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16个项目建议约谈。
学校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审查,要求项目全体学生参加项目结题答辩。例如,2014年共有35个二级教学单位举办了41场学院专场创新创业论坛,学校组织了6场创新创业论坛,有605个项目、超过6500人参与学院专场和学校专场的答辩、展示和交流。
三是严格经费管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行“滚动式”管理方式,制作项目台账,规范经费划拨流程和报账手续。学校为各二级学院刻制并下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专用印章。
五、创新工作思路 建设多级训练平台
近年来,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级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面向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
一是建设创新实验训练平台,包括校级创新训练平台、院级创新训练平台、学科创新训练平台、校企联合创新训练平台。重点建设了物理、化学、机械、电子信息和生物5个校级创新训练基地。
二是建设创业模拟训练平台,包括加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创业模拟实训室――模拟银行、模拟海关、模拟税务和模拟工商,为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商业环境支撑。
三是建设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学校加强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积极构建网上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和远程网络交流系统。学校加大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提供孵化平台,开展项目孵化、企业诊断等服务,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学校有72家学生公司入驻创业园。
六、训练计划成效显著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覆盖面大,受益学生多,社会赞誉良好。
一是受益面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近年来,学校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数量和参与人数都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共批准国家级立项项目376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54项,创业训练项目112项,创业实践项目10项);湖南省立项项目87项,校级立项项目1754项。学校有超过95%的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超过80%的专业教师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学校专家、指导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学术交流 创新素质培养 交叉学科
以创新为时代特征的21世纪,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凸显,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成为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拓宽相关学科知识,避免专业面过细、过窄,加强基础与专业结合是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科研能力的训练及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过程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学术交流又是激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吉首大学作为1958年总理亲自批示创办在民族地方的两所高校之一,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学科与生源结构等劣势明显,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面临多重就业压力。因此,我们结合本校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及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过程培养,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一、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受创新意识及思维、知识结构、地方经济及办学条件等的影响。
1.创新意识及思维、知识结构是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首先,研究生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包括针对性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研究动机和良好的信息素养。由于研究生较成熟的年龄和受扩招影响的就业形势恶化,高校研究生考虑问题更加现实,对学术研究普遍感到压抑、失落,对科研创新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兴趣。目前,研究生对问题、事物的看法采用固定的模式和视角,对他人的理论和观点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科学研究主要采取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简单推理[1]的方法,导致创新意识和思维逐渐减弱与退化。所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非常重要。
其次,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作为该传统教育的产物,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并缺乏跨学科学历。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知识底蕴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基础。
2.办学条件限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学校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受高校管理体制中明显的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现象的影响,高校缺乏生机与活力,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空间更容易被挤占;受高校提倡“尊师重道”,“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是教师管束的对象,必须绝对服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2]。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条件较差及科研经费短缺。一是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少,很多高校无法购买大量的图书资料,导致学校图书资源短缺而难满足研究生吸取前沿学科知识的需要。二是理工科院校的实验仪器陈旧、设备落后,实验材料供应不足,使用淘汰的仪器设备,降低实验要求时有发生,甚至研究生成为实验旁观者,从而造成创新能力低下。三是科研经费短缺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虽然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已初步建立起“奖、助、贷、补”等多元化研究生资助模式,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但只能满足部分研究生的一般科研需求,不能保障大多数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加上导师的科研经费有限,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高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最后,导师指导能力较低。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导致学术自由的窒息,学术创造力的衰退、加上研究生扩招导致生师比过高。据了解,很多高校导师“资源”奇缺,有的高校博士加上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生师比高达120∶1[3]。过高的生师比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交叉学科的发展状况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交叉学科发展观念陈旧、科研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其一,受学科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研究的影响,人们不愿进行学科间的拓展研究,甚至对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存在无知或偏见,使得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团队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学科的综合性[4]。其二,交叉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仅靠某一导师指导是很难完成的,而掌握交叉学科指导老师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保证。其三,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上,过于强调按二级学科甚至研究方向来设定课程,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宽口径培养趋势,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对研究生知识交叉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四,交叉学科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
二、学术交流在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学术交流是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建设及发展的需要。学术交流可使国内外、校内外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使研究生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激发研究生将自身从事学科与交叉学科中新的研究方向相结合,是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学术交流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协作能力的需要。学术交流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反映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设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倡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团结协作精神;此外,创新能力以独立和批判精神为前提。学术交流能够培养研究生开放的心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它从争论到达成共识的过程能够培养研究生同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术交流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出创新性成果的需要。学术交流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空间,拓展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科研思路,是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讨时师生平等,导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设性指导意见。这更加激励研究生产生创新观点,围绕新观点展开研究工作,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4.学术交流是研究生成长的需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展现研究方向、科研能力、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平台。研究生在参加学术交流尤其是自己主讲时,一方面提高了学术报告的撰写、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经过充分准备,对所讲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挥,交流的成功激励更多地投入未来的创造和研究中。其次,学术交流通过在研究领域、研究思想与方法等方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及启迪创新思维,使研究生充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术创新和研究生全面健康成长。
5.学术交流是提高导师水平的需要。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导师起着点评、引导、解疑和参与讨论的作用,学术交流形式和内容多样,不同学科领域的师生共同参加,拓宽交流面,推动导师之间的交流、互补和促进,有利于提高导师水平。
三、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高水平开放式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特征。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硬式的学位论文写作所不可代替的,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由于受地域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迟缓,经费短缺,制度不完善,载体不丰富及开展次数较少等问题。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更应该把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当中,在政策、资金和场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对策
吉首大学自2003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来,招生学科不断扩大,现已涉及文、史、哲、理、工、农、医、经、管、法、教育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700余人,作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办学层次最高、师资力量最强、办学特色最明显的大学,我校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制度和形式。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支撑。我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由研究生处和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审批及管理,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经费的预算和决算制度,将研究生导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按课时量进行计算,在程序上遵循“项目申报项目组审核领导小组批复项目实施提交总结”的程序。
我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①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讲授各自领域的前沿动态、个人学术经历及创业历程,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等。②学术沙龙。组织各培养单位的学生进行研究进展汇报、课题讨论等活动,以达到相互借鉴、交叉渗透的目的。以上两项是每年学校结合湖南省创新论坛集中在11—12月开展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进行。③培训讲座。邀请毕业校友、学者针对某一新兴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开设专门的学术培训。④联合培养。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联合指导、短期访问等形式,研究生到国内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211”、“985”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联合开展创新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⑤社会实践和服务。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让研究生进入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和完成学位论文。⑥学术会议。通过主办或协办学术会议,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内)学术会议,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探索新项目。⑦网上互动。鼓励研究生自发建立自己群体的学术论坛或通过网上已有的学术论坛交流科研、寻求协作与帮助、掌握相关专业信息、加强与不同学科尤其是国内外学者和研究生的联系,拓展科研实践的空间。
2.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学术需求,立足民族地域特色,打造学术交流有效载体,提高吸引力。吉首大学结合研究生学科专业特色,以研究生学术需要为最终目标,采用学术报告会、研究生创新论坛、国内外学术年会、学术类社团等多元性的学术交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在研究生学术载体建设过程中,优先发展研究生创新论坛,重视学术报告会和国内外学术年会的开展。
3.增加经费投入,设立多项专用基金,促进创新能力培养。我校设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基金”,“吉首大学研究生校级科研项目”等,鼓励在校研究生积极参加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及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性创新研究。从2004年开始,每年均开展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对有创新研究成果的给予表彰;还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以奖励成绩优异和成果突出的研究生;为鼓励教师多开展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设了“精品课程”专项、“优秀研究生教材建设基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等,主要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以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交叉学科涉及两门及两门以上学科专业知识,导师只有了解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交叉学科的兴趣和前沿意识,愿意与其他多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才能探索其他他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以结合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寻求新结合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性[4]。我校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多,教学资源紧张,只有学科交叉,才有利于学科的自我发展与健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以推进学科的综合化,使之与学科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相互匹配,相得益彰,从而在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中不断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以林学、化学、医学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例,研究生在不同学科导师指导下从特色林产资源中发现功能活性成分,然后运用化学的手段提取分离,得到已知或未知化合物并进行活性鉴定,将这些化合物应用于临床,最后制成产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应鼓励学科交叉。
5.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评估机制,“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有利于激励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创新热情。我校在学术活动节前夕将组织校内专家对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对优秀学术论文进行表彰。我校在每年从不同层面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内容涉及校内外专家的名家讲坛、研究生学术沙龙,在以研究生为主报告的学术沙龙中,每场均聘请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进行点评。评价时,既注重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又注重研究成果的质量及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设计思路新颖、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的学术交流项目,应当给予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肯定,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海滨,黄孙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0(4):108-110.
[2]王得忠,胡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22-26.
[3]戴洁,宋智.高校导师“资源”奇缺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引争议[N].江南时报,2006-11-10.
关键词:医学;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88-02
一、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及医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1.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陈旧,创业指导体系尚未完善。医学院校由于专业限制、课程设置、传统思维模式、社会对医学工作的特殊要求,许多医学类院校依然将促进医学生在医疗事业单位就业作为最终导向,虽然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就业指导,但在创业指导方面所做甚少。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6]3号)要求,2016年教育部评选出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高校,没有一所医科类院校上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医学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整体发展滞后。
2.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创业自信。医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既然选择医学院校,毕业时首先考虑进入医院工作。选择医疗事业单位就业一方面是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和不舍,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风险较小。再者,父母的期望及自己的职业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与就业相比,自主创业难度大,前期需要投入资金及大量的精力,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
3.医疗卫生产业的进入壁垒制约了医学生的创业。医疗卫生产业由于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主管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客观上形成了某种制度性壁垒。医疗健康即使具有显而易见的痛点,但却是壁垒最严的创业领域。这些制度性壁垒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的创业。
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1.加速推进创新教育,构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改革教学理念,在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二是加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规划和建设,强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向学生开设学科前沿讲座、创新方法、创业基础、创新实践、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并根据专业特点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三是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加强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课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行业动态和发展需求,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形式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38学时。其中,创新创业内容14学时。同时,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创业、大学生创业基础知能训练2门创新创业相关选修课程。目前,学校引进了两门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36学时、2学分)、大学生创业基础(27学时,2学分)。以上两门网络通识课全部由国内知名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讲授,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通过网上学习、网上测试的方式进行修读,所修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
学校现有专业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4人、兼职教师13人。学校建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吸纳区内外高校、企业等优秀导师30余名。同时,外聘3名资深创新创业教师来学校任教。
3.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分别与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内蒙古牙克石市人民医院、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创新创业见习基地;与经济领域最具权威的《经济》杂志社签订战略协议,成为首批共建“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100所高校之一;与大连创业工坊合作,共建了“内蒙古医科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并在“i医大”校园网上开辟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学校中医学院挂牌成立的模拟医院,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之一;学校与呼和浩特市金山管委会共同建设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首批推荐了6个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同时,学校紧密联系大学生创业园,推]3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
三、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1.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协会、大学生创业实践部和创业社团。通过举办简历制作大赛、公务员考试模拟大赛、创业企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比赛活动以及组织开展知名企业家论坛、创业政策宣讲、创业成功典型报告会等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转变观念、主动就业和勇于创业。为了鼓励和支持我校毕业生积极创业,激励更多优秀青年走上创业成功之路,学校举办“寻找闪光的你”首届基层就业创业优秀学子事迹展演及表彰仪式。制作了十名毕业生基层创业就业历程的十个精彩短片,对在场观众及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与震撼。同时,学校举办“开讲了――首届基层就业创业优秀学子与学生面对面”活动,受表彰的优秀学子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惑。
2.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我校已成功举办七届校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六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三等奖,2015年荣获全国二等奖。近三年,累计荣获自治区特等奖一项,金奖八项。2013年和2015年获得“优胜杯”和“优秀组织奖”;2016年4月我校承办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北分区赛,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第三名;在今年6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院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项目“学龄期儿童寰枢椎数字化三维形态测量与临床应用研究”荣获大赛一等奖。
3.S富校园文化,营造创新创业范围。2012年6月,我校成立“问学讲坛”,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教授,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姜小鹰教授,国医大师吉格木德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讲,共开展各类讲座600余场,受众学生累计40000人次。2015年4月,成为自治区“北疆讲坛”首个高校分讲坛;
4.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英才培育”项目,已成功结题200多项,参与教师201人,学生1000余人,累计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8篇,申请专利15项。今年5月,学校启动“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立“内蒙古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选拔26个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其中13项入选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蒙医药现代化研究团队”入选2015年度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在上海举办的PSBH中国区年会上,我校师生荣获本届年会学生组卓越项目线上人气奖和最佳实践奖2个奖项。
参考文献:
[1]冯修猛,刘星,周雪.现阶段医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03-1605.
[2]林文诗.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创业意向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23)7:95-96.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WANG Jin-xiang,MIAO Mao,XU Song-mei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dmissions Office,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59,China)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基础,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科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抑制普通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种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方法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为建立合适的高校大学生团队和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教师科研;学生自主管理;科技创新团队
普通本科院校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创新精神[1]。忻州师范学院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改革体系和路径,创新团队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2]。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团队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多侧重教师对学生个体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没有涉及创新团队本身的学生自主管理,只侧重在创新团队中学生个体的培养,而没有考虑创新团队的发展管理。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益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有益于团队的自主管理和在提升中发展,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有益于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维空间,更有益于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3]。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离不开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和投入。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吸收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参加,大四的学生毕业,大一的学生加入,创新团队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让学生来管理,有选择性的吸收优秀的新队员,使创新团队更加和谐地发展、不断进步。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是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1当前大学生科技团队创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科技创新团中教师为主要管理者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是教师组建,教师从组建团队,确定研究的方向,仪器的培训到开始实验,实验结束撰写论文,投入大量的精力,而学生只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项目,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我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1.2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缺乏可持续性
普通的创新团队成员往往是在一个年级或是一批学生,如果这个创新团队起主要作用的学生离开,那么就需要组建新的团队,团队中良好的理念、思想、方法就不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新的团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零开始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够实现创新团队的可持续性。
1.3单一的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时间的保证
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学生用于科技创新的有效时间较短。学生通常在大二暑假开展科技创新,有效时间仅仅一个多月,开学后课程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创新工作,仅利用星期天想完成科技创新论文比较困难。
1.4科技创新团队缺乏创新方向和自主能力
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前没有了解教师的科研细节,要想了解并领会,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依赖指导教师拟定课题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再者学生的进行创新实验之前没有参加专业的训练,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我院对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规定,每位指导教师仅限一个学生申请,每项支持1500元,严重阻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也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开展创新活动的经费资助较少,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也只能“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
2依托教师科研平台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科技创新团队的方法
2.1依托教师科研,明确科研方向
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根据自身正在研究课题的内容和方向,从其中派生出若干小项目,把科技创新团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课题可以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这些项目本身来源于教师通过实践的科学研究,不同于大多数传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够很好地把大学生课堂上学到理论知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或者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完成,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2学生自主管理,机动灵活组建创新团队
依据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方向,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的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团队,项目小组由导师指派一人担任小组组长,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兴趣方向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选择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多名学生组成各个小组,创新团队的研究则是由多个项目小组组成,各个项目小组可以协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创新实践课题,项目小组和创新团队的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组织和引导下,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协作,彼此竞争可以很快地融入项目小组,融入整个创新团队。同时这种团队精神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实践创新团队中,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地发展。
2.3学科交叉、年级交叉,建立可持续性的大学生
科技创新团队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时,选择不同专业,比如化学、生物、体育、地理系的学生,实现多学科交叉,又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可以让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同时参加,在团队中逐步实现以老带新,螺旋上升式发展,形成多层次、可持续的科研梯队组织和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在整个创新团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成员加入,也不断有老成员退出,把创新团队已有的优秀的团队精神,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承传下去,同时还有不同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加入。
2.4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申报学生科研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团队可以申请系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有了实验室这个创新平台,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对学院提出要求,设立大学生创新基地,每年下拨一定的经费,还可以鼓励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保证科技创新团队的经费支持,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结语
依托教师科研,构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团队,我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少学生有了创新成果,并且申报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奖,通过创新团队的有效管理和特色教育,不仅提高了本团队内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中来从而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加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自主管理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佳木,彭小芹,刘天模,等.依托学科基地建设实验平台,培养材料专业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3-15.
[2]尹洁,李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1,28(4):173-175.
[3]李红艳,梁斌,黄健.设计性实验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300-302.
[4]薛双喜.依托教师科研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20-21.
[5]史怀平,胡沈荣,郭超,等.依托高校科研平台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8):5-6.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优化 价值分析 对策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外部发挥特定功能的各要素及其结构的总和,它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要素组成,这一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影响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最终效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教育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业教育日趋成为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重要新途径。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价值分析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通过组织教育对象、创设教育情境、规制教育过程,引导教育对象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关键就要发挥施教者的主导作用,调动施教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创业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是创业教育扩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力量。高职院校根据实际需要,推进创业教育,调整增加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这势必要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优化创业师资队伍结构。二是创业教育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能力和素质。在创业教育实践中,施教者着力建构向社会和生活开放的知识体系,根据社会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挖掘教师个性特长、教育教学智慧等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提高激发学生理想信念、集体主义、创新创业等精神的技能技巧。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变得突出。而现今过于强调整体利益,缺乏对学生个性尊重的现状仍然存在。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局面:就指导思想而言,创业教育进一步确认了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生态学角度看,创业教育强调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的教育思想,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强调知识运用、生活体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从“物化”到“人化”的转化。就教育实践而言,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培育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创业教育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调动主体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时代性、社会性、现实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反思合作竞争、职业生涯定向、人生价值取向等问题,确立学生的主体人格,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时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它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内容”。它拓宽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择业就业、创业品质等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第一,创业教育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更加具体化。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明确职业方向,将树立理想与大学生自身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的实际结合起来,将创业理想作为大学生前进的动力,坚定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用典型事例教育、引导学生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国家、社会有机结合,激发学生为国创新创业。第二,创业教育丰富了创新精神教育,使之更加实践化。创业教育“以科技创新教育为契机,把丰富学识、陶冶情操、培养创新能力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现代知识技术、科学精神开启青年大学生的心容,多方面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探索进取精神,养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品质。第三,创业教育丰富了现代精神教育,使之更加时代化。创业教育以内隐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性、合作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把协作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完善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脱离社会实际、“灌输式”现象还较普遍。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实践作用认识不够,经费和师资力量紧张,忽视实践教育内容,学生难以借助实践把对理论和知识的认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理解、观点和方法。创业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符合新理念、体现新特点。首先,创业教育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业教育引入先进教育理论,赋予教育活动基本属性,遵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由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由单一培养模式向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转变,由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实践能力转变。引导高职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鼓励师生积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在与社会的广泛交往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创业教育运用参与式、体验式等方法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创业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和创业实践环节,依托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创业扶持项目、创新创业园地、社团协会等,引导学生凭借专业特色和优势,培育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业教育通过新的思想方法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互动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内部与外界环境平衡以及思想政治生态系统协调和谐。从高职院校内部看,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校园文化突出创业教育的主题,通过有效形式对学生的创业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创业文化成为学校一种主流的文化,形成内生的创业氛围,使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发展。从高职院校外部环境看,创业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与社会沟通和接轨的渠道。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目前正逐步构建以政府为核心、高职院校为主体、社会和家庭广泛支持的创业教育系统机制,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等途径,实现学生思想引导与社会实践的对接,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之间的能量和信息交换,将社会有利因素作为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养料。通过教育变革,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这无疑将有助于改变学校与家庭、社会相脱节以及外部环境作用发挥路径不畅的不良状况,在良好环境中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明确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根本方向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人才结构的竞争,更是人才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这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先进的理念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首先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发展的全新发展理念,从生态理念的培植与内化,从整体论与系统观的视角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思考,调控教育内外部的生态,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运行良好。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把人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要坚持整体论,在价值向度上从物本向人本的思维意识方式转变,以人为本,从现实的、具体的和社会的人出发来思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根本所在。
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教育观念和理想的创新,是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既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重要使命。创业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整体进步的生态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的积极性,建立民主平等、互相促进的关系,增强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指导高职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教育者自身也要树立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等创业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这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重要方向。
(二)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完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能够保证创业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规范化。一是要健全责任落实机制。高职院校要从制度上将创业教育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确认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分解为各项任务,将创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并安排专门机构、专门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贯彻落实,使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要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在基地建设、师资培养、文化活动等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在物质上提供方便,如建立创业教育专项基金、创业专项奖励基金,争取更多校外各类企业设立创业奖学金和基金奖,用于扶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项目、创业实践活动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原则,通过培训、实践等途径提高创业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完备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聘请专职心理教师、企业家、投资家、成功创业人士、有创业经验的毕业生等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咨询和辅导,聘请他们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走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之路,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作用。通过大众传媒、校企合作平台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舆论、资讯、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三是要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提高,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构建符合生态发展、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从德育测评、综合素质测评、学分制管理上对创新创业活动给予全面的重视,奖优罚劣。
(三)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深厚土壤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文化困境文化超越
[作者简介]周春芬(1976-),男,浙江安吉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党建等;金辉(1964-),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等。(浙江宁波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课题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与路径研究——基于文化自觉的视域”(项目编号:10CGYD107YBX)和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CG27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95-02
一、创业教育的文化视野与观照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创业教育已经经过感性阶段和知性阶段的洗礼进入了理性阶段,创业教育不仅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专业体系,进入了专业教育和学位教育阶段,并且已成为一千六百多所院校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活力的协同运动。而反观我国创业教育状况,一是仍处于散状分布,尚未全面铺开;二是仍处于边缘地带,未成为中心内容。客观事实表明,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于意识勃发、激情调动、行为体验、经验整理的感性阶段,离知识体系和教育“范式”建立和形成的知性阶段尚有不小距离,更谈不上将创业教育和高校应有的社会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完美结合的理性阶段。
先生在观察我国社会发展变化时提出了“三级两跳”的概念,即20世纪我国从“农业社会”跳跃到“工业社会”,再急速跳到“信息社会”的接连并进的变化状况。其中“两跳”就是指当第一次跳跃转型还未完全落地到位时就迎来了第二次跳跃转型,以此来解释世纪之交为何我国出现了诸多的社会不和谐问题,并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应对之策,倡导从文化机制上去寻求人的精神困顿和观念冲突等问题的解决之道,强调了文化对社会推进变革发展的内在统摄地位。
对于创业教育亦可以此为参照,这基于以下几个判断:首先,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再走“感性阶段—知性阶段—理性阶段”的递进式路线,而是“三级两跳”式的并进式路线;其次,创业教育的“三级两跳”挑战本身就自在于社会变革的“三级两跳”困惑之中,人的心理结构——文化模式的相应转型最为困难,也最为重要;最后,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育“范式”建立与科技发展进程类似,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而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改变所需时间要长得多,必然会遇到诸多障碍和问题。因此,研究和推动创业教育,文化的背景不可回避,文化的视角不可忽略,文化的机制不可缺失。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困境
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观念发展和流变的最新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在短短十几年间,我国高校教育观就历经了从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从就业教育到择业教育、从创新教育到创业教育的快速变化发展过程。观念急促的交替之间,清晰可见的是其每一步都与我国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紧密相连。先生晚年所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其内在规定着的反思、适应、整合、创造四个层面与环节,较好地解构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孕育和诞生轨迹,同时也为分析和把握我国创业教育的文化“桎梏”提供了一个科学视角。
首先,从反思的层面来看,不断复杂变化的世界文化进步思潮与特定的文化处境的纠葛,造成了创业教育观念形成与确立的矛盾与困惑。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展现着全民族共同创业的智慧和成果,也积淀出了刚健有为的中华文化。但是,存在于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流派中的柔静无为之说,及至宋、元、明以来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蔓延流行的静损思潮,使重道轻器、重文轻技、重精神轻物质等思想禁锢了全社会创业的热情与智慧,并导致了国家积贫积弱、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乃至停滞萎缩①。当我们进行反思,进而否定这种与创新创业相对立的传统思想之时,我们却又从外界获得启示,发现传统思想的主要内容——天人合一、重义轻利、综合思维、等,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当代似乎又显现出特殊的价值。西方社会在现代化反思阶段的成果——生态意识、生活质量、科学的两重性、反物质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等——后现代主义,似乎又恰恰是东方文化所具备和擅长的。面对我国文化现代化这一“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复合互动”②的复杂现实,针对无论知识教育、技术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均不足的状况,我国教育的观念如何成功突破知识、技术、人文、素质等单元的认识阻隔顺利到达分合交融的综合的创业教育阶段,是必须应对的首要挑战。
其次,从适应的层面来看,导向“官本位”的我国社会文化归属心理的固执和强化,造成了创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下。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与社会的认同度密切相关,而这受社会人才的基本流向与社会深层次的文化归属导向影响较大。我国当前的现实是,国家和社会层面一方面要求大学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一方面却是优秀学子、职场精英全力赶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选拔的考场。“人才的第一高地是机关,第二高地是事业单位,第三高地是垄断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处于末位。人们对到企业创新创业的预期差,与发达国家科技人员乐于流向企业、一流人才流向一流企业的现象恰恰相反。”③从社会体制上来看,对工资、福利等的预期值高决定了当前人才的流向;从文化心理上看,我国封建文化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和“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也决定了社会精英人才的基本流动趋势。知识精英阶层的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文化归属心理的主流,也深刻地影响着校内大学生的职业心态和人生定位——求安稳、求地位、求名分,这显然与创业教育的文化精髓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从整合的层面来看,大学自身的文化路径依赖,造成了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障碍。20世纪初以来,我国大学经历了三种办学模式的演变,“即欧美传统模式(19世纪末~1949年)—苏联模式(1950~1980年)—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模式(1981年~)。欧美传统模式是以人文主义文化为中轴;苏联模式是以政治文化为中轴;中国现代模式是以科学文化为中轴。”④理性观察20世纪90年起至今的我国大学体制改革,是在矫正以往对科学知识的片面认识和尊重学科综合化趋势的背景下推行的,是大学内部要求、自下而上的“渐进式”变革,其本质是大学自身发起的“脱苏”运动。而从路径依赖的视角分析,由于缺乏外力的强力介入,大学的文化路径必然习惯于延续以往的路径模式并不断给予强化,由政治文化向科学文化的中轴转换必然容易摇摆起伏。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中,创业教育必须立于人文主义文化和科学文化交融共生的基石之上持续推动人类文明的新进程,现行大学文化路径的转移转向的新挑战也即在于此。在政治文化中轴依然强劲的路径上,以知识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托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然困难重重。
最后,从创造的层面来看,大学文化去分化的能力缺乏,造成了一切指向于创业教育的资源要素更新与创新进程缓慢。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热潮同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改革热潮,大学形成了对校园文化的理性认知,使之脱离了“定位在一种学生活动、一种现象、一种亚文化上”⑤的初级层面。大学文化的系统化标志着大学文化分化阶段的完成,主要表现为大学都重视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塑造,完成了大学办学的目标定位和理念体系的架构,梳理和完善了大学精神文化层面的相关内容。但是,大学文化在理性的第二阶段——去分化阶段,即具有个性的文化精神覆盖全领域各环节并真正影响其中的每一个人,其能力依然有限,这主要表现为制度的设计仍然与既有理念相脱节,人的思想认识、行为表现等与既有理念仍不一致等。要通过现有的大学文化的去分化能力,在原有的每个教育资源和要素的“细胞”中溶入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并使之发酵成一片利于创业教育生长的“有机土壤”,并等待创业教育自然而然的瓜熟蒂落,其过程必然是曲折和漫长的。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超越
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进步理念,以及张岱年先生的文化进步主张——“综合创新论”中所提及的,均要求在文化综合的过程中寻求文化创新,并指出,文化系统重构和文化要素调整是文化进步的基本步骤,明确当前中国文化的首要任务是筛选和重组文化要素。系统的观点和要素合成的思路为创业教育的“三级两跳”开辟了文化超越的视角,因为文化要素共时发生、多维并进、交互影响的特征,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机理支撑:创业教育四个层面的文化演进不会按严格的先后逻辑和界限区分,而是以共时、叠面、耗散式的方式衍生发展。因此,以“两级统筹、四维并进”的思路——即在统筹好社会文化大系统和大学文化子系统两级关系的基础上,从反思、适应、整合、创造四个维度共同推进综合创新,是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文化超越的应然路径。
首先,加大反思力度,积极促进全社会创业和创业教育观念的确立。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步前行,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人类创业的烙印。创业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每个时代又催生着不同主旋律的创业。要坚持全球化的视野,树立世界创业潮流不可逆的观念,明确竞争的全方位性和不可抗拒性,强化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进取意识。要全面把握后现代主义与我国传统思想“机缘”契合的机遇,深入把脉人类创业的新动向与新动力,努力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智慧。要深刻批判传统文化基因中的柔静无为之说、减损之论,以及传统知识分子惯于的文弱之风、轻实之举,不断增强知识型、科技型创业的观念。要深刻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价值取向,辨清教育发展趋势和阶段,积极建立以促进社会创业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教育观、新价值观,使创业教育成为大学的共同理念和目标。
其次,提高适应能力,大力提升创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优化人才导向,促使一流人才、一流学子愿意创业、乐于创业,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创业的内在要求。要加大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消除体制间人才待遇的巨大差异和人才流动的森严壁垒,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互流,弱化不同人才的“文化角色”差异感,改变知识精英的社会文化心理归属的单一化格局,实现人才成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努力削弱“官本位”思想的禁锢作用。要加大调整体制间人才的利益结构平衡性,缩小体制间利益的“天然”差距,以市场为杠杆,充分体现一流创业得到一流回报的导向,提高优秀人才对创业回报的期望值。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激励和扶持力度,降低创业门槛,用利益牵引青年学子成功走向创业,用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优秀学子创业走向成功。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保障力度,提供多元的资金保障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
再次,加快整合进程,全面建立大学创业教育体系。要以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引入与综合创新为纽带,以科技与人文相融相促、学科之间的综合交叉为目标,努力突破现有的大学文化路径依赖,全面建立创业教育体系。一是创业知识的引入。要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关于创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知识经验,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基础,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体系;要体现课程体系和专业体系建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兼具的方针,贯彻创业者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创业智慧的引入。创业智慧是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结合,是创业经验的理性升华。要针对大学自身创业实践经验缺乏的实际,加大创业智慧融入创业课程体系和专业体系的力度,使创业教育始终保持实践的特征和实用的导向。三是创业师资的引入。要以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入具备一定学术背景的社会创业精英,突出师资队伍的实践经历和成功经验。四是创业资源的引入。要积极引入创业的实践训练资源和资金保障资源,使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真正发挥作用、产生实效。
最后,厚实创造底蕴,努力促进大学文化的革新。要把握创业教育的核心要求,以激发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继续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增强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共识凝聚、功能整合的能力,不断促进创业教育的精神理念在大学文化中的影响和渗透。要深刻认识创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要素的本质,增强文化去分化能力,努力推动开拓进取、公平竞争、机会均等、敢于创新、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等创业文化内涵在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中的逐层递进,不断厚实利于创新创造的基础。要加快进入大学文化建设的第二理性阶段,使大学各领域各环节实现对既定价值导向的确立和落实,积极促进现有的教育要素的更新、强化、转型和退出,使一切有利于创业教育的资源要素集中、调整、整合、提升,进而促进大学文化系统的全面革新。
[注释]
①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
②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综述xiii.
③袁中伟,毛瑞福,麻晓莉.民营企业人才开发调研报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30.
④刘春华.中国大学教育模式演化述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8(6):9.
⑤郑一省. 2008年中国—东盟文化论坛——面向国际合作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J].东南亚纵横,2008(12):89.
[参考文献]
[1].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
The Analysis on History, Research Status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李春林① LI Chun-lin;刘丽丽② LIU Li-li
(①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秦皇岛 066004;②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秦皇岛 066004)
(①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Yanshan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ostdoctoral,Qinhuangdao 066004,China;②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in 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摘要: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发展的典范和可供参考的重要模式。创业型大学目前正沿着“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个路径演进。创业型大学在大学目标、文化和组织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独特特征,具体表现为大学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全面演进。今后应该重点研究在中国大学实践中,相关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发生机理,并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以推动中国高校积极转型和快速发展。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Now there are two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s evolution paths along "American model" and the "European model". The objectives,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 exhibit many unique features i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t shows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the full evolu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s in university.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practic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related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for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ath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transforma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关键词 : 创业型大学;学术革命;转型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academic revolution;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51-04
0引言
自12世纪初意大利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至今,大学已经走过了900多年的漫长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功能,在不断延伸发展,并逐渐形成比较古典的传统大学,传统的大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型大学”。19世纪末,德国教育学家洪堡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实践,大学的功能不单单只是教学,还增加了新的研究功能,这被称为大学的第一次学院革命。20世纪中期以来,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积极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其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强化,开启了大学的第二次学院革命,并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1历史沿革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在区分创业型大学方面,按照其主要特性的差异分为了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其中二者主要的不同在于,美国的创业大学是研究的延伸,而欧洲的大学创新活动是教学的延伸[1]。沿着这一思路,邹晓东将当前对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归纳为两个路径,第一种类型为伯顿·克拉克关注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而自身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的 “革新式”大学,这里大学的典型代表有英国的沃里克大学;第二种类型为亨利·埃兹科维茨关注的,更加侧重于学术知识的转移和学术创业的“引领式”大学,其中比较优秀的代表就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2]。
在美国创业型大学发展过程中,《莫雷尔法案》和《贝度法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前者将有形资产无偿转让给大学,后者则将无形资产无偿转让给大学,这两个举措极大地推进了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并引发了第二次学术革命。
在19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一项“以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教育和实用教育为目的的法案”,即《莫雷尔法案》。这部法案,在促进学员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当时美国工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在当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描述大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罕见的改革创举。赠地运动创造出了一类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学,一类将地区和环境需要纳入自己的专业研究和相应的项目规划研究。从美国大学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来看,历史上的 “赠地学院”和“威斯康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转型发展。一些优秀的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并推动了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0年的《贝杜法案》规定,对于那些受到过联邦政府自助的大学,其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科学项目成果,其知识产权就直接划转到学校。通过这个规定,激发了学校承担校外课题、科研项目的热情,也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协作。可以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演进为创业型大学的过程深受《贝杜法案》的影响。这一法案,明确了大学知识产权在转让和出售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说,该法案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对大学知识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4]。《贝杜法案》间接地帮助了大学,奖给它们由联邦政府资助研究的知识产权,实质上相当于当初的赠地[5]。
可以说,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兴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即是自上而下制度层面的推动,更重要的是各大学根据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探索,是大学、政府和企业三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比较典型的事件包括:1862年MIT建校之初,其创始人罗杰斯就将其定位为一所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融入企业的学校,在这所学校,科学与技术被看做是目标统一、互相关联、互相支持的活动;为解决学校经费问题,MIT早在1920年就开始其所谓“科技计划”,规范MIT与公司之间非正式关系,并建立了学院和私人公司之间就研究管理签订合同的办公室,成为其他大学捐款或合同办公室的模型;同样是在20世纪20年代,MIT的学生范内瓦·布什和他的助手组建了一家公司,迈出了在大学周围建立公司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为解决教授为企业提供咨询引发的争议,MIT制定了著名的“五分之一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允许有相应资历的教授,在一周内,抽出一天的时间投入到企业咨询中,既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让教师增加收入,而不会受到质疑,其余工作日,他们要向大学尽义务;1925年,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专利管理机构——威斯康星校友基金会,直接管理校园内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1937年MIT宣布和纽约的研究公司签订协议,该组织将处理所有MIT的发明者的发明在法律和商业方面的问题;二战后,在MIT的推动下,成立了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第一家公共的风险资本投资公司;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在斯坦福大学诞生,现代大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并最终产生了硅谷等等。由以上典型事件可以看出,正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的实践探索,美国的专利制度、风险投资公司等有效做法才逐渐上升为国家制度,进而推动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美国创业型大学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不同于经典大学的发展模式也正在成为高等院校的榜样,使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美国创业型大学一般是从研究型大学发展演进而来,不过欧洲的情况,和美国不同,在欧洲,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导致其创业型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由教学型大学演变而成[6]。
2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的职能转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Gibbons等(1994)较早地提出了这一问题,认为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大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学、科学研究、创新等环节,对于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Geuna(1999)揭示了这一转变的背景,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削减所带来的财政危机以及大学回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和满足产业界的期望[8]。Youtie(2008)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更新变革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的角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知识仓库,而是成了知识流动、传播、创新的网络枢纽[9]。Etzkowitz(2008)认为“学术资本化”、“知识产业化”日益成为大学新使命的核心,它将大学与知识使用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学凭借自身的实力成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10]。伴随着大学职能的转变,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Slaughter、Etzkowitz和Clark等。Slaughter(1997)围绕“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核心概念来论述大学的变化,指出创业型大学是指高校在变化的环境下采取一些企业的运行方式,如大学的使命和管理组织具有企业的特征、参与市场营利活动、与产业界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出售教育产品和服务等[11],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Etzkowitz(1998)从国家创新模式的宽广视角阐述了这一变化,提出了著名的三螺旋创新模型,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每一方在履行各自传统的职能外还承担其他两方的某些功能,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12]。Etzkowitz(2002)认为在过去20年,研究型大学的“性格”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学和科研,它还直接将其成果转移到经济领域,直接承担起发展经济的重任,这一切导致创业型科学和创业型大学的创生[13]。创业型大学的主要构件有五个:拥有研究团队、建立有商业潜力的研究基础、拥有知识产权转移的组织机制、拥有在大学里组建公司的能力、学术要素和商业要素整合成新的组织模式[14]。Clark(2003)指出创业型大学的核心是开拓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并提出著名的“大学组织转型的五种途径”理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强有力的学术核心以及创业型的校园文化[15]。Lowen(2007)基于其国际关系的宽广视野,分析了美苏争霸的冷战背景下,斯坦福大学如何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并具体揭示了其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和自身因素[16]。
2003年以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刘则渊(2003)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以知识为中心不断扩张,根据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特征,大学知识活动的主体系统可以划分为知识传播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17]。林辉(2004)认为大学在经历了传统自由型、研究型、社会服务型发展历程后,必将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向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18]。李元元(2005)指出,对于一些达到条件的重点优秀大学,要鼓励其向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转变。王雁(2005)[20]、李健(2006)[21]、彭绪梅(2008)[22]结合自身研究,对创业型大学内涵和特征做了界定。邹晓东(2011)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涵、组织特征和实践路径[2]。刘永芳(2012)等则通过创新型大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深入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的生成机制[6]。
3内涵及典型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大学发展实践,对创业型大学做出如下界定。创业型大学更加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其科学成果的研发,更加注重实际生产实践的转化。
首先,大学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演变的,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教学型大学、近代工业时代的研究型大学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型大学三种模式,每一种新的大学模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自中世纪建立大学以来,引发了两次学术革命,“研究”和“创新”先后被作为新的大学职能,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情况如表1所示[23]。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创业型大学就应运而生[24],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是创业型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6]。
其次,研究型大学是在教学型大学传统上发展而来,而创业型大学是在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意味着创业型大学是高于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个全新大学模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演进,而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都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结合起来,是大学职能的全方位演进。在教学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的教学成为创业型大学的重要课程特色,大学校园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在科研上,选题既来自于大学和学科内部,又来自外部,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服务上,大学通过组织现有知识转移到公司和创建新公司,开始在“知识产业化”过程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三者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大学承担不同的使命而已,各类型大学与区域创新实践的关系如图1所示。
第三,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5]。大学与产业界、地方政府、国家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自身独特价值的科学研究理想[26]。可见,创业型大学只是在大学职能上更强调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但要以坚守学术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要有效平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
第四,在思想观念方面,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知识技术的的创新应用[27],创业型大学中,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文化已经深入到大学成员的日常行为中[28]。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情形下,创业型大学有效地融合了学术核心价值观与创新文化,并通过相关制度措施,推进创新活动。
第五,创业型大学内部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些组织,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俱乐部、创业中心、资本网络、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等[28],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研究中心、社会创新中心、技术创业项目、跨学科生物设计、技术许可办公室、创业者俱乐部、风险投资俱乐部等[29],这些组织,为各种创业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交流融合的平台。
4结论
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其发展演进正朝向两个方向,即研究型大学对知识生产职能的强化和教学型大学对知识传播的强化,由此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这表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演进并非沿着单一路线,也不是只有一种演进模式,这为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模式。因此,在对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和典型特征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重点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做进一步的界定,并重点探讨在中国大学具体实践中,研究型大学或教学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在发展理念、大学制度和组织模式等方面需要具备的条件,这也成为同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亨利·埃茨科维茨.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31-54.
[2]邹晓东,陈汉聪.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56-59.
[3]Wallenfeldt, E.C. Roots of Social Interests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M]. Lanham Mad1son: University Press, 1986:141.
[4]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演化及主要特征[EB/OL].edu.cn/20050922/3153106.shtml.
[5]David C.Mowery, Bhaven N. Sampat. The Bayh-Dole Act of 1980 and University-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A Model for Other OECD Government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5(1):115-127.
[6]刘永芳,龚放.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96.
[7]Gibbons, M., Limoges, C., Nowotny, Het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J]. London: Sage, 1994:2-7.
[8]Geuna A. The economi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d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research[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1999:268.
[9]Youtie J,Shapira P. Building an innovation hub: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roles in regional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Research Policy, 2008(8):1188-1204.
[10]亨利·埃兹科维茨.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4):481-488.
[11]Slaughter S. Leslie L.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 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8.
[12]Etzkowitz H, Leydesdorff L.The endless transition: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A Review of Science, Learning & Policy, 1998(3): 203-208.
[13]Etzkowitz, H. The Second Academic Revolution: 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M]. New York: Gordon & Breach, 2002:51.
[14]Etzkowitz H. 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M].London: Routledge, 2002:36.
[15]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16]丽贝卡·S 洛温.创建冷战大学:斯坦福大学的转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1-318.
[17]刘则渊,韩震.知识活动系统与大学知识管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31-35.
[18]林辉,张磊.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以英国沃里克大学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2004(6):24-26.
[19]李元元.建设创新型大学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16-17.
[20]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70.
[21]李健.建设创新型大学为创新型国家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J].中国高等教育,2006(3):25.
[22]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41.
[23]亨利.埃茨科维兹,周春彦.区域创新发动者一不同三螺旋模式下的创业型大学[A].第6届国际三螺旋会议论文[C],2007(5):22.
[24]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6.
[25]陈笃彬.正确处理八个关系,建设创业型大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
[26]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杜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3.
[27]GJERDING A N, et al. Twenty practices of a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J].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2006(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