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03:12: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童道德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然而细细分析,首先我们会发现,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国家形象,即要求我们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二是社会氛围,即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三是公民素养,即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在这三个维度中,“国家形象”“社会氛围”是需要政策制度、强制手段去维护的,而“公民素养”却多以教育来实现。其次我们还会发现“公民素养”的八个字,代表着四种诉求“:爱国”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一个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行为;“敬业”是一种职业操守,一种尽心尽职的体现;“诚信”是公民与人相处的根本,是公民品行的外显,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友善”则是倡导朋友之间要亲近和睦。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梳理中,我们就可提炼出当下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基本内容中“,诚信、友善”则成为核心。
二、在价值观与教育网的整合中,搭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框架
当下,关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学校,而针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则多以“说教”的方式。此时,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整体框架,需要一个长效路径。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的组成:
1.论文题目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课题的界定
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6.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7.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8.实施步骤
一、论文题目:
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专心于未来。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三、课题的界定
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课题的界定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鉴于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城区、矿区、农村等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优化,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方面,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实践方面美国更加注重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我国心理学界有一些学者关注儿童教育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而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前三者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近期不少专家从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少年儿童德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由中国科学院的王极盛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的,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等。实践方面,北京怀柔区、大兴区开展了文明礼仪调查研究、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研究,山东潍坊市探索了网络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研究等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的来看,在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密切结合我校寄宿制办学实际,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
六、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6万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既有班主任工作理论着作,又有新颖生动的光盘资料,还有时效性较强的《班主任之友》、《少先队工作》、《辅导员》等刊物杂志,使课题研究的展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12位教师中有五位小学高级教师,两位为市教坛新星,4位参加全国十一五或相关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年轻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研后劲足。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七、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
1.本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张敬邻(淮北市教科所课题主任)
张德华(淮北市教研室) 田志峰 (淮北市教研室)
邱援军(淮北市教研室)
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盛 波 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子课题负责人,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成员。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区级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魏雪雁 全国十一五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整合专项课题主要成员兼执笔人。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获省三等奖。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等获国家级奖项十余篇次,并部分发表;获省级奖项8篇次。从事小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徽省骨干教师,淮北市教坛新星,校本培训指导教师。分工: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课题研究各项工作。收集材料,撰写报告并上传。
主要成员:
欧阳丽颖,淮北市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夏丽娟,青年骨干教师,大队部辅导员。负责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归档。
参研教师:孙丽、张培 、孟春,负责会议内容记录整理,活动宣传。
参研教师:杜淑华、王玉香、王琳、王芳慧、谢军、许小燕,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实施,并做好材料的积累、分析、总结等。
八、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2010年3月--2012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二年。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7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关键词皮亚杰道德观道德发展德育
让保罗皮亚杰(Jean PaulPiaget,瑞士, 1896-1980)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及认知发展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 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 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幼儿认知发展相联系。前道德阶段( 0-2 岁) , 这一阶段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就道德发展而言, 则属于道德萌芽阶段, 初生婴儿仅有一些构成情绪的情感反射, 随着生长, 其情感相应地和自己的动作发生了联系。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 2-6、7、岁) , 属于前运算阶段。期刊投稿 所谓“他律”其意`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成人是儿童的一切道德和一切真理的源泉, 每个儿童都按照违反或遵从权威的规定去判断是非, 他们的第一道德感是服从。他们对道德评价、判断时, 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 而忽视行为者的主观动机。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 6、7-11、12 岁) ,这个时期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所谓“自律”, 既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儿童在道德发展方面产生了相互尊敬的情感以及合作的或自律的道德, 儿童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范的动机, 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原因。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主要内容( 一) 儿童对规则的理解皮亚杰发现, 儿童的游戏规则也是变化发展的, 这种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感觉运动阶段, 有原始活动的游戏规则, 在前运算阶段, 有强制游戏规则, 在具体运算阶段, 有理性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 儿童在游戏中又表现出自我中心状态的特征。他们按自己的目的来运用这些规则, 并且各人玩各人的, 不管别的儿童怎样玩。第三, 理性的规则。他们认为, 游戏规则只要能得到全体成员的赞成, 是可以改变的。这样, 民主制定的规则就取代了强制的规则。( 二) 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通过以上对儿童过失行为的责任判断和说谎观念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得出结论:无论儿童在对过失行为, 还是对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 都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 年幼儿童往往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做出判断, 而年长儿童则往往根据主人公行为的主观动机, 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判断。而且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 也不是同步发展, 这两种道德判断的过程是部分地重叠的, 皮亚杰把这两种判断过程部分地重叠时期称为道德法则的内化阶段。( 三) 关于儿童的公正观念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在掌握了规则概念之后, 开始建构其公正观念的。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到七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公正观念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往往是相一致的。他们的公正判断是以服从为特征的., 虽然儿童有突, 儿童总是倾向服从。第二个时期是八到十一岁。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自律逐渐发展, 平等逐渐高于权威。在分配公平的范围内, 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当权威与公平发生冲突时, 这个时期的儿童首先考虑平等。第三个时期是从十一、二岁开始。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儿童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个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他们已能用公道不公道来对道德标准进行判断, 他们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 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三、儿童德育的方法根据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阶段性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其心理接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年幼儿童虽然在成人严厉的道德要。求下能够按照成人的旨意去做,但他们实际上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蒙台梭利曾说过:“年幼儿童没有是非感; 他还生活在观念之外。事实上, 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很邪恶, 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 既他的行为很幼稚。”因而她声言, 她的著作对幼小儿童“没有使用‘善’、‘恶’、或‘道德’这些术语。”只有到了6 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是非正式误意识, 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意识时时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应避免成人化倾向,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基于儿童世界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 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 以成人的眼光把成人的东西强加给儿童是危险的。这如同儿童认知领域中的某个逻辑结构尚未建立时, 你非要求儿童用这种逻辑结构去解决问题一样, 其结果只能儿童无法完成任务; 无法完成就会感到痛苦; 这种痛苦与学习联系在一起, 会使儿童讨厌学习。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因此,对各个阶段的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不同。皮亚杰肯定,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即它不能超越儿童道德发展的一般进程,否则,儿童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认为,与其要儿童形成高水准的道德观,倒不如选取水准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教育,例如,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爱幼儿园等,这样的教育将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效果。幼儿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自律的萌芽,此后,道德教育的主题也就转变为发展儿童的自律道德了, 自律道德的根源在于儿童对成人的单方向的尊重, 发展自律道德的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及成人相互交往, 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做比较, 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 互相协作, 发展自己的评判能力。成人往往认为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高于幼儿,其实并不尽然, 成人应虚心地倾听儿童的道德思考, 以平等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另外,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 在日常生活和有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 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中文核心期刊 儿童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杜威的原则是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总之, 幼儿教育应从实际出发, 以皮亚杰的幼儿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 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特点, 恰如其分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种娱乐、游戏活动之中, 使幼儿在学学、做做、说说、玩玩之中受到思想教育, 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道德教育,故事,道德发展,生活
我国新版德育教材《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运用了大量故事。道德教育中的故事法是运用读故事和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是道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之一。美国教育学者基尔帕特里克(Kilpatrick)认为,故事是发展儿童良好品德的重要方法,因为故事能够创造对善的情感依赖,激发学生成善(be good)的渴望;故事能够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这种示范在儿童的日常行为环境中很少见到;故事能够使学生熟悉他们需要知道的行为规范;故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1]故事曾经是世界上许多伟大教育家最喜欢用的教学手段,讲故事是培养儿童良好品德的自然方式,因为故事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人,故事是儿童逐步了解社会所要求的各种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以往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很少认真关注故事在学生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更多地是关于道德知识的教学、说服、纪律约束、行为训练、奖励和惩罚以及各种仪式和活动等。因此,在德育课程及其教学中使用大量故事是一大进步。但是,当前人们在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认识和实际操作上仍有一些偏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个体道德发展是由各种各样的故事所塑造的
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人们都认可故事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但是这种价值理解大都为:适应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特点,迎合儿童的兴趣,把枯燥的道德说教改为具有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这种对道德教育中的故事法的理解过于狭隘道德发展,忽视了它本身具有的其他更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
的确,故事首先是因为其富于感染力的情节和情感,正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1903-1990)所言,除了父母之外,文学书籍是儿童获得生活意义的最重要源泉,“儿童做出选择和判断很少是基于正确与错误,大多是基于‘谁使他同情,谁让他厌恶’的情绪,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的(be good)’而是‘我想成为谁’。神话故事中的英雄让儿童喜欢,因为英雄是最有吸引力的人物。”[2]因为儿童理解道德问题是用一种情感的、想像的和像故事一样的方式,因此,如果儿童要体验道德发展,他们就必须通过故事的经历来体验,而不是试图通过抽象思维来推理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无论成人还是儿童,个人的生活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故事所构成的。这些故事包括传说、小说等虚构的故事,生活听到的、看到的现实的故事,自己的故事或他人的故事,历史的故事或现在的故事。美国当代哲学家麦金太尔认为:“人在他的虚构中,也在他的行为和实践中,本质上是一个说故事的动物。他不是必然的,但通过历史,成了一个渴望真实性的说故事者。……正是通过听许多重要的故事……,儿童才领会到或没有领会到一个孩子是什么,一个父亲或母亲是什么,……因此,除了作为最初的戏剧资源的这些故事之外,我们无法理解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任何社会。根据这个传统,说故事在教育我们成为有美德的人的过程中,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3]法国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保罗·利科(Paul Richoer)曾说:“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描述世界的模式。不管是传记性的或虚构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站。故事把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与历史联系起来。故事提供了一种具有丰富的时间、空间、人物甚至对生活的建议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故事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想像、陈述和隐喻,让我们在道德上产生共鸣,促进我们对他人、世界和自己的认识。”[4]因此,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是由这些故事所塑造的。
故事影响个体道德发展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与公共政策荣休教授威尔逊(James Q. Wilson)的研究来加以了解。威尔逊曾分析了道德故事影响个人道德形成的三种方式。①传递道德信息。他认为道德发展,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具有后果论的性质,即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②激发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一些故事激起了我们体验他人曾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人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些体验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因此,故事能够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③扩展思想世界(universe)。这些故事扩大了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与价值具有的把我们整个人类联系起来的作用相适应。[5]
强调个体道德发展是各种各样的故事所塑造的,意味着道德教育中的故事法其实质就是强调道德发展的情境性和特殊性。因为每个人所遭遇的具体生活情境是各不相同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遭遇,以及不同的阅读经历,自然对社会所要求的共同的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情感体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道德理解和个人品格。人们常说社会传媒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可是没有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负面影响就是通过生活中的许多故事实现的;生活中的故事实现了学生的社会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主要是由这些生活中的故事和虚构的故事(其载体为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书籍和互联网络等)塑造的。这些故事成为了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塑造了一代青少年的道德面貌。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以往关于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观,认识到道德教育的故事法是一种重视道德发展的情境和特殊性的教育途径,是一种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相联系的教育,因为,个体道德发展是由各种各样的故事所塑造的。
二、运用故事法必须处理好消极与积极、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重视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意味着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培养自己的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教师和家长在一定情境里给孩子讲故事(别人的故事或自己的故事,亲历的故事或听来的故事),并且提供机会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在故事法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前述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观影响,使得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这里只是谈及两个方面,即消极与积极、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1、消极与积极的关系。从学校教育实践中故事法运用的效果观察来看,在道德感受上,教师讲故事的效果要好于学生自己读书本上的故事。分析原因之一在于教材上的故事过于强调故事的道德意义道德发展,而且非得说出一个道德教益不可,让“道”凌驾于“文”之上。过于强调故事的论说性会使故事法就像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一样,丧失了故事法道德教育本身的优势。而教师的讲故事往往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和经历,强调故事情节、趣味,加上教师本人的语言渲染能力,很容易与学生的个人的体验、经历和情感相沟通和联系起来。当然这是指会讲故事的老师。语言感染力不强的教师的教育效果与书本故事呈现效果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道德教育中的故事法有其作用范围,其力量在于故事本身,重视故事的情境性和特殊性,而书本上的故事过于强调故事蕴涵的伦理价值和美德的提炼。笔者把过于强调故事的教育意义的故事法称之为“积极的故事法”。
美国学者谢利(Shelley)认为,艺术永远不是明确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或错误,或者做什么,它只是展示给我们看,通过这种启迪而不是指导,让我们更热情地理解人与人交往中的情境和责任;道德判断受益于成熟的审美体验。[6]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只讲述故事,不是直接告诉一个道德规范和价值,而是通过自己身边的故事,或者听来的故事,对别人的经验感同身受,明确自己的道德困境,选择或探索自己的道德根据,得到一种对自身的反省和精神抚慰。这是一种“故事法的消极运用”。教师灵活地讲故事就是一种“消极的故事法”。当然,由于故事中会有不同的价值和美德的冲突,因而仍需要教师的协调和处理,引导大家形成共享的理解和意义。
在现实道德教育中,人们往往持前一种态度,不在故事本身下功夫,反而非得说出个道理,使得故事法同两难故事讨论一般乏味,说教性太强,让人生厌,消解了故事的价值和力量。因此,笔者主张“故事法的消极运用”。具体体现为:(1)发挥故事本身的教育力量站。让学生在故事的时空情节构成的情境中反思自己、理解他人,而不是刻意去指明,或者提问讨论。因为故事法有其作用范围,故事的道德教育力量应在它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挥道德发展,超出这个范围就会适得其反。阐释只起一种辅助作用,作为点睛之笔。(2)在运用形式上,故事法应当自然、随机、灵活,与示范、说服、游戏、角色承担配合使用。
2、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现行的教材和相关的道德教育中,虽然大部分已经是与时俱进的新材料,使得教材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是传统美德教育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关于文学经典、古代历史人物的故事、关于近现代革命家的故事、历史传说等等,都会在道德教育的教材里或课堂中出现。
问题是,这些真正的“故”事的背景和特殊性与当代有很大差异。这就提出了故事法运用中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使故事的表达方式发生了从口述时代、印刷时代到声讯时代的变化。意大利学者和作家卡尔维诺认为,“进入声讯时代使人进入读图时代,但语言文字遭到前所未有的‘瘟疫’袭击。声讯时代大部分都是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思想、灵魂、哲学、生命、本质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7]他所列举的“精神、思想、灵魂、哲学、生命、本质”等词汇都是传统的词汇,在声讯时代似乎已成为时代的弃儿。这种叙事使现代人陷于平庸、贫乏、轻浮的生存状态,冲淡了人对意义和个人特殊性的追求。因此,卡尔维诺主张,惟一的抵抗方式是重读经典,帮助青年一代抵抗丑恶,改造平庸和贫乏,远离虚乏与轻浮,同时更好地改造自己。卡尔维诺说出了重要的一点,故事表达方式的变化不能丢掉人之为人的一些永恒的生活原则和基本品质。
[摘 要] 我国童声合唱艺术是1门很年轻的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童声合唱活动的展开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与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在童声合唱这1领域里、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本篇论文将以前人对童声合唱的研究为基础,重点探讨童声合唱在儿童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合唱 童声合唱 合唱训练 儿童
Abstract: Chinese children chorus a very young ar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oriented education , the activity of children chorus has been winning peoples favour and interest. Ma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some bold research and made some daring attempts in his field. This paper is based on former research into the field of children chorus , emphasizes on the positive role played by children. Chorus in the growth of children on children chorus drills.
Key word: Chorus; Children chorus; Chorus drills; Children;
引 言
论文关键词:关于幼小衔接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长期以来,幼儿园和小学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学生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
面对如同白纸般的幼儿园和低年级学生,怎样做好这一衔接工作呢?
一、充分了解幼儿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5-6岁幼儿的好奇心已不再满足于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能灵活、协调地掌握基本动作,小肌肉发展迅速。幼儿脑发育显著加速,随着幼儿脑结构的形成,脑的机能也发展起来,幼儿的抑制过程加强,可以逐渐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在认知方面能根据概念分类;按类别记忆;掌握了部分和整体的包含关系;能够掌握“左右”等比较抽象的概念;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不完善。他们的注意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以表象为素材。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儿童想象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
二、幼儿阶段应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由于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以协调性为特点幼儿教育论文,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尽管品德培养应该有多种起点,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也离不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但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
儿童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且儿童时期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如能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采用优化的教育手段,就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cssci期刊目录。俗话说,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训练学生的“坐、立、行”等行为动作时,就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矫健。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风度很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文明的礼仪习惯。
幼儿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要学着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3.从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进入小学以后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在大班后期以及学前班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课堂上经常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
三、幼儿阶段应培养初步的生活能力。
1.从简单的学习用品的整理入手,培养幼儿的收拾整理的能力。
幼儿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学,按时休息,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幼儿教育论文,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2.从语言教育入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不说脏话,给幼儿做好榜样。幼儿教育应培养学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基本能说简单的完整的话。
四、幼儿园应主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放眼现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老师们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进行的教育大大超出了幼儿园的教学目标范围。根据幼儿教学大纲,幼儿园小班重在培养幼儿自我护理能力,中班重在培养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到了大班才开始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的组成和加减法。对于大班小朋友也可适当学习小学的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几个月后的小学生活有所了解。让孩子尝试举手发言,上课要尊重老师保持课堂安静是很必要的,但不需要为应试布置作业。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简单的学习兴趣。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对于智育目标,《规程》中指出,“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错误地把开发幼儿智力与学习知识等同起来。误认为:“孩子越小、识的字越多、数的数越多、智力开发得越好,孩子就越聪明。”其实不然,开发幼儿智力主要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动手、动脑,从而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它比幼儿简单地认识几个字、背几首诗、算几道题(这些多是幼儿机械的记忆,并不理解)要高级的多,而学习知识的任务应该是从小学才开始的,因此我们常常发现某某幼儿在3岁就能背多少诗,识多少字等,一旦上了小学成绩并不乐观的现象。科学研究表明,不适宜地过早让幼儿学习知识,不但对开发幼儿智力无益,甚至有害。
重复教育,易使幼儿产生学习上的厌倦情绪。因一些学前班教材的部分教学内容与小学一年级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如拼音、书写汉字、做算术题等,这部分内容是小学一年级应系统学习的,若孩子在学前班学习了这些内容幼儿教育论文,表面上看孩子在学习一年级课程时是重复的,但一年级学习的知识要比学前班学习的知识系统得多,也深入一些,而幼儿在学前班接触过这些知识后,从幼儿心理上看是很容易产生满足感,而不愿进一步去学习,时间长了便产生学习上的厌倦情绪,随之带来听课不认真,作业不细心,学习态度浮躁等不良学习习惯。有的孩子由于在幼儿园时接受了这些知识,在进入小学以后产生一种骄傲情绪,这些将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这就是很多上了学前班的幼儿在小学高年级时成绩并不优秀的原因之一cssci期刊目录。
幼儿在学前班一旦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就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在进入小学以后进行纠正就相对困难了。以数学教学为例,在幼儿园,虽然百以内的数的加减都在进行讲解,但往往只注重计算的结果,不重视算理,进入小学后,进行加减法仍需借助小棒、手指等辅助工具,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
五、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教学内容、教法的衔接和联系。
1.加强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联系。
幼儿园教师要了解小学教育的教育内容及阶段划分,不要过多过快地进行教育,宜遵循小学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小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师要经常深入小学低年级听课,了解小学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
2.加强幼儿园的教材和小学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不宜过深,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只顾教学内容的延伸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知指导以及算理的讲解。
3.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课堂教法的过渡和衔接。
对于从幼儿园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儿童来说,面临着许多的变化:1、环境变化。学习生活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园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班级为主。2、活动变化。幼儿园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儿童的活动转为以学习为主。3、主要指导者的变化。学前时期幼儿的主要指导者是家长和幼儿园阿姨,进入小学后,主要指导者转为小学教师。幼儿园的教育通常是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以后,课堂教学时间由三十分钟延长到了四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求小学低年级教师应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充分准备各种教具,调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感知和注意,完成课堂教学。课堂中可以进行中途休息,进行相关的游戏幼儿教育论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为下半节课的学习打下精力基础。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赞扬对孩子的激励、教育作用非常明显,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多用搂抱、亲吻、抚慰等动作,讲故事,做游戏等简单活动,漂亮玩具、好吃的东西等物质奖励,竖大拇指、拍拍孩子的肩膀、恰当的赞扬、和幼儿交流,克服幼儿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在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采用鼓励、微笑、平易近人的态度、抚摸孩子的头、对孩子的优点加以肯定,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等促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消除孩子心中学习辛苦的印象。
总之,不管是小学教师,还是幼儿园教师,都应该多阅读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了解小学生在入学以前的课堂教学经历,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
论文摘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塑造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心理发展。目前,有人主张用社会性的概念来代替品德的概念,造成幼儿德育与社会性教育之间的混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考察。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往、行为、情绪情感、个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就、智力发展等有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许多人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还有的人认为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发展是一个相伴的过程,彼此不能代替。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目前,教育界把儿童的社会性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先天的社会特性,它是由儿童出生时所面临的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社会性,也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所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就是指这一特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
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其中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三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道德等规则的建构与发展。
<2>幼儿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幼儿品德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一部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涉及到了个体智能以外的所有内容,无论如何界定社会性的概念,对个人来说,社会性在概念种属上都是一个包含众多方面内容的概念。即使狭义地界定社会性它也包含个体生活中的各种属性,如情感、个性、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而品德只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与社会道德密切相连,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此,品德作为个人特性是指个人在内化社会道德时的自我表现与特征。作为个人核心的社会品质,它不可能泛指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社会属性,它只能包含在社会性之中。
2.品德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从发展过程而言,社会性发展较早,品德发展较晚,幼儿品德是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儿童出生之后,经历了初步的社会性发展(一岁以内),幼儿认识和适应了自己生存的简单环境,即家庭,通过这一最初的社会环境以及与父母的交往活动,儿童建立了最原始的自我系统。1岁以后,幼儿通过开始认识自己、别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产生了自我意识,掌握了最初的行为规范。2岁左右,幼儿在其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即品德开始产生。比如家长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亲人、父母、帮助他人做好事等。2岁以后,在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基础上,幼儿的品德也不断完善。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2~6岁的儿童在学会了与同龄儿童交往后,尤其在与同龄儿童的合作游戏中,通过动作交往和语言交往,培养了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养成了合作、友好、分享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研究发现,幼儿园大班的儿童不仅乐于交往,愿意与其他儿童分享玩具,共同玩耍,而且态度友好、形式多样。这表明大班幼儿在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合作、友好等良好的道德行为<3>。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社会性的发展而发展。以往,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社会性与品德在发展过程上的差异,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致于造成幼儿教育中的偏颇,使幼儿相应的社会性品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一,在对儿童的教育活动上集中指向于品德。由于缺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使得对幼儿的品德培养与教育工作没有过渡,内容过深、抽象,难以使幼儿形成应有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动性。幼儿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其各项活动是进行幼儿德育的主要途径。比如,早晨入园时,注意培养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妈妈再见,老师好,小朋友好”等等;游戏时,教育儿童要谦让、不争吵、团结友爱,以此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与习惯。再如,在幼儿洗手时,要教育他们事后要关好水龙头,要节约用水,进而对幼儿进行爱惜国家资源的教育,这样就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体会、消化着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社会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而成年人往往忽视了幼儿在生活中的主观体验或感性经验,习惯于从道德认识入手,对儿童讲大道理。这就使品德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结果幼儿记的只是大道理,却没有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此外,幼儿品德的内容与目标也与其社会性发展紧密相关,并随着社会要求的变化而变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社会道德体现了特定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个人道德面貌的品德必然体现了社会道德要求,它切实反映了特定社会与时代的要求。
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了振兴中华、发展国民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年青一代形成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并适应市场竞争对人才、个人潜力、技能的挑战与需要。这样,“学会生存”就成为这一特定时期的价值观。中国进入20世纪末,围绕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其他许多社会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面对这些问题,个人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和知识结构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只有加强个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整个问题,也才能共同面对21世纪。因此,“学会关心、理解”就成为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必须建立起来的社会价值观。两种价值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道德发展的时代制约性以及个体品德发展的社会制约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离开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和具体历史环境,无法说明品德的性质。”以往的幼儿品德教育内容只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内容也在增加。现在,《幼儿园工作规程》<4>中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幼儿园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情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也符合我国《幼儿园品德教育大纲(初稿)》的规定<5>,即对3~4岁幼儿提出一些最简单的道德行为要求;对4~5岁的幼儿则要求掌握基本行为规范,并培养其社会情感;对5~6岁的幼儿则重于行为主动性的培养以及道德情感的发展。
因为,幼儿阶段儿童的情绪逐渐趋于稳定,开始具有人格化的倾向,所以,幼儿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样就把幼儿德育与情感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比如,同情心和羞愧感是幼儿道德行为的基础,因此,成人要从这两种情感的培养入手,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中掌握道德标准,以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6>。可见,不断变化的社会价值体系会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在幼儿身上首先表现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然后才是品德更集中、深刻地表现出来,品德的内容与目标紧紧地依赖于社会性的发展。
3.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它本身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而是在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内化的结果。社会道德的内化始终贯穿于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因此,品德又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首先,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人心理特点,是对社会道德的反映,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的产生。道德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方面内容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儿童从一出生开始就进入到社会化过程中,在此过程中,社会道德开始伴随着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地向其施加各种社会影响,并在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儿童对社会道德的内化从而形成个体的品德。可以说,品德是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随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形成之后并未停止,它继续伴随着、并贯穿于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过程。
4.品德虽然不能体现社会性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它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社会性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社会道德关系则是其中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品德又恰恰是直接内化或反映了这种社会伦理道德关系,并表现出固定的心理特点,因此,品德作为个人特性是社会性发展中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7>。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始终都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中,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体现,儿童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掌握这一规范。由于幼儿社会交往范围较小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社会道德体系,因而,品德的价值与作用尚未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在其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个人的言行会逐渐地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可见,虽然幼儿阶段的品德尚未成型,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与教育有助于品德的形成,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社会性教育的最高目标。(2)品德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形成不同行为模式和个性特点的个体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8>: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即亲社会性方向和性方向,在这两个发展方向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发展,比如,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可能也高,也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发展却根本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如果要使个体的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作用,否则,社会性就会偏离发展的正确方向。由于德育保证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因而,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我们现在虽然大力强调社会性教育,目的是要把德育没有涉及到的内容纳入进来,使得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更完整、更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偏废和弱化品德教育。换句括说,虽然德育是社会性教育的根本,但它也只是社会性发展教育中“社会规则系统”的一部分,不能涵盖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全部内容。如果只注重德育而忽视社会性发展教育,会使幼儿教育陷入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境地。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品德培养的同时,还要使幼儿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与发展,使得社会性发展教育和幼儿品德教育都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叶子,颜洁.论教师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学前教育研究,1997,(2):33-37.
<2><8> 梁志,李辉.关于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5,(3):7-8.
<3> 杨丽珠.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4> 胡福珠,栾兆祥.幼儿园德育的途径.幼儿教育,1991,(1):11-12.
<5> 郭娅玲.幼儿道德社会化与家庭德育.蔡维藩,陈维华.师范教育研究文集.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