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30 00:53: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篇(1)

(一)宏观理论研究

关于这一主题,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分析,并一致认为,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腾飞的必然选择”。杨改学在《现代远程教育与民族教育发展》一文中从国际视野分析了世界九个人口大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情况,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与民族教育发展的关系,认为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和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该在总体上遵循从需求选择发展、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更新观念加速发展的指导原则。红梅在详细分析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意义,顺应各民族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构建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开创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局面”。也有研究者从教育立法角度对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政策法规问题进行了解读,认为“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法制化当中缺少调整规范少数民族远程教育的专门立法,现有的远程教育政策法规对少数民族远程教育来讲,存在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了法制盲点的尴尬处境。因此,立足国情及民族地方的特殊情况,建构一套中国少数民族远程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这一研究对于我们开展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政策法制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还有诸多研究结合地方实际,对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软硬件配置、师资培训、学习者素质培养、学科建设等,以及应有的举措、发展前景都进行了理论论述和展望。

(二)技术模式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实时或非实时传输课程及教学内容,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师生分离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远程教育组织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课程开发子系统”和“学生支持服务子系统”;以及在组织系统中使这些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的任务范围。研究和探讨远程教育系统模式的构建和优化,以及解决方案的技术实现,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总体阐述;另一类是对远程教育系统的解决方案、平台的构建及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学习支持服务、培训网络建设等具体问题进行的研究。宏观研究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管理性等特点,更适合于农村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继而主要关注民族地区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更多的研究者更注重远程教育系统具体环节的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在模式、支持服务等具体环节上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通过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结合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和特点,提出构建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应该遵循“分级管理,覆盖全区,纵深农村,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并且“要充分考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农民的实际需要,有自己明显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系、教学点办学条件、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状况、学员素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地域特点等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与组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结构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方案设计和技术实现的研究上,研究者主要是在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诸如资源整合应用模式、教学平台构建与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等微观问题的解决策略。

(三)实践应用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的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等优势为众多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渠道,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以成人业余学习为主,以个别学习、自主学习为中心,面向学历教育,面向在职培训,面向自我提高,重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西部民族地区开展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逐渐增多。这些项目多以当地学校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使用,改善教育与经济发展现状,缩小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在众多项目中,政府主导推行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以“投入巨大、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而闻名于世;而由民间企业千乡万才科技公司推进的“千乡万才工程”,亦以“要用数码科技改变西部贫穷”的理念与为此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而为外界所瞩目。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以这两个“工程”为主的项目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实践应用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远程教育以其知识传播快、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的特点,正在成为最理想、最现实的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领导者、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值得研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对民族地区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资源共享及资源库的构建、教育服务成本削减、师资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及使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探索。在民族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远程教育的实践思路主要是依托当地的高校,依靠社会力量,借助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构建扩大教育机会、满足当地需求的远程高等教育体系,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者重点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如现代远程教育为民族地区“三农”服务的实践探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研究、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应用研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研究等。这些成果不但丰富了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宝库,而且对于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应用问题,有学者分析指出,西部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产生了与东部和中部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的现实问题。“信息化”尽管提供了开放与共享的教育资源,但是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实现基于生命独特性的教育为根本目的的,其建设与应用本身又是以人的生动发展为重要取向的。所以西部教育发展应当在充分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尊重西部、走进西部的基础上,“把西部的人文资源转化为课件、转化为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绿色教育,然后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网络教育,不仅可以使西部的教育超越东部教育所经历的阶段,极大地促进西部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使西部的民族文化与东部和世界沟通,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教育”。这一观点无疑为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提供了观念参照和理论指导。

(四)问题对策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民族地区的应用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实践探索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详细考察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反思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这是已有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思路。综合来看,民族远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资金短缺、区域间发展失衡、设备利用率低、资源匮乏、观念落后、教育基础滞后、师资素质偏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一一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因地制宜,注重民族性;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远程教育环境;建设适合地方需要的学习资源库;转变思想,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对研究者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二、已有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综观现有的成果,尽管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及解决策略等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研究者对此的关注热情较高,并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但是,已有研究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研究思维僵化。研究者往往居于权威地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套用“理论预设和偏见(Bias)”从事研究,只要研究结果大致符合先前的想象即可。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殊性,每一个地区和民族,或者不同地区的同一个民族所面临的问题都不相同,解决策略也必然相异。现有的这种从理论找问题,而不是深入现实去“生发”问题,通过实地研究来修正或升华理论的做法,必然会束缚研究者的视野,大大降低研究成果的价值。其次,从研究队伍来看,处于各自为战、缺乏科学规划的状态。现有关注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研究者基本来自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教学一线或者非民族地区的专业研究者不多,而且研究者之间缺乏对话和合作,这不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且出现了重复性研究的问题。再次,研究方法单一。除了理论思辨研究外,大量的研究以个案研究方式、问卷调查方法为主,缺乏实地研究、行动研究等,更鲜见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后,从策略建议看,研究者针对问题开出的“药方”有许多是一厢情愿,或者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没有触及根本矛盾,缺乏可操作性。从受众立场及其现实需求出发而又行之有效的建议和策略少之又少。

三、云时代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未来走向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门槛再一次降低,这给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云时代背景下,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

(一)寻找核心问题,深化理论研究

客观地说,现有研究触及了一些现实问题,但是很多是零散的、边缘的、表面化的,研究者真正缺少的是核心问题意识,并没有找到本质的、核心的问题,即“活”的问题,从“活”的教育实践生活生发的真问题,习惯于从书本、学科规范、既定的所谓理论出发,想当然地设想和安排一些“问题”。我们认为不仅在远程教育、民族教育的研究领域,甚至所有的教育问题研究都应秉持眼光向下的姿态,走进实在的教育生活,观察或体验“活”的教育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不走进去,不去研究那活的教育,只逗留在既有理论圈子里,怎么从活的教育中找出能够升华的东西。研究那活的教育,走进活的教育,才是‘学’的发展之源”。这种关注实践策略的研究导向,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通过“活”的问题的思考、研究、论证,去提炼、修正、升华理论。因此,“活”的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亦是研究的归宿。

(二)扩大研究力量,优化团队结构

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研究力量协同参与,做好系统规划,形成研究团队,分工协作,方能形成气候。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呼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理论者与实践者合作,东部研究者与西部研究者合作,少数民族学者与汉族学者合作,优化团队结构,互通有无,实现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双重共享。

(三)改变研究思路,建立对话关系

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研究既包含理论研究,也包含实践研究,但这两者绝不是割裂开来的。要消除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取长补短,提升研究的价值。二是指研究者要融入具体的情境中,站在既是局外人、又是当事人的角色来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三是指研究的思路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以改善民生思想为理论指导,站在受众的立场,不仅要研究“给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要什么”“缺什么”,从满足民族地区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探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品质

篇(2)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择业和参与社会垂直流动,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起连续几年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其速度世所少见。同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后提前到2005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5%,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继续扩大招生,然而连续几年的扩招几乎已经耗尽了现有高校的潜力,而且由于扩招幅度较大,配套措施跟不上,已经影响到一些学校的教育质量。于是,新兴的现代远程教育就成了许多人心目中另一绝佳的选择。由教育部批准试点的几十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中,绝大部分开展的都是学历教育,其招生对象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许多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这种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为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完成我们的计划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支持。在社会舆论上它也风头正盛,以至于现在一提现代远程教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的网络学院。然而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这种高中起点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其现实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这实际上涉及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位问题。

下面我将主要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来说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不应定位在学历教育尤其是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上,而应该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国外现代远程教育以学历教育占主导的经验因为社会背景与教育传统的差异,是我们不能直接照抄照搬的。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不宜对现代远程教育寄予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

一、社会并未做好接受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心理准备和制度准备

在我国,教育程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由于我国的人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教育就成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在社会中居于弱势地位的人改变自身地位,实现垂直流动,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条件最切实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正是因为通过教育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人们才会付出巨大的投入(学费、时间、精力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其它有效的手段,社会或具体的组织在接受、认可和选拔一个人时,最先注意的也是最容易辨别的往往就是这个人的教育情况,包括学历、学位、毕业学校、成绩等。这样,教育就成为一个人走向社会并被社会接纳的敲门砖、通行证,同时,社会(组织)对其认可的程度实际上就决定了一种教育形式的命运。那么,当今社会对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做好接受的准备了吗?

一方面,高中起点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开展紧紧伴随着高校大扩招的步伐,现在第一届扩招的本科学生已临近毕业,而从就业市场反馈来的信息不容乐观,竞争之激烈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签约率也较往年有所下降。这里面原因固然很多,但由于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人数激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仅广东一省,今年毕业生(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就达8.5万多人,比去年增加了2万多。种种原因相互交织,使得用人单位特别是相对较好的单位选择的余地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相对增大。再加上我国就业市场一向有盲目追求高学历、名校生,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存在,让普通高校学生在许多“点”上供过于求(一定意义上“面”上亦然)。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出就业市场这种供过于求的现象只是表面的,实际上我国高级专门人才仍有巨大的缺口,如乡镇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等,关键是学生定位太高之类的话来。然而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即使用人单位声称对不同教育形式毕业生一视同仁,但如果最终某一种教育形式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多是其它教育形式毕业生不愿去或仅仅是他们最后一条退路而作为备选的话,那么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不平等,一种歧视。长此以往,就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各种教育形式的毕业生就会分成三六九等,将某种教育形式彻底打入另册。而这些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工作,特别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其社会认可度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以网络作为教学的媒介,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倚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但是,现代远程教育在突出灵活性和自主性长处的同时,也表现了控制难和评估难的不足。所有这些都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它就显得不是那么“正规”和“规范”。如此在一般人眼里,它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是很难说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是前车之鉴。虽然这两种教育形式开展的历史已经比较长了,也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稳定的体系,但至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仍没有取得与普通学校教育平起平坐,“同工同酬”的地位。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规范”和“正规”,不能被视作“正统”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现代远程教育会不会走上它们的老路,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为单位创造出高于其工资价值的效益来,但在招聘时单位只能凭借应聘者以前的相关资料来进行判断、选择(所以一个人的教育情况才会显得如此重要),并不知道这个人到单位后工作究竟如何。因此,招聘人员对单位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风险投资”。作为新生事物,现代远程教育一方面本身发展还不完善,很多东西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其也并无深刻的了解,既缺乏感性认识也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对一般人而言,招聘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同招聘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风险可能会更大一些(对其不了解)。这种情形也会影响到社会对(高中起点)远程学历教育的接受与认可。

二、许多学校并未做好开展(高中起点)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非常迅速,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1997年湖南大学和湖南电信合作建立第一个网上大学,到目前已经有67所试点学校开展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但是对于开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一些学校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表现出“仓促上马”的色彩。具体说主要有三种表现:1.经验缺乏。这些学校以前多只开展过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但这种辅的网络教学同纯粹通过(或基本上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是两码事。辅教学在教学中毕竟只处于从属的地位,主要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而且这种辅教学常常也是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同样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现代远程教育就不同了,它是一种师生分离的远距离教学,而且由于技术等因素限制,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师生的实时交流还难以实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教育大不一样。此外,现有高校多是“自力更生”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相互之间及普通高校与电大之间的切实合作还比较少,资源(包括经验教训)共享难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获得经验,快速健康发展的难度。

2.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现在还没有符合我们需要的、比较成熟的适用于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课程设计理论,在课件制作上多以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主,他们深受传统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要很快设计出符合和表现现代远程教育特点与优点的课件来难度很大。现有课件许多是“教师头像+教师讲义”式的,或将课堂教学“copy”到网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许多学校都是“先上马再开发”,一边学历教育已经开始了,另一边还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常常是开发一门课件就开设一门课,甚至是一门课边制作边教学,如此仓促如何能保证质量呢?远程教育课件具有很强的重复使用性,投资又很大,理应精雕细琢才是。我们现在这种遍地开花式的远程教育模式既造成了内耗,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竞争,更分散了有限的投入,难出精品。第三,教学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教学支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和维持一个高效灵活、强有力的支持服务系统是有效地开发、管理和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保证,关系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生存”。但从目前来看教学支持系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实践重视不够、作用发挥不大的问题,这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重视的方面。

3.教师的角色转换滞后。远程教学中的教师一般都是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由于对现代远程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又没有及时获得足够的培训,常常以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不能很快实现从教学向导学,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控制者向学习的设计组织者、学生的参谋帮助者,从讲台上的管理者向平台上的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这也会影响到师生的交流沟通与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由于扩招造成现有高校规模扩大,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提高,开展远程教学往往就成了一部分教师的额外负担,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利益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到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上面这些问题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于一个新生事物而言,探索试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要特别指出开展(高中起点)学历教育是值得商榷的呢?这和学历教育本身的特点有关。一方面学历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教育,它要求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严格的培养计划,相对而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规格的限定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目前我们社会垂直流动手段还很少的情况下,教育的重要性是异乎寻常的。通过学历教育获得的文凭是个人学识、能力的标签,因此就社会成本而言,学历教育的质量理应是有保证的。此外,我们也应郑重考虑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而言学历教育的意义,他们将要付出好几年的黄金时光,并对此赋予如此高的期望值,无论是对其学业、就业还是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较大规模的学历教育为试点,在道义上也是说不过去的。因此,由于远程教育经验的缺乏、教学资源及支持服务体系建构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角色转换的滞后和积极性缺乏等问题使得我们不宜过早开展大规模的远程学历教育。

三、学生也未做好接受远程教育的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

现代远程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倚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高中起点的学生多在18岁左右,他们刚从高考的压力和教师谆谆教导与严格要求下走出来,长期的就学经历已经让许多人习惯了外界强大的压力与要求,突然开始接触远程教育,完全要在一种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自己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习时间,他们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能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大有疑问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正处于一个容易浮躁的时期,再加上乍一摆脱学习的重压,要保持很强的自控能力去继续艰苦却又是自觉的学习是有点勉为其难的。同时,长期的应试教育也忽视了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他们能不能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养目标令人担忧。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比以往更广泛也更深刻,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技能,对其非智力因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承认远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上有着特殊的长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这种校园虚拟化、课堂虚拟化、交流虚拟化对学生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高中毕业的青年人正处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他们需要长者的指点带领,需要良好环境的熏陶;但在远程教育中,他们得不到学长们的传帮带、得不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得不到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得不到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所获得的(基本上)只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在校大学生们尚需要辅导员、学生社团组织等来帮助促进其成长,又何况这些校外的学子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文章(虽然有些幽默的成分在里面),对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进行比较,甚至从为人处事的方式里就能分辨出他毕业自哪所学校,这种独特的气质与思维方式难道仅仅源自他的母校校名吗?这是在他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逐渐积淀而成的啊!所有这些都是现在的远程教育所难以满足的。

四、关于“国际经验”

西方一些国家(经常被引用的如美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比较早了,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后发的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美国等国的远程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其受教育对象中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校在读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就成了一些人声称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也应以(高中起点)学历教育为主的一个重要论据。然而考虑到双方存在的客观差异,我们是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走别人旧路的。具体说,下面几个因素表现得比较明显:

1.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电脑、网络普及率比我们高得多。如美国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95%的中小学连上了互联网,“做好了全速进入互联网络教育的准备工作”。我国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美国在儿童中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的学生相对而言有着更强的操作电脑的能力和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观念与能力。在他们的学校中许多小学生就能够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撰写一些小论文,这在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些能力对接受远程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他们对接受远程教育有着比较充分的学习准备,更容易接受与适应。这种“数字鸿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2.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面已经提及的,我们的社会强调稳定、习惯与传统的力量,不太容易接纳新的东西,对非“正统”的教育形式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提防、抵触心理,这造成对其接受、认可的难度比较大。二是学习习惯的差异,我国在教育传统上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实际中更强调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对权威、书本、教师的认可与服从的被动学习的风气。在近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则不然,他们更强调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更侧重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培养学生养成一种探索、怀疑的精神。这一差别决定了他们的高中生能够对远程学习很好地负起责任,对这种学习方式更易于适应和习惯,而我们的学生突然从学校、教师、家长的约束与要求下“解放”出来,要开始对自己的学习完全负责,这其中的角色转换即使能够成功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三是他们的高校多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而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更方便快捷、更易扩展、更能体现“有教无类”思想的教育形式,本身就具有“宽进”的涵义,因此远程教育在实施管理、社会接受与认可等方面都更易成功;而我们的高等教育则更多体现出严进宽出的特色,对于远程学历教育这种新的形式,如何看待招生的(相对)低标准,如何适应学生水平差异的扩大,如何实现科学的考核来评价远程教育质量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题。面对这种教育传统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怎么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呢?

3.在社会认可方面,美国拥有多家非官方的高等教育鉴定机构,如一些院校协会、专门的鉴定机构等。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同学校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能以比较客观的态度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细致科学的测评。多年的实践成果使得他们的评价被广泛认可,一些学校往往会主动要求这些机构对其进行评估。这种比较规范的社会评估认证机构对保证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与认可度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得到社会认可的社会评估机构,对远程教育的设立与运作、对远程教学过程的分析与监控、对远程教育毕业生的考核与认可都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势必影响到远程教育的发展。

这些差异的存在,决定我们不能对西方的经验全盘照搬,而要考虑到他们这么做的社会背景与现实依据是什么,同我们的情形一致不一致,然后才能决定“引用”与否。如果仅仅因为他们走在前面就不假思索地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这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不宜定位在学历教育尤其是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上,至少在目前开展这方面教育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以为当前高校远程教育应主要定位在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上,先从事一些提高培训之类的工作,以积累经验,培训教师,如果要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学历教育试点,也宜从成人这一块做起。至于高中起点的专、本教育,则应该及时降温,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必须在普通高校上下功夫。毕竟,搂着电脑上网学习的生活不等于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力.现代远程教育论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

[2]蔡宪.论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

篇(3)

论文摘要:个别化学习理念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国孔子“因材施教”原则发展到现代,个别化学习已经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和强调。同时,主体教育论、学习风格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个别化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个别化学习,又称个体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活动。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个别化学习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强调和重视。然而,作为远程教育中的“一张王牌”(基更语),个别化学习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理念的提出和存在,是有一定的历史源起和理论依据的。因此,梳理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弄清其存在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透析

“个别化学习”源于“个别化教学”理论。随着现代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向“学”,对“个别化教学”的研究也大都转向对“个别化学习”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个别化教学理念的发展历史,也是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源起。

个别化教育由来已久。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历程中,个别化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孔子就是个别化教育的先驱,他提倡“因其材而施之以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西方国家亦然,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主张教无定时、教无定法的组织形式,也体现了个别化教学自由、开放的原则。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面对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化教育,成为当时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班级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以培养教育“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学习风格、个性差异等特点,使得“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日益遭到质疑和抨击。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也开始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个别化教学”的概念正式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对教学改革的实践也提上日程。20世纪20-30年代,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开启尝试阶段;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重新激起对个别化教学的兴趣,并提供工具(学习器和程序教材)和“个别化的教学方式”;20世纪60年代,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宜的条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他还提供了个别教学的方法。60年代的凯勒计划提供了系统化的个别教学模式等等。在中国,除了引鉴国外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者们也开始了个别化教学实践的尝试,进行了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等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倡“以学习为中心”“自主学习”,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向“学”转变,个别化学习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强调。特别是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个别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基更教授在《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一文中就充分说明了个别化学习对于远程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活动在空间上相隔离,在时间上相错开,在学习上打散了教学的班级组织,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必须通过个别化学习来适应知识的获得。另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个别化学习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促进学生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养成,实现个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由上我们可看出,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远程教育领域的兴起,我们更看到了个别化学习夺目的光环,并成为远程教育发展中最“靓丽的风景”。

二、个别化学习理念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同样,该理念的提出和强调,也非“无本之木”,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它提供了充分的存在依据。

(一)主体教育论思想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认知、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都应该围绕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以主体性方式构建知识,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它反对把儿童视为客体,主张把儿童当做主体;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儿童自主地与周围环境或教育资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谓对人的刺激或行为的强化;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要尊重儿童,关注人的自我实现。

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至今的中国教育,仍旧是一种“工具性”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工具,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而是把人作为工具、发展人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一教育理念,在高扬主体性的当今社会,无疑是发展个人主体性的一种障碍。因此,培养中国人的主体性乃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人的存在是个体性的,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学习,也应该是个体性的。个别化学习主张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注重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这与主体教育理论所强调的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构建和自主发展是一致的。

(二)学习风格理论

关于学习风格,我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谭顶良教授下的定义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时间、学习时适宜的光线、室内温度等学习环境的偏爱,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思维和记忆的风格,这些带有个体性的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布卢姆所说,针对这些差异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差异的存在,而在于怎样看待这些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果学习过程发生在学习者所偏爱的学习环境中,且学习者运用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学习过程往往是十分偷悦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针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教学就不应该是整体划一地进行,而需要真正做到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因材施教”。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既有其优势,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有其劣势,不利于学习的一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发扬其优势和长处,同时弥补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根据学习风格制定的因材施教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一类是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地失配策略加以弥补。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当前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班级教学中,我们仅关注到学生个体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个体间存在的许多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的学习风格差异,包括对学习环境偏爱的差异.学习力的差异等等,从而也就出现同样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差异很大的现象和问题。为此,教学不能仅仅沿袭传统整齐划一的模式,而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在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真正平等,就是每个学生都要得到适合的教学。传统的平等观认为,学生平等就是指学生人校学习的机会平等,学生随机分班,教师随机教班并为班上每位学生提供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的教学,这似乎就实现了学生教育的平等。其实,这只是一种机械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事实上根本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平等。因为整齐划一的教学必然只适合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等,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不适应教师的教学而掌握不了知识。因此,教学的过程,必须力图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教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中的“发展性平等”。

与教师的“教”相对应的,学生的“学”同样需要个别化、个性化。在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掌握学习步骤,采取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承认个体间的差异,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个别化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追求的就是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又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调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其基本理念就是:培养个体“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一个共识已经产生:是奶油就要浮在上面,是好钢就要成材。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其前提就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别。

(三)建构主义学习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个别化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知识。知识获得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因此,该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于学习者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使个体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学习者可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为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个体主要是通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独立性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形式。个别化学习更多地可理解为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追求个性的独立,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要去学习知识,建构起烙有个性印记的知识意义。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为个别化学习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具有个体性;同时,为使个体意义建构更有效,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个别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在学习形式上不能仅拘泥于个体的自学,很多时候可表现为小组协作学习,与他人(教师、同学)之间的交互学习等活动方式。当然,这种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是以满足个性要求为前提和出发点的。由此我们发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合下,“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非完全对立的两极。这两种学习理念(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存在许多的差别和对立,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二者是可以兼容、整合的,共同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人本主义教育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由于每个人的过去经验和教学情境中的个人体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他们自己,而不是培养具有同一种模式的、相互类似的人。”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是具有个别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个别化学习理念正是尊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个别性、个体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进行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这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大体现。同时,人本主义强调把学习者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主动地探索,而不是看成一个对象,需要外在的导引和灌输知识,注重“人性”,这些精神要义与个别化学习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运用这些精神理念指导个别化学习,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篇(4)

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依靠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要必须正视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教育观念落后、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不能满足信息化教育发展需求等,通过各方努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教育观念;师资配备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其教育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为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国家先后在西部民族地区推进了“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西部教育科研网扩展工程”、“西部高校校园网计划”、“千乡万才工程”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对于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自身条件的限制等诸多因素,教育信息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克服。

一、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关于西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状况,简单地说,就是成效显著,问题较多,步履艰难。

(一)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1.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总体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可以说是现代公民必须的素养。伴随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贵州省83个区、县、市的调查结果为例,调查显示,94.06%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72.9%的受访教师拥有计算机,61.4%的受访教师参加过校级以上信息技术运用培训,大多数教师能够正常使用诸如Windows等一般的软件及工具[1]。随着“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等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门项目的深入推进和教师教育技术考试认证体系的不断完善,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还会得到整体提升。2.教育信息化资源得到丰富。西部农村经历了近20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是大量中东部优质教育资源以各种形式向西部民族地区“输入”,各级电化教育馆充实了来自中东部的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片、电子书、教案等资源;其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也参与精心编制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媒体教材、教学节目等。这些举措极大丰富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资源。3.教育信息化建设覆盖面广。在各级各类项目的推进下,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相当广泛,覆盖地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2个直辖市、省、区在内的西部所有地区,共有包括壮族、苗族、回族、布依族、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群分享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仅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例,截至2007年,项目试点覆盖了中西部农村教学点78080个,农村中小学280281所[2],教育信息化建设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学生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民族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教育观念相对保守,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教师和学生,以及一部分教育管理者,都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往往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不少教师仍旧习惯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教参书”等方式进行教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比较缓慢。很多教师对于教学非常有责任心,但是这种责任心却时常耗费在低效率的教学行为之中。不少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知不深,不知道如何选择、加工、利用信息资源,简单地把“PPT的运用”理解为教育信息化的全部。传统的教育习惯干扰了信息化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2.教育硬件不足。随着民族地区校校通的推行,学校逐渐配备了一些信息化的教育设施,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经济基础的薄弱使得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不可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当中。一些学校也不善于运用上级的资金,在购买监控设备上往往有着更多的热情,而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面却少有投入。一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老化现象严重,远远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水平,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已经名不副实了。并且,西部学校也缺乏一些熟悉教育信息化设备日常养护和维修的人才,多媒体信息设备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此外,因为地方投入不够,很多学校没有高速上网渠道,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使用效率不高。3.师资力量不足。现有信息化专业师资人数不足,专业人员配制也不很合理,难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有很多教师只是在大学接触过电子计算机,但对于信息化的认知不全面也不深入,难以真正承担信息化教学的任务。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的状况亟待改善。由此看出,虽然在互联网的视域之下,很多民族地区的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运用仍然比较落后,效率比较低下,不能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应有效用。

二、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身条件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根本改变的,但是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能因此而停下脚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改善条件,这是当前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合理选择。

(一)更新教育理念。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所以滞后,并不单单是因投入不足而造成的硬件、软件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知有偏差。西部民族地区要在教育上真正发展起来,是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管理部门首先要改变观念,切实重视并想方设法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如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估机制,对各学校的信息化设施、师资力量及相关人员的配备情况等等进行摸底检查,出台相关政策,对合格的予以奖励,不合格的适当予以惩罚,并限期整改。同时,根据现有条件,通盘考虑,优化配制;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合理配制教育信息化资源;加大师资培训投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设施使用水平。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还可以制定一定的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自觉学习和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手段,通过信息化教育论文竞赛、信息化教学竞赛、教学展示等方式,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该改变日常教学过程中因循守旧的思想,结合学科特色,真正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拓展功能,真正密切关注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只有当教师自觉地、熟练地把教育信息化手段贯穿于教学之中,学校教学才能够真正活起来,信息化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见成效。因此,教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和钻研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合理配备师资力量,提高师资现代教育水平。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承担者,没有教师在教学第一线的落实,教育信息化只是一句空话。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学校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教师资源,更要想方设法最终解决师资力量问题。对于已有教师资源,一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有“地方教育一盘棋”的思想,对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适当调整,优化配制。二是鼓励教师自觉学习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教育水平。三是完善师资培训体制,利用新技术、新思想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使知识更新、技术更新、思想更新成为一种新常态。基于西部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师资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外部引进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互联网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教师培训可以采用集中直接授课与远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或者与当地高校签订协议,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高校相关院系进行专业学习,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自己进行培训工作。通过互联网远程课堂的形式,西部民族地区的学校也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兄弟学校进行合作和交流,以网络的当场观摩的形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于缺少的教师资源,本地解决不了就需要从外地引进。实际上,西部民族地区正面临着人才引进的良好机遇。大学扩招后,许多本科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题,近几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就业也很困难,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正是大量引进人才的良好时机。

(三)创建信息化教学和研究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地改进,以与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相适应,与学生新的需求相适应,当然也与教师日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教学研究要打破既往模式,走信息化道路。依靠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沟通交流的软件,快速集聚专业同行及其他专业爱好者,形成网络教学研究团队。教师还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用微信、QQ进行沟通。这对于快速提升西部民族地区教师的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日常的教学过程也需要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真正提升自己对于学科问题的认知水平,这就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所在。所以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擅长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搜索相关信息,补充常规课堂教学的不足。比如在数学这一类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学中,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总是理解不到位,但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各种立体的图形都能够以一种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更快地理解这些知识。可以说,形象化就是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把握的一个应用要点。对于很多学科而言,很多枯燥乏味的知识,一旦采用多媒体等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在理解上就更为容易。比如历史事件在历史课本当中是非常枯燥的,但是教师可以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特别是一些历史纪录片的片段,可以让学生对纪录片进行观摩,很快地就可以认识到当时历史事件在发生时的具体状况,并且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到相关的资讯,从而更好地、多层次地理解历史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这些相关的教学素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途径进行搜索,形成重要的教学资源。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提升日常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之余,还可以在学生中间成立多学科的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兴趣小组,由教师担任辅导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索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等问题。

(四)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教育信息化实际上也要求各个学校形成教学资源库,然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这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的方式,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很有帮助的。各地区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有共性,也有个性,各地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学生认知特点,选取有一定特色的具备教学实践价值的教学信息资源,这样地区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互有启示。

三、结语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教育发展滞后是事实,但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超常规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重视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于教学信息化的硬件设备来说,只要资金到位了,解决起来并不复杂。但对于教师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素质等软件来说,就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这就需要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积极参与,自觉行动。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是其教育能否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罗月念,刘军.贵州省中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

[2]杨改学,马志强.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8(6).

[3]孙德刚.多元文化共存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定位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7).

[4]杨宝琰.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来自文化心理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

篇(5)

[关键词] 泛在学习;理论研究;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2―0093―06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进而促使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从数字化学习过渡到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如今,泛在学习已成为当前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值得教育技术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的热点话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泛在计算”这一概念的提出,国外对泛在学习的研究不断深入。日本政府制定了目标为“利用ICT建设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的U-Japan。其中的“U”代表了泛在(Ubiquitous)――联结所有的人和物、普适(Universal)――人和人之间的心灵接触、面向用户(User-oriented)――融合用户观点以及独创(Unique)――激发个性和活力。[1]同时,日本德岛大学开发了一个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情境感知语言学习支持系统――JAMIOLAS。[2]韩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确立了以基础建设的建置、技术的应用、U化社会制度的建立和服务的扩散化为目标的U-Korea总体政策规划。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开发的U-语言学习系统,墨西哥圣弗兰西斯克博物馆的电子指南,通过准备访问、互动型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网页信息检索等活动过程,体现了“以头脑来思维,用身体体验的典型的非形式学习空间博物馆”的特点。[3]南非Virginia Tech 的觉醒型 Ubiquitous 学习校园项目以“校园空间的24小时学习博物馆化”作为宗旨,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设计了未来型(Ubiquitous)校园。[4]英国的环境森林项目(Ambient Wood Project)给学习者提供“陌生但快乐”的学习体验,把移动终端设备安置到森林中,给人们提供通过肉眼看不到的事物也能获得体验的技术环境。[5]美国哈佛大学的“促进泛在学习的无线手持设备”项目、MIT手持式增强现实模拟项目(MIT Hand-held Augmented Reality Simulations),以开发学习者就像玩游戏一样学习的未来学习环境为目标。[6]MIT的基于PDA的参与型模拟游戏项目(MIT PDA Participatory Simulations)通过使用便捷的基于 Palm PC 的模拟游戏, 提高学习者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迁移,实践隐性的学习方式。[7] Schrier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重温革命”项目和MIT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项目,都将研究点聚焦于支持泛在学习的资源和环境的创设。[8]欧洲的Mobile ELDIT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在线语言学习系统的移动版本,从而使数字化学习平台上的内容能够以一种泛在的方式提供给移动用户。[9]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泛在学习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2006年6月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把泛在计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与“无所不在教育”实践作为“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部分会议专题。2006年10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中,日立信息通信集团总裁篌本学先生提出了“泛在信息社会”的新理念。2007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对“移动学习与普适学习”等进行了专题讨论。2008年6月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创新重点课题“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U-Learning)模式及其应用研究”正式开题。2009年1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分论坛“对泛在时代和传播”中对泛在文化、泛在时代和泛在网络进行探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泛在学习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开题会于2009年5月在中央电大召开。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在本研究现有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在学习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维度、基本概念框架等,为今后我国泛在教育研究提供一个“路线图”。2009年11月在广东商学院召开的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中把“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与研究”作为大会的专题。

总之,泛在学习这个概念被引进国内以后,主要经历了泛在计算、泛在网络、泛网社会、普适学习、泛在学习等五个阶段的转换过程。这基本上与国外的研究方向和脉络一致。在对其理论探讨的同时,也逐渐重视泛在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技术的支持。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研究建立的环境感知的泛在学习环境,在推广户外教育的背景下,希望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受教师的局限,走出教室去学习更广博的知识;在观察蝴蝶的现场学习支持系统中,学习者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使自然现场学习、观察学习和教室学习融合为一体[10]。清华大学的Smart classroom追求现实环境的智能化,是人机交互与多媒体集成的许多研究技术成果。上海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项目以产学研模式展开,也促进了U-learning的实现。

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得知,早期的泛在学习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来积极推进泛在学习的理论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方面,其重点是如何通过现有的智能设备更好地呈现学习材料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交互。[11]对技术支持方面的研究也很受关注,其重点是怎样将泛在计算技术用在学习中,营造一种学习环境。[12]在实践方面,主要通过宽带设施和技术环境的创建来提高泛在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者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以了解和把握下一代U-Learning的国际动向和探索下一代U- Learning的运行方式、设计的特征和方法。[13]随着研究的深入,泛在学习不仅可以在虚拟与自然世界之间进行无缝连接,而且开始将目光转向个性化适应与情境感知上[14][15][16][17]。此外,不少研究关注泛在学习所引起的教育范式的转变,提出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18][19],以及随着媒体的改变而产生的全新的学习风格。近年来,随着技术逐渐成为可能,泛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可能,开始出现在多种教育场景之中――教室内的问题解决、博物馆里的互动、户外环境中的探测,生活中的语言学习等等。[20]

三、泛在学习概述

(一)泛在学习的缘由及相关概念

历史上对泛在学习的最早描述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他在这里指出了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泛在学习这个术语最先由谁提出,学术界观点不一。但关于泛在学习概念的起源大多数学者已达成了共识:泛在学习是由“泛在计算”衍生而来,是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Weiser)重新审视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后提出的概念。他发现,对人们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是那些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见的东西。[21]他设想把计算机做成各种大小嵌入到每件事物中,然后让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悄无声息地为人们服务。泛在计算的最高目标是使计算机广泛存在而且不可见。[22]正如他在《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文中所说的:“最深刻的技术是看似消失的,它们融入了每天的生活当中以至于不可分辨了”。[23]在此基础上,日韩、欧盟、北美等学者先后提出了类似的概念,认为泛在学习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地融入到人类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为了充分地了解和把握泛在学习,需要理解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

1.泛在计算也称“普适计算”,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Weiser最先提出来的。Weiser[24]认为泛在计算强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而计算机本身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泛在计算并不是要求开发新的计算设备,而是发展新的计算模式和相应的交互手段。泛在计算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构建泛在学习平台或环境,它不仅包括外生因素,也包括内生因素[25]。在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泛在计算技术并不一定只是单一的支持角色,它也可能是一种认知工具,或者扮演学习伙伴,或者是直接的学习目标。[26]余胜泉等认为,普适计算是将计算机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上,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新世界。[27]徐光裕等认为,泛在计算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28]由于泛在计算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强调学习的泛在性和普适性,因而使得泛在学习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2.泛在网络空间。在泛在计算提出以后,日韩首先提出了泛在网络。Weiser指出使计算机智能化的同时,使人在其中互相交换信息的空间就是泛在空间。[29]Ubiquitous空间指的是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机器都可以上网的生活空间,它由分布在生活中各个角落的泛在网络、传感器、芯片、Tag等多样的计算机所内藏事物的连接和整合来构成。[30]泛在网络空间其实就是支持泛在学习的环境,它可以提供可相互操作的、普适的和无缝的学习体系。该体系可以将学习环境里的协作者、学习内容和学习服务三个主要要素进行联系、整合和实现它们之间的共享。[31]泛在学习环境是一种包括了物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和技术的等多个层面和维度相互整合的学习环境。[32]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构建全新的教学反思、学习反思以及技术反思的平台。[33]

3.E-learning、M-learning和终身学习。尽管泛在学习是为了“弥补E-learning的不足而诞生的”[34]这一说法不够确切。但是,泛在学习却与E-learning、M-learning和终身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泛在学习是在基于桌面计算环境和移动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有数字化学习升级版本同时更新了移动学习在网络环境和智能终端上的缺陷。[35]肖君等(2009)[36]从文化角度看,U-Learning不仅带来技术文化的革新,还将带来学习者文化形态的改变,它是 E-learning与 M-learning之和。终身学习的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以及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及其“对学习情境,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学习与生活、工作的关联性的强调”[37]在泛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泛在技术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消除了时间、地点、权限的制约,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选择权。[38]

总之,泛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等多种学习参与后的一种学习状态的体现和必然的发展阶段;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则是实现泛在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具体表现形式。

(二)泛在学习的定义和内涵

关于泛在学习,它有多种名称,如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国内外对泛在学习的定义众说纷纭,但目前仍没有界定出一个公认的、易于理解的概念。基于此,现分别将国内外文献中出现的泛在学习的主要定义列举如下:

(1)国外有关泛在学习的主要定义。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2003)认为,泛在学习是在泛在计算技术条件下设计的一种学习环境。这里强调的是不过分依赖电脑更多的靠无线网络连接更多的设备,可以在学校、家庭、图书馆和你希望看书学习的地方进行学习,而不仅仅象以前那样依靠图书、电脑来学习。[39] Hiroaki Ogata(2004)认为计算机支持的泛在学习(CSUL Computer 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是一种泛在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由日常生活中嵌入式且不可见的计算机来提供支持。[40] Guozhen Zhang与Timothy K.Shih.(2005)指出,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而不用关心位置与时间的限制。[41] Zhao Haila与Youngseok Lee等(2006)认为,泛在学习是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的智能学习环境,不同于现存的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方法,也不同于在学校、图书馆等具体地点进行学习。[42]

(2)国内有关泛在学习的主要定义。白娟、鬲淑芳(2003)指出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在近乎无限的数据库中摄取知识,也可以与学伴和教师交流。[43] 汪琼(2005)认为泛在学习是泛在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所产生的新的教与学模式,强调的是随时随地学习,通过在生活中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达到学习目的。 [44] 2007年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上两次关于“1:1数字化学习”的专题中提到泛在学习是普适计算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学习。[45]付道明、徐福荫(2007)认为普适计算环境的泛在学习是指在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合的空间里,学习的发生、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学习者可以得到普适计算环境的随时、随地的支持。[46]石慧慧、刘奎(2008)指出无缝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在充满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47]梁瑞仪、李康(2009)把泛在学习看成是让学生在基于无缝连接的信息环境中随时随地自由化学习,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个人学习状态。[48]

基于上述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将泛在学习作为泛在技术和普适环境条件下的智能学习环境;第二,将泛动学习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延伸和拓展;第三,从社会文化和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但总体来说,泛在学习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①需要有泛在学习环境的支持;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焦点;③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④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不是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析认为:广义的泛在学习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学习,只要学习者愿意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工具和环境适时地获取信息和资源,是终身学习的具体实施。狭义的泛在学习是指在泛在技术和普适计算的情景创设与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资源来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是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泛在学习的特点

有关泛在学习的特点,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Chen 和 Kao(2002)[49]指出泛在学习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点: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和教学行为的场景性。Bomsdorf(2005)[50]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应性”这一特点。Zhang 和 Jin(2005)[51]归纳出泛在学习具有以下特征:①学习环境存在的无意识;②普遍可及的学习内容;③自然的学习界面;④多样化的通信方式;⑤高性能的通信。Boyinbode等(2008)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学习的泛在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泛在的学习行为;②泛在的学习接口;③泛在的学习支持服务。[52]

国内有学者认为泛在学习优化了数字化学习与移动学习的优势,具有以下特点:①易获取性;②即时性;③移动性;④虚拟现实;⑤交互性;⑥协作与共享。[53]也有人认为泛在学习主要包括按需学习、即时学习、适量学习等三个特征。[54] 有学者认为泛在学习具有非正式、情境性、社会性、高级分布式认知等核心特征。[55]也有人认为泛在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学习和生活的“融合”和操作的“透明性”。[56]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泛在学习特征的分析和总结,笔者归纳了泛在学习的主要特点(见表1)。

四、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直到目前为止,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很少有学者提出,余胜泉(2007,2009)[57][58]指出情境认知是“1:1数字学习”和智能学习空间中泛在学习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其突出特点是要将个体认知置于更大的物理和社会情境以及文化建构的工具和意义中,而泛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基本特点。韦娟、李新房(2008)[59]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归结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张洁等(2009)[60]根据建构主义重视情境性和个体建构,认为泛在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融入真实情境的学习机会,学习者沉浸其中,以各种感知方式来构建知识,把建构主义看做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笔者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把个体学习行为看成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S-R)”的过程,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泛在学习采用了一种信息从学习辅导设备到学习者的传输模型。它可以利用普适计算设备提出一个问题(刺激),再由学习者提出解决方案(反应),并由系统反馈强化这一过程。[61]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视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强调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刺激,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性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泛在学习设计中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和教学策略设计,并把重点放在组织策略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泛在学习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强调个别化学习,强调学习对象的小规模学习。[62]从这一角度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可作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加工建构形成的。泛在设备的计算与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作为学习者的建构工具来支持、指引和扩充学习者认知结构或思维模式,促进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因此,泛在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的最佳场所,能够很好的满足“以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对泛在学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63]

“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求一条最好的途径,而是寻求不同的途径以到达不同的目标”,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各种文化背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每一个学习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后现代主义关于世界、技术、知识等思想对泛在学习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泛在学习赖以实现的“隐匿性技术环境”与后现代主义批判技术至上的思想,与主张以冷静的方式全方位审视技术的功能的观点殊途同归。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是泛在学习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技术观、教育观等通过泛在学习能达到恰如其分的实现。

5.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与他人、环境参与实践,构成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知识和概念都只有通过社会化的运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根本机制。[64]它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活动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不同,学习者受到具体的情境影响也不同。[65]泛在学习为情境认知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则为泛在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五、泛在学习的冷思考

Papert[66]曾说过,当每个人都拥有铅笔和书本,而不需与他人共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将会随之改变。研究表明,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无缝的学习空间,符合人类终身化学习的需求,将是一种新型的5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device、Anything)学习模式。而且泛在学习可以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它还能促进各种学习协作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但泛在学习也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1.理想的泛在学习环境是一个交互性强、无缝的学习空间

学习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这种多样的空间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使所有的实际生活空间成为学习空间。知识的获取、储存、编辑、呈现、传播、创造等最优化的智能环境将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泛在学习资源环境它不仅把整个互联网络拥有的信息资源,甚至把整个社会和自然界都纳入其中;不仅包括狭义的信息资源,也涉及到技术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创造智能化的环境让学习者充分获取学习信息,这与学生到图书馆、学校进行学习或通过网络获取学习信息有很大的差异。泛在学习能否产生效应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周围的情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或者适应这个环境,智能化环境如何创设问题是研究泛在学习首先需要关注的焦点。

2.泛在学习中设备的先进性使学习的泛在成为可能

一般认为泛在学习使用带有射频识别(RFID,俗称电子标签)、红外数据通信端口、蓝牙端口等通信接口的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泛在学习需要嵌入式系统中CPU架构,在网络方面以无线为主、有线为辅,需要分辨率较高,尺寸大小适中的屏幕。此外,在输入方式、电池的大小和使用时间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体系,泛在学习的实现需要数字化技术环境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教学模式和弹性、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撑。

3.泛在学习的泛在性突破了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制约

泛在学习是一种随时、随地、随设备学习的“三随”的自主学习方式,创造智能化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获取学习信息,对传统的教育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冲击。对整个教育机构来说,泛在学习应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泛在学习的目标就是创建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泛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资源环境,更有效地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学习资源扩展化使得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在教育功能真正得到扩张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的作用何在?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资源环境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何把握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何使学生与泛在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无缝链接?如果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进行改变,从而使得学习资源能够在大范围中被重复使用,我们将如何使这个变化过程变得容易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

4.阻碍泛在学习发展的因素

泛在学习到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进展?一个好的支持泛在学习的环境必须是按需、即时并且适量的。一方面,呈现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学习者所需要的,并且适合当时的学习情景和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另一方面,必须从每个角度搜集学习信息,使它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同一知识。同时,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观念和习惯也需要随之改变。微软设计师曾勾勒一副后信息时代的动态场景――数码乌托邦:人类不必意识到生活环境的存在,只要浸泡在他们的产品之中,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种新概念的最终实现需要面临巨大的困难,若干年以前,我们也无法想象的信息时代已成为现实。同样,我们不必担心泛在学习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因为它已在不同领域存在、实现甚至超越,而更重要的是看它到底能走多远。

六、结束语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理论研究者走的太快,以至于大家看不清他的身影”。用它来形容泛在学习是确切的。泛在学习是使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计算设备和技术“消失”在学习者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的背景中,保证学习者在得到计算服务的同时无需觉察计算机的存在和为此而分心,从而使其注意力回归到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本身。[67]泛在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属于“回归自然”[68]还是“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能细水长流,都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海,李馨.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沿――对话东京大学教育技术首席专家山内平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6.

[2][20]李舒愫,顾凤佳,顾小清.U-learning国际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9,(1):98-104.

[3]Palace of Fine Arts. Exploratorium[DB/OL]. Retrieved 10.11,2009.

[22]M.weiser,R.Gold,J.S.Brown.The origins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research at PAPC in the late 1980s[J].IBM Systems Journal,1999,Vol.38,No.4.

[23][24]Weiser,M.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Scientific American,1991,(3):94―100.

[25][26]LiL.Y,Zheng Y.L,Ogata H,Yano Y.Research On Pervasive E-Learning System Devel opment[M].Proc.of ELearn,2003:595-598.

[27]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1):47-53.

[28]徐光裕,史元春,谢伟凯.普适计算[J].计算机学报.2003,(9):19-27.

[29]Mark Weiser.Hot Topic:Ubiquitous Computing[J].IEEE Computer,1993,(10):71-72.

[30]赵海兰.支持泛在学习(U-Learning)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7):99-103.

[31]Stephen J.H.Yang.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1999,(1):188-201.

[32][38]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7):47-50.

[33][荷]Mark van’t Hooft,夏天.普适计算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1):8-14.

[34]朴成日.韩国重视u-Learning实践与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6,(9):22-27.

[35]徐方.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艺术课程发展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数字音频课程教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3):94-97.

[36]肖君,朱晓晓,陈村,陈一华.面向终身教育的U-learning技术环境的构建及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9,(3):89-93.

[37]Mike Sharples,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J],Computer and Education,2000,(34):177-193.

[39]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2003).The 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Technology-enhance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省略/newsroom/articles/maine_learning_technology_initiative Retrieved 10.11,2009.

[40]Hiroaki Ogata and Yoneo Yano..Context-Aware Support for Computer-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The 2n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04).2004.

[41]Guozhen Zhang,Qun Jin,Timothy K.Shih..Peer-to-Peer Based Social Interaction Tools in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05).2005.

[42]章伟民,徐梅林.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43]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4):45-48.

[44]汪琼.“网络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及战略规划研究”专题结题报告[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5,7.

[45]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3):106-108.

[46]付道明,徐福荫.普适计算环境中的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7):94-98.

[47]石慧慧,刘奎.U-learning与终身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8):20-22.

[48]梁瑞仪,李康.若干学习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1):31-35.

[49]Chen,Y.S.,Kao,T.C.,Shen,J.P.,&Chiang,C.Y..A Mobile Scaffolding-Aid-Based Bird-Watching Learning System[C],Proc.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2002:15-22.

[50]Bomsdorf,B..Adaptation of learning spaces: supporting ubiquitous learning in higher distance education [A].Davies,N.,Kirste,T.and Schumann,H..Mobile computing and ambient intelligence:The challenge of multimedia[C].Germany:Schloss Dagstuhl,2005.1-13.

[51]Zhang,G.,Jin,Q.,and Lin,M..A Framework of Social Interaction Support for Ubiquitous Learning.Proc.of AINA(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2005.639-643.

[52]Boyinbode O. K and Akintola K. G, [J] A Sensor Based Framework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in Nig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8, 8(11):401-405.

[53]徐晶晶.基于Podcasting的数字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54]金桃,张东.泛在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5-8.

[55][58]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

[56]刘富逵,刘美伶.关于泛在学习研究的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下半月),2009,(2):5-7.

[57][61][62]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59]韦娟,李新房.泛在学习研究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15-24.

[60]张洁,王以宁,张晶.普适计算支持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5):9-11.

[63]裘伟廷.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35-37.

[64]Brown,J.S.,Collins,A.,and 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Jan-Feb):32-42.

[65]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8-12.

[66]Papert,S.Mindstorms:Children,computers,and powerful idea[M].New York:Basic Books,1980.

[67]付道明,徐福荫.Ubiquitous CSCL的概念模型与关键技术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09,(1):8-12.

[68]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17-21.省略);雷要曾,在读硕士,渤海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程璐璐,在读硕士,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华,在读硕士,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Literature Review in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Pan Jixin1, Lei Yaozeng1, Cheng Lulu2 & Shi Hua1

(1.College of Education,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ubiquitous learning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origin of its name, related notions, definitions,connotations, ain feature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ies. At last, some related questions are raised in order to give people dispassion thinking.

篇(6)

【关键词】网络化/大学教育

【正文】

人类正在迈入一个充满梦幻的新世纪。这个新世纪将以独一无二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全球网络化。人们已经看到了这样一个并非梦想的现实:“地球上每一个人将随时随地都可以同另一个人自由地进行联系。正是这个简单的事实,犹如工业革命把农业的中世纪改造成为过去的二百年的工业文明一样,将使整个的世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1]如果说,80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曾给刚刚打开国门的人们一个令人“虚幻”的技术世界,那么,今天,站在世纪末的门槛前,人们已毫不怀疑计算机和电信革命对人类正在或将要产生的深刻影响。大学教育也在这一影响之中。现在的问题是:信息技术革命对未来大学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

一、网络化的革命性意义

在讨论信息技术革命对大学教育影响之前,有必要认识这场革命对社会和人的影响及其本质特征。

(一)网络化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

比尔·盖茨这个名字已成为因特网和微软的代名词,也成为20世纪信息技术革命的代言人。他创造了一个进入梦幻世界的捷径,把人们带入充满想象与现实结合的电子时代。尽管我国目前尚有23.6%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51.7%的学生从未使用过网络[2],但由于大学生们对先进知识和技术特有的直觉和敏锐,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网络化时代的追求。

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8月2日一期文章中认为,因特网的使用正在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据美国研究网络业的eMarketer公司预测,至2003年全球经常使用网络者将达3.5亿人,比1998年底的9540万人增长26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99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当年6月30日,中国使用国际网络(互联网)的用户数已达400万(1997年,只有64万人上网)。据国际数据公司预计,到2001年,中国的网民将达到2700万人。可以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革命正在通过“1”和“0”组成的一串串“比特”所代表的数字化,静悄悄地进入我们的生存空间。它对社会的震憾将视如18世纪第一台蒸汽机那样,以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其著名的“数字地球”概念中对信息时代的本质作出了精辟的论断:“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推动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是一场革命性的变迁。”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还没有过任何一种技术能像“网络化”这样,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

显然,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革与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1.在经济生活上的影响。

(1)经济增长理念的改变。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将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进步和进入信息时代将使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使人们奢望的“收益递增”成为可能,由此导致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新选择过程。社会将进入一个以知识生产、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2)经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产业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龙头产业。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从一个全新角度重新考查企业与其供应商、客户、合作企业、竞争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重新选择经营方式、竞争形式和生产途径。

(3)经济组织形式的全面改组。企业外部如供销关系、用户关系、合作关系等,企业内部如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都将发生质的改变。虚拟企业诞生和多变的动态组织结构将把人、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优化配置为最理想状态,以适应全球市场环境的突变和富有个性需求的竞争挑战。全球网络将使新型跨国企业和“超国界经济”的企业战略联盟组织成为全球经济的垄断,使虚拟经济和虚拟经济组织充塞整个世界市场,使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运行机制网络化。

(4)经济的消费方式和财富的分配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以实体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参与财富分配的格局已经形成,而后者参与的比重将趋于增大。网络使得企业供货商、制造商、经销商和零售商以及传播媒体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消费者有可能直接参与产品的策划与生产、销售;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战略的主导思想。

2.在政治生活上的影响。

(1)政府运作方式由于信息的流动、传递与交换方式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双向信息传递使公众意愿的表达更直接、准确、广泛;缩短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公众的自主性和团体的自治性增强,决策过程更加多元化;政府机构的设置在层级上更为简化,综合性增强;公众对政府行为和政治家的监督检查更具体,更透明。

(2)原有的权力结构和权威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一国政治制度受全球化信息的牵涉和互动将发生根本性变革,权力的组织结构、管理范式将发生质的改变,政治家将日趋平民化,社会分权化趋势将日趋明显,并逐步向社会的分层化发展,引起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的变化。

(3)政治生活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程度加快:人们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可以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既是目击者,又是监控者;既可以自由表达不受限制,又可以对国家重大决策进行直接干预。

3.在文化生活上的影响。

(1)现代信息技术将促使一个新的行为特征、互动规则和思想意识的新质网络文化诞生。这一网络文化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导产业。它从为少数人欣赏的曲坛走进成亿上千万个家庭,成为百姓文化餐桌上的每一道精神大餐。其中,一种人类共同需要研究的“虚拟文化学”正在诞生,人们既要对传统人文学科进行再造,又要对人类新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理论阐释。新质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正在改变人的生活,可以预言,人类思想文化进程将出现跃进式的变革。娱乐产业将大幅增长,成为闲暇人们的精神需求。

(2)由文化团体和主办者支配读者的时代成为过去。在网络时代,他们将以读者的口味来决定产品的内容、生产的周期和形式。读者自主选择、自由欣赏文化内容并支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形式的格局正在形成。

(3)文化部门和文化产业组织形式和角色界限日益融合。过去的文化部门和单位(如文艺团体和出版业)彼此间的概念和界限很清楚,当他们的关系和产品都变成了数字的单元,其各自角色就显得不再重要了。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由于产品内容、形式的变化而发生融合和变通。

(4)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往、各国的文化整体流正在成为现实。通过网络正在消除种族隔阂、民族成见,但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文化挑战的危机已经出现,使得保存、传播、继承和弘扬最优秀的、民族的、传统的精品文化的任务日趋紧迫,大众文化与个性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突将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兴奋点。

上述领域的变革正在或将要对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影响。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看社会的历史化进程,社会技术变迁必将引发社会形态变迁并由此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当我们步入信息文明的社会形态时,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将发生重大调整,这主要包括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等。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人类生存方式的最显著变化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沟通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时空概念淡化,人们的交往、工作、学习、娱乐将不再受时空“异步”障碍的影响,人们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人们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

第二,由于人们用于物质资料生产的时间相对减少,自由闲暇和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由此,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日益增强。网络自身所显示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这种追求和选择得以实现。人们的生存质量由于多样化和丰富性而不断提高。

第三,由于“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人们将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控制。作为信息技术的创造者——人再次转化为信息技术的异化物,而成为“人—机”对话中的情感迫害者和生存孤独者。人作为征服自然的胜利者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战利品——虚拟技术的奴隶。

(二)网络化对人的影响

信息革命对人的影响除了上述已涉及到的生存方式带来的影响变化外,其本质影响可归纳为三点。一是人对自然的影响力。人是自然之子,人对自然的征服体现为人认识和支配自然的能力的大小,而人对自身潜力的认识和挖掘开发是与之相伴随而不断深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是人征服自然的又一成功标志,体现了人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以及由这种体验而产生的自信。二是技术对人的影响力。无论比尔·盖茨还是尼葛洛庞蒂都反复申明,物质世界都可以简化为数字“比特”,而人也将被数字取代,成为数字化的“人”,数字化的“社会”。这种简化从审美角度上看是一种简洁,而从哲学意义上看则是人性的虚无。难怪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早在70年代就预见:“人类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既是对自我的延伸,又是对自我的截除。”技术就像一根梦幻的魔杖,它既顺从于人又可能给人以假象;它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人们幸福,也可能带去意想不到的灾难。它制造虚拟世界,使人们沉湎于失真的生存空间,并由此产生一种虚幻的虚拟情感和体验。人对自身价值的崇拜被对技术(机器)的崇拜所取代,以至于人对物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人的兴趣,物(机器)成为人的主宰;人们在征服自然界的同时,有可能对自身力量产生动摇和失望,由此导致人的精神世界最终发生危机。三是人对超自然的影响力。现代信息技术的逼真性和再现性,即虚拟世界的可视性,使人们似乎难以分辨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这种生存状态将强制人们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理想王国的同时,因一时得不到现实的成果而沮丧,或迫使自己成为虚拟世界的一分子,试图摆脱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或以一种超自然的生存状态对待现实世界,抗拒逃避,甚至不负责任。人可能再度陷入神秘主义怪圈中,成为技术世界的现代异化物。我们不能不担忧,人的存在将被人所虚构的超自然影响力所淹没。

德国作家尼古拉斯·鲍恩说:“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别的什么人能够拒绝或想拒绝这个电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她新奇的自由性、便利性、快捷性和挑战性,掩盖了她潜在的性和危险。”“从根本上说,人的所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工作和创造性活动,都是为了让生命有一种存在的需要和感觉。但现在,电脑和网络将在不知不觉中剥夺去人类的这种生命个体的独立性知觉。她正在制造一种潜在的人的生命知觉危机。她用高速运转、变幻和无限的“海量”比特,制造出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煽动性和诱惑性的,让人一接触到她就不顾一切地一头栽进去,失去理性和自我。她的危险在于,她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他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她利用所有人类的交流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3]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

根据何明升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4]。美国学者称之为Compunication(计算机通信)。俄国信息专家格莉米扎认为:“在全世界组建全球性信息网络,并将它们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简要地说,建设将世界上所有贮存的信息变成每个人的财富的人类共同体——就是信息化”。何明升把这种信息化的技术特性归纳为四点:(1)数字化——称之为“信息DNA”;(2)网络化——目前人们熟知的国际互连网就是全球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的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干线;(3)大容量——计算机将产生巨大的存储能力和极快的处理功能;(4)高带宽——光纤通信技术是解决信息通道带宽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技术特性在社会过程中的普遍使用而导致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变革,并由此引发的与之相应的社会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形态和社会规范体系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社会”或“网络化社会”将与18世纪的蒸汽机技术、19世纪的电气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意义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

革命性——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飞跃,而信息技术产生的信息沟通方式的这场深刻革命,将如同牛顿、爱因斯坦的概念框架一样具有革命性,它们会引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网络功能无处不在。

不可逆转性——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所特有的革命性的技术特性,它将迅速扩散为全球性的一场巨变,它将改变所有称之为传统的东西或将传统改造为一种新形态框架之下的东西,“回到过去”或躲避这种影响已成为不现实。网络化像时间不可倒流。

无法抗拒的魅力——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像潘多拉盒中的魔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引诱人们不断地追寻并探求这一技术的无限性。网络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

网络世界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生存方式的冲击力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都表明它必将对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身处在教育的所有的场景中,已经并正在深切感受这一冲击之下的结果,同时充满着对未知影响的憧憬。

二、网络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府对全球网络化的反应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对教育的影响,除因深刻变革的全球经济对人才资源的重新认识而引发的人才争夺战外,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根本变革,使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政府和首脑都把超常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划拨巨额预算以支持与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人员的计划,作为参与21世纪全球竞争的重要筹码。各国政府敏锐捕捉到对于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战略中致胜的关键法宝:优秀人才,并迅速、积极地作出反应,成为率先变革者。

一是作为时代转折。许多国家政府首脑对信息革命可能带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和生存空间的共同认识是:这是别于人类已有社会形态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别于人类传统生活意义的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即这是人类生活在面临21世纪新纪元的一种具有时代象征的转折。为此,从自然资源和资金大战中转到以人才资源和智力大战的新的起跑点上来,这是各国政府顺应时展,在社会生活转折的重要时刻作出的明智的战略抉择。去年卸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称:我们需要一个与信息社会相匹配的学习社会。美国总统克林顿则断言:信息时代首先是教育时代。可以说,各国对“教育时代”和“学习社会”的选择是这一时代转折的历史必然。

二是作为战略重点。人们对人才争夺将成为新世纪来临的首要竞争焦点已形成共识,但信息革命首先反映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竞争则有其特殊性,即这是创新的、顶尖的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推拥有了这样的一批人才,谁就占领了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对此,各国首脑把经济战略定位为一种新的,即教育领先与顶尖人才领先的战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前瞻性的共识。

三是作为国家投资。在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宏大计划的同时,不惜余力拨出巨额预算,投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成了一种不谋而合的行动。他们把这一投资作为国家超常规地对未来战略发展的投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基于既然未来竞争的焦点是国与国综合国力的比较,那么,现在的竞争就是看谁投入最早,投得最多。

从各国政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这一事实,可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刮起的这股飓风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球化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不可小视。各国政府争先恐后筹谋投资“建路”并首先重视教育信息化问题,这充分表明了21世纪各国发展、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能源、资金等,而是“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

第二,计算机通讯技术是20世纪人类思维能力得以飞跃和升华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它启动的将是全新的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变革运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争取起跑线上的同步,都是为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失去这一机遇,就失去了在21世纪参与竞争的资格。

这两点启示应该是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对大学教育必定产生影响的历史背景(包括本文前述的相关内容)和逻辑基础。

(二)教育对全球网络化的呼应

各国教育界在继政府决策之后已纷纷有所行动,并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为教育面向信息革命的重要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通讯为基础的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虽然目前对这种推广和应用的对象、范围、途径、形式、目标等等尚未形成定论,但从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向看,主要体现为教学辅助、科研服务和虚拟教育等方面。按照祝智庭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影响阶段划分,随着PC机、计算机网络(局域网)、Intennet以及未来的无线联网(泛在网:UN.UbiquitousNetwork)依次进入教学领域后,相对的教学形式将发生重大调整,依次发展为从众体教学、个别化指导、小组学习、虚拟教育到学习型社会5个阶段[5]。从现状看,现代教育信息化还只是不完全的初级阶段。在目前教育领域里,许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教育的辅助作用上。仅“从视听广播教育到计算机化教育,从众体教学到个别化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从在校学习到网上虚拟空间中的学习”[6]这一最低目标看,教育信息化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如果按祝智庭的观点,将人与计算机看做一个“人机共生”的社会,人机形成将经过“多·一”、“一·一”、“多·多”、“一·多”对应关系[7],那么,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后两种人机对应关系将会很快普及。但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化环境是否适应这一对应,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是否做出了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化社会的互动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几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8]。“重塑”是一种新质意义上的因素整合。从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看,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一些重大改变,而这些重大改变是基于一种外生力量的影响,即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产生了足以使其变化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知识产业的兴起,网络化社会的形成就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这些因素都显现了这样一些特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与增长的趋势,在时空界限中无限制渗透的趋势,在主体选择上的高度制约性趋势(在多样性选择中的条件制约)。正因为全球化、知识产业和网络化具有这些特征,它们才在20世纪末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一连串的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对教育的影响。而这一影响的本质技术特征即网络化,它使全球化和知识产业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当今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打破传统年龄和学制界限的终身教育发展趋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可能。这三大趋势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将取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教育信息化与社会网络化的关系是:前者受制于后者,对后者产生影响,后者决定前者,两者具有连动作用。它们之间的互动无疑已对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和模式提出了挑战。

在这一挑战面前,我们是否应该用一种全新的思维视角对未来大学的“重塑”进行一次充分地估价?

三、网络化与未来大学的发展

(一)大学在历史中的抉择

仅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我们已经强烈感受到网络化给当今社会的巨大冲击以及面对未来将会引发的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对21世纪人类的命运具有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我们已经看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教育国际化的趋势,由于网络化的推波助澜而变得更加突出。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我们能够对网络化在大学发展趋势和特征上的影响有所预见和把握,当我们的大学为如何实现跨越,赶超世界一流而寻找捷径时,网络化所带来的冲击与机遇何尝就不是这样的一种捷径?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大学的存在有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评价:“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标志。作为一座精神家园的象征,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不断探索、征服自然之路和不断挑战、超越人类自我的发展史。

追溯大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基本把握这么一条相互依存发展的线索,即大学因社会需求而产生,又因社会需求而被不断改造。它在不断调适并适应社会不同需求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影响手段作用于社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广泛应用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大学作为知识、科学与技术传播、创造和服务的特殊机构,不仅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直接创造者和推广者,而且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之中。从时间跨度上看,它由传统大学、近代大学演变为现代大学,进而发展为当代大学(注:这里所指的几种类型的大学是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概念和以功能变化为主的一种划分。传统大学,主要是指中世纪(12世纪初)在西欧出现的以科学、法学和医学为主要专业,被教会所控制,以培养封建统治和教会所需的骑士和神职人员为主的附属教会的机构。近代大学是指欧洲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初期发展(15世纪—19世纪)阶段以研究和追求科学、人文和哲学领域最高境界为对象,以培养资产阶级特权阶层人才为主的自治机构。现代大学一般指资本主义兴盛发展时期(20世纪—)在各类学科不断分化和新学科不断产生的基础上,以通晓传播高深学问,以纯粹学术研究至上,以培养社会智力精尖的英才教育为主的单一学术研究机构。当代大学指二次大战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推进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以知识探求和传播、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服务国家和社会为导向,以强调机会均等,扩大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多样、贴近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大众化教育的社会机构。),经历了不同时代和社会变迁,经受了各个集团、各种流派、各方利益错综复杂的思想交锋、观念碰撞,以及道路选择,甚至脱胎换骨的改造。从高等教育发展史看,当社会和历史对大学的存在形式发出一种挑战时,尽管向来以学术自由和自治自傲的大学决不会为世俗化而轻易放弃什么,但它在作出某种郑重承诺时,有可能却经历了一种痛苦但又是必需的理性抉择。回到我们的话题,不管当今的大学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未来的技术世界中,大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全面的挑战,它势必再一次作出抉择,并以一种与社会相呼应的全新的存在形式出现。

(二)未来大学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本文将绕开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大学教育的众多理论性问题,通过至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学存在形态的一般特征的比较,从宏观(大学的理念、大学的角色、大学的目的),中观(大学的职能、大学的组织结构、大学的管理模式),微观(大学的办学模式、大学的教学形式、大学的课程内容)三个层面,描述和勾勒一幅在网络化之下的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以及可能留给我们的某种耐人寻味的结论(见表1、表2、表3)。

从上述大学基本特征的变迁中,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大学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使人们对大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深刻。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这些变革总的来说都是源自大学本身的一种不断生长和丰富的变化,它们似乎没有质的方面的显著区别,只是在发展演变阶段上的量的差异。但是,当20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将其网络的触角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延伸时,我们所预见的未来大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正像网络必将深刻影响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样。尽管这种变革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甚至包括过去人们曾经作过的旧有选择。假如旧的选择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了事物本来运动的趋势和规律,那么,这种变革只不过是在不同的运动阶段改变了它的表现方式,换句话说,是以一种新的实现形式来体现那些根本性的规律。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哪些必定要发生的某种变革是事物“质”的改变?或是借以实现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或是事物自身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新质并导向事物发展的另一轨道?网络化下的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否可以表述为这样四个方面的趋向。

1.大学的地域性消失,代之为“核心地带”与“地带”。

以往大学多以所在城市命名,大学的发展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映成辉,构成独特的大学城文化现象。特别是知名大学,更成为众人仰慕的科学殿堂。但能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将改变这种状况,它可能形成这样两种趋势:一是由某种学科组成的虚拟课程成为全球在学人员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制作将由来自数个大学的全球最好的教授、专家、设计人员来完成。他们的制作基地和教学论坛交流密集处就成为其“核心地带”。这一“核心地带”可能是一种松散联盟的形式,可以在某个大学校园内,也可以不在大学校园内。二是如果把这种类型称为一个教学单元的话,谁拥有这样的单元数量多,谁就将成为主导全球学科和教研交流与服务的中枢站。可以认为,谁先拥有这样的中枢站,谁将是未来大学的雏形。同样如此,以科研项目组成的网间网学术论坛作为一个科研单元,它的实验基地有可能并不在大学区域里,而可能设在技术园区或跨国集团所在的某个地区,这样的集合体也就构成了“核心地带”。这种情形意味着未来大学不再具有当代大学地域上的“中心”意义,它将在教育、科研网络的支配下进行全球的战略性重组。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当今最知名的大学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地带”,如果它依然按照传统模式和理念办学的话。

2.大学的高深性趋弱,代之为世俗化与多样化。

除了中世纪大学笼罩着一层神学的神秘主义面纱外,至今为止的所有大学都以其高深学问为基本单元构成了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门槛。世俗化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现实性和普遍受益性的内在取向,也是推进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基本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类型的分化,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出现和社区大学的普及,高等教育世俗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将使大学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学不再以智商和精尖划界,上大学也不仅仅只为学习一门技艺或专门知识;它不仅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权利,学习过程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乐趣或“成为利用闲暇的最高目的”[9]。当网络化将这种潜在的权利和乐趣变为现实时,对更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大学原有的以学习高深学问为核心的单一价值取向就将逐步退居其次。同时,从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看,世俗化就是将神化的人转变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它强调一种以人为本位的取向,尊重人的意愿,主张以满足现实社会中的人的需要为目的。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和人们闲暇生活的质量需求,人们需要更多的精神追求和知识享受,更加重视自身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质量问题,更加重视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和创造一个更加适合于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正如洛韦尔对大学之所以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这一需要是什么?就是社会所有成员的个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大学”将真正名副其实地变成“大家学”。为此,未来大学的理念将发生重大改变,它将重新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合谐统一,在新的层次上为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个性多样化的自由发展提供服务。这将是未来大学角色和目的与当代大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3.大学的综合性丧失,代之为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

其一,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清晰表明,20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涌现,出现了各分支学科不断融合和渗透的趋势。为了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学生的通识教育,由单科性学院过渡为综合性大学的趋势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大特征。但是,这一特征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化在教育领域的开发而不断减弱,或者说,网络化将解决因地域的局限所带来的单纯综合性问题。网络化将把无数的学校、研究和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商店、医院、办公室和家庭等都联系起来,以解决知识和技术共享,以及科学探索和发现所涉及到的综合性问题。人们不再需要在同一个校园内设置所有的学科,以呈现出综合型功能。20世纪末全球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并战略是为了想在大竞争时代取得优势互补和效率化,但事实上并没有事例说明它“对取得竞争优势作出贡献”应该看到,“竞争的真正对手是剧烈变化的市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是能否建立起与顾客进行双向交流的渠道,以及企业内是否有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涉及的是企业机能问题,与企业的规模和实业的数量等结构性问题无关。”[10]虽然,当代的企业重组现象与当前我国进行的某些大学的合并并非一个性质,但其出现的共性问题却是值得深思的。其二,未来大学为满足社会成员终身教育的多种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承担的功能将不断泛化,逐步向多样和分散化发展,即由原来少数单元所承担的功能改由多个子单元去承担,这些子单元之间的学科综合将主要依赖网络和新型集合系统的协调(指未来大学的整合功能)。当这些子单元经网络半游离开原有大学的组织系统时,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原则。从组织系统的宏观角度看,这些子单元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的状态,而且将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状态。因为这些子单元可能将以跨校际、省际、国际的形式存在,这将导致大学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上的重大突破。其三,未来大学的高度分化(指上述的多个子单元)使得大学之间的学术观念和思想交流更加迅速、更加开放,也更为充分,同时也使得那些分化的子单元或其之间的教学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知识的更新、融合和传授工作。这将意味着大学未来的组织结构需要一种不同于现有的科层结构和教授自治结构,它将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整合功能。这种功能体现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它不仅将形成有利于激活各个子单元的创新潜能,而且持续不断地激励各个子单元在国际大学间保持独特优势的学术竞争实力。同时,这种整合功能将具有一种粘合剂作用,把众多的子单元优势整合为一个充满个性活力,使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之间的沟通更为协调融洽,并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学术集合体。谁的整合功能强,谁就将成为众多子单元的集合体,即未来大学。

4.大学校园淡出,但大学精神依存。

大学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其生命力之久远,之顽强超过了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机构,原因何在?历史告诉我们的无非是这样两个属于大学特有的品质:一是“它提出了一种毫不动摇的忠诚于探索精神的宗教”[11],二是“始终致力于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不断建立和维持平衡”[12]。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面前,大学从它的社会角色、功能、目的以及组织形式到教学模式等都将发生重大变革,有的变革将会超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但是,如何使大学这座人类精神的圣殿继续存在?这两个经过历史检验的大学独有的品质将给予未来大学以某种启示:

——当学生不再受时空限制,以多种方式出入无围墙的大学时,大学作为知识之泉的传递功能就不再是唯一的了。但是,作为探索“天地万物之源”并建构人类所需的知识大厦,同时将人类探索知识的方法传递给后人这些功能则是大学独具的。

——一方面,网络化将使大学更趋向世俗化,它将更贴近社会,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它可能会在迎合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失去其方向。长此以往,大学也许将与世俗同流合污,失去个性。因此,大学在不断世俗化的趋势中要找回它赖以长存、永葆魅力的生命点,这就是大学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学的神圣就在于它具有追求完美理想的使命,保护真、善、美的权利,共享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以及享有尊严的批判精神,这是大学之灵魂。因此,未来大学的学术自治和自由的保持,将是它胜任社会赋予它多种角色和责任的“过滤器”。

——当大学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和国”[13]时,由于网络化,人们在瞬间可以领略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人们可以同时观赏到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当网络文化(尤其是当它被某种文化强国领先占据主导地位时)作为一种世界语和世界文化渗透于地球村的所有居民时,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将被淹没在一种单一世界语的通俗文化之中。未来大学的责任就在于当它自身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学者共同体”时,它将清醒意识到大学在继承、发展、丰富、创新多元文化上对维系这个原本就丰富多彩世界的平衡的深远意义。

——英国雷丁大学控制论研究负责人凯文·沃里克确信,再有50年,机器将征服人类。日本高级通信技术国际研究所硅脑制造工程的负责人雨果·德加里承认,他创造的东西可能会“把我象苍蝇一样拍死”的想法一直搅得他心绪不宁[14]。这似乎听起来像科幻噩梦,实际上,人们已经预见到,由于信息爆炸带来的这个机器世界在给予人们更多方便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更强烈的精神冲击和压力。人们将更加迫切地寻找一种能够摆脱现存信息垃圾带来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解脱方式。他们不仅需要有一个能够指导他们消费、利用、选择、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且他们更需要寻求一块宁静的思维空间和温馨的情感家园。未来大学应该成为这样的“精神家园”:它将满足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重塑人的自尊,张扬人的个性;它将成为未来技术世界中充满人文关怀和注重人文资源的“飞地”。

(三)我们的准备

对未来大学的命运,本文并没有作科学方法上的严格推论,只是作了一种“猜想”。如果顺着这一猜想继续探讨,可能寻求一种达成共识结论的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但在追寻这一结论的过程中,我们反倒会从中得到极为难得的创造性火花和探索性发现。恰恰可能是这些“火花”和“发现”对于我们意欲追求的彼岸世界,也许是跨越的一座“桥”。

当初希望能在文章的结尾给网络化影响下的未来大学一个结论。事实上,这个结论至今不知所以然。好在这一命题将会成为21世纪大学教育最有意义的课题,可以肯定,它的“解”应该在它变革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萧琛著.全球网络经济.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网络网得住生活吗.北京晚报,1998—12—10

[3]《代用品与者》Copyright.ITWNewcorp,Inc.1997—1999Allrightsreserved

[4]信息世界,1998(2)

[5][6][7]祝智庭.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技术哲学观的透视.见: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教育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8]〔美〕国家科技委员会.技术与国家利益

[9][11]〔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89,133

[10]超大规模企业未必具有竞争优势.参考消息,1999—09—13

[12][13]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招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2,10

[14]〔美〕奥蒂斯·波特.21世纪21种设想——机器比人更聪明.参考消息,199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