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明村创建工作方案

文明村创建工作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9 01:23: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明村创建工作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明村创建工作方案

篇(1)

*创建安全文明村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醒您:请根据实际修改)精神,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村创建活动,切实推进我村两个文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提醒您:请根据实际修改)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丰富群众生活,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现代村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文化阵地的“双建设”,逐步形成整洁、文明、有序,具有良好社会风气、丰富文化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现代农村新格局。二、工作目标依据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创造条件、梯度推进的工作原则,确定安全文明创建工作目标是:2009年建成县级安全文明林区和乡级安全文明文化村、卫生村、生态村;2009年建成省级安全文明林区和市级安全文明文化村、卫生村、生态村。三、创建标准l、综合治理组织落实。村级领导班子团结,有一名副职负责综治工作;村级治保会、调委会、治安联防队、护村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健全,并能充分发挥作用。2、治安防范措施落实。创安纳入村工作规划,人、财、物基本有保障;村治安室、联防站、报警亭相应配套;重点仓库、财会室和村民住宅防盗设施齐全;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刑释解救人员安置帮教,“五种人”监改工作落实;以防激化为重点的各类民间矛盾及时化解,一般矛盾基本不出村。3、村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在

辖区内赌博、封建迷信有所减少,得到遏制,活动、宗族势力、群体性械斗、闹丧基本消除,村风、民风好转。4、辖区治安稳定,村民安居乐业。村内不发生杀人、抢劫、、纵火等重大暴力案件,无称霸一方的地方邪恶势力,无涉毒犯罪;全村环境整洁,服务网络健全,文化生活丰富,村民对创安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60%和80%。四、工作步骤㈠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时间为2009年一季度。主要是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有关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制订工作方案,成立专班,加快文明创建工作的协调运转。㈡具体组织和实施阶段。时间为2009年二、三季度。主要是对照年初工作安排和文明创建工作目标的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㈢自检和评比验收阶段。时间为2009年四季度,主要是对照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的验收标准,积极开展自检、自纠自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同时报请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五、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工作的督查、指导和考核,特成立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乡创建联络员:(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氛围。村委会和村小学要开设专题专栏,对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对不良行为予以曝光。(三)明确任务,各尽其责&nbs

p;1、各村、支两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组织实施。2、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对全村创建安全文明林区和安全文明村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指导。3、村治保会、调委会、治安护林队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负责创安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置。

篇(2)

2020年,XX区按照“全面统筹、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民共享、全域宣传”工作思路,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揽,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向上健康发展,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

一、常态长效,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一)网格包保不懈怠。继续按照《XX区2020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干部职工每周五到包保社区网格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整治,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参与帮助包保社区网格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点位达标不反弹。继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点位标准(2020年版)》,对全区所有测评点位进行常态化包保,定期对包保点位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着手整改,建立点位包保常态长效机制,保证所有点位都有人问有人管,确保点位随时处于达标状态。

(三)志愿服务不打烊。由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及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及社会志愿者到城区主要干道、主要交通路口,配合各路段路口执勤交警,针对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翻越栏杆,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逆行、乱穿马路、随意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四)宣传发动不停歇。区深文办督查组定期向区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继续在“文明同行·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以文字+短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曝光;区属各媒体平台持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别进行宣传,保证宣传力度不减,深文热度不降,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率。

同时,将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作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四全五化六心”工作法,坚持构建全员参与体系、全域文明矩阵、全民创建网络、全时宣传格局,打造优良秩序;创新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智慧化管理,打造优美环境;优化交通环境,打造宜居环境,守护舌尖安全,挖掘XX元素,净化市场秩序,注重旅客体验,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认真总结,及时梳理,2020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资料汇编及工作亮点材料汇编已完成编制并如期报送。

二、稳扎稳打,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扎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XX区2020年“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8+N”创建标准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环境卫生整治为着力点,将文明村镇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涵。截止2020年10月,共创建省级文明镇3个(其中板桥镇已申报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市级文明镇3个,区级文明镇2个,文明镇创建占比100%,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1个,区级文明村44个,文明村创建占比达88%,预计2020年底,文明村镇创建比例达100%。

三、久久为功,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根据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对照省、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明确区级文明单位体系内容和标准,积极发动辖区内区级文明单位复查及各行各业单位申报,将辖区内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纳入区级文明单位创建。通过上报材料,初步筛选、考察走访、组织讨论、征求意见等环节复核评选出区级文明单位,把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XX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省文明单位5个、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6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14个、区级文明单位30个。下一步按照工作部署,预计2020年11月完成复查考评工作,并将在年底进行表彰。

四、绵绵用力,认真做好文明家庭评选

(一)开展标准化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文明家庭出发,形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氛围。创新推出“五有”“6+N”标准化创建品牌,结合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家庭评选工作方案》,发动全区家庭积极参与评选,2020年申报省级文明家庭 户,获评1户。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文明家庭4户,市级文明家庭2户,区级文明家庭397户,镇(街)级文明家庭1500户。

(二)开展示范化创建。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培育良好家风等为目标。积极认真打造XX区大连路街道成都路社区和XX区板桥镇板桥村两个文明家庭示范点,目前已完成验收相关工作,并且稳步推进开展活动。

(三)开展成效化创建。一是榜样引领有示范,通过鼓励文明家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创建,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形成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推动优良家风家教家训走进了每一个家庭,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和谐;二是凝聚群众有突破。架起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建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式开展工作和活动,逐步形成了一种互敬互爱、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居民对文明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村(社区)综合满意率提升5各百分点,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文明进步的良好风貌;三是文明程度有提升。在创建过程中,以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为目标,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使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社区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贡献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更加凝聚积极向上,文明进步和谐氛围。

五、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文明校园创建,我区各级文明校园共58所,其中全国文明校园1所(XX区第十三小学)、省级文明校园1所(xx航天中学)、市级文明校园15所、区级文明校园41所。

(一)强化领导。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体制机制上实行“五个纳入”,纳入全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印发转发《xx区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贵州省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评估细则》等文件,确保目标任务、责任主体、项目经费、考核督促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指导各学校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两个体系(贵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贵州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制定文明校园八标准(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德育体系、德育阵地、教师队伍、特色课程、活动文化、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师生的文明素质。

(三)强化教育。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通过设置永久性公益广告、经典朗诵作品征集、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彬彬有礼xx人。

(四)强化宣传。在聚焦XX、903频道等区属媒体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学校开展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全区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措施等,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区级先进评比,择优往市级,省级、国家级报送,2020年共计表彰了区级“三好学生”1040名,优秀学生干部220名,先进班集体200个,获评省级新时代好少年1名,对广大师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管理。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督查,全面掌握各学校贯彻落实情况,在全区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目标管理考核中扣除贯彻落实不力的单位一定分值,并取消往上级报送文明校园的资格,督促学校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六、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一)制定实施方案。以中央、省、市有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引,结合实际制定《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展示阵地打造工作。

(二)整合阵地资源。认真学习借鉴赤水、清镇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资源,按照“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内容、有工作资料)打造文明实践场所阵地,在50个社区挂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

(三)开展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义务宣讲、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群众喜乐闻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场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七、狠抓落实,不断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少年宫2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6所,贵州省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7所、市级财政支持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10所,市、区财政支持的社区少年宫1所,实现全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受益学生30000余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已成为我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场地落实。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全区共落实乡村少年宫专用多功能室300余间,落实室内活动面积6000多平方米,落实室外活动场地40000余平方米,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用于科普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实验操作室、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室、电脑教室 、用于文艺训练、展演的文化艺术活动室等场地。

(二)抓设备落实。指导各项目实施学校在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修缮的基础上,通过上级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添置书画用品、音乐器材、体育运动器材等相关活动器材,少年宫的各项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

(三)抓人员落实。在动员学校积极发展现有教师加入辅导员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的同时,鼓励各项目实施学校积极聘请校外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活动的文体骨干、先进人物、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基本做到了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1至2名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指导。目前,全区共有900余名中小学教师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并吸纳“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和民间艺人15人,聘请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协会的会员23人,并面向社会招募各个活动中所需要的志愿者30人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少年宫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抓活动落实。充分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育人载体,在全区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2020年9月,XX区承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举行“送一盏月亮给祖国”主题作品征集展,收到来自全区中小学作品150余幅,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乡村少年宫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周六和寒暑假,开设“兴趣爱好班”、“四点半学校”、“特色活动课”等趣味性活动项目。航天小学本着“沐浴活动阳光、享受活动阳光、和谐健康成长”的办宫理念,开展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社会服务五大类活动,共设活动项目24个,十三小学在正常开展书法、美术、音乐等项目的基础上,到裁缝店收集废旧布新开设布贴画活动项目等,XX二小少年宫注重寓教于乐,在美乐思维空间中开设科学类项目共计7个,包括声、光、电科学体验室、STEAM、机器人作坊,航模、校园电视台节目采编。

同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一宫一档”的要求,及时对各项活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使每项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详细记录,形成了详细完备的档案资料。

八、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本年度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常态长效化管理有差距。虽然已经部署了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但在动态管理方面仍存在差距,老旧小区、农贸市场问题容易反弹,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二)议事协调机制健全有差距。虽然XX区文明委早已建立相关机制,但仍有制度规定尚未完全落地。例如,尚未将文明创建情况真正与各单位奖金绩效挂钩,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未完全做到同步。

篇(3)

一、当前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情况

自2007年我市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文明创建工作高度重视,经全市共同努力,2011年我市顺利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2012年10月,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后,全市各级各地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绿满家园”全民行动、城市管理联合执法整治行动和“文明城市、美丽汕头”文明主题活动等为抓手,积极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行动,创文工作有序开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启动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对此普遍比较重视,大部分区(县)和市直单位基本能按照《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的要求行动起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相关创建工作。其中,金平区、龙湖区等区(县)以及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等30多个责任单位都以召开动员大会或学习贯彻会议、制定下发实施方案等形式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市城管局针对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部署实施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环境绿化、市政设施优化以及市容环境综治等“四大行动”,开展“绿满家园”全民行动,促进创文工作的开展;市环保局着力加强城市防污减排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住建局进一步部署

“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和城乡宜居水平;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出“五个融合”,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华能海门电厂、市地税局、中国建设银行汕头分行等单位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积极推动各项创文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管理加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围绕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市各地、各职能部门不断采取措施,在城市绿化、环境净化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均超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市政道路改造、灯光工程建设、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环境。广泛开展“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推进环境卫生市场化改革,城区环境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特别是在探索城市卫生保洁服务市场化方面,龙湖区、澄海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龙湖区目前大部分街道、社区已采用卫生保洁服务市场化运作,澄海区中心城区的三个街道也实现了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虽然成本相较以前略有增加,但保洁效果明显,城区的各主干道、街道社区等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管建并举,交通环境逐步优化。

交通秩序比较混乱,多年来一直是我市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通过打击非法营运、取缔后三轮车、规范出租车运营、加大对机动车辆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等一系列整治行动,以及随着城市智能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中心城区的交通秩序有了一定改善。同时,近两年我市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全市新投入一批小型公交运营车和新开通多条公交线路,对缓解城市拥堵、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市的公交车拥有量也从全省第14位提升至第7位,万人公交车拥有量、公交出行分担率等公共交通服务指标都有相应提高,全市交通环境逐步优化。

(四)活动引领,文明新风渐入人心。

开展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社会氛围,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近年来,围绕“文明城市、美丽汕头”的主题,我市积极开展“文明生活进万家”、“汕头道德讲堂”、“书香飘万家”全民阅读活动、“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学习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了“感动汕头十大人物”评选、寻找“汕头最美的人”等活动,宣传文明创建工作,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有效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目前,好人文化、广场文化、经典阅读、志愿服务等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尚已基本形成。通过几年来的创建,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汕头市文明区”称号。自2009年以来,全市约有33个单位被授予全国、全省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涌现了庄宜生等一大批感动汕头的道德模范,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明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组织力度、城市卫生、交通秩序、市民素质和基层文体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是组织力度问题。

个别区(县)和单位对创文工作还不够重视,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力度不够大,有的责任单位甚至尚未制定工作方案,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创建工作在不同区(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很不平衡。

二是环境卫生问题。

城市卫生死角还比较多,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区域脏乱差、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等现象较为突出;沿街商铺“门前三包”落实效果不明显;垃圾处理设施特别是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街道、马路的垃圾箱布局不均衡,密度也有待提高。

三是交通秩序问题。

机动车、行人不按交通标识出行,闯红灯、横跨隔离栏、乱停乱放等现象还比较严重;部分道路改造和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影响交通顺畅,交通秩序仍是影响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成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瓶颈。

四是市民素质问题。

部分市民文明意识、创文参与意识不强,不守秩序、乱丢垃圾、不讲公德等生活陋习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尚未真正形成,文明素质有待提高。

五是基层文体设施问题。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80%以上的街道和乡镇有科普活动场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大于1.08平方米等。但从目前来看,我市在这些方面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未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二、下一阶段重点创建工作

为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扎实开展,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根据汕头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此次调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下一阶段,我市创建工作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必须加大组织力度,增强创文工作合力。

我市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各级各地大多数单位对创文工作比较重视,但也有部分单位对创文工作缺乏热情,被动参与甚至马虎应付。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组织动员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各区(县)以及各相关责任单位的组织动员,建立相关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创建工作合力。一是召开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一步动员各区(县)、各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提高对创文工作的重视,推动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二是健全创文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文工作所涉及到的所有责任单位都列为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九大项目,成立九大“工作协调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工作和督查督办工作,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三是建立创文工作日常运作机制。要建立创文工作联络员、信息员和建档资料员等制度,分别落实专人负责创文工作的联系沟通、工作信息的提供以及创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障创文工作的常态化运作。四是完善创文工作督查督办机制。深入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活动,编发《汕头市创建文明城市简报》,加强常态性督查督办,特别是要把各区(县)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创文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终考评,实行奖优罚劣。

(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净化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管理工作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指标多、任务重,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创文工作的成败。在下来的创文工作中,我们必须抓住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着力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一是要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治理和改善城乡结合部、内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状况,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严肃整顿乱丢垃圾、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等行为。二是要完善环卫设施建设。要加强垃圾转运站、垃圾压缩站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城市主要区域合理布点,新增一批垃圾箱,逐步提高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能力;要及时加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解决垃圾出路问题。三是要探索构建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总结我市部分城区卫生保洁市场化的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将城市卫生保洁等一些管理项目逐步推向市场,缓解政府管理压力,实现管理效果提升,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净化问题。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绿满家园”全民行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继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切实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

(三)必须强化交通管治,突破交通管理瓶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强化交通管治,着力解决各类交通管理“顽疾”,突破交通管理瓶颈。一是要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加强交警的日常执法管理,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交通拥堵时的疏导能力。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路段、时段,广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道路交通违规违章行为特别是摩托车、泥头车的违规违章行驶行为,保持严管态势。二是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增强智能化交通管理能力,缓解交通阻塞。加强中心城区道路的建设、改造和维护,不断美化和拓宽城市主干道,提高道路车辆通过率。三是要完善城市公交服务系统。要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力度,加大公共汽车运力投入,增设公交运行线路,完善公交站点布局,加强公交设施管理与维护,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必须深化文明区(县)创建活动,夯实文明城市基础。

实践证明,文明创建的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进一步推进文明区(县)创建活动,夯实文明城市基础。一是要实现文明区(县)的全覆盖。目前,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濠江区已成为我市的文明区,潮阳区也获得创建文明区(县)工作先进区。已经取得文明区或创建工作先进区称号的,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争取蝉联文明区称号并努力争创“汕头市文明标兵区(县)”;目前还未启动文明区(县)创建工作的,要及早启动这项工作,实现文明区(县)创建活动的全覆盖。二是要推进基层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区(县)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实现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的有效提升;在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提升单位文明程度和文明服务理念;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家庭美德的知晓率和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家庭的比例;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文明美丽新农村。三是要完善基层文体设施。要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科普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建设,确保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确保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定期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要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建立市、区、街道各级体育组织并经常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人均体育场面积和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加强社区市民学校建设,确保80%的社区都建成市民学校,并常态性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五)必须开展全民文明行动,形成全民创文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要围绕“文明城市、美丽汕头”的主题,广泛开展全民文明行动,提高民众对创文活动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一是开展社会公德提升行动。围绕提升社会公德,开展“十大拒绝、十大倡导”宣传实践活动,举办“汕头道德讲堂”,开展《汕头公民道德歌》征集活动,推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道德读物,引导广大市民告别陋习,培育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服务和公共秩序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旅游行动”和“网络文明行动”,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三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发动各慈善机构、义工团体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寻找“汕头最美的人”评选活动,着力树立一批事迹感人、贡献突出、心灵美丽的道德典型,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四是开展文明礼仪学习实践行动。针对我市110多万未成年人,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营造百万学生学礼仪、全民共建文明城的热潮。五是开展全民阅读行动。围绕“快意阅读、美丽心灵”的主题,大力开展“书香飘万家”全民阅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校园和书香乡村,推进学习型城市、智慧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六是开展创文宣传行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手机信息、户外广告等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创文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知晓度、关注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办好汕头文明网,编印出版《汕头市创建文明城市系列丛书》,加强窗口行业和建筑工地的创文宣传,营造浓烈的创文活动氛围。

三、建议集中协调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各单位也提出了一些需要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

(一)关于交警、交通部门参与城市建设规划的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成倍增加,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对交通秩序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此,市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建议,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希望能征求交警、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相适应,从源头优化城市交通环境。

(二)关于加快规划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的问题。

调研过程中,龙湖区、市城管局都反映,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许多建成小区都没有配套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小区的生活垃圾因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经常造成二次污染,甚至成为卫生死角。此外,我市的雷打石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已接近使用年限,如何处理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是全市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此,建议市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并制定具体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规划建设各类城市垃圾处理设施。

(三)关于市区道路改造拓宽的问题。

在调研中,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当前一些实行改造的市区道路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拓宽,其改造后对缓解当前交通压力的作用不大。为此,建议我市下来在市区道路的改造拓宽过程中,可适当考虑对摩托车道进行改造,将摩托车道并入主机动车道,达到拓宽道路、提高道路车辆通行能力的目的。

(四)关于规划建设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的问题。

经调研了解,我市目前还没有一块由政府机构控制的户外大型公益宣传广告牌,遇重大活动、事项需进行户外公益宣传时,俱由各相关单位向广告公司或企业租赁。因此,为加大创文等公益宣传力度,落实上级关于公益广告宣传不得少于广告宣传20%的要求,建议在城市出入口和重要公共场所,规划建设十几块大型户外LED公益宣传广告牌,宣传公益事业,彰显城市文明形象。

(五)关于完善创文工作机制的问题。

为加强对创文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市文明办、市创文办对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作了调整扩围,并根据《汕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计划》的规定,在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九大“工作协调组”,分别由分管的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的领导为成员。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九大创建项目,建议由各大“工作协调组”负责抓好对应创建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另外,为加强创文工作的组织协调,2011年市编委已下发文件(汕机编〔2011〕30号)明确市文明办主任、副主任高配为正处职、副处职,但目前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建议落实组织部门尽快配齐配全市文明办班子,以便开展工作。

篇(4)

今天,镇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大会,主要目的是:全面部署创建市级卫生镇的各项工作,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鼓足干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力争用两年时间成功创建为市级卫生镇。以上,镇党委副书记吴常锋宣读了《xxx镇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实施方案》,下面,我就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

城镇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是展示一个地方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体现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直接反映出居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创建市级卫生镇,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镇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中来。

(一)创建市级卫生镇是跨越赶超、突破发展的需要。从全县来看,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名列前茅,多次荣获省市县“五好党委”、“文明村镇”、“信用镇”等荣誉称号,但我们集镇卫生状况、群众健康意识、农村文明程度等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加之,西康高速开通将我镇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我们要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不仅需要着眼发展、加快发展,把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富起来,还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城镇形像,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发展质量。因此,开展创建市级卫生镇活动,不仅是我镇全局性的重大工程,也是我镇立足于加快发展、率先突破的内在要求,更是谋求青铜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创建市级卫生镇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需要。卫生、健康、整洁的生活环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工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居民期望有一个文明、卫生、安全、优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拥有健康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因此,我们创建市级卫生镇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通过创建卫生镇,能够使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可以为全镇人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创建市级卫生镇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形象是城镇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面貌的集中体现,一个整洁、优美、有序的城镇环境必然给众多外来客商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可以增强城镇的吸引力。近年来,我镇综合环境卫生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通过乾佑河沿线民居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建设和项目建设,大大改善了我镇民居环境的脏乱差面貌,集镇卫生和环保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但这些与我们的门户重镇区域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位次有很大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深化。青铜关镇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是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环境卫生搞不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建卫生镇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已成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建卫生镇,城镇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居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得到增强,投资商对青铜关的信任度也将不断提升。因此,市级卫生镇既是文明的标志,又是开放招商的一张靓丽名片,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工程。当前,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快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我们要全民动员,上下一心,深入开展创卫活动,逐步改善城镇形象,对内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对外树立形象,增强影响力,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总之,实施创建市级卫生镇,是加快发展之策、是顺应民心之举,对我镇党员干部来讲是责任、是使命,对群众来讲是希望、是期盼。我们一定要举全镇之力,全民发动、全员参与,以攻坚决战、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意志,坚决打赢这场“创卫”战役。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迅速掀起创卫工作的热潮

创建市级卫生镇是一项全方位、多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创建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计划用一年时间将铜关、东坪创建为市级卫生村,用两年时间将青铜关镇创建为市级卫生镇,以后我们还要向省级卫生村镇努力。今年的重点就是要将铜关、东坪集镇和磨木路及102省道沿途村庄按照市级创卫标准全部达标。可以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村、各有关单位要下大力气,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只争朝夕的精神,按照总体部署,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衔接、齐抓共管的“一盘棋”局面,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一)集中整治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改善卫生环境。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利用一年的时间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环境综合整治要紧紧抓住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要开展农村卫生集中整治。我们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镇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治措施。这次集中整治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不客气地说,我镇部分村庄的环境卫生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特别是102省道沿途村庄,违法建筑、临时搭建物、粪堆、柴火堆、土堆以及破烂不堪的厕所圈舍,鸡鸭满街跑,污水四处流。各村一定要以这次整治为契机,下大力气,彻底解决问题,清除卫生“死角”。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努力改变村庄面貌,要结合民居环境综合整治将乾佑河沿线打造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铜关、东坪集镇和有条件的村要在主要街道设立垃圾箱,建设垃圾池,设立保洁员,实现垃圾的日产日清,定点掩埋。二是要突出抓好集镇环境整治,铜关、东坪的街道、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等地段积存的垃圾和杂物,近期内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治。同时狠抓非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乱搭乱建等问题的综合整治,做到集镇整洁卫生,达到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无乱设摊点、无乱扯乱接、无乱抛乱撒的“六无”要求。三是要治理和规范集贸市场。对镇内集贸市场进行全面整治,做到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彻底解决乱摆乱放、乱倒污水、乱扔垃圾等问题。同时,镇党委、政府决定争取资金在铜关和东坪集镇建起规模化的集贸市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四是要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治,集中整治露天早餐摊点、无证经营和流动摊点以及学校周边的小食品经营摊点,严厉打击食品污染、掺杂掺假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

(二)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建设创卫长效机制。实践反复证明,创建卫生镇,关键在于落实长效机制。环境突击整治搞得再好,制度不落实,人员不到位,很快就会产生“回潮”。一是要抓好卫生管理队伍建设。以此次创卫工作为契机,我镇对环卫保洁队伍进行调整充实,对集镇主干道划分区域,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坚持一日一扫,全天候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公共场所干净整洁。二是要深入开展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为主要内容的“门前五包”活动,对镇区内所有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体门点及居民区的“五包”区域,落实“五包”责任。会后,门前五包责任制要立即安排下去,组织人员进行签订。镇级各单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仅在做好自己门前的环境卫生整治,单位内部也要配合此次创卫工作及时开展各种活动;三要加强环境执法。要坚持对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考核,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每周通报检查考核结果。对应付了事,搞形式、走过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要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对拒不履行义务,责任区域继续出现脏、乱、差问题的,要严肃进行处理。并不定期地组织工商、卫生、土管、交通等部门,开展以整治镇容镇貌为主的执法检查,拆除违章建筑,纠正乱设摊点,对屡次劝告无效的乱堆放、乱停车等现象进行彻底清理。四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作用,聘请义务监督员,发动群众对环境卫生死角、环境整治存在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切实形成合力,创造整洁、美观、有序、文明的城镇形象,提升青铜关的集镇品位。

(三)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素质,夯实创建基础。群众是集镇的主体,是文明卫生的创造者、建设者和体现者,群众素质的高低对集镇的文明卫生程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是抓教育。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及中小学生,大力弘扬文明新风,自发检举揭发与集镇文明不相适应的现象。宣传、教育、文化、卫生等单位要通过各种途径有步骤地对群众进行习惯养成、社会公德教育,使广大群众自觉告别乱吐、乱扔、乱倒、乱占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特别是广大团员青年、少先队员要自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多方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二是抓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板报专栏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卫生镇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树文明风尚。三是抓创建。要广泛开展卫生文明家庭、卫生文明街道、卫生文明单位、卫生文明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增强群众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环境治理实践活动,多方促使每位群众都成为集镇的“管理者”,真正形成“青铜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创建工作达标的最重要的保障。在创建活动中,镇党委、政府将统盘协调,突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按期达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卫生镇工作,将其作为提升集镇文明卫生水平的一次检阅来抓牢抓实,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创建市级卫生镇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创建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将根据创建要求,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解决创建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各单位也要迅速成立相应的创卫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出本单位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创卫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落实。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群众的关心支持与积极参与,是抓好创卫工作的不竭动力。在整个创建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打赢创卫攻坚战。要通过出动宣传车,悬挂过街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设市级卫生镇的意义、目标和要求,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真正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为创建工作奠定较强的群众基础。

(三)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创建市级卫生镇工作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部门缺位、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给整个创卫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自觉把本村、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全镇的大局中去谋划,工作过程中,要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绝不允许出现相互推诿、拖延扯皮的现象发生。

(四)强化督查,严格责任。镇创卫领导小组要加强督查和指导,要敢抓敢管、敢于动真碰硬,对创建任务落实不够好,工作进度不够快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影响整体推进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肃处理。各单位也要密切配合领导小组的工作,并对照标准和实施方案开展自查,认真摸排,查找差距,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务求各项指标达到规定标准,为顺利通过验收提供完备的软、硬件支持。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为主题,以林权改革为保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城市森林化、道路风景化、农田林网化、林业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绿化理念,以生态系统建设为中心,以增加绿量为重点,逐步打造生态健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全市整体绿化水平,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12年,使全市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全部绿化,路沟、河渠、通道绿化生态效益初见成效,农田林网高标准完善提高,城区绿化实现达标,在全市形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水系)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一)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7.98%提高到31%以上(其中,山区达到60%以上,丘陵达到40%以上,平原达到20%以上),成片造林面积达到40万亩。

(二)道路、农田、水系实现高标准林网化,林网控制面积达到450万亩,控制率达到95%以上。

(三)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小城镇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四)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各县(市、区)林木凭证采伐率达到100%,无重大毁林案件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林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五)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取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三、建设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重点抓好十大林业体系建设:

(一)中心城市森林体系建设

包括城区公园建设、绿地养护、主干道绿化带、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创建等工程。一是城区森林建设。在旧城改造中留足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绿化,对新区建设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规划实施。加大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城区森林覆盖率。二是城区绿地养护管理。配齐专业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推行绿地广场管理养护招标制度。三是城区主干道路绿化。对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统一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形成园林绿化景观大道。四是广泛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活动。五是充分利用建筑墙体、坡面、立交桥、屋顶、阳台等发展立体绿化。有20%以上的单位和小区达到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以上工程由市园林部门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务。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体系建设

按照“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的绿化思路,以乔木为主,灌木点缀,条块结合,林城相依,林水相依,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形成绿树绕城的绿化格局。环城防护林体系包括北部香山公路林带(含辅道两侧林带)、马棚山、焦赞山、香山等山区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总面积1.16万亩。其中,新华区完成5200亩,卫东区完成4300亩,湛河区完成300亩,鲁山县、宝丰县、叶县近郊乡镇共完成1800亩。2011年4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鲁山县、宝丰县、叶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政府

(三)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能源林。计划在河流、水库周边建设水源涵养林,在沙河、汝河上游建设水土保持林,在浅山丘陵区建设以黄连木、油桐为主的生态能源林。总规划面积14.17万亩,涉及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等县(市),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政府

(四)村镇绿化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新村绿化工程,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按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的要求,充分利用进村道路、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水边、河边等地广植林木;因村制宜,建设一批经济型、景观型、园林型的特色绿化村。到2012年,全市60%以上的村庄绿化达到市级绿化示范村标准。新农村绿化工程规划总面积1.49万亩,涉及10个县(市、区)的大部分乡镇。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五)平原农田林网体系建设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乡、村两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大力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总规划面积3.52万亩。以路、河、渠两侧绿化为骨架,以农田林网为基本单位,充分利用四旁、荒地进行片林建设。到2012年,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2012年4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政府

(六)生态廊道体系建设

以贯穿我市的高速公路及引线、铁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两侧绿化为重点,以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汝河、澧河等河流两侧绿化为重点布局,建设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的绿色林带。重点建设漯平洛、平临、郑尧高速两侧精品绿色林带,沙河两侧规模建设特色林果采摘基地及花卉苗木基地;做好高速公路护栏内及互通立交桥墩垂直绿化,对现有的绿色通道提档升级。要加强养护,保护绿化成果。总规划面积6.36万亩,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务,廊道绿化率达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七)林业支撑体系、森林公园及湿地生态体系建设

严格森林资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实现林木凭证采伐率达到100%,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按照“严格保护、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森林、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生态区的景观改造工程。3年内申报并建设鲁山城望顶、森林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白龟湖、燕山水库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使我市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分布和类型更加合理丰富,使森林生态旅游更具活力和产业拉动力。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八)用材林及经济林、花卉苗木产业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德元赠款、日元贷款、欧元贷款等国家、省重点项目。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浅山区重点建设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和名优果品林带;丘陵区重点发展名优新特果品基地,增加群众收入,壮大县域经济;平原农区发展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花卉苗木,建立一批有特色、区域化的花卉公司,逐渐形成区域花卉市场。总规划面积11万亩。2012年4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政府

(九)中幼林抚育及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建设

重点对综合效益低、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以及对近3年新栽幼树加强抚育和管理,提高造林保存率。总规划抚育改造面积26.67万亩。2012年4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十)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相关设施,强化生态科技普及。进一步健全义务植树活动组织机制,鼓励全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尽责率达到90%以上。广泛开展城市绿地或树木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参与绿化活动,扩大“青年林”、“三八林”、“婚姻纪念林”、“革命烈士纪念林”等10个纪念林基地建设。健全全市800株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制度,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加强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各类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市民植绿、兴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局、市绿化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日报社、市广播电视总台

四、2011年工作重点

今冬明春我市森林城市建设总规模为35.51万亩,其中,造林规模为24.92万亩,森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面积为10.59万亩,新华区达到省级林业生态区的标准。重点完成以下10项工程:

(一)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总规划造林面积7.7万亩。重点安排在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等县(市)境内。

(二)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工程。总规划造林面积0.81万亩。重点安排在叶县、鲁山县、宝丰县等平原农区,以提高林业对平原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三)生态廊道绿化工程。总规划面积3.29万亩。主要是对漯平洛高速、郑尧高速、平桐路、叶鲁路、北环路等公路沿线及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环线为重点的城市生态廊道。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高速公路两侧建成内侧花灌木、中间小乔木、外侧高大乔木的高标准绿色通道。其中,新华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漯平洛高速公路两侧绿化1560亩、郑尧高速公路两侧绿化1500亩、长安大道绿化1650亩、大香山路绿化600亩,湛河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漯平洛高速公路两侧绿化4396亩、平桐路两侧绿化1000亩、新南环两侧绿化200亩、平舞铁路两侧绿化1500亩、漯平洛高速南站引线两侧绿化500亩,卫东区政府负责孟宝铁路两侧绿化500亩、许平南高速引线两侧绿化1000亩、北环路两侧绿化400亩,宝丰县政府负责漯平洛高速两侧绿化1000亩,叶县政府负责漯平洛高速两侧绿化3748亩、许平南高速引线两侧绿化1829亩,鲁山县政府负责郑尧高速两侧绿化2500亩,汝州市政府负责漯平洛高速两侧绿化2000亩,舞钢市政府负责平舞高速两侧绿化2000亩,石龙区政府负责207国道两侧绿化1000亩。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周边及护栏内的绿化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由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四)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1.16万亩。主要对市区北部香山、马棚山、焦赞山等绿化空档地段以及北环路以北坡耕地逐步实施退耕,建设以刺槐、五角枫、栾树、合欢等高大乔木为主的生态防护林。其中,新华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绿化5242亩,从香山至落凫山,对现有绿化空档部位及山顶部分实施防护林建设。卫东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造林绿化4305亩,重点对马棚山、焦赞山、黄瓜山进行高标准绿化,发展经济林。湛河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造林绿化255亩,重点对凤凰山、河山等进行绿化,建设高标准的生态防护林。叶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河山南坡防护林建设,面积345亩。鲁山县、宝丰县靠近市区周边建设防护林,其中鲁山县建设500亩、宝丰县建设1000亩。

(五)新农村绿化工程。总规划造林面积1.36万亩。结合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搞好村镇绿化、林业生态乡(村)创建,重点在乡村道路、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及农村居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全市完成300个新农村的绿化任务。

(六)用材林及经济林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3.3万亩。其中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沙地、滩地、低洼地营造以杨树、楸树为主的用材林1.5万亩;在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城郊周边地区营造以名优特新小杂果为主的经济林1.8万亩,发展以薄壳核桃、晚秋黄梨、板栗、柿子、大枣、石榴、杏等为主的优质果品。在漯平洛、平临、郑尧、许平南等高速公路、平桐路沿线周边及沙河沿岸建设以桃树、杏树、石榴树、樱桃树、梨树为主的名优经济林采摘园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七)苗木花卉产业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5万亩。利用城市郊区区位优势,发展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花卉苗木。建设一批有特色、区域化的花卉基地,逐渐形成区域花卉市场。其中新华区建设0.35万亩、卫东区建设0.35万亩、湛河区建设0.3万亩、汝州市建设1.4万亩、舞钢市建设0.5万亩、宝丰县建设0.4万亩、郏县建设0.4万亩、鲁山县建设1万亩、叶县建设0.3万亩。

(八)建成区城市森林建设工程。城市道路建设园林景观路和花园路两种模式。园林景观路包括龙翔大道、长安大道、冬勤路、平宝大道、平安大道、建设路、姚电大道、新南环、光明路、开源路、新华路、东环路等12条道路。花园路包括复兴路、梅园路、湖滨路、吉祥路、矿工路、湛南路、神马大道、南一环、南二环、凌云路、开发路、科技路等12条道路,栽植以辛夷、银杏、楸树、椿树、楝树、合欢、法桐、五角枫、火炬树等为主的高大乔木,增加城市绿量。该工程由市园林部门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做出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九)城市园林小区建设工程。包括城市社区、单位庭院、企业厂区、院校校区等园林小区建设及屋顶、墙体垂直绿化等建设工程。该工程由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政府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组织辖区有关单位实施。

(十)中幼林抚育及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总规划抚育改造面积10.59万亩。重点对综合效益低、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以及对近3年新栽幼树加强管理和抚育,提高造林保存率。

五、进度安排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分3个阶段:(一)创建准备阶段(2010年5月-2010年11月)1.提出申请。市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申请材料包括社会、经济、林业建设现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和计划。2.制定规划。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经评审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3.工作任务分解。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向各创建单位下达工作任务,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各创建单位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建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4月)

各创建单位按照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制定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协调全市的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各创建单位工作进度、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及时通报完成情况。邀请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领导及专家指导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任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三)申报验收阶段(2011年-2012年)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按照制定的创建目标和标准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撰写《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森林城市的函》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汇报》等材料,制作音像资料。由市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涉及全市方方面面的庞大系统工程。为加强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综合协调,研究解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各创建单位分解下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任务,并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督促、检查、验收。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确保创建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加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工作。制定《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活动,组织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及新闻会,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公益广告、新闻媒体、信息平台、新闻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表现;是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真正在全市形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要与各创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对完成好的单位,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和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科学规划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要组织林业、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环保、水利等部门对森林城市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结合全市实际,提出创建工作思路,编制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深化、细化,认真安排各个阶段的具体创建工作。市级重点林业工程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严把建设标准,采取招投标办法,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建设,确保2012年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五)加大投入,多元融资

各级财政部门要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经费保障,对农村林业建设,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绿化工程在资金上给予补助。市级重点工程5.05万亩,市财政投资50%;其他工程总面积59.32万亩。其中造林32.65万亩、森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26.67万亩,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驻平各单位和全市人民要树立大局意识,整合力量,自觉投入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要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造林机制,加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广泛吸收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创建步伐。

(六)加强督查,搞好评比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要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机制,采取不同形式对各创建单位工作进行督查。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每期督查通报及时发送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各创建单位。对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扬,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