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8 02:50: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

篇(1)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

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

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

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

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

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篇(2)

1.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

2.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

3.“足球梦”与“中国梦”——《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足球改革与社会变革”论坛综述

4.当代中国发展足球运动的新型社会文化建设意义

5.中国足球改革诠释——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思考

6.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

7.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

8.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 

9.论中国足球崛起之道——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访谈录

10.中、日、韩三国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11.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

12.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 

13.巴西足球运动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4.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

15.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研究范式与体能训练研究

16.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 

17.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

18.国外足球运动体能训练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19.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20.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21.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22.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 

23.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策略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24.荷兰足球历史崛起与持续发展探究 

25.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 

26.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产品属性研究 

27.欧洲国家职业足球产业政策研究——以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例 

28.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29.校园足球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30.室内五人制足球比赛传球方式特征研究

31.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32.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3.日本职业足球发展战略  

34.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5.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 

36.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

37.日本文明的现代转型与日本足球的成功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启示

3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 

39.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

40.影响青少年足球兴趣的校园环境因素的调查研究

41.中国足球项目的价值目标、现实差距与路径设计

42.我国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

43.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

44.从阶级与社会控制视角解读英国足球演进历程

45.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46.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

47.青年足球运动员结合球有氧耐力训练实证研究

48.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49.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50.中国青少年足球操作性训练理念的实践特征  

51.基于实地调研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之理性思考 

52.论完善中国足球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问题

53.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与监管体系建设——概念、问题与方向

54.足球机器人小车总体设计思想及其单片机选型

55.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规模设计

56.我国足球价值的解构与建构

57.中日足球青少年培养比较

58.英国足球文化的特征

59.关于中国足球彩票发展的对策研究

60.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 

61.多维视野中的中国足球文化特征

62.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63.中国职业足球“共同体”之殇——对中国足球“坦塔罗斯之痛”的社会学视域分析 

64.男子足球与女子足球比赛攻守转换时空特征对比分析

65.中国足球文化与欧洲足球文化的比较 

66.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因素及启示 

67.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8.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代价及其控制 

6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足球训练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 

70.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夺冠中超职业联赛的思考

71.足球比赛核心制胜技战术指标的探讨分析 

7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 

7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74.长沙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75.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的法律适用

76.我国足球球迷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设路径研究

77.足球中的国民性

78.解析中国足球文化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影响

79.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

80.中国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整体概况及发展策略思考

81.对欧洲足球四大联赛特征刻板印象的实证探究

82.第1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前场任意球攻守战术分析

83.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社会公共服务研究

84.现代足球战术体系的后现代化趋势研究

85.日本足球的发展对中国足球的启示

86.欧洲国家足球队进攻战术方法手段运用特征分析——以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为例

87.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88.德国足球崛起的历程及特征 

89.足球运动表现研究进展、问题与趋势

90.FIFA 11+综合热身练习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系统综述 

91.中国足球改革的社会文化透视

92.论足球技术训练 

93.中国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时空分布(1994—2013):格局和演化

94.我国职业足球去行政化管理方式的研究  

95.世界足球起源研究——临淄蹴鞠发展及其传播推阐 

96.从第世界杯足球赛看现代足球发展规律

97.现代足球比赛中双后腰打法的分析

98.中国足球产业化的分析与研究 

99.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 

100.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刍议  

101.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 

102.“校园足球”文化内涵及其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103.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

104.现代足球比赛进球基本特征与规律研究——以第14~20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为例

105.不同颗粒密度人造草坪对足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及损伤的影响

106.中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分析 

107.我国足球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108.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 

109.我国足球运动管理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110.浅谈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  

111.开展高等学校足球运动的新途径──五人制足球 

112.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113.英国足球球迷文化探讨

114.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

115.现代足球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

116.足球运动中的唯象理论实证研究——以国家(地区)经济实力与运动成绩关系为例 

117.中日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比较分析

118.足球运动员在急停起跳和侧切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119.关于足球运动起源之新论

120.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21.基于文化意义的足球内涵

122.足球比赛表现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3.足球人才全球化的实证研究

124.民间足球竞赛组织的发展阶段特征及主导环境因素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一、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并不是劳动力数量短缺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或脱胎于普通学校体系,或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体系,职业教育是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比较发达,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要素发展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职业教育的这种历史传承和社会基础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部分职业院校仍然存在自我封闭、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还需要大力推进。

二、构建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职业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评价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要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具体来讲,要研究制订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论文、制作作品、设计项目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分等级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并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的薄弱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面向市场的教师管理机制。目前,公办职业院校基本上实行“定编到人”的教师管理办法,这与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设置调整专业、引进专业教师的要求极不适应,客观上造成了专业调整后,原有专业教师无法消化,新增专业教师无法引进的困难。因此,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全员聘任制,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和合同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管理机制。

(二)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院校需要加强的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上。职业院校专业不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分专业大类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明确政府财政的投入比重,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大类确定收费标准。从学校来讲,要科学规范,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达到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室(厂、场)。

(三)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观念是首要问题。第一,要树立牢固的市场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毕业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有三个规律,即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格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竞争规律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职业教育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反映要快,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对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畅通。从供求规律来讲,供求是根据市场来定的,比如说教师,就不能用行政手段规定哪个教师只能在哪里,而是哪里需要就会流向哪里,不是行政管理所能控制的。还有毕业生就业,再像过去那样统一分配和派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完全市场化了。再如经费的筹措,也应有市场运作的意识。现在教育的几个主要的要素已经市场化了,如果办学行为还跟不上市场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宏观管理,不会管理很细,但学校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强调质量、品牌、特色。第二,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要形成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第三,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学生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目前已具备的智力主要有七种,除了传统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以外,还有五种,分别是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职业院校学生虽然纸笔测试的分数不高,但不能由此断定他们智力低。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不是差生,他们可能某一方面的智力会特别优秀,完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4)

关键词:管理创新 劳动分工理论 内部循环模式 外部共享模式

理论基础

(一)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于1776年3月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系统分析了劳动分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国民财富增加的积极作用,此后分工论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成了之后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一系列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为企业如何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无论这一系列的理论如何演化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分工的最原始内涵。劳动分工代表了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专门化,简单来说,劳动分工就是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熟能生巧,减少劳动时间,节省劳动成本,提升劳动效率的活动。

(二)管理创新理论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最初提出了“创新”的理念,而近年来,随着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和管理学理论的不断补充,“管理创新”的概念逐渐兴起,企业开始重视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并将之转化为对企业盈利有利的产品、服务等实质性存在的实体,因此,构建一个充满活力、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的企业是每个企业家的愿望。而现代更为a完善的管理创新的概念,则是指企业将新的管理要素个体(如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管理模式等)或几个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引入企业管理过程中为企业谋求福利、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着的过程,而非一次性完成的、阶段性的结果。

基于分工优势理论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切入点分析

基于上述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本文将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切入点进行了考虑,并将展开详细论述。

一直以来,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层级和职权的制约,员工在企业内以构建成熟的管理层级中尽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完成自身的任务,无论是创业型组织、职能制组织、事业部型组织,还是更为复杂的如M型组织、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矩阵型组织等组织类型,企业的高层和基层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较为被动的管理环境,即层级和职权是督促企业全体上下实现管理的源泉,而企业自觉式管理创新的实现却需要从这种固有的思维中脱离出来,重新思考企业内部、外部所面临的环境,在此环境中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又有哪些。

如图1所示,作为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推动主体之一的企业,首先富有存在个体的特征,可以自行推动管理创新的进程,然而,企业也是构成整个社会整体、推动社会运作的一份子,又富有社会成员的特征,它需要与社会接轨,与其他社会成员通力合作、互利多赢。单靠企业的一己之力,推动管理创新是有限的,企业的劳动分工也仅限于企业内部(如图1中所示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不同部门的划分),这种分工立足于微观视角,将视野放置于一个企业的内部,因此最终也只能通过层级和职权来促使企业进行被动的管理创新。如果将视线从企业内部转移到整个社会体系的运作中,可以看到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企业也是劳动分工的一个主体,换一个角度而言,它承担着为社会提供所需物品的职责,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分析也只不过是为了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配合的被动活动,只有其他的社会成员有所动作或对企业的活动有相应的应对,企业才会进行管理创新的活动。

如上所述,企业要想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的模式,仅凭从内部切入或从外部切入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企业将内部和外部进行综合考量。这一结论从分工理论也可以推导出来:管理创新的推动不是局限于单一主体(企业范畴)的本身,进行专业化分工,需要从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所有社会活动集合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对各个活动个体与其适当参与的活动进行有机匹配,实现活动―主体的成功配对;随后,协同作用的效果便会逐步显现出来,因为各个主体并不是分离而孤立的,主体活动之间的耦合、振荡作用将专业化分工的成果进行合理的组合,最终通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共同作用,无限放大个体效应的力量,发挥各自主体分工的优势,引导企业实现自觉式管理创新模式的转变。但对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笔者也分别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述。

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循环模式构建

如图2所示,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和部门可以抽象为由内部供应商、内部生产商、内部消费者组成一个小的产业链,这样的划分方式决定了每个产业链上游同时也肩负着下游的角色,换言之,某个环节的生产进行之前,从上一个环节所取得的“产品或服务”决定了这个环节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是内部消费者,因为他们只有从上一个环节进行购买才可能进行本环节的顺利生产过程;在本环节的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又是内部生产商的角色,他们将所得的“原材料”(即上一环节所得产品、服务)继续进行加工,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后再将加工品提供给下一个环节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此时本环节的部门和人员扮演了内部供应商的角色。这个过程在企业内部循环往复,持续进行,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同时扮演着消费者、生产商、供应商的三重角色,并且这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的部门和人员只有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自己的分工,与上、下环节做到有序衔接,企业内部才能进行有序生产,最终提供企业外部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图2的内部循环链条也揭示了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循环模式的内涵:

一是内部三重角色间专业分工、相互牵制。企业内部同一个部门和人员扮演的三重角色,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然而,这个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过程,每个下游环节的采购者、使用者也是上游环节的监督者,上游环节分工任务完成的质量需要由下游环节进一步验证,这也证明了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并非分离的,分工之后的工作完成状况不依赖于某个部门或某个跟人对于自身工作状况的评价,而是由下游环节使用的客观状况对其作出评价。如此循环往复,每个部门、每个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检验官,无形之中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较高的保证,使得内部管理卓有成效,内部管理创新活动也得以体现其价值。

二是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牵引效果。内部三重角色间需求的牵引效果首先体现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上,内部消费者的需求牵引着内部供应商供应产品和服务,内部供应商又牵引着内部生产商供应产品和服务,但内部生产商和内部消费者之间的牵引作用有限,因此图2中用虚线予以表示。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中“企业内部上游提供什么,下游采用什么”的观念,而是立足于企业内部的小市场,套用企业所存在的宏观市场中所用的角色分类,有意识地培养和树立“下游需要什么,上游供应什么”的顾客导向思维,这与企业供应思维是逆向关系,这种需求牵引效果最终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更为符合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基于分工优势理论所进行的内部管理创新活动的价值。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构建

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模式比之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循环模式,有类似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同,因为企业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不可控因素增加,企业只能通过管理进行预防而无法进行控制。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创新模式相比,二者都存在一种路径,但内部的路径是“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生产商……”这种角色变换式的循环路径,而外部的路径则是“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这种功能性角色的单向传递路径,除此之外,企业外部环境还增加了社会公众、政府、高校等角色,衍生出了更多的角色功能,使得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模式必须基于一种共享的基础进行构建,如图3所示。

在图3中,与企业在外部进行管理创新相关性较大的两类主体―其一为政府(主要为监管者),其二为高校(主要为理论创新的推动者),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动了高校理论与技术优势的发挥。但政府、高校、企业在企业管理创新进程的促进方面,有必要将“一对一”模式延展为“多对多”的模式进行探索,激发企业自身对于创造意识的培养、对于创新模式的构建,而不是由政府刺激企业,企业再从高校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因此,企业的外部管理创新活动必须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间的协作关系延伸至更广的范畴,提高分工效率。

在现实中,要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共享关系,互联网这个媒介平台必不可少,进而使得企业外部管理创新的共享模式也具有了如下内涵:

一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纵向信息沟通。政府、高校、企业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首先基于这三者的分工明确,实现了纵向的信息沟通,即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政府可以依此制定出于国家发展、企业发展更为有利的方针政策;政府的方针政策带动了高校的研究活动,高校可以在政策的引导下对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逆向来看,企业的需求为高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实际案例,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发展。这样一来,这三者之间呈现出了纵向信息沟通后的互惠互利状态。

二是企业外部环境相关主体实现横向信息沟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竞争对手的成长,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之态,企业虚拟集群的形成,将企业的整体优势资源进行了整合,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激励,促进创新,经验曲线、学习曲线的效应逐渐扩大,区域内的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也因此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趋势。与此同时,还有区域外的企业不断加入,时刻提醒着现有的企业要保持和维护自己的管理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实力。而从政府政策性优势向企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的转变过程意味着企业管理创新从引导模式向自觉模式的顺利过渡,企业自觉管理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就可以验证管理创新推动模式的成功构建与目标的达成。

由此可见,企业外部管理创新共享模式的构建更为复杂,面对的环境也趋向于动态的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进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常泽修.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李.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刘晓辉,程志永.企业管理实践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2(12)

篇(5)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核心竞争力 品牌 匹配模型

一、研究背景:品牌竞争力培育的战略必然性

美国著名营销管理学家菲力普・科特勒教授在其著作《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自商品经济以来经历了产品竞争型、资本竞争型、品牌竞争型三个阶段,品牌作为企业最本质、最具特色、最能对目标公众产生极大吸引力的价值要素,是能使企业获得巨大价值增值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式和重中之重。品牌已不仅成为企业或产品走向市场、走进消费者的桥梁与标志,也成为企业抗拒风险、化解风险的利器。

教育品牌是从企业品牌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学校品位以及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积淀,是对人们心灵施加定向影响或产生倾向性、导向作用的力量,是教育工作者为追求教育质量,优化教育产品而积淀成的可传播的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品牌价值和功能的集中体现,具有优良的质量信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尚缺乏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品牌优势和办学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然而“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应用型教育的方向性和关键性问题入手,引领地方本科院校与学术型大学“错位发展”,确立以行业为导向的科学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打造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地方本科院校的品牌与地位,在核心竞争力上培育显著特色与优势,实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强调品牌竞争力,不是对企业品牌战略的简单移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品牌战略重在从扩大规模的线性发展,转向形成品位的立体发展,强调外延和内涵的统一,强调以科学发展为指南,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特色定位为灵魂,以创建精品为基石,从内涵提升出发来增强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和关键发展期,谁能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做强做优,创建品牌,谁就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空间;否则,便将在高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大潮中丧失后发优势,甚至被淘汰出局。

二、研究基础: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

着眼核心竞争力理论视角,来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的匹配模型,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品牌资源战略管理,目前学术界研究涉足不多。这就为本研究提供了尝试的领域和创新的可能,加之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理论和品牌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成熟,使得我们无意于提出一套适合于所有地方本科院校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品牌竞争力管理体制或模式,而仅尝试着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管理实践与探索,提供较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架构。其理论支撑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业已在商业管理和企业运行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被证明是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卓有成效的理论贡献。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英文原意是“核心能力和核心技能”。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题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的论文中率先提出。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认为,识别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应看企业是否具备了如下五个核心要素:第一,用户价值性。即要能够为用户需求提供最根本的利益,对终端产品的顾客提供明显的使用价值。第二,独特性。即必须为企业所独有,并且难以为其他企业所复制或模仿;竞争者可能会获得某些核心技术,但它们却难以复制有关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学习的整体范式(Pattern)。第三,延展性。即必须能为企业拓展产品提供有力的支持。第四,可加性。即将多种具有相关联的核心竞争力有机组合,可以得到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第五,可变性。即核心竞争力不是永恒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文章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发了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讨论。他们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从此被广为接受和传播,核心竞争力研究逐渐成为管理理论界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但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理论还处于发展之中,关于它自身的来源与逻辑结构的界定仍处于争论与探索之中,尚未取得成熟的一致意见。自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明确提出以后,不同研究者从知识观、资源观、技术观、组织与系统观、文化观等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并形成了诸如技术创新观、资源观、组织观、知识载体观、资产融合观、系统整合观等不同的理论流派。

(二)资源竞争力理论

资源竞争力理论是核心竞争力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流派。研究者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一所大学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转化资源以及创造社会价值收益并为其社会提供知识和人才的能力。这里的资源包括大学所拥有的一切可以用来增强竞争力的资产,可以是人力的、财力的、物质的、组织形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资源要成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则必须是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从资源的构成看,以下三种资源构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1.物质资源产生的前提性竞争力,主要是指那些能直接看到的、能测量的物质资产,包括大学的地理位置、校园布置、建筑资产、设施设备、图书资料、财政实力等。

2.人力资源产生的关键性竞争力。在人、财、物、技术与信息五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成为决定组织竞争制胜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和决定性力量。大学的关键竞争力体现在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学术水平上,而大学组织的学术水平直接由大学的名师队伍所决定,人力资源不仅是大学资源的最主要形式,而且是大学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标志。

3.无形资源产生的基础性竞争力。基础性竞争力是指在大学综合竞争力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竞争力,来源主要是一所大学具有的无形资源。这些无形资源主要包括大学的校名、声誉、专用标志、历史传统、校园文化、校友队伍、合作伙伴等品牌要素。这些资源的形成常常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和积淀过程,具备独特性、稀缺性、持续性,因而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中的主要内容。

(三)整合竞争力理论

我国学者在详细考察和研究了西方不同流派对核心竞争力的论述后,认为不同的视角和研究旨趣得出的理论成果,从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核心竞争力的丰富内涵和多元化的研究思路,但却未能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分析整个组织系统的核心能力,致使单一理论缺乏对组织实际运作富有成效的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因而,从系统整合论的高度,并且密切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形,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蕴藏于企业的各个层次(包括战略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等)、由能力元和能力构架而成的、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发展动态的知识系统。其含义有四:第一,核心能力是一个知识系统,由能力元和能力架构组成;第二,核心能力具有层次结构,即存在于企业所涉及的各个层次,包括战略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等;第三,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第四,核心能力是动态发展变化的。核心能力具有系统的共性,由各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各构成要素就是能力元,而能力元之间的关系属于能力构架,据此将企业的核心能力分解为战略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三个层次。

(四)超积淀品牌理论

英国高等教育专家阿什比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大学作为一种传播和创造文化的组织,要形成一流水平和知名品牌,历史的积淀必不可少,事实上,堪称世界一流的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大学都经历了几百年时间的考验。不过,大学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组织,其发展是自律性和它律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发展的自身规律(自律性)虽然起着类似遗传“基因”的作用,但它又是受环境因素制约的(它律性)。知名教育品牌的建立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更是一个综合因素的整体推进过程,只要依循教育规律,创新发展思路,加强核心特色构建,就可以赢得较大的塑造空间。教育品牌的形成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这决不是一个自然形成过程,需要以超前的教育理念来指导,需要认清生态环境和个性定位,运用教育谋略和智慧,积聚办学特色与优势,凝聚品牌精髓,经过主观努力,这个过程是可以适度缩短和提前的。这在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乏先例。如:创建于1965年的英国沃里克大学、创建于195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创建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创建于1993年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他们在较短时间迅速崛起,成为问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大学的品牌成长,是一个将跨越式发展和渐进式发展结合起来,采取超常规战略和突破性措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

(五)启示与结论

区别教育品牌资源和能力对理解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品牌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所学校具有独特的而又有价值的资源,但不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转化为竞争力的能力,那么资源就不能创造竞争优势并使这些优势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一所学校具有较强大而又独特的能力,就可能不需完全具备某些资源,同样可以建立起自身独特的竞争力。许多新兴学校后来居上,并不是因为它们具有了超越历史悠久的老牌学校的资源因素,而在于它们拥有自身独特的能力,使自身在竞争中逐渐获得后发性优势。因而,基于能力的品牌竞争力,要较基于资源的品牌竞争力更具有持久性。

我国有些学者有意识地将企业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大学,试图确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我国大学的竞争能力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但结合地方本科院校战略发展和品牌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并不多见;将资源竞争理论与地方本科院校品牌建设相联系,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实践架构,更是一块尚未涉足的“处女地”。

虽然大学品牌竞争力研究在国内已经起步,但是与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比较起来,尚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一是大学品牌竞争力研究不仅起步晚,更重要的是各种观点大相径庭,除少数理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之外,大多数文章尚未提出识别、培育、维护品牌竞争力的方法和操作性途径。二是从研究层次看,研究研究型大学的多,而研究普通高校的则偏少,研究职业院校的则少之又少。三是理论研究滞后实践探索,实证研究尚未起步。已有的部分成果尚处于“纸上谈兵”阶段,究竟能否指导实践尚需要进一步验证。四是理论研究的时代感尚需进一步凸现,研究空白点较多。如:高校品牌竞争力理论模型、评价体系,高校品牌竞争力对于不同类型的办学主体有无统一实践模型,在知识经济和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职业院校如何结合品牌资源管理实践来培育、维护品牌竞争力等等,这些都必须作出正面回答和深层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价值: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构建与培育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品牌时代,目前,教育品牌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巨大吸引力正在被社会及教育界的广大有识之士所认识。而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研究与实践,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对增强地方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对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抗拒风险、稳健发展具有内敛作用,对形成地方本科院校持续竞争优势、创建精品品牌具有导向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基于现有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学科、资源、知识、文化和管理等因素都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创建品牌所不可缺少的,因而也都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形成竞争优势所在,忽略和无视哪种因素都是有失偏颇的。那么,如何构建和培育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品牌竞争力呢?

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可以从体制性架构、柔性化架构、战略性架构三个层面加以审视。在这三种架构中,本研究拟侧重运用文献研究、理想类型研究、案例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与工具,着眼核心竞争力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实践架构的创建,重点以战略发展目标为主导,以品牌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为轴心,以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业学科能力为基础,以特色独具的组织文化等无形资源的发展和培育为支柱,以组织管理结构再造为支撑,将关键性品牌竞争力和基础性品牌竞争力诸要素协同整合,组成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统一的、匹配的、完整的能力系统。这一能力系统围绕品牌竞争力轴心,构成能力、组织、文化三维立体结构,实际上也就构成了与众不同的、不易为其他组织所模仿和复制,并且是能够带动和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的,不断发展演进的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特色所在。品牌特色是地方本科院校能力系统整合的内在表现,是构成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特性和保持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潜力的根本,是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本源,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和实质所在。因而,这一能力系统以其独特性、价值性、难以模仿性,成为建构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的基础性平台,不仅从全局上和根本上统摄着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性发展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提升和增强地方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而且也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培育与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架构,具有较强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其研究内容与方法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1.以整合品牌竞争力管理流程为基本平台,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品牌识别、品牌经营、品牌培育、品牌维护、品牌扩张、品牌评价系统,系统整合地建构地方本科院校战略品牌竞争力管理匹配模型。

2.以关键性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为核心内容,整合关键性品牌竞争力的四大战略,建构目标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管理战略和激励管理战略的实践模型。关键性品牌竞争力是指在地方本科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中起着核心或关键作用的竞争力。形成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特色的优质品牌资源,不仅是地方本科院校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第一需求和长期目标,而且是地方本科院校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志。而提升关键性品牌竞争力的基本路径,重点体现在建构地方本科院校品牌资源目标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管理战略和激励管理战略匹配实践模型。

3.以基础性品牌竞争力的塑造为支撑机制,从专业能力整合、组织结构再造、组织文化塑造和学习型组织构建这四个维度,形成基础性品牌竞争力的匹配模型与实践模式。基础性品牌竞争力是指在地方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中起基础性作用、由无形资源产生的竞争力。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能力的整合、组织结构的再造、组织文化的塑造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这些资源的形成常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和积淀过程,但往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难以模仿和复制,因而是地方本科院校塑造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从这一战略层面来审视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的柔性机制,更显完整与严谨,也更具有实践指导性。

4.突破纯粹的方法论型的研究模式,而进入到问题导向型或实证研究层面,填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缺口,实现这两个研究层面的匹配与融合。应该说,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研究更高层次的挑战。按照劳勒(Lawler,1985)的观点,最终结果应该满足两个基本的标准:第一,结论必须有助于提高实践者对组织的认识并改进实践工作;第二,结论必须支持核心理论以及由此理论所创造的知识与能力体系。

展望地方本科院校品牌竞争力战略管理的未来发展走势,品牌竞争力管理对象将以无形资本为主,知识以及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将超过物质资本价值,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品牌竞争力管理方式转向集成化管理,以整体优化、优势互补为特征,兼容各种管理手段和文化,在集成对象中互连互动,协同实现品牌竞争力的持续发展;同时,将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增殖作为首要目标,健全以知识、能力和贡献为基准的个人发展激励机制,通过价值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的确定,使人才的贡献得到承认,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总之,品牌竞争力管理的作用将变得更加具有战略性,必将成为组织成功的更大战略贡献者。

参考文献

[1]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4]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睦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周朝琦,侯龙文.品牌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8]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9]卢泰宏.整体品牌设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0]别敦荣,田恩舜.论大学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J].复旦教育论坛,2004(1)

[11]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2(7)

[12]郭元胜.品牌整合模型研究[J].企业研究,2003,(1)

[13]孙在国.论品牌核心价值的塑造[J].商业时代・理论,2005,(17)

[14]孙长坪.论高职学院的品牌理念、品牌精神、品牌文化[J].职业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