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22:54: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技能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现教学方法转变是关键。教师教学的方法是教与学有效衔接的重要中间环节,得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前面分析电子技能课程特点时,强调该门课程集实践性与理论性于一身,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带着学生在实验室里上课,即边教学理论,边实现理论是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有初步了解的前提下,对仪器、设备进行摸索、使用,加强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不仅能有效节省枯燥的理论教学时间,抽出更多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同时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实现教学的高效性。结合学生实际设置实验,增强能力培养。
电子技能课程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实验,通过实验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作为任课教师,要牢牢抓住实验的重要性特点,设计实验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实验观念。中职阶段,学生第一次实现从纯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很多学生存在观念上的不习惯,对实验理解肤浅,认为实验无用,作为教师,要有效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和教学高效性的优点,向学生传达实验观念。其次,实验要由易到难。在应试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做题要由易到难,作为实验内容的设计者,我们也应该灌输此项观念,任何事做到循序渐进,才能逐渐完善。除此之外,实验中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的技能学习最主要的途径莫过于自己亲自操作过的实验,在实验设置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一些小实验,改编为学生自主探索操作的实验,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水平,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目标务必分阶段实现,循序渐进。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的方向标,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一定要将教学目标阶段化,才能有效实现学生学习的层层进步。首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一些仪器、器件的识别,设备损坏测试,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规则;其次,引导学生按规范的基本操作要领完成基本的实验,如电路安装和电路测试,形成一定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实验设置难度,如进行障碍教学等,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黑体二号居中,中间空两格)
(以下一级标题宋体字四号,二、三级标题宋体字小四号,1.5倍行距,自动索引生成)
传统采购策略……………………………………………………1
(一)垂直集成型供应链………………………………………………3
(二)分散型供应链……………………………………………………5
电子采购策略……………………………………………………8
(一)xxxxxxx…………………………………………………………8
(二)yyyyyyy……………………………………………………… 12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15
(一) ………………………………………………………………17
(二) ………………………………………………………………17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20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附录 ……………………………………………………………………25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采购策略研究
(标题黑体二号字,居中)
[摘要](宋体五号字加粗)电子商务是我国……………………………………本文从………………………………………………(宋体五号字,总字数不超过300字,是整个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主要论证的阐述或叫论文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 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不超过5字,一般为3-5)
传统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xxxxxxx(三级标题,楷体四号字)
1)四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yyyyyyy
二级标题
电子采购策略(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字)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字)
传统采购策略与电子采购策略的比较
b2b电子供应链采购问题
大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计划完成时间
论文(设计)的进度计划:
已经完成的内容: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字:
年 月 日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指导教师评语:
签 字: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给分:
签 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工情况:【合作一个论文(设计)题目时填写】
备注:
大专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最高分 成绩
论
文
选
题 论文(设计)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 中心论题明确,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中心论题基本明确,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 论文(设计)选题与专业基本相关,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 论文(设计)选题无理论和现实意义,与专业无关 10
文
献
资
料 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 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 持论有据 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 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 20
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 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 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设计) 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设计) 20
写作
水平 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 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 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 30
学术
水平 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 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 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无明显的个人见解 结论观点有错误 10
格式规范化 论文(设计)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 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 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 论文(设计)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晰 10
学位论文主要指博硕研究生为了能够获取学位资格,而向一些学术机构所提交的学术性论文。学位论文的申请者,需要在其导师的亲身指导下来开展学科研究和总结,因此属于一次性的独创文献。其选题需要充分结合导师所进行的科研项目来进行,因此探讨的问题相对转移,且对于问题的叙述需要详细、系统化,要有新颖的、独到的学术见解,甚至应当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和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及相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学位论文和普通科研论文相比,其分析范围更广、数据图表丰富、论据充分等多项明显特点,由此可知学位论文的价值非常明显,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源。
1 国内外学位论文的管理
1.1 国外学位论文管理
世界各国在学位论文领域方面的管理方面具有极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方面,比如英国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大不列颠图书馆来进行集中管理,从不外借,最多对外提供论文原文的微缩胶片;日本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主要是采取双轨管理制度,也即是国立大学内的学位论文主要由国家图书馆进行统一收藏管理,而相应的私立大学学位论文则是由校内的图书馆进行管理收藏;美国对于学位论文的管理最为灵活,其主要由美国大学缩微制品国际出版公司来进行统一复制、文摘、出版和发行,并其出版的类型多种多样,形式非常丰富,目前直接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学位论文资源开发及收集中心,并且也是我国获取外国学位论文资源的重要途径。
1.2 国内论文管理
我国学位论文是从20世纪初期首次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学位论文的管理开始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研究生教育逐年增加,论文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开始持续上升。当然,研究生扩招也是一种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但是每年的增长人数仍以几十万人的基数不断增长。(2)学位论文公开性增强,主要是由于纸本印刷出版的学位论文数量开始大幅度增长,电子出版的学位论文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获取到学位论文的信息来源及渠道等不断扩展。(3)论文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学位论文的时效性也得以不断增强,但是同理,一些论文的抄袭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并且抄袭起来非常容易。对此,教育部明确规定,此类学术不端事件应当严肃处理,对于其中的复杂问题应实事求是、认真对待,严厉杜绝和制止论文抄袭的清理。
2 高校学位论文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2.1 当前我国高校学位论文存在的不足分析
历年毕业学生的学士论文资料只能通过各个学院进行直接获得,并且这些学位论文资料的存放格式大多都是以word为主,这种存放格式不但占用了非常大的内存空间,同时其安全性能也非常差。在论文的提交方面,学校通常要求学生们在毕业离校之前,应将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的论文同时提交给校内研究生存档,但是其中的电子版论文资料主要还是采用嵌套的方式来加以管理和保存。并且对于论文的审核力度也明显不足,其所提供的电子版论文在格式上的问题非常明显,学生对于论文的格式编排不完善,导致入库困难。最后多数高校内只提供了论文查询系统,并没有全文阅、提交和下载的功能,因此缺陷明显。并且多数硕博论文都被收藏在楼内,参阅的人少,导致论文再利用率极低。
2.2 需采取的解决对策
首先需要对学位论文的格式加以统一,需要出台相应的规范形式的文件,并将其真正落实到各大高校研究院当中,毕业生在答辩后必须要提交一份格式正确的论文电子版,并通过审核后才可离校。其次,针对论文答辩优良的学生论文采取电子归档,而像一些技能要求较强的专业学生,则除了需要提交电子论文,同时还应将作品,并附上简要说明。最后需要开发出功能完善的学位论文检索管理系统。
2.3 论文管理系统开发的作用及功能设计
首先从功能结构来看,具体将系统的用户划分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种,整个论文管理系统直接由用户登录、论文提交、论文检索、论文评论、统计、以及后天管理等六个模块组成,其中的核心模块即是论文检索,其余五个模块均为辅模块。其中论文提交主要是将论文的电子表单进行提交,并按照标准格式来进行。论文检索属于核心功能,要求操作简单,主要是用户选择检索新,以此来获取检索结果。论文评论主要是对系统当中所收录的论文加以评论,每篇文章都具有独立的评论模块。论文统计是对整个系统当中的所以信息资源进行统计。后台管理,则是对整个系统的所以信息资源进行后天的控制和管理。
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需要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这要求高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商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因此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与实务知识,还要学生能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与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为了全面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在总结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的深入了解,结合该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总结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实践教学对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不足。目前,很多实践实验教学课,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类似于理论课程的教学,老师讲授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很多授课教师自身由于没有实践的经历,很难根据当前电子商务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实验内容,因而学生缺乏电子商务技能的训练问题比较突出。
1.2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偏少。大部分理论课程老师都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践经历,因而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往往是比较注重对知识点的讲授,更多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没有考虑到所讲授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课老师也没有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需要把哪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就比较差。近年来,虽然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的比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
1.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而很多本科院校历来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比较好的实验实训室,实验室的设备陈旧,实验实训软件较少,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
1.4校外实践基地空有其名,学生去校外进行实践的机会缺乏。为了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很多院校与企业签订了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希望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只是停留在协议上,由于经费、管理等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去实际公司实践,根本不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六大技能(基础技能、商务技能、网站建设技能、网络营销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和网络创新创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递进式不间断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学期,邀请电商企业代表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刚进校学生初步接触电子商务,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兴趣,初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第二学期,学完《电子商务概论》后,与之配套的安排电子商务模拟实训,通过模拟实训是学生对电子商务模式及其流程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安排计算机基础实践使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技能,具备信息文案的编辑技能。第三学期,除了《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还安排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为后续网站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在期末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VB语言课程设计》。在实习基地,来自IT企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从基地实际完成的工程项目中结合课程内容抽取部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项目开发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规范性。第四学期,数据库与动态网站开发,使学生具备一套网站开发和设计的完备技能。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增强未来就业能力。在期末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站开发课程设计》。在实习基地,来自IT企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从基地实际完成的工程项目中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站开发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网站开发能力。第五学期,网络营销实践与美工平面设计,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各项基本技能及美工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期末分批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或《美工及平面设计课程设计》。第六学期,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大多数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毕业生认为数据分析对工作帮助以及未来的提升帮助很大,开设SPSS数据统计分析将能提升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技能。移动商务实践课程将使学生跟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第七学期,跨专业综合实训与网商创业实训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可以通过校企联动面向毕业生提供仿真和真实项目,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第八学期,定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定岗实习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须使得实践教学有效实施,让学生达到预期的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
3.1明确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目的必须明确,要在对电子商务核心岗位群及岗位主要能力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计实践课程。
3.2科学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的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注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能力真正能够提升。
3.3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好校内实验室。校内实验实训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之一,为此,学院要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购置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的模拟实践环境。
3.4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校外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实践锻炼的场所。学校和企业要改变观念,校外实践基地是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外实践基地要真正做深做细,让学生真正的在岗位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多赢。
3.5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老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关键词:电子商务;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提出,电子商务人才问题主要体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电商企业利润的降低与人力成本的上升之间的矛盾;企业对电商人才素质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综合叉学科,专业领域涉及信息技术、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其人才需求本身也是多样化、复合型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偏向性地重视培养电商专业的课本知识灌输,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拓展较少,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创业指导等诸多问题,已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系统性的、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2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内涵
多维开放式课程教学设计包括突破传统校内课堂限制,创建开放性教学空间,还包括理论的开放式收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选择、教学材料的开放式组织、理论教学的开放式实施、教学过程的研究性运用和实践教学的开放式开展等。实施多维开放式教学,从课程教学组织的结构化、封闭式课堂教学逐步向半开放混合式课程、完全开放的社会化课程教学转变,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的专业优势,有助于实现教学时空、师生关系进一步多元化,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途径,更能体现相应学科和相应课程的特点,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3多维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新形势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用创新、科学研究”四大教学模块渗透融合的多维并重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模块化”的开放式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1理论教学维度
3.1.1知识体系模块化
根据社会经济不同领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设置人才培养多元化目标,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多领域交叉、知识密集的特点,将电子商务培养方向细分为“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电商技术与开发”、“网络商务营销”、“网络美工与多媒体制作”等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和专业课程进度,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创业基础”、“网上创业”等创新创业知识模块和知识单元,并结合专业培养方向重构知识体系,突破传统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授课老师、教学班之间的界限。
3.1.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高校本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对技术经济、管理等主干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并结合各专业课程的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推进学分制改革,将创新创业、各类竞赛、实践项目、科研活动等成果进行分级量化,纳入学分评价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3.1.3教学方法多样化
探索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种形式和手段。加强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知识要求包括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能够及时衔接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要求包含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管理实践、创新与创业、沟通协调、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网络素质、身心素质等。
3.1.4开方式教学模式
推动专业课程间的共享和互联,尝试对知识体系中有时间关联或技术关联的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构建创新创业驱动的开放式课程群。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鼓励教师协同教学,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实验指导和考核体系,学生可以跨专业班级建立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作业和课程设计,相关课程可以共享教学、实验资源,互认学分。
3.2实践教学维度
3.2.1动态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电子商务毕业生创业、就业信息库,跟踪记录毕业生创业、就业的现状,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根据行业和市场需求来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相关内容。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实践,了解社会及企业现状与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认知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系统性地开设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系列实践课程,强化模拟性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和分类指导,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计入相关教学实践学分,并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3.2.2“赛-教”结合,以“创”促学
依托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创”、“互联网+”等比赛,对前期研究与探索予以立项支持。定期举行“双创型”专业技能大赛,并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构建“赛-教”结合的教学机制。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组织各类人文类竞赛、文体类和社会实践类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创新创业思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活动转化为实践课程学分,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
3.2.3推进电子商务“双创型”特色实验室建设
引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平台、百度搜索营销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实验沙盘、网络行为分析等系列实验平台,强化模拟性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和分类指导。推动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并以课程群体系为基础,组织跨课程、跨专业的综合模拟实验教学项目,形成规范性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规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能主动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3.2.4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建模拟创新创业平台,从传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合作进一步提升到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和动作环节,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校企协同育人计划。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体验企业的项目管理和企业文化,并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3.3应用创新维度
3.3.1筹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
在本校“创新创业特色专业建设”课题的支持下,筹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孵化室提供网站开发与管理、网络营销、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网站美工、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软硬件平台和设备,从学生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中选拔出一批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项目,分配指导老师,入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室进行针对性指导,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区级、国家级竞赛中,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向创业实践转化。
3.3.2实施“项目牵引、团队协作、企业化管理”的培养模式
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探索,或在导师指导下承接企业咨询、企业网站建设、企业网络推广、网络广告制作、网络市场调研、企业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等实践课题,例如,结合广西本地方特色,扶助本地小型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从而提高学生们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切实做到“高校服务地方”。
3.3.3倡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
探索与“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等第三方电子倡导学生参加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探索与“淘宝大学”、“百度营销大学”、“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大学”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模式,通过假期短训、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现代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电子商务平台及工具的操作和管理能力,拓展就业渠道,启发创新创业思维。
3.4科学研究维度
3.4.1提升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以科研课题为依托,指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实施专业导师制度,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双创”团队建设相结合,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自主创业、学科竞赛等项目为牵引,形成跨年级、跨专业班级的项目梯队,导师从职业规划、选课指导、考研指导、竞赛指导、学年论文、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多方面为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并组织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相关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
3.4.2奖励科研创新
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科研奖励制度,奖励科研创新,对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申报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性研究活动,给予经费支持和相应奖励。在科研创新能力教学方面,组织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创新型实验和开放实验等活动,拓展学生创新性学习和探索的深度。
4结语
本文基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应用创新、科学研究”四个维度提出“多层次、多领域、模块化”的开放式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将以桂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试行,拟设置实验班和参照班,跟踪项目的实施情况,收集学生和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贾扬蕾,鲁美娟.适应开放环境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4,(10):191-192.
[2]黄丽娟,谢国杰,邹春芳等.基于“五力”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评价模型及实例分析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4):125-130.
【论文摘要】 英语学习档案强调教学、评价、课程三者结合。教师在制订能力指标、评估学生的能力、分析学生自学等过程中,已认识到学习档案的优点,懂得运用档案的内容反思教学和课程的缺失。学生亦可增加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笔者对从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与英语学习档案相关的100多篇论文进行文献分析和现状研究,得到了学习档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相关结论。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给其他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档案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借鉴的依据,并对国内高校的学习档案应用起到一定得推动作用。
1. 学习档案的国外研究简述:
学习档案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最早是为了取代传统的标准化考试(standardized test)的评价,以体现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的评价方法。学习档案作为评价手段受到了欧美教育家的普遍的推崇,国外学者从对学习档案的定性描述过渡到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证研究中。利用学习档案促进学生的反思也是学习档案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者认为"反思"是学习档案的必要因素并把它定义为学习档案的关键特征。目前的国外学者对学习档案的研究已从纸质学习档案过渡到电子学习档案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习档案的评价功能层面,较少有将学习档案与与某一具体的英语技能学习结合起来,如学习档案在听力学习上的运用。
2. 学习档案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献资料选取中国期刊网2001年至2011年与学习档案相关的论文作为资料来源。Portfolio在中国有不同的翻译,所以笔者采用"学习档案"、"电子档案袋"、"成长记录袋"、"学习文件夹"、"档案袋"等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摒除与英语教学方面相关不大的文章,最后确定100篇文章作为本研究分析的对象。分析结果如下:
(l)学习档案在国内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
学习档案在我国教育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时间虽不长,但与此相关的研究自2002逐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促进学习档案研究发展的主要动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阐述了学习档案的作用,指出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反映其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它通常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学习档案评价已经开始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始实验,国家基础教育部也将"学习档案评价在中小学的应用"作为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课题研究项目。当时国内的研究者对学习档案及其评价的研究和探索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研究者们从理论的可行性角度给出了一些详细的操作程序,但具体的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并不多见。
(2)学习档案研究者及机构的地域分布情况
笔者通过对论文的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国内从事学习档案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如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等,相应的开展学习档案教学应用研究的人员也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中小学。广西、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的研究力量比较分散和薄弱。而从事学习档案研究的机构又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为代表。从现状看出,学习档案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提倡使用的新评价工具,在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相对容易应用和普及,而在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则有待加强和推广。
(3)学习档案研究的研究内容及特点
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是国内学习档案研究的特点。主要反映理论层面的文章占论文总数的47%,而反映教学实践层面的文章占论文总数的53%,二者的比例基本持平。文献研究发现,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档案的综述和学习档案评价理论的探讨,而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档案在中小学的应用。
(4)学习档案在不同教育阶段应用的情况
由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推行,学习档案在主要应用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中,相关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2.3%,其他教育阶段如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的论文占总数的27.7%。这一结果表明国内的中小学是英语学习档案应用研究的主要阵地,这与新课改的推行是相关联的。笔者预测,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推进,英语学习档案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会更加普及。同时,由于形成性评估理念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学习档案在其他教育阶段,特别是在拥有较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中的应用也会逐渐增加。
(5)电子学习档案的研究情况
电子学习档案(E-portfolio)是在继承传统纸制学习档案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的新型学习档案。由于国内中小学校受到网络技术和电脑普及的制约,所以电子学习档案在国内的研究数量还比较少,相关论文数量只占学习档案论文总数的8%。文献研究分析表明,电子学习档案的研究阵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高等院校,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电子学习档案的教学和评价等。笔者预测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电子学习档案所具备的强大功能和灵活便捷的特点,学习档案的研究将会朝着电子学习档案这个重要发展方向。
(6)学习档案实践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侧重点。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大多数英语学习档案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把学习档案与某一具体的英语技能学习结合起来。多数研究集中在写作和阅读这两项技能的提高上。由于学习档案与听力和口语两项技能结合的实施难度较大,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在国内较罕见。同时国内学习档案研究内容又多集中在学习档案的评价功能层面。学习档案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真实性、情景性的项目,让学生完成,由学生自己把完成此项目的佐证材料保留下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做出分析,进而对学生相应素质发展做出判断的一种评价方法。 笔者预测,随着社会对学生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档案研究与学生听说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3.结语
最近十多年,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借鉴西方学习档案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英语教育实际,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英语学习档案目前在国内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了解其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对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 笔者所在的广西自治区内,对学习档案进行应用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屈指可数,希望该研究能对广西区内高校的英语学习档案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Murphy Sandra M. Who should taste the soup and when? Designing portfolio assessment programs to enhance learning[J]. Clearing House,1997.
[2] Paulson,F.L,P.R.Paulson&C.A.Meyer. What makes a portfolio a portfolio?[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1.
[3] 巴里J齐默尔曼、塞巴斯蒂安邦纳、罗伯特科瓦齐著,姚梅林、徐守森译:《自我调节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 董奇.《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5] 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价一行为表现评价和学生学习档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课程改革 实践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延东同志在2014年高校咨询会上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和实践的课题。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结合2014版培养计划修订,做了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现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主要改革内容及实施情况
(一)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
在2014级电类学生培养计划修订中,对电类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调整、学时调整。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1)2014级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6+20)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分别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船舶通信与导航”课,改列为专业选修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取消了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课,新增加了“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课程(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3学期)新增了针对性更强的两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4学期)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4学期)课;二是将“单片机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改成(1.5学分、1.5周、第4学期);三是取消了“船舶电气设计与检验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6学期),新增了“船舶机舱测控系统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6学期)。
(2)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了“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二是取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2+16)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四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一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调整到学科基础课;二是取消了“供配电系统”课程(2.5学分、36+4学时、第7学期),改增为“工厂供电”课程(3学分、40+8、第7学期);三是将“检测与转换技术”(2学分、26+6学时、第4学期)学分调整为(2.5学分、28+12学时、第4学期);四是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3.5学分、48+8学时、第5学期)学分调整为(4学分、52+12学时、第5学期)。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取消了“变压器应用技术”课程(2学分、28+4学时、第7学期);二是取消了“船舶动力装置与辅助机械”(2学分、28+4学时、第6学期)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6门课程,分别是:信号与系统、文献检索、企业管理、电气工程专题讲座、集散控制系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二是新增“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新能源技术”(1学分、16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三是将“AUTOCAD”课程(2学分、16+16上机、第5学期)改为实验课程(1学分、32学上机、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测控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1学分、1周、第6学期)两门课程。
(3)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16+16)课,改成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增加了由专业核心课调整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56)与实验(16) 两门独立的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信息论与编码”(24+8)课程并调整“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0+16)到学科基础课。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在通信系统方向:将“程控交换”(32)课程换成为“移动通信”(22+10)课程;二是在嵌入系统方向:将“ARM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改为“嵌入式系统”(22+10),新增“ 计算机操作系统”(16+16(上机))及调整来“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16+16);而“DSP原理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 电子设计自动化”调整到专业选修课中;三是取消了电子系统设计方向。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Linux软件设计”、“计算机接口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电视原理”8门课程;二是由专业方向课调整来“DSP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选修课;三是新增“专业导论”、“学科前沿信息”、“新能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双语] ”、“信息论与编码”、“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7门课程。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工程训练C”(1周,1学分),调整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4周,2学分)。
(二)加强几门关键课程的课改示范工作,提升课程在电子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1)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的教改实施情况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课程。学院2009年起将原来的“电装实习”改成(电子装配)“工程训练”和“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并结合课余电子制作训练作为补充。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每一年的设计制作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增,加强设计内容的新型性和实用性,至今实验室已有50多个设计实训模数电路板。2014版培养计划中“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调整为实验课程“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30学时)。
电子装配工艺训练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低,在原2010版教学计划中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电子电路焊接技术,为以后的电子装配打下基础。教学时数为一周,时间上分散进行,历时半个学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学生进行电子设计的入门课,除公选课、选修课形式外,兴趣小组形式的学习培养也是一个最有成效的环节,使得对电子设计有基础、有兴趣的同学得到充分发挥与提升能力。对电子制作训练做到有计划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电子制作基本能力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为:焊接技术训练、认识基本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的使用)、识图、音频放大电路制作。
第二阶段:电子制作入门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主要学习绘图、制作与测量(学习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利用波形图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能力训练),内容有:简单电源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光控灯开关电路、温控加热器电路等。
第三阶段:电子设计基础训练。主要是结合理论知识设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音响电路(含音调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隔离放大器电路、充电器电路等。
第四阶段:电子设计综合能力提高训练。主要为综合设计中、大规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抢答器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数控电源电路、无线通信电路、锁相环振荡电路、转速检测电路、充电器电路。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改情况
单片机作为电子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我院该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新的教学文件,每年修改电子教案、课件,出版新的教材与实验指导书,不断完善学习资源,实施电子考试等等,为学生的自动化电子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2014版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改为32,实验改为独立设课,学时为32,课程设计为1.5周。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全部为校内老师设计制作,实验室至今有单片机综合应用设计电路板30多件。
(3)新增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
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学院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从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初始阶段就引导学生向技术应用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凝练为理论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课程的专业界限、学科界限,使得知识、技术、信息等多方面融会贯通,在还不能完全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以教学实验班的形式增加一个补充教学环节,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为立足点,从应用目标出发搜索知识点,解决技术问题,培养思维方式。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作为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改变学生被教师控制之下被动地学习的局面,改变单纯死记硬背完成学业的局面,转而让学生养成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查找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在教学环节上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三点连成一线。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适应技能考证的要求,适应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编写、修订教材、教案,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编写出版《电子综合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指导》、《单片机设计实例集》等实践指导教材;为学生开展考证培训修订《电子工程师考证培训讲义》等;编写新的教学文件及电子教案、课件等,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一是修订出版了《单片机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Proteus仿真版)》、《电子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单片机设计实例选集(一)》、《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实践指导性强的教材;二是在原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片机慕课网站的建设,新编了150题左右的作业练习题库;三是修改2014级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及课件;四是设计开发2014级用的新实验电路板并用于每年的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提高学生、专利证书数量、提高学生电子工程师/板级工程师/电工等从职证书数量。
(1)加强了学科竞赛的辅导力度。一是组织学生电子协会,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以加强低年级同学的基础技能训练;二是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相结合,利用各种提高学生能力的资源,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三是培养充实指导教师力量,2014年学院的指导教师队伍扩大至9人,落实了组队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互选环节,密切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的联系,特别是在暑期中通过明确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增加指导教师的投入精力;四是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
(2)重视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工作,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竞赛、省创新研究项目等实践,指导学生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固化研究成果,近年来学生发表的电子设计类论文、实用专利、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电子电气类)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增加明显。
(3)加强校内电子工程师等考证培训工作。学院培训中心通过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条件验收,成立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电工方面考证员,可进行中、高级电工,中、高级维修电工,初级电子设计工程师、板级设计工程师、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师7种电子电气类证书的证书认定,为学生培训考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加强了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要求。学院将毕业设计任务早计划、早布置,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真题实做时间,现一般是在第7学期初就布置任务,毕业论文答辩分二次进行,在较长的时间内可给学生留出较多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比例在90%以上。
(五)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
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将提高从职能力的技能考证、考级、竞赛奖等纳入到教学学分中。
学院出台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规定了5类学生学业成果(考证、考级、论文、专利、竞赛奖)或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认定可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的其他成果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二、实践成果
两年间,学生在电子工程师、电工考证、学科竞赛获奖方面成绩提高明显,取得电子工程师证书30 人;电工证书192人;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学生为9人,二等奖学生为18人,三等奖学生为21人;在全国(省)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及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特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4人。两年间,学生发表电子设计类论文10篇,取得电子设计类实用专利35项。
三、不足分析
一是教学计划改革后课时量压缩造成教师“抢课”现象,并由课程门数增多及投入精力不足造成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下降;二是团队精神在学院教改项目中体现不够,大多数教师还是安于老的教学方式,教改积极性不高,大范围的教改项目推进困难。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教师的人人参与。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建立在教师行动上。高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影响力与学生的竞争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树森,李维.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4,03:44-46.
[2] 张军国,刘西瑞,张健,燕飞,阚江明. 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林业教育,2009,S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