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校本课程论文

校本课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30 13:35: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校本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校本课程论文

篇(1)

课题组调查发现,85%的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养教育是必要和非常必要的,但是,专业课老师本身存在人文素养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30%的教师反映专业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难度较大,文化课老师表现出一定兴趣,但是学校缺乏鼓励与创新机制,教师对人文素养教育还停留在思考、尝试阶段,没有做到深入实施。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学校领导以专业发展作为教学重点,教师把专业课作为主要课程,把占用时间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参与人文素养教学活动视作负担。个别学校虽然开设了人文讲堂等人文素养教育形式,教师虽参与了讲座稿的撰写,但是参与教师仅仅从授课或讲座的任务出发,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和精品意识,从而导致讲座流于形式,和学生需求、课程建设形成差距。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人文素养教育在中等职校被忽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思路

德育课是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形成。人文素养教育是职业学校学生个性成长、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对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岗位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准确把握中职生人文素养内涵

描述、提炼、把握好当前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是实施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关键。人文素养的内涵一般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中职生人文素养是在“中职教育”这个特定前提下,基于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基础上,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就业能力、职业持续发展能力需求,是对普遍意义上“知识、精神、行为”三个方面定向优化,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具体而言,人文知识应该主要是指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基础性、普及性知识,如教育部提倡的以“古诗、名曲、名画”作为中职生人文素养基础———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具有时代的主题和烙印,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内,中职生要培育和养成的人文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职生人文行为自然应该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职业、社会行为中表现出真诚、勇敢、正义、诚信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2.详细调研本地人文类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是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条件,一般包括文本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乡土资源等。以南通地区而言,有着丰富的人文德育资源。如自然人文类,张謇历史名人及以其为主要代表的南通近代第一城的人文资源,南通地区的紫琅文化、如皋水绘园文化、通州的忠孝园文化、启东的圆陀角文化、海安的青墩文化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乡土文化类,海门的沈绣、通州板鹞、海安花鼓等一批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此外,各职业学校悠久办学文化的底蕴,优秀的校园文化标识、毕业生事迹,优质就业企业的文化、员工制度等等,这些都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德育资源。

3.确立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目标

德育校本课程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德育理念、大纲、国家德育目标、已有条件和资源来进行设定。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的目标不仅体现校本化,更是要突出人文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因此,在课程目标确立上要统筹兼顾好两个方面。一是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进行设定,将人文素养教育较好地嵌入其中,实施渗透教育;二是结合当前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需求,将人文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年级,分年级组织实施。如中职一年级以“适应”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基础的人文知识素养,着重进行文明素养、人文知识、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奠定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基础。中职二年级以“人格”教育为主,着重进行情感、意志、个性及价值取向等人文精神方面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特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步入成年创造条件。中职三年级以“成人”教育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做优秀员工的品质和人文行为,为学生步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优秀员工奠定坚实基础。

4.合理设计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

篇(2)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丰富 美术课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国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将其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广泛普及,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已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已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

一、美术课程的资源

美术课程的资源无比丰富,而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颁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导向性内容标准的制定,就是要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教师的美术教学留下巨大的创造空间。因此,在实施高师美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对旧模式的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a.图书馆资料资源。b.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许多艺术院校或综合大学的美术院系,都充分利用专门的美术展厅,利用教室的过厅、门厅、画室的墙面等,来扩大美术作品展示的场所,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审美修养的不断提升。WWW.133229.COmc.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

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校内课程资源,尽量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美术课程建设、美术教学管理方面,应给予足够重视的事情,对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校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很广泛,主要包括:a.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地、市、县级文化馆、少年宫等);b.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c.艺术家工作室和民间艺人手工作坊。

二、地方特色与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

一所学校的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口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蜀山皇后”四姑娘山,还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除了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景观外,还有着绚丽多彩、历史悠久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藏民族在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羌民族在岷江流域依山而居与大山共存的农耕文化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包括建筑、服饰、风俗、宗教等各个方面,丰富着华夏文明的文化艺术宝库。

阿坝师专美术系,自1987年招收第一届美术专业班,已近二十年。在长期的美术教学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藏羌民族图案、装饰、建筑”,作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列为本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美术课程被延伸到了藏寨羌乡,藏羌文化渗透到了素描基础、色彩基础、设计基础等课程,生活以其丰厚的积淀,丰盈艺术创造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以骨干教师为学术带头人的造型艺术工作室、设计艺术工作室,将学生不断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引向艺术创作,形成了教师以美术创作,科研带动美术教学的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以美术创作激发学习与创造的热情,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风气。近十年来,师生的美术创作成果丰硕,教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类大展、省级美展并获奖,学生创作的作品也在四川高校美展、四川美协主办的专业美展中参展获奖。

所以说,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着重追求以知识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而非片面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因为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和批判力与知识的创造力密不可分,特别是在知识网络化的今天,培养每个个体具有上述能力有助于他们保持理智、清醒和自主的生活。其次,在社会或国家方面,现代教育应该着重于树立和传播以“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本土发展”或“内在发展”的理念。

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美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领域。

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观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然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以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溺爱的家庭环境助长了“独生子女症”的非健康状态。在我们的“藏羌图案装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把课堂延伸到了藏寨羌乡,藏羌民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穷的生存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热情、纯朴,感动着我们这些来自城里、来自内地的学生们。这种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藏羌民族在建筑、服饰方面独特的创造,同时还让学生们在与藏羌民族同吃同住、一同唱歌、喝酒、跳锅庄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与创造,这不正是当代教育想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吗?

四、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自己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育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所以确立新的教学观,明确教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出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为了有效贯彻这样的教学目的,达到有效激发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通常在大一色彩基础课中,增加“羌族图案”课程,并将课堂放置于羌山村寨,学生们带着收集、整理羌族民间图案的任务,在羌寨一边写生,一边拍照,一边收集羌族绣片、围裙、头帕上的各种图案,为期一周。返校后完成一组“羌族图案”变形作业,写一份相关的考查报告,再加上自己的速写、照片,打印成册,并在美术展厅、走廊艺术窗里作汇报展览。在大二开设“藏羌建筑”课堂,也是先由主讲教师简略介绍藏羌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给出任务,回来交考查报告,完成“藏式风格”或“羌式风格”的建筑手绘图(有条件有能力的也可结合电脑软件设计课,作电脑立体效果图),并作汇报展览。

通过这些有益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体验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责任要明确,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变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开放性课堂氛围的营造者。

总之,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改变教学观念,创办特色学校。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领导管理层必须思考的问题。但要将这些思考变成行动,必须依靠一大批特色创办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骨干教师。总而言之,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根本,是否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将成为衡量学校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8、10、11期,2003年第5期。

[2]《中国美术教育》,2003、2004年

[3]《教与学的艺术》,(日)事川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篇(3)

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纲要指导下,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而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将“学校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试验、推广。我国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正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许多老师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厦门二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个性特点的课程建设之路。

一、结合校情,立足当地人文资源

校本课程的主旨之一就是照顾千差万别的学校教育情境,突出课程学习在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关注不同学校的特色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建立在充分研究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人文资源,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第一 ww w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的学生对课程的预期和接受程度,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保证校本课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浪屿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区”的小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厦门二中就坐落于这座美丽的小岛上。学生在岛上能欣赏到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校门外能品尝到各具特色的厦门小吃;走在小路上能听到悦耳的钢琴声;在鼓浪屿上学生有机会参加各式的音乐会。因此厦门二中开设了诸如“鼓浪屿文化”“鼓浪屿地理研究”“鼓浪屿历史”等校本课程,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鼓浪屿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鼓浪屿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生活中的人文元素,使之更好地内化成为自己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二、突出主题,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以主题为线索组织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因而确定课程的主题就成为教学活动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确定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口教育等。然而主题的确定又十分复杂,因而厦门二中以开发系列内容为抓手,初步构筑起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大板块内容,尽可能让教师、学生参与该课程开发时有目标可辩,有方向可用。然而这样来规定内容,显然不能释放每一个参与人员的创造潜能。如何凭借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让这门动态生成的课程为师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呢?在编写校本课程之前,要充分的研究校本课程的指向,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何在,比如厦门二中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道德水平较为朴素,所受到的不良网络信息等干扰较少,道德培养相比较为容易,而寄宿生接受到的家庭教育较少,家庭的监管缺失,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难度较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较小、知识面较窄等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明确了校本课程的指向之后,进行开发过程中就能很好地把握素材的组织、教育的导向等,所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针对性强,教育目的明确,所发挥的教育影响度也就更高。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明确的主题之下要防止内容过于僵化,防止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罗列组合,提高校本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程度,提高校本课程的教育影响程度。

三、凸显学科特色,提高校本课程的体系性和层次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对各种资源的分块叠加或者在某种体系框架之下的生硬组合,而是在某一教育目标指向下具有明确目标、体系清晰、层次分明的课程建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各种资源被通过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堆放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所以要建立一个科学明确的体系,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组织,都要有具体的规范。厦门二中是厦门市普通话示范学校,也是厦门市语言文字示范校话师范学校。校园内墨香浸润成长,文化放飞心灵。我校狠抓大量阅读,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加阅读,开设了“阅读沙龙”“小小读书会”等校本课程。我校语文组又系统开设了诸如“红楼梦研究”“三国演义研究”,“五缘苑记者站”“鼓浪屿文学社”等校本课程,以读促写,大大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

作为一名高中一线的教师,我参与了厦门二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参与了语文校本教材的编订工作,见证了校本课程在我[第一 ww w .dylw.NET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们这样一所市直属高中开发及实施的过程。校本课程建设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综合能力得到长足进步,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意识得到迅速提升,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速率。在2012年——2013年我校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全部进入决赛。其中“探寻鼓浪屿拼音标点之路”获得厦门市一等奖,福建省三等奖;“鼓浪屿请原谅我不得不离开你”获得厦门市二等奖,福建省二等奖;“墨迹点点意自华——校服文化研究”获得厦门市二等奖,福建省三等奖。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正在努力地探索,我们会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走出一条具有厦门二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我们相信,厦门二中的校本课程建设一定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篇(4)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德育课标指导下,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借助相关人员力量,选择、改编或新编适合于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或活动,并纳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国内各中学开发出来高质量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行知中学“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系列;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开展“德美体”;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构建了学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编写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课程优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动集》德育校本书籍,供全区内的学校使用。当前国内多数学校对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开发,开展系统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就更少了,质量也不高,本文对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为各级中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二、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现状的需要。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2.调动了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是整合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教育与教学没有整合一致,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要求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抓教学的往往只管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开发管理机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负责人,德育主任为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年段长为实施者,教研组长为协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训、开发管理体系。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校本教程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考核、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的资金、编写进度、开发课程的先后顺序、审核与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考核等。德育校本课程编写流程。专家指点德育处撰写课程纲要评审修改分配任务编写讨论修改审查印刷实施评价。

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校情结。通过立足于校园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开发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爱校情节。如《校园建筑历史变革》、《校园植物探秘》等。以校园舆论文化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学生电视台以及广播站。如我校厦门集美中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诚毅”校训,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体现。以“诚毅”和“嘉庚”为主线开发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诚毅”校训与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陈嘉庚与教育》、《嘉庚与华侨办学》等。开发以校园制度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校园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凝结成一种在代代师生中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如《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2.开发学科渗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润物细无声中沐浴德育教育。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以教务处为组织者,教研组长为执行者,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开发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校本课程。既可以在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编写德育教材,如《化学史与批判精神》、《哲学与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生理教育》、《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怀哲学》、《欧美文化差异分析》等。

3.开发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是挖掘学校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地理等知识,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德育校本课程。如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飞进校园》、《芦笙飞歌》、《民族服饰》、《民族体育运动》等。

4.开发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礼仪手册》、《人际交际》、《职业规划》、《交通安全教育》、《形体健美》、《中西方美术欣赏》、《艺术与审美》、《插花艺术》、《剪纸艺术》等。

5.开发系列活动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月系列活动。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艺术月、科技月、体育月、读书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如“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艺术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书画专场”、“舞蹈专场”、“十佳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棋类专场”等等。

6.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德育校本课程,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利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为契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清明节,祭扫先烈;端午节,纪念文化名人等。活动如义务劳动、植物、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养。

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使德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修养好的建设人。

参考文献:

[1]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两院一校”;顶层设计;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17-02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会长,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的课程建设,早已声名在外,他们的相关成果“少年农学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先后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藕小基于“生活课程”的理念,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校园生活课程化”的主张,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出了一些亟待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考察和多次听管国贤校长的介绍,我认为藕小最大的特色在校本课程,他们确实用心、用力、用情,做亮了校本课程。

一、亮在课程目标

目标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学校课程目标则是指向培养什么样的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藕小是具有国际视野和未来意识的,这从“理论篇”中可以见到,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教育发展经历了生存引导―生活引导―价值引导几个阶段。价值引导关注人灵魂的生长和潜能的激活、发挥。藕小提及《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一书的观点,当代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能自信地理解和应对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的21世纪技能。近几年,我一直关注美国教育“适应性”的目标:要让学生适应科技和社会发生的变化,并能通过教育积极引导这种变化。大概是考虑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藕小提出“审美的情趣、敏捷的思维、自如的交往”的培养目标。目标的提出似乎是直觉性的,尚需再斟酌,但指向是明确的,即希望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这体现了价值导向,而且这种目标的达成,期待校本课程贡献力量。藕小认为方向比方法重要,也算是一种源自实践的体会。

二、亮在校本特色

顾名思义,校本课程的特色源于其所处的地域和学校,在这方面,藕小做足了文章。藕小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农业、农村、农民,应该是他们文化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于是学校从2003年起,组建了“少年农学院”,规划建设了实践基地,开发了“少年农学院”课程;藕小于1995年创办了“少年军校”,基于学校的这一传统项目,在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中,藕小赋予了“少年军校”新的内涵,把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少年军校的建设结合起来,发展了“少年军校”,也建构了校本的德育机制;基于学校的人脉优势,藕小2007年启动“少年书画院”建设,并挂牌“无锡市徐悲鸿美术学校”,开发少年书画艺术校本课程。“两院一校”是藕小校本课程的主体,它们都是在藕小地域文化的土壤提炼出来的,这就是藕小的课程特色体现出的内在性特点。

三、亮在顶层设计

与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叠加式、碎片化不同,藕小的校本课程十分重视顶层设计,这使得课程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一是目的明确。藕小强调校本课程基于“普及”加“提高”的理念,“两院一校”指向所有学生,又让全体学生有所选择。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必须体现基础性、全体性、选择性。基础性是基础提高的使命决定的,全体性是指惠及所有学生,选择性是指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以满足个性需求。基于这样的认识,精英化、一刀切这些弊病在藕小是不存在的;二是以“纲要”为纲。藕小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依据相关课程标准和文件,根据学生需要编制了课程纲要,纲举而目张,所有课程行为都成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任务分解清晰。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哪个年级、哪个学期达成怎样的目标,谁去做,谁去督促评价,一清二楚,有序而行即可见效。

四、亮在开发实施

藕小的校本课程建设,一是以物态化建设为基础。后建的“少年书画院”,也在2009年建成了1800平方米的艺术楼,并建有国画室、书法室、陶艺室、美术室、创作室等专用教室;“少年军校”建有陈列馆和军事拓展基地,还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少年农学院”建设了占地1公顷的实践基地。这些物态的基础建设,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二是以活动项目为抓手。“少年农学院”的1公顷地,因道路建设被占用,在更换课程过程中,藕小以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发“我是小小种桃人”“我是小小花艺师”“我是小小蔬食家”“我是小小研究员”等活动项目,并重建物态化场所,有序开展活动。“少年军校”“少年书画院”也是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线索,有效组织课程实施。三是以评价为保障。“两院一校”“课程纲要”都包含课程评价的要求,同时结合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以及具体项目的评价要求,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让数据说话,对师生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

五、亮在科研引领

藕小的校本课程有总的课题――“小学校本课程生本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同时它也是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该课题统领了学校所有的校本课程。“两院一校”又各有课题,而且藕小总能在结题之后提出新的研究主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藕小的课程开发和课题研究构成了良性循环,并不断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鼓励师生在参与课程建设中提炼经验,抒发心声,并推荐发表。仅以“少年农学院”为例,学生撰写的观察日记、小论文等多篇在《中国儿童报》《少先队小干部》《学习方法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教师围绕“少年农学院”的课程实践展开研究,已有80多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科研引领,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推广成果,而且能使学生们的课程参与更有意义,使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成为高品质的专业生活。

篇(6)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校本课程开发 问题 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作为改革的重点走进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对我国原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突破,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高中都进行了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遇到了很多问题。探索和研究适合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构建适合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可操作性的运行模式既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迫切任务,又是落实思想政治新课程,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都意识到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学校教师的努力,当前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阻碍了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发展。

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政策认识不足,导致开发方向不明确。

学校为了显示其在校本开发方面的实力和水平,只注重组织老师编教材,这是对校本课程的片面理解。开发校本课程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设置,应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展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其目的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

2.课程开发人力不够,能力有限。

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困难是师资问题。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尽管能力不是完全由学历决定的,但学历无可厚非地成为教师综合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教师的知识水平有限,仅仅能够满足日常教学,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课程开发。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任课班级多,升学压力大,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校本课程培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

3.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决策实施过程。但是,目前已经进行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高中大部分是学校内部自主开发,缺乏课程专家和课程相关人员及校外研究机构的参与,无法扩大政治教师的知识涉猎面。我国高中课程开发来自社会上的资助很少,许多学校维持现有的教学尚有困难,不能投入更多的人、财、物来开发校本课程。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开发。

4.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很多高中在课程开发中把创学校特色作为主要目标,指定有资历的教师,配备一定的资源,重视课程设计,忽视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教育主体的缺席和校本课程开发生命力的丧失。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水平需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由于思想政治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观念十分淡薄,校本课程开发综合知识和能力缺乏及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研究开发课程的能力不足,使得课程设计、实施不能很好地实现,严重影响着中学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

二、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针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现的问题,我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以下几条解决对策。

1.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研究,明确新课程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到社会发展、学生需要及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三个方面。要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上,主要体现在课程门类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适应性、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等方面。这些特征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整体地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知识。

2.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会有课程发展。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方向和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校本开发的主要支撑力量。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要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学校为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思想政治校本课程顺利开发,学校应该设立校本培训的专门机构,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建立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发展骨干教师指导,开展观摩教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专家讲学等多种培训方式的课程开发培训,直接指导或运用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3.加强与其他中学、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多方努力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在进行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培训的同时,也要重视与其它中学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将课程专家、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学者引进学校,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课程开发理论知识,能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教师可以通过与专家、学者合作学习教育理论,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既开阔视野又发挥潜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注入新的活力。还需多方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争取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强社区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4.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满足实际需要。

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学生应当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支柱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在积极参与中树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兴趣点,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的学生观,通过分析学生现有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校实际情况,拓展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着力建设“有规范、有兴趣、有方法、有习惯”的课堂,让学生在兴趣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唤醒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使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中去。只有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从学校环境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校本课程,才能真正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2]赵积红.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3]周浩波主编.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

[4]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崔允,林荣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论文摘 要:目前,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处于被动局面,上面分配什么任务遵照执行。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只能听命行事,处于被动,更有甚者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应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让教师参与,给教师适当的权力,增加教参与性,才能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工作。

学校组织的科层制取向,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草根式民主”的理念相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对学校内部进行改革。

1 优化学校组织结构,促进对话交流

有沟通才有合作才有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也要求所有参与者通过交流沟通与合作,共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但是,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层层控制,信息交流不畅,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优化学校组织结构,使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来实现。“所谓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通过破除组织中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将组织结构形态由原来的金字塔型向圆筒型转化,从而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可以减少传统结构中层层控制的等级关系,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缩短信息传递的路径,减少信息交流的阻碍,便于组织成员以及上下级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使每个成员都有权力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中,并且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激发了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运行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充分发挥。

要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搭建起数字化校园,实现公共数据和信息库的实时共享;其次,加强学校内各职能部门、各教研室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培育群体协作的精神,把各个部门的员工组织起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形成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再次,校长将权力下移,进行合理授权。校长要尽可能将权力向学校下层组织移动,让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形成以“基层为主”的扁平化组织。

2 转变管理方式,合理给教师参与的权力

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转移,并非随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颁布就能奏效的,而需要一个实际的“权力释放”过程。有研究发现,地方教育部门把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给学校后,出现了校长把权力截留的现象,校长的权力更大了,使一些校长在管理上更加独断专行,教师本来就很少的专业自主权更被损害,因此在学校内部需要“二次放权”,要求校长把权力下放给教师、学生、家长等,增加他们参与学校管理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2.1 校长要转变管理方式

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新的角色,要求校长要重新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和自己应尽的职责。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校长将校本课程开发权力更多地下放给教师,让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校长要转变管理观念,变学校管理为学校经营,改变传统上“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能向下侵权,损害了广大教师的利益,将权力还原给教师,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型管理强调校长对教师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进行赋权,让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学校决策过程中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这种民主型的管理具体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般体现为:校长承认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鼓励并引导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与教师共同协商有关事宜,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成就,为了使教师能够顺利行使权力,提供具体的支持措施,包括保障教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给予教师物资上的帮助、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校长的管理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2.2 校长应合理地为教师增加参与权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求校长要为教师赋权,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是校长为教师赋权并不是任意而行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校长为教师赋权要有依据。校长要赋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首先自己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内涵等先要了解,然后依据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中为教师赋权的有关精神,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实践经验,确立为教师赋权的依据。第二,校长要清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内容。校长要为教师赋权必须清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究竟包括哪些,然后针对不同教师的能力赋予相应的权力,并且使教师明白自身拥有的权力范围。第三,赋权的同时赋予相应地责任。在享有每一种权力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地责任,做到权责统一,这样有利于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评价,也使教师形成权责意识,以免造成教师误用或滥用权力。

3 营造合作氛围,让教师在合作中参与校本管理

教师权力的获得与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群体的合作、支持的文化氛围,缺乏交流与合作容易导致教师专业孤立,霍根(Hogan,P.)认为,赋权的关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通过这段时间,参与者才能认识到这种关系的价值。赋权的关系还包含着“联系”(connectedness)的感觉,这些感觉是在平等(equality)、关爱(caring)、目的和意图共享(mutual purpose and intention)的境遇下产生的。

教师的行为会受到整个学校组织环境的影响,要营造有利于教师群体合作的氛围,首先,要培养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教师群体合作的前提,在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才会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拿出来共享,教师之间通过频繁的交流、共同理解、协同创新,在群体的帮助下使教师个体水平提高,教师个体的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发展。其次,教师之间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之间不存在权威和绝对真理,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每位教师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讨论和交流,形成一种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

总之,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应给教师以管理、决策的权力,只有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能动性,更好地为校本教研出谋划策,也更能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成长,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产出率,从而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蒋名平.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