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9 16:12: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

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提高

高中政治课程在改革的背景下,它的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国情紧紧结合,它的教学形式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热点不断变化,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提高探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高政政治教学筵席了普遍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增强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对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第一、高中政治在一定发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探究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二、提高高中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探究性能力。

第三、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探究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探究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老师不仅要提高高中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自高中政治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之后,达到了“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觉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一)知识目标

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

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

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

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探究性。

三、高中政治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

任何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都有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更是如此,简单划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要及时地进行探究性思维,现在的政治教学大部分是这样的,教师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会为主,这两个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转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相互转化,老师把学习的设计方案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并以政治的教材为基础,将学案作为载体,为学生提出问题的模拟情境,摆出探究的问题。

其次,老师应该采用新的探究性学案,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进行整合,较为广泛应用的探究学案就是合作性的探究,这种形式主要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分类,并选出标兵作为榜样,提高探究教学水平,学生通过目标的推动,通过解决疑难问题,对探究内容从根本上得到诠释。

篇(2)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高中思想政治

一、高中政治课堂要有“人气味”

教师在讲台上拿着教材说个不停,点着课件翻得飞快;学生一手支着教材,一手托着下巴昏昏欲睡。这样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枯燥无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创建互动、开放、参与的课堂,让课堂充满“人气味”。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们在讲述“如何正确认识金钱”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主题辩论活动:金钱到底是不是万能的?学生分成两组,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代表总结。在辩论中,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因材施教,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另外,教师的语言要风趣幽默,肢体动作形象丰富,用有趣的游戏体验,让政治课堂充满趣味,人气高涨。例如,教师在执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可以采用抢答、必答模式,把课堂设计成知识竞赛模式,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兴趣自然高涨、受益匪浅,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二、高中政治课堂要有“生活味”

政治课程虽然理论知识多,但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高度总结概括。一堂好的政治课,必须紧跟时代、贴近潮流、走进学生、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选用的事例要最贴近学生生活,探讨的问题必须是对学生有益的。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等方面的概念和方法,把基本的观点、原理融入生活事例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这一本教材后,学生对储蓄的基本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举行模拟银行储蓄活动;并利用所学的储蓄知识,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学习了《政治生活》这本教材后,可以在班上进行民主选举班干部活动,让学生对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有深一步的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从而对政治生活更深入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课堂要有“学术味”

高中政治知识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结构庞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要求教师科学、正确、系统的把握课堂教学知识点,并能够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即深入浅出。学术的知识需要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形象的事例的传授。这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

例如,在讲述“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对“多极化”这一概念作出解释,并对多极化形成的背景、原因要分析得头头是道。世界政治多极化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哪些国家最终能发展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现在还无法确定。西方国家很少用“格局”这个概念,传统使用“体系”或“秩序”来表述,如雅尔塔体系、冷战体系政治“秩序”、经济体系等。无论是“格局”还是“秩序”,都是一个综述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概念。教师对这些知识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四、高中政治课堂要有“思想味”

教师要率先示范、以身作则,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思想的形成来自于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品味和觉悟。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厚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理性思考、理性看事、看人、看世界,真正地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之前,可推荐学生看一些哲学类的入门书籍,如《苏菲的世界》,让学生对中外哲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哲学产生兴趣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在课前,要求学生上台讲一个哲学生活小故事,让学生品味人生的哲理;也可以师生一起对某一事、某一种现象进行分析、解读,从中得到感悟与启发。

高中政治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度的道德修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高效教学。另外,教师还需要运用巧妙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3)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学理念 教学水平

一、更新教学理念,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

1.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对待。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看待,这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彻底转变,也是尊重学生的体现。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的思想,将其贯穿高中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政治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尤其是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政治思想,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为了在学习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在学到政治理论的同时,学会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在纷繁的实际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转变思想,活用教材。新课程改革强调政治教学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所用的政治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和手段,我们不能让教材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该将教材当做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辅助教具,当做是影响学生心灵情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活用教材,将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才能真正起到教材的价值。

(1)教师要吃透教材。要活用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从而明确讲课的“内容”、“讲课的程度”及“怎样去讲”,否则就会出现极端:要么过于简单,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么过于抽象,挖得太深,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失去教学的意义。

(2)要将学生放到首要位置对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不断调整和整合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教材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实现政治教学过程中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材发生根本的转变,以前是由经济、哲学和政治三方面的常识内容组成,而现在是由经济与生活、文化与生活、政治与生活、哲学与生活等四个模块组成。由此我们看出,新课程下的高中政治教材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政治教师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并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运用教材的目的。可以运用教学资源,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探究、提高,从而强化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总结知识,锻炼思维。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作用,指导学生运用教材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过程与方法的改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的目标。

二、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高中政治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与政治教师的能力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要取得新课改的良好发展必须重视教师水平的提高,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应对新课改下的新挑战。新的高中政治教材主要以生活为主线,在生活主题的引领下,让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和研究,熟悉和掌握政治教材的宗旨和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准确把握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动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师要关注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关注学生,通过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做好高中政治教学工作。

三、充实政治课堂内容

要在新课改下达到高中政治教学的良好效果,对于课堂内容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又要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实现课堂内容的充实性。要实现课堂上的“实”,首先就要落实学生生活中的“实”,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必须从以下方面实践:第一,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高中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将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为此教师要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从而为政治课堂教学的开展积累丰富的经验,为活跃政治课堂气氛积累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二,要做学生的知心人。为了使政治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活力,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教师与学生无障碍地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使政治课堂更具亲和力。为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在平时多关心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经常走进学生中间,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消除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产生与教师之间的亲切感,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教师还要经常参加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奠定基础。教育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高中政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给学生政治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高中政治是新课改下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内容,政治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通过不断转变思想、提高能力,推进新课改的落实,为培养新时代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幸政华.浅谈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措施[J].中国文房四宝,2013(4):39.

[2]王志菊.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模式[J].读写算:教师版,2014(31):155.

[3]徐爱芝.浅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J].新课程・中旬,2014(4):13.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48

政治课程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学业发展,还关系到学生在思想观、政治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发展。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人修养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高中政治教师必须结合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树立平等的观念意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即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环境基础。最后,教师应该要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以更好的综合素质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认真剖析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预案

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要重新对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摸透每个知识模块,并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等,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无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新课程视野下,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我国政府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如抗洪救灾的场景、保家卫国的战士坚守岗位的情景等。这些视频的播放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另外,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法,通过深化学生实践体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场景表演、模拟训练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再如在《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哲学概念有更加具象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小组合作,推动学生共享共进

篇(5)

【关键词】互动教学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2-01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

1.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

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两个因素,它所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强调师生之间互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教与学的最优结合,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1]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政治课的“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最主要体现就是教师在“唱独角戏”,针对某些知识点,教师只是一概的划重点,解释概念,要求学生做笔记,记住“考试点”忽略了对学生思维乃至于价值观导向的培养。许多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中政治课老师垄断化的教学非常明显。不少教师认为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会考、高考,只要能讲清楚教材内容就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中就习惯了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没有提问,学生也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教与学的活动是单一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师上课很累,同时学生的个性也被压抑。很显然这样的做法也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的开展。

2.师生互动不平等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独一无二的个体,新课改强调师生之间要有互动,这些互动包括交流、对话以及合作。但是在调查后却发现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却往往很难做到。首先是班级的规模很大,师生的互动无法面对全体学生;其次,教师往往会比较倾向于与接受能力强或者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互动,这就导致了在互动对象上的差异化。很多教师为了确保课堂互动顺利进行,往往喜欢选择活跃、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这些学生得到的问答机会较多,他们就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反之,得到互动机会较少的学生则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对政治课堂的学习兴趣也就慢慢的淡化。除此之外,教室之中学生的座位分布也导致了师生互动的不平等,往往坐在角落里的学生得到的互动机会就很少。

3.课堂师生互动过于形式主义化

课堂上任何的师生互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如果师生互动的目标不明确,那么课堂互动就会陷入流于形式的局面。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中就存在着教师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现象。比如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该老师在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课时反复提问“是不是啊”、“对不对啊”学生答“是”!“对”,教师还表扬学生“回答得好”!整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学生也很积极,但是,很显然这样的反复互动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仅是浪费时间,也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反倒是另外一个老师在上到这节课时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该老师在课堂中播放了《甄传》和《大长今》的几分钟片段,让学生交流讨论找出剧中中韩文化的不同,包括服装、饮食、医疗等等,并且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肯定。这样的互动效果就好得多。

二、提高政治课堂师生互动效果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师生互动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创造有效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有效的互动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互动教学

高中政治新课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就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该理论认为教师只对学生建构有帮助以及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教学《美好生活的向导》一课时,笔者就一改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始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互动教学,采用案例引导及小组合作探究的互动学习方式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是展示了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案例,然后让学生分析案例之中蕴含的哲学道理:质与量的统一,自然界不仅有量变还有质变,化学元素也会转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并及时总结学生问答的结果;在案例分析之后,让学生分小组举例出一个蕴含有哲学原理,哲学服务生活的例子。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小组出示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要求,都含有哪些哲学知识点?这样的互动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知识的兴趣。

2.平等对待学生,推进师生互动的良好发展

过去的师生关系一直处于不平等状态,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利用政治成绩的好坏来评定学生,选定互动的对象,造成师生互动的不平等。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也包括师生之间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和理解。美国的教育家罗伯特・潘塔在对于关于师生有效互动的综合概括中提出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包括师生互动的双向性,教育性。而实现这些的基础就是尊重和平等。例如在讲《影响价格的因素》时,笔者首先提问“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于是笔者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XX回答,他根据课文的内容很快就做出了回答,笔者也及时给予了肯定。笔者又提问“短期内菠菜的价格突然比平时上升了2倍,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决定的?”由于有一定难度,笔者就让学习较好的学生XX进行了回答,也给予及时的肯定。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笔者并没有依据学生成绩的好坏选择互动的对象,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提问,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信心,使师生关系更融合,实现了师生互动的双向性,教育性。也进一步推进师生互动的良好发展。

3.强化教师的职业技能,提高互动效果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技能两方面,高中政治课堂的互动效果与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教师,在教学中才会有高效的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强化自己的职业能力善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是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关键。例如在教学《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笔者根据高中生好奇心、探究心强的特点,在上课时播放了介绍中华文化的相关课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笔者提问学生“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整节课的互动气氛很好。由此说明,强化政治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欣.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启示[J].课程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青青.开展师生互动教学,优化高中政治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年02期

[3]胡容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师生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4月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对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政治教学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被赋予新的内涵,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设法让学生对政治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会发现,兴趣作为一种特殊的心里特征,会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让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然后人们才会愉快并且主动地去探寻、研究,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相当重要。政治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这样才会为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处在人生发展黄金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并且对外界知识的渴求欲望相当强烈,但是由于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等因素难免会出现逆反心理等,为此,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例如在讲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照本宣读:(1)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样下去,由于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即使是内容再有趣,学生也会感到乏味,甚至会很恼火:发出“直接读课本,我也会讲”这样极端的言论。我在进行讲课的时候是从讲故事开始入手的,我给学生讲了伊拉克战争这样学生很感兴趣的事件,通过这场战争学生也明白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性,由此也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产生兴趣。我并不就此为止,还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学生通过我讲述的伊拉克战争有所思考,纷纷说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很快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点。

二、哲学思想要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哲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由于认知有限,对此感到不是很难理解,进而会努力地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做题就很容易出错,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真理和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提出正确的实践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指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只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只有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精神,才是全面地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 (4)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考察的是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记忆,但是所列举的3个错误选项视觉干扰特别强烈,有的学生虽然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背的滚瓜烂熟,但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拿不定选项。根据我的调查,学生选(1)不选(2)的情况较多,其错误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理解。此题考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也叫无知与意识关系的问题,(1)与(3)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具体内容,不是哲学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2)与(1)(3)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4)是(3)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为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重根据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完整体系,并通过独立教学形式,实现其教育功能。

三、帮助学生构架知识框架,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整体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内容繁多并且其重要性和难度值仍值得备考的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复习的时候学生直接打开课本背个不停,这样的学习即使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依然效果不佳。对框架结构的把握,是文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提纲挈领似的学习,同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发胀的高考政治复习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政治复习的时候,如果多花点心思将知识框架和层次结构梳理清楚,这样学生需要记忆的散乱的知识就变的清晰、有条理、系统。并且在面对任何考试题目时,由于对知识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把握,很容易把题答正确。

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时候不仅要把知识的框架和层次结构的梳理贯穿在政治复习的每个阶段,而且还要求再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只有找出层次结构之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才能使这个框架和结构有意义,成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例如政治必修二的框架:

(1)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3)民主与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是正义的事情)等等

这一个框架共10个大知识点,教师给学生罗列后,再就每个知识点进行展开,每个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这样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一种终极目标和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必将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取其精华,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逐渐地形成符合自己教学情况的体系。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的参与思想政治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睦哲.新课改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新

课程(下), 2011(7).

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参与教学;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32-01

高中政治课程设置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现实中,课程状态与学生之间不能达成一致,由此出现了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激发出来的情况。本文围绕高中政治课堂参与教学进行探讨。

一、高中政治课堂中参与教学

所谓参与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主讨论与探究得出所学知识,表达所学观点,最终实现高度的教学参与。参与教学的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即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就能有效打破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完全的参与,另一种是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参与教学的成分。完全的参与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完全的参与对于课堂的分组要求高,且效果不一定很好,因此,当前往往都是采用部分参与的方式,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融入更多的参与教学因素。

二、参与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政治学习中。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主体的地位,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形成交流互动。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中,更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渐培养自信。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讲解“尊重客观规律”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学生开始逐渐明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互关系。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需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进而运用丰富的语言描述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等,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

(二)以丰富的活动促使学生热爱政治课堂

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组织一些小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展开时政辩论赛。时政是政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将发生的时政热点告诉学生,还要引导学生第一时间发现时政新闻,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类似的竞赛在教学中不时出现,有助于学生乐于参与课堂。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将自己搜集到的时政信息以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别出心裁地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比如在学习“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课前先让学生去搜集、整理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这样一节原本由教师讲解的课程,就变成了师生的互动课,既丰富又有趣。

(三)逐渐实现课堂角色的转让

所谓课堂角色的转让,就是教师要从原本教学的核心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将更多的时间交给真正的课堂主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存在感。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例如,在讲解“经济全球化”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和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将这些观点进行整理,实现教学的全面突破与发展。

(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