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9 16:12: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

篇(1)

【关键字】高职高专,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会计课程的教学,应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适应一定社会需求,拥有适当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并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二、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相对落后。高职高专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双重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目标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不能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当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把通过会计职业的各种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忽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到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教会了学生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材缺少生动性。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讲授,学生记忆,课后做题。讲课过程中主要强调会计分录,告诉了学生如何做,却没有指明为什么做,等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比如短期投资可以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也可以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何判断尤为重要,公允价值的变动前者计入当期损益,后者计入所有者权益;另外对于折旧而言,不只是学会计算折旧方法和简单分录,还要会在实务中应用如何选择折旧,为什么选择,对企业损益、税收有什么影响等等。此外,各种往来交易的发生过程也只能靠学生通过字面来联想、揣摩和记忆。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这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来应付考试。

(四)传统的会计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些学生走向社会后,很容易受利益驱动,最终导致会计责任缺失,不仅影响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危害了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

三、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根据上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创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既不是理论型、学术型的人才,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型人才,它要培养能在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基层性。因此,其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应用型的初、中级会计人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要突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学生进行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人际关系适应和协调能力培养;二是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三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会计教学方法改革上,多尝试一些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财务判断和分析能力。学校可以鼓励会计教师在企业兼职以补缺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把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如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了解经济业务流程,这样既节省了上课写板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理论教学同时要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推行模拟教学,建立实验室、虚拟企业等仿真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中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采取项目教学,把每个学习任务设计成项目活动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

(三)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编写使用教材。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的设置力求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观,强调以应用为目的,和“必需、够用”的原则。还应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预测等操作知识的实践能力。教材是学习、掌握知识的桥梁,是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环节。没有结合会计改革的新教材,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学生。

(四)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诚信信念。高职高专会计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要结合理论教学和实务操作,灵活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经济法规教育,既要传授知识,也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让学生懂得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姚进才 梁益海.高职高专会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平原大学学报.2006.04.

[2]吴迅.浅谈对高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8.01.

篇(2)

【关键词】 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分析;建议

自2002年国务院要求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到2005年国务院再次要求继续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今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有高职高专院校1000多所,其中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了会计类专业。但是,会计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职高专会计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思路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方向不明确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教育层次上不仅有“一

本”、“二本”、“三本”,还有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中最低层次的高职高专教育,其培养目标不是研究型人才,也不是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而是主要服务于小型企业的中低端应用型人才。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懂得系统会计知识以及税务、银行等相关知识的会计专门人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正好填补了这一部分社会需求。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均将其培养目标更多的定位在中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与具有更多择业优势的本科学生进行竞争,忽略了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生应大量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在培养方向上不够明确。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高职高专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要求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所以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目前的现状:1.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过多过滥,导致知识的重复和交叉,许多学校课程划分过细,将一门课可以解决的知识分为多门课来讲授,不但没能解决知识面拓宽的问题,还造成了大量的课程重复。2.会计专业课的三个构成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划分不够科学合理。3.“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的课时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等课时分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

由于先天基础薄弱,后天投入不足,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称为“硬件不硬,软件不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条件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够。教师主讲的传统单一模式未能根本改变,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

2.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缺乏一定规模的会计实训室,实践教学的开展远远不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虽然也开始重视实践教学的完善与发展,但仍以仿真为主,缺乏实战训练。由于实训资料仿而不真,无法确保会计实践课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践教学无法真正成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

3.缺乏会计信息化模拟。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必须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化模拟。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将现实企业的会计业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会计核算职能是如何实现的,企业供、产、销过程中会计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问题尚未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室,而无法充分开展会计信息化模拟教学,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融会贯通,所学信息技术无法应用到会计中来,更不用说利用企业的内、外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了。

二、导致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指导理论不成熟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层次和类型,高职高专的发展应在广泛进行国内外充分比较与论证的基础上,先通过实验再大面积推广。而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会计类专业。许多学校只看重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经济效益,纷纷开设此类专业,对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的定位、自身体系、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既缺乏历史经验和深入的研究,也无从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二)会计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会计教育,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忽视相关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仍多数沿袭这种传统模式,会计教育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没有现代全新会计教育观念的引导,会计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问题逐渐暴露;学生应变能力差,适应社会需要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

从目前的资料看,我国高职高专很多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教学条件本身基础差,加上国家投入不足,这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学院的教学条件与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没有健全的模拟实验室,没有相关的实习基地,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缺乏完善的局域网和互联网建设,信息化教学和实践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成为一句空谈。

另外,教师队伍也准备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多学校具备“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不足1/3,使得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由于经费不足,教学任务重,大部分会计教师没有机会走出去,定期到企业调研或者到知名的财经院校短期学习,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案例不具体生动,也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对做好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更新会计教育观念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高职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点,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基层财会核算人员,具有业务操作能力的知识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岗位主要为:车间(分厂)经济核算员;中小企业(主要是小企业)的出纳、会计;企业内审、社会审计的审计人员;各行业基层经济管理人员等。

(二)完善课程设置

1.严格划分会计专业基础课、会计专业核心课和会计专业选修课三个构成部分。其中会计基础课主要应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原理、统计学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系统涵盖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有关课程,应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会计选修课是除上述两个部分之外的其他有关会计学课程,在考虑学生今后就业方向和自身爱好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开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税务会计、金融会计及经济法等课程。

2.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要增强所选教材的系统性,要注重学生创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注重与国际接轨。

3.加强高职高专财经类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材,同时针对教材落后实际的情况,建议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大胆选用财政部会计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这些教材内容规范,权威性强,包括了近年来一系列新法规、新制度,内容每年都在更新;这些教材的使用还能为学生毕业后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打下基础。

(三)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课作为一门专业课,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更应注重对其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理论教学完成的同时,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教学。

1.改变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传统职业教育是学科型的知识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在此模式下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学生也许学会了是什么,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由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首创的“教、

学、做合一”以“做”为主的课程整合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教师和学生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有时先讲后做,有时先做后讲,边学边做,亦工亦学,学完了以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再回到课堂上来讲,予以解决。这种“教、学、做”紧密结合的课程整合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零距离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应当说,是实践教学和高职教育的很好模式。

2.加强会计实训室和实践基地及其相关设施建设。教学基地和设施建设属于学科的硬件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一,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和教学特点,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功能的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其二,建立和健全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供了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能工巧匠任兼职指导教师。

3.建立多学科和多环节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会计实践课程不再只设置过去的一门会计综合实训课,而是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在所有开设的会计核心课程的教授中都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行多学科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是指:(1)会计学原理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编制记账凭证的能力,登记各类账簿的能力,编制简单会计报表的能力,查账、对账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2)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使学生对有关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对外投资、收入费用核算、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以及三大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及方法有更具体、形象的了解,通过企业某月份实际会计业务的模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会计各岗位业务的核算,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3)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操作技能,加强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感性认识。(4)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是指采用当今市场的主流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速达进销存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等)作为教学软件,要求学生掌握其主要功能,利用这些软件系统处理完整的一套账,熟练掌握通用财务软件的性能和功能。财务管理和审计基础则主要通过案例进行实践教学。

多环节实践教学是指包括单项实训、分岗综合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综合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的一系列会计实践教学。

(四)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1.广泛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教师―网络―学生”一体化。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同时向多个同学提问,也可以只提问某一个同学。

2.在教学中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面授时多采用直观性很强的图示法,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疑点,更加直观地表现一些相关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可以产生突出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课后有机会获得老师的详细讲稿和演示文稿,课堂上减少了笔记,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和思考。

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方式展现普通教学手段无

法演示的宏观或微观世界。通过模拟仿真,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变呆板为生动。如财务会计应用的各种票据、操作工具、业务过程、业务环境等,以及财务工作与财政、金融、税收等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显示出来。同时,这种手段完全不同于教材加板书那种不可再生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可复用性,可动态地再现财务会计实务过程,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强化学生的持久注意力,并通过建立前后知识之间的链接,极为便利地实现知识点的重新组合。

【参考文献】

[1] 张公朴.对我国会计发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

[2] 苏永奕.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

[3] 夏勇.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方法浅议[J].新西部,2007,(2) .

[4] 赵庆兰.新会计准则引发的会计专业教学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