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程施工节点

工程施工节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9 16:12: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程施工节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工程施工节点

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在逐渐的增多,这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还有利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然而,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其梁柱节点时常会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这就对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从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存在的问题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梁柱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差距较大,使得节点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则是建筑结构的梁柱节点,在周围环境和建筑荷载的长期影响下,其节点处出现开裂的现象,这就使得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幅度下降。下面我们就对高层建筑梁柱阶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出来对策进行分析。

一、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措施

1、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在对高层建筑进行建设施工时,梁柱结构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中导致其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除了受到外界环境和建筑荷载的影响以外,还有其梁柱混凝土结构强度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在对其结构设计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就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通过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梁柱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差距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建筑物荷载的不断增加,梁柱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梁柱节点的质量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施工人员,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世界情况和相关要求,来对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差距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采用相应的控制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人们并没有对建筑梁柱节点的质量问题进行相应的规范,技术人员只是按照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和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对梁柱结构的节点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从而使其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手段

在梁柱节点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都是采用分开浇筑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在对其进行浇筑施工时,并没有对节点出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冷缝处理,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在对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施工时,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施工工艺进行适当的优化,从而保证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对梁柱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对其混凝土结构横向构件和竖向构件的强度等级进行科学的选取。这样不但使得梁柱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不会出现过大的差距,还有效的简化了工程施工工艺,使得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而在梁柱结构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让两种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结构,还组成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我们就对混凝土浇筑面的宽度以及浇筑施工的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将梁板混凝土结构和节点区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另外,来对高层建筑梁柱节点进行监视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保障低等级混凝土和高等级混凝土不会互相的渗入,就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来对混凝土结构的流动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由此可见,在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其施工技术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得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很好的满足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在对这些施工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这样就使得高层建筑梁柱节点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进而满足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

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产生裂缝的原因

由于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差异较大,这就使得施工人员在对其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在接触面上存在一些微细裂缝,虽然这些微细裂缝不是在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下而产生的,但是这也会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美观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保证建筑梁柱节点的美观,施工人员就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对这些微细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目前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导致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处产生裂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较大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水用量、水灰比就有较大差别。

第二,柱子混凝土强度大,水泥用量多,产生的水化热就高,水化反应结束后,就使得高低强度混凝土界面附近容易产生裂缝。

第三,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偏多,水灰比、含砂率、坍落度偏大,也会导致高低强度混凝土交界附近产生裂缝。

第四,柱子的断面和刚面相对于梁较大,因受柱子的强大约束,梁混凝土的收缩收到限制,也容易产生裂缝。

三、防止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产生裂缝的措施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等级和可泵性的条件下,减少柱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含砂率、增加石子含量、减少坍落度、减少用水量,并相应调整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用量。

节点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筑原则,即先浇筑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并在节点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梁板混凝土。

严格控制节点区柱子部位混凝土的坍落度,该部位混凝土宜采用塔吊输送,以降低坍落度。若柱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柱头混凝土应待梁板混凝土卸料后再振捣,以避免柱混凝土浆液过多的透过钢丝网流失到梁中。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处,只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到位,并精心组织施工,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接面处的裂缝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的过程中,其梁柱节点的施工问题十分常见的,这不仅对整个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还降低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就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满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框架结构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Explore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as a crucial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o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control construction cost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apers starting from the high-rise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focusing on high-level framework for Structural Joints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proposals.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frame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745.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工程施工的工艺和流程决定了高层建筑的要求完全有别于普通多层建筑的要求。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是连续的和高质量的,同时高层建筑的工程规模决定了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外,其独有的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工种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多;施工周期长、工期要求短;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高;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严格,技术复杂;平行流水作业、立体交插作业多,机械化作业程度高。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技术质量管理方面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含量高,质量指标要求严格,技术质量管理是其管理的关键环节。但是现代高层建筑工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牵涉的专业多,其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专业的工程施工必须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因为各个专业都有其自身技术要求,若在施工时仅仅考虑满足本专业的要求,而忽略与其他专业的配合,将会给其他专业的施工造成不便,甚至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若我们在技术方案上未对这些专业充分全面、细致的考虑,将很容易产生问题。另外,现代建筑追求的个性化、独特性,以至于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件独特的产品,甚至每一条管道、每一个设备都有其特殊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技术管理增加了难度,也导致各个专业问的矛盾、冲突出现的机会增大。还有就是现代建筑提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这给施工人员的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也是一次考验,若处理不好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方案比较落后,未能根据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及时改进,有的则是套用其他多层建筑施工的施工方案,这些都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一大败笔,会给工程建设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2、分包管理方面

现在,我国的建筑市场虽然日趋成熟,但是,分包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分包管理较为混乱。很多分包商的工作内容、责任范围未能予以明确具体,这就造成了很多分包单位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量,相互之间推诿,从而使得一些工序遗漏(比如预留预埋的遗漏等),给协调管理增加的相当大的难度。另外,很大部分的分包商都是包工头,其施工组织严重不健全,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员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都是农民工,这不仅给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到的困难,甚至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进度管理方面

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众多。进度是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但是有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却错误的将进度摆在第一位,一味的最求进度,从而忽略了质量与安全。这就往往会造成大量的返工以及安全事故频发,这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还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1、做好施工预案。施工单位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内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

2、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庞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度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来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对策,事后进度妥善补救,以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高层建筑进度的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新情况的产生,各种干扰因素和风险因素的作用面发生变化,使人们难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发展情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安排进度做一对比,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维待原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维待原计划,则需要对原计划进度调整和修正,再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

3、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由于建筑设计与工程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设计图纸未达到开发商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修改或补充等原因致使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而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的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

因此在设计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弄清开发商真实意图,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踏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程量,力求变更最少。

四、针对高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提出措施和建议

1、钢筋制作方面的问题

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箍筋的设置及梁筋在节点区的锚固。箍筋对核心区混凝土具有约束作用,对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起着重要作用箍筋间距越小,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就越大,节点受剪承载力也越高,尤其是地震区。节点区的箍筋必须加密,有些设计人员通常只对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而未对节点区作明确的标明。节点区有纵梁,横梁、柱的纵向钢筋三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存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较大.加上怕麻烦的心理,因此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或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因此,节点区的箍筋可以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确保构件的抗裂性能:特别要注意做好对工人的技术质量交底,严格按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绑扎。

在边柱节点上,为了保证钢筋的锚固长度,梁钢筋须弯折插入节点区域,设计人员往往只较重视其最小锚固长度在图纸上做出明确的规定,而忽视了最小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因实际工程中水平锚固常能满足要求。

节点区也常出现多根梁交汇,梁钢筋穿人节点区,出现多层钢筋叠层,厚的素凝土层很容易产生裂缝,同时梁的有效高度减小会降低其承载力冈此,设计人员应该审视节点细部构造的详图设汁,明确节点处的钢筋布置,避免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2、节点箍筋加密的问题

《规范》明确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弯曲破坏。可是有些设计、施工人员对加密节点钢箍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设计人员未考虑节点内力分析,甚至忽视了按最小体积配箍率做构造配筋,在节点核心区也无明确标注。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节点区纵横交叉的钢筋本来就很密集,按正常绑扎钢筋已感困难,要求加密难度更大,存施工图无明确标注的情况下,也就很少能满足规范要求,致使少放,漏放钢箍的情况时有发生。下面介绍一种节点处箍筋加密区的施工技巧:支设梁的底模;摆放梁底筋,梁中箍筋,安放预制的梁柱节点加密区的箍筋笼,并与柱筋进行绑扎。箍筋笼必须按照梁的不同高度,通过计算进行制作。

篇(3)

关键词: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建设施工设计中,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设计是比较基础的设计,建筑结构工程师进行科学的框架结构设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更要引起重视,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处理,从而打造出更高质量的建筑。

1、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问题

混凝土框架施工技术是民用建筑中使用最多的结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使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框架结构具有很多的优点,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如下述所示:

(1)设计人员设计的施工方案不合理,比如:施工节点处的钢筋的设计不合理,加密节点箍筋设计不合理或者没有标明,忽略最小体积配箍筋率等,这些设计中的不合理情况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施工中存在漏放或者少放钢筋的问题。

(2)施工人员不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和专业素质,施工时并不了解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培训也得不到有效的成果,施工中甚至有些施工人员对建筑项目不了解,不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框架结构是工程施工的主体结构,节点更是连接各个结构之间的纽带,但是施工人员对于节点和框架结构的施工确却不够重视,降低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梁柱的节点施工因为具有:高空作业多,钢筋分布密集等导致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尤其是有些钢筋纵横交错加大了施工中的绑扎施工难度,并且还有些施工人员为了降低工作量,存在少放或者不放箍筋的情况,给框架混凝土的防裂留在一定的隐患。

(3)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梁柱节点的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在梁和柱的交接处侧面设计垂直施工缝,导致节点被破坏;梁柱节点和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相同导致柱竖向的承载力不够,导致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不够,最终产生裂缝。

(4)梁柱节点混凝土的保护层直接关系到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如果施工中不控制好厚度或者不能满足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锚固要求,导致保护层出现裂缝。在进行结构施工时因为楼面的标高相同,那么当双向框架梁同时穿过节点时就可能导致一侧的保护层厚度过大。另外,井字架梁节点的施工也存在相同的施工问题,如果厚度过大那么可能导致截面有效面积减少,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减少,最终导致出现裂缝。

因为施工中直接将模板放置在楼地板上,没有进行找平层或者价标准框浇筑底面等或者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空洞、夹渣、漏筋、烂根等现象。如果层段大于 5m,中段又没有留设出浇筑口,进料直接从顶部落下,导致产生的自由落差高度大于3m,出现粗细料的分离现象,如果底板存在不平整或者没有堵缝的现象那么可能会导致流失泥浆的问题,如果底面的垃圾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是振动棒的长度不够等都会导致出现夹渣、烂根的问题,如果振动棒的振点不合适那么可能会导致出现漏筋、空洞的现象,并且如果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温度、养护等,那么也会导致出现裂缝。

2 、钢筋工程施工现状与技术

2.1 钢筋工程施工现状

目前在钢筋工程的施工中还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主要涉及焊条规格、型号选择的不合适;钢筋的焊接接头出现偏心弯折情况;箍筋尺寸没有达到涉及要求等等,上述问题都需要在框架施工中进行妥善解决,否则会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质量,钢筋完成生产加工后,在其板扎与产品保护中还有可能出现相应质量问题,例如钢筋类型与数量等不满足要求,钢筋垫块不够充分或稳固程度不够,而如果在钢筋通过验收后发生如混凝土浇筑移位等后续施工质量问题,就会引起实际施工技术指标与设计指标发生偏差,从而影响建筑框架整体结构的安全。此外,钢筋结构在进行再焊接时,还可能改变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进而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2.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2.2.1 材料准备

对于一些放置较散乱的建筑材料,要将其进行绑扎固定后,再转移至比较安全且稳固的位置,或是将其固定于钢架放置在安装好的梁上;对于堆放在地面的一些材料,要切实做好相应安全管理工作,以防其滑落而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如其上需要覆盖油布时还要在其上压上一些重物,并固定好端部。

2.2.2焊接准备

在进行焊接施工前,要根据相应操作规范做好焊接试验工作,并对每批钢筋逐批次进行细致的检查,还要取样做好力学试验工作,在细致检查的基础上抽查焊接质量,特别是可能存在问题的钢筋要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培养参与各试验与检查的相关人员,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2.2.3 放样与下料

在实际焊接中,要充分考虑到焊接完成后,焊缝处容易产生线性收缩,而且框架结构中梁,桁架等如受到弯矩作用还会出现拱起的现象,因此放样与下料都要留出必要的余量。尽管其发生收缩变形与很多因素有关,但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应实验而言,一般考虑的收缩程度范围大致如下:受弯构件长度小于24米时,建议留有5毫米左右的放样余量;受弯构件长度大于24米时,建议留有8毫米左右的放样余量即可。

3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1 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施工现状

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建设施工中,因施工周期较短,处于养护期的这些楼板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就会使施工载荷出现更多不确定性,甚至部分楼板承受的设计载荷会远大于混凝土结构的正常状态。

3.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2.1 基础模板安装

通常在垫层施工完成后,要定时测量水平基础是否符合轴线,采用基础平面尺测量各边线,并利用油漆在各暗柱角做好标记,保证安装模板符合要求,材料支柱通过各控制边线进行固定,能够有效提高模板硬度与稳定性,增强浇筑过程中模板承受的施工载荷。在安装基础侧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垂直角度,并将其偏差尽量控制在3毫米范围内。而且采用较细水泥砂浆将垫层与模板底部结合处存在的缝隙进行填实以确保不漏浆。对模板上放的拉通线要进行校直,并确保边线顺直。

3.2.2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

整个主体结构是以立杆作为支撑体系,在施工中要确保安装好的上层模板与支架具有承受相应载荷的能力,在结实平面上不会被压垮。否则就会出现支撑下层楼板结构的体系不能去除,当上下支柱位于同一垂线时,就会影响整个结构体系的正常施工。此外,支模整个工序都要按规范程序进行,在其没有固定完全时,不能继续下道工序的施工。而且在使用脚手架时,不能拆除主节点横纵向水平杆,扫地杆及连墙件等相应结构。

3.2.3 模板拆除

拆除模板过程中要尽量依据一定顺序,通常先拆后续支立的模板结构,最后拆除最先支立的模板结构;先拆承重少的模板,最后拆除承重大的模板;先拆支撑结构的部分,最后拆方木模板。此外,要将拆下的结构及时运送至安全位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与损失。

4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4.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对于所有进入建筑工程施工进场的材料都要有质量保证书,特别是混凝土更为重要。另外,还要对混凝土不同类型的强度,包装与出厂时间等具体内容都要进行严格检查。

4.2 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合理能够提高水泥强度与和易性,但混凝土造价提高会使混凝土体积与用水量出现变化。因此,要控制好掺入混凝土的水泥量,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3 混凝土浇筑

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需要严格审批,并对预期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解决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在混凝土浇筑前还要控制好模板位置,尺寸与标高等因素,尽可能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加强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措施

设计人员要不断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制定好施工设计方案之后要进行技术交底,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施工规范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施工中要不断完善柱节点箍筋的设计和下料施工,因为柱节点箍筋不但对于核心区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且对于抗剪强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箍筋施工时一般都是在结束梁底模板的施工之后再将钢筋骨架放入,最后进行节点箍筋施工。

进行节点箍筋下料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每个节点都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考虑使用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然后绑扎固定好之后再进行放梁钢筋施工。柱节点区的箍筋焊接施工可以保证纵向短筋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将骨架套入柱纵向钢筋模板上,最后再进行穿梁钢筋并绑扎固定好。施工中要控制好节点箍筋的之间的距离和数量,从而防止附加纵向短筋和柱纵向钢筋之间的套箍困难问题。注意如果施工问题比较复杂或者结构比较复杂,那么要加强技术交底的质量,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固定。

节点箍筋加密施工要根据相关施工规定进行施工,根据《规范》规定可知: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量要大于实际的配筋量,从而加强柱子的承载力,防止主筋发生弯曲。节点箍筋加密施工时要注意:梁底模的设计和施工;梁底筋的放设;预制梁柱节点加密区箍筋笼的放设和绑扎,箍筋笼的设计要根据梁高度进行计算制作,从而在节点进行箍筋加密施工,保证施工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

钢筋发生跑位现象时要选择小于柱子标准箍筋2cm左右的限位箍贴在梁的钢筋表面,并和柱筋进行绑扎,在焊接限位箍和梁,柱筋接触点时要在上柱底部进行三道标准箍的绑扎施工,从而达到骨架宽度的标准,对于发生的跑位柱筋情况要严格按照1:6的比例进行顺弯施工,注意不能在柱筋根部出现冷弯的现象,如果长度不够,那么就要先将一部分的混凝土凿去再进行顺弯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上柱和下柱,柱与梁板之间的混凝土施工要使用强度不同的混凝土,当柱截面达到杆件稳定的情况下要根据相关规定控制梁柱之间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差不能超过5MPa,如果超过了则要立即进行处理,一般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保证节点区的混凝土等级和柱子的混凝土等级相同,但是和梁板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不同,并且梁板和楼板节点处的强度设计要根据强柱弱梁的原则进行浇筑,要先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的浇筑施工,浇筑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使用具有一定强度差异的混凝土要注意区分进行加料施工,梁柱接头周围要使用钢网或者小板进行固定,然后进行接头浇筑施工,其次进行梁板浇筑施工,最后要注意加料时要使用料斗,混凝土要使用泵送方式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高一级的混凝土厚度要大于低一级混凝土的厚度约50cm左右,然后依次进行交接施工。

浇筑的混凝土的厚度要保证结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锚固的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可知:保护层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施工,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以存在5mm左右的偏差,但是要防止保护层的厚度太大或者太小的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条的规定可知:如果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设计的保护层厚度超过40mm,那么要就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缝。但是进行防护措施时要注意哪一边是主要的部分,并且白保护层厚度较大的一边要加铺一层钢丝网,这样做的优点在于:防止楼面标高相同的情况下保护层的厚度过大,使截面的有效高度减少,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减小,防止构件出现裂缝,要想减少梁柱节点处的裂缝就必须进行以下的保护措施:

(1)在可泵性的情况下设计好柱子混凝土的配合比。

(2)利用二级振捣法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施工,从而增大混凝土交接面的严密性。

(3)对于裂缝出现较多的梁侧面可以适当的增加水平构造钢筋。

(4)加强对于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的控制,节点核心区柱子的浇筑混凝土要使用塔吊进行输送施工。

(5)提高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尤其是梁处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对于没有拆除承重脚手架的地区还要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浇水养护施工,并适当推延梁侧模的拆模时间。

针对柱施工出现的“烂根和夹渣”等问题要在保证柱的质量的基础上在框架柱接头外面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烂根和夹渣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目前建筑设计中高度不断增加,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对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建筑结构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优势,为促进城市发展建设出更美观更实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勾向海.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83.

篇(4)

关键词: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原材料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19/14-1279/tu.2016.04.115

近年来,随着大型高层建筑的兴起,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其施工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后序施工的工期与进度,还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加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筋工程在建筑整体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加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高层建筑施工不仅耗时长、工作量大,而且工作难度也非常高。同时不同的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工序中存在着不同特点的工序细节。每一道不同的施工工序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观感产生影响,还会对后续的工程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也是重要性环节,主要对建筑楼体起到支撑和稳固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骨骼,尤其是基础钢筋、剪力墙钢筋、框架梁柱钢筋更为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外界条件对钢筋工程的影响,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第二,通常评价一家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好坏,可以通过其在施工工程的钢筋分项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来判断和预测。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水平良莠不齐,企业要想在整个行业得到发展和开拓市场,工程质量尤为重要。那么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就突显出来。简单来说,要想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依托自身的管理特点和优势,努力提高钢筋工程方面的工艺技术,强化内部管理,从而使钢筋工程外观横平竖直、内在符合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重视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缩短建筑工期,使后续模板、混凝土分项工程能顺利进行,加快整体工程进度。

2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一,建筑施工中,钢筋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其原因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节省钢筋材料,往往在加工钢筋的时候,按照负公差进行下料和制作,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搭接长度不够的情况。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人员将钢筋的位置摆放错位,如果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一情况,那么就会使得钢筋在搭接的时候,出现一端长,一端短的情况。第二,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位置不准确,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在钢筋制作过程中不规范,如箍筋大小、角度有差别,导致柱、梁主筋位置不能绑扎到位。另一方面是钢筋交叉导致主筋位置不准确,如框架梁与框架柱交叉处,主次梁交叉处,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端柱竖筋交叉处。第三方面是成品保护不好,如在柱墙模板和混凝土施工中把已经绑扎好的钢筋局部损坏,导致钢筋位置偏移。钢筋位置不准确会导致构件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对后续工程进度和质量也造成影响。第三,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保护层不均匀,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主筋的位置不准确导致主筋的保护层过大或过小。另一方面,成品保护差,如浇筑混凝土中负弯矩钢筋受到人员踩踏或泵管、布料机挤压导致保护层严重超过规范要求。第三方面是垫块的质量差,受到钢筋自重和其他荷载的挤压后垫块碎裂,起不到控制钢筋保护层的作用。第四,在建筑施工中,钢筋节点处理不当。钢筋节点处理是钢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施工工艺之一。因而,钢筋节点的处理对于整体建筑质量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钢筋节点处理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梁与梁之间的节点处理不当、梁与柱结合处的位置节点处理不当、剪力墙和顶部现浇板结合处的位置节点处理不当、剪力墙和剪力墙边上的暗柱在节点上处理不当。第五,在建筑施工中,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钢筋切断套丝完成后对丝口保护不好导致月牙碰损和锈蚀严重。另一方面是现场用套筒连接钢筋时不使用力矩扳手,扭力是否达到规范要求不是看数据而是凭操作人员的感觉,同时现场的抽检数量也不足。第三方面套筒试件取样不是在已连接好的成品钢筋中抽取,多数是套丝人员自己制作试件再由取样员拿走去实验室检测。

3提高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3.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一,钢筋生产厂家的选择。在对钢筋生产厂家进行选择时,优先选择规模大、相关质量、安全、环境认证体系完善的大型厂家,同时要满足施工企业贯标认证体系中属于合格供方中的厂家。对于其生产的钢筋必须是资料(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要齐全,材料采购部门才能进行采购。如果对中小钢筋生产厂家进行选择时,还需要在同行业进行对比,从材料层面、实际生产层面、检验试验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产品的生产工序和监管流程进行实地落实,最后经采购、技术、质量部门综合评价后再决定是否采购。第二,对采购的钢筋材料进行抽样复检工作。采购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审核的材料计划及时进行采购,当钢筋进入现场后,材料员组织施工员、质量员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资料审核,符合要求后,由取样员见证取样,同时进场钢筋分规格码放做好标识,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和使用。资料复查别注意钢筋的标牌中如厂标、钢号、炉号、规格等内容是否与钢筋的实际情况和厂家提供的资料相对应,这是在现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第三,由专人管理和监管采购回来的钢筋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在进行钢筋材料的放置时,要注意钢筋材料放置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防潮的地点最佳,钢筋下面要加不小于150mm的垫木,避免钢筋受潮而引起生锈等质量问题。同时对数量较大、规格偏高的钢筋进行绝缘处理,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污染或者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在钢筋初期的加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钢筋的质量问题,例如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好、弯曲有裂纹等现象时,施工方要中断加工作业,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和公司质量、技术部门汇报,必要时要对该批钢筋的化学成分等进行专项检测。同时要联系生产厂家,让其协助共同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排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2制作绑扎环节中的质量监管

第一,采购回来的钢筋要进行再次加工,才能真正应用到工程中去。因此,在进行钢筋材料的现场加工和制作时,一方面,对钢筋材料的加工设备(弯曲机、切断机、调直机、对焊机、套丝机等)严格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另一方面,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安全交底结合经过审核的钢筋下料单进行制作加工。操作人员一定要对料单吃透,钢筋施工员和质量员应及时抽查并按图按表复核,减少和避免因制作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第二,在市区施工中钢筋加工场地普遍较小,因此钢筋应定时定量的加工,应由钢筋施工员计算出具钢筋料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施工员根据工程进度明确各部位钢筋加工完毕的时间,料场人员负责实施。现场施工中多由钢筋劳务队出具料单,审核也不严格,出现过下料错误造成较大浪费的情况,因此由施工员出具料单技术负责人审核这样的制度比较合理。第三,箍筋、梯子筋、梳子筋、马凳的制作按照所使用的部位先焊接定型模具,尺寸检验无偏差后方可大批量加工,加工后分规格码放并悬挂标识标牌以备使用。第四,钢筋保护层不均匀和主筋位置不准确是施工现场钢筋质量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其质量控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护层垫块的品种选择与垫块强度质量是关键,工程中经常发生混凝土或砂浆垫块被钢筋压碎的情况,还有塑料垫块在模板支设完成后被挤扁的情况,因此在基础钢筋、框架梁钢筋的保护层选择加工好的花岗岩垫块,并要控制好垫块厚度。其他部位用混凝土垫块(柱墙侧面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关键是垫块的养护必须到位,否则抗压强度会损失很大,混凝土垫块在使用前要进行抽检试压,达不到要求禁止使用。2)钢筋安装过程中重点做好过程控制,从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到绑扎顺序、接头位置等全过程进行监控检查,发现有不符合图纸、规范、标准的,现场及时处理,这样就能保证钢筋安装工程的质量,也能减少或避免返工。3)钢筋安装工程完成后,再出现的主筋偏移或保护层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成品保护不到位,因此柱墙模板支设时柱墙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数量一定要够,并且要固定牢靠,不能出现被模板挤偏挤碎的情况,在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检查梳子筋安装是否到位,确保竖向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其次要用经纬仪复测柱墙钢筋轴线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纠正。最后要做好钢筋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注意混凝土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对楼板钢筋的踩踏和挤压,要有专人负责修理与更换,确保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符合相关要求。第五,直螺纹钢筋丝头在套丝完成后一定要带上塑料保护帽,在套筒连接钢筋前不得脱落,从而确保丝头月牙不会受到磕碰和锈蚀。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拿上力矩扳手随时检查钢筋与套筒的连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套筒试件取样必须在安装好的成品中按照规范进行取样,然后用帮条焊连接取样部位,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加强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

第一,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编制钢筋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并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程序逐级上报审批。上级部门对于方案中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钢筋施工员根据已批准的施工方案结合图纸、现场情况、工艺标准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并报送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然后到加工现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口头、PPT和书面交底,被交底人要全部签字。第二,重点是对方案和交底的落实,要求施工员、班组长、操作人员及时检查,层层落实,并形成质量记录,各管理层自检时按照检验批的标准实测实量并填表,然后层层上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从而确保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能科学的编制、规范的实施。

4结语

由此可见,在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加强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钢筋制作安装环节的质量监管,加强对钢筋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就能够使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冀连海.浅析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5(6):274,277.

[2]曾刚.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29):372.

[3]沈家君,许浪.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164-165.

篇(5)

关键词:混凝土 框架 施工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

1、一般施工作法的弊病梁柱节点施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节点构造复杂,钢筋分布密集,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施工难度大,特别是中间柱子钢筋纵横交错,箍筋绑扎不便,采用整体沉梁时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部位不放或少放柱箍筋,留下严重隐患。部分施工人员意识到钢筋骨架整体入模后柱节点内箍筋绑扎困难,便采用两个开口箍筋拼合,然而在整个节点区均采用开口箍筋显然不符合规范规定。规范对箍筋封闭和箍筋末端弯钩的构造要求,是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起有效约束作用的必要条件。

2、采用分层套箍法操作难度仍相当大,且须将节点部分侧模板拆除方能保证节点箍筋间距及绑扎牢固。若采用原位绑扎钢筋(即先安装梁底模,再直接在梁底模上绑扎梁筋、安装侧模板),其缺陷是:只安装梁底模,不安装侧模板,板的模板无法安装,造成整个模板支撑系统不稳定,易发生模板倒塌事故;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所有的钢筋均须在施工楼层堆放和二次运输,在这种开放的模板体系上堆放和搬运钢筋极其不安全;支模和绑钢筋多次交叉作业,不利于施工组织管理,窝工现象较严重,工效较低。

二、改进的措施

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可用细钢筋);柱节点区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穿梁钢筋并绑扎,为防止附加纵向短筋位置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应偏离箍筋角部约5 厘米。采用该法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施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当结构较复杂时,采用该方法可能也会有困难,施工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目前高层项目中,柱使用C45甚至C60及以上混凝土已非常普遍。实际工程中楼盖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20~C35。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板,且随建筑物高度增大,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会越大。JGJ3——1991第5.2.1条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5MPa,如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强调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同,不能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而现行规范JGJ3—2002第13.5.7条规定: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虽未强调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同,但无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多少都要保证节点强度。两者均旨在保证“强节点”的设计原则。

四、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

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厚度太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太大则构件表面易开裂,因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第3.5.8条《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88)第5.2.10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5.2条均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拄允许偏差为±5mm。在框架结构施工中,由于楼面标高是一致的,双向框架梁同时穿越柱节点时,必然造成一侧框架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往往会超过40mm)。井字架梁节点也有同样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避免,但需注意:一是梁箍筋的下料问题,由于一向框架梁面筋需从另一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若该向框架梁梁端箍筋按原尺寸下料,面筋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对梁骨架受力不利,因此梁端箍筋下料时高度可减小20~30mm(仪一向框架梁端需要);二是施工时以哪一向为主,因保护层厚度增大,截面有效高度变小,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减小(约5%),设计时是否考虑了这种影响,另一方面构件表面容易开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4条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干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对此须在设汁时就明确以哪一向为主,并对保护层厚度偏大的一向梁端加铺一层钢丝网以防表面开裂。

五、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柱的“烂根”和“夹渣”,现浇框架容易出现“夹渣烂根”现象,使根部混凝土漏浆,严重时出现“露筋”和“孔洞”。其直接原因是柱模直接放在楼地板上,预先没有在楼板上做找平层或加标准框浇出底面,更没有留清扫口。当层段>5m中段未留浇筑口,进料从顶部直接下。自由落差>3m,在柱内钢筋阻拦下料使粗细料分离,另因底部板丽不平且未堵缝。导致水泥浆流失掉,也存在底面垃圾未清除净、振动棒长度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根部夹渣,烂根问题。保证质量的措施应在框架柱接头外进行,即上次烧筑后加相同规格的方框,并浇平框面,继续上浇前支横模从板面开始,浇筑时在顶洒一层1:0.4的水泥砂浆。并铺1:2水泥25~30mm厚,在其上浇混凝土,可保证框架柱自然密实,不会出现夹渣或烂根的质量问题。

2、控制好混凝土质量

对配合比的控制不容忽视,再准确的配合比,现场不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杂质量和称量,仍然会生产出不合格品。有的工地不做配合比设计,而套用别人的比例。对已浇成品不保护,养护不及时,尤其是夏天气温高的地区更需要保养,这是提高强度的重要环节。对混凝土框架柱的浇筑施工,必须遵守现行的施工规范,注意克服配料计量、拌和时间短,加水不控制,运距长摇晃离析现象,更要注意不允许二次加水重拌及振捣不密实、过振、漏浆、跑模、不清除残留木屑等现象。操作素质低下所产生的后果将削弱支撑件的竖向荷载,影响结构连接及降低抗震能力。只要有健全的施工操作标准,步步检验认证,按规范施工,框架工程质量就会得到保证。

六、结语

这种施工方式具有整体性好、围护墙体轻、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灵活多样的优点,在工程实践中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1992)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8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篇(6)

1、地下连续墙技术要点

逆作法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求在建筑物地下结构施工中对逆作法施工要点进行充分考虑。一般地下室结构外墙水土荷载所产生水平力是由地下连续墙来承担的,这在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中尤为关键。要注意以下两点具体施工要求:首先,修筑导墙。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导墙主要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能够多次重复应用。在具体施工中要对表层土特点、地下水情况及荷载状况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一般将其导墙深度控制在1米到两米的范围,比地面高度要多出1米左右,将其厚度控制在15厘米到20厘米的范围内,通常地下室的结构外墙是地下连续墙来承担水土荷载所产生水平力,这在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具体施工的技术要点应注意下列两点,一是导墙修筑,在工程施工里,导墙一般是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显现的,并且能重复多次使用,在施工过程里,需要考虑到表层土特点、地下水情况及荷载状况等,通常导墙深度为1m-2m之间,高度比地面要高出1dm,厚度为0.15m-0.2m之间,墙趾要大于20厘米,顶面处于水平状态,基底紧贴土面,内墙面平行与地下连续墙轴线,防止槽中渗入泥浆,通常情况下导墙要遵循以下顺序进行施工:场地平整―挖槽测量―弃土-支撑模板并拆模-导墙外侧-回填土等,模板要在高层建筑工程结束后进行拆除,并进行上下两道木的设置用来支撑,防止因挤压等情况导墙产生变形。其次,深槽开挖,挖槽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重要环节,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对其施工过程加以重视。一般情况下地下连续墙施工周期中一半的时间都是用来进行挖槽作业,在施工中必须控制好施工工期。同时还要重视其精度问题,特别是土层稳定度,如出现土层不稳定情况,要将单元槽长度缩短,在挖槽施工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缩短工期,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倒塌危险度。当施工现场附近存在高大建筑,且具有复杂的施工条件时,还应将单元槽段长度及暴露在外面的时间尽可能地减少,并保证槽壁具有一定稳定性,在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时,主要接头有两种:刚性接头和柔性接头,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应用哪一种接头方式。

2、土方开挖技术要点

土方开挖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阶段,其阶段相关工序主要包括破碎、松动、挖装及运输出渣等。在逆作法施工中,基坑周围立体结构中起水平支撑作用的主要是地下室的各板、梁等结构,同时使地下室以现箱型结构表现出来,这样在地下室承受土体压力时,其承受力可以按照各部分所占刚度比进行分配,通常桩身承受的荷载有正摩擦力、自重、负摩阻力、上部外荷载及桩端阻力等,在这些荷载共同作用下,会出现桩抬升及沉降变形等情况。如地质构造相同,在土体压力承受方面,逆作法施工应用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小于顺作法支护系统,这就要求准确计算中间支撑柱的升抬及沉降数值。当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相邻柱之间的沉降差比警报值大时,应将上部结构施工停止,并对开挖速度进行不断加快,同时在部分施工段要根据相关情况放慢,或加固及注浆等。土方开挖施工中要重视空间效应,特别是对开挖长度、深度及宽度进行有效控制,要准确计算其影响系数及范围,并重视时间效应。

3、沉降差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逆作法技术,必须重视沉降差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将有一圈地下连续墙插入,在基坑开挖应力释放及上部荷载共同作用下,会有抬升及沉降情况在地下连续墙出现,如沉降过大时,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通常沉降差必须在20毫米以下,如大于警报值,必须将高层建筑上部施工作业停止,在局部节点位置进行压重的加强,也可以选用开挖速度放慢或局部加快等方式。通常情况下为解决基坑开挖出现的立柱桩抬升问题,可以选用将桩上部摩阻力降低的方式。如通过支撑增设或压力预加等方式进行加固,将坑底隆起所产生沉降问题进行有效降低。将立柱桩承载力加大也可以将沉降差有效降低,如增大桩径、桩底注浆及选择高承载力桩端等。通过剪刀撑临时增加及完成永久墙体结构来解决立柱间刚性所产生不均匀变形问题。

4、节点施工技术要点

节点就是地下水平支撑与垂直支撑体系的交汇点,逆作法相比其他施工方法存在极大的不同,这种情况下,运用逆作法的地下室结构节点施工将不同于正常施工的节点作业。逆作法主要遵循自上至下施工的顺序,在设计时逆作法结构节点,必须符合结构设计规范,要对施工中受荷载条件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对逆作法中水平结构与顺作法施工竖向结构进行有效处理。在整个基坑施工中,其主要水平支撑结构就是梁板结构,这些板墙梁柱节点留置必须在剪力最小位置,主要有两种节点处理方式,也就是预埋剪力连接件施工法和预埋连接钢板法,预埋剪力连接件施工法具有施工便捷及较好接头抗剪性的优势,预埋连接钢板法也具有施工便捷及接头受力强的特点,但要求具有较高的电焊质量,焊接量大,技术性强,有时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按照设计规范及具体施工情况进行节点施工。

二、高层建筑工程逆作法施工注意事项

1、设计中应逆向思维

在正作法中,作为竖向构件进行荷载承担的主要是地下室的剪力墙如核心筒、人防墙及地下室外墙等。在逆作法中,剪力墙的受力模式因其施工方式的不同将发生改变,在计算模型建立时可以遵循大梁进行有效输入。

2、钢管柱与梁板的连接

环梁节点应用时,应在钢管上预先进行抗剪环箍的焊接,要确保定位的精确性。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改变地下室标高位置的情况,其处理方式难度大,将增大现场补焊环箍操作难度,因温度太高可能影响到管内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3、钢管柱吊装的垂直度控制

因逆作法施工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选用钢管柱或格构式钢柱作为地下室竖向构件,这一竖向构件吊装时垂直度控制问题是其施工的关键环节,首先,将定位在钢板桩顶标高下方1m位置进行设置,定位钢板调节螺栓有三个,以此对钢板水平进行调整,选用钢筋作为钢管柱中部并进行笼状定位架的制作,将井字形定位木架设置在地面,据相关实践表明,这种定位方式的精度较高,可以对工程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成本 实施

前言

从投资控制的角度划分,项目建设大致可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施工过程的动态性及可变性决定了工程施工费用相对而言的确定性和绝对的不确定性。而住宅项目的销售价格是由市场客观决定的,不能因建安造价的提高而抬高销售价格。因此,施工阶段实施工程造价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特点

1.1 实施控制的周期长。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自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结算审核完毕,均为其实施过程。与前期的策划阶段,中期的设计阶段和施工招标阶段相比,其控制过程长,控制节点多。

1.2 造价控制涉及的面较广。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仅涉及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承包商承包范围的图纸化工程进度实现额的计量控制,还涉及到诸如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变更,索赔等非图纸化计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的控制。

1.3 费用支付的节点多。

施工阶段占整个项目建设周期的时问较长。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对承包商的支付或以时间节点为限,或以项目施工实施的完成节点为限,是在总费用控制基础上的多节点支付。各期支付均为造价控制的重要节点。

1.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 一个动态的管理。

就整个项目的实施而言,投资额应是相对固定的,造价控制应以其既定投资额作茧自缚为其投资控制目标值。然而施工过程是动态的,建安投资成本受价格涨落, 随需求变化而更改设计标准等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客观市场及项目建设标准的变化作必要的动态调整。

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

2.1 认真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的系统规划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遵循系统规划的原则,将各种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手段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充分发挥工程造价控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有的作用。系统规划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2.1.1 认真编制利于项目施工阶段性控制的施工图预算,并且与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款核付的节点相呼应,构筑清晰的预算平台,利于工程进度款拨付的控制。

2.1.2 严格按合同约定核付工程进度款,确保图纸化计量工作满足合同要求,符合工程款的拨付规定。

2.1.3 施工过程中对于签证事项必须对其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充分的阐述,规范签证,严格控制签证造价。

2.1.4 规范索赔行为。

2.1.5 有效地控制合同对价款、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条款相应事件的发生,控制额外的工程费用支出。

2.2 完善合同造价文件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应以施工承发包合同的约定为原则,根据施工实施的实际情况予以控制。实施造价控制之前应对施工承发包合同作出全面的评价,及时完善其中的欠缺之处,避免在双方的利益冲突暴露及尖锐化时再去弥补完善。对于施工承发包合同及相关造价文件的全面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2.2.1 显含价款责任条款的确定和完善。施工承发包合同对于显含价款责任条款的约定项应做到清晰、明了,操作性、制约性强。这些条款主要包括:①合同价款的确定项。该条款是施工承发包合同的基础,其主要包含合同客体的具体内容、界面及其价格。②合同计价体系的确定项。该条款是合同价款确立的依据和标准。施工承发包合同与其他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合同价款的计价方式的严密和繁琐。目前由于建设前期准备的紧迫性及较多因素的不确定,不少施工承发包合同其合同价款均为暂定价款,这进一步要求计价体系在合同约定中必须严谨,力求面面俱到,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费用计取标准均严格约定。即便采用总价闭口合同,也难免在工程实施中发生工程变更,从而导致价格变化的计量调整。因此严格确立合同计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③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条款的确定。在工程实施中该条款是最直接的支付约定项,严格把握及合理支付是保证工程正常实施,调节承发包双方利益的重要手段。④工程材料价格的确认项。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构成中的最主要部分,其在住宅工程中一般占建安造价的60%~65%。材料价格的取定标准的高低是影响工程造价的最大因素。在合同中正确、合理地约定材料价格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2.2.2 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项的确定。施工承包合同中的部分责任条款,如质量条款、工期条款等,均会因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转化成价款责任。如质量的奖优罚劣,工期的奖前罚后等均可转化为价款责任。从广义上理解,该类条款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对工程造价也会产生影响。

2.2.3 隐含价款的合同约定项的确定。就项目总的进程而言,施工阶段是最复杂和繁琐的一个过程。许多不可知因素都会发生。施工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均有可能造成施工成本费用的变化,如工程变更形成签证,带来价款的调整;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带来施工费用的变化等。签订合同时不可能预料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项并进行具体的费用约定,但必须在合同中约定上述事项的处理、解决的方法和权限。例如对于变更签证,可从其内容、签证主体的权限上予以充分的界定,并尽可能按合同中己约定的计价原则予以签认。对于不形成工程本体实物工作量的费用,在合同制定时应力求做到界面清晰,有据可查,将不可预知的内容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2.3 严格工程进度款的计量和审核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计量是工程进度款支付的重要一环。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按合同约定实施。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3.1 计量依据要充分。施工阶段对已完工程的计量,其主要依据如下:①施工承发包合同及补充协议;②工程施工中标标函;③ 合法有效的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及相关资料;④ 适合于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具约束力的规定约定等;⑤ 合法、有效的现场签证资料;⑥ 合法、有效的材料、设备价格签认资料;⑦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3.2 计量的程序要规范。工程实施中的工程计量是对阶段性已完工程的价格计量,其基础应是符合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前提下的工程计量。对于施工单位上报的阶段性工作量应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基础上予以计量,并按合同的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进度款的核付与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是相关连的,它是整个工程实施控制体系中的一环。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进度款的核付如果不与工程质量与进度挂钩,将影响质量日标和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2.4 严格控制工程签证,做好工程变更的签认工作

签证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已订合同的一种弥补手段,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的一种动态调整。它具有简便、快速、易解决问题等特点,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加之近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降价让利已成为施工企业中标的一种重要手段。降价竞争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承包商应得利润的减少。因此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签证而增加费用,以弥补投标时因降价让利而造成的一部分利润损失已成为承包商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对施工过程中涉及费用的签证应把握以下原则:

2.4.1 正确把握签证的费用计取原则。签证的费用计取应以施工承发包合同中约定的计价原则为基础。费用签证的实质就是在施工承发包合同基础上对双方约定的细化和补充,因此其结算的基础仍应为合同约定的计价体系。工程实施中,应避免脱离合同计价原则的签证的发生。

2.4.2 签证计量应尽量做到图纸化约定,尽量减少非图纸化的工程签证。对于各类不同性质的签证,应遵循签状况而不直接签结果;签事实而不直接签工程量;签工程量而不直接签单价:签单价而不直接总价的原则,并以前述内容为优先,尽量将非图纸化计量工作转变成图纸化的计量工作。

2.4.3 签证的权限要明确,应根据签证内容设置业务范围权限及费用大小签认权限。根据签证的不同类型,建立专业分工的签证制度。对于经济类签证,应授权具有造价管理相应业务水平的人员签认。而技术经济类签证则应由主管技术的人员与主管造价的人员共同商讨后再签认。对于签证涉及的费用,应建立两个层次的签认及审批制度,即项目部专业及造价工程师签认和项目负责人(经理)的审核。对涉及金额较大的内容应在合同的平台上以补充合同或协议的形式予以确认。

2.5 竣工结算

做好施工阶段投资控制中各方面因素的归集整理工作,为顺利进行竣工结算创造条件。施工期工程造价控制属过程控制,此期间各节点的工程计量、签证/索赔的核定,在竣工结算时需进行归集汇总。除此之外,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项在工程竣工后均会以费用的形式体现,如质量、工期奖罚条款的显现,合同其他违约的赔偿等,上述各项因素合并即形成工程结算价款。做好施工过程中各种费用因素的有效归集和整理对于竣工结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