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8 16:10: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师的角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无论科技也好,人才也好,最终都是教育的竞争,这无疑对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此时代背景下,教育就必须与时具进,教育的与时具进就是教育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改革,而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性措施就是全面推进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两个新课标的颁布,对传统的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理念、语文课程结构等方面做了彻底的颠覆,传统的语文课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走进新课程的历程中,每一位关注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师都在不断的检视自我、叩问自我:语文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我追寻的理想角色是什么?其实,面对新形势,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可以从新课程和时展的需要入手,来转变自我的角色。
要更新和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具体是“转变一个中心,强化两种意识,整合三个目标,实现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转变一个中心”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不仅仅要“用教科书教”,而且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正在经验到的一切”,互教互学,平等对话,教学相长。
2、“强化两种意识”是指语文教师要强化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本,强调个性发展。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容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显示人,有探求未知的强烈欲望,有张扬个性的自然需求。现代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这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转变和创新的首要任务。
3、“整合三个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时间,重组和中和语文教学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他度与价值观),实现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完美整合。
4、“实现全面发展”是指通过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时间,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后,就要实现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向传输,即教师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听。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代表。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将自己所储藏的“一桶水”的知识一滴不漏的倒进学生的“碗”里,学生似乎只是一个装水的容器了、这样倒水的一个过程,可以说知识一个量变的过程,结果也可能是学生得到的比那一通水还要少,所有的过程只是一个机械搬运的过程,根本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学生得到一“碗”一“碗”的水,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吸收这些水。教师的一桶水,如果没有定期更新,那一通水将不新鲜,还有可能变质,那么,学生也就得不到新鲜的活水了。传统观念上,语文教师就实行着将水输送到学生那里的行为。语文教师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全面的讲述给学生,只要是自己知道的,统统灌输给学生,不容学生费心,整个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方式抹杀了语文学科的生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
语文课程课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一新的标准,要求语文教师摒弃陈旧的观念,要求语文教师不再采取输出――输入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再是单方向的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组织学生研究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旁听者,而成为一个参与者和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课题的讨论,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就首先有发言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研究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兴趣。
语文教材上还存在着很多“空白”,仅有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填充这些“空白”的,需要教师和血红色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例如在教授小说《项链》一文时,大多数教授就针对马蹄尔德的虚荣心,项链对马蹄尔德命运的影响进行提问讨论。然而,有些学生就挖掘了这样一些问题:马蹄尔德与路瓦裁心智正常,他们为什么从来没有换衣项链是假的呢?项链的主任弗莱斯接夫人为什么不告诉马蹄尔德项链是假的呢?其实,细读本文,我们就会发现,确实存在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的主动出击,学时的质疑,找出来文本的“空白”,而后在学时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商讨互动中填补了“空白”。教学重要落实的情节、人物、主题等,也会在学生这样的体验和思辨中完成。这样,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变“静”的课堂为“动”的课堂,变“无趣味”的课堂为“有生命”的课堂。
无论语文怎么改革,作为语文教师的“传道”的使命并不会终结,也不会被淘汰,而是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新的内涵。但是,新时代需要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变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这样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任务。
关键词:现代价值 语文教师 多角色 文化促进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41-03
1 在语文教育中探寻其现代性价值和教师的现代价值观
近百年来,语文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总体表现在对现代价值的追求。西方语境里,现代性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霍尔指出,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建构过程,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它们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性。“现代性就成为一种结果,但不是单一进程的结果,而是许多不同进程和历史凝缩的结果。”[1]P1因此从从西方学者对现代性概念的揭示及运用看,它至少包括了三个内容:一是涉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结构概念的现代性。它意味着一种历史意识,一种历史延续性的意识。二是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现代性来看,“它与科学和人类进步的启蒙规划密切相关。在这个规划中,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文化的自律性构成了变化的基础。”[1]P1三是作为文学―审美概念的现代性。它是一种与“新颖、变动、不断变化”相联系在一起的价值与概念。[1]P1那么现代性自欧洲出现以后,“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自十九世纪中叶前后,晚晴封闭大门被列强打开,中国社会与文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分化,在各个方面疏离了传统的价值取向。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转型,由此出现了现代性。从而教育的现代性在此背景下产生,中国的教育文化发展卷入了世界教育文化发展的潮流。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知R、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新的学科及其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进入了中国社会。另一方面,现代教育不可能在封建教育母体内生长,从语文教育现代性产生看,科举制度的废除从根本上使它摆脱封建制的束缚,获得自身解放的力量。因此科学知识和审美概念是现代性价值的重要取向。而语文教育的现代性就是在教育的现代性乃至整个社会现代背景下产生的。
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一方面,以现代性的价值为目的追求,另一方面,又通过学科自身内容展示出来。那么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教育层面,启蒙的现代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现构成了两个最核心的现代价值;学科层面,审美的现代性和科学则是主导一个多世纪语文学科变革与发展的主要价值力量。”[1]P3语文教育的现代价值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学生的主体性;第二,美学的现代性;第三,科学的现代性。那么在语文教育的现代性价值中,语文教师应具有何种价值观呢?首先,不以传统的教学观为指导,应具有自我更新和自我创造的教学能力,不再做传统的传教士,终以“传传道授业解惑”为行为指南。其次具有很好地美学修养和美学领悟能力,能够把语文中的文章与美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再次就是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的探寻精神,不断地寻求科学方法有效地安排课堂计划,使学生养成科学的读书方法并提升他们的科学修养。
2 现代语文教师的角色与地位
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更加凸显了教师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也越来越受人关注,语文教育不再是单纯地学习课文和背诵,我们关心的是语文给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用能力的提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把知识更好的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扮演更多的角色。
2.1教师应做好导演的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师往往扮演着传道士的角色,以自身传教为主,学生往往是被动听课。孟宪承指出:“向来国文课只有教师的活动,没有学生的活动;只有教师的讲授,没有学生的学习,这实在是国文教学失败的总原因。”又强调:“现代教学的精神,根本上的要生徒活动,生徒自学。”[1]P7这是对学生在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最好的诠释及呼唤。因此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要想当一名出色的“导演”,就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读、说、演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阿Q正传》时,让学生充分地品读课文,老师只在个别重难点字词上加以点拨,重点让学生体会文中对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编剧本并自找搭档,扮演文章中的各类角色,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自己再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从而使他们指出表演的优缺点。然后,再请其他学生表演一次,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想当一名出色的“导演”,也要做好生活的引导者。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发现了更多更新的语文知识 ,也善于那么语文教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那么教师就应该秉承诚恳好学的态度,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要一味地进行专制的课堂教育,以标准答案为准。放开手,让学生打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更灵活、更主动地掌握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更有创造性的把课堂演绎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做主人公,教师在一旁起引导作用。“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当代的一种教育理念,意在强调教育的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2 教师应扮演好工程师的角色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是一个抽象而高深的概念,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就是要通过以工程师的角色引领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一个城市个性的标志就是要看城市建筑的特色,好的工程师能造出风格独特的建筑来,这种独特在于把这个城市的文化风貌、人文精神、历史演变都刻在了一砖一瓦中,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真是别具一格,那种特殊的文化气息总是吸引了大批游客的观赏。本来没有灵魂的砖砖瓦瓦,也被工程师给造活了,成了人类灵魂的精神家园,从而具有神秘美丽的艺术文化气息。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呢?他们应如何做好这一角色呢?人类的灵魂先有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个善。那么作为语文教育的工程师,应该把善作为学生的基脚,让他们认识善并学会行善。教师在选择文章的时候可多选择一些描写大自然、小动物的文章。他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动物的可爱与活泼,这样他们的心灵便会愉悦起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具有爱的信仰,懂得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从而也就具备了善的潜质。稳固了基脚之后,就是主体框了,教师作为工程师应该把知识作为主体投入到建设中去,让学生通过工程师的指引能够了解学到更多的知识,不单单是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让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学到更广的知识。知识的积累越厚,建筑就越牢,他们的灵魂就越深刻。内在的装修就需要学生自身的个性化设计了,这一点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创造性的导入学生自我发展。教育的发展需要这样有特色有创造的个性化“建筑”,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做好工程师,让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3 语文教师的现代核心价值观
在语文教育的现代价值中,教师应追寻核心价值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文化。那么我们的教育与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从教育与文化渊源的历史回顾可对两者关系做如下总结:其一,文化是教育的内容;其二,教育是文化的过程;其三,教育与文化共生繁荣。教育与文化之间相互传递、相互依赖。在传统哲学的话语系统中,这种依赖关系构成了彼此存在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没有教育,文化就不能传承下来,而没有文化,教育教什么?文化与教育是共生的系统,文化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而文化也通过教育为自己不断开辟新的生境。”[3]P84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文化在教育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而现代教育中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中国的语文天性就有着文化的使命,有着文化的灵魂。”[2]P3因而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师在传授和发展文化方面有着重要使命。然而承载语文教育的教师们并没有明确自身的角色地位。随着现代性的发展,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新闻周刊有云:“精英教育应当致力于恢复中国传统的君子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养成其‘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傲,简而无虐’的品德。”他们在呼吁什么?教师的文化素养和角色担当。在这里我想说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平民教育,都应当恢复其传统的君子教育,即传统的文化教育。再例如新闻周刊533期之《语文教育要活在文化当中》前言写到:“汉语危机,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现行的语文教育。当前,语文课已经在‘中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名单上名列榜首。”我想这不能怪学生不好学,只能是教师的角色不到位,不能够真正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他们不明白学习语文的核心是什么。依然是在《语文教育要活在文化当中》这篇文章中提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巢宗祺听到很多国外回来的父母感叹:与自己的孩子在国内接受的小学语文教育相比,美国儿童的阅读量要大许多。他还觉得自己和上一辈也没法儿比―古人学习语文教育的道路是正确的,那就是诵读经典。”[4]P69在这一点上更加肯定经典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一耽学堂创始人逢飞说:“语文只能活在文化当中,只有在文化中才有体悟和领会。”[4]P69由此经典文化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呼声越来越高。经典中的文化内涵也成为语文教师的思想指南和行为参照。因此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核心角色与地位,不断丰富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4 语文教师应做好文化促进者
“促进者”是教师的一种新型的角色,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重视‘教’的教师。”那么文化促进者即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化,以经典文化作为指导方向,正确吸取和接纳当前的文化形式,真正的引领学生树立好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维克多.埃及认为:“文化,就是对人进行智力、道德、美学方面的培养。”[3]P16由此可引申出文化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带领着学生步入真、善、美的殿堂,让学生学会说真话,做善事,育情操。故我们的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好文化促进者:
4.1 以科学文化促进学生求真
“科学文化也是人类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影响和决定了人类命运的文化形态。”[3]P178科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即求真,在语文课上语文教师首先应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应正确把握教材,提炼学科内容中的科学文化因子,例如涉及到科学方面的文章,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到古今科学家的求学故事,从中让学生自己提炼其中的科学价值,如他们可能会想到探索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等等,然后老师可引导性地补充说明。再引申更多的科学知识,例如,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提问,以学生作答的形式来进行,若学生的回答并不准确,不要急于说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发现。他们很愿意去干的,因为他们渴望去发现科学的真理和证明自己。其次语文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课堂教学,科学文化一方面是对“真”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主张学生对问题敢于大胆质疑。“科学的最大特征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进行检验。”[1]P12在语文学习中,提倡怀疑和质问的精神,严肃的科学探究态度,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摆脱固有的教学模式,提倡语文答案的多元化,摒弃语文的标准答案模式。那么老师有时则需扮演学生的角色,虚心接受学生的提问质疑,并合理地听取学生的意见或是观点看法。必要时可组织一场讨论会,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以求论证。那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寻求真知,并发现问题的不足,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语文教育思维派代表教师宁鸿宾在他的教学特色中提出宁氏三原则,其中的“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都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敢于创新。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最后就是要把求真的态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老师要多_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
4.2 以人文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语文中的人文文化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即是指生命价值观,老师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人生应如何度过?情感就是和社会相联系的纽带,我们如何与社会相连?如何在社会中生存?态度就是指学习的态度,包括追求真理的需要和适应生存的需要。行为方式就是对自己言行的判断的践行,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那么这些需要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应如何去达到这些方面的促进呢?“经典名著是对人文世界的化成所起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3]P18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情怀的培养主要依靠经典文化的指引和熏染。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价值观方面,主要引导促进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发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不妨让学生走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感受保尔.柯察金铁一般的意志和不服输的信念,让学生明白不管身处什么逆境,生命永远是最美的。让学生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去感受海伦.凯勒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和意义所在。语文教师因鼓励学生回归经典,找到生命的价值,学习古人对生命的看法和做人的道理。(2)情感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爱的意识并适应社会的能力。爱是什么?让学生多看看《瓦尔登湖》和《昆虫记》,去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去了解小动物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习性,发现它们生命的可爱之处。品经典的过程中,老师应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观察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变化,例如写文章,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所行,通过字里行间的情感流露,去了解学生哪里进步了,哪里还有待改进。通过对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学会爱他人,尊重他人,相信人的善美。(3)态度方面,指学习上的态度。这个方面呢老师主要有选择性让学生读《论语》,《诗经》等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确一个学生的职责与任务。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才能满足对真理的需要,才能更好适应不断发展中的社会变化。(4)行为方式方面,要让学生多读传统经典,例如四大名著,《弟子规》等等。在这些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识得以提高,他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扮演其经典文化中的角色,让他们在品味的过程中当了一回演员的痛快。通过这样的演练,让学生从实质上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从中吸取文化养分,懂得判断是非好坏,并鼓励学生把实练中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实际行动去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以实际行动去孝敬自己的长辈。以此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
4.3 促进学生艺术文化的发展
“艺术不是美,但它追求美,艺术是一个文化过程,它的灵魂就是美。”[3]P188语文就是一个追求美的艺术文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学会用美的心灵去感知生命,感知人生,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在语文课程中的艺术文化着眼于审美意识的培养,音乐和美术是其重要的途径。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培养的第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教师必须做好引导者,要善于发现语文作品中的美学现代价值因素,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生动而丰富的现实美。美感能力的培养应发展学生对审美对象的对比、想象、联想等种种能力。没有一定有比较能力,就不可能正确辩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名篇。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自然美,人文美,也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那么在这些经典名篇中所表现出的真善美、假恶丑意境需要学生真实的的体验和感受。没有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就不可能体验丰富多变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语文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有唤起对美的感知能力,但它要通过想象去再现生活和画面。如老舍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但通过想象和联想,就能“身临其境”,这就能感受到美了。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培养的第二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人是唯一能欣赏大自然美的存在物, 必有一条件,耳朵要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要成为审美的眼睛,这是一个文化过程。”[3]感受到了美,就要去欣赏和感悟美的魅力和价值所在,语文教师在这一个文化化过程中应做好乐和画师。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正确鉴赏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音乐审美和视觉审美的培养。那么在语文课上对于意境丰富的作品,教师一边放着音乐,一边让学生联系文章沉醉于音乐的情感中,引领学生达到与作者相容之境。并由音乐联系再造画面,给出一幅意境并不完满的画作,让学生通过对音乐和文本的感知后进行填造和补充。后生造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清新画面,真正感受艺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具有欣赏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培养的第三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积极主动创造美的能力。美学教育渗透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学校生活和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美的表达和创造。作为语文教师,创造美即培养学生化知识为能力的语文素质。创造美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上。学生在接受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当学生在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观察和体验以后,在掌握了一定的遣语造句能力和写作方法以后,在对美能够作出较正确的欣赏和评价以后,就能用自己的笔来描摹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假恶丑的进行批判。从而写出自己的文章。教师应看到,一些学生的优秀文章,虽无溢美之词,旁引之证,却彰显了平淡和真诚,句句扣心,字浅而意深,给人以平淡真实之美。这也不失为得意之作。他们力图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加工、锤炼,力求达到和美。这样,教师通过写作训练,既发展了学生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又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了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师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应树立好正确的现代价值观,明确自身的角色地位,以经典文化教育核心价值为指导,不断发展和深化自身的文化素养,做好文化促进者。以此来适应现代教育,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划上光辉的一笔,用自己的力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会朝着幸福阳光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主编.语文教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
[2] 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关键词: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师演活角色
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技能,还有变成激发促成合作等。新课改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一句话,我们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做语文教学美的的享用者
就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而言,更有享用不尽的美。那空中楼阁般的梦幻,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那意蕴悠远的诗韵,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那眩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那庄子的逍遥云游,孔子的颠沛流离。魏玉的老骥之志,诸葛的锦囊妙计,君子好逑的诗经,魂兮归来的楚辞,执过羊鞭的《兵法》,受过宫刑的《史记》。语文教学之美,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晚唱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凛然正气,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寄意寒星荃不察的铮铮铁骨……这如诗如画的生活美吸引我们,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他们应该在语文教学生活中尽情地享受。
二、课堂教学得体的协调者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的生活化教育是生命关怀的教育,强调的是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它表明语文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关怀下学生的自主判断,自我负责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在自我言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意志力,思维力,敏感性与成就感(甚至包括挫折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发展极重要的心理因素与精神力量。这当然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知识专制现象的一种反拨,转而重视学生充分的思想自由与表达自由。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语文教师协调好各种关系,具有外交家能言善辩的能力,政治家宽广豁达的胸怀,甘做孺子牛的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要有解决国计民生的经济学家实现双赢的策略。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参与意识。而课程意识十分淡薄,认为课程只是专家、学者、政府的事,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彼此孤立的领域。新的课程理论认为,新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还包括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系列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它不只是文本课程(大纲、计划、教科书),更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它意味着特定的语文教育环境。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语文教师在构建个体化教学资源和资料体系创造并优化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问题:
1.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语文也有很强的知识选择性,即教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开掘。我们常把语文教本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并且体现个性化风格特点。当前,重视文选教育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贯传统。因选文整体性,情感性的存在,也因此是一个模糊性,多义性存在,选文内容,对学生可能具有的价值与意义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于是知识选择就成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知识选择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在价值,也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在文本价值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寻求某种联系,以对学生施加某种有意义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教学时,把课堂学习与学生的探究欲望统一起来,保护学生可贵的好奇心,提供资料使学生的探究行动得以持续展开。2.关注班级语文教学资源。学生是创生性课程资源的主要生命载体之一,他们自身是课程发展的动力。3.关注校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在语文教学生活化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开发校内的课程字资源,还应该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要引领学生,开发社区社会人文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家庭资源以及网络媒体资源。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丰富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个整体。
四、做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语文教师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这一点。要求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置屏障,故意将知识意义加以遮蔽和转化,以将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所具备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建构语文知识的意义和帮助学生成为策略性学习者。在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今天,这一点表现的更为突出。在今天,我们提倡的爱的教育,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尊重生命,关注弱势群体。在目前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课后研讨与练习等探索性问题的情境,它们能引发并激起学生的探索和思维的活力。
五、做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努力打造自己教育人生的辉煌。我们教学每一课,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这里的教法,有向书本学,向名师学,向学生学,向社会学来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发现总结得来的。我们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与研究是脱节的,这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尽快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建构新的教学理念。如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它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也关系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因为方法的本身是一个策略性问题。在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因为教师做研究者,要善于反思自己。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是绝好的研究对象,投入研究,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用教研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成长。上个世纪中页,美国从大学教授到小学教师,掀起教育教学研究的,涌现了像布鲁纳、罗伯特那样的大教育家,并大大推动美国教育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语文教师应努力扮演好以下三种角色。
一、深思熟虑,做精明的导演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期初,我对照新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进一步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新颖、活泼、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课备好是把课上好的前提。王荣生博士指出,上课前要充分估量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使学生试着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老师给予帮助,更使学生试着去揣摩学习内容,揣摩不出的教师给予帮助。
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正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我在备课时坚持一个观念: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幕后的导演。在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预设他们可能遇到的疑难,探究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设法创造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随机应变,做灵敏的主持人
课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有所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围绕着这个目标,我的课堂教学分五个环节。
1.序幕:课前3分钟表达
初一时讲成语故事,初二举行美文荐读,初三开展演讲,按日轮流,人人必须登台展示。这一系列活动,呈递进式发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2.开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特定的情境引出好奇点,引起学生的疑惑、惊讶,能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首先播放刘欢演唱的《好汉歌》,随着高亢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情绪激昂,有的甚至跟着“吼”起来。我故意问道:“这首歌出自哪里?”他们立刻异口同声地回答:电视剧《水浒传》。我顺势引出课文内容:“《水浒传》中是谁倒拔垂杨柳?他是怎样的英雄好汉?”学生对课文主人公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保证。
3.发展: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预习是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新知识,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引导学生自主接触新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如: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前,我要求学生:(1)找出生字生词注音释义;(2)用文中的词或句说说你的读后感;(3)说说西双版纳的美;(4)思考作者如何表现美。
4.:围绕主问题合作讨论,深入探究
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主问题也就是思维空间较为宽广的话题。设计主问题可以避免把文本分解得支离破碎,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主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多角度的,结构、语言、内容均可考虑。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设计了一个探究题:“课文为什么先写百草园的生活,后写三味书层的生活?两部分内容能否互换?”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集思广益,总结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思路加深了理解。所以,主问题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
5.结局:质疑解疑,水落石出
宋代的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在自主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最大,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主动探究的习惯。教师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和引导,或启示,或追问,或引向深入,或拓展开去,开启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用投影打出一幅“三夫叩石垦壤”的插图,要求学生找出图中的错误,学生通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对插图提出了几点质疑:(1)“三夫”握工具的姿势不正确;(2)“叩石垦壤”的工具不能用四钉耙;(3)山上的草木太少。我提示学生,劳动姿势问题要访问父母及农民,挖山的工具要依据山的地质状况而定,草木的多少要视历史上的物候情况。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跃跃欲试,表示有兴趣作这些研究。他们找资料、访农民、问专家,热情高涨。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主持人,创设情境,抛出话题,把学生推出场,相机而动,适时而导,并且做好节目之间的串联和归纳。
三、高屋建瓴,做广博的引路人
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是读写能力。读和写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厚积才能薄发,博采众长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同样,擅长写作的人对语言文字会更敏感,理解和欣赏的能力也更强。毋庸置疑,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必须在此开道铺路。
1.引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积极引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在很大程度上,课文只能是引子,所选的只是经典片断。我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欲望,阅读相关作家全部文章的欲望。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让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我让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除了名著,我还引导学生读思想性、艺术性强的读物,读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丰富笔头,增强语感,感悟人生。
2.摘抄。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摘抄是其中较好的方法。初一年级,每天让学生轮流交流一句名言警句、一个成语故事,共享精华,一年下来,学生的积累相当可观。初二年级,让学生摘抄好句佳段,为“美文荐读”作准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四重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7-0051-02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很多,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更是多了引领者、“平等中的首席”等角色。眼花缭乱的角色让很多语文教师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渐渐迷失了自己。显然,这是一个不好的倾向。而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为还是要立足于一些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角色,这样就可以给自己找到一个立足之本。笔者经过梳理与思考,觉得小学语文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应当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从原点处寻找教师存在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并且确立四重角色,即教学者、哺育者、阅读者和写作者。
一、教学者,小学语文教师的天然使命
作为教师,教学是其天然使命,本不该赘述,但从追本溯源的角度来看,似乎还有重新阐述的必要。有知名教育专家曾经呼吁,“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原点”,“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笔者以为这样的呼吁与自身的思考是有重合之处的,只有回到原点(此处即指教师的教学者角色),才可以厘清自身的职业使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立身之本。
笔者这里不想赘述许多语文教学的大道理,只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者角色。其中,最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语文教师在拿到小学十二本教材时,应当怎样将教材中的内容有效地“教”给学生。之所以给“教”字加引号,是因为这里所说的“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也不是建立在对新课程理念肤浅理解上的所谓的“探究”,而是指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在以学定教思想的指引下,选择学生喜爱的文本为突破点,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散射到其他文本当中去。
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意味着对传统教学顺序的重构,意味着不再遵循一页一页翻书的教学习惯。笔者曾经在开学两三周之后做了一个调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某册书中的课文。由于学生对新课本的亲近和对语文的天然兴趣,因此他们很快说出了自己喜欢的课文。在综合了调查结果后笔者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一般都集中在写人(包括童话故事等)或写科学的课文上。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为例,学生往往喜欢《李广射虎》《大作家的小老师》《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等课文。这说明三年级学生的兴趣点大多集中在这些课文上面,这对教学又有什么启发呢?教学中应该以这些课文为重心,重点发挥他们的辐射功能。比如在学习《水上飞机》和《跟踪台风的卫星》时,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这条并非课文主线的线索,引导学生去回顾曾经学过的《美丽的南沙群岛》等课文。寻找学生喜欢的课文其实是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一个过程,而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才有可能让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真正落到实处。
二、哺育者,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担当
哺育者看起来有点母亲或者幼儿园教师角色的味道,其实却不尽然。笔者这里强调的哺育者角色,是从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出发的,是强调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的精神成长过程中,需要承担起精神哺育者的任务。
语文教学绕不开人文性,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然而人文性怎样才能得到落实,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笔者并不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鼓几次掌,激动一下,或者让学生流几行泪,悲伤一下就是人文性的体现。笔者以为,真正的人文性,应当体现文本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引领,体现学生对人文的感受,体现学生对语文的亲近。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的教学,此文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此时教师的哺育者角色体现或许应当是这样的: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告诉学生两千多年前祖先在南海捕鱼、种植;以一位现代人的身份,告诉学生南海何以能够具有“第二波斯湾”这样的美誉;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向学生介绍南沙何以充满魅力……
在这一过程中,精神的哺育不是空洞的、矫情的,而是建立在实实在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建立在学生根据文本而展开合理想象的基础上的,建立在通过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美丽南沙群岛图景基础上的。有了这些信息的刺激,学生的内心便会自然涌出对祖国南海的真诚热爱,而这种热爱之情的收获恰恰是一种精神引领的结果。语文教师精神哺育者的角色也便体现出来。
三、阅读者,小学语文教师的精神存在
小学语文教师本来应当是一个天然的阅读者,可事实却证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对象除了教材、教参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快餐式的文学作品。在笔者看来,这些阅读对象可以充饥却不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必须从精神成长的角度来审视阅读什么和如何阅读。
朱永新曾经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尤其要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本是经典的,但有时仅从文本本身还看不出是经典来,因为这些入选教材的文本大都是经过编者加工的。因此,当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再次强调阅读是一个与文本、编者和作者对话的过程时,语文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积累,才能与学生进行精神对话。如教《望庐山瀑布》真的只是教这首诗吗?不是,应当说教的是李白,因此教师要对李白的诗情有基本的了解。又如教《放飞蜻蜓》只是让学生了解蜻蜓吗?只是让学生学会放飞吗?不全是,应当说是教学生学会观察与关爱,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两点,才会对自然有一种亲近与守护。而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阅读来认识文本,认识自己。
阅读者的身份还意味着对学生的引领。就算从功利的角度来讲,教师也只有通过自身精神的存在与发展,才能引领处于人生精神发育重要阶段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这段重要且必须精彩的小学之旅。
四、写作者,小学语文教师的行走角色
写作本来应当是语文教师的分内事,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学语文教师似乎只习惯于评价学生的写作,而自身失去了写作的动力。尤其是当有些教师振振有词地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不是写作时,笔者就有些惊诧了。
写作是什么?不是一种任务,而是建立在对自身教学、哺育、阅读基础上的一种自然需要。如果你对教学研究了,对哺育思考了,对阅读的体验走向深刻了,那就一定会有写作的冲动。况且,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写作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行走与成长的重要方式,而不是一种被轻易拒绝的任务。
就算回到教学的出发点,语文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只有将自身置于写的境地时,才会真正读懂学生的写作心理,如同上面提到的通过自身的阅读去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一样。只有懂得了学生的写作心理,才有可能指导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如果脱离了自身写的实际,那去指导学生写作无异于缘木求鱼。可能真的存在在教师自己不写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写出好文章的情形,但笔者要提醒的是:那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与教师的指导恐怕没有多大关系。
如文首所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繁多,但笔者认为只有认清自己的教学者、哺育者、阅读者和写作者的四重角色,才能真正让自己与语文结合起来,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读懂语文、读懂学生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 葛雅慧,王凤霞.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调查报告[J].甘肃高师学报,2008(1).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师角色
教师是发生在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和课堂中并通过所有教育渠道进行教育变革的关键活动者,可以说,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跃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因此,调整传统的教师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在阅读教学上,语文教师应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
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①培养阅读兴趣,要给学生阅读自由。②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
三、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其一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我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一般老师是不会抄给学生看的。我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四、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
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们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
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要在这几方面加强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作为的表帅。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五、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扮演“主演+导演”的角色
教师在上好一堂课甚至于是一生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应有“主演+导演”的角色出现,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实在观众。上好一堂课就好比是演好一场电影,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剧情中。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每一个动作示范眼神都能扣人心弦,让学生有一种求知的冲动和蓄意。把这种蓄意和冲动转变成勇气和信心,最后投入到实践,让学生有自己想做主演和导演的心理心态,更好的完成教学。
六、语文教师应当扮演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的角色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成功的充当这一角色才能走进学生中间,洞悉他们的奥妙,学生才能把自己的困难、苦恼、高兴、过失尽情的倾泻出来。从而得到情绪的宣泄。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内心活动,才能及时而有效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和教育,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害怕心态。有一个愉快、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必须平易近人,认真虚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十分真诚的态度与他们友好相处,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了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最后我呼吁我们的语文教师,别让分数统治我们的思想,别让“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无疑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全新的要求事实上告诉我们,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新时期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转换角色,适应新时期教育的新要求。语文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当然也是核心学科之一,那么,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陈旧的知识体系、学科“工具性”“知识性”的目标导向,以及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得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教授,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至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将知识的传授看得比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要重要。当语文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的时候,常规的教学过程是,将教材中、大纲里涉及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讲述或是看似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等途径,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这样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充分地使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准确地说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发挥,不符和新时期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教学片面强调传授知识而忽略实践活动的弊端,将语文教学拓展到书(教材)外、户(课堂)外,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沟通联系在一起,将相关学科之间的界限打通,形成一个覆盖面极广的语文教学体系。当然,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我们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要精于鉴别与筛选,要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和适切性。在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时,可引导学生对情感、文化、经济、政治、社会时事等多方面进行关注,以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比如,对于语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广告、流行歌曲、网络语言进行收集,对店铺招牌、报刊上的错别字进行纠正,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我再结合一些语文知识对此加以分析,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确处处有语文。对于文学的学习,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理解能力选取古今中外、名著经典、青春时尚等等一系列的文学作品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在展开“面”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审美体悟、情感熏陶等“点”的夯实。这样的文学阅读自然会让学生体会到创造性阅读的,从而喜欢上文学。通过这样类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除了综合知识体系的建构,语文教师还要具备协调与沟通的实际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将教学活动限定在课堂当中,应该面向社会、面向自然,应该走入家庭、走入生活,从单纯的语文世界走向丰富的现实世界,从单一的语文学科走进多样的知识海洋。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会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其他学科教师取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在沟通之中求发展,在沟通之中谋合作。
由此看来,在新时期,从语文学科的单一性教师向对内具备综合知识体系,对外具备协调沟通能力的综合性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