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历史新课改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改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7 15:59: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历史新课改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历史新课改方法

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育 人格教育 新课改

自从高中历史课程新标准正式出台以来,高中历史教育更加突出了人文精神教育。这就要求当代的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全面实施人格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讲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内容,更要将学科内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当中。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人格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新颖的教学方法

当代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摒弃一些效率不高的传统教育手段,在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之下,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当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谋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全新方法。国外的一些学者发现,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发地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或者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进而掌握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学习方法。着眼于新课改形势之下的历史教学,必须摒弃从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条件,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对思考的问题进行升华,最终强化人格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人教新课标版教学方法举例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在在编排上别具一格,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历史学科,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整合。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师加大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广度非常有利,有助于学生领悟历史学科的精髓和魅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

针对人教新课标版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师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譬如:历史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以此作为提出问题的切合点。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拓展,使拓展资料与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串联,之后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此外,教师应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之上,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注意力也被吸引在课堂教学中,进而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落实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是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最先遇到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借鉴,利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如:建立合作探究模式,就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而言,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当前最好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仅仅有数量较少的学生进行回答,课后的复习工作也是由学生自行完成。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之后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材料搜集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会对学生产生任何的课业负担,进而使学生们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探究,使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人格发展的影响,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是强化教学成果最有效的办法。如此一来,学生在得到老师、同学认可的同时,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望,并以此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历史教学活动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克服了障碍,切实落实了新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了教学知识的内化,引发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重新审视,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才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熟练掌握本学科的教学技巧,充分理解学科内的教学内容。当前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要求教师必须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历史教师应当把教学目标渗透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准确的品评,将历史元素与现代思想相融合,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最终让学生的内心当中形成深厚的历史情感,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历史教师应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重新审视,将自己从知识传授者逐渐向学习促进者的方向转变,从而让教学目标得以升华。教师应当利用历史文献和资料将学生的真实情感开发出来,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历史教学活动与时代潮流相适应,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这也是历史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

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人格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作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强.人格与社会[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使得我国教育领域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均需要作出适当的改革,以便促使课堂教学与时展相适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新课改对其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全新要求,目的在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现今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必须要将新课改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教师更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争取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获取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

新课改背景首先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当中重视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当中若学生具有良好主动性,则其能够相应发散思维,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阅书籍,培养学生自主认知能力。其次,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能够重视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过程。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比较重视传授历史知识,新课标认为,教师应该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理解的方法与思维作为教授的目标,令学生在学习当中自行总结,培养培养的归纳能力,促使学生在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具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该更加多样性、重典型和强专题[1]。在此方面,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问题进行整合,形成专题展示给学生。与此同时再将历史知识系统化,作出细化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历史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历史基础与学习态度问题

大部分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均普遍较差,难以在新课标要求下形成比较良好的历史框架和历史思维。此时,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会使得并没有形成低层次历史知识系统的学生难以理解所学内容,更加无法寻找思考的入手点。由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个别时期学生会表现得过于“积极”,在教师课堂控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不利于课堂教学。另外,由于高中生均已经进入到了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长期的灌输模式教育下已经养成了“吃等食”的习惯,因而在课堂上有时会表现得十分沉默和冷淡,并不愿积极主动的思考,只等待教师的灌输式传授。上述诸多情况均不利于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教学主体,而教师应该成为合格的教学主导,负责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2]。根据该要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其自身必须要具备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要具有全新的教学观念由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但是,当前我国诸多高中历史教师并不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尤其在西北、西南等偏远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更为有限。该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大多只能够对新课标教材进行浅显的解读,并不能够形成比较系统的历史框架,难以通过教材整合或者深度分析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此时,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方面的缺陷使得其自身并不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全新教学观念,因而难以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发生改变

根据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的划分。无论必修内容或者选修内容,均以模块化的形式呈现。此时,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增多且复杂,学习的时间却比较有限,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又要完成高而难的学习目标[3]。由此,高中历史教学正常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困难。另一方面,在教师教学方法变得多样化,教学实行开放式的情况下,其对于新教材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会出现一定困难,难以完全符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需求。

3 解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并引导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的对象便是学生,教师必须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促使其能够获得知识并提高能力。学生作为教师的教学对象,其自身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属于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到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花费一定时间与精力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方面内容,由此方能够做好针对性的引导。

(二)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

为了促使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教师亦需要从自身作出相应努力,例如主动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等。新课改背景下,不仅教材作出了改动,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亦要与时代的发展和新教材要求相适应。为此,教师必须要积极的通过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形成一定历史知识结构体系[4]。但是,并非所有的高中历史教师均需要采用同样的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教学能力,反而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状态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方法,以达到良好的自我提升效果。

(三)教师要认真研读新教材和课标

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材和课标均作出了相应调整,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新教材和课标,以便对其中的核心理念进行把握。在高中历史新教材与课标当中,规定高中历史教学的全新内容,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且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情怀。为了达到该目标,教师对于历史新教材的内容与课标必须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熟悉,系统的领会其中所蕴含的理念。与此同时,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包括表演式、情景式、多媒体式、兴趣式教学方法等[5]。另外,教师在研读教材与课标后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尊重历史、追求真实,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的情况下,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为其今后的历史学历与研究奠定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要求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要教师能够在教学当中重视形式多样的互动,且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过程,更要教授学生更加多样性、重典型和强专题的历史内容。就当前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与学习态度均存在问题,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比较有限,对于新教材和课标的把握亦不十分良好。为了促使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必须要重视争取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认真研读新教材与课标。

参考文献

[1]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05):135-136.

[2]贾秀英.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09(06):182-183.

[3]郝向煜.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1):114-115.

[4]吴依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J].学周刊,2013,26(02):195.

[5]李国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6,07(09):156.

篇(3)

一、高中历史新课改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正确教学观

新课改在教学理念上的最大变化,是教学观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历史学科知识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系统历史知识以及历史事实的讲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重要事件,需要让学生进行记忆和背诵,从而达到提升学科教学水平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确实在高考中分数较高,且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相对较强,掌握的历史事实也很严谨。但这样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创造性,对很多历史知识仅仅能够知道,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对自身的影响则相对反馈较少,不能够熟练应用。国家进行本轮新课改的核心主旨是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现实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注重历史学科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转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摒弃满堂讲的错误教学方法,转而给学生留有一定探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度了解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的文化生活中。

二、高中历史新课改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做好以评促发展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在评价过程中也存在较大弊病。如很多学校、家长和学生均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学生的卷面分数较高则皆大欢喜,学生的卷面分数较低则表现出不悦和批评的态度。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评价属于一门综合学问,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如果在给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仅仅从分数层面来进行判断的话,仅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识记能力,而历史学科学习所要求的能力均很难得到体现。本次新课改在评价方面的变化相对较大,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淡化分数,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判断,利用学生的进步度来判断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其实早在上世纪中叶美国的教学观中便已经开始对评价进行改革,但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对分数的迷恋,使得现实高中阶段的学科改革举步维艰。如何平衡高考分数与现实学生能力的发展依然是时下高中新课改的主要研究课题。

三、高中历史新课改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力使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为智力和能力。如在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相关问题,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构建知识网络等。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30-01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填鸭式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地位,而学生则以听讲、写笔记、标记重点为主,这样虽然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大量的历史学科知识,但弊端也相当明显。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束缚之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成绩也就得不到提高。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教学进程的主导,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效率低下。

(二)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被动灌输型人才已经不被现代社会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改“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以不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互动式的历史教学方法恰恰能够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互动式教学

(一)学生自主预习

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历史剧片段,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细节特征,发现问题,并以此为前提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回到课本中进行新课的预习,以此来掌握历史知识,作好记录。

学生自主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通过预习学生自己可以掌握较为简单的历史知识,为课堂讲解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生提问+课堂讨论

在新课开始之初,教师重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各个小组自己发现并且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以及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可以采用计分优胜方法,选出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与一定奖励。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通过计分择优胜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掀起人人争优胜的学习浪潮。另外,通过讨论,教师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明确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明确方向。

(三)教师总结

针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简单串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强化重点,力求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升华。

这个环节力求发挥教师的作用,在讲解的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的努力提出肯定,点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铺垫。

(四)强化训练

采取当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进行巩固,力求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只有这样,学生才算真正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方法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学生方面,一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课下的自我预习不足,导致课上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高,容易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历史为副科,远不如语数外三门主课重要,因此课下分配给历史学习的时间较少,导致预习不充分,知识掌握不牢固,直接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成果。

其次,在教师方面,有些教师不能灵活掌握互动式教学方法,不相信学生的预习能力,课堂讨论不够充分,或者在学生没有预习充分的前提下,没有将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致使教学成绩大打折扣。

四、结语

互动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理性对待,摸索正确的解决方法。但瑕不掩瑜,我们应该看到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优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思想,大胆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充分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篇(5)

一、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科研内容及其变化趋势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逐步实施,加快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进程。历史教学科研内容的重点转移到了对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上,兼顾学生个性、学习兴趣、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中学历史改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安排科学化、教学内容突出化、教学质量高效化都保证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在内容的安排上重点突出了全球化史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整合教材内容,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以高三一轮复习为例

1.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握教学目标,认真备课。以人教版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例,新课标要求学生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主要史实,并认识其历史意义。通过解读课标,来安排学生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相关史实和历史意义。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减少了板书时间,也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内容,还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2. 新课程背景下打造高三一轮复习课堂的教学方式。高三一轮复习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大,所占的教学时间也最多。为此,要求教师在进行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新课标(同时要参照江苏历史考纲要求),引领学生展开对高中历史的复习工作。以人教版历史教材为例,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标出重难点,通过复习“旧知识”掌握“新内容”,是一轮复习的两个重点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复习体系,对散乱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三、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措施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就学生这一主体来说,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等,其旨在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程目标方面,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如何实现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笔者结合这一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准来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渗透。如,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针对“”事件、我国抗日系列的影片、日本首相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来启发学生的民族感,确定“铭记苦难,不断咀嚼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其次,结合我国2012年就“”事件我国部分群众砸日货商店、打砸日本出厂的车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现象,制订正确纪念苦难、反思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最后,直入本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主题:“宁战死不为亡国奴”“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正视历史,展望未来”等,围绕情感教学目标来逐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端正对历史的学习。

二、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课堂教学指出:“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激情和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开放性的教学不仅仅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而且对于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利于自我个性思维、自我内在力量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是开放的,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活动等来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如,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将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不懂之处记录下来;其次,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自主收集信息的途径、学习和思维方法等,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充实展示自我。

三、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主要都依据教材,新课改指出: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却不是唯一的。对此,倡导教师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开发、挖掘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借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实用性的体验和感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笔者在此认知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借以来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历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范畴,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实现素养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如,在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现在的生活和10年前的生活做比较,即:收秋:传统的人工工作――机器作业;联络:书信、BB机、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让学生通过比较,真正地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深化高中历史教学。

总的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倡导以生为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情感、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历史资源的整合等。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真正的促使自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相吻合、统一。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教学反思;提升自我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3-01

1.前言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推进,基础教学的成果也有了一定的反馈。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来说,在新课程实验的改革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尤其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观念的冲击。很多历史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往往把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历史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传授以及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培养。

2.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中“浮躁”的教学现象

2.1“新课堂”教学泛滥,教学跟风严重。历史新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提升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认清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没有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一味地追求新教学、新课堂和新模式。正如王荣生教师坦言:"新课改确实带来了转变,但在教学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盲目跟风的现象,这是令人烦忧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喜欢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合作探究法,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经常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出现。这种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行为本来是一个良好的的现象,但是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新颖和独特,在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基础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很多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还不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时代都不知道,根本无法进行角色扮演。因此,一些教师由于盲目跟风,盲目运用新教学方法,没有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反而适得其反。

2.2活跃的历史课堂背后是教学目标的偏离。在新课改中,历史课堂教学也跟上了改革的步伐,很多教师能够自觉跟上改革的脚步,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然而,在改革的热潮下,一些教师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努力创建活跃的历史课堂。在教学探索和实践中,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课堂教学操作环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热衷于构建讨论型课堂,教师设设置一两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偏离主题进行讨论,而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的引导和应对策略,一堂课下来,看起来学生讨论得不亦乐乎,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但是教学目标却还没有实现。

3.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思考

3.1历史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多行动,多反思。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新课程试验的背景下,历史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同时也要吃透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历史教师不是简单的将历史故事重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并且整合信息。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实践者、行动者,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总结,而不是理论家、梦想家。历史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辨能力,在新课程实验中,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是不是真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是不是真的能够提升教学的水平。只有教师不断反思和学习,才能从实际出发,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并且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新方法。

3.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立足学生发展,建构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课堂。高中历史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比较重。因此,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教师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历史新课堂。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建构适合学生学习的历史课堂,而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刻意追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没有十全十美,就算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其中的优点。因此,教师在构建历史课堂时,要本着学生发展提升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管是学习古代史还是近代史,不管是学习中国史还是世界历史,都要从W生的基础出发,不能盲目跟随新的教流,而是要探索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4.小结

总之,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越老越快,新课改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回顾我国新课程实验的历程,可谓是历尽艰险。对于历史课程实验的探索和发展,我们也能够从中发现许多问题,同时也能得到很多启发。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多年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更新,很多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更能体会到新课程实验带来的变化和提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是新课程实验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当然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其中的问题,也能更直观的体会到教学实践中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苏朝举.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4(02)

[2]黄金华.基于新时代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