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6 09:35: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

篇(1)

全县共有省级贫困村45个,涉及贫困户4359户,贫困人口10086人。按照贫困村的基本特性,我们将这45个村分为边远偏僻村、旱片死角村、水库淹没村“三大类型”贫困村。其中:“边远偏僻类”贫困村29个2679户6410人,“旱片死角类”贫困村9个810户2158人。“水库淹没类”贫困村7个870户1518人。根据贫困村不同的贫困原因,我们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针对边远偏僻村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的实际,我们大办交通,修建村社道路,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针对旱片死角村水利设施落后、靠天吃饭的实际,我们兴办“五小水利”,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针对水库淹没村人均耕地少、群众致富无门路的实际,我们通过能力扶贫,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等手段,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在贫困户的帮扶上,我们坚持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每一户贫困户落实了一名帮扶责任干部,实施“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的到户帮扶责任制,帮助贫困户制定发展规划、落实脱贫项目,形成了“全覆盖”帮扶格局。同时坚持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今年,我们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贫困程度相对较轻的隆盛镇驼柳村、五龙寨村等5个村优先实施扶贫项目,力争到2018年,全县45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解困。

二、工作亮点

(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明。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摸清全县贫困底数,严把贫困对象识别程序,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不走样和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在贫困户的识别中,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创新推出“三步工作法”和“四因四缺分类法”,用“定位仪”和“瞄准器”对扶贫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确保贫困识别落实到户头人头上,力争做到“零错漏”。“三步工作法”就是在贫困对象识别上,采取“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首先由农户申请,然后由村民代表和村委会比选,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对象名单,经过三次公示后,最终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四因四缺分类法”就是在致贫原因分类上,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等,进行细化分类,明确每户贫困户具体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帮扶。

(二)精准帮扶,扶贫措施实。一是开展精神扶贫。在扶贫村广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树立创业致富榜样,摈弃“贫穷光荣”的落后观念,将“要我扶贫”的思想转变为“我要扶贫”的行动,彻底改变贫困村群众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开展基础扶贫。整合土地整理、饮水工程、“小农水”和村道路改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项目安排向贫困村的倾斜力度,逐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和改造村社道路49.5公里,新建便桥121座;新建和改建提灌站、塘堰、囤水田等基础设施220处,改造中低产田2.82万亩,新增蓄水能力564万立方米。三是加快产业扶贫。在贫困村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道地药材、优质水果、绿色蔬菜、特色干果和现代畜牧等六大特色产业。四是实施行业扶贫。统筹整合卫生、文教、社保等行业资金,加大对贫困村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新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35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5处,建成村级医疗卫生室90个、农村广播站33个,将贫困村民全部纳入新农保,促进贫困村生活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五是开展能力扶贫。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动员500名贫困农民参加机电、服装、汽修等13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水平。发动汇强油脂公司组织开展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培训2期,培训农民实用技术300人次;组织卓筒井镇5个贫困村油桃基地的80名农民参加了省农科院油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

(三)精准管理,扶贫机制新。坚持帮扶计划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社会保障到村到户“五个到村到户”,力求做到“扶贫扶志、帮穷帮心、脱贫脱根”。一是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群众主体的扶贫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帮扶、单位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由单位选派干部组建成驻村帮扶工作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三名以上驻村干部和两个部门实行对口扶贫,建立了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与贫困户“点对点”、“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帮扶制度。二是建立项目牵引、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2015年全县共争取专项扶贫项目资金640万元,整合行业扶贫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生活生产条件;在贫困村试点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社,截至3月发展贫困社员2177户,向贫困户发放借款1872.78万元。此外,还积极与农商银行、财险公司等机构合作,计划2015年向贫困农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小额贷款2000万元,向扶贫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000万元;充分利用“爱心扶贫网”等媒体贫困户帮扶信息,广泛引导社会参与。2014年共筹集社会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其中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了4.8公里的隆同高等级乡道沥青路,辐射隆盛镇片区10余个村,受益农民1.7万余人。三是建立创新龙头带动、专合引领、农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针对扶贫村产业落后、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业主,我们将温氏集团、汇强油脂等农业企业作为全县产业扶贫的牵引企业,鼓励温氏模式的养殖大户,采取寄养制模式,引导贫困户一家一户,小规模发展散养生猪产业,对生猪养殖散户依然采取“五包一保”(包猪苗、包饲料、包技术、包兽药、包销售、保证利润)的利益连接机制。探索建立部门加支部加协会加贫困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由涉农部门提供项目支持,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村两委负责具体实施,产业收益实行按股分红,这样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壮大了集体经济,更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汇强油脂在象山镇、玉峰镇的扶贫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县玉象扶贫油料专业合作社”,采取村企共建的模式发展双低油菜,收益分配按合作社成立之日起每个周年按时分配,实行不低于10%的保底分配,其中贫困户首次获得分红16万元。

三、工作措施

1.领导重视,目标责任明确。为做到扶贫精准滴灌,实现贫困户脱贫,县委、县府多次组织召开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会,并以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明确33名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96个县级部门定点帮扶贫困村,共安排189名干部组建45个驻村工作组,实行驻村帮扶。

2.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加大对扶贫移民重点项目的实施过程、资金使用、工程质量、效益情况的稽查力度,强化扶贫移民项目监管。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质量终生负责制,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完善扶贫移民工程建设竞争入围机制,创新群众参与项目管理的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监管的主体作用。

3.提升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以“6995”平台为载体,落实好贫困户联带帮扶小组,组织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发展产业,对有劳动能力又急需脱贫愿望的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利用驻村扶贫帮扶工作组,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根据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启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争取实施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扶贫易地搬迁等惠农政策,有效改变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资金短缺、上学困难、居住环境恶劣的现状。

4.强化纪律,增强办事效率

加强机关制度建设,落实上下班签到责任制。严格小车管理,加强“三公”经费公开,杜绝大吃大喝现象,没有发生违的八项规定事件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扶贫移民工作全过程,扶贫移民干部更加注重自身修养,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廉政纪律,确保扶贫移民资金、项目和干部安全。

四、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空心现状制约产业发展。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在农业生产技术掌握上有较大难度,动员一家一户发展产业相当困难,农村空巢化现状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带动贫困农民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发展还需要作更多探索。二是贫困村民增收渠道不宽。由于当前农民增收主要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由于农业产业链较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特别是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种养殖业增收的空间狭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不多,贫困村民实现快速脱贫难度较大。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推进项目实施速度,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及早启动2015年扶贫项目、移民后扶专项项目。

二是实施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扶贫搬迁等三大扶贫品牌。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制定实施方案,分步实施。

三是认真开展“10.17”中国扶贫日宣传,推动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利用全国扶贫日宣传为契机,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大对扶贫工作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的宣传力度,确保我县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是按季度及时兑现移民后扶直发直补资金。对全县移民人口再次进行核准登记,依法依规及时兑现直发直补金,确保库区移民村社会稳定。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构建;选择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是指结合区域内脱贫攻坚现状,针对具体的贫困对象,采取精准的技术培训、就业帮扶、创业指导等职业技术教育措施,使其不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而脱贫致富的具体方式和具体做法。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因此,认真结合各地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创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扶贫的功效,对推动扶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奖、补、货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

奖、补、贷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主要是各地根据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资助的相关管理规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通过职业院校在校生活费补助、设v.奖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提升就业能力、尽早脱贫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省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卜学难以及文化素质提升等问题,对吸引贫困区域的贫困学生投身职业教育、尽快就业、实现脱贫致富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以贵州省为例,2007年以来,贵州省通过大力实施中职教育"9+3”计划等举措,加大对中职和高职学生的资助力度,仅2014年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的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共6.82亿元。该项资金惠及中职学生共43.46万人次,其中免学费4.39亿元,受益学生25.05万人;国家助学金2.43亿元,受益学生18.41万人〔‘〕。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奖、助学金的主要依据是资助对象的家庭贫困条件,但其贫困程度区分以及真实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二是对中职学生的“平均式”发放与减免,表面卜是资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其掌握脱贫技能的“造血式”智力扶贫,实际卜又相当于“输血式”的救济扶贫,造成部分中职学生没有竞争压力,不求卜进,扶贫开发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二)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

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主要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由政府提供培训资金,各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对城乡贫困对象开展不同时限的各种实用技能培训,使农民迅速掌握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快速就业脱贫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往往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与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以及所在地区的产业优势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既充分调动了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又吸引了更多贫困对象的积极参与,通过选择性学习相关技能,尽快实行脱贫致富。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贵州省先后出台《贵州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贵州省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政策举措,由扶贫办、农业厅、人社厅等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式扶贫,仅2014年,全省共完成职业培训27.4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2.68万人〔z},转移就业率在90%以卜,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多个部门掌握相关扶贫培训项目资金,其资金分配在行业和部门垂直下拨,相互之间缺乏平衡。二是多部门开展培训时,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导致贫困对象接受培训机会不均等。三是被部分开展培训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当成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严重影响了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

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主要是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水平,通过实施项目带动,着力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力和服务力,从而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通过加强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脱贫致富,应该说是一种见效快且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扶贫方式,它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战场的主力军。以贵州省为例,2007年以来,贵州省先后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申报评选工作,全省先后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20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19所,职业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幅提升。目前,这些示范性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水平、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多项指标都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已经成为贵州省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领头羊和生力军。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施职业院校能力提升行动,需要各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人力度,但是部分地区因财力较弱,对职业教育的投人严重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提升。二是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服务和引领地方产业的能力有待加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职业教育扶贫功能的承载力依然脆弱。三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不顺畅,对贫困对象的吸引力不强。

(四)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

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脱贫能力,由政府主导,组织相关团体、企业以及行业企业科技专家、技术骨干实施扶贫点联系帮扶制度,通过深人基层一线,发挥产业引领、项目带动、科技示范等作用,带领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把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和科技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推动人力、项目、资金等资源整合,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着力解决农村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创业有着非常直接的推动作用,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的一种扶贫方式。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3年贵州省3万余名驻村干部、6000个驻村工作组累计组织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00余万人次,解决困难和问题17.5万个,帮助协调项目2.68万个,协调解决资金27.15亿元〔,〕,成为贵州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重要手段和经验。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贫困面大的西部地区,尤其是武陵山区,实施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深人基层,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大。二是抽取的部分人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指导产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扶贫开发的成效不高。三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产业扶持资金和项目等支撑,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

为了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在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必须破解当前精准性不强的问题。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就是要运用职业教育和相关的贫困理论,通过实施精准的职业教育,实现差别化贫困对象脱贫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区域性整体脱贫致富。在具体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职业教育与扶贫攻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费、管理机构、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把所有贫困对象集中识别分类,制定统筹性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的规划和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产业扶贫开发等融合发展,从而有效推动所有贫困对象整体脱贫。

(二)精准性原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承载着每个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贫困对象的实际需要,在扶贫对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资助措施、就业帮扶、跟踪调整等方面精准施策,提高职业教育扶贫的针对性,确保每个贫困对象提升脱贫能力。(三)实效性原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要整合现有各类扶贫资源,在扶贫资金使用分布、效益、效率等方面加强综合监控,在职业教育手段和内容方面要尽量量身订制、长短结合,并建v.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效性。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针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围绕当前贫困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园区、产业等相关实际,探索构建奖补驱动型、园区主导型、院校带动型、产业拉动型、文化推动型、企业联动型等模式,并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的模式交叉实施来推动扶贫攻坚。

(一)奖补驱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奖补驱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贫困对象补贴模式,在确保贫困对象基本保障的基础卜,根据参与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和就业创收等情况,对贫困对象进行奖励,并根据脱贫贡献逐步加大奖励力度,通过奖励驱使贫困对象主动脱贫的扶贫开发模式。即:改革现行职业教育贫困对象的资助体系政策,对身体残疾、不具备劳动能力以及确无经济来源的孤寡家庭子女,通过建认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专项基金进行补助,且标准可在现行基础卜适当提高。同时,与金融扶贫结合起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学生毕业后,根据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学费代偿等。将职业院校现有的资助资金改设为分类奖励基金,在政府主导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注人资助资金,加大奖励力度。学校通过设认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就业创业、升学等多项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奖学金。加大对农村种养大户、大学生创业典型等的宣传奖励力度,引导职业院校开展对口的技术帮扶,促使贫困对象主动谋求发展,带动贫困对象共同致富,从而探索构建针对不同类型贫困对象的“以奖为主,适当补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建认“输血启动一造血振兴一开发发展”的良N}机制,切实增强扶贫的造血功官旨。

(二)园区主导型扶贫开发模式

园区主导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以园区发展为载体,针对园区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促进职业院校与园区互动,共同为贫困对象提供专项技能提升、就业创收等服务,从而实现贫困对象培训就业一体化的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即:抢抓各地工业和城镇化带动发展的机遇,推动职业教育进园区,把园区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将职业教育、生态移民、园区建设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由园区提供必要的培训场地和设施,职业院校组织师资进园区对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既方便企业,又方便培训对象。同时,将生态移民选址向园区靠近,一方面既方便农民工人就近就业脱贫,又方便企业就近招收工人,缓解当前企业的用工荒问题,逐步构建“园区搭台、职业院校合作、生态移民工程辅助、农民积极参与”的园区式职业教育扶贫新模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技能短板的精准性问题,打造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升级版、脱贫致富奔小康新的主战场。

(三)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实施职业院校龙头带动的集团化发展,通过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能力,积极为贫困对象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帮扶、合作研发等服务,提升贫困对象反贫困能力,使其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充分利用各地高职专科院校、中职学校以及部分正在朝着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贫困对象脱贫能力提升卜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由政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需要与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制定专项扶贫开发规划,按照区域、专业和师资等条件分类明确各职业院校在区域脱贫攻坚中的职责与任务,将扶贫开发工作与职业院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专项培养基地,构建“职校连结实体,实体连结农户,农户连结基地,基地连结课堂”的职业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切实提升脱贫能力。

(四)产业拉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产业拉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以当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开展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依托各地大力发展能源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战略性新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带动贫困对象提高收人水平,最终实现快速脱贫。

(五)文化推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文化推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通过引导和鼓励贫困对象积极转变反贫困观念,并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要抓住职业教育就业创业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等职业教育优势,让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孩子认识到职业教育是脱贫致富最理想、最快捷的方式之一,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的脱贫致富能力。同时,要将贫困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与职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化的影响力,推动贫困地区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申红珊.2014年中职学费和助学金,我省下达资金6.82亿[N}.贵州都市报,2014-02-19.

篇(3)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创新发展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扶贫就是扶贫开发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20xx年x月x日至x日,xxxx县政协第十三界委员会农经界别组赴兴隆考察调研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通过对三桥滨州移民新村、兴隆玫瑰农庄和卡麂坪传统古村落民居保护的考察调研,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扶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增添扶贫攻坚措施,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已成为各级政府使命崇高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一、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培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xxxx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家乐1000家,总床位12000个,餐位15680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万亩,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多万株。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农户实现年收入超万元;发展脐橙30万亩,油橄榄6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景区、铭阳等3个2a景区、回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大程度处于扶贫部门自说自唱的阶段,宣传推荐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凸显;公安特种行业管理,文化、工商、税务、旅游、卫生、防疫等部门管理服务还没有跟进,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还没形成。

(二)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周期的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形成的多是“几间房,几张床,天热歇个凉”的低端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产品缺乏市场分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效益不佳;开发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三)发展环境急需改善提升

贫困村多处边远高寒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往往是对外交通条件是最差的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必须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级、用电保障、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环境条件。

(四)服务管理缺乏规章规范

一是制度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由于跨多种行业,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服务职责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二是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有经营行为,就有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经营过程中,主顾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纠纷都有可能发生。由于条件限制,乡、村、户处理纠纷的能力已很不适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需要。三是人员素质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操作中,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五)乡村旅游扶贫“扶强不扶弱”

由于贫困户多数是经济、能力、条件多种致贫原因叠加的结果,住房条件、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大多不符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所必备的要素,所以乡村旅游扶贫的扶贫性也在一定程度饱受社会争议和质疑。由于乡村旅游投入大,点多面广,贫困户大多和旅游扶贫政策沾不上边。

三、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共同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是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这一重大意义。

(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操作性严肃性

一是科学规划。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策划规划。要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县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快xxxx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与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x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突出扶贫特色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高起点、高规格制定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主题。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文化、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扶贫品牌。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必须对全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突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立足生态涵养发展,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主题,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产业布局。要以“保护资源环境、荫泽子孙后代”主题。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乡村旅游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节庆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目的地。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示范户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农民新村建设、民族发展、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用电保障、环境整治等行业部门资金。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三是鼓励和支持项目区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扶贫开发方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体系。把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贫”规范管理转变升级。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联席制度。三是走专业合作化道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示范户”的模式,实行标识标牌、星级评定、收费标准、客源分配等“四统一”规范运行管理。四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

(六)创新机制,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是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方式。对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在享受乡村旅游普惠政策的同时,可以享受d级危房改造、宅基地复垦、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灾救助、三峡库区移民等政策的叠加扶持。还可以享受扶贫的信贷贴息、低息和无息借款等特殊政策;由企业开发的旅游景区,政府给予相关扶持政策时,将扶贫责任捆绑给企业。企业必须履行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门票收入提成用于贫困户扶危济困、社保扶贫补助、经济发展扶持等扶贫义务。建立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探索无偿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机制,实现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乡村旅游扶贫资源集体所有、村民共享。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等方式明确并公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利润分配、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使乡村旅游扶贫成果真正惠及贫困农户。三是建立扶贫项目成果巩固机制。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指导工作,建立“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机制,发挥扶贫项目效益。

篇(4)

关键词:贵州省;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战略;路径

作者简介:王锋(1972-),男,贵州德江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侯长林(1962-),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和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1-0066-0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贫困对象的脱贫能力,是现阶段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路径和现实选择。如何选择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是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关键。因此,认真探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和路径,发挥职业教育整合人、财、物等扶贫开发资源的功能,促进贫困对象的公平发展,对现阶段提高精准脱贫成效,推动全面脱贫攻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战略和路径的内涵

战略就是作为组织对自身发展中的重大和全局性事项进行的谋划和方案。具体来说就是组织对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进行的全局性策划和指导。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战略指运用职业教育和相关反贫困理论,通过实施精准的职业教育,实现差别化贫困对象的脱贫能力整体提升,从而促进区域性整w脱贫致富的谋划和方案。路径是指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路径就是指如何实施精准的职业技术教育手段,让贫困对象接受精准的职业教育形式和内容,实现整体脱贫致富的方法和途径。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贫困对象的识别有待加强

从当前来看,贫困对象接受职业教育的面较大,对贫困对象识别的精准程度还不够。目前,对职业教育贫困对象的识别主要是依靠基层扶贫开发办公室统一的家庭贫困情况登记认定,就读中高职职业院校的学生到校后只要提供学生家庭贫困认定申请表,学生所在基层单位盖章认定,学校就按照相关补贴标准申报补助。对就读职业院校的贫困对象则通过各类培训,让其接受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实际上,在认定过程中,对于规定贫困区域内外真正贫困对象的数量以及相互之间的贫困类别、贫困原因、脱贫能力、接受培训教育情况、适合的帮扶措施等信息不准确,使脱贫帮扶措施过于笼统化,缺乏针对性,影响了贫困对象接受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举措有待改进

从当前来看,虽然全国各地探索并构建了“奖、补、贷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等,扶贫开发由“输血式”逐渐向“造血式”转变,但是,在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贫困对象的脱贫意识不强,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扶贫开发方式未能有机结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就业帮扶等举措还缺乏精准性等问题,尤其是新形势下,如何从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公平性、效益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措施还有待细化和完善。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有待提高

职业教育扶贫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其顺利就业,从而能够创业致富,摆脱贫困。从某种程度上讲,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教育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连接最为紧密,因此,职业教育培训理论上应该要把教育培训的超前性、导向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既要注意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组织教学内容,又要注意灌输先进科技知识与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但是,不少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时,未深入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充分调研,只重视职业教育规模而不管市场就业形势,许多学校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对学生的二次就业和后续发展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势必造成生产和市场两者之间的相互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岗位需求,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从而最终影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成效。

三、贵州省职业教育扶贫战略选择

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战略必须立足自身实际,着眼于凸显职业教育脱贫功能,通过职业教育的整合功能,实现人、财、物等要素有机集聚,在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公平性的基础上,不断追求脱贫成效。从贵州省来说,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构建与选择。

(一)非均衡发展脱贫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1]

非均衡发展脱贫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是指对不同贫困条件和脱贫能力的贫困对象,实施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措施和扶贫支持,通过部分贫困地区或部分贫困对象率先脱贫进而带动整体脱贫的发展战略。

实施非均衡发展反贫困的职业教育战略,是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但是,这种战略必须要高度重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优势,针对不同的贫困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职业教育层次和培训形式、培训内容进行差异化的职业技术教育,才能确保此项战略选择取得实效。

针对贵州省贫困区域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对象文化素质差异大等现状,实施非均衡发展反贫困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要结合贵州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全省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行动的发展机遇,对不同贫困对象开展分类培训教育。即对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和年龄偏大,不愿意外出就业的贫困对象开展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帮扶等培养新型农民,促进这部分贫困对象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后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或者到附近的农业园区就业而迅速脱贫。对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贫困对象,开展烹调技术、旅游服务以及民族文化挖掘传承等第三产业的培训,鼓励贫困对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脱贫致富。对家庭贫困程度深,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贫困对象可以结合当地工业园区各类企业用工要求,开展各类技能型工人短期培训,使其迅速走上岗位实现脱贫。对家庭贫困程度深,文化程度低的初中毕业生开展中职职业教育,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提高职业能力。对家庭贫困程度低一些,文化程度较高一点的中职和高中毕业生,鼓励进行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系统性培养学习,使之成为就业创业能力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在自身脱贫致富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二)城乡统筹互动式脱贫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城乡统筹互动式脱贫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指打破城乡分割、分离、分立的状态,加大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通过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城乡职业教育互动,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差距,降低农村贫困对象接受职业教育成本,促进城乡居民接受职业教育机会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脱贫能力差距,从而协调推进城乡整体脱贫的发展战略。

实施统筹互动式脱贫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既体现职业教育扶贫的公平性,也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扶贫的精准性。但是,这种战略必须要着力加强城乡统筹,要把面向城市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农村产业需求、人口密度、文化教育程度等指标科学配置和合理调度职业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和贫困对象接受职业教育成本相对均衡,才能确保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贵州省由于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当前,一定要根据《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抓好地州市职业院校和县级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建设的同时,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乡村依托现有的中小学建设农民夜校,并充分利用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扶贫中的人才、知识、技术和信息等优势,整合相关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定点帮扶、就地培训等形式,促进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互补,提高教育资源共享化的程度,解决目前职业教育投资短缺和教育投资效率普遍偏低的两大难题。同时,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上树立优化、高效的意识,对新增职业教育建设项目和设施,要全面考虑资源配置后的社共享化程度,尽可能加大共享面,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增强其反贫困功能和成效。

(三)效益引导式脱贫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

效益引导式脱贫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就是通过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技能素质提升和就业创业、产业布局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效益上实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使职业技术教育反贫困的功能和效益达到最大化、持续化的发展战略。

实施效益引导式脱贫的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精准脱贫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战略必须以现有的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和资源优势为基础,充分考虑贫困对象的需求现状,特别是要认真处理好贫因人群与环境双边恶性循环的关系,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以产业扶贫开发为支撑,促进互动互补,才能确保既调动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又促进产业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贵州省来说,低于全国贫困线以下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大,多数贫困对象长期面对贫脊的土地,恶劣的生态环境,封闭的自然条件,造成这部分人贫困程度深,甚至部分贫困对象对战胜贫困已经丧失斗志,缺乏信心,加之部分贫困对象受传统多子多福等影响,形成部分地区贫因人群与环境的双边恶性循环关系。人口环境承载力相对过剩,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的情况下,劳动力就业更加艰难,导致贫困升级。因此,必须要结合贫困对象的现实需求,围绕本地现有产业优势,选择技术程度低、培训时间短,就业需求大,效益较好的工种,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实用技术培训,使其尽快上岗就业,尽快提高收入实现脱贫。

四、贵州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贫困对象分类识别系统,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当前,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首先要针对贫困对象的贫困类别、贫困原因、脱贫能力、接受培训教育情况、适合的帮扶措施等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按照精准贫困对象标准,由扶贫部门牵头,建立省、县、乡三级贫困对象分类识别系统,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着力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民政等部门资助帮扶贫困对象的最低生活保障、贫困补助、培训就业等有关信息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的各类资助、培训等信息进行并网监控管理,准确掌握每一户贫困家庭实时贫困和接受职业教育的状态,确保贫困对象识别不错位、不遗漏。职业院校要建立贫困学生的识别机制,进一步甄别贫困对象和贫困程度、贫困原因等,配套制定具有针对性资助和培训措施,防止贫困对象享受扶贫权利和义务的不均等,从而确保各类贫困对象脱贫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

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脱贫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并进一步规范行业劳动准入制度,鼓励各用人单位根据各类岗位的准入条件,优先录用既取得学历文凭,又获得各类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的高中职毕业生就业[2],提高贫困对象增收致富能力,带动部分贫困对象改变过去“等、靠、要”的不良习惯,主动接受各类技能培训,真正实现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职业教育脱贫成效。从贵州省来看,要在现有高职院校36所,中职学校262所(其中技工学校33所)和相关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加强中高职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着力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快速转型,构建以应用本科为龙头、高职专科为核心、中职教育为重点、其他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吸引行业企业广泛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实现职业教育和扶贫开发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分类分层的中高职学历教育和各种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有机结合,为各类贫困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增强其脱贫致富能力。

(三)完善职业教育扶贫联动机制,形成扶贫工作合力

为保证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必须建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扶贫管理机构,加强对同行业的指导与统筹,强化同级各行业、各部门职业教育扶贫开发资源的整合,加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使用、监督和评价的统筹,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内容和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对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落实。加快出台相关激励措施,构建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机制,共同担当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同时,对按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且完成质量较好的各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给予各种奖励,尤其是对认识到位,积极参与扶贫工作,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之路,不断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贫困对象要给予重奖,带动其他贫困对象积极谋求发展,从而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全员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扶贫工作合力,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四)增加职业教育扶贫经费投入,确保扶贫工作成效

针对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拨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等问题,要建立政府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履行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定职责,在认真落实《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职业院校校舍建设标准》、《职业教育专业设备配备标准》等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建立金融、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通过信贷、资助等多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拓宽职业教育融资渠道,提高职业教育整合资源谋求发展能力,破解职业教育经费瓶颈问题。从贵州省来说,要在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基础上,加大《贵州省职业教育工作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加快落实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并逐步提高贵州省贫困线标准,加大扶贫资金向职业院校倾斜和奖励力度,不断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扩大贫困对象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服务能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五)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产教联合扶贫

职业教育是地方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贫困对象就业脱贫提供了机会,也就是说,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实际上离不开地方产业的发展。没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职业教育将是无水之舟,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将是无水之鱼,要实现根本性脱贫也将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推动职业教育精史銎豆ぷ鳎必须大力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贫困对象提供就业脱贫机会。同时,要推动职业教育瞄准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对贫困对象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产教联合扶贫。从贵州省来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要围绕全省的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等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能源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和战略性新产业等优势产业,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拓宽脱贫渠道。同时,着力引导职业院校围绕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确保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六)加强职业院校内部管理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要提高职业院校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对象识别、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资助措施、就业帮扶、跟踪调整的“六精准”,才能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成效。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着力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方面,要构建政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通过组建职业院校理事会,制定职业院校办学章程,吸引行业企业负责人进入职业院校理事会,形成职业教育办学合力。另一方面,建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分类培养考核机制,完善兼职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建立择优引进或招考兼职教师的制度,吸引校外优秀兼职教师到职业院校授课。逐步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加大青年教师下企业(或基地)实践锻炼力度,合作培养一批双师素质能力和实践教学胜任力强的专任教师团队。

参考文献:

篇(5)

为完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财政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继续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精准扶贫的问题,对国家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XX镇的贫困状况和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选择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思考,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人,下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全镇有X所小学,教师X人,学生X人,镇卫生院X所,村级卫生室X个,卫生从业人员X人。XX镇主要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X万元,国民收入X元,农业总产值X多万元,财政收入X万元,粮食总产量X吨,人均粮食产量X斤,人均纯收入X元。近年,XX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X万元。

(二)贫困现状

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X人,低收入贫困人口X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XX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精准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精准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XX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大大低于市民,尤其在偏僻落后得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不容乐观。根据20xx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X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X%。20xx年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X元/年人),XX镇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主要劳力)文化层次很低,高中仅占X%,小学及以下占X%,在XX的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X%。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接受新的知识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

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XX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XX上寨旅游业,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管理办法不科学,管理方式不规范,农民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其发展初步凸显瓶颈。虽然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XX)的阶段,一时难以全面铺开。

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由于上述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等因素,农民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赖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气候变暖逐渐明显,旱灾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倾其所有并贷款投入到扩大生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造成暂时返贫。我镇排夫村部分农户为调整产业结构,拉钱负债的购置折耳根苗、魔芋种、良种肉牛等,但因缺乏经验,市场了解不足,加上经营不当,农产品最后不能转变成商品,目前,这些农户已是耗尽积蓄,甚至影响往后几年的农业生产投入。

二、主要难点

(一)山区农民返贫因素控制难

由于自然灾害抵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精准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X户、X人。

(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XX镇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镇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园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民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民生产生活异常艰苦。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镇还有X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要修通这X公里 路需投资X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X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

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隐蔽性返贫因素难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质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

二是灾害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办主任座谈会暨脱贫人口“回头看”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培训会议精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我们在这里召开脱贫人口“回头看”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培训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常委、副县长桂镜海同志,罗平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李柱同志,县直有关行业扶贫部门分管领导,各乡镇(街道)扶贫办主任、数据信息业务人员,各村(居)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建档立卡信息员,县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共计370人。今天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县委常委、副县长桂镜海同志对脱贫人口“回头看”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工作提要求;二是县扶贫副主任肖云飞同志对脱贫人口“回头看”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工作做业务培训,三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文友同志对产业扶贫工作做安排部署。下面逐一进行:

首先,请桂副县长讲话,大家欢迎。

……………………………………………………………

下面由县扶贫办副主任肖云飞同志就脱贫人口“回头看”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工作做业务培训。

……………………………………………………………

下面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文友就产业扶贫工作做安排部署。

……………………………………………………………

刚才,桂副县长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脱贫人口“回头看”工作,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管用机制,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落实好建档立卡数据信息核准工作等三个方面就脱贫人口“回头看”及建档立卡数据核准、项目库系统信息完善提出了很好的要求:针对“回头看”工作要聚焦主要任务、明确工作重点、把握工作步骤、压实工作责任、注重工作结合;针对项目库完善工作,要严格项目库建设基本程序和涉农财政资金项目源于项目库审核、持续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的工作、做好项目库动态管理和系统信息完善工作;就建档立卡数据信息核准工作,要认清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质量现状、加强建档立卡数据信息管理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建档立卡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桂副县长讲得很深、很细、也很实,请大家按照桂副县长的要求,抓好各项工落实。肖云飞同志和刘文友同志分别从业务的角度对数据核准、产业扶贫进行了培训和安排部署,讲的都很好,我同意他们的意见,请大家一并抓好落实。

为落实好今天的会议精神,特别是桂副县长的讲话精神,我结合脱贫攻坚当前工作再提几点意见:

一、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项目库建设。各乡镇(街道)根据项目库建设工作要求,尽快组织修改完善项目库,并严格按照项目库建设程序,做好村级公示公告,村级请示、乡镇批复等环节,根据要求于本月底前将相关材料报送县扶贫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涉农资金整合涉及项目实施。对还没有实施的项目尽快按照要求、标准组织实施,对脱贫攻坚以来实施的项目开展全面梳理排查,看项目是否有公示公告、有监督、有验收、有结算、有审计,是否符合程序。

四、摸清脱贫底数:一是已脱贫的贫困户是如何脱贫,他们的脱贫路径是什么;二是今年要脱贫的贫困户要如何支撑才能够实现;三是排查已经出列的贫困村,按照“村七条”进行全面排查,主要查能否稳定脱贫;四是针对今年要出列的的10个贫困村,要对标对表,查不足、补短板,确保顺利出列。

篇(7)

关键词:企业参与型;扶贫移民;岢岚县;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66

1 引言

扶贫移民是在政府和其他机构或个人的组织协调下,使贫困人口摆脱现实的恶劣生存状态获得较好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环境而进行的一种人口迁移活动,是基于扶贫、脱贫的目的而进行的移民[1]。,近年来在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实现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移民组织形式可概括为3种类型,即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3种类型[2]。本文以宋家沟村企业参与型移民模式为案例,从移民过程中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移民主体在迁移中的地位、移民集散程度、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和移民后期开发6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移民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中用到的数据是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式自愿性生态扶贫移民模式研究”问卷调查数据汇总得来。对岢岚县宋家沟乡宋家沟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做了18份调查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统计法。

3 案例分析

以岢岚县宋家沟乡的宋家沟村为例,从移民过程中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移民主体在迁移中的地位、移民集散程度、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和移民后期开发6个方面对移民现状展开分析。

3.1 宋家沟村移民概况

宋家沟村为岢岚县宋家沟乡的一个行政村,只包含宋家沟村一个自然村。从2009年开始筹划移民工作,主要接收本乡镇甘沟村(甘沟村处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农业生产极为困难,每667m2地1a只能产粮食200kg,农民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的移民户,到目前为止,移民工作告一段落,共接收移民户25户,从甘沟移来12户,其余均为本村村民的村内迁移。移民工作分2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也就是2010年移入8户,第2阶段即2011年迁入17户。迁入地住宅由政府同意施工建成,只需移民户出7万元,每户移民在迁入地就都拥有4间砖瓦房,附带1座温室大棚、1个羊圈、1个庭院。具体移民情况见表1。

3.2 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

从地域上考虑包含以下类型,村内搬迁、乡镇内搬迁、县内搬迁、跨县搬迁、跨地区搬迁和跨省搬迁;从空间距离上可分为就地迁移和易地迁移,长距离与短距离移民这4种类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迁模式。张小民(2008)在研究陕西省移民时,根据移民距离分出近距离迁移(100km)[3],从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而言,宋家沟村主要是针对本乡镇甘沟村的移民,甘沟村距离宋家沟村25~35km,可知宋家沟村的移民为中等距离的迁移。

近些年虽然国家加大了种地补助,但种地的收益依然是各种收入来源渠道中最少的。而对于从25km外的甘沟迁移过来的村民,他们的耕地均在原村,无形之间增加了种地成本,收入来源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除此之外,2010年入住的这批农户院子中的大棚由于质量不好,冬季温室内温度无法保证植物生长,所以并不能真正发挥温室大棚的效益,不能从实质上增加农民收入。

3.3 移民工作的主导力量

从我国扶贫移民的主导力量来看,我国移民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居民自主型和企业参与型[2]。目前,政府操控型移民是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居民自主性移民还是并不多见的形式,企业参与型移民也处于探索试验阶段[4]。目前移民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政府,移民自身尚未成为移民选择的决定主体,主张变革现行政府操控型移民模式为居民自主性移民模式[5]。

从移民工作的主导力量而言,宋家沟村属于企业参与型,即扶贫办、发改委和白曹家沟的私人企业,三方注资修房、扩路、建大棚,为解决搬迁难题,县里专门出台了扶贫政策,每户的搬迁费用政府负担一半、农户负担一半。每户只需缴纳7万元即可入住。政府为解决农户资金紧张的问题,出面为农户在信用社无息贷款3万元/户,减免一年利息。这种模式属于张志辽(2005)论文中提到的目前我国生态移民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的企业参与型移民。该模式能从最大程度上整合社会资源,财政投入、部门协同、社会赞助、信贷扶持,各方力量共同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

3.4 移民集散

学术界根据移民规模把移民分为集中搬迁与分散搬迁模式、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等形式。

在移民集散方面,宋家沟村属于分散搬迁与集中安置的形式。宋家沟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耕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从2009年开始,县里统一协调周边的甘沟村、东场沟等迁移至此。搬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宋家沟村的搬迁自主选择权为100%,也就是说不存在强制搬迁现象,完全由村民自己的意愿决定。虽然政府提议帮大家无息贷款一部分,但大部分村民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放弃搬迁。加入搬迁的均是有一定积蓄的富户,导致最终搬出来的农户比较少。

在移民安置方面,县政府通过扩建中心村镇建设了宋家沟乡宋家沟移民新村,移民集中有序的安置在新村内,还配备了小广场。

总体来说扶贫移民改善了移民户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移民户的生活水平。

3.5 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

对于移民户来说生态移民之后收入来源与维持生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定意义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移民的成败。如果移民后居民的收入来源方式增多,劳动力基本都能就业,那么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对于移民的满意度就会提升,如果满意度提升了,那么这个移民至少在移民安置后期生活方面有了成效,某种程度上也保护了原来居住地的生态环境,达到了生态移民的目的。扶贫移民与生态移民是分不开的,通过移民实现生态改善与扶贫的“一石二鸟”策略,大部分生态移民工程都是与扶贫工程是结合在一起实施的,扶贫的对象也是生态移民的对象[6],而扶贫移民工程中改善迁移户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搬迁前后移民户的总体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见表1),但是移民户的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表2),为了使得移民搬迁后能稳得住,考虑到移民户回迁出地种地太远,在搬迁之前就为每户移民都配备了温室大棚,希望大棚能成为移民户增收的一种方式,切实站在农民角度想问题。政策虽好,但在实际落实中却遇到了问题,不能让迁移户真正受益。2010年入住的这8户移民院内的大棚由于质量不过关,无法在冬季保证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所以无法发挥大棚的真正作用。而2011年的入住的这部分移民大棚质量很实用,能够达到为人们增收的目的。

结合表2和图1可以看出,移民前后从甘沟村来的移民户收入来源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搬迁前养殖业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的31.68%,远远高于其他2个村;移民后甘沟村收入来源中打工占的比例最大,养殖业占的比例最小,打工成了主要的收入来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2点,搬迁前当地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能够自由放牧,以种地为主的土地经营一定意义上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如秸秆、玉米和草等。而搬迁后这些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的条件都没有了,养殖业就发展不起来了;搬迁前甘沟离县城20km路,农闲时间不多,去县城打工也不方便,而搬迁后到县城的距离大大缩短,比较方便外出打工,而且农闲时间特别多,也有时间出去打工。

3.6 移民后期开发

移民后期的开发关系着移民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众多的实践中经过总结共有下列开发模式,城镇化开发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产业与城镇化开发模式相结合、区域特色开发模式等四大类型。宋家沟村考虑到移民区后期的发展,为移民户修建的一排排蔬菜大棚,这些大棚位于209国道旁,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棚中间点缀着整齐划一的砖瓦房,非常的醒目。蔬菜大棚的修建想给移民户增收;也可以通过新型农业促进当地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走产业与城镇化想结合的开发模式。

但在后期开发的蔬菜大棚质量问题上,政府没有严格把关,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给移民户增收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 移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宋家沟村的移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1 政府的政策非常实在

不仅想改变移民户的居住环境,也想让迁移户能稳得住,修建温室大棚,让移民户无后顾之忧,但在实际落实中却大打折扣,第一批大温室大棚的由于质量关没把好,造成了冬季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无法保证植物生长需要,最终都成了摆设。

4.1.2 虽然也考虑到移民户的养殖需求

每个移民户都配备了一个圈舍,但没合理地预测到实际运作中的效果,最终大量圈舍空闲,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1.3 当初把甘沟划入迁移村考虑到2个原因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在实践过程中只是一部分中上等家庭的农户迁移出来,还有一部分贫困户依然按固有的生活习惯在原村生活,这并未达到迁移的最初目标。

4.2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4.2.1 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加强对统一修建工程的质量验收

建立政府、企业组织者相互监督督促机制,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杜绝这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最大限度的为移民户的利益着想。

4.2.2 在实际构想中,要立足实际,多观察,多思考

加强对迁出地村民的调查研究与评估,找出最适合迁出地移民的对策,正确估量移民户的数量及生产能力,最大限度的使得预测接近事实,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2.3 在移民之初深入调查了解迁出地村民的搬迁意愿与搬迁成本的承受能力

依据调查评价结果制定搬迁计划,使尽可能多的村民可以搬得起,给迁出地留有足够的生态恢复空间,在以后的移民实践中紧紧围绕移民的目的展开,加强探索,争取能找到一条“一石二鸟”的路子,既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地生态,又能使得迁出地村民搬得起,在迁入地稳得住,提高移民户生活水平。

5 结论

宋家沟村的移民工程虽存在不少问题,但也有很多值得推广的地方。该项工程集合了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来推动移民的发展是很好地模式,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尽可能推广,鼓励社会企业家投入到移民的支撑工作中来,在以后的移民工作中很大程度的整合政府、移民和社会3大资源,发挥政府、移民和社会3大机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04(8),68-75.

[2]张爱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移民研究文献综述[M],2014.

[3]张小民.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张志辽.生态移民的缔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149-153.

[5]方兵.由生存移民到生态移民的思考[N].中国环境报,200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