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学学年论文

心理学学年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3 18:51: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学学年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学学年论文

篇(1)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实践教学 立体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多所高校包括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有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联系实践少、实验少、教学手段较单一等不足,特别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对207名在校学生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表示了较为强烈的愿望!根据以往的调研和我们的体会,不少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亟需具有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传统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偏重学校心理教育,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亟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联系;六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程度较低。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紧密结合。心理学要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等密切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等都大有裨益。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目标建构的层次化、多元化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有不同取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多样化的单项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或毕业、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技能提高培养等。在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上,应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1.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实践方式有教师讲解、课堂演示、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模拟,进行课堂讨论,参观见习与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还可在假期安排集中实践,如心理学调查等。

2.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的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促进专业学习,为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场所,如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进行模拟心理咨询、普通话实践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

3.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实践的目的以形成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主。校内专业实践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综合性专业训练,如在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课程中的综合性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测量、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践主要是专业实习,时间至少8周以上,最好实施轮岗实习。

4.研究实践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选题、搜集资料、选择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分析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研究实践的目的以展示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研究实践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研究实践应注意处理好一般要求与提高层次的关系:如对于那些有较强的专业兴趣、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试行导师制度,师生结对,具体指导。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专业意识、思想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要使各个不同层次上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本专业这方面近年来每年均有10余位学生的项目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校级立项。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列化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多元化

实践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某一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内安排系列实践教学学时或专用周,这些课程主要有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行为矫正、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具有真实性,从而使结果具有实用性;课程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现有学生已学的知识结构情况而定,并使课程设计题目层层深入,形成系列,从而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除了各种多样化的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根据专业情况和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可以采用“复制型”、“模拟型”:在校内复制、模拟某一实际工作现场,重在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和工作流程,建立与工作现场的设备和工作情景完全相同的实训场所,如学校心理咨询的场景训练等;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型”:实训中的学生形成虚拟工作环境,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手段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学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营销人员等)出现,完成某项虚拟专业任务;还有“混合型”:即进行各种混合型实训项目训练。

(三)建构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

一是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实践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体如开设SPSS与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技巧等实验实训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心理学实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实验操作台上通过机械和手工完成的实验,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它们各有功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得益彰。然而实验教学应该避免完全以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和代替传统的仪器操作的趋向,以利于培养学生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研究实验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要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项目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对不同实验课程设立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建立网上选课的机制,设立相关值班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设应用技能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在校内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的课堂教学进行。以该专业学校心理教育方向课程为例,应用技能课程要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课程与教育”和“心理测评及应用”三大实践技能展开,以便完成对服务对象心理“了解”、“发展”和“补救”的任务。在应用技能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以案例情节为线索,自觉进入案例现场,充当其中角色,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是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与研究。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这不仅是对过去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科研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

2.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

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形成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如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实践而言,我们适应面向针对不同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群体进行相关了的教学实践:一是针对普通心理需求的群体(如普通学校);二是针对一般问题行为群体(如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三是针对严重问题行为群体(如劳教所);四是针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如康复医院)。

3.注意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与课外非常规体系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中有系统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一是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如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增加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及专题性、有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如将专业实习、见习与理论课穿行,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得一些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课外非常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指导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每年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经常举办应用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举办一些心理学专题的讲座,如“应用心理学发展前景”、“心理援助知识讲座”等;三是举办“心理剧”、“心理学知识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竞争意识。四是在校内通过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各种重大学习竞赛、辩论大赛、演讲大赛、心理剧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者,经本人申请和学院批准后可酌情代替选修课或实践课对应的学分。五是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调查与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湘中大学生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协会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2007年)。

4.注意实践教学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协调建构

互联网的兴起,为拓展实践教学实体资源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实验室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化管理,形成了各实验分室―实验室办公室―校园网的三级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营造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递交报告、下载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和设计报告、布置作业等;另外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与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空间与灵活性。

5.注意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如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考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并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调研、访谈等,通过使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意向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项工作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均相关联。又如实验教学其实既包括实验室实验,也包括实习基地的实践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科研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四)在实践教学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分层次提出实验要求,并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不同层次、不同设计要求的多个设计项目,加强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必须完成设计文档。在设计指导安排上,学生可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预约,教师在网上进行设计过程的指导。

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产学紧密结合型”,如在实践单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的毕业前学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业实践,由学校实践教师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也可采用“试用型”、“定单型”,对于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学生,除结合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外,可以与就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采用“提前就业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独实习”;“创业型”,对于创业型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创业条件,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五)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化

对于实践教学的能力考核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不同方面的评价;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式考核、试卷式考核、小论文形式、口试、答辩、实践小组评议、自己申报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保障

1.相关政策与行政支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坚实支撑

这方面包括:学校行政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的支持、在课程教学方式、大纲和考试设计、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等。

2.“双师型”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导力量

建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兼职来充实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既能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亲自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现有6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有多位教师面向校内外开展了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其中有教师如陈杰副教授也在学院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教改与科研方面也注重突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取向,有较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当代应用心理学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专业办学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保障。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方面面向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3.积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社会资本,注重实训场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主要由学校自己投资兴建;也可学校与社会共同投资兴建,引进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利用企业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设备为企业做广告宣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也可多元化,要积极取得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劳教所等的支持。

总之,要逐步摸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实习、竞赛、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不再孤立,彼此都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形成阶梯的立体化培养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得到适合其的培养,并使之均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素琼,等.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0.

[3]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1-82.

[4] [7]阴山燕.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19.

[5]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0.

[6]吕建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3-37.

[8]方翰青.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20-21.

篇(2)

在历年的课程改革发展中,针对课程与文化之间关系有两种相关理解:一种为把“学知识”称之为“学文化”,把所说的“课程”称之为大家说的“文化课”。这样在词语上的意思混同反映了多数人在认知上的偏差;即文化就是知识,而在逻辑上及其在实践中课程又被简单的认为是知识的一种载体而已;第二种是课程彻头彻尾地完全制约于现有的“法定文化”的规定和大意,而且经常机械地、死板地、麻木地和盲目地服从于这样的所谓政治化的社会文化。不管运动心理学课程是否作为理论常识的一种载体,还是以后成为现有的法定文化的“奴仆”,在其某种内容和形式上,一直是在政治化的社会文化中为课程改革所规定的航道上正常地运转。这最终原因就是“课程起源于文化”。这就明确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最基本使命。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文化实践

1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即“课程、文化与人”。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研究的实践活动,它的实践活动是有其目的性和人为性的。一般的社会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社会的自我完善,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而其课程改革的目的不单纯是课程自身的运动变化和自我完善,更多的是基于理想、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而进行的。因此,如何呈现三者间的协调发展趋势就将成为大家具有争议的话题。

2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主体具有其多样性。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有其目的性和人为性的文化实践活动,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政治体制等的不同,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也存在着差异。就算是在同一个国界里,其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具有不同意思层面,其文化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截然不同。因此,此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由谁来完成等等问题成为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课程教师的学历、职称均有了新的提高。现有6名的主讲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人,博士1人。

2 在教材建设方面

我们为了及时准确地吸收国内外运动心理学课程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一直坚持每隔2、3年就进行教材的修订,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先后出版了《运动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

3 在教学大纲和考试方面

发动全体运动心理学教师编制了运动心理学教学大纲,并且充分吸收了现代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全国兄弟体育院校运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经验,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动心理学教学大纲体系。同时为了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编写出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为了做到考教分离,每学期都要求任课要求教师出3套试题以加强和完善试题库建设。同时,按照课程建设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改研究,近年来共承担教改课题5项,发表教改论文近10余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 在教学基本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运动心理学教学的管理制度

(1)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的集体讨论教学工作计划。(2)任课教师必须有规范的讲授提纲,学期末必须提交教学总结和试卷分析等。(3)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教学。(4)坚持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年不少于4学时。(5)坚持高级职称教师讲授专业课制度。每学期都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学院的运动心理学教学任务,每年高级职称教师开课率达到100%。(6)坚持青年教师初次上课试讲制,青年教师需试讲合格方可上课。(7)坚持院系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加强对运动心理学课堂教学情况的检查和督促。(8)坚持任课教师上公开课制度,每学期至少举行1-2次公开课,以利于教师相互之间的教学观摩和交流。(9)坚持教学研讨制度,每学期举行二次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改革讨论会,以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特色

1 教学内容建设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注重把“科学与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思想融入课堂,充分体现“科学与文化”融合的特色。

2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运动心理学课程的文化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

3 注重为竞技体育服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是吉林省各级教练员培训主讲教师,经常为国家网球、射击射箭运动等项目管理中心的运动员、全省教练员进行讲学,为竞技体育服务且传送文化知识。

课程改革成就

1 《运动心理学》课程组成员所编著的《运动心理学》教材,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优秀教材。

2 《运动心理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且于2010年评为省级精品课。

3 《运动心理学》课程组成员中的两名教授被评为2004年高校科研先进。

结语

篇(3)

消除初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由景县安陵中学马英申报的课题《消除初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经衡水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立项为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属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课题,课题批准号:0904179。

我校在全县农村初级中学里是条件比较差的,学困生在我校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流失率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差,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消除初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然而,当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学困生,已成为制约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瓶颈.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消除它们的学习心理障碍的,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精英。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高教育合格率,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学生正处在生命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

本课题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分析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症结,有利于构建新的

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通过此项研究,重建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找回自尊,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立足于应用探索,立足于全面实践。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预期取得成果易于推广,而且能突破学困生教育的瓶颈,让每个学困生都找回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些在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意义的,能消除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这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的。

(四)省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将学困生作为专门的教育研究对象始于80年代初。十多年来,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专业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并公开出版了近十部有关的专著。虽然在学困生心理障碍方面已有好多研究,但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国外有关理论和做法的移植较多,结合我国国情不够。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以调查和经验总结法为主,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再有,对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验以个案研究为主,在正常的班级教学中渗透学困生教育的研究还很少。

(五)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课堂教学中渗透学困生转化的研究。

2、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来分析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3、把缓解、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二、研究内容、目标、思路

(一)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生学生心理障碍的家庭、社会、学校因素,并

建立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个案研究档案。 2、研究分析学困生的行为习惯特点,具体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3、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中的动态关系。

4、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辅导,来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二)研究目标,围绕教育的培养目标,矫正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失衡和行为偏差,清除或减轻学困生身上存在的学习心理障碍,重塑他们健全的人格。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适应初中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 研究思路 1、研究视角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对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新认识,探索这类学生学习心理的特殊性规律,帮助他们找回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心态。具体任务是,a、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现状的调查。b、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c、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2、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法:采用开放式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法,观察、测试等手段,有

计划、有目的地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b、分析法:分析各种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上升到理论,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学

困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c、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的发展情况,检查转化成果。

d、经验总结法:依照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

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

我们将在每一阶段都写出实验计划和实验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三、研究基础

近几年,我们学校对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较为关注,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点经

验,使一部分学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课题负责人马英,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研究能力,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7年被评为衡水市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衡水市优秀班主任。被聘为衡水市初中数学学科教研核心组成员。曾参与课题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的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吴铁新在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

物上多次发表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学校领导对此课题非常重视,课题组成员敬业精神强,科研水平相对较高,对本课题有自

己的见解,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其成员中有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秀良、教导处主任吴铁新、有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马英、徐红旗,并且文理学科老师兼备,中、高级职称都有,课题组成员四十岁左右,均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能力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 学校有互联网、图书室、阅览室等可用资源;并有一定的经费做支持;学校将尽最大

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五、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某种(些)学习心理、学习方法、习惯等缺陷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学习行为不当,学业成绩不良。学困生在农村初中存在相当大的比例,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六、实施方案

(一)、研究对象

在2009学年,各年级学业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每班随机抽取2名单科、3名全科学困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与重点

目的:对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实施干预,促使他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整体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

研究重点:

1.诊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寻求有效教育干预对策,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

a、提出课题,成立中心课题组。

b、以期末考试的学习成绩为准,筛选出尾端学生,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每班确定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准确、全面收集学困生的个案资料,用测试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学困生个体进行现状评定,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c、对研究对象实施跟踪观察,做好学困生个体观察笔记。

d、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知识和有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1年3月) a、整理分析资料,在初步掌握学困生个体学习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学困

生一般学习心理障碍。

b、运用各种方式来探究学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收集整理资料,积极撰写研究计划。

c、探求出学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疏导和转化的途径策略及有效方法。制定学困生转化培养计划。

d、整理研究资料,撰写教学个案和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a、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检测与评估。对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课题的得与失。

b、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研究报告。

c、编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清除研究的教学个案集和论文集。

(四)、研究预期成果

1.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研究报告。

2.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干预策略。

3.个案研究报告。

(五)、研究组织管理与措施

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马英担任,课题研究的主研人员为学科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参研人员为有关班级的任课教师。

2.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学困生的认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自我反思与教育主体功能。

3.坚持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效探索学困生学习心理障成因与对策,将课题研究过程落到实处。

4.强化行动反思研究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将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5.增强成果意识,及时总结交流研究心得,物化研究成果。做好阶段性成果的验证与推广运用工作。 研究时间:两年 。

资料(主要参考文献): 1、赖小林,《广东省汕头市学习困难儿童生理心理调查研究[J]》,心理探究,2002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对策探索》,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李正洪、徐学俊主编:《中小学生偏常心理与行为辅导》,武汉出版社,2000

4、《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郑信雄著,九洲图书出版社

5、《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高校;交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8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因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反映了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对待教学的态度,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交通心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现代社会中工程技术与人因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通过系统地学习交通心理学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交通环境中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在交通过程中,驾驶员、行人、乘客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掌握驾驶员心理选拔的技术和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具体应用到汽车驾驶、驾驶员培训、交通管理等工作领域。

一、交通心理学的课程特色

(一)立足学术前沿

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始于1913年,德国工业心理学家Münsterberg开展的电车驾驶员和船员的胜任特征研究。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在研究问题方面,从最开始只关注单一的驾驶疲劳问题,到目前从驾驶员的年龄、经验、性别、危险知觉、警觉、决策、情绪、驾驶风格等多个角度、多种因素考察驾驶过程中人的因素对驾驶安全、运输效率的影响。近期,还有研究者开始关注交通文化方面的问题,例如不同文化氛围中驾驶员违规行为、礼让行为及车语使用等方面的差异。[3]在研究方法方面,从最开始单一使用量表法、反应时法,到目前综合使用驾驶模拟器(或实车测试)联合脑电测量法、眼动测量法及生理多导仪全面系统考察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行为指标和生理指标。[4]

由于交通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立足学术前沿。既要融合工业心理学、人类工效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又要注重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影响驾驶安全的生理及环境因素、驾驶员视知觉、驾驶员注意、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决策、驾驶员情绪、驾驶员人格、驾驶员培训及教育等。讲授内容要厘清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源流,以近5年的大量实证研究资料为坚实基础,力图向学生反映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体系严谨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促进学习迁移、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以提高学习兴趣。[5]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交通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系统而严谨。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驾驶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交通事故都不会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涉及到驾驶员特质(年龄、性别、驾驶经验、驾驶员状态、操作熟练性、人格)、路况复杂程度(交通条件、天气条件、路况、乘客数量和类型、车仓的人体工效学设计、车速)、分心干扰、驾驶员的文明素质、交通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的动态调节。[6]该课程应向学生全面系统阐述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的感知、注意、决策、情绪、驾驶行为风格等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只有当知识体系以网络化的形式内化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才能把知识作为主体经验加以迁移和应用,以科学的眼光,对交通事故的成因进行人、车、路和环境综合分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出事故预防策略。

(三)注重联系实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7]高校课堂教学,更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交通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交通生活非常贴近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第13分会即为“交通和交通运输心理学分会”(Division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Psychology)。如果我们把“应用”理解为严格利用程序来解决实际利益问题,那么应该指出,应用科学应符合三大标准:实用、迅速和方便。其具体要求如下:应用科学处理的是特殊、具体的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比基础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为明确;应用科学最后得到的结果一般并不广泛扩散;应用科学仍然像基础科学一样应该适应实际情况和接受检验的可能性,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更容易接受实践的检验。

着眼于特殊情境的研究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涉及的是根本性问题,总的原则或理论。应用研究直接用来回答现实某一具体问题有关的疑问。而交通心理学恰恰具备现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实证性和实效性特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集合大量事故案例分析,从问题出发,展开理论阐释。并在每章之后,结合相关实证研究,针对人、车、路、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传授学生如何制定预防和干预交通事故的方案。

二、交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一)依托团队建设,开发教学资源

《交通心理学》是一门新课,即要求教学体系严谨,立足学术前沿,但是教学资源积累薄弱。迫切需要开发教材、演示文稿、教学案例、实践项目等教学资源。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要想把某一门课程培育好、建设好,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系统开放化、成员团队化、连环互动化(师生、师师、生生可以实现连环互动)。它是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8]

因此,主讲教师应建立《交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团队。例如,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带领多名年轻教师和研究生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会向学生渗透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获得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团队一方面对课程进行系统研究,明确教学内容和课程之间内容衔接关系,另一方面,以课程教学大纲为蓝本,结合承担完成的其他各类交通心理学课题,进行案例规范化处理,并将其形成教学范本引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全员参与教学组织活动,这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科研能力和项目研发水平,开发大量交通心理学教学资源,而且有利于将专业人才培养的精髓――团队合作精神灌输到课堂教学中。

(二)完善课程内容,扩充知识体系

《交通心理学》课程要求立足学术前沿,课程体系严谨,理论联系实践。国内外驾驶员安全心理的研究迅猛发展,新的研究手段以及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为了紧跟学术前沿,还要不断搜集新的研究内容,特别以往教学发现,由于大学生驾驶经验少,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瓦根舍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为标准,选择典型案例和关键问题,通过讲授和探讨,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教学团队需要不断根据新的研究进展,扩充课程内容,结合丰富案例,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丰富组织形式,提升学习兴趣

《交通心理学》课程如果尝试使用团队教学模式,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课堂组织形式,依托教学团队的力量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有一名主讲教师,贯穿整个学年教学进程,由他介绍交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历史及研究任务等基础知识,同时,他负责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安排教学团队成员到课堂授课。这一组织形式并不是简单的轮流上课,所安排的教师一定是熟悉该章节,或正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授课人可以将交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融入到自己具体的研究中去,给学生全面展开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应用成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带给学生最新的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某一领域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将基础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研究领域。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这也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训练了逻辑思维,培养了科研视角,深刻领悟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四)更新方法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交通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单靠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很难给学生直观认识,例如,关于驾驶员危险知觉、驾驶员视盲、驾驶员分心等领域的课程内容,需要依托形象生动的案例分析。由于驾驶本身是一种动态过程,一种操作行为,因此,文字说明和图片演示都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但是,又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进入驾驶室进行演练。因此,需要找到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此次课程改革将尝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典型的交通事故视频影像资料,通过特殊的视频剪辑软件,将网络视频、已有的行车记录仪影像进行剪辑,萃取最典型的片段,在课堂演示并辅之以案例分析。并结合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掌握交通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学用结合。

(五)结合实践项目,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即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旨在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知识,形成问题解决技能,培养自主创新精神。[10]还有研究者提出,研究性教学在高校的实现方式是项目式教学,是以研究项目为核心重组知识体系和重构教学组织形式。[11]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深入地了解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课程改革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开放交通心理实验室,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驾驶模拟器研究和眼动研究,在科研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并由此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学业绩效评价标准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期末时上交一份实验报告或科技论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8-24.

[2]常若松.汽车驾驶员安全心理学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2.

[3]Atchley P,Shi J,Yamamoto T.Cultural foundations of safety culture:A comparison of traffic safety culture in China,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14,(26),Part B:317-325.

[4]马锦飞,常若松,陈晓晨,等.音乐对驾驶警觉的影响及其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4,(05):782-790.

[5]布鲁纳.教育过程[Z].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65.

[6]马锦飞,常若松,陈晓晨.认知分心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及调节因素[J].人类工效学,2014,(01):92-95.

[7]姚恩全,李作奎.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嵌入模式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9,(06):47-50.

[8]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03):139-141.

[9]段华洽,王朔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高校本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04):35-37.

[10]罗三桂.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6):11-13.

[11]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40-42.

Traffic Psychology Teaching Model Reform Research for Universities

CHANG Ruo-song,MA Jin-fei

(School of Psychology,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9,China)

篇(5)

现代教育技术化发展倾向的反思刘同舫(2)

学术:在规范与自由之间刘梅(5)

大学排行亟待检讨刘明(4)

提出问题与学术创新郭金彬陈玲(6)

Abstract(11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论科学审美的功能李醒民(8)

从心理学文化转向到心理学文化品性探寻孟维杰(16)

P.A.希伦和诠释学的科学哲学范岱年(22)

认知的具身观李恒威肖家燕(29)

行动性、因果与意图费定舟(35)

贝塔朗菲与维也纳学派崔凡(42)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修辞学李小博朱丽君(47)

CUSBEA项目及其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陈小科张大庆(53)

关于公共技术标准私有化的思考楼慧心(62)

中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及其《莉拉沃蒂》周畅徐泽林(67)

中国近代最早获得世界声誉的科学期刊及其启迪姜玉平(74)

《新制灵台仪象志·垂线球仪》力学问题之辨析陈悦(80)

中国的“核司令”程开甲刘戟锋熊杏林曾华锋(87)

虚拟空间地理学论纲张之沧(97)

埃德尔曼等人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说”赵泽林高新民(103)

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6年联合年会第一轮通知(109)

第五届全国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延期通知及继续征稿启事(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二)“知识分子之死”反思李宏伟(1)

论中国学术研究之弊端及解决的途径毛建儒(2)

清除“应试教育”必须从升学考试制度革新入手韩彩英(4)

打造知识创新的内功与外功崔宁(6)

在学术上做一个自由的思想者庞晓光(7)

论科学人文主义孟建伟(9)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自然权利杨明李建珊(16)

科学的非统一性孟强(20)

缸中之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吗?——怀疑主义的普特南式解答议评曹剑波(25)

模态解释:量子力学的新图景贺天平郭贵春(32)

“现代性科学”与“后现代科学”之概念勘元炎冰(38)

关于工程师的几个问题——“工程共同体”研究之二李伯聪(45)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中国科学家群体比较研究徐飞卜晓勇(52)

发展有效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刘景江(60)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章梅芳刘兵(65)

中国近代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28—1949温昌斌(71)

中国汉代的日月食计算及其对星占观的影响石云里邢钢(79)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人文理解研究自然辨证法通讯 吴鸿雅(86)

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座丰碑——论钱三强在我国“两弹”研制中的功绩黄松平朱亚宗(92)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案例分析关洪(97)

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综述——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侧记夏劲(104)

多视角、多维度的人机语义研究——2005“心灵与机器”杭州会议综述肖家燕李恒威(106)

《中国科学哲学论丛》重新出版(109)

OnHumanismofScience(p.9)(110)

《自然辨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三)——一流大学的核心标志与建设之道丁峻(1)

中国学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王汝发(2)

创新教育的推进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思考和实验刁生富(4)

确立学术评价尺度明了学者工作意义——关于促进学术原创的一种思路李春泰(5)

大学毕业论文危机及其相关制度调适唐辉(6)

论科学的人文根源郝苑(9)

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汪晓勤(16)

爱因斯坦与康德戴建平(22)

数学哲学:一个充满迷惑的领域柳延延(28)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形式何静丛杭青(34)

作为世界假设的语境论魏屹东(39)

企业演化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钱辉项保华(46)

虚拟团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徐炎章(51)

关于科学院院士增选制度的剖析张利华王义超(57)

《科学理性的沉思》出版(56)

Abstract(110)

《自然辨证法通讯》2006年稿约(F0004)

人类对于随机性认识的四个阶段王丽霞杨静(62)

从洋务事业看洋务派“知识”意识的觉醒陈学云黄政新(67)

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袁维新(72)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院校中的科学教育概况袁媛(78)

萨哈罗夫: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记苏联氢弹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萨哈罗夫院士宋兆杰刘则渊(86)

大学的理念与使命——卡尔·雅斯贝尔斯《高校革新提纲》与马丁·海德格尔《校长就职演讲》比较梦海(93)

科学边缘的他者——从《永动机与歌德巴赫猜想》说起费多益(99)

信息空间中“恶”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伦理问题——兼论海啸等自然灾难的信息伦理意义孙和平盛晓明(103)

“第十一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通知(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四)问题之源探幽王伯鲁(1)

教育的“功利之魅”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之致”宋绍柱(3)

他律中的自律王荣江(4)

学术的真正繁荣亟需改变单一的学术评价方式李世闻(5)

还学术以神圣性——从导师署名说起郭辉(6)

不哲的哲学怎样哲起来郭和平(8)

学习的自由与自觉:基础教育给予未来学术创新以多大可能?陈秋仙(9)

开启智慧:创新型教育的核心张德昭张丽(11)

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夏劲陈茜(13)

医学信号/信息及语词的符号学阐释李定钧(19)

西方女性主义视野的心理治疗汪新建徐树芬(25)

协作的自然主义王华平盛晓明(31)

科学合理性与宗教合理性之间的纽带王善博(37)

隐喻性科学理论的构成模式胡浩(43)HtTp://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实在——评塞尔关于社会实在的思想邱惠丽(48)

MPG科研管理模式对创新我国基础研究机构的启示林豆豆田大山(53)

“”期间的相对论批判胡化凯(61)

科技时代的社会风险和政府管理——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徐瑞萍(71)

自然辨证法通讯 免疫学编史学研究述评谢蜀生(76)

《物理学年刊》与物理学革命刘红胡新和(81)

鲍瀚之与“算经十书”的刊刻流布郭金彬刘秋华(86)

《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出版并敬告作者(80)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书介绍(104)

Abstract(110)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书介绍(F0004)

亨利·奥古斯特·罗兰——美国物理学的继往开来者王大明(93)

决不让《自然辩证法通讯》沦为学术腐败的温床李醒民(102)

关于废除阴历的新设想张功耀(105)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之路: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反思——“21世纪科学与技术哲学研讨会”综述曾欢(109)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五)——论交叉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徐炎章(1)

中国化的学术理念场域——“求是”与“致用”之间的“视域融合”程本学(3)

体之不存,魂将焉附——对我国高校“重研轻教”现象的反思杨天一邢广桥(4)

学术价值尺度的严重扭曲——由“基金项目优先发表”想到的王焱(6)

学术研究活动不能商品化——从学术期刊转制为企业说起马恒通(7)

随“风”转向,还是挺“风”独立——从学“风”和版“风”论及编“风”王秉翰(9)

哲学学术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的命运张艳涛(10)

从魁北克大桥垮塌的文化成因看工程文化的价值肖峰(12)

宗教对科学思想的促动——关于徐光启倡议演绎推理的分析尚智丛(18)

试论日本科学精神的内涵特征——以仁科室传统为例唐永亮孙慕天(22)

解决迪昂—奎因问题的两种贝叶斯方案之比较赵晓芬(29)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王延锋刘兵(36)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潘恩荣(43)

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张铃陈凡(48)

再论科学的规范结构李正风(53)

欧盟15国科学合作的地域倾向和语言倾向梁立明张琳韩强(60)

网络时代知识产权若干法律问题之反思杨正平李志雄(68)

奥雷斯姆关于质的强度的图示法初探张卜天(72)

大革命期间的法国科学院与埃及研究院李艳平(77)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刊载的科学知识述评胡浩宇(84)

中医缘何废而不止——近代“废止中医案”破产根源之分析郝先中(88)

施陶丁格:高分子化学的奠基人张清建(94)

再谈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两次运动曲安京(100)

人类基因专利:为什么而辩护?朱伟(105)

《八闽数学思想史稿》正式出版陈玲(109)

欢迎订阅200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F0004)

Abstract(110)

中国学术和教育:存在问题与救治之方(六)——中国科学:亟需从规范走向创新李建军(1)

面向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的STS教育张明国(2)

弘扬科学精神,杜绝“注水猪肉”张功耀(4)

教育要选拔也要导向自然辨证法通讯 李艳平(5)

当代学术:回到“性命之学”周保欣(7)

理想与现实的偏离——中国教育制度的选择困境赵海星田浩(8)

学科评估中的误区与矫正张纯成(10)

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8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1—6期)总目录(107)

Abstract(111)

欢迎订阅2007年《自然辩证法通讯》(F0004)

希波克拉底精神与西方人文医学理念杜丽燕(12)

自然语言:齐曼反映科学形象的镜像董华刘敏(17)

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解读生存论视角下的爱默生自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宽红(22)

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安军郭贵春(26)

伽利略-牛顿风格与生成语法研究吴刚(32)

“我们没有生活在虚拟实在中”苏德超(39)

自然科学如何是诠释学的?李章印(45)

国外技术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范虹高鹏汤超颖(51)

转基因食品恐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张玲王洁张寄南(57)

知识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社会认知的视角张钢徐乾(62)

中国科学院章程制订的历史考察张久春(70)

惠更斯与概率论的奠基徐传胜曲安京(76)

自然辨证法通讯 一行大地测量史实新探陈玲(81)

量子统计学的先驱——玻色林祯祺张逢胡化凯(86)

关于世界4的悖论——一个本体论的视角梁启华刘克苏(93)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召开“首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李大光(99)

为了一个健康和公正的社会——记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白晶(102)

篇(6)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要想真正达到培养的学生为实践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就要针对其原因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发展方式进行解决,全面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的实际更接近。

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培养一定职业能力应用型的人才,仍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可见,学前教育是一项教育性,艺术性、综合性、广泛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独特的专业特性要求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多维的兴趣爱好,还要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不仅要开展教育工作,而且还要能够胜任班级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相应的从业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因此从培养目标到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的特点与优势,把相关的专业科目有机的结合,经过综合素质的训练,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并为之服务。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要想真正达到培养的学生为实践服务、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就要针对其原因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适合高等学校教学发展的方式进行解决,全面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更接近,促进学校教学不断改革创新。

二、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既有普通心理学、教育通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基础课;又有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中外幼儿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还有钢琴、舞蹈,乐理与视唱练耳、素描、水粉、速写、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技巧课。

课程设置梳理后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课程结构脱离实际、实践性课程薄弱、专业技能课程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重复性大、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零散不系统;教学资源匮乏,机制不合理,忽视了隐性课程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一)课程结构合理性分析

在目前的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通论、学前卫生学、乐理、素描、教育统计与测量、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声乐、水粉、钢琴、幼儿园课程概论、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概论、儿童简笔画。明显可以看出,在各类课程层次安排以及安排的时间与顺序不十分理想。这一阶段专业类课程安排较多,而减少了实践类和艺术技能类课程的时间,这无法满足学生对幼儿园进行了解的需求,更没有安排了解农村幼儿园实际的课程;艺术类课程过于专业化,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儿童简笔画、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对于难以理解的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课程结构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一旦忽略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忽略了课程的实用性,课程的开设就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

(二)课程内容合理性分析

一是课程内容的出现重复现象、学习内容不系统。在实际教学中任科教师之间应经常沟通,就可以系统的整合重复的课程内容,不致资源浪费。二是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课程与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造成实践与理论的脱节。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幼儿园老师是在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反馈出来后,然后去学习理论,这自然就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很密切。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理论教学占主体,学生所学的理论不知道用在哪里、怎么用,因此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增加见习时间,丰富见习内容。

(三)教学资源合理性分析

首先,见习、实习基地匮乏,层次单一,活动缺乏专业的指导与评价。现有的培养方案中见习、实习活动没有明确详细的目标,缺少反思,成效评价机制没有建立。学生在幼儿园见习目标不明确,幼儿园老师不会解决实习生提出的问题,而带队老师只是负责领队,学生缺乏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影响了实习效果,也导致实习资源浪费。其次,学校对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艺术教育资源的欠缺制约了学生发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技能类课程非常重要,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学生练琴都是利用吃饭或休息时间去的,但还是没有琴点安排,琴房非常紧张。

(四)课程目标合理性分析

目前的培养方案中突出显性课程目标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忽视隐性课程目标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显性课程就是我们通常在幼儿园中看到的课程表中所列出的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除显性课程之外,对学前儿童发展所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目前的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是针对“课程表”开课,忽略了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方式、教师对学前儿童的评价等这些隐性课程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适当改变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较多地关注实际问题,展开教学,对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各种隐性课程因素必须有目标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师资。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调整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标准,它决定了所要培养人才的品质与规格。基于学前教育学科内部的发展考虑,建议确立“能力本位”主导思想,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力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熟知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工作规范,具备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业的能力、专业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及发展能力,从而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

1.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建立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结构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应遵循学科特点及实用性的原则安排课程,突出广博、厚实、专业特色,建立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中可开设有关早教机构管理及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课程,经常邀请学前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做国际前沿的幼教理论指导或聘请幼儿园一线教师现场授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课程理论,深入幼儿教育机构学习课程开发经验。另外,学前专业还要将幼儿电教使用技术、早期教育、亲子关系等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结构中来。同时还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培养学生结合农村地区情况开发适宜课程内容,从而在更广程度上让学生了解他们即将工作的环境。 转贴于

2.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向导,整合理论课程

首先,专业课教师要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幼儿教育实际,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其次,要适当压缩专业课程比例,针对重复性过高的课程内容及时进行必要的整合。再次,改变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大量活生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解释和分析所渗透的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来培养学生积极思索、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还要调整理论知识类课程的时间比例,兼顾艺术类和实践类课程的时间安排,并且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以应用为根本,加大实践课比重

在设置课程时,应把实践课程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可以采取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

首先,保证学生的实践时间。学生一入学就接触未来的工作实际,每月开展至少一次见习活动,直到毕业。在寒暑假期,要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做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到了大四再集中长时间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教育能力。

其次,保证学生的实习基地。每次见习和实习都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加强指导和评价,细化对学生教育实践的要求,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合。不仅让学生到城市的实践基地去见习和实习,还要安排学生到农村实践,让学生尽早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和农村学前教育实践相结合,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未来的工作方向,从而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自己的教育能力。

再次,加强实践课与其他课程间的渗透。实践课与专业课、艺术课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对各门课的实践环节都要做出明确规定,并规范操作程序和学习目标,为专业课建立专门实验室,将实践理念渗透到各门课程中。

4.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艺术素养

艺术技能课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学校首先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学前教育专业重视起来,改善基础设施缺乏的现状,增加设备,为学生技能的练习提供物质基础。其次要调整技能类课程比例,学时的多少、学年时间的安排要适宜,整个大学四年应贯穿艺术技能课的学习。再次,艺术课要遵循学生的心理逻辑,开设课程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后,要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教师要结合农村艺术课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实际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长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彭海蕾,王潞.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3]乔丽.市场因素对学前教育课程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J].科技文汇,2010,(9).

篇(7)

(一)以小学教师岗位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

通过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小学教师岗位知识和能力群,严格按照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相关课程,将小教机构的岗位任务要求转化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把专业能力与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归纳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行动领域,确定支撑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并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如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设计课程链,把小学教师的岗位技术标准与实践教学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考试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相融合,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实践类课程考核相贯通,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以小教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检验,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强化,素质的形成依托实践打造。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应用为重点,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为突破口,构建了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12345”实践课程体系,对实践类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改变以往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封闭,通过技能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将专业技能训练融入到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突出专业实训,强化专业实操,多方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探索符合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在进一步明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构建了“一主线、二模块、三层次、四结合、五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主线”:指专业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展开,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教学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专业岗位或岗位群最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岗位应具备的最基本操作能力,有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语言表达与沟通(演讲、朗诵、讲故事)、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说课、讲课等;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包括制定各种教学计划或方案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观察记录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等;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各种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训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四个方面。[2]

“二模块”: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课内实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课外修炼以教师素质修炼指南为主。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程教学加大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比例,如《小学生心理学》实践目标除了观察小学生的行为发展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测量或实验等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小学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课外制定《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素质修炼手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自行组成兴趣小组、特长小组或学生社团,自主开展三笔字、表达与沟通、教学活动设计等技能修炼活动。

“三层次”:为课程实践(学中做),包括随堂实践、实验室实验、教学模拟等各种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等理论教学中穿插的实践环节。各课程实践以“点”的形式散布,实践的内容围绕着各独立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二是专项实践(做中学),每学期进行一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训练活动,如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等,实践的内容是用相对完整的单项技能以“线”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期的技能训练。三是综合实践(学做结合),在课堂外进行的教育调查、见习、参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的内容以“面”的形式覆盖前三年所学课程和技能,以实际项目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校用人的标准和要求。

“四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如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辅导室等)和校外实践基地(如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由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辅导,包括理论与技能类的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按特长分组,针对不同专长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集中指导的有效性。分散训练则根据实践内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自行组建兴趣小组或进行个别训练,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查漏补缺,通过小组模拟训练、社团活动、各种教学竞赛等活动,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

“五环节”是指把大学四年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为“讲习—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五个环节,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价值取向。讲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去小学前,通过书本、录像、讲座等形式,初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和小学生的情况,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工作的专业思想,建立做小学教师初步的感性知识。教育见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活动中,感受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及小学生活动,充当教师助手,观摩优秀教师的“演示课”等,让学生与职业进行“零距离”接触。演习则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和微格教室,模拟创设小学教学环境,组织教学活动的实际训练。实习是指通过毕业综合实践,为毕业生提供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以真实的教师身份去亲历整个教育过程,深入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教育研习是指通过教育实习后的回忆、反思等认识活动,关注自身的理论缺失,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和确定有价值的研究专题,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能力。

三凸显: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特色

(一)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些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如第一学年以讲习为主,课内有入学初期的入学教育,有专业的现状、前景介绍和为期二周的下校观摩,有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有教师书法技能训练、表达与沟通、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修炼。第二学年以见习为主,专门的实践教学包括每学期2周的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一共4个学期),每次带着不同的任务深入到不同的小学观摩、调查,填写见习报告;开设有声乐、形体训练、素描与简笔画、写作与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相关职业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以演习为主,除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见习、教师技能培训等专门实践课程继续开设外,专业课程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班主任工作艺术、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的教学中包括大量的实践内容,还有微格教室中的说课、试上课、评课等教学技能的培训。第四学年以实习和研习为主,主要有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2周教育调查和8周毕业论文撰写。教育实了课堂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外,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职工会议、家长会甚至在职教师培训等活动也被纳入实践内容。

(二)对接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根据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按照实践教学实施要求,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微格教室、感统训练室、心理观察室、琴房、舞蹈室等,提出模拟训练的任务,创设学校环境,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理论;校外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是学生进行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基地,成员由三部分人构成:小学一线教师、小学专业学生、大学专业教师。实践基地提供的指导教师需有丰富教学指导经验,要求指导教师“导教、导研、导管”,不只是知识的、理论的、技能的学习,更包括价值的、理念的、感性的、态度的学习。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听取指导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评课、上试教课等,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并逐步开展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班队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等。通过传、帮、带过程中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初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和整合实践基地丰富的教学资源,让高校教师深入小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研究者和行动者紧密结合,让研究者参加行动,让行动者参加研究,在进修培训、联合攻关、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互补共进的多赢局面。

(三)对接用人要求,实施个性教学深入了解学校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实施个性教学,完善质量监控。由学生自主成立专门的素质修炼中心,下设各专项技能训练小组,必修项目包括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综合教学技能等,在专业阅读、写作与创新、教案撰写与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选修项目中可任选二项,由学生自行制定修炼计划,自主在课堂学习、实践环节、社团活动和个人课余时间内开展修炼,老师充当项目教练,为学生咨询与服务。出台素质修炼手册,规定修炼目标、前期准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并附测评标准,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达标考核办法。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形成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个专门的素质修炼QQ群,搭建网络平台,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交流技能修炼中的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