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3 15:39: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大工程教育观;实践能力;创新;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09)11―0044―03
1.“大工程教育观” 。“大工程教育观”最早于1994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在《大工程教育观与工程集成教育》报告提出。乔尔・莫西斯认为,“大工程教育观”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乔尔・莫西斯针对当时工程教育过分强调科学化和专业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的现象,指出实践性和整体性是“大工程教育观”的本质特点。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了《重建工程教育:集中于变革――NSF工程教育专题讨论会报告》,该报告集中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的思想。
2006年6月,我国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召开。会议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教育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大工程教育观”所倡导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是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大工程教育观”的“大”指综合性,即把工程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条件系统地整合到一起。“大工程教育观”的“工程”指实践性,即工程活动要直接面向应用、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大工程教育观”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培养具有责任感、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思维、协作品质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大工程教育观”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管理创新层出不穷,经济管理业的变革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经济管理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真正能够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人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使用类似工程教学的方法,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到经济管理领域。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数学、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等技术相结合,培养富有经济管理理论素养、掌握高级数学工具、具有工程思维,同时具备广阔人文关怀,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大工程教育观”对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启示,就是要以“大工程思想”为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同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动向,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在培养学生的“通”与“专”上寻找平衡点。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系统内的知识,注意各门知识间的关联性,做到宽而专。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实验实践教学,要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角度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大工程教育观”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攻关能力等。因此,当前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应紧紧依托经济管理行业,以“大工程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系统知识和创新精神,要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实习场所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做好“大工程教育观”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
二、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与“大工程教育观”的偏差
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大工程教育观”极不适应,其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经济管理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与社会、历史、数学、法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我国的经济管理院校由于受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相关性问题,明显表现出与“大工程教育观”所要求的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划分过细,学分总数有限,相关学科开设课程不多,学生知识面太窄,知识融通性不够。二是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不够,由于中学阶段过早实施文理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训练欠缺,全面素质培养不够。
2.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归结成“黑板粉笔型”,具体来讲,可将其形象归纳为“四一教学模式”:即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理论性、课堂性和描述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疲于应付考试,“上课时抄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全忘记”的现象十分普遍。从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看,这种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缺陷,那就是学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教学方向与人才实际需求的距离越来越大。
3.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我国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还没有把增强技术创新意识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不少院校由于教师教学量的增加和科研任务的压力,许多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应付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经费和时间去接受进一步的深造和进修“充电”,也没有精力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其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当前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现有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创新。
三、基于“大工程教育观”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就是要确立“大工程教育观”,更加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大工程教育观”的实质是人与社会发展、工程技术进步与自然生态繁荣齐头并进的教育观。对经济管理专业而言,贯彻“大工程教育观”,一是要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教育观,打破学科与专业局限,拓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努力开阔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视野,注重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交融与渗透。现代经济管理越来越表现出跨学科跨专业发展趋势,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解决纯技术问题.而且训练学生解决与经济管理有关的社会经济、道德法律问题。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教育,要实现学生的继承学习与创新学习并重,着重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作为前端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给学生所有专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而使他们受用终身,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在职业岗位不断提升知识和能力。四是坚持教育国际化的教育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还要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手段,吸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果,在实践中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大力推广实验实践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采用引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教师中或在经济、经济管理企业工作人员中选拔、培养或聘请一批经济管理技术骨干充实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鼓励实验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教学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师的技术水平。
2.建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进一步建立符合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划分实验层次,优选实验项目,完善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更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是实施“大工程教育观”的核心,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重点要处理好较宽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关系,在坚持一定专业性的前提下,拓宽基础教育。在专业课层次上.通过模拟经济管理业务流程全面培养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应与职业要求相结合。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即“四一”教学模式),推行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四+”教学模式: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样本数据),通过大量上机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模拟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3.加大投入,打造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由于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历史较短,且人才培养与经济管理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仅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在课堂完全了解经济管理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深刻掌握。鉴于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应建立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根据经济管理专业体系及其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模拟业务流程和处理经济管理数据,可以有机地整合经济管理实验和业务模拟实验,以解决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为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更好的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可以建立统计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电子(下转50页)(上接45页)物流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经济仿真实验室、计量经济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市场调查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等等。根据经济管理领域的需求,不断地完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的功能,在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场所,为教师提供一个实验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地,为产、学、研一体化和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9-23.
[2]王春梅.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1,(3):12-15.
[3]张德江.适应市场需求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
[4]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5]胡建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6]叶飞帆.中英高等工程教育的对比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41-46.
[7]李晓强,孔寒冰,王沛民.建立新世纪的工程愿景――兼评美国“2020工程师”《愿景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关键词]经济管理;理工科专业;改革;问题;对策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行,我国教育开始出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相互融和发展的新时期。许多理工科高校开始向综合性大学过渡,传统的专业型人才教育培养已经渐渐被通用型人才教育所取代,精英教育逐步开始向大众教育过渡[1-4]。新的时期,如果教学生如何“工作”是理工科高校各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那么,教学生如何“沟通”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而教学生怎样“生活”就是经济管理学教育培养目标,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但是,现如今的高校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化学,化工等专业,还是存在对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途径单一、师资力量和教学教材匮乏等问题[5-7]。绝大多数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停留在“表面文章”阶段,具体表现在:(1)经济管理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时和学分偏少,无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重视度不够;(2)考试内容以基本理论为主,无实践考核环节,无法真正测评学生的掌握程度;(3)同时兼具经济管理和化学化工等理工专业知识的授课教师数量很少,授课质量难以保证;(4)课程对学生未来工作重要性强调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生认为平时马马虎虎应付一下,考试及格就万事大吉,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亟待开展三个方面工作:(1)明确学习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2)深入了解目前经济管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提出解决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素质教育诸多问题的对策。只有转变固有的传统观念,重视学生的经济管理学素质教育,才会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岗位的要求。
1学习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1当今社会市场需要
当今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大学生是这个社会未来的“科技人”,毕业后定会进入社会的经济浪潮,所以他们必须要认识到经济管理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要了解社会经济学、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向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以及整个经济和管理学科的总体框架,只有将以上知识储备充足,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一直处于不败的地位,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良好的生存能力[6]。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对于高校理工科的专业来说,他们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从事技术工作,不会涉及经济与管理领域;但是在现代企业中,生产技术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与企业产品的营销、财务和利润等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理念,这也是对新时期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更高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在理工科专业教育中设置经济管理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1.2经济管理学学科性质
首先,经济现象是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大学生需要对一些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因此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科学知识,想要掌握这些社会科学知识,就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政治、法律、历史等方面的常识,还需要有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其次,经济管理是政府重要的职能。政府在决定社会经济政策的时候,经济学理论是主要的依据之一。所以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想要了解国际政治,想要紧跟国家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想要了解未来国家的经济以及科技发展的趋势,经济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重要的基石。最后,经济管理是每个有收入的个体都要面临的问题。每个人总要作出自己个人的经济决策,比如,如何取得收入、如何消费、如何投资等等,要想使这些决策更明智,学习一些经济管理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1.3个人发展趋向
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毕业以后,无论是参与科研项目还是管理公司抑或是进入团对参与组织领导工作,都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经济与管理的常识。在这些工作中都会涉及一些会计报表、财务预算或者是职业所需的一些数据统计等,都需要用到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因此,作为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后备军,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如果可以提前储备这些基本知识,未来进入社会工作后,肯定会更加容易适应公司的工作和生活,使其在市场经济这片大海里不至于迷失溺水。比如,很多化学,化工背景学生未来也将走向领导岗位,那么,在《新材料经济与管理》课程中学习到的三种工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方式: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并详细学习了三种方式在生产过程时间方面的优缺点[8]。如图1所示,假如某化学企业,需要4道生产工序生产某化学产品,顺序移动生产方式需要生产时间最长,组织管理简单,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生产时间短,但是,组织管理比较复杂。那么,化学,化工等背景学生如果学习了经济管理学知识,熟练掌握了三种生产过程的优缺点,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度生产作业计划,将极大提高公司生产进度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如今通货膨胀、利率变化、股票升跌、房价波动、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等这些无时无刻都在全球世界上演,日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财富的增值与缩水,理财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学知识,许多问题我们也会从另一角度去看待它,我们的视野也会变得开阔、我们对于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管理个人及集体的财产,也会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未来科技趋势走向
如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家及行业形势也经常是飞速变化的,理工科学生若想了解整个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仅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如果没有任何经济管理学知识,就无法了解未来科技需求发展的大趋势。需求决定了价值,如果不能了解未来科技的需求、未来人类社会的需求,那么即使拥有再多的理工科技能也是无用功,也不会产生任何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代经济管理学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进行经济管理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而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通过设置经济管理学选修课程或者增加寒暑期社会实践等,同时也在理工科化学,化工等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明确了经济管理学类课程的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专业开展经济管理素质教育还只是流于表面,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情况在笔者调研的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化学,化工和材料等学院都广泛存在。
2.1重视程度不够
图2高校中设置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Fig.2Economicmanagementcoursesintotalclasshoursinuniversities虽然许多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已经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措施去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经济管理学意识,但是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其一是高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这件事情,比如许多高校只是简单地开设一些与经济管理学相关的选修课程,但是对于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方面并没有具体要求;其二是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也不够,没有认识到学习经济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比如由于经济管理学课程设置的学分很少,学时也不足,考试多是考核或理论性的测验为主,导致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就只是有一个课程的成绩而已,学生对课程学习是也只是应付性的,对于学到了什么,学生并不是很在乎,认为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是为了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而已。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调查,理工科专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占学生课程总学时的比例极低,图2列出了几所全国不同地区代表性理工科专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时所占比例。如图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经济管理学相关课程比例有只有3.3%,1.8%和1.5%,而湖南师范大学和常州大学的比例更低。由此可见,高校和学生对于经济管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仍旧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关注表面形式,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学知识对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未来工作的促进作用。
2.2教学途径单一
目前,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对于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太少,大多都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学途径单一。所以,很多学生尽管学习了课程,也无法很好的掌握经济管理学的知识[9]。虽然传授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如果只是利用课堂上短短45分钟的教学,很难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形式再加上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可以从实践中意识到经济管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2.3师资力量匮乏
有些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虽然开设了经济管理学课程的,但是其并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来承担这门课课程。那么学校就需要额外去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然而,经济管理专业的老师对化学,化工等理工科的知识所知甚少,无法将经济管理知识与对应专业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课堂上仍然偏重于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觉得很深奥,因此学生对于经济管理学的知识学起来也总是一知半解,无法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其次,授课教师本身虽然专业方面实力强劲,但是也严重缺乏两个专业都有所涉及的综合型教师,临时补习经济管理类课程也使得理工科出身的教师有心无力。2.4教学材料缺乏众所周知,化学,化工等理工科有很多专业,对于不同专业所需要了解的经济管理类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经济管理类教材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很难通用。但是,我国理工科高校所选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基本都是相同的,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没有与授课的理工科专业特点结合起来,严重缺少与专业有关的案例和内容。这就导致虽然学生学习了知识理论,但是却并不会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解决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3.1转变原有观念,重视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
若想从根本上改善化学,化工等理工科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现状,需要分别从改变高校和学生的观念入手。首先,高校需要改变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些有关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程,经济管理素质也应该成为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需要重新制定学生培养标准和要求,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合理设置学分和课时,并且增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其次,学生需要改变学习观念,学院可以首先开展一系列有关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讲座,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学习该课程对其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的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确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多角度开展课程教学
除了改变原本观念以外,教学形式也可以更加丰富多彩[10]。首先,教师可以组织申报关于经济管理类的课题并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有切身体验,再让学生对其的学习感受和心得以报告的形式向其他学生进行汇报并与之交流,共同进步;其次,可以邀请毕业且在企业公司中有一定经济管理经验的学生回校为在校生做讲座,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对应专业科技企业公司经济管理中鲜活的例子,切身感受到经济管理类课程对日后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开展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经济管理学知识,锻炼其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让理工科学生感受到学习经济管理类课程不是为了应付毕业,这样学生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去,从而达到学生高校双赢的效果。
3.3培养经济管理类的师资力量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老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教学素养的理工科经济管理教学团队对于高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教学团队呢?笔者认为可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对化学,化工等理工科院系的教师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专业培训,让老师们用最有效的方式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类知识,拓宽知识范围,尽早胜任该专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师一职;第二,向科技类公司企业招募优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来教学团队兼职,把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出谋划策;第三,学校也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估,提高整个师资团队的专业素质,对评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这样高校的经济管理类教师的师资力量就会逐步壮大,教学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3.4编撰合适的教材,设置合适的课程
我国现在的一些理工科高校教学所使用的经济管理类教材与实际授课专业相关度很低,教材内容上也只是包含了一些宏观的知识点的教材,与理工科的专业特点结合度很低,不能够真正的发挥出经济管理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价值。学生也会因此而产生反感,从而无法理解设置经济管理课程的意义。因此,在编写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材时应结合专业的学科特点,或有所侧重,或内容全面。
4总结
总之,经济管理类课程在提升化学,化工等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理工科经济管理类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教师的全心投入和学生的积极响应。我们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在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壮大师资力量和编撰合适教材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理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怀祖.钱学森对管理教育和宏观科学决策体系的贡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39):6-11.
[2]郭丰.理工类本科院校“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探微[J].科教导刊,2018(31):126-128.
[3]王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154-160.
[4]冯赵建.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2):67-70.
[5]纪光欣,刘兴波.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8(34):108-112.
[6]张夏,李延喜.理工科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92-194.
[7]刘瀑.理工科院校学生经济学素养培育的模式改革与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
[8]李柏敏.多工序生产过程中时间组织问题的图解优化模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24-27.
[9]黄本生,范舟,罗霞,等.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21(2):184-186.
步入21世纪以来,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教育的目标。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69-02
2015年3月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自我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有热情、创意和优质资源,但盲目乐观和经验不足等硬伤也导致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成功率低。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创业的敏锐性更高,专业优势也更为明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入手,建立起一套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们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的引导和帮助。尽管目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创业成功率偏低,其自主创业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较之发达国家,我们属于起步时间偏晚、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国外创业教育有着完善的体系和保障,建立起了相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尚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普及程度低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观念陈旧,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将创业当作求职的“备胎”,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不明确,持一种不反对、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期待不高、信心不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普及和程度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配备的课程教材也五花八门。首先,很多高校并未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明确设立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以短期培训、客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其次,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基于“知识和理论的导向”,希望通过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甚微。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很难实现,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也以理论为主,缺乏和专业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担负着创业教育中的启蒙、组织、指导等多重作用,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资力量不仅影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创业培训的最终效果。目前,大多数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兼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老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业的队伍去负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团委负责,有些由就业中心负责,往往是下设一个机构或者科室来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精力有限;选择的一些负责创业教育的导师又缺乏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缓慢
近年来,为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诸多创业孵化基地。例如各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持续上涨,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园区的建设跟不上需求。
我国的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但往往作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等都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疲于应付,学习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分析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加强素质教育,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创业优势。
(一)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系统学习后,成功构建了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学、金融学等课程知识为依托的系统知识结构,因而在企业的运营程序、市场开拓、投融资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着专业的优势。
(二)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对创业的兴趣较强,创业观念比较系统,比较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市场及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四、针对经管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注重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专业设置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专门的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不足。高校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成为社会创业队伍的“先锋军”。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要从入学起逐步深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目前创业的显著特征是以销售为主,通常都是非技术型的创业,技术含量低。经济管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应用知识的教育,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实践、成功模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创业类指导和具体实践类课程,大力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条件允许的话,可指派专业教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如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可以更专业的指导学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的硬件条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如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将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举措、创业实效。
(三)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做试验,创业导向和市场密切结合的特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求以专业课的教师和企业家为主,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导师。学校应鼓励经管类专业课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进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
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创业课堂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案例分享等,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鼓励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高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讲座、创业指导课、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理念;也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如“金点子”模拟销售大赛、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同时,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各专业开展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地方政府或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运营保障。
【关键词】高职高专;顶岗实践;建筑经济管理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大类中工程管理类所属的一个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第一,建筑会计与审计方向;第二,建筑物资管理方向。同时规定了对应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训安排等。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并结合我院自身优势、教学软硬件环境、师资条件等,确定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建筑会计与审计。尽管如此,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在顶岗实践中依然会出现问题:用人单位对专业认知存在偏差;顶岗实践学生无法准确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专业,介绍自身的优势。首先,从专业名称上看,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名称涵盖范围大,与工程造价等专业相比无法给人明确的专业定位。单从专业名称看,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针对性不强,好像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精。这就使用人单位出现理解偏差,直接导致对该专业学生试用率降低。其次,一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清晰,使其无法准确向用人单位介绍专业,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或者岗位。在顶岗实践座谈会上,很多学生都反映了这个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对该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践安排工作的过程中尝试了一些解决方案。
针对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更积极地与合作企业交流。从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到顶岗实践前至少保证该专业学生有两次利用假期时间进入企业锻炼。这种锻炼与顶岗实践相比时间虽短,但是却可以增进企业与学生双方的了解,加强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一方面,通过假期锻炼,学生可以将本学期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利用。学生对企业的好奇感,对工作的热情可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假期实习对企业来说不会有过多的用工成本,却可以分担部分日常工作,对于工作努力,悟性高的学生企业可以及早培养,为日后奠定基础。另外,为了使用人企业对该专业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引入了“让企业走进校园,走近专业”的方法。主要有:定期请企业专家进入校园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讲座;不定期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竞赛,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评审;利用节假日组织企业专家与该专业学生的小型座谈会,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企业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了解,对该专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后续的顶岗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针对学生自身对专业认知不全面,无法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问题,同样也采取了有效措施。主要是三阶段专业教育。第一阶段的期初教育。入学初,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接触专业,难免对所学专业出现迷茫,这时组织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对专业有初步了解。第二阶段的专业深化教育。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后,随着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对专业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对专业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这时,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同时又会出现“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这些课程对专业有什么作用?我的专业以后能胜任什么岗位?”等问题产生困惑。在此阶段对学生就专业方面进行二次介绍,能够在学生最迷茫的时候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对专业的深层次剖析和介绍,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可以有相对全面的认知,解决学生的困惑。第三阶段的专业总结教育。进入到大三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进入到收尾阶段。学生已经将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校内实训全部进行了学习和训练。学生完成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岗位职业能力,基本能够在工作岗位上适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欠缺的就是将专业系统化,有时还无法理解所有知识在专业方面的架构和关系。这时对毕业学生进行专业总结教育,将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疏理,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方向等问题给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学生对专业认知更清晰,透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更有信心,也能更有自信的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在对最近一届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顶岗实践,我们就尝试了以上方式。通过企业实地走访和学生反馈,企业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愿意接受该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而学生也因为能够更全面,透彻的介绍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企业,获得了更适合专业的岗位。教学中我们不会就此止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更有益于学生顶岗实践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中的高等级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步进化为大众化程度,为考生带来了提高教育水平的多种选择。高校的扩招规模逐年增加,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已不足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现状的需要,高等教育机制下人才供求关系出现了切实的变化。经管专业的培养计划是养成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经济管理创新精神强的人才,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过程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提高高校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应对培养计划的必然选择。
2.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推动各项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毕业生。此外,大量新建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数量逐步增加,高校招生竞争激烈。为了保持高校的可持续管理,高校招生不可避免会引入素质水平较低的人员。其次是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群体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直接的影响。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最核心的指标,这一考核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缺陷、纠正错误、提升教学质量。再次是为了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知识接受的主要受众,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技能、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途径。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清晰地表达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还会详细解析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特定技能。学生可以在此期间充分学习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具竞争力。
3.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3.1学校层面
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规定,严格控制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供给高素质人才,提升高校的社会公信力。在大数据普及化的教育时代,学校也要完善网络平台的信息和教学资源,完成智能教室和图书馆或阅览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知识储备的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应向教师提供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在职培训,聘请知名经济学家和教授任教,组织省、国内的专业经济管理教学团队,与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和教学经验,从而为学校经济管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打开局面。学校应配合寻找与公司合作的平台,并建立培训基地,通过这种方式,高校教师可以在企业中实习,了解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实践技能,从而在后续的教学内容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2教师层面
教师理应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教师应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了适应经济管理课程的需要,高校教师应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新知识。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成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学。教师应认真选择教学内容,在经济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摒弃教材里的旧内容,增加新时代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使学生能够及时更新经济管理知识体系。老师应该始终专注于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大学的一些年轻教师刚刚毕业,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有经验教师的教学,学习教学技能,提高经济管理课程质量。
3.3学生层面
大学生应该清楚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作为高校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学习进程的终结,而是必须在新的起跑线上继续学习。大学生应该在大学的各个阶段学会制定计划,例如,第一年,提高自律能力,学习如何学习和掌握普通大学课程;第二年,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喜欢的选修课,并扩展知识;四年级,完成毕业设计和就业计划。只有在每个阶段都有计划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完美的通过大学的每个阶段,这显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论本文大致分析了提高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质量的必要性、意义和对策。提高经济管理课程的质量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在高校带领的探索和整合下,教师和学生应密切配合,三方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升措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