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7 06:28: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节水灌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新建井灌区节水增效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按照“以水定井,统一规划,合理开采,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新建的井灌区发展节水增效灌溉。以开采有稳定可靠补给来源的浅层地下水为主,将井灌建设和节水灌溉结合起来,建设成节水型井灌区,做到既促进农业的发展,又防止地下水超采、环境恶化的结果。这种模式是:合理布井,采用先进的成井工艺提高机井质量,配套小型移动式喷滴灌机等节水灌溉设施。红旗镇按照这种模式可建成中心灌区26.7hm2,辐射区80hm2,项目区建成后灌水定额将会明显下降,年节水预计10万立方米,在全部农田实现全生育期灌溉的同时,地下水将得到有效控制,灌溉期间地下水位将基本保持不变,可有效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由于取消了田间输水土渠,还可节省渠道占用耕地面积。
1.2灌区田间工程节水改造模式
由于红旗镇原输水渠道防渗衬砌率低,田间工程不配套,灌水方法落后,是发展节水灌溉的重点区域,特别是田间工程部分,由于以群众投入为主,是当前节水灌溉最薄弱的环节。因此,这类灌区在对干、支渠等输水工程进行防渗的同时,对田间工程进行节水改造。改造的模式是:对斗、农渠进行防渗衬砌,平整土地,重新确定沟渠规格,采用小畦灌、沟灌、长畦短灌和波涌灌等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并通过开展非充分灌溉、水稻控制灌溉、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和采用覆盖保墒等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实现渠灌区全方位节水。
1.3节水抗旱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由于七台河市处在十年九春旱的季节性缺水地区,这类地区在农作物播种季节经常性地发生干旱,而在其他生长季节或生育阶段降雨可满足需水要求,如不采取抗旱灌溉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对这类地区,采取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为:选用适宜当地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如坐水种、软管灌溉、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等和植树种草培肥土壤、覆盖保墒、合理耕作、采取节水灌溉制度相结合。红旗镇可采用坐水种节水抗旱灌溉模式,利用行走式注水点播机,将开沟、注水、点种、施肥、覆土一次作业完成,主要用于玉米、大豆的抗旱点灌。
2推广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发展节水灌溉必须要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普及,实现干部群众观念上的变革。由单纯的浇地向浇作物、科学节水转变,用科学技术手段武装农业。同时,做好节水灌溉的科技交流,让群众认识到农业节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用先进的取水、输水设施,先进的微灌、喷灌机械,先进的滴灌、渗灌、微灌方法,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
2.2政策配套,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由于节水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键全,农用水价偏低,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在推行节水灌溉中,管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最不为人们重视的环节,重建设、轻管理仍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灌区的农田灌溉水的水价仅为供水成本价的1/3~1/2。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水、种、肥农业生产投入三要素中,种子投入占27%,肥料占34%,而灌溉用水只占7%~9%。在一些引河灌区,水费支出仅占平均纯收入的2.1%。由于水价太低,导致农民不爱惜水,不舍得在购买节水灌溉设备上花钱;由于水价太低,灌溉管理单位收取的水费入不敷出,反而鼓励农民多用水;由于水价太低,水利工程难以维修更新,工程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效益日趋下降。在节水灌溉管理中,加快水价改革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1998年中央水利工程供水出库价或河道取水的渠首价平均1.3分/m3;地方水利工程的平均供水价格(批发价)为2.9分/m3;农业用水零售价5分/m3,适当提高水价,逐步达到成本水价,是水价改革的方向。目前不少灌区已开始适度提高灌溉用水的水价,但达到成本水价还很困难。为避免因水价上提,引起农业生产成本轮番上涨,应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科学水价制度,如容量和计量两部制水价和累进制水价,对于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实行惩罚性水价。此外,在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灌溉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也还远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对不同类型,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地实行股份制改造、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大中型灌区要积极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经验,通过提高水价和加强管理,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的良性循环。要加强灌区内部管理,精简机构,分流冗员,落实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责任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3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克服推广中的盲目性
目前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但都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必须因地制宜,做好调查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和多方案比较,特别要考虑当地的实情,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尽管在发展节水灌溉的过程中,主管部门一再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但是当前各地在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中,仍然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不按规律办事,行政干预较多,不根据需要和可能,不充分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沿国道成线、成片修建仅为供参观用的所谓样板工程或旅游农业;有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本已有比较完整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又在上面重复修建喷灌工程,上级参观时开喷灌,实际生产时用管灌;有的井灌区已严重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本应通过修建节水工程减少地下水用量,改善和恢复生态平衡,但却继续扩大灌溉面积,地下水开采量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加等。造成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而且还挫伤了农民发展农业节水的积极性或带来负面的社会效应。
3结语
由于红旗镇地域广阔,各村经济条件不同,作物类型有别,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取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发展节水灌溉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形成各种节水技术的组装、配套与集成。发展节水灌溉还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增产、增收为目标,通过发展节水技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用显著的经济效益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发展节水灌溉。
参考文献
[1]吴景社,李英能,黄修桥,等.推广节水灌溉是中国现阶段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J].节水灌溉,2001(2):19-21.
关键词: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田节水灌溉的现状
据2009年省水利厅统计,现有水田灌溉面积262万hm2。全省平均灌溉净定额6300m3/hm2,毛灌溉定额12000m3/hm2,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0.5左右。5a间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5%。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①大中型灌区建筑物配套率有所提高,减少了跑、冒水量;②全省的节水灌溉面积有所提高,全省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20万hm2以上,各类示范区的建设起到了有效的典型引导和带动作用,工程节水面积大幅增加。除工程节水之外,我省以灌溉制度推广为核心的非工程节水措施对全省水田节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15a的推广,目前全省浅型节水灌溉制度已全面推广,大水漫灌现象基本消除,田间净灌溉定额从过去的7500~8250m3/hm2,降到了目前的6300~6750m3/hm2,下降15%~20%,仅此一项就节水40亿m3/a左右,为全省水田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年推广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将在浅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再节水30%~40%,净灌溉定额可降到4500m3/hm2以下,按灌溉水利用系数0.5计算,地表水毛灌溉定额可降到9000m3/hm2以下,这将为省的水田打开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这项技术仅推广10万hm2左右,潜力巨大。
二、对水田节水灌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尽管省水田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依然较多。
1)各级政府对水田节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根据省水资源公报,2009年全省水田用水总量为210亿m3,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5%,占社会用水总量的67%。预计到2015年,当水田面积达到333万hm2时,按现在灌溉水平,全省水田用水总量将超过300亿m3,地下水持续下降,部分河流出现断流,一些地区或流域出现大面积渴水的现象不可避免。但是,目前各地对水田节水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各部门投资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节水方面的宣传教育没有有效开展,一个全社会重视节水、励行节水的氛围没有形成。
2)节水灌溉工程基础落后。省水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始于1998年,建设历史很短,大量投资主要用于骨干工程和配套建筑物建设。全省468处灌区渠道工程中,有357处渠道属于半永久或临时性渠道,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配套率在60%以下。因此,有限投资只能用于解决主要矛盾,节水工程投资很少,节水工程严重缺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节水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9%,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以下,节水灌溉水平较低。
3)节水有效机制没有建立。目前全省灌溉依旧实行年亩收费制,现行水价仅为成本水价的40%左右。水的商品性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中认识不足,体现不足。在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对缴纳水费的自觉性严重不足。一个计量供水、按方收费,价格合理、自觉交费的良性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灌区水价严重偏低,还造成灌区缺少工程维护费用,水管单位服务下降,供用水矛盾激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当前亟待进行水价改革,实行计量收费,建立节水新机制。
4)对水田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相对工程节水措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更直接、更有效、更省钱。但是近年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严重下降,技术培训、推广网络和人员严重不足,部分地区陷于停滞。部分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重项目轻技术,重投资轻管理,对功省效宏的技术推广工作重视不足。
三、提高对水田节水灌溉的认识
3.1深化认识,把节水灌溉作为战略工程
1)要把节水灌溉当作解决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工程来抓。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省水田面积飞速发展,2000年至今,全省水田新增87万hm2,井灌水稻面积大幅增加。但随着河道来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需水、生态用水“四水”齐增,势必造成水资源日益紧缺,因此,必须把农业节水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工程,认识抓好。
2)要把节水灌溉当作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来抓。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水定目标、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通过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确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要把节水工作当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手段抓好抓实。
3)要把节水灌溉当作农业增产农民增效的新举措来抓。几年来,全省各地拓宽融资渠道,大上节水工程,建设了大量水田节水示范区,渠道防渗里程大幅增加,工程节水效果日益显著,起了扩大面积、增加产量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而且节水工程的建设,减少了渠道维修费用,缩短了灌溉周期,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为“乡村文明,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
3.2配套推进,把节水灌溉作为系统工程
节水灌溉体现了从源头、经渠系到田间的全过程,为此,应实行工程措施节水与非工程措施节水并重,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做到节水技术集成群体联合,措施连用,形成完整配套的节水系统性工程。
1)因地制宜,突出抓好节水模式设计――靠科技节水。工程措施上,按照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荫、路畅通标准,大力建设防渗渠道工程;技术措施上,改变传统灌溉模式,推广控制灌溉节水模式;机制上,实行计量供水,推行按方收费,用水价杠杆调节供求关系;在节水模式化栽培上,重点推广两段式育苗、抛秧和钵体摆栽,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标准化、规范化。
2)增加投入,突出抓好节水资金整合和项目实施――靠资金整合推进节水。1998年省水利厅首次建节水示范区,节水率达30%,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果。为了发挥示范区的整体效益,该县制定了全县节水改造工程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灌区节水发展目标和节水改造标准。在这一总体框架下,把农业开发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合理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一个合力推进、竞相发展的态势,取得良好效果。新时期,各地应通过地方政府,加强各部门的资金整合,本着统一规划、强化整合、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推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3)搭建平台,突出抓好节水灌溉试验和示范――靠科技成果节水。2000年以来,全省各地以节水农业和绿色农业战略为主导,通过建示范区、技园区,全力打造精品典型,有效拉动了节水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全省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试验示范,起到了节水、增产、高效、节能、减排的作用,推广面积日益扩大,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率,起到了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工省效宏的效果。
3.3强化领导,把推广节水灌溉科技成果作为责任工程
节水技术推广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必须在机制上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必须攻破难点问题。
1)从宣传机制入手,典型引带到位。部分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思想比较落后,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比较深,接受新的科技和新的生产方式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要动员乡村干部并启发一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愿意接收新鲜事物的农民带头示范科技成果,并对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指导,集中人力,集中精力搞好服务,做到推广一片、稳定一片,效益一片。通过典型引带,让农民看到节水的效益,并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使一部分农民由感性上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认可,全面推动节水灌溉工作。
2)从培训机制入手,重点推进到位。采取分级、分批的办法进行技术培训,分县、乡两级进行培训。县级集中培训师资力量,各乡镇直接培训到农户;组织典型户分批到水稻灌溉试验站进行现场培训,让示范户不但从理论上加深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要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实际操作本领,通过田间、地头言传身教,让农民掌握节水新技术。
3)从指标机制入手,任务落实到位。要制定推广计划,层层落实推广任务,明确县、乡推广指标。各级干部要改变工作作风,深入一线,躬亲引带,真抓实干,为农民解决难题,为农民上门服务。
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中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以色列滴灌技术被公认为目前效果最好的节水灌溉技术,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进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滴灌灌水器为了实现更小流量的灌水以及长距离铺设,就必须不断地减小流道尺寸,由此带来了流道易堵塞及制造难的问题。而滴灌技术则来源于世界上著名的缺水国家以色列,因为水源问题引起中东战争下的以色列,对于水的珍贵性更能体会得到。
【关键词】节水灌溉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推广
一,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绞盘式喷灌机及管道移动式喷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
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6节水灌溉新技术:
滴灌、膜下滴灌、中心支轴式喷灌、平移式喷灌、微喷灌等都是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的灌溉形式,其中滴灌、膜下滴灌在我国部分地区技术已成型。
二,我国目前节水灌溉推广仍存在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1.没有健全的节水法规,水市场尚未形成 目前,中国节水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水市场机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出台了许多包括节水部分在内的节能减排条例,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在节水法规的建设方论节水灌溉中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北京农业 2012 年 3 月下旬刊181农田水利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其中,农村水价过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调节和改变,统一水市场的形成难度较大,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
2 缺乏节水观念 一直以来,农村都维持着这种灌溉状况,即“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传统灌溉,这充分显示了农民缺乏节水观念,丝毫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缺乏的现状,由于这种传统灌溉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老百姓心里,这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变的非常困难。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也严重缺乏节水观念,不仅不主动积极的去为节水灌溉的发展做一些有利工作,甚至一些地区为了获得国家资金,竟然不惜以节水灌溉为名,在工程修完后就不再理睬,最终以不了了之收场,这不仅伤害了当地人民的心理,而且没有发挥出一点节水灌溉工程应有的作用。
3地方混乱的管理 因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方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特别是一些节水灌溉技术更为复杂,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极易出现地方各自为政、多头治水、系统间产生矛盾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地方有管理上权责不明、政事与政企不分、重建轻管的现象。以上这类现象的发生,给节水灌溉的普及与运用带来了很不好的后果,使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有的经济效益没有很好的得以实现。
4 缺乏充足的相关技术支持 节水灌溉工程对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需要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特别是在其运行的后期,更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培训来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技术服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由国家投资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常常由于缺乏有关的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支持,使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有的功能得不到丝毫的发挥,特别是对于亲自使用此技术的农民来说,如果缺乏有关的技术支持做保障,那么节水灌溉工程一点用处也没有。
三,解决中国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办法
1 结合实际、选对技术,充分发挥节水技术应有的效益 。 在这方面,水利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发挥作用,在其指导下,应结合当地实际,包括气候、土质、经济等因素,针对不同的作物选取不同的适应的灌溉技术。如黄河滩地,土壤沙性较大,不论何种作物均应以选择喷灌技术为宜,而在其他土壤黏性较强的地区,则需针对不同的作物选取不同适应性的节水技术,如密植型作物以选喷灌为宜,大田宽行作物、大棚蔬菜等则以选滴灌、沟灌为宜,果树作物以选微喷、滴灌、涌泉灌为宜等等。只有选对了技术才能做到投资、技术、效益三方的有机结合,也才能发挥出节水技术应有的最大效益。
2加强宣传力度,树立节水意识,迅速建立水市场。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在特殊的日子里可以在各个乡镇以及农村举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如“世界水日”,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使他们深刻意识到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改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从而积极主动的为节水灌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其次,建立和健全节水法规制度已变的刻不容缓。节水灌溉的主要环节包括调整管理体制,控制成本等都需要健全的节水法规制度来作保障,健全的法规制度有利于“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实现,从而更加有效利用水资源。国家还实施了一些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对农民进行良性引导,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主动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与普及。最后,应迅速建立水市场。要想建立水市场,那么就必须进行水价的变革和水权的认定,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通过水市场的建立,一个良好的用水习惯就会产生,一个有效合理的补偿机制得以形成,农民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节约用水。
关键词: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工程节水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性措施。节水灌溉工程的推行,任重而道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先进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灌区管理手段,建设更多的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节水灌溉工程。
1 我国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节水灌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对于基础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我们对节水灌溉的利用与调控,需要建立在一些基础研究上,但是我国在研究上相比国外在总体上落后3~5年;(2)节水灌溉的设备还不完善。一般表现为: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差;(3)综合性较差,我国目前的节水工程技术大多表现单一,缺少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综合;(4)对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老灌区仅仅修建了一些干渠主干工程,而田间灌溉工程并不配套,还有工程老化失修以及效益衰减等。(5)在管理方面落后,缺少农业节水灌溉的鼓励,并且对节水缺少高效利用与调控手段。
一是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45%左右;二是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三是水分生产率不高,仅有1.0 kg/m3左右,旱地农田水分生产率为0.60~0.75 kg/m3。而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分生产率达到2.0 kg/m3左右。因此,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很大。
2 工程节水措施
节水灌溉措施划分为工程类措施、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类措施三大类,其中工程类措施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渠系输水节水措施、田间灌水节水措施和渠井结合节水措施。渠系节水措施通常又分为渠道防渗措施和管道化输水措施。田间灌水节水措施通常又可分为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推广喷灌技术和微灌技术。
工程性节水措施可具体分解为:一是建设防渗渠道区,灌渠用各种类型的材料进行硬化,如支、斗渠采用砼护坡板,农、毛渠采用砼“U”型槽;二是建设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喷灌区,起示范区作用,主要用于高效农业;三是新建、改造机电灌溉站,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3 农艺节水措施
农艺节水措施包括田间径流拦蓄、土地整理以及耕作与栽培技术三方面。
3.1田间径流拦蓄
节水农业的径流拦蓄工程只局限于农田田块的全部天然降水,以及部分边缘坡地的来水。一般说是由山地丘陵地区坡耕地上的坡面治理,坡水疏导拦蓄,以及少量的支沟沟道与塘坝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包括有土建、生物措施在内的水保工程体系。
3.1.1坡面治理工程。主要是改变地面坡度,拦蓄地面径流,增加土壤入渗,改善土体构型,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3.1.2坡水工程。主要是拦蓄、疏导和调蓄在大雨条件下土壤不能完全接纳的地面径流,包括当地降雨和外来水。
3.1.3塘坝与沟道治理工程。工程规模较一般田间水池水窖为大,具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汇水量。工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地形与水源条件,以小型分散为主,切忌修大弃小,弃旧建新,着重旧塘改造,浅改深,小改大,死改活。
3.1.4植被与生态建设。对于植被和生态建设,在农业体系当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一般来讲就是对于树木和草皮的种植,通过植被建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更好的蓄水能力,改善生态系统的循环,使其向更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发展。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农网的建设,农田周边防护林系的营造,专业性的经济适用林的经营管理,在饲草方面的种植等等,这些方面不仅是节水工程的一种体现,对于生态系统的改善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工程是节水农业的田间工程部分,介于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之间的一个结合点,是在节水灌溉工程或水土保持工程基础上对农田作业田块引进整治,充分发挥工程的节水效益,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可以简单地分为土地平整与田块规划调整两部分。
3.2.1土地平整。在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中,对于土地的平整处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措施,主要比较常见于水浇地和水田中,通过对当地地质条件的测量,根据土地的水平高度,在高低差上的距离,土层的厚度等等以科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设计,保证灌水和天然降雨都可以有效的利用上,尽量的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在灌水作业时,尽量缩短时间,减少渗漏的程度。
3.2.2田块规划调整。田块规划与调整也是节水土地整理的重要方面。如把坡耕地修成梯田,改大畦为小畦等。
3.3耕作与栽培技术
节水农业中的耕作与栽培环节,即狭义的农业节水,或称农艺节水。主要是通过田间耕作与栽培管理措施,降低作物生长期间的田间耗水量(也包括部分在输水过程中的地面蒸发损失)。是在兼顾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情况下,减少田间的无效水分损失,即降低田间的净耗水量,提高天然降水与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率。这一部分节水才是真正的资源性节水和效益性节水,是整个节水农业的核心部分。
3.3.1土壤蓄水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水分的供给到最后都是蓄积在土壤当中的,将这些水分保存在土壤当中,然后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经过科学的计算,在一米厚度的土壤当中蓄积的水分相当于在半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全年的降水量,所以说这是一个天然的大的储水库,在调蓄方面更的能力比较强,具有很大的潜力。
3.3.2节水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这种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中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都想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效益产出,在质量和效益上获取最大化,实现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节水制度方面,要尽量的缩减农作物的灌溉面积,实行用水取水制度,所用水量要和个人经济效益相关联,只有触碰到个人的经济利益,才能够提高节水意识,在用水方面有所节省。在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作物品种来进行种植,优化种植结构,尽量的减少高耗水的作物,以旱田作物为主,主要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然后选择最为理想的农作物种植品种,进行优化组合。
3.3.3节水灌溉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各项节水措施的实施到最后都是要落实到节水灌溉制度上的,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三个环节,都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争取在有限的水资源利用下产出最大的农作物产量,那么就需要对农业用水进行合理的灌溉制度制定。在农作物的生长期间,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针对不同的生长需求制定出不同的节水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节水灌溉。在进行节水制度的制定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质地状况,气候环境和周边的条件等等,来对农田进行节水方面的制定制定,争取取得最大的节水效果。在节水制度方面,不仅要对技术上进行处理,还要充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力量在节水方面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要在节水宣传方面进行有利的推广,使灌区用户在节水方面提高思想意识,才能够使节水制度得到有利的执行。只有将技术和人的行为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节水灌溉制度的效用。
4 对于农村的水利灌溉工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将农业发展好,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的基础生活。那么在全球的水资源日益缺乏的形势下,就需要加强对于水利灌溉工作的管理,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用水机制上进行完善,加大对水利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农村的水利灌溉事业服务。水利灌溉事业既可以改善生态平衡,又是实现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依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旱田节水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90-1
0 引言
旱田节水灌溉改变了一直以来农民耕地浇水的传统习惯,依照农作物的所需水量进行浇灌,不像过去大面积灌溉,造成的水资源和财力的浪费。旱田节水灌溉技术不但节省了水资源、还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因为随着生产产值的提高、单产产值的提高、农作物质量的提高、病虫害的降低、化肥量的降低、电能源的降低、人工费的降低,都大大提高了环境效益。因此可以看出,农作物旱田节水灌溉技术是有深刻意义的。当今我国普遍运用和研制推广的旱田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经过农业研究人员的努力,有很多技术是可以广泛推广、使用的。旱田节水灌溉技术具有灌水法、输水法、灌溉制度、田间辅助等方式。
1 如何进行节水灌水
灌水的方式其实就是田间配水的方式,指的是怎样将已经灌溉至田头的水资源平均分配到农作物的根系中去,具体的途径分以下几种:
1.1 喷灌途径
喷灌途径是根据整体的动力机械、水泵供水供压、水的自然落差等,让水经过管道送至灌溉区域,再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出去,在空中形成水滴状,平均的散落在田间完成灌溉工作。这样的方式可以广泛的被使用。
1.2 微灌途径
微灌途径有滴灌途径、微灌途径、脉冲灌途径、涌泉灌途径等。地灌途径又由于机器的压力不等,分成常压状态滴灌和重力状态滴灌两种。依据机器设置方式的不等,还可以分成地下灌溉方式和地表面灌溉方式。可以依据农作物的具体需水量,经过灌溉方式、过滤系统和管道及安置在官道上的特殊喷头分水器、喷水带等,由于微灌就是指局部灌溉,所以可以让水和农作物所吸收的化肥、养分形成细小的流量,可以均匀的、细致的直接实施到农作物根部的附近。
1.3 渠道防止渗透途径
渠道的防渗途径是指在减少渠道土壤透水性或者创建不易透水的保护层才运用的技术方式。一般经常使用的方式有浆砌、石砌、混凝土砌、薄塑料膜及混合材料防渗措施等。
1.4 低压管道输水途径
低压管道的输水途径指合理运用机泵抽水的功能,经过管道将水运送到田间地头,让农田得到灌溉。水在流入田间后,依然是地面灌溉的范围。
1.5 行走式旱田节水灌溉途径
行走式旱田节水灌溉途径是指农民现有的农用动力机器也同样作为灌溉使用。匹配适合的灌溉装备,可以加强流动灌溉的实用性。行走式旱田节水灌溉机在有水源的条件下便能开始灌溉。由于这套设备是组装机器,所以拥有拆卸便利的条件,在干旱的环境里,可以准备这样的机器设备,这样不仅利于使用,还能达到为旱田灌溉补水的目的。
2怎样做到节水输水
由于我国的悠久历史,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利用土渠来进行田间灌溉的。可是这种方式将大批水资源在没有抵达实处时,就已经被浪费了。我国当今的灌溉渠道的水利用率指数很低,一般只能达到0.3~0的范围内,所以在运输水的过程里,节能水源的潜在力相当大。经常使用的方式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方式。
2.1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方式运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经常使用的有浆砌石块塑料薄膜、干砌石块、砼护面等,当前我国推广较多的是三面光渠道。在砼护面的情况时,渠道不够用还可以调用U型砼渠,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过水断面,还能提升输水流量。
2.2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不像渠道输水可以渗漏、水面蒸发。它不仅可以免除这些损失。还能对喷灌、滴灌和微观高要求输水,而通过地面灌溉可以运用低压输水管道进行输水。
3 旱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正确措施
3.1加大政府力度,将各部门工作有效协调合作
重视节水灌溉,将节水灌溉看成一项工程,积极调动各行各业的资金、项目、参与单位的工作,创优周围环境。
3.2开发潜力股,调动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国家和地方应当给予积极配合,激励农民的耕田种地。让农民作为主体,良好的进行计划,运用优量的内部投资引进外联。国家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将资金的分配管理合理利用。
3.3加大规划方式,严格遵守因地制宜的方针
科学务实的考虑当地土地资源、水资源、物种资源、资金资源、农民能力、效益方式等原因,进一步进行完善。
3.4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政府推广政策给予保障
当前政府一定要稳定全局,将当地的农民群众相结合,有效的根据当地的各项举措,开发利用旱田节水灌溉技术。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旱田节水灌溉的技术是各式各样的,每一个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有利条件,国家应当在农业技术上加大力度,更多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大家都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也更有利于旱田节水灌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周.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装备的三个问题[N].中国水利报,2000年.
关键词:节水灌溉;喷灌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65
农业灌溉用水是将水源引入到田地,然后浇灌农作物,目前我国已有的节水灌溉体系包括调配水资源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工程、农作物节水技术和节水技术的应用管理。节水灌溉技术工程是节约农业用水的重点,节水灌溉技术工程中还包括防止渗漏技术、喷灌技术、管道运输技术、逐步渗透技术、改进灌溉技术和对抗干旱灌溉技术。喷灌技术是浇灌技术中的重要技术,本文主要对喷灌技术进行分析。
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利用水泵压力或者不同高度的水流之间形成的水压通过压力管道将灌溉用水输送到田地间,这些水再经过田地间的喷头喷洒出来形成细小的水注,全方位均匀的落在农作物中,实现农作物的浇灌。喷灌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节约用水,减少人力,该方法适宜各种各样地形土地。这种方法除了有优点外还有容易受风的影响和投资高的缺点。综合该灌溉技术的优缺点,人们认为该技术的优点大于缺点,对水资源的节约有重要意义。
2 喷灌技术的问题
2.1 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喷灌技术是通过地面的水龙头旋转喷射将水形成水滴装喷射到土地中,水滴先落在农作物表面或者土壤表面,随着喷灌的水量增多,水分逐渐渗透入土地,实现浇灌的目地。在喷洒过程中水滴重量有限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外部环境的风比较大,可以将水滴吹到其他区域的土壤,甚至吹到更远的地方,浪费水资源。当外部的温度较高时,落在农作物和土壤表面的水滴容易增发,使灌溉的水量不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2 投资大推广困难
喷灌设备的安装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配,当然技术也是需要资金来提供的。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既缺少水资源,又缺少资金,导致喷灌技术实施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经济到这个地方去,促进当地发展的同时节约水资源。
3 喷灌的方式以及适用性
3.1 固定管道式喷灌
固定管道式喷灌是将主要走水的管道埋在地下,水流也直接在地下流动对土地进行灌溉,这种喷灌方式的节水效果不太理想,但是其灌溉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这种灌溉方式不经过地上浇灌,受环境的影响小,可以适用于环境温度高,风大的地区进行土地灌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喷灌方式的投入非常高,这种灌溉方式主要节水的环节是在水的运输过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3.2 半移动式管道喷灌
半移动式管道喷灌的主要运水管道固定,分支的喷射管道是可以移动的,在分支处可以将管道拆接,以便于浇灌不同区域的土地。半移动式管道适合浇灌面积大的区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土地干旱程度调整浇灌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是半移动式管道有它的缺点,就是需要专业人员定期维护管理,防止分支管道的损坏,减少因管道原因提高的资金花费。
3.3 中心支轴式喷灌
中心支轴式喷灌是将分支管道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就以固定一端为中点,呈环状喷灌土地。这种灌溉方式的应用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灌溉土地中没有阻碍物存在,能够使水资源分散到足够大的范围,主要适用于平原地区和大范围的农场。但是中心支轴式喷灌面积只是圆形喷灌,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无法喷灌,这是这一灌溉方式的一个弊端。为了克服中心支轴式灌溉的弊端,现在科学技术研发了可以采用分支管道进行水平移动浇灌,浇灌面积不仅可以呈圆形,还可以呈矩形,方便了带走边角的土地浇灌。为了使灌溉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地形土地采用不同类型的灌溉方式。
3.4 纹盘式喷灌
纹盘式喷灌需要应用软水管道,由软水管道来供应喷头喷水,软管和喷头是一个整体,软管呈盘形围绕在喷头周围,在灌溉时可以调节软管的盘曲实现边走边喷。喷头的喷射范围可以进行调节,最大可以喷射到10m。这种喷灌方式适用于投资小喷灌单位范围大的土地。
3.5 滚移式喷灌
一. 喷灌 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道系统和喷头等喷灌系统形式:管道式喷灌系统和机组式喷灌系统
a管道式喷灌系统:以输配水管网为主体,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
b机组式喷灌系统: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机械利用率高,单位喷灌面积的投资较低,在农业节水灌溉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二. 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问,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微灌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一150kpa;灌水均匀度高,可达80一90以上;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但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敌对过滤系统要求高。微灌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
微灌系统形式: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
a. 滴灌
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为2~12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