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5:58: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设计的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现代建筑不断增多,建筑设计也变得日益重要。现代建筑设计原则主要表现为:①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是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前提下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综合环境因素。尽可能地采用低毒或无毒材料,如使用无毒或低毒性涂料,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装修地面等。选择材料时尽量减少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人体舒适性。合理设计、引导自然采光,即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又满足视觉美学的需求,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采用吸声材料来提高建筑的隔音效果。②安全原则。现代建筑设计应树立安全观念,充分重视建筑消防设计,从防、堵、灭、逃、救几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不但注重单体建筑消防设施、通道、疏散距离的设计,还要注重居住区消防设施配套设计,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设计出安全、可靠、合理的消防系统。
2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
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主要表现为:①舒适性的要求。建筑不仅要考虑美观和耐用,同时也要将舒适性列为建筑设计的首要问题。对于居住在建筑物里的使用者来说,不仅有健壮的青年人,还有年迈的老者和幼小的孩童,类似这些问题都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务必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不只要求建筑要达到质量安全要求,而且还要在很多功能空间具备合理的、舒适的利用价值。②适应性的要求。a.多样性。由于人群对居住条件需求的差异,对建筑功能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建筑设计要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满足特定群体对特定建筑功能空间的需求。例如,对于楼层的要求:别墅、小高层、高层建筑以及复式建筑等。b.抗震性。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全世界有关地震的报道被媒体广泛的传播。因此人们也开始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日益增加。现代越来越多新型抗震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建筑设计中,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可以给人们建造出舒适、高质量的建筑。
3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
(1)建筑平面设计的地域性表达。①场地因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建筑的平面形状多受基地大小、形状、位置的影响。小块的方整地多适宜建造塔楼,窄条狭长场地适合建板式高层,地处十字路口、丁字路口、锐角交叉路口时,建筑平面要针对地形、地理位置的特点加以苦心经营,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对其体块的推敲要能在各方面争取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周边建筑与交通现状及景观等环境因素均会对建筑的平面和形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②平面形式在建筑平面设计的地域性表达。平面设计除考虑基本功能外,还要对结构的可行性、经济性、施工的方便性等方面有所考虑。建筑标准层平面形态的构成主要分两种:简单几何形体构成,如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由简单几何形变化组合构成,常用的有切割法、剪切法、平移法、叠加法。随时间的推移,建筑造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但平面的基本形式却逐渐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一些稳定的风格,比如“井”型、倒“丰”型、蛙形平面经久不衰,因为采用这些类型的平面形式每户的大小房间均可以获得自然采光和对流通风。(2)立面设计的地域性表达。①立面细部元素及装饰工艺的地域性表达。从立面细部元素入手,传统地域建筑和民俗建筑细部元素的借鉴对建筑的整体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其建筑立面的细部元素可以表现历史传统中的某些回忆、片断,表达地域的精神特征。尽管早期建筑的先驱曾激烈地反对建筑中的装饰,但装饰从来就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得体的地域性装饰使建筑更有亲和力、更具人性。比如热带地区建筑的遮阳就常常结合装饰艺术成为地方建筑的重要特征。②立面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地域性表达。色彩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语言和因素,在立面设计中,有序的建筑色彩搭配,不仅能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也使城市独具个性。并且色彩的运用对城市意象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4结束语
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逐步深入,现代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地域性表达,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更好的融入环境,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慧,等.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性的有效综合[J].科技尚品,2015(11).
[2]李亦乔,等.论当前建筑设计中如何有效把握地域性特点[J].建筑建材装饰,2015(19).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建筑品质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推动下,建筑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利用现代科技来兼顾建筑的美观和实用功能,对于建筑外形遵循美学来展开创新设计,用现代化技术来创新设计建筑的实用功能,使最终的建筑设计成果既能符合社会发展,同时也能够凸显强烈的设计风格。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需要建筑设计师能够综合平衡各方面的设计元素,以高品质的建筑设计成果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1.1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在开展建筑施工之前,建筑设计师需要依据建筑设计的要求与任务提前预设,模拟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或者建筑完工投入使用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化的施工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与方法进行设计表达与规划。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建筑设计者需要根据社会对于建筑的实用以及规划要求,综合考虑与衡量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物的相关要求,使得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更加具有实用性以及适用性。
1.2建筑设计的特点
建筑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需要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的整体外观形态出发综合考虑,使得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所形成的建筑物能够具有最佳的实用功能以及突出的美观性。因此需要建筑设计师引入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来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进行创新设计,同时还需要从美学角度,来对建筑的外观进行创新的形象设计,使得最终形成的建筑外观能够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协调,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同时也使得最终形成的建筑形态拥有明显的个性与风格。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建筑设计师对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通过综合化的建筑设计工作来完成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方案。
2创新建筑设计模式
2.1标准化的建筑设计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高科技建筑设计水平使得建筑的外观形态以及内部空间设计越来越多样化以及复杂化。标准化的建筑设计使得复杂的建筑形态呈现了匀质感,复杂的建筑设计形态的韵律美感以及质量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构建以及模数来实现。独特化建筑设计形态需要综合建筑施工地段场地以及相关人文环境进行考虑,而独特化的建筑设计形态需要利用大量标准化构建元素来体现。
2.2进行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需要建筑设计者能够根据时展的需要来创新及升级建筑设计质量,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设计出个性化的建筑设计成果。个性化的建筑设计方案是由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工作当中综合考量建筑所在城市的整体空间规划,让建筑形态以独特的风貌呈现在建筑空间的重要地标或者节点当中。个性化的建筑设计使得最终以独特的建筑风貌能够点状突破城市的扁平化环境风貌,同时建筑设计师能够根据建筑需求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需求,以充满个性且和谐的建筑形态融入不同的城市街区或空间当中,不仅丰富及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并且给予城市活动更多的选择权。
2.3技术化的建筑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建筑科技水平,推动建筑设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以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方案来打造高品质的建筑物,使得在建筑施工以及建筑使用过程当中做到节约资源与能源,有效抵抗自然灾害,优化建筑的整体形象。利用现代化的建筑科学技术抵抗自然灾害,使得建筑使用者能够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建筑物开展正常的生产与活动,使建筑物更加具有安全性以及实用性;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倡导下,在建筑设计当中应用新型的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现代化的建筑技术优化了建筑的构造以及结构,使建筑的整体状态更加具有张力[1]。
3在建筑设计当中应用可拓展思维
想要做到建筑设计途径以及模式的创新,那么就需要建筑设计者优化建筑设计思维,利用科学化的建筑思维来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建筑设计思维模式展开探讨。
3.1用逆向思维模式来开展建筑设计工作
逆向思维的建筑设计模式也可以当作求异的建筑设计思维模式,此研究探讨esearchR279种逆向思维模式是将已经形成定论的相关观点和事物进行反向思考的思维方法,此种思维模式注重利用科学化的方法,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及解决问题,全面且多角度的对相关事物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制定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利用逆向思维模式给建筑设计师提供更加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建筑设计逻辑思考路径,让建筑设计师针对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个性化、科学化的解决方法[2]。
3.2利用联想思维来进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当中的联想思维模式是针对于相关问题的某个角度来展开联想,而展开联想的相关内容可以与问题相关或者不相关。建筑设计师最终的建筑设计目标是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建筑方案最终形成的建筑物的品质取决于观者对于建筑物的联想性。
3.3应用传导思维来开展建筑设计工作
建筑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经常会思考同一建筑物的不同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例如建筑设计中增加建筑物的窗户面积,可以提高房间内部的采光率,使得房间内部的光线亮度更高。但此种增加窗户面积的设计思维则可能使得建筑的整体保温效果降低,使得建筑物需要消耗掉更多的热能。此种设计方法不利于节能降耗,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开展建筑的规划以及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建筑内部的传导效应进行考量。此种传导效应是指同一建筑物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同一建筑内部的小区域发生的设计改变会对同一建筑内部的其他区域的相关环境以及风貌产生影响,此种传导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因此需要建筑设计者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能够结合实际的设计要求以及人文环境相关情况来开展科学化的建筑设计[3]。
4创新建筑设计方法
4.1创新建筑设计理念
在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以及建筑设计人文环境的相关条件下,通过对建筑设计功能以及形式的创新来传达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使得建筑使用者能够对最终的建筑物产生使用上的新鲜感和实用感,最终提高建筑设计的工作价值。建筑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建筑设计工作者能够利用多样化以及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来创新建筑设计理念,利用科学化以及丰富化的设计想象力来探索更加标准化、技术化以及个性化的建筑设计方式,让最终形成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发挥应有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应对建筑设计工作以及建筑设计要求有自身理解,突破传统的建筑设计思维,利用更加新颖以及科学化的建筑设计方式来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不仅能够体现建筑设计工作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得建筑物在使用上更加具有实用性,形态更美观,最终的建筑设计状态能够与周围的人文环境相协调,符合城市的建筑设计标准,使得最终呈现的建筑设计形态不管是在结构技术或者人文底蕴方面都能够支撑建筑设计质量。
4.2建筑设计理论的创新
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创新给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时代的发展需要建筑设计工作者能够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对关于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创新,利用更加先进化以及科学化的知识理论进行指导,来提高建筑设计工作质量。建筑设计工作者需要对建筑设计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形成拥有美观性以及实用性的现代化产物。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时要使得建筑物具有美观性以及实用,同时也要使得个体建筑物能够发挥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对于城市生产活动的服务功能以及城市环境的点缀功能,使得最终形成的个体建筑物与城市环境相协调[4]。
4.3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建筑设计当中
建筑设计者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设计工作当中,意识到生态环保理念对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生态环保理念能够引导设计师利用生态环保的思维来展开工作,使得最终形成的建筑设计方案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相处;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节能低耗,不破坏自然环境;让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和协共存。在生态环保的理念倡导下,我国的生态环保建筑理念取得了显著的设计成果,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对于生态环保而创建的多样式生态建筑模式,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将我国的实际人文情况以及生态环保要求相结合,拓展建筑设计发展空间[5]。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给现代的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机遇以及挑战,需要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能够根据市场对于建筑的实际使用要求来开展合理化的设计工作,利用合理化以及科学化的设计思维模式来创新建筑设计。在创新建筑设计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设计工作当中,拓展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设计途径以及思路,帮助建筑设计工作者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思维设计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作品,不断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美化建筑的外观形态,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淑.探析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散装水泥,2021(03):122-124.
[2]王欣,胡钧韦.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的方法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10):55-57.
[3]胡啸.建筑设计中的可拓思维模式及创新方法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3):18-19.
[4]范丽红,田大义.绿色建筑设计的模式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94.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环保,建筑装饰,优化设计
建筑设计工作作为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其设计的好坏对于建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建筑设计过度追求立面效果、建设节能环保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建筑设计与装饰设计未统筹协调等问题。建筑设计不仅包括建筑立面的设计,还包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建筑设计应该从建筑整体的全局设计出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任何一方面考虑不足,都将影响着建筑的成本和使用质量,因此需要特别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全局整体化考虑,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法,消除一些不利影响因素来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国务院最新提出建筑设计,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因此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相关要求。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到建筑的具体使用功能,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建筑物功能的基本要求,这就要对建筑的平面布置,流线组织,室内的光环境,声环境进行统一的优化设计,同时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行为学,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建筑达到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次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总体规划性要求,单体建筑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脱离不了社会大环境,因此,建筑的设计过程应该根据周围的环境以及国家政府的相关要求,不能做出违背法律法规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虑到原有建筑的状况,道路的走向,基地面积的大小,建筑的间距、日照、通风,以及城市绿化等等问题,来满足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然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设备布置方案,目的是在满足建筑安全适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减少投资。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施工成本以及投资预算,建筑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再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建筑单体和总体使用要求,对于建筑使用的材料设备工艺等也要进行选择,满足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绿色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尽量选取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选择适合建筑实际情况的设备工艺措施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最后,建筑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美观性要求,建筑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处于社会中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美观性要求,因为美观的建筑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工作和生活更加舒心。
2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过度追求立面效果,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特殊国情,形成了建筑市场的非常快的节奏,再加上行业及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建筑设计方案阶段以立面图是否美观做定论,忽视了建筑体型组合与结构形式选用是否合理、建筑平面布局与周围环境和建筑是否协调和统一、建筑内部空间尺度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建筑内部房间的通风和采光是否被建筑体型和周围建筑所限制和干扰,建筑立面体型下的设备和管线布置是否合理,建筑立面是否与绿色建筑节能要求相符合,建筑立面材料及构造在施工和使用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因素,导致后期设计实施中经常出现分区不够合理、流线不尽合理、造价偏高,使用过程中内部声光环境不合理、细部构造处理不到位,材料工艺出现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对建筑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维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2.2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存在的问题
建筑节能环保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下,设计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今后设计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目前的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中,普遍存在未考虑实际情况,为满足规范或规定要求,选用不适用的工艺和设备,如为达到立面效果选用了能耗高的围护结构或工艺设施,对用水量很小的建筑设计选用中水回收设施,对降雨量很小的地区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对严寒地区选用全玻璃幕墙等,既增加了建筑前期的投资,又对后期使用和维护带来了负担,造成了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违背,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要求。
2.3建筑装饰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建筑业发展的特殊环境,导致现阶段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是两个独立的设计阶段,建筑的内部空间使用和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一个建筑的建筑和装饰设计由不同的设计单位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造成了装饰设计与前期施工图设计的许多脱节和不合理现象,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装饰设计变更了原有建筑的平面布局,使用功能,墙体分隔,甚至影响了原有建筑结构构件受力分布,其还变更了原有建筑采暖系统或通风系统等设备工艺、电气线路及开关灯具,造成的结果是影响了原有建筑的平面流线和功能组成,影响了原有建筑的防火和疏散,影响了原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影响了原有建筑的设备和工艺布置,影响了原有建筑的电气安全和照明使用,最终对建筑的功能使用、建筑防火、安全疏散、建筑结构耐久性、建筑设备的合理布置、建筑电气的正确使用造成了相关的许多问题,同时造成了建筑的返工和二次投入,对资金和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3建筑设计过程的优化改进对策
3.1建筑设计优化
针对于当前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建筑设计行业道德水平,避免不正当竞争,对前期设计阶段制定统一的时间要求和技术标准,在方案设计阶段加强建筑的结构布置及形式、设备工艺及选型等相关穿插设计的优化审查,同时不断的提高设计人员各方面的设计能力和认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增加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声环境和光环境设计,对室内空间的尺度按照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行为学进行综合考虑,为使用者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对建筑材料的选用要因地制宜的选用合理经济适用的材料,不能盲目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同时对建筑细部的构造安全性进行必要的论证,挑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不给建筑后期使用和维护留下安全隐患。
3.2建筑节能环保设计优化
对于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除了认真执行节能规范的要求外,笔者认为公共建筑要合理选择外墙窗户的形式和大小,避免能耗增加能源浪费,建筑能耗指标应进行模拟验证,避免盲目套用修改指标,造成设计和实际不符。建筑的绿色环保设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投入小收益大的节能环保工艺措施,避免选用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不适应,与厂区的生产工艺不匹配,与建筑的使用功能不能很好结合的绿色建筑措施。同时不能盲目注重追求绿色建筑的星级而流于形式化,使许多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成为摆设,造成资源和能源的二次浪费,与绿色建筑的大原则相违背。
3.3建筑装饰设计问题优化
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其中建筑设计一体化包括了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一体化设计后避免了建筑设计和装饰设计无法结合的许多问题,同时保证了建筑设计、装饰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统一,对原有的设计意图,平面布局,流线组织都能很好的保留和实现,对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艺、建筑管线、建筑标志与建筑装修能够统一考虑,既保证了建筑功能完整,结构安全,装饰美观,又避免了装饰过程中的各种返工,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实现造价成本的优化,对提高建筑的整体适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专业化、一体化的设计,建筑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应该重视建筑设计工作、完善行业标准、提高综合设计能力、重视绿色建筑设计、逐步推进建筑设计一体化,通过合理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健康、完美发展,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空间物质上的保证。
作者:曹建峰 单位:大同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张立勇.浅谈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3):75.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性;内涵;变化;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生产是各行各业活动正常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筑设计是整个项目工程开展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等各个阶段。为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经济理念是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关键,对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性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证建筑设计经济性的合理化,从而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建筑设计经济性的内涵
建筑设计的经济理念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建筑的前期策划、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等各个不同的阶段。受自身特点的影响,建筑项目的实施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其建造和施工过程的能源消耗均涉及到经济理念。建筑设计的实施目标是一个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各目标间相互联系、制约、协调、平衡发展。面对建筑项目实施的巨大能源消耗问题,对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和经济的合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实行。因此,建筑设计需要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对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以及技术选择等各个方面均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实现在有限的经济资源条件下达到建筑建设要求的目标,促进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二、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变化
受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在现代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视角下,建筑设计的价值理念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新时期对建筑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也越来越大。对于建筑设计领域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设计产品观念的变化
新时期,对建筑设计时的经济学视野的知识面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建筑物具有商品属性,树立了最终建筑物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产品观念,在注重设计职能的中立性和公益性意识的同时,面向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二)建筑设计市场竞争机制的变化
在现代经济体制下,建筑产品生产的指令性任务减少,委托性任务的增多大大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建筑设计方案必须在满足方案技术和美术要求的基础上,将经济效益作为关键因素,从而保障建筑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建筑设计产品供给方式的变化
建筑设计产品供给方式已逐渐转变为招投标定货与自主开发现货两种方式并存的状况,建设单位对于建筑设计方案的要求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
(四)建筑设计产品需求方式的变化
目前,建筑设计产品均为多元化分散消费主体的需求方式,以需求定供给的建筑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对建筑设计方案的要求变得更加切合市场需求。
三、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化是在有限的资源下,满足建筑设计的艺术要求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建筑设计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设计思想陈旧
设计中的错、漏、补,使工程造价出现“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
(二)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缺失
在某些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只片面追求新、奇、特与豪华高档,而不考虑建筑的适用与经济,造成了设计产品的实用性严重缺失。
(三)建筑设计技术与经济理念的偏差
在建筑设计中,部分设计师缺乏经济观念,导致设计思想保守,只是注重立面造型而不注重经济方面的分析比较,很难实现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化。
四、如何实现建筑设计经济的合理化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化是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促进整个建筑项目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促进建筑设计经济合理化的实现,从建筑的空间组织结构设置、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组织等环节实施建筑设计的经济性策略。对此,本文针对如何实现建筑设计经济的合理化提出了战略对策。
(一)集约化对策
在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立体地开发用地空间,发掘城市地上及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益,提高城市容量。在建筑空间的构筑中,还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节约建筑空间。同时,要注意结合废水净化、雨水收集,设置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系统,并积极采用各类节水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用水量。
(二)适宜性对策
技术设置要做到切实可行、经济有效,就必须从地域经济的客观条件出发,与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相适宜。此外,建筑设计要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相结合,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耗、物耗。
(三)循环利用对策
建筑的循环利用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结构构件、照明设施、管道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
五、结语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项目进行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设计的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为顺应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建筑工程的发展逐渐趋于高效化、集约化和经济化。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在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宏观的经济性理念,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标准,运用各项经济性措施,实现建筑资源利用率以及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得建筑在经济性和艺术性上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博.建筑设计中地方风格与追崇主义之间的矛盾关系[J].技术与创新管
理,2009.
[2]章新海.试论建筑设计与经济的关系[J].工程与建设,2006.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术;关系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建筑耐久性以及美观性方面。为了提升建筑美观性,应该将美术与建筑设计相融合,充分体现建筑美感。因此,对建筑设计与美术关系要点进行详细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设计概述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涉及很多内容,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方案。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于建筑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技术逐渐成熟,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改,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具有变化性特征,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多涉及变更。除此以外,现代施工设计还要求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与美观性,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的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结构设计、设备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以及使用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协调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以及各种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设计是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结合,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美术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实际需要。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美术设计,同时美术设计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审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应该将建筑设计与美术相结合,美术设计在建筑设计理论应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完善。为了不断适应人们对建筑日益增加的应用需求,应该加强对美术应用与结合的创新,创新美术设计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想中至关重要。
3建筑设计中美术的应用特征
在美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美术设计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美术设计的发展。通过对美术设计思想进行创新,就会对美术设计思想赋予新的特征。比如,通过对美术设计思想进行创新,能够体现出美术设计思想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思维特征,其中形象思维应有范围最为广泛。形象思维具有直观性特征,因此属于一种直觉性思维,其主要是应有具体的现象思维内容作为美术设计的状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对美术设计思想进行创新和应用,必须明确形象事物的鲜明特点和深刻意义,这样才能够对建筑进行创新设计。现如今,建筑设计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完善和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有效运用美术设计思想,应该适当增加建筑设计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增强现代建筑活力,促进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美术设计思想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4建筑设计与美术关系要点
4.1构图设计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在建筑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过程中,涉及各类设备安装、布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布局,能够促进建筑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美观性。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优化构图设计的美观性极为关键。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房间的功能需求、形状、颜色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敲和研究,这样才能够优化建筑工程空间构思图,并针对这些构思图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
4.2透视设计方面
现如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绘画措施和要求,同时将轮廓与线条色彩进行有效结合,严格控制构图中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系统化设计流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画面主体形象进行准确判定,在绘画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在画面的处理中,应该尽量确保画面的准确和清晰,同时严格控制各个线条比例。在建筑设计方案中,三维性的透视效果图十分关键,通过三维透视图,能够直观的体现出设计意图,便于业主接受,而且其图解性易于解说。透视的种类很多,与建筑绘画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4.3质感设计方面
建筑工程体积比较大,而且材料质感、色彩深浅、虚实也是不同的,因此,建筑工程所表现出的情感、质感也是不同的。从美术质感的表述方面看,建筑设计师在表达设计思想时,应该准确绘制出物体质感效果图,尽量减少实物与效果图之间的区别。比如,使用体积大、色彩较暗、实体的、较粗糙的材料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尽量减少实物与效果图的区别。
4.4色彩设计方面
室内、外设计均属于环境艺术。在色彩的处理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各种特殊色彩,在色彩设计方面,优化色彩处理,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由于特殊的色彩而造成人们心理和心情的变动。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逐渐提升,在室内外设计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室内环境中各种色彩的合理搭配,同时,对于室内物品的陈设和色彩搭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色彩设计方面,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设计。
4.5虚实设计方面
建筑工程具有物质与精神、实用与美观的双重特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中,首先需要注意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审美要求。建筑工程是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也是虚实结合的表现。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美观性,必须优化内部空间的组织、外部造型的艺术处理以及建筑群体空间的布局形式。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建筑工程体量大小、体型结合、立面及细部处理等。
4.6一体化建筑布局方面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建筑自身的结构、空间布局、色彩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建筑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考虑其与区域文化相互融合,这样才能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在建筑设计方面,建筑与文化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环境通过建筑来决定文化,而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了区域文化。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之间的融合能够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性和时空特性;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自身是一种文化体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文化主体;相对于文化而言,建筑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建筑、环境与文化能够共同构成城市和区域的特色。
5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5.1严格进行环境评估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提升建筑工程生态效益,因此,应尽量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对于环境的评估工作,根据建筑物周围的各种环境特征,促进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统一。
5.2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如今,高能源消耗的建筑转化为生态型的建筑是建筑工程设计优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免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还应该对后代人的生存进行考量,建筑设计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尽量避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以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类资源以及住户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各类资源。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美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艺术性,美术感较强的建筑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而且还能够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视觉疲劳。因此,将美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使建筑更具特色。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建筑设计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将美术融入建筑设计中,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微.建筑设计与美术[J].文学与艺术,2011(05):68.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协调研究
前言
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是最近十几年新兴起的比较热门的学科。室内设计是以建筑物内部的物品等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的标准。现代室内设计以符合时展、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出发,其核心部分是人际活动,始终将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放在首位,全面设计,体现整体设计的效果。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环境的新表现。建筑的灵魂是室内设计,体现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1]。
1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在实际设计的时候是分不开的。室内设计以建筑设计为基础,建筑设计为室内设计提供依据。室内设计主要是指在设计的时候,要依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周围环境、具体标准等,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和设计理念,设计出舒服的、视觉享受的室内环境,而且还符合现在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室内设计要求设计出来的环境不仅是简单的实用,而且要把具体的建筑风格展现出来,将我国的基本任务也当做室内设计的最终目标。
室内设计是一门新型的学科,然而,它却为人们的室内环境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建造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的工作。在建筑物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加工改造,在实际情况可行的情况下,进行完善的设计。室内设计实质上市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室内设计有公共室内设计和家庭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其实就是在室内能够发现的所有的相关物件,门窗家具等,都可以归为室内设计。为了紧跟时展的潮流,室内设计也逐渐重视其发展,相继涌现出多个室内设计机构。室内设计已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未来产业之一,将会在半个世纪内保持一个上升的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符合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2]。
建筑设计指的是在进行建造之前,就已经有所规划,按照规划好的建筑样式,把考虑到的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好,都构思完整后再进行的建筑。广义上将建筑物的设计时所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统称为建筑设计。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设计的具体工作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学科、但狭义上的建筑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周围环境和外部条件以及经济适用。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筑经济适用且结实美观的建筑物。建筑设计是一种有准备的工作,而且是在每一步的工作中逐渐完善的一门设计。建筑设计在实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规范措施来实行。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按照既定的步骤,认真完成。
2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研究
对于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研究,可以从多方面来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物质文化的追求日益提高,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也迈向了新的台阶。对于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理念,也是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研究,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社会的各个行业逐渐分的越来越细,使得某一项的工作更加的趋向于专业化[3]。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在关于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方面,也应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方向,做到与时俱进,科学设计。与时俱进,就应该把握好自己的特色,做到与社会的发展接轨。对于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有绝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方面具备很熟练的业务能力,而室内设计的部门却不能够做一些复杂的改造和设计,以至于有时候还会不按照国家的规定来设计。因此,对于二者问题的研究,很自然的需要一个部门,能够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把室内设计的任务也一并拿下。这样,二者就更加显得融洽,更加融合。在外观的方面和内在的艺术品位方面,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二者的一体化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时,更多的考虑设计的出发点,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得二者更显得融洽,而不是格格不入。室内设计的程序是建筑设计程序的后续工作,建筑设计是为了后期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设计出完美的作品,在视觉上达到最大的享受,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一般是会把后期的处理问题考虑到的。一个完美的设计,不管是外形的建筑设计,还是室内环境,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能显得生搬硬套,互不配套。室内设计与周围环境达到相一致,相和谐,是设计的本质体现。由此可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师的延伸,是其完美思想的继续,因此,设计师很自然的就会在设计的时候想到室内设计的问题。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起点是相同的,都要尊重实际应用效果,符合工作条件,才能给设计出科学的、发展的作品[4]。
3 小结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探究对于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室内设计经常会遇到建筑设计中留下的不符合室内设计的部分,这样就需要对已有的建筑设计进行必要的改进,更好的进行室内设计。在人们更追求经济节约的当代,更好的建筑设计变的尤为重要,这样才能给使得后续的室内设计成本较低,而设计出来的效果却是很满意的。设计师需要充分掌握建筑设计相关的知识,而且能够很好的利用,设计出完美的作品。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还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设计的时候,要很好的分配资源,争取做到设计出低成本、高质量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得设计的发展更加趋于与时俱进的潮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来曾祥,陆震伟.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创新是时代精神,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才能更大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让中国建筑设计水平赶上甚至超越国际领先水平。但设计创新在不断训练创新思维和进行创新实践,还应该结合基本国情,融合传统文化,而且这也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更加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符合中国人审美眼光的优秀设计作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设计的创新将为我国建筑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将会设计出更多的崭新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1.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主体的内部障碍主要指创新主体的思维定势。这里所说的定势是来自以往思维过程形成的习惯,观念是对认识的内容的积淀,而定势则是对认识的形式、方法的积淀,思维定势本质上就是思维习惯。它使人们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反应倾向,跳不出框框、打不开思路,从而限制了人们的创新思考。它总习惯于将已有的固定模式机械地再现或套用过去的“正确思路”或“合格答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往往会屡屡不加思考地用同一方法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习惯性倾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我们用它来处理口常事务和一般性问题的时候得心应手,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分为专业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思维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和交叉性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1.1 专业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是建筑学专业本身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专业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专业性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研究科技类、环境类以及意象类等一些基础方面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环境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是根据建筑物周边的环境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环境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式创新方法和建筑环境式创新方法。科技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通过运用建筑科技而达到建筑设计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科技类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有:结构式创新方法、设备技术方法以及材料技术方法等。结构技术式的创新方法主要是在建筑科技中运用结构技术从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材料技术式创新方法主要是在建筑科技中运用材料技术实现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设备技术式创新方法主要是在建筑科技中对设备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
1.2 逻辑思维型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主要是指经过分析比较之后进行判断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逻辑思维法又可以分为联想式思维方法。从某一个事物联想到建筑设计创新一些方面的思维过程的方法。可以说是瞬间想到的便会解决的这种现象比较普遍。逻辑思维方法的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思维逻辑建筑方法分为归纳式方法和演绎式方法以及归纳—演绎式的方法。
1.3 交叉性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可以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两类创新方法,这两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不同,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科学类创新方法是与建筑设计和社会科学进行交叉而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也可以从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可以从社会学式、策划学或者心理学进行研究。自然科学类创新方法是建筑设计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自然科学类创新方法主要有生态学式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和仿生学式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2.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选择阶段;实施阶段。
2.1 准备阶段。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创新客体进行考察。在准备阶段涉及到
可能性空间的概念,可能性空间的概念主要是事物发展变化中面临的各种可能性集合称为这个事物的可能性空间。可能性空间主要是有食物的本身所确定的,并且对于建筑设计来讲,这种可能性空间也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它的创造性可能是由于创新客体本身的各个方面所造成的,客体本身这些方面的集中,从而形成建筑设计创新的可能性的空间,而且建筑设计的创新是多方面的,也是多角度的,并不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所以在建筑物进行施工之前,应该进行研究讨论建筑设计的创新客体能不能满足在创新的条件和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条件或者要求,说明建筑设计的创新不够成立,并且建筑设计的创新条件和要求也会随着外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2 选择阶段。
如果我们得知,建筑设计创新的客体具有创新的可能性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选择,优秀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在选择阶段一定是成功的,在偶然的情况下或者无意识产生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并不满足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这也体现选择的有效性,在选择阶段,有效性目标主要是涉及到建筑设计创新的主体,因为在建筑设计的选择阶段为最后的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明确了主体方向。选择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某种创新角度选择相应创新方法。
2.3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运用的控制以求达到成功的成果。实施阶段就是为了进行控制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让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沿着创新方法自身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成功,在实施阶段采取有效而主动的控制方法,是为了能够让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的成功率达到更高。目前对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控制有很多的方面,并且需要这方面共同作用:首先,创新方法的过程控制一定是在满足创新方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建
筑设计发展的多面性,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主要出发方面。并且根据创新过程的出发点不同从而使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专业型、思维型、交叉性等。并且,随着创新过程的不断深入,使建筑设计创新方法面临更多的问题,所以也会随着问题的出现而引进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规律,所以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根据目标不断对这些理论知识和规律进行取舍,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我们前进的方向。最后实现了目标的建筑设计创新也就达到了我们对创新过程的控制,完成最后方法的实施。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建筑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主体在各种控制条件下形成的建筑设计创新。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科学的创新方法。为了保证社会不断的进步,民族不断的强盛,人类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创新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古老而又万古常新的命题。在建筑行业中,创新是建筑行业中不断发展的源泉,建筑设计的创新必须坚持建筑设计绿色思维;推广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思维的作用。从而达到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郑斯理,姜则昊.关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研究分析[S].城乡建设,2010(15).
[2] 裴勇泽.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S].山西建筑,2011(22) .
[3] 郁文平.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S].建筑设计管理 ,2010,27(1):25~26.
[4] 周双燕.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探讨 [S].建筑学研究前沿,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