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1 15:14: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联网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物联网;高校;档案管理
对于大学而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高校都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校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恰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即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究,找寻有效的措施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
一、物联网概述
(一)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相关条例或者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通讯,以此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特点
1.智能性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将获得大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2.互通性通过物联网技术,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或者任何物体,都可以随意的进行互通,获得所需的信息,实现网络共享。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三层:一是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感知技术将档案的存放位置、档案的来源和档案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储存。运用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对数据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减少由人为操作导致的工作失误,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除此之外,对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加以运用,可以建立档案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对高效档案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二是网络层的关键技术,它主要是负责远程监控和自动监控等。三是应用层的关键技术,它主要依靠云计算平台,因为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既包括学校的档案信息,也包括个人的私人档案。学校的档案信息是可以公布的,而个人档案由于涉及到隐私问题就不可以公布,通过云计算平台就能够对其档案实现智能化管理。
二、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不统一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就必须实现两个“统一”:一是管理制度的统一,但是根据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同,制定的管理标准制度也不同,这一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二是技术标准的统一,目前关于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很难统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欧美国家的EPC,二是是日本的UID,三是中国的NPC。如果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档案管理技术标准,那么就不能实现网络共享,也不能降低经济成本。这对于物联网在我国的使用十分不利。
(二)资金缺乏,投入不足
为了能够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物联网技术,高校必须做好财务预算,准备充足的资金。但是目前由于物联网技术及其相关设备的价格都比较昂贵,高校要想购买完善的硬件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很多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都严重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互联网技术在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推广使用。(三)档案的安全管理受到威胁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较多,而且有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尚需改进和完善,例如数据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除此之外,在档案的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威胁,需要技术人员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来弥补这一漏洞,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三、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为了在高效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地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求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还要掌握物联网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水平,以保证在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时,及时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操作。其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认真学习、积极上进的精神,当物联网这种新型技术出现时,不要拒绝接受,要勇于去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最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紧急处理网络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一旦物联网技术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以免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促进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如果高校想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施物联网技术,就必须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在管理标准制定方面,制定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标准规范,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就根据这些标准规范来实施执行。同时,对于物联网系统的运用也要制定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它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行。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我国要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好能够达成协议,统一使用一个物联网技术标准,形成统一的物联网管理机制,这么做既能够节约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成本,还能够实现无局限性的资源共享。而对于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寻求社会各界的投资支持来进行解决。
(三)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用物联网技术,隐含一个潜在的威胁就是通过互联网传输方式可能会将档案的信息传递出去。而学校用的有些档案涉及到个人隐私,一旦被传递出去,造成的恶劣后果难以想象。因此,为了保证高校档案的安全性,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来消除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首先,在信息数据储存方面,技术人员需要建立安全完善反攻击性强的防火墙系统,防止档案信息被泄密。其次,技术人员要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对档案的相关信息进行全天候随时随地的监控,一旦发现档案信息被泄露,及时进行跟踪和追查。最后,制定信息文件加密处理,对于一些机密的档案信息通过加密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特等机密的信息文件采用隔离方式进行处理或者局域网限制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很多高校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物联网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这就需要学校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进行摸索和实践,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来推进物联网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刚,苏本跃.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35-137.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实现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农业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从影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入手,探析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村企业进行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着重注意的地方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 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用
在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之中,通过对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水平,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充分注意到建设思想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之中,人们通过把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管理的手段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好物联网技术这一手段,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满足现代农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要。
1 影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的几点重要因素
1.1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水平因素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过程中,会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和传统的农业信息管理理念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有的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已经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应用物联网。但是,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仍然难以将计算机设备合理地利用起来,只将这些设备用于日常的办公。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农业信息管理人员通过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对信息化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提升农业信息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有效地发挥出物联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促进效用,成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助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上升,用户对于农业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有效地开发出新型的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认知因素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信息管理领导对物联网应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其集中体现在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要性评估不到位。在实际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之中,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被传统的思维观念所笼罩,只注重对农业信息的收集,并不注重对农业信息的合理利用和分析,难以充分发挥出农业信息的宝贵价值,严重浪费了农业信息资源。
1.3 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观念因素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过程中,农业信息收集管理人员只需要将农业信息资料收集进入相应的保管仓库之后就没有别的任务了。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的逐步提升,对于存储的信息的合理利用已经逐步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因此,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应当合理地改变自身的观念,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重视对物联网资源的获取。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仍然难以意识到对物联网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重要性,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2 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效果的策略
2.1 强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意识
为了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农业信息管理人员应当保持对物联网技术的重视和关注,并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勇于进取,选择合理的物联网应用方法,并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对尖端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获取。与此同时,农业信息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并逐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管理技术。除此之外,农业信息管理人员还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意识,注重对农业信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阔自身的视野,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引进到农业信息管理过程之中。
2.2 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配置水平
在进行农业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为了有效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就需要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之中,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大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与此同时,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水平进行提升,有效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具体来说,不仅要为农业信息化管理部门配备计算机设备,还要配备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设备,充分满足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对于软件方面,要选择完善的软件进行使用,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3 引进物联网技术人才
为了充分保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还需要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引进更多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与此同时,农业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定时开展对员工的物联网技术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完善农业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此同时,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农业信息管理的紧要任务。针对这样的情况,农业信息管理工作者要勇于担负起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不断优化设计农业信息化管理的设计方案,提升农业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农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相关单位要牢牢抓住科学技术更新的契机,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凌.浅谈农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4(3):12-13.
[2]王芳,汤明.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4(4):60-61.
[3]徐小莉.浅谈农业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6-47.
[4]甄学云.试谈企业农业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泸天化科技,2014(1):89-90.
【关键词】 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体系 物联网产业链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国家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考虑做出的明智举措。“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尤其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领域,如今人们即将经历另一个世界信息产业的浪潮,那就是物联网产业。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 ID中心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在由国际电信联盟的一份年度报告中把“物联网”正式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并进一步将其发展远景定位于一种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
一、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2009年“传感中心”成立以来,总理就曾多次强调要着力发展物联网并建议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来抓。在我国,“物联网”绝不是一个完全的新生事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发展物联网某些关键性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同发优势。如于1999年在中科院启动的传感网研究,现分别在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和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拥有了多项专利,研发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的RFID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成为扩张最明显的产业环节之一,其市场规模见图1。
研究报告显示,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物联网,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而2010年中国物联网博览会上的《2009—2010中国物联网年度发展报告》早就指出: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1716亿元,2015年将超过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此外,建立在全国各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各种产业园、示范工程及物联网工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
作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以来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的主角,物联网毫无疑问将给中国带来一次大有作为的战略性机遇,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也存在着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有利因素。
二、培育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性分析
1、物联网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良好,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是当今世界上能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化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其潜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首先,数量上快速增长。国内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纷纷投身物联网产业。其次,规划上有条不紊。一方面,便于物联网形成产业式发展,中国传感信息中心形成了涵盖生产、研究及生活配套在内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在完成建设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的前提下,无锡市规划于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2500亿元。再次,产业联盟应运而生。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杭州在内的数十个省市已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2010年5月,由中科院、大唐电信、无锡新区创投集团等联合设立的首个“物联网产业基金”也全部交由市场化运作。
(2)产业链趋于完整。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包括感知和控制器件提供商、感知层末端设备提供商、网络提供商、软件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及服务提供商等六大环节。一方面,我国不仅在物联网感知和控制器件环节中实现了多项关键性突破研究,例如低频和高频RFID产业链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在应用上也渐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与竞争力。另一方面,拥有各自独特核心业务的各产业园区正促使产业链逐渐完整化。物联网创业企业集中度最高的上海嘉定区不仅在市场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软件开发方面拥有创新性公司,在主打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传感视频监控软件开发方面也吸引了相关外企,而且在晶体材料和新型智能安保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制造企业也纷至沓来。此外,国内网络运营服务及互联网发展迅速。国内三大运营商正努力寻找与物联网产业相结合的契机,不断开创创新性业务、积极探索应用性产品。
2、培育我国物联网产业潜在优势的重要性
(1)战略管理学家Porter认为,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的表现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之一。物联网本质上要求多样化产业间互通互联,因此培育我国物联网产业化体系的潜在优势有助于提升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水平及世界竞争力。
(2)培育物联网产业的潜在优势符合新型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趋势。培育产业潜在优势的过程能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应用市场和领域的快速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为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注入长期驱动力,改变我国处在国际贸易产业链低端的现实状况,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培育潜在优势有助于消除阻碍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各主体间通过频繁往来和信息交流实现的智慧和思想碰撞能促成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各类标准体系的建立;产业集群不仅是优秀企业的集聚地,且其智囊团作用的发挥必将在培育物联网专业人才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之间实现形成良性循环。
三、我国构建物联网产业链存在的制约性因素
1、产业规划较粗放,缺乏统筹意识
发展经济需要智慧,物联网给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契机。物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升温离不开政府给予的大力倡导与积极推动,但是在规划物联网产业战略的进程中,各级政府还存在着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
2、产业应用规模不足,应用层次及产业化能力偏低
在确立物联网发展十大重点应用领域以前,汽车行业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为感知层及传感层两大领域中的主要应用,其层次较低,也比较传统。新技术生产力转化成本高,而生产规模又有限,因此十大重点应用领域中多项应用领域的拓展面临着难以与生产环节顺利对接、产业化能力与应用需求相互冲突的难题。
3、产业链环节部分欠缺,有待持续完善
处于物联网中下游的系统集成商(如中兴、华为)和三大网络运营商的发展水平现已接近了世界领先水平,感知层中若干种关键技术的研发也得到了高度认可,生产和市场规模都在逐年攀升。但其他环节如产业应用环节上的相对欠缺依然是物联网产业链完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障碍。
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1、增强政府规划物联网产业战略的统筹性意识
提高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科学性认识,增强对物联网产业规划部署的统筹性、整体性与一致性。一方面提高政府主体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培养与提拔具有专业管理才能及具备战略规划与实施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协调各级职能管理机构或部门的职责与分工,做到执行力的集聚、执行方向的统一,避免南辕北辙。
2、提供多样化的扶持政策
一方面在财政政策上,为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创新风险资金,解除企业对投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的资金瓶颈;对能成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物联网相关企业给予一定资金以示激励;利用政府各种税收、行政或经济的杠杆手段加大资金在物联网产业方面的倾向,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物联网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中游的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增值税返还等。另一方面在金融政策上,将企业的银行贷款项目转移至国家在银行实施的各项政策性扶持范围之内;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缓解物联网产业具体发展中可能遇到的资金瓶颈。
3、制定相关的物联网产业政策
首先,制定物联网产业内部的结构政策。政府根据相应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选择和确定符合各地区资源、资金和技术力量等条件的主导性物联网产业环节,并同时协调物联网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平衡发展。一方面,在明确各自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物联网所具有潜在优势的具体部门;另一方面,合理协调物联网产业内部结构的平衡。重视物联网上游技术研发环节上不断接近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帮助其实现生产力的有效转化;鼓励产业中游企业投资于物联网技术转化生产力的活动,逐渐实现物联网应用产品的高端性、高品质与高档次;在应用层面上,积极拓展物联网在重要民用民生领域的应用,使市场需求成为生产与研发的主动力。
其次,制定必要的产业组织政策。设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研究小组、物联网产业发展促进小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小组,通过与专家、企业各方的商讨或研究来预测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走势,为合理有效分配市场要素、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再次,构建共同进化的融合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物联网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的试点应用,推动“三网融合”的试点示范;搭建并持续维护物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大众化信息网络连接平台,使其走进百姓,服务民生。
4、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
出台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税收及税收优惠、产业规制及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此外还应健全物联网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国家或地方的标准制定规则及市场诚信机制等。
五、总结
全球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国内在发展物联网中已具备了产业化体系构建相关优势,但阻碍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障碍仍不可忽视。物联网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各主体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本文仅从政府的角度尝试如何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值得考虑的另一个视角是: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推动与努力。此外,当市场需求成为主导时,我国物联网的繁荣就指日可待了。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YJ09)和江西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07259)。)
【参考文献】
[1] 侯赟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
[2] 李晓: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0(6).
[3] 物联网要技术 更要市场[N].人民日报,2011-11-14.
[4] 房夏:中国物联网的现状及其发展因素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0(6).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关键技术
锅炉机电一体化节能控制系统探讨
探究如何强化油田安全环保管理的意识
配电网智能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
凯文·艾什顿来自物联网之父的五个想法
电气工程安装和施工管理方面的一些见解
雾霾愈烈——智慧城市的雾霾破解之道
分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刍议房地产测量与工程测量区别探讨
理论、构筑与实践——中外专家论智城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
论建立河道管理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养护和维修解析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外协队伍的管理
浅析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
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政策探讨
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成本管控解析
马普托大桥地下连续墙漏水事故处理分析
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对策
工业用自动化检测电仪的安装与维护研究
电站锅炉余热深度利用及尾部受热面综合优化
探究建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与方法
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举措的若干研究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存问题与处理建议研究
探究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对广东居民未来选择家庭住宅的前瞻性探究
建筑智能化系统安全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苹果拟在爱尔兰建数据中心,当地居民抗议
铁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防护的方法分析
城镇燃气工程的施工监理及管理要点之研究
常见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问题与管理策略初探
节能评估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查中的作用分析
探索国企从建设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发展之路
试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及预防性养护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电安装工艺技术之研究论述
青海省2016年计划草案:加大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及预防措施
土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技术要点分析
加强电梯物联网建设提高电梯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分析
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应用及发展的若干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 物联网 应用研究
引言
在我国举行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会议中,物联网的开发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事实上,早在2010年初,我国总理就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物联网纳入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中,换言之,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它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显然,我们的生活也因为物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它在物联网的推广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物联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早在20世纪末期,微软总裁便提出了物-物的概念。随后,这一想法得到了世界知名学府麻省理工的认可,并且正式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几年后,这一概念再度被国际电信进行补充,由此可见,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多个国家的认可。从本质上来说,物联网就是建立一个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的网络,这一网络的建设需要借助多种电子信息技术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工作,并且对其进行转换,最终达到物体信息传输的目的。物联网的信息传输突破了距离的限制,并且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系统管理,实现人对物品的信息管理,位置感知和实时监控等。
二、物联网的基本结构
作为信息产业的新兴产物,物联网的结构并不简单,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应用、感知和网络。
1、应用。在物联网的架构中,应用位于最高位置,它的作用是实现人对物体的管理和实时操控。
2、感知。和应用层相反,感知是物联网架构的基本,它与所有位于物联网的物体都有接触。
3、网络。网络是实现物联的根本,没有网络就无法实现物体之间相互通信。因此,它贯穿于应用层和感知层之间,它的作用是传递经过感知层采集到的物体信息。
三、物联网的特点
物联网跟互联网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物联网具有延长性强,能够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特点。物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各方面都有联系,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首先,物联网是需要部署多种传感设备,在感知技术中运用十分广泛。它的每一个传感器都有自己的信息源,感知的事物来自各个方面。
其次,物联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信息产业整个行业中,物联网都能涉及到,通信、传感、网络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身影。所以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样化的,服务形态以及应用能够实现多种组合。
再次,物联网可以对物体进行智能控制,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物联网能够让传感器进行智能处理,获取到相应信息后发出指令,让传感器进行智能化处理。
四、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的信息节点具有广泛性与移动性的特点,它的网络融合技术非常强。所以它的通信主要是以无线为主的,移动通信技术是当前物联网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
五、移动通信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较为复杂、在传输、管理、维护上都有专门的系统负责。所以移动通信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方式是包括多方面的:
1、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终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节点移动,能够与互联网感知终端互通,它是互联网信息当中的通信节点,也是通信过程中的传输介质。
2、移动通信技术非常成熟,覆盖区域非常广,在物联网中可以作为传输网络来使用。
3、移动网络维护平台的管理维护功能都非常传输,能够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物联网使用移动通信功能来进行管理维护是绝对没问题的。
六、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近些年,移动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使用已经渐渐开始。但是,使用的范围还是有行业限制的,并没有完全的运用到生活方方面面中,如果要使该技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就应当继续努力,抓紧实现物联网与移动技术相通的规范制度。还需要不断创新,把物联网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快移动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运用脚步,让大家都能够意识到物联网的重要性,并且把物联网运用到生活中。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物联网 成品油 物流信息化
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于降低中国成品油的销售物流成本,规避经营风险,增大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在2005年初开放了成品油零售市场,2007年初开放了成品油批发市场,标志着我国成品油市场已经全面开放[1]。但是多年来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物流量大,物流费用惊人,如何发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费用,抵御汹涌而来的外资石油销售企业,已成为我国石油销售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争取市场竞争优势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成品油物流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管理”进行转型的敏感期,改变旧有的业务流程与运作模式是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客观需要,同时是改善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相互关系,促进我国成品油物流市场稳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本质上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2]。作为一门新技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最能体现它价值的行业就是物流行业。然而,我国成品油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借助物联网技术,加快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都注意到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硬件配置、人员配备上积极主动的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从软件配备上,通过采纳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先后建立了成品油销存信息系统、IC卡信息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促进整个物流系统的升级和优化。但是,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1.物流节点企业信息化程度偏低,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虽然我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整体信息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石油物流节点企业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无法实现在整个物流系统之间各个成员中高效快速传递,或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从而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整个物流体系的建设与管理的集成化与无缝化。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即使石油物流节点企业正在进行着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全局考虑,现有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没有兼顾到整体石油物流系统的优化与升级。
2.物流节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应用程度较低
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基础建设上普遍存在建设不平衡问题,表现在总部及区域公司硬件配置与通讯网络搭建完成情况较好,而在底层油库与加油站的信息化建设上则比较薄弱,有些作业还处在手工与计算机混合作业阶段,导致了整个物流信息网络体系难以体现整体效益。同时,物流系统节点之间由于没有统筹的安排,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表现在一些成品油销售企业之间的数据快速传递失真,整个物流信息系统没有发挥网络作用,动态响应、自动控制与智能化程度较低。
二、物联网: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创新与发展的引擎
物联网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再通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就是物联网。物联网伴随新的业务共同发展,他包括多种不同的通信模式,如物与人通信,物与物通信。
现代化的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管理必然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生产运作系统。现在,物联网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尚未被很多成品油销售企业意识到。物联网信息技术对加快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的信息化进程贡献将是巨大的。建设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智能信息系统的意义重大,物联网必将是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创新与发展的引擎,俨然会成为各个企业争相发展的重要对象,试图通过技术的不连续创新谋求企业自身的永续发展。
三、以物联网技术构建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
“物联网”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突破了互联网的限制,融合各种信息技术,将物体信息直接输入到网络,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也将推动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产业升级,使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经济发展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基于物联网优化成品油物流成为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提升利润空间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物联网技术建构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智能型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是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核心是实现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石油供应链效率问题。对于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说,基于物联网技术对整个企业物流系统进行智能的业务分析,物流数据才能转化为有用的物流信息,通过整合的方式提供给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
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多方协调、及时沟通的系统性任务。中国成品油销售系统重组的时间不长,成品油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潜力巨大,是各公司挖掘盈利空间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也是各公司亟需推进并不断加以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在物联网的支撑下,整个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都是透明可见的,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成员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完全和实时共享,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准确性和完备性;后台的分析系统则对前台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决策建议;同时使信息自动、智能地在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流通。提高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管理的效率,将成品油物流系统节点企业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更专注于成品油物流系统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成品油物流系统成员间的协作,从而提高整个成品油物流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存在若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构想。基于物联网的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快速采集石油物流信息,是提升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系统效率的一种全新的思路。当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在成品油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拓展,伴随着关键信息与识别技术逐渐成熟,运作管理机制规范,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同步推进,物联网将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物流管理革命,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产生价值的新途径,最终将实现“智能”的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物流供应链系统。
参考文献:
[1]王继伟,段勇,范振忠.中国石油销售企业成品油物流SWOT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11(4):70-72.
物联网计算机的体系架构主要由运营支撑系统、传感网络系统、业务应用系统、无线通信网系统等组成。
通过传感网络,可以采集所需的信息,顾客在实践中可运用RFID读写器与相关的传感器等采集其所需的数据信息,当网关终端进行汇聚后,可通过无线网络运程将其顺利地传输至指定的应用系统中。此外,传感器还可以运用ZigBee与蓝牙等技术实现与传感器网关有效通信的目的。运用传感器网关可以实现信息的汇聚,同时可运用通信网络技术,使信息可以远距离传输,并顺利到达指定的应用系统中。目前,我国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有3G、WLAN、LTE、 GPR,而4G仍为试点阶段。
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提供必要的应用服务,包括智能家居服务,一卡通服务,水质监控服务等,所服务的对象,不仅仅为个人用户,也可以为行业用户或家庭用户。在物联网体系中,通常存在多个通信接口,对通信接口未实施标准化处理,而在物联网应用方面,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并不健全,这不利于物联网的安全发展。
物联网的安全和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样,永远都会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由于物联网连接和处理的对象主要信息安全是机器或物以及相关的数据,其“所有权”特性导致物联网信息安全要求比以处理“文本”为主的互联网要高,对“隐私权”(Privacy)保护的要求也更高(如ITU物联网报告中指出的),此外还有可信度(Trust)问题,包括“防伪”和DoS(Denial of Services)(即用伪造的末端冒充替换eavesdropping等手段侵入系统,造成真正的末端无法使用等),由此有很多人呼吁要特别关注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和一般IT系统的安全基本一样,主要有8个尺度:读取控制,隐私保护,用户认证,不可抵赖性,数据保密性,通讯层安全,数据完整性,随时可用性。前4项主要处在物联网DCM三层架构的应用层,后4项主要位于传输层和感知层。其中“隐私权”和“可信度”(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问题在物联网体系中尤其受关注。如果我们从物联网系统体系架构的各个层面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现有的安全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尤其在其初级和中级发展阶段。
物联网应用的特有(比一般IT系统更易受侵扰)的安全问题有如下几种:
1.Skimming:在末端设备或RFID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信息被读取
2.Eavesdropping: 在一个通讯通道的中间,信息被中途截取。
3.Spoofing:伪造复制设备数据,冒名输入到系统中。
4.Cloning: 克隆末端设备,冒名顶替。
5.Killing:损坏或盗走末端设备。
6.Jamming: 伪造数据造成设备阻塞不可用。
7.Shielding: 用机械手段屏蔽电信号,让末端无法连接。
主要针对上述问题,物联网发展的中、高级阶段面临如下五大特有(在一般IT安全问题之上)的信息安全挑战:
1.四大类(有线长、短距离和无线长、短距离)网路相互连接组成的异构(heterogeneous)、多级(multi-hop)、分布式网络导致统一的安全体系难以实现“桥接”和过度。
2.设备大小不一,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不一致导致安全信息(如PKI Credentials等)的传递和处理难以统一。
3.设备可能无人值守,丢失,处于运动状态,连接可能时断时续,可信度差,种种这些因素增加了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复杂度。
4.在保证一个智能物件要被数量庞大,甚至未知的其他设备识别和接受的同时,又要同时保证其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隐私权。
5.多租户单一Instance服务器SaaS模式对安全框架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产品开发,目前国内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WSN和RFID领域有一些针对性的研发工作,统一标准的物联网安全体系的问题目前还没提上议事日程,比物联网统一数据标准的问题更滞后。这两个标准密切相关,甚至合并到一起统筹考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第三,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