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30 17:47: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教研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目前为止,我们学校教师参与比较普遍和较多的网络平台教研的层级大致有: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师教育网、教育资源库)网络教研,闵行区教师培训远程系统,学校开设的校园教育教学专题网站,还有国家基础教育远程教育网等。
二、网络平台教研的内容
网络平台教研的内容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不一而足,涉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习评价、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名师有关教育教学的报告、优质课观摩、评课,参与教育教学话题的讨论、回帖,以及教育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等,其中就包括收看上海市“826”课程、上海市师德征文、上海市与闵行区各科网络教研等。
三、网络平台教研的优势
1.即时性
网络平台教研,与一般“现场”教研有很大区别:基本不受时间的制约,只要在规定的教研时段内,教师可以随时见缝插针地上网、教研、学习,获取有关信息,完成相关工作,这与“面对面”的“现场”教研有巨大差异,“现场”教研一旦结束,如果没有摄像、录音,就成为“绝版”,不可重复、再现,而网络平台教研则不同,可以是“一劳永逸”的、“永恒”的教研载体―――只要网络、网站不出问题、故障,就是教师教研的老朋友、守候者。
2.开放性
因为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就不会存在人与人面对面教研中可能出现的激烈的言语冲突,也没有碍于情面而欲言又止、只说些好话、奉承话,或是不着边际、不痛不痒的话。网络平台教研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这样的不足,使参与网络平台教研的教师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提问题,一针见血;说优点,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不虚美,亦不隐恶。这样的教研,当然才是真教研,是教师、领导、专家希望的实实在在的教研,也是富有实效性的教研,而不是走过场。
3.广泛性
相对于围坐在一起的“现场”教研,网络平台教研的广泛性十分明显,它不受身份、地域、专业等限制,志同道合的天南海北的朋友、同行,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研。
如,本人就经常与外省市,甚至是国外的朋友、港澳台地区的同仁,就共同感兴趣的教育教学话题、信息,进行“漫谈式”的网络教研,人员包括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还有关心教育教学的家长、领导与企业员工和医生、会计师、管理人员等,尽管有些人现在不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他们都是经受过学校教育,对目前教育教学工作非常关注,不乏真知灼见者,或者是他们企业、公司、单位的管理经验、模式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借鉴、迁移作用或启发益处的,这样“间接”的交流,对于取长补短,不无裨益。
4.高效性
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几年时间里,因为具体负责、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了由全国知名课程教学研究专家王荣生教授领衔的“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就有了真切的体验。
由王教授及其硕士、博士与特级教师组成的团队是我们学校、教师课题实践研究的后援团、指导队,很多情况下,因为时间、距离等关系,我们的教研活动就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来进行,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家团队,由教研组长牵头,各自建立了博客网站、QQ群组等,根据教研课题的不同需要,经常开展网络教研。
我们常用的是“QQ交流教研”,如,定好时间,同一教研群体的教师都在群里“现身”、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各抒己见,真的是热闹非凡,并且很圆满地完成了教研所要达成的预期目标。
以近期教研的、探寻散文教学的“范式”―――“百合花开”为例,组内教师各自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到网络平台上,供参与教研的专家和教师一起分享,在交流过程中,有专家引领,对全组教师教学设计中相似点与分歧处加以整合、阐释,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其他如英语、数学等组也是这样。教师对网络平台教研在时间、精力、效果等方面的节俭性、高效性广泛认同。
5.环保性
网络平台教研,无需花费大量的纸张、油墨去印制教研活动需要的材料,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办公,仅此,就能够为学校、国家节省可观的经费与资源,同时,对环境也没有任何副作用,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网络平台教研无疑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做出的又一贡献。
四、网络平台教研的拓宽
实践已经证明,网络平台教研适用的范围、领域异常宽泛,除了可以应用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以外,诸如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中小学教师与高校专家、进修学院研训员之间的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求助、指导,教研组与备课组之间的教研,还有课程开发、建设,家、校与社区互动平台,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教研的形式进行。
五、网络平台教研的局限
凡事都有利有弊,网络平台教研也是这样,其局限主要在于需要电脑、网络设备的一应俱全,这在发达地区没有问题,而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带的学校、教师,因条件限制,可能就不会这样幸运与“得心应手”了。
好在,随着教育经费在GDP中4%比例的提高,相信所有学校、教师都能够分享到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变化与喜悦。
关键词:网络教研;专业引领;教育信息化
校园网络教研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从另一种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使教研方法更加科学。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冲破传统教研单极传输的局面,让教研走近教师,让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使自由平等对话成为可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络教研从自发的、松散的行为逐步过渡到自觉的、有组织的行为,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是一项可研发的、有效的教研载体和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对教研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过去那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于是网络教研应运而生,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亮丽景点。
网络教研使学校一线教师跨越时空距离,能实现与同行、能手、精英、专家在线交流、探讨、合作、学习的愿望。能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学校教学的研究,改变学校孤军奋战、教师默默无闻、凭个体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状态,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教师们深刻体验网络教研的魅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插上翅膀,实现“人人、天天、点点”都可教研的梦想,开创教研“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局面,从而促进学校教科研可持续发展。使教师加深对共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识,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广阔的平台和通道,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课堂和学术讲座,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进行网络教研,实现零距离的对话,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它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会推动提升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会创造出充满生机的新的教师教育文化,凸显教师发展与研究的关系,促进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断深化。所以我们开展的这项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证性的资料。
网络教研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改变了教研活动面小的状况,使教师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交流变成了现实。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专业支持力量和资源的匮乏矛盾得到了缓解。总之,在高中开展网络教研解决了学校教研活动受到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专家聘请、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问题,可以实现“促进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目标,大家将在“合作共享”的网络中,促进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网络教研促进教师的发展,其一是网上交流,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一定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在教研活动中,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不可能人人的个性都能发挥出来。来到博客、论坛,网友自由发表心声。由于在网上,大家彼此神秘,因此消除了发言的戒心,教师的教学苦恼、问题、体会,都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自由地发表在博客上。教师发表的帖子中,有好多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是,在网上,人们会不留情面,对任何帖子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质疑与批评的讨论中,促进发帖的教师和批评的教师反思。同时,对别人帖子的质疑和思考,也是促进自己对教学的思考。
其二是网上交流,促进了同伴互助。现实教研中,因为同学校的老师碍于面子,又加上人员少,水平有限度,即便在研究中有话可说,也只是在同一水平循环往复,甚至吹捧,很难得到及时性的同伴互助。而网上集结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一线教师,也有各地教学骨干、教研员、各报刊的编辑,甚至教育专家。对同类问题有过经历、有过研究的教师都会对帖子有针对性地点评。同一个话题,未必全校的每一个教师都感兴趣,都有过思考。但是,在网络上就有很多人感兴趣而且有过深入思考,讨论能够持续下去,对问题持有者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其三是网上交流促进了教师和专家“过招”。网上有很多在教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理论和实践水平都非常高的专业人员。他们把帮助网友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或指点技巧,或讲授观点,或提出修改建议,或指出问题,或推荐相关文章,或组织相关的研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设计、反思等文稿发上去以后,经常能够得到热心的专业人员的悉心指点,使教师能够做到和专家“过招”,受益匪浅。
一、网络平台在区域教研中的优势
运用网络搞教研活动,可以使原有“以校为主”的教研范围扩大,教研网络更完善,形成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以强带弱、以强促弱的教研互动局面,从而使分散的教研力量形成合力,为广大农村教师的成长搭建互动平台,达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继而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实施地区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然而传统的教研模式有教师自我研究、会议研讨、教学展示等形式。面对面进行的培训、报告会议型的教研活动是其中最常见的形式,而这些活动的实效性并不高。一方面受到地域、时间的限制无法经常开展教研沙龙、公开课、主题研讨会等活动。另一方面现在的教研活动大部分教师充当听众,只有少数教师可以互动交流;三因部分学校经费等原因无法参与而缺席,无法满足全员参与。以网络平台(教师博客,QQ,QQ群)为载体开展网络教研交流活动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基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参加者不会受身份、地位的影响。无论是普通教师、特级教师,还是专家、学者、教授等都可以大胆展示自己,直截了当地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所以借助于网络开展的教研活动与传统联片教研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1 跨越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教研摆脱了地域限制,实现了每一位教师、每一个角落的学校都能全天候地与专家、教研员对话,与同行交流。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只要有台电脑,通过网络就能实现处于不同地方的人能够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论坛或者基于在线通讯工具的教研群体,大家可以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教育博客、QQ、 QQ群留言等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近年来,本人曾多次通过此途径回答基层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大家还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开展研究、共享成果,传递信息之及时,效果之显著是传统教研时代根本无法想象的。网络教研达到了一种跨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因此,网络教研提供了一条传统教研想做又做不到的便捷之路。
1.2 参与者多元化,使人人受益。传统的交流方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点到即止,交互面小、意见难以充分表达。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在线教师都可以针对研讨的内容随时利用QQ群畅所欲言,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交流密度高,交互面广。同时,网络的隐蔽性使大家没有了怕说错话让人见笑的拘泥,多了份畅所欲言的希冀和专注研讨的平和,少了正襟危坐的做作和冒犯他人的顾虑,多了份“不惧权威,更爱真理”的潇洒和率真。这更有利于引起参与人员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思考,无论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有更大的收获,真正起到教学研讨的作用,从而使每一位教师都从中获益。
1.3 时空延续,指导面广。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而网络环境下,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查看讨论记录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教育博客等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或者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博课上的帖子,了解各家观点,参与研讨。由于网络已深人到各所学校,因此影响面比较大,指导的面也更加广泛。
网络环境下的教研与教学活动可极大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增强教师参与研究的自主性。教师可发表自己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也可拿出疑难问题让同行一起讨论,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发贴、回贴的过程中好的贴子会吸引更多人读贴跟进,教师有了“受重视”的荣耀感,便会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发表话题。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更加仔细,进而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这更是一种值得倡导创新之举。
二、依托网络开展教研,实现同行互助
网络环境为教师团队协作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虚拟社区,为一线教师构架了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促使教师养成教学研究兴趣和学习习惯。为了有效利用这一平台,学校从常规教研活动入手,主要应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2.1 备课互助平台。
与教学同步的教研,是教师们最需要的,特别是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实现备课互助。学校利用网络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引导教师采取“独自备课、相互启迪、个人修改、反思提升”的备课模式,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教育博客开展网上备课,在网上搜索、收集、整理、链接获取并运用相关网络资源,向网络要课件,要信息、要辅助材料。同时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前到教师个人博客里,让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结合教学实际,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也可以利用QQ聊天工具,在网上即时进行在线交流的一种互动的教研方式,QQ网聊引入教研,因为它支持文字、语音、图片传输、视频等实时在线交流,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研讨互动,能实现异地“零距离”的研讨;QQ教师群里的老师,哪位有问题提出,其他在线老师就会立即进行解答,和传统教研有相似之处,但交流的范围跨越了空间的限制,使我们的交流范围扩大;如果是Q群,就可以在一种宽松的氛围内完成集体备课了,还可以边工作边聊天,不管是传递信息的速度,还是亲切感,都比论坛更易于让人接受,为了以后再来查看比较方便,还可以QQ聊天记录整理后再传到自己的教育博客上。同时在QQ群中也可通过留言的方式,把要讨论的问题留下,等找到结果的时候再进行交流。另外QQ群、教育博客还有共享功能,可以把一些资料放在里面,大家共享资源。
2.2 听、评课互助交流。
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教研活动的重心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突破口。教育博客能上传大量的视频教学案例,能在线播放,供教师观看。案例交流研讨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课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进行切片式的研究,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
同时,教师把自己研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不断上传到个人博客上或共享里, QQ群空间管理员可以提前公布评价方案和评课标准,引导听课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后面跟帖评课,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及时跟踪检查,督促教师积极参与到有效课改的专题研讨中来。在网络民主、文明、和谐的教研氛围中,大家自由表达、深入辨析,相互启发,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这样的听评课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对自己、对别人的专业成长提高都很有好处。同时也为下一年度的备课者提供宝贵的经验,真正实现备课、反思资源共享。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2.3 远程在线研讨实现共鸣。
一线的教师由于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各种纷杂的事务性工作,使教研组和课题组定期召开的集体教研活动会因时间、调课等原因,难以将教师在统一时间段内召集在一起,静下心来进行研究和探讨活动。为有效解决这个普遍性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积极引导教师利用“(学科)教师QQ群”、“(学科)教研组博客”等形式,在家里上网,开展远程及时进入在线研讨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在家里安静、轻松的环境下,教师容易放下各种杂念,静心思考,深入问题,投入到课题的深层次研究当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围绕某个专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这是常规教研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形式。网络环境下,我们运用网上交互方式来实现专题研讨,研讨内容更深入、研讨时间更持久,研讨的范围更宽泛。不定时地围绕新课程标准和学科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学习、研究活动,以往业务学习在时空、内容、方式上受到制约,致使教师业务学习形式死板,收效低下,甚至流于形式。QQ教研群和教育博客,解决了上述弊端,我们利用网络服务于业务学习,业务学习完全网络化,定期根据研究专题的需要,确定业务学习主要内容,一是布置教师根据学习内容,上网查找、学习,并建立业务学习文件夹(笔记本)。一是可以让教导处、教研组长将准备的学习内容于网上,或者提供相关的链接方便教师学习。
我区现存不同层次的学校近一百所,各校的综合水平强弱分布不平衡,学生差异面较大。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后,转岗成为英语教师的人较多,形成师资水平差参不齐,从而造成各校教学水平差异大。新教材改革后,教学内容深、密度大、知识广,对广大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对教学、教研活动的要求更多广。广大英语教师面对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学教研活动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传统的教研模式,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新时代、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不能更快、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广州市一些兄弟区英语科在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师协助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也有一些探索性实践,我们不仅着重探索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堂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有效的教研活动模式,还乐意研究建构一种人文关怀、丰富生活、开阔视野的角度去体验英语教师的生活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陶冶教师审美情操和健康的心理,从而使我们的工作的生命之树常青。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随着校园网络的开通,为广大师生和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网络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提高。为此,区内的教学、教研活动也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形成具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网络教研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实效性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教研的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将网络技术作为促进英语教研改革的物质条件,探索一种适于英语教师交流与互动建构的教研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经验。探索应用网络技术,在促进英语交流与互动建构时的技术条件,作用方式与实现途径。
“引领型”的网上学习组织,在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组织、策划和引领下,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自发型的”学习群体,教师之间专业与情感交往、同伴互助、展示自我提供广阔空间,特别是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能实现更充分、更广泛的知识共享和协作。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在网络环境下,更新教师的教学、教研理念。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正是因为当前教育具有多元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要求,要高效、高质地完成教育任务,就要依靠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具备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学习新的知识理念,掌握有效的途径进行教研学习,让新的教研理念深入人心。具体的做法:可定期上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组织教师学习,并让教师们写写学习的体会。
(二)在网络环境下,探索科学的教研管理体制,形成教研网络。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但我们要为广大教师创设浓厚的教科研学术氛围,鼓励教师进行网络教研。1.由于在网络教研的教师分别来至区内的不同学校,在组织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制定“教研考勤制度”(每所学校和教师都要成为网站论坛的会员,并附予帐号,每次教研活动检查是否参与。)2.为增强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会制定“教研奖励制度”。如定期在教研网站上发表评论看法,写下自己的教研心得体会,对做的好的老师进行表扬,如:参与网络教研的次数,组织各校开展教研博客的设计、维护及应用等,上传优秀文章的篇数,精华帖子的数量,论坛发表篇数等,评选“网络教研之星”、“网络教研积分子”、“优秀网络教研博客”等。3.为促进各级间、各层次间、各学校间、教师间、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为专家组、教研员、校长与教师、学生间创设网络交流环境,与网络同步同时为各所学校的教师探讨、指导教育教学问师。还可以采用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师的活力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可将网络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初拟以下三种网络交流模式:1、发展“区教研员--学校--教师”间的联系;2、发展“专家---教师”间的联系;3、发展“教师---教师”间的联系;4、发展“教师---学生”间的联系。以上四种模式可通过教研网站留言、论坛交流等形式实现。
(三)在网络环境下,优化、整合全区的教学、教研资源和资讯。一个区的教研工作与一个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同。在一个学校里,老师们很容易走到一起进行研讨。但在一个区里,就没有这么方便了。但学校教研和区教研相比,劣势也很明显,资源比较单薄,尤其是区里的薄弱学校。而网络教研,就消除了两方面的劣势,一个区的老师,甚至是区外的老师,借助网络走到一起十分方便。而且有利于优化、整合全区的教学资源。具体做法:1、分组、分级、分学区,开展网上集体备课。2、推广、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3、推广、分享优秀学生作品等。4、推广、传播最新的教学的信息和资讯(通知等)。5、推广开展各种赛事、活动的网络报名、投票,并能即时呈现、查询各种活动的参与情况。“天河部落”这网站也有博客这部分,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个博客,我们希望我们的网站能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博客,每位老师都能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
(四)在网络的环境下,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网络论坛的特点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同步的讨论交流的平台,在思维的碰撞中,探讨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英语教师难到种种的困难:要研究新的教材、要学习新的理念,要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要改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负担着沉重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为此,区的教研工作更应以教师为本,紧随教改的步伐,提供一个与时俱进、研讨实效的网络教研空间,与广大英语教师一定探讨新的教学策略。具体分以下几部分开展研究:1、研讨教材。2、探讨教法。3、探索评价方式。4、公开课例分析与评价。
(五)在网络的环境下,研究、学习支持网络教研的软件和网站的使用。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宋成栋说过;“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教师,要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区开展网络教研,会先组建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教研组,该成员定期收集、整理网络教研的资料,创建及维护支持教研的网站。另外,为了让更多的英语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推进网络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开展。我们将定期开展学习讲座:如:电脑系统基本知识、局域网应用知识,病毒的防病毒措施,文件上传、的技巧,教研论坛和网站的结构、功能认识等。
五、课题研究思路、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座谈会、网络研讨等形式了解教师们对教学方面需要帮助解答的疑难,了解教研活动更实效的形式,了解老师的电脑网络技术水平,了解老师对网络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的建议。
(二)行动研究法:所谓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起源于美国。所谓行动研究,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通过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网络评课、网络集备、网络资源共享、网络报名、网络理论学习等研讨的实验,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反思。
六、课题技术路线和研究步骤:㈠准备阶段(20**.1-20**.10)尝试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了解、总结教师参加活动后的态度和意见,收集网络教研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吸收、整理教学工作和网络教研活动中最需要处理的问题。了解各所学校开展网络教研的能力及水平。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网络技术、电脑技术及教学理念。
㈡研究和实践阶段(20**.1-2010.3)研究研究在网络支持的环境下分享、交流教学心得、经验,开展课例评课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信息等教研活动的组织模式。探索建构网络教研的途径:建构教研网站,学习网站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框架,学习网站的功能特点与活动方式,学习支持新型教研模式的网络软件。
㈢总结阶段(2010.3-2010.9)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基本条件和保障
(一)研究工作基础
本次课题组负责人赵诺嘉是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科教研员,一直致力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曾指导多所学校主持课题研究,她所主持的网络教研课题获省二等奖;另一位负责人曾敏莹是学校的英语科科组长,在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一定的经验,她撰写的《巧用课堂评价,让学生并发学习激情》获得“广州市中小学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论文三等奖,《浅谈对新教材的整合运用》获得第二届“学英语报”杯广州市小学英语教师论文一等奖。两位负责人设计的课题《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研》通过了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研会科研课题的审批,并被立项为“重点研究项目”。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区内英语教研的骨干教师,他们的英语教学教研能力和网络技术水平较强。他们有志于研究教育实践,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通过研究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得到省电教馆专家陈文红、李杭州老师、区教研室张惠顺老师的大力支持,区内先进的校园网络、各学科网站、各学科资源库、一批科研活动爱好者也为课题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网络教研 传统教研 教育教学
一、充分认识网络教研工作的重要性
网络教研是信息社会教育教学的必然产物。信息时代的教研因为网络而更加精彩,网络教研不是单单运用网络工具开展的教研活动,更是利用网络媒体促进教研工作内涵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给教师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诸多方面带来益处。
1、网络教研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网络教研为教师提供了发表自己思想的传播媒体,让话语权回归到每一个教师手中,教师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任何不成熟的想法,而不用有所顾忌,从而让教师找到了主动权。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只要找到了这种主动权,就将导致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能够让每一个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网络教研一旦带入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必将促使教师习惯于教学反思,热衷于自我更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网络教研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式,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术支持。教师在网络中记载日常教学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这也是对自己大脑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点凌乱的思想进行梳理的过程。时间久了,再回头查看这些内容,又可以进行反思,找出错误的认识或不是很妥当的观点,从而达到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同时,网络教研还有助于教师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在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实现深度沟通和碰撞,使教师实现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方法,共享集体智慧与资源,在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成长。
3、网络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通道。借助网络教研,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站点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在这种交流、碰撞与反思的不断循环当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也在这样的循环过程当中,推动了教师自身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网络教研有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优秀的教师团队。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网络教研上的内容是经过使用者的思考和精心筛选组织起来的,这就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学习者的阅读效率。教师通过网上阅读和搜索,还可以将与自身工作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通过链接收藏,使之汇集成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网络给每个教师以公平。谁勤奋、谁努力、谁的教研能力强、教研成果大,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改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论坛等都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
5、网络教研有助于教师进行异步交流共享集体智慧与资源。网络教研促使教研手段、教研过程、教研形式实现了广泛化,形成了一张教研网。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回应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引领教研的深入。传统教研活动形式很容易造成虚假教研。网络教研打破了“空间”、“环境”的限制,互动的网络教研资源已经成为教师学习的有力工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师互动”。同时可以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为灵活,也为资源再生提供了一个空间和保障。
总之,网络教研是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教研群体活动,使之达到一种区域共享、互补的功效,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广泛交流。
二、加强研究,提高开展网络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网络教研的三支基本力量,他们构成了网络教研“三位一体”的关系。我们只有加强研究、通力合作,才能使网络教研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变为有序,由低效变为高效。
1、开展以网络为中心的教研工具的研究。校园网、校校通、QQ群、文字与图片博客、论坛、视频播客、音视频聊天室、视频直播等都是目前大家在使用的网络教研平台,形式多样,各有特色。我们要借助网络功能,从事教研活动。要研究探索更为简单、易操作、整合各种功能的最佳平台。
2、开展以教研为中心的网络模式的研究。如今利用网络开展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数不胜数。有的是利用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有的是开设论坛,实施互动交流的区域研究;有的是建立网站,集中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共享;还有的是创建群组,突出团队效应等等。目前我们正在实践研究的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综合运用网络媒介的教研模式。将QQ群组、UC课堂、教师博客及教育论坛加以整合,循环利用,优势互补,使参加网络研修的教师有共同交流的平台,同时拥有个性发展的自我空间。将市、县、校三级教研有机整合,确定网络培养对象,网上研究网下应用,以点带面,促进各级教研的均衡发展,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细化为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但是,我们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适合自己的网络研修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照搬照用,需要每一位从事网络教研的有心人悉心研究。
1 网络已全部在乡下铺开,为思想政治课的教研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已被很多人接受和应用,尤其在乡下网络已经全面铺开,网络的无限裨益为教研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比现场教研更广阔的交流与研讨的平台。网络能够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构建基础教育工作者互动平台,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推进区域交流共享,创新教研方式,实现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标准化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网络资源共享联盟。网络教研改变了教师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到业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咫尺天涯的成长在跨越时空的环境中启航,困惑与愉悦的思想情感在真诚碰撞中产生了闪光。
2 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课网络教研活动的优点显而易见
2.1 收集有效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在活动中,参与的老师能够开诚布公地找出老师在教学方面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探讨,并把老师们的教学策略做了理论性的总结,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好的想法毫无保留,大家互相借鉴,资源共享。
2.2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师们积极参与,知无不言,共吐心声。
2.3 集思广益。通过交流回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解决难题。组内的教师都能积极回帖,与大家交流,真正实现了网上互动。
2.4 充实有效。乡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人数少,教研起来只能自己与自己交流,很难取得实效。通过网络视域下的教研活动,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解决教研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以至于在教学活动中取得实际效果。
2.5 实现了跨学科、跨学校的互动式交流。这是一个突破,通过网络可以调动各学校的优势资源的互动,整合优势资源。
2.6 没有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进行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法教研的现象。
2.7 不会给学校造成相应的经济负担,任课老师可以全员参加。教师不出门就可以参与教研活动,既节省学校的相应经费,又收到了实际效果。
3 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网络教研的隐蔽性使得评价的老师没有了顾忌,有什么就说什么,即使持否定的态度也会直说,这更有利于引起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思考;又因为大家的观点都持久留在网上,教师可以在集中网络教研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
网络教研使思想政治教师大范围、经常流具有现实可能性,可以缓解教研力量不足和课程资源匮乏的困难。网络教研形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师建立学科教育群或建立一些学科名师博客,或建学科教研论坛,定时集中开展网上研讨,请名师或者学科带头人在线谈自己的课改、教研经验。也可以请一些一线教师谈一下网络中的困惑。网络教研必须加强网络教研带头人队伍建设,才能提高集体电子备课的实效性,构建各学科每课PPT优秀教学课件。同时网络教研需要各校间的合作,教师以实名制参与,各学科的网上教研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才能更好的进行。当然我们应正确把握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开展网络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它和传统教研的目标完全一致,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加强网络教研,提高网络教研水平的同时,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且应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长处,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
4 网络时代,中学政治课教研活动要满足学生学习的新要求
4.1 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应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促进者和领路人。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成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促进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和创造性的解放,并非为了使学生的成果获奖或发表。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从广义上讲网络教研可以理解为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细致的讲,网络教研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研平台,对教学的各个过程实现交流和共享,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实践。
与传统的教研方式相比网络教研有着特有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研是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使传统的教学研究活动突破了时间、地域、空间的限制。
第二,促进了交流与共享,使得大集体、大智慧融合成为可能。
第三,更有效地传输信息,提高教研效率。
第四,更加高效的实现互动,以体现学习本质。
如何走出网络教研的“深水区”,真正实现“困惑生研,研中解惑”的现实目的,突破教师教研互动不深、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让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网络教研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实现网络深度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2]在现实的教研工作中,网络教研工作的推进遇到了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参与度:网络教研的主要参与者是广大的一线教师。网络教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理论上应该是广大教师推崇的平台。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多半的高中一线教师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相关的网络教研活动。更多的一线教师则喜欢做“隐身者”,只是单纯的把网络教研平台作为获取信息的平台,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共享的意识。这些都表明教师的网络教研参与度很低。
其次,网络教研效率:由于过于注重课件制作,而课件制作要耗费大量时间,制作过程对于对相关程序操作方法不熟练的老师们比较繁琐,导致很多老师废寝忘食地制作课件,极大地降低了教研的效率。
总而言之,网络教研这种新兴的教研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研方式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还是没有大面积的开展。
网络教研工作进展不顺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诸如教师参与度低、缺乏适当的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都是网络教研工作没有大面积展开的原因。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尤其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于网络教研有着很好的想法和规划,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由于计算机理论与操作水平的限制,对网络教研平台操作受到约束,导致参与网络教研的效果一般,问题百出,最终草草了事。长此以往这部分教师会对网络教研这种新兴教研方式失去信心,最终放弃网络教研继续选择传统的教研方式。简而言之,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水平限制了很大一部分一线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
在高中各个学科教师中,信息技术教师有独有的特点。他们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计算机技术方面,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是具备信息系统理论、信息技术理论等基本的信息学素养的教师。他们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计算机系统基本操的作技能、信息系统使用的技能。对信息的采集和录入支持方面的工作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更是信息技术教师更显得游刃有余。同时作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有着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能力,可以说既具备计算机的相应水平与能力又具有教?W相关的能力与技术。在教学设计方面,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教育学的运用,对教学设计方案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由于本身的专业技术可以对媒体资源很好的应用与开发,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术资源认识的优势,优化教学环境。信息化围绕在生活各个方面的今天,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的课程反馈与评价显得更加高效。
根据资源互补的原理,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网络教研工作中可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经过分析网络教研的现状,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具备的基本技能,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如果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货信息技术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作用似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网络教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度。
在网络教研工作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以下作用:
首先,技术支持者:针对那部分对网络教研认可,但是受限于网络教研平台操作的一线教师,可以请教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指导。信息技术教师对于这样的操作可以较为轻松的解答,并且可以在教授方法的同时提出操作建议,长此以往广大一线教师不仅可以顺利的参与网络教研,还可以学到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会越来越少,效果会越来越好。从这个方面讲,信息技术教师成为了一个网络教研技术支持者。
其次,顾问:在信息技术充斥于工作、生活每个角落的今天,多媒体课件已经是教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诸如PPT、FALSH、PS等工具软件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对于软件的不熟悉,广大一线教师大多会在制作课件上耗费大量的时间,明显影响网络教研的效率。究其原因,并不是说确实需要如此多的时间去研究多媒体课件,而是对于课件制作不熟悉导致大量时间被浪费。而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无疑是专家。各学科广大一线教师可以请教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指导、答疑。从这个方面将信息技术教师扮演者顾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