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6 14:59: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全世界语言分为七大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于5世纪中叶,有1500多年的历史。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有6000多年的历史。英语的形合性和汉语的意合性。英语注重形合性。英语是字母文字,它通过大量的词形变化(名词单复数形式、动词有时态、语态形式)来表达不同意义;句法结构运用逻辑语法连接词语,更注重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主语+谓语+其他成分”的句式结构体现了英民族善于分析的逻辑思维,强调个体在整体中的不同作用。汉语注重意合性。它是字符文字,是表意的方块字,缺乏词形变化的条件。句法上少形式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不太重视句法结构的连贯性和严密性。这种思维方式受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影响,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对象。
英语的抽象思维和汉语的情感思维。英语族人喜欢追求精确,喜欢以理服人,所以倾向于借助名词进行抽象思维,叙述呈静态;汉族人更喜欢以情感人,而“动”是情感的精髓,所以重视以具体的动作表达个人的情感,语言上多用动词及其短语,叙述呈动态。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复杂程度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较英语繁杂细致得多,而英语的亲属称谓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还有cousin,男女都不分了。
(二)英汉称谓中对长辈称呼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重辈分,讲人伦”。对于家族长辈,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姓名,这将会被视为没有教养和礼貌。社会中称呼:王局长、李科长、张教授、刘经理等,汉文化常用官职或职务来称呼对方,是官本位思想的在称谓中的体现。而西方社会崇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称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认识的人之间往往直呼其名。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
(三)英汉称谓用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我国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强大的宗族内部长幼有序、亲疏有别。为了维护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复杂的称谓就出现了。在英美等国,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占主导地位,这种家庭只有一对夫妇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孩子长大后自立门户。因此,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亲属不住在一起,不需分得那么清楚。这导致西方社会的称谓语相对简单。
三、英汉习语(成语、俗语、谚语)的文化差异
(一)生活环境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英语中有许多关于水和鱼的习语:all at sea(不知所措);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in the same boat(与……境遇相同)等。而中国是个内陆农业国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中文中许多习语与农业相关:“五谷丰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拔苗助长”等等。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二)宗教信仰及神话差异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很多习语来源于《圣经》、莎士比亚作品、希腊罗马神话等。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出自《圣经》);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圣经》);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中国人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敬奉天神。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人世间的一切,因而产生了很多与此有关的习语,如“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灵丹妙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
(三)历史典故差异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如实记载,它会给习语打上深刻的烙印。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并反应这些历史,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祸根);cat’s paw(受人愚弄的人)源于《伊索寓言》。汉语中的习语和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比如:“说曹操曹操到”、“暗渡陈仓”、“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0 引言
许多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将语言与文化隔离开来,认为只要掌握了第二语言的语法和发音规则、以及大量的词汇,就可以很好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但事实是,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这些不同突出地反映在了语言的表达上,也造就了各个民族语言表达的差异性。因此,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只是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基础部分,并不是全部内容,隐藏在语言中的文化才是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二语习得与目的语国文化习得是不可分离的,语言表达差异性的产生源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若想用流利的、地道的、正确的二语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的文化。
1 语言与文化
1.1 语言
语言是供人们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它可以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言语语言是以口语和书面语为代表的语言交际活动;而非言语语言是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为主的非语言交际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语言为言语语言。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是思维的载体,人们利用语言中有形的字词句在大脑内进行无声的“内部言语”活动――即思维活动。也就是说,没有语言,人们就失去了思考的媒介和工具。但是,语言不仅仅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它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同时,也是社会中文化现象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说明,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时刻会受到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会与社会和文化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产生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在二语学习时,只对语言内部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虽然是必要的,但却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语言学习者应该将语言放入社会文化大环境中去进行分析和考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内在特点及发展规律,有利于第二语言的掌握和学习。
1.2 文化
由于“文化”涵盖范围的广泛性、涉猎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很难给“文化”总结出一个全面、准确而精炼的概念,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百余种。考虑到本文我们探讨的是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Brislin(2000)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居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由此概念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价值和观念,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思维模式等,这属于文化的深层涵义,具有深层次的、内在的、隐含的特点;同时,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给予指导,这说明文化也包涵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方式、行为准则等,这属于文化的表层涵义,具有表面的、物化的、外显的特点。
文化的习得具有“无意识性”与“隐蔽性”,大多等硕嘉薹ㄗ既返厮得髯约涸谑裁词焙颉⑹裁辞榭鱿滦纬闪四持钟镅苑绞健⑿形方式、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等,这些方式和观念正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习得而来的,是在特定民族文化熏陶下获得的。人们在无意识的、隐蔽的文化习得中,将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因此,文化也具有“传承性”。文化的传承一般通过两类手段:一是非语言符号,如绘画、建筑、雕塑等语言以外的种种信息表达形式;二是语言符号,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是任何文化代代相传必不可少的媒介。由此看来,语言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占有关键地位,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血肉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2 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映射的英汉语言表达差异
2.1 中西方色彩观差异所映射的英汉颜色词汇差异
每种语言中都有关于颜色的词语,但是,文化不同,颜色词所映射出的深层意义也大有不同。就拿结婚时新娘所穿的衣服颜色来说,中国新娘大多穿红色的新娘礼服,而西方国家则选择白色礼服。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喜庆,还有驱邪的含义,中国的春节,家家户户会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窗花,挂上红色的灯笼,给孩子的“压岁钱”也称为“红包”;在本命年,人们也会穿上红色的内衣,或腰上系上红色的腰带,来保平安;我们国家的国旗是红色的五星红旗,运动员代表我们国家比赛时,也多穿红色的衣服,所以红色在中国是很重要的颜色,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国色。而红色在西方则常与暴力或流血事件联系在一起,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see red”(发怒,大怒)。在西方国家,白色表示高尚、纯洁和高雅的意思,如“white hands”(清白无辜)、“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white men”(高尚的、有教养的人)。而在中国白色则大多含有不好的含义,如某人家里有人去世了,就要穿白色的丧服,我们也把“丧事”称为“白事”;在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中,唱白脸的人一般都称为奸臣。
与西方国家的颜色词相比,中国的颜色词由于受到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更具有神秘色彩和丰富的象征含义。例如“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封建社会,它代表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皇室专用色彩,皇帝穿的衣服被称为“黄袍”,天子颁发的诏书或告示被称为“黄榜”;同时,对于迷信的人来说,“黄色”也代表了天堂或阴间的神灵,出门办事要看“老黄历”,选“黄道吉日”。
2.2 中西方差异所映射的英汉习语差异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式佛教文化开始兴盛,并全面影响着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的中国文化是消化佛教文化的结果,佛教早已融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佛教强调“轮回转世”,是指个别的自我在老死之后,你今生的某些规定性---包括你的言行及其影响力,并没有随之灰飞烟灭,它们会反过来影响来世自我的形成,也就是说,今生或以前的言行造下的业对来世或将来是有影响的。因此在中国的习语中会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之说。
而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基督教是最为重要的宗教之一,西方人信仰上帝和天堂,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上帝的监督,每日都会进行祷告,周末还要到教堂礼拜。若有人犯了错,就会到教堂向上帝忏悔,找牧师或神父坦白自己的过错才会安心,并希望自己死后能进入天堂。因此,在西方习语中有很多关于上帝(god)、天堂(heaven)的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乐世界)、Move Heaven and Earth(竭尽全力、不遗余力)等。
2.3 中西方地理环境差异所映射的英汉习语差异
中国地处亚洲中东部,东临茫茫沧海,西北部为无垠沙漠和隔壁,西南部耸立着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和全球最为高峻的青藏高原,大海、沙漠和高原为我国提供了一种天然的隔绝屏障和相对独立的、连续的文化发展环境。我国内陆腹地辽阔,以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形成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农耕式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充分体现了“靠天吃饭”的传统生活习俗,例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夏天不幔五谷不结”等习语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日常农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而发源于地中海海域的西方文化则属于开放性的海洋地理环境,他们土地贫瘠,靠渔业和海洋业为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海洋紧密联系,因此,英语中的许多习语都与海洋、渔业和航海有关。例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九牛一毛)、all at sea(茫然不知、瞠目结舌)、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错失良机)、big fish(大亨),这些习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西方国家独特的海洋文化,其生存条件和地理环境也在其语言及习语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3 结语
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渐变的文化现象,它能够代表本民族文化的特色,也能使本民族的文化更加生动有趣、朴实亲切。因此,语言研究也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文化习得才能使语言习得更加完整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磊伟,李文英.文化与语言习得[J].外国语,1988(4).
[2]李霖芳.中西方习俗文化对比[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林纪诚,俞青海.语言与文化综述[J].教学研究,1989(3).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 语言差异 思维差异 英语教学
哪谌萆峡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从形式上看,思维则是制约语言的重要因素,思维差异是导致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根源,许多学者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并且强调语言和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差异,而心理文化的最大阻力则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语言则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形态与特有的思维模式。只在根源上对英汉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认识到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影响,我们才可以认识不同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有利于英汉交互中避免语法运用失当,防止表意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从根源看英汉语言差异
1.形合与意合。汉语讲究模糊思维,句中和句间逻辑关系松散,而英语句中的各语法成分通常要靠连接词或逻辑连接词等来连接,形式严谨,逻辑关系清晰。因此,汉语是意合思维,是一种意境语言,多用意合法,它以神驭形,结构松弛,倾向于少用甚至不用形式手段,即句子结构不是借助形态和形式词,而是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接;而英语则是形合思维,即句子结构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显然,汉语主要以逻辑为纽带,英语主要以词汇为纽带,英汉互译时必须有不同程度的侧重。
2.人称与物称。汉语讲究主体思维,英语讲究客体思维。中国人有较强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语言上句子多以人作为整句的主语,而英语国家的人更重理性分析,通常以事物为主体进行分析和描写,在语言上常选择无生命的事物为主体,在句子结构上多倒装句和被动句。因此,汉语句子在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的过程中,习惯使用人称表达法,而英语则常用物称表达法,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语气委婉间接,避免主观臆断。
3.整体与解析。汉语是螺旋式思维,注重归纳概括,语篇中往往以间接反复的方式推进情节发展,一般先提背景、原因或条件,最后再得出结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英语则是直线式思维,注重逻辑分析,一般先提出结论或结果,表明自己的观点,再分述实例或原因来支持结论。汉语中作者往往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在采取“迂回战术”,以多种间接的角度来说明主题,强调铺、呈、转、合,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会自然而然流动,体现了整体式思维;而英语段落则遵循一般到具体,整体到个体的原则,信息呈线性铺呈展开,形式结构严谨,整个段落形成一个层级系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具有内在连贯性,体现解析式思维。
4.具象与抽象。汉语重动态表达,英语重静态表达。汉语句子由于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受到限制少,倾向于多用动词,且动词动态感强、动势强,更活跃,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用具体思维模式表现抽象概念的偏好;而英语中名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动词,常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叙述往往呈静态,表述严谨,更能体现出哲理性和科学性。
二、从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
1.碎片化学习法VS 任务式教学法。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多采用“热身练习、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程、讲解新知识、巩固所学新知识、布置任务”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一遍遍讲解说明,讲单词、短语、语法,从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吸收的空间,学生忙于低头记笔记,收集零散的无法形成体系的知识点。反而牺牲了参与听说译训练的时间,课堂氛围枯燥;而任务式教学法则以“可理解输出”假说为基础,该假说认为,语言产出性运用有助于学习着检验目的语的语句结构和词语的使用,能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既调动已学知识又迫使学生为表达思想而寻找还没有彻底掌握的表达式、句子结构等,真正做到使学生“在用中学”。显然后一种教学法才真正理解了在语言教学中内化语言差异的重要性,何种表达方式才是最地道的,何种行文结构才是最适用的,何种译文才是最出彩的,这些问题只有在运用中才会被真切地感知到,方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感,使英语教学行之有效。
2.中国式英语VS 跨文化思考。学生在英语翻译或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都是因为英汉思维模式不同所造成的,他们在句子、段落的翻译过程中往往忽视该差异,每个单词、词组都对应翻译,以译语思维去造句,难免会译出欧化汉语或中式英语;为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侧重对英汉思维差异的系统讲解,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用英汉思维差异来指导学生的外语学习,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因此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额外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训练思维,不断促使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三、结语
考虑到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结构上的明显差异,加之汉语的强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形成的阻碍,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客观的学习规律,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增强预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对英语思维和文化学习的自我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70-01
一、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汉语文化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而英国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是一个岛国,所以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 在形容一个人奢侈浪费时,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二)传统习俗的差异
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龙”在汉语中通常表示吉祥,例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语中常为贬义, 指凶悍的人。在汉语饮食习俗上常见 “小葱拌豆腐”,而英语如bread and cheese(便饭,粗茶淡饭),这些习语反映了两个民族饮食习俗上的差异。
(三)的差异
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精神风俗,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实生活中,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而在中国也有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习语。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国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中国有“东施效颦”、 “四面楚歌”、“名落孙山”、 “叶公好龙”等等。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arrow of Cupid (丘比特之箭)等。
二、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能准确有效地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缩小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距,并在意义上不会引起混乱和误解,如as fat as pig可以翻译成“跟猪一样肥”。as gentle as a lamb为“跟羊一样温顺”。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则直译字面意义,例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意译法
当英汉之间存在着相异之处时,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读者无法理解时, 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习语时,一般应采用意译法,如:逼上梁山(be forced to do something),打开天窗说亮话(frankly speaking)。再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译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 it.要好。
(三)注释法
有些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如果直译, 使读者很难理解,如果意译,则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体现不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这时,可采用注释法,给译文增加适当地解释性的词,使译文形象生动。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Siam Z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采用增词加注法,有利于读者了解原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四)套用法
有的习语在英汉语言中的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都具有相同的修辞色彩、意义和形象比喻,对于此类习语可采用套用法。在翻译时, 要改变其形式以保留其灵魂,以便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运用套译法有许多精典的例句:?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浇油等。
三、结束语
翻译是不同民族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行为, 翻译与文化背景有着血肉联系。在翻译英语习语时,不但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应增强文化意识,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和误解,才能保证翻译的质量,正确传达英汉文化的真正内涵,达到促进英汉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英汉对比;动物隐喻
【abstract】culture and language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there are plentiful cases of using animal images as a way of metaphor, which also reflec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 certain language. the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ose cases in general from an eco-translat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in the end presenting certai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cases to reach the balance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eco-translatology;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metaphor
1、动物隐喻现象概述
隐喻作为比喻修辞的一种,是“把某一个事物说成另外一种不同的事物,暗示其间之相似之处”,并且需要具备本体和喻体这两种性质不同却又有共同之处的成分(秦秀白,2002)。george lakoff与johnson mark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确立了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明确了认知角度下来研究隐喻的这一崭新途径。
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隐喻来表达自身情感,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因素决定了语言中不同隐喻意象的使用。例如在汉语中,“龙的传人”、“亚洲四小龙”、“望子成龙”等诸多隐喻表达中,“龙”(dragon)这一意象具有吉祥的涵义,却在西方国家的神话传说中成为邪恶、凶残的象征,通常只能作为“devil”(恶魔)的代名词。
动物的意象被广泛应用于成语,谚语等人类语言之中,用以达到比喻的效果。因此,动物隐喻就成为了隐喻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汉语中的“守株待兔”、 “对牛弹琴”,英语中的“lucky dog”、“eager beaver”、“every dog has its day”等都是典型的运用隐喻手段借用动物意象,并赋予其一定文化的联想意义来达到借物喻人、借物讽人等目的的。
2、动物隐喻现象背后的英汉文化差异
隐喻本身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更大程度上是某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反应(lakoff & johnson,1980)。因此,对于隐喻现象的研究就需要涉及相应的文化因素,考虑相应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所体现出的文化异同表现在多个方面,可粗略地归类为等额对应、差额对应和文化空缺(秦洪武、王克非,2010)。例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用“鹦鹉”(parrot)这一意象来指代模仿他人的人,那么在这一情况下就是等额对应。但是,像在汉语中,有成语“对牛弹琴”,“牛”的意象被用来暗指“不懂道理的人”或“外行人”,而英语中则用“swine”(猪)这一意象来表达类似含义。或者像上述“龙”这个相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涵义不同,这样的情况即为差额对应。除此之外还有文化空缺的现象,虽然这一点在动物隐喻中并不多见,但也会有存在的情况,例如汉语中的十二个“属相”的概念以及中国古代传说中“年”这一怪兽的概念在英语中是完全无法找到对应的意象。
因此,考虑到这些隐喻现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的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歧义,还能够使得译文被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英汉动物隐喻的翻译
3.1 生态翻译学概述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体现在翻译当中,使得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其内在文化的一种传递。因此译者应该有发现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的意识,考虑到这些文化因素,进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流畅,易于接受。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新模式,同样是体现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研究角度,它涉及到了“生态学”和“翻译学”的研究范畴,因此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胡庚申,2008)。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即将翻译看作是一个“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
申,2010)。整个的翻译过程也就成为了一个包含生态环境、语言、文化、人类等诸多因素在内的有机整体。
3.2 生态翻译视角下英汉动物隐喻的翻译
3.2.1翻译标准的制定
从生态文化这一角度去理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在涵义。其一是由于每个语言群体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其文化认知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即是这些文化意象的差异。其二是认识到特定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和翻译的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即文化差异的觉察对翻译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翻译平衡作为解决文化上的矛盾的标准的重要性。
因此,生态视角下的翻译标准,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主动性,即译者的选择,而且从根本上来说,译者的选择受到生态环境中包括文化在内的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只有遵循这些客观因素,才能真正达到最终译文的平衡。 翻译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具体到英汉语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来说就是,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对不同动物隐喻现象的认知差异,另一方面,在翻译中要认识到这些差异与最终所达到的翻译的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运用生态翻译学来为动物隐喻词语在英汉语言的转化中提供翻译标准,同时依照这些标准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首先,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了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群体对于不同的动物的隐喻现象在认知上存在差异。例如,英国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一个多面环海的国家,因此当地居民以捕鱼和航海为生的历史传统比较悠久,而反映在语言中,这一自然条件就导致了许多有关海中生物的词语或隐喻现象在英语中较多出现,如用“big fish”(大鱼)的动物意象来指代要人、巨头,用“as close as an oyster”(牡蛎)来指代“守口如瓶”的涵义(王天真,2011),中文中的“大鱼”和“牡蛎”的动物意象均没有类似的隐喻意义。而相对于英国来说,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人们耕田、饲养家禽、畜牧,因此在中文中会使用类似“牛”的意象来指代辛勤工作的人,有“老黄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说法(王天真,2011)。
(下转第209页)
(上接第207页)
另外在认识到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理解这些差异与最终所达到的翻译的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将生态平衡作动物隐喻词语在英汉语言的转化中的翻译标准,最终依照这些标准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3.2.2 翻译策略的选择
要检验一个译本是否达到生态平衡,一方面要看其是否符合原语的文化背景,是否准确传达了原语的意义跟内涵,另一方面要看译本是否能为目的语文化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根据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适应”(胡庚申,2008)等观点,无论是以原语文化背景还是以目的语文化背景为标准,翻译都应符合生态环境的平衡,其实现取决于译者的选择,即考虑到译者的主体性。
在文化等额对应的情况下上述两方面是可以同时实现的,例如中国的俗语“树倒猢狲散”中,“树”用以比喻具有核心势力或地位的关键人物,而“猢狲”用以比喻依附于关键人物上的其他人,在此俗语的英译中,杨宪益等译者均将“猢狲”译为在概念上对等的“monkey”,可以被原语和译入语双方文化所接受。
但在差额对应以及文化空缺的情况下,两个方面难以兼得,即需考虑采取偏向原语文化的归化策略还是偏向目的语文化的异化策略。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策略,翻译的生态平衡这一标准不能打破。例如在英汉文化中,“dragon”(龙)的概念就存在差额对应的情况。在汉语的文化背景之下,“龙”的意象被赋予了幸运、权力、地位、神圣等涵义,反映在在语言中就会有“望子成龙”、“鲤鱼跳龙门”等隐喻现象。而在英语的文化背景之下,“dragon”与恶魔的地位是等同的,撒旦在圣经中也被成为“great dragon”。在这一差额对应的情况下,在翻译含有“龙”的隐喻现象时就要照顾到双方的文化差异。例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four dragons of asia)时,需要将“龙”的意象转化为“虎”(tiger),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高清凌,2010)才能更好地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
总之,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环境都可以成为影响译本接受程度的因素,并且成为检验一个译本是否达到生态平衡的标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对应或不对应的情况,译者就需要在翻译的
过程中自主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本无论是以原语文化背景还是以目的语文化背景为标准,都能够达到翻译的生态平衡。
4、结语
将翻译置于生态视角下进行研究,无疑是在当代社会对生态文明重视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理论形态。其意义在于借鉴生态平衡的概念于隐喻现象的翻译实践中,为之提供一定的翻译标准,而这一标准并非硬性规定性标准,其目的在于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翻译生态系统的影响,使得译文不仅符合原语的文化背景,同时被目的语文化所接受,从而更好地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最终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cao xueqin. 1999.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gao qingling. 2010. a study of animal culture impl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verseas english 3: 360-362.
[3]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2-67.
[6]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7]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秦洪武,王克非.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论文摘 要: 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就英汉植物词语中所蕴含的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物词汇的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中有很多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的现象。不同民族借助不同的植物来寄托各自的情感,同一植物在不同民族的词汇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汉语和英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分属于不同语系,虽然有些词汇字面意思相似,但在各自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柳树”和“willow”(柳树)字面意思相同,英汉语言中都有“悲伤”的意思,但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柳树”在汉语中象征由离别引起的悲伤,例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抒发的正是这种离别思念之情。而英语中的“willow”隐含“死亡”的意思,“wear the willow”指“服丧、戴孝”或“悼念死去的爱人”,在汉语中没有这种涵义。另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陶渊明赞美它为“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故人称为“霜杰”;古代神话传说中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而在西方国家中,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因此,西方人们对赋予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意义。
同一植物词语,在汉语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里却缺乏相应的联想。例如人们常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和“花中四君子”(兰、梅、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傲雪独立,不畏严寒,一身傲骨。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品行高洁。兰花生于深山之中,空谷幽香,形容清高雅洁、不入俗流的君子。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宁折不弯,形容清高淡泊、虚心正直的人。松树四季常青,比喻志行高洁的君子;它千年不凋,也象征长寿,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说。但是这些植物在西方国家中只不过是普通的植物,并没有汉语中类似的联想,这样就出现了文化空缺现象。这是由于中西方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植物的种类和联想意义也就各不相同。如中国南方很多地区竹子随处可见,竹子修长挺拔,中空有节,使人联想到高风亮节和谦逊好学的品质;而竹子在英国并非土生土长的植物,是舶来品,因此竹子的联想意义并不多见。汉语中“雨后春笋”用来形容新生事物的大量涌现,英文中意思相近的表达有“spring up like mushrooms”,即由蘑菇引发的联想意义与汉语中竹笋所产生的联想一致。反之,英文中常见的“rose”(玫瑰)、“olive”(橄榄)等联想意义的习语在汉语中的缺乏,也是上述原因所致。
同样,英语中许多植物词也有其独特的联想意义,而汉语中却没有。如“clover”(三叶草)大部分由三片叶子构成,也有些由四片或六片弧瓣组成,比较少见,英美人相信“four leaf clover”(四叶草)可以给人带来好运。“lily”(百合花)在汉语中象征夫妻恩爱、琴瑟和鸣,而英文中“lily”表示纯白,并无爱情的联想。“paint/gild the lily ”(多此一举),相当于汉语中的“画蛇添足”。西方人有送花的习俗,用花来传情达意。很多植物的联想意义形成了系统的花语,即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无声语言。如:“red tulip”(红色郁金香)意为相信我、爱的宣言(believe me,declaration of love);“gardenia”(栀子花)表示可爱、秘密的爱(lovely,secret love);红玫瑰(red rose)代表爱情,报春花代表“永远相爱”,条纹康乃馨则表示“拒绝”。又如英语中,用植物词汇如peach(桃),daisy(雏菊),rose(玫瑰)来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形容女性红润的脸庞,但只是用植物比喻人的某种自然属性,并没有任何品德、精神的评判。不同的是,中国人使用多种植物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姿态和品行,如“杏眼桃腮”、“艳若桃李”、“蒲柳之姿”、“娴静犹如花照水”、“蕙心兰质”等。总的来说,英语中虽然不乏以花草树木喻人的例子,但是远不及汉语那么丰富,所以用不同花草树木喻人是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重要区别。
本文介绍了中英文化中植物象征意义的一些现象。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中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强对英汉植物词汇联想意义异同的研究,做好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英汉语言;红色;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61-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43
1 . 问题的提出
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颜色词的使用。穿衣讲究颜色搭配,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住房装修关注冷暖色调,外出旅行看五颜六色的自然景观,衣食住行始终需要颜色参与。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语言交流中颜色词的运用丰富多样。常用的表达颜色的词汇集中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但是同一颜色在中西方民族文化中理解意义不尽相同。如在传统中国文化婚礼习俗中新娘以穿“红色”为吉祥色,而在西方的婚礼中新娘以穿“白色”为认同色。中国传统葬礼中祭奠者穿“白色”,禁忌“红色”。而在西方,葬礼中穿“黑色”。由此可见语言交流中颜色的正确使用或许直接影响交流效果。本文以跨文化视角探讨颜色词“红色”在英汉交流中的差异。
2 . Red与红的应用
英汉颜色词红色(red)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的“paint the town red”有“狂欢作乐”之意;“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意为“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
英汉语言中均有用红色表达尴尬情形,如,英语中“Her face turned red.”,汉语中也有“脸红”的表达方式。汉语中“面红耳赤”用英语表达为“be red in the face”。
但是两种语言中对其意义的理解并非完全等同。
例1 The policeman caught the thief red-handed.
警察当场抓住了那个小偷。
本例子中的“red”与汉语“红”的意思毫不相干。
例2 2011年2月8日上午11:56 CCTV13新闻语境:柳素英(女)一边说着“我是美国人,我属猴”,走进一家商店,和店员对话。
柳素英:哥们儿,哪个颜色最代表中国的春节?
店员:红颜色。
(柳素英买了红色的)
红色在汉语中表示吉利。此处柳素英按中国传统节日礼节买“红颜色”,体现出“入乡随俗”的文化心理。
在中国,红色是最吉利的颜色。红表示“红红火火”新年伊始,报纸上就有以“红”字命名的醒目标题:“①国美电器元旦销售取得2010年开门红”“新年盛惠全线飘红,苏宁元旦销售成倍增长”“②中国新年股市有望开门红”。平常也会说,某某是个红人,某某红得发紫等等的赞美语。红色在中国不是禁忌颜色,而是吉利的象征。“红”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顺利、喜庆、热烈”等意,汉族男女结婚时,新郎新娘带红花,新娘盖红盖头,穿红棉袄,洞房里点红蜡烛,窗户上贴红窗花,大门口贴红喜字、红对联,放红鞭炮。在汉族的新年中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等,汉族还有“红榜、红包、红火、红利、开门红、满堂红”等象征好运的词语,还有“红人、红星、红娘”,“走红”等与吉祥喜庆好运相连的词语。
在汉语中直接用“红”表达健康,如“红光满面”,“脸色红润”。在英语中却不是直接用“red”而是用“rose”,如“Alice has rose cheeks.”有时用 rosy,如,“Having a good rest has brought back rosy to her cheeks.”也用pink,如“Tommy is in the pink of health.”。
邓炎昌、刘润清(1989:194)在研究中显示“红光满面”译成英语根本不出现英语中的颜色词,如“你红光满面”译成“You look so healthy and full of pep.”。“红光满面”在有的词典中用“(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这里红光满面是指身体健康,而避免理解为不健康的“红光满面”。
例3 2010年2月18日(春节假期)。A、B是姐妹。B是姐姐,B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到A家。谈话中说到的两个小孩,B的刚满月的孙子和刚8个月的外孙女。
A:(看到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穿的都是红的,颜色可正,中国红,可好看。
B:(脸上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你看我过年也专门穿了个红棉袄,给他(看着孙子)一样,来了一看她(看着外孙女)也穿个红的。
A:红的好,过年都兴穿红的,好看。红的吉利、吉祥。红红火火的。
无论年长年少,穿红色,表示吉祥如意,投射出红红火火的过年氛围。而在英语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红色”在使用中的不对等性需要我们注意。
3 . 英汉红色词义的不等性
多数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里的“白”字感到费解,直接省去颜色词“红”、“白”说weddings and funerals(喜事和丧事)。汉语的“红”不能直译为英语中“red”,如下表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特征。
翻译的不对等性需要考虑文化差异以及情感色彩。如红豆在汉语文化中是美好爱情的描述,王维在《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花春柳满画楼”(《红豆词》源自《红楼梦》),“红豆”代表了情爱之人的相思之情。但在英语文化中红豆则是表达贬低之意,《圣经》中记载以扫(Esau)因为一碗红豆汤(red-bean stew)把长子的名分卖给了弟弟雅各(Jacob),红豆在英语文化中有“愚蠢”之意。因此汉语“红豆”用“red bean”不合适,依据汉语文化用“love pea”较为合适。
“红娘”是《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姻缘,把促成男女姻缘的人称为“红娘”,译成英语为“match-maker”和汉语文化相吻合。
在汉语中经常表达吉祥、祝福的红色在英语文化中有时却大相径庭,如red tape“官样文章”,waving a red flag“做惹别人生气的事情”。
汉语中的“红”并不是和英语中的“red”总是对应的。如“红眼病”或者“眼红”是汉语中的双关语,既可以指生理上的眼病,也可以指心理的嫉妒,用英语表达则不用“red”却用“green”,“green eyed”,“green eyed”源自莎士比亚 《奥赛罗》“O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 the green 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Othello 3.3)(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可是一只绿眼的妖魔,它惯于耍弄爪下的猎物)。研究者以“汉英语言中‘红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中指出在汉语中,凡指顺利、美好的事情,人们喜欢用“红”表示,红色是喜庆的颜色,是“正色”、“喜色”,人们希冀用红色辟邪消灾。
例4 2008年11月20日 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
A:今年我得买个白色的鸭绒袄穿穿。
B:别卖白的,今年咱这个属相穿白的不好,我本来也是想买个白的,听人家说不好,我买了个红的,你也买个红的吧。
A:为啥白的不好?
B:我也不知道,人家说咱这个属相今年不兴穿白的。
A:那我不买白的了。买个红的。
本例中依据民族文化心理A认为红色好,尽管一开始想买白色,但是基于对红白颜色的认知心理,最后买红色不买白色,符合汉语颜色文化特征。红色是吉利色。
中国人以红为贵,源于古代的对日神崇拜。人们的心理认知中红色可以消灾避难,吉祥如意之意,汉语中红色是生命的象征,是暖色,有喜庆之意,因此在汉语中无论男女的名字选择“红”字起名字的例子许多,如“红伟”、“红英”、“红玲”、“红叶”;而在英语中,有称呼Mr/Miss/Mrs White、Mr/Miss/Mrs Black、Mr/ Miss/Mrs Green、Mr/Miss/Mrs Brown却很少见到称呼Mr/Miss/Mrs Red。这是源于英汉民族的文化认知不同所致。红色在汉语言文化与吉祥、喜庆、热烈、进步、荣誉、热情、革命及正向力量相联系。西方人常把红色与战争、死亡、流血、危险建立常规关系。中国人被人说成很走红, 表明运气好,听后感觉心里舒服。英语中与红色有关的词语多为贬义词。红色词在英汉中的使用差异说明使用英语或者汉语,必须考虑英汉文化因素,由此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化内容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4 .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教英语中有关颜色的词汇和内容时,教师需要有意识渗透英汉语言对颜色的理解的不对等性,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英语知识有效地融合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英语教师肩负跨文化教学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实现提升文化教学的效果,我们建议:
(1)提升教师的文化教学意识
英语教师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如果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很可能使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成为空话,这样会导致在使用英语中的文化失语现象。因此英语教师需要自觉学习中西方文化提升文化素养,而学校提供平台和创造条件是英语教师提升中西方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如请专家讲座或派教师出去学习等。
(2)英语考试增加文化考查内容
考试评价在一定程度左右着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英语听、说、读、写及综合考试中,如在英汉中对red和红的理解的异同出现在文化目标评价中,则会促进文化教学内容的落实和应用,以更好实现各级英语课程标准的文化教学目标。
(3)举办丰富的英汉文化活动
除在英语教师文化教学意识以及考试评价中落实文化评价目标外,平时班级内、班级间、校内以及学校之间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综合目标的提升,减少在英汉交际中由于文化失语产生的尴尬情景,同时为跨文化有效沟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6.
董艳玲.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对应[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增刊):115-118.
高芳.论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J].河南大学学报,2006(6):169-172.
韩婧.英汉翻译中红色的情感色彩差异[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8-39.
刘全花.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