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5 14:54: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品牌管理的内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研究
一、品牌管理内涵
一般来说,品牌管理指的是某些公司或者企业对品牌在运营过程中的控制、监督以及监管。企业在对品牌管理的具体实践应用当中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外部环境,科学、合理的运用对品牌负责制以及对品牌进行相关的职能管理的方式。相对于品牌管理,品牌指的是企业或者公司象征性的代表方式,即结合品牌名称、历史、包装、属性以及信誉度等对品牌进行的综合定义。同时,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经历,侧面反映对品牌的印象。产品和品牌之间有一定的区分,品牌是消费者实实在在购买的东西,而产品是工厂实际生产出的东西;产品可以被其他人或者是竞争者无休止的模仿,但是,品牌是不能被仿照的,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长盛不衰,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另外,一个企业品牌的内涵间接的映衬了企业的文化。因此,创建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但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而且可以增加外部销售渠道。
二、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现状分析
(一)品牌管理现状
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公司品牌管理,没有建立正确的品牌理念,并且对公司品牌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夸大品牌在消费者购买中凸显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公司的采取的品牌策略只是过多的关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尽可能的让更多的消费者加强对公司的认识;相反,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司品牌应发挥的作用。另外,公司存在品牌,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品牌战略、对品牌也进行了准确的定位,但是对于品牌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公司中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或者部门从事对品牌的管理,对品牌的管理一般是总经办或者是市场部。总之,公司对品牌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仅仅是把公司的品牌变相的认为是产品,导致品牌在公司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品牌管理意识不强
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加大了对公司的品牌建设。但是,对于品牌的管理意识还不够强,公司品牌的建立要有真正的内涵并且要独一无二,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亲睐[1]。假若公司的品牌没有足够的内涵,那么之多是个简单的商标名称,仅仅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的区分,而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致使产生购买行为。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生产的手机不是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苹果公司的售后服务非常到位,所以说,苹果公司售后服务就成为了苹果品牌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之一。大多数的公司对于加强品牌的信任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是编几句广告词来吸引消费者,公司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形成有价值的品牌有消极的影响。所以,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应该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本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2、求全现象以及跟风现象
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品牌的宣传中,存在求多以及求全的现象,甚至是迫不及待的将本公司的所有产品的优点都展示给消费者。例如在装饰中采用中西混搭风格时,公司给消费者展示了中式、西式的装饰风格,并且尽可能的让消费者接受这种风格,会使得消费者感觉到有推销的意思,导致的结果是消费者会对这种功能出众的品牌持有怀疑态度,相反使得展示效果对这种中西混搭方式的销售带来了负面影响;另外,在展示这些优点的时候,信息相对的过于宽泛没有突出重点。还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跟风现象,如果一个品牌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导致其他类似的品牌积极的模仿。
3、缺少品牌保护观念
在我国,有些商标未能在国外被申请注册,使得国内的商标被国外提前注册,某些甚至是国内老字号或者是知名商标,这就导致国内的许多商品不能有效的通过正规途径流入国际市场。对品牌管理的不足以及缺少品牌保护观念是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然,在国内某些公司中对品牌保护还未引起重视,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也有此方面的问题。对公司品牌保护工作没有做好,使得同行业中存在大量的类似品牌。
4、品牌管理的职能部门混乱
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品牌管理中,在公司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或者是组织机构[2],仅仅是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对公司品牌的管理工作大多通过公司销售、产品研发以及市场部等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公司的品牌管理或者决策,需要高层领导或者是总经理进行参与其中。当前形势下,尽管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也仿照国内外为加强公司品牌而设立相关的内部组织,以便强化对公司品牌的管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将自己的工作落实到位,使得品牌管理工作名存实亡,面对当前公司混乱的品牌管理,对于建设好自己的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三、完善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品牌管理意识
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务必要提高品牌管理意识,并且要强化品牌管理。为此,公司就要运用法律手段,以便维护公司品牌的合法权益。另外,公司提高品牌管理意识要对品牌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在当前经济环境形势下,公司对于战略性的品牌管理以及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要想更好的在市场中生存,就不能一味的采取降价或者是促销的手段参与竞争,而是要提高产品的档次,以便维护公司品牌形象。所以,要运用法律手段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提高公司品牌管理。
(二)提炼品牌核心价值
从国外公司一些成功的品牌中可以明显的发现,这些公司对品牌都有明确的定位,例如在汽车方面,通用汽车公司追求的是顾客的满意度以及安全、宝马追求的是驾驶者的乐趣以及保时捷汽车公司追求的是奢华。通过对市场的明确定位,可以让品牌展现独特的个性,以便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更深的印象,进而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3]。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要加强对品牌的明确定位,务必要对市场进行细分;公司可以根据受教育文化程度高低、年龄以及地理等方面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而科学、合理的选择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目标市场,并且以此目标市场为基础对公司品牌明确定位。运用简洁的言语指出公司品牌的核心价值,不但可以明确的定位公司品牌[4],而且有利于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的获得公司的品牌信息。
(三) 加强品牌保护
在国内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商标抢注现象,面对国内的客观环境,使得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要加强品牌保护。为此,一方面公司应该加紧对商标的注册,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公司要尽快的加强对品牌的域名注册;公司还要做的是对品牌进行海外注册,同时为了规避商标被模仿或者是侵权,公司还应该注册商标标志以及名称,以便保障公司品牌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在公司品牌保护中[5],要避免推出与公司品牌价值不相符的产品,公司内部通过协调统一对品牌的管理方式,切实的加强品牌的保护。
(四)加强品牌的监督以及评估
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如果要创建一个知名品牌,不急需要相关的战略规划,更需要对制定的战略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可以通过监督公司品牌的宣传力度、方式、地点。通过对公司品牌实行有效的监管,加强品牌的统一性以及规范性,以便公司品牌能够根据制定的战略高效的运行。另外,一个公司的品牌也是企业资产关键的一部分,公司可以通过将品牌资产化使公司贷款或者负债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降低,以便公司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加强对公司品牌的评估,即强化评估资产,也会有效的降低公司的财务负担。需要注意的是,评估之后的公司的品牌价值并非保持不变,公司品牌价值的变动反映了企业的生存能力的大小[6]。当前,国内许多公司对品牌评估持有积极的态度,因为通过品牌评估可以有效的确定品牌价值,进而对公司品牌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品牌逐渐发展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条件下[7],贵州臻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品牌管理要对品牌进行明确的定位、加强品牌的监督以及评估、提高品牌管理意识以及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切实的加强公司品牌管理。(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钦龙.如何建立客户的品牌忠诚度[J]. 农药市场信息. 2013(17)
[2]杨智勤.浅析企业品牌管理的立体化趋势及其启示[J]. 未来与发展. 2010(02)
[3]李萌.浅谈中国品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1(04)
[4]宋薇,马力,王树臣.品牌:文化符号的塑造与问题分析[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3)
[5]刘晓霞;熊银解.品牌管理误区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01)
摘要:品牌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企业的品牌做得好,就会为企业带来无形的效益,这种经济效益可能无法具体估量,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各种企业已经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创立、保护、推广自己的品牌,品牌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我们的商业银行来说,品牌也非常重要,品牌的影响力体现在市场销售方面,和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我国的商业银行品牌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机制还不成熟、不健全,但是要对品牌进行有效管理,商业银行就必须建立相关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品牌管理的组织机制进行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品牌管理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研究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个背景下,提供给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很多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金融界的竞争也越演越烈,品牌竞争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代名词。品牌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企业的形象信息、市场地位等方面的信息。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品牌的竞争力,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向国际靠拢,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品牌管理的内涵
品牌首先是一个无形的载体,品牌在无形中传递着企业的信誉、形象信息,这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任何企业的品牌构建都在这个基础上。既然是品牌,就是要告知消费者的,那么它必然有商标的一部分性能,要能体现产品的特点还要能吸引消费者,企业有了品牌就等于拥有了知识产权,这是企业独有别人不能侵犯的,要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最重要的是,品牌是一种竞争手段,优秀的企业大多拥有自己成功的品牌,有了口碑、有了消费群体,在竞争中就容易保持有利位置。
二、商业银行品牌管理组织机制现状
(一)商业银行品牌的竞争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和其他公司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品牌管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更具意义。商业银行要为广大的用户服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要在推广品牌的过程中注意人群的多样性,商业银行的品牌与银行在日常生活中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息息相关,而且累积性很强。用户对于银行的日常服务进行评价,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品牌。
商业银行面对的客户群体大,信息的流通较为迅速,对品牌构建的影响力也很大。为了应对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保证银行品牌的增值,需要银行进行一系列的品牌管理工作,建立稳定的管理组织是必要的,并且要将管理的组织机制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
(二)商业银行品牌管理组织机制意识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品牌的管理是在多个层次上进行的,这并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银行的品牌管理涉及到对外竞争,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品牌信息,这是一个构建品牌体系的过程,银行的竞争水平也是通过这个体系来体现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带动整体的工作。
银行的信誉等级对自身的发展来说很重要,各个商业银行的竞争和这些评价信息密切相关,这些评价信息与银行的品牌有直接关联,所以说商业银行的品牌管理是银行信誉的产生关键,信誉经营也成为银行在进行品牌管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一个方面。良好的组织机制可以为信誉经营提供基础,银行在组织机制的建构上要更加明确,建立成本小,信息渠道有效的结构形式。这一机制担负着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分析归类、信息的推广等任务,品牌管理是否取得效果,跟组织机制的建设与管理是分不开的。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机制与企业竞争力
商业银行建立品牌管理组织机制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的自有资源和市场需求决定了品牌管理的发展方向,品牌的价值在这里和其他企业一样,只有通过具体的业务,才能将品牌推广出去,这是一种品牌依附性,无实体的品牌需要银行的实体资产来支撑。这是一种整体经营,商业银行需要把自身的品牌管理纳入银行的整个经营管理的规划中,发挥品牌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整体的战略配合中体现品牌管理的价值。
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支持银行发展的产业也对品牌管理产生一些影响。利用保险等行业带来的机遇,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就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这要依托于整体的品牌管理,在健全的组织机制下,品牌建设要不余遗力。
加强品牌管理对于解决商业银行竞争力和信息渠道问题是必要的,品牌管理的工作要持续良好的进行,离不开一个适合的组织机制。
四、结束语
品牌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不可或缺,它已经影响到银行业运作的方方面面,商业银行要想在品牌管理上拔得头筹,就要研究适合自己的组织机制模式,把品牌管理的优势最大化,在竞争中才能保持创新和灵活性,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颜伟.浅议我国商业银行的品牌战略[j].现代商业,2008(03)
[2]张金星,李名银,许祖明.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9(01)
[3]温英杰,李镇西,李振.我国商业银行商标品牌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06)
关键词:宝洁公司 品牌管理 演变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66-02
宝洁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企业。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作为全球日化行业的翘楚,宝洁绝对是伴随着现代消费经济的发展而成长的奇迹。本文将详尽分析宝洁公司的品牌管理的演变过程。
一、宝洁公司近年所获得的荣誉简述
在2003―2004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2008年度的销售收入高达835亿美元,净利润为120亿美元,比2003―2004年度增加了521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跻身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品牌仅20个。宝洁公司被誉为全球经营最佳的企业之一,在《财富》杂志“全球最受尊重公司”中排行第五,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在《巴伦周刊》评选的“世界最值得尊重公司”中排行第四,在《商业周刊》评选的“世界最具创新精神公司”中排行第八。宝洁在同行业中以绝对优势位居行业首位,是大学生心目中的“最佳雇主”;它还被尊称为“品牌教父”,是品牌管理制度的开山鼻祖,其品牌管理能力无人能敌。
二、宝洁公司品牌经营的特点简析
宝洁公司品牌经营的特点:一是种类多。从香皂、牙膏、漱口水、洗发精、护发素、柔软剂、洗涤剂,到咖啡、橙汁、烘焙油、蛋糕粉、土豆片,到卫生纸、化妆纸、卫生棉、感冒药、胃药,横跨了清洁用品、食品、纸制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二是许多产品大都是一种产品多个牌子。以洗衣粉为例,他们推出的牌子就有“汰渍”、“洗好”、“欧喜朵”、“波特”、“世纪”等近10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香皂用的是“舒肤佳”、牙膏用的是“佳洁仕”,卫生贴用的是“护舒宝”,洗发精就有“飘柔”、“潘婷”、“海飞丝”3种品牌。
三、宝洁品牌管理实质分析
人们谈到品牌时往往指的是品牌所代表的那个商品,比如,说到汰渍就是洗衣粉,说到沙宣就是洗发水。成功的品牌让消费者在购物清单上写下品牌名称而不是产品名称。品牌资产,就是指品牌给产品带来的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消费者往往在进入商店前,就在自己的购物清单上写下“汰渍”,而不是洗衣粉。但如果告诉消费者各种洗衣粉都是什么牌子的,他们最终无法区分产品之间的区别,购物的消费习惯也可能与之前大不相同,这就是品牌的魅力所在。同时,品牌的价值还在于能让消费者为之付出比其他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
品牌实质上反映的是品牌与顾客之间的某种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承诺。如果离开了好的产品,品牌必然不会在市场上长久立足。但是,有了好的产品,却不一定有好的品牌。品牌的奥妙是宝洁公司第一个发现的。当宝洁这个品牌之父来打中国市场时,它在全球已拥有300多个品牌。宝洁的到来,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成熟的品牌经营理念。宝洁每两年会对旗下的品牌进行资产评估。
四、宝洁公司品牌管理的演变分析
在1931年,一位年轻的广告经理提出实行品牌管理的提案以来,品牌就成为宝洁公司的基石。下面通过宝洁公司品牌管理的演变来看看宝洁公司品牌经营的成功之处。宝洁的品牌管理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宝洁公司品牌管理的摸索期。在宝洁成立的最初几十年里,全美市场还远未形成,从学术界到工商界里都没有品牌和营销的意识。而宝洁始于1878年迈出了推广产品、建立品牌的第一步。哈利和他的团队在摸索中前进,他们采用的宣传手段包括拜访批发商、强化与杂货店的联系、尝试从公司获取更多的广告预算等等。这些手段新颖,并不是之前一贯的宣传手段。19世纪80~90年代,哈利带领他的团队推广的象牙香皂广告有以下的突出特点:第一,做平面广告及刊登杂志广告。1879年,宝洁就在芝加哥的《上流社会目录》上刊登了一则广告;1882年,宝洁在宗教性周刊《独立号》上刊登了半栏广告;1883年,宝洁在当时最畅销的月刊《世纪杂志》上刊登广告。第二,广告内容从原始的功能性描述慢慢加入现代广告的因素。一开始,象牙香皂的广告很直接、很正式,只是描述产品的品质和用途,在哈利的带领下,象牙香皂不断推出新广告、新图片和新文案,而且几乎每月都更新:请权威人士鉴定,请社团或协会推荐象牙香皂,请名人在泡泡宴会上吹泡泡。哈利和他团队的推广宣传广告,造就了现代广告语。后来,哈利率领的团队被称为“品牌经理”。
2.宝洁公司品牌管理的形成期。1931年,时任广告经理的麦克洛伊建议公司实行品牌管理制度并获得高层的认可,这是品牌管理制度的先河。宝洁公司在推广Crisco的时候,宝洁将它在这近30年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系统化地应用起来。在1931年5月的备忘录上,品牌管理的制度在宝洁确定下来。在品牌管理建立至今的80多年里,品牌管理为宝洁立下赫赫战功,这与宝洁对品牌管理的坚持是分不开的。在这段期间内,宝洁对品牌的重视,给了宝洁品牌管理形成的机会。后来的发展使宝洁意识到,品牌是公司的基石,品牌资产是公司的宝贵遗产。
3.宝洁公司品牌管理的改革期。品牌管理在宝洁并非进行得非常顺利。宝洁的品牌管理是以单个品牌为基点的,这使得产品大类中品牌的数目大大增加,也使得品牌管理的弊端浮现出水面。在20世纪80年代,宝洁针对每个顾客成立产品类别小组,辅以其他手段,新设立了26名产品大类管理者,品牌经理必须面向消费者制定产品和销售计划。通过对产品类别的细分,让宝洁对其已有的品牌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改革,使其品牌管理制度更加符合现阶段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改革让宝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品牌管理的意义,为以后的宝洁进行多品牌战略管理奠定了基础。
4.宝洁公司品牌管理的新生期。2000年,新上任的CEO雷福礼正带领宝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雷福礼在品牌管理经营上,主要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品牌加减法”,即减少自主品牌的开发,加大品牌收购和引入海外品牌的力度;减少在清洁剂等传统市场的资源,加强对保健品、个人护理和美容产品等高增长领域的投入。在改变品牌开发策略的同时,宝洁调整了自己的业务领域。宝洁运用资本运作的手段对市场重新洗牌。在雷福礼出任CEO的第一届全球年会上,宣布了一个大市场、大品牌的战略。在2008年,宝洁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品牌由2000年的13个增加到24个,年销售额在5亿~10亿美元之间的品牌为20个。
笔者认为,宝洁百年辉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宝洁将自己的未来放在对消费者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上。宝洁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消费品行业的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消费品的价值是一个很“主观”或“个性化”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宝洁并不把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建立在产品上,而是建立在产品外的消费者价值上。宝洁在不断创新产品、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宝洁用十足的勇气面对挑战,用百倍的努力取得收获,无须惊艳四座,无须学富五车,只需以创新的方法研发产品,只需用自己的方式与顾客交流,只需给予顾客信服的理由,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掌声和喝彩。
参考文献:
1.仇勇.叩开宝洁之门.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2.李波.谁能打败宝洁.环球企业家,2003(11)
3.李光斗.品牌战:全球化留给中国的最后机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士军.宝洁成功方法:透视品牌帝国经营之道.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问题出在哪里?很多企业在做总结时都将问题归结为竞争空前加剧、渠道环境恶化、经营成本上升、传统营销手法失灵等方面,但很少有企业从品牌管理层面上找问题。
如果说中国日化业不重视品牌管理,恐怕很多日化同仁们不乐意了,引进“品牌经理制”日化行业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面。但是,很多设置了品牌经理的日化企业,并不是都能在品牌管理层面上做到尽善尽美,有的甚至可以说很糟糕,这个泊来的职位究竟如何发挥它应有的职能,是很多企业没有真正关注的。在深入了解很多日化企业品牌经理的品牌经营手法后,我们不能不忧虑地说:中国日化企业,还在品牌管理的误区中徘徊。
误区一:品牌经理的职能错位
如果你真正审视这些品牌经理们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你就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可快的感觉,甚至认为这是企业在进行一场自我安慰的职场秀,品牌经理职能错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这些品牌经理的工作内容来看,他们更多地是履行“产品开发经理+市场推广经理”的职责,而对于品牌管理的其他工作,涉及得少之又少。很多品牌管理的环节被无情切割掉。试问,有哪家企业认真地进行过品牌架构规划?有哪家企业在用心地去构建自己的品牌核心策略和品牌识别?又有哪家企业在认真地进行品牌检视工作?
误区二:不做品牌做销量的口号误导
“不做品牌做销量”是一个很响亮的口号,营销人士几乎人尽皆知。尽管当初有人提出这一口号的初衷是强调销量对品牌建设所做的贡献是压倒性的。的确,没有销量的品牌就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是随风飘逝的浮萍,但这种提法其涵义已衍生超出了提出者初衷的范畴,给营销人带来误解,使很多人认为品牌是销量的“天敌”,企业为了销量可以不择手段地实施营销行为,销量成了企业行为的唯一借口,当销量和品牌形象、声誉遇到冲突时以销量为马首是瞻,导致品牌在病态中发展。时下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不是企业片面追求市场份额忽视品牌责任酿成的恶果吗?有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做品牌做销量”的认知,源于两个错误的认识,一是不知道究竟怎样去做品牌,认为做品牌就是高举高打的广告宣传、一掷千金的公关策划,动辄花费上百万的明星代言………,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认为做品牌是有钱人的游戏;第二个错误认知是认为做品牌和做销量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营销行为,品牌行为和销售行为是格格不入的。而实际上做品牌的行为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同做销量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统一的。
误区三:不知品牌管理的具体内容
品牌经理们之所以更多地是履行“产品开发经理+市场推广经理”的职责,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不少企业的品牌经理是从策划经理、市场推广经理等角色转换到品牌经理的,他们对品牌管理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认为创意、开发新的产品系列(或新品牌),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个性描述,品牌推向市场后的系统化品牌推广运动就是品牌规划或管理了,孰不知品牌管理的细腻和复杂程度远非这些简单的工作能涵盖,品牌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仅是几段战术性工作的拼接。品牌管理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圆环,中间不允许有断层,这是半道出家的营销人士没有认识到的。
不少企业设置了产品经理,但产品经理是不能代替品牌经理的。关于品牌经理和产品经理,不少企业并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和区分,在它们眼里品牌经理和产品经理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实际上品牌经理和产品经理在职能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品牌经理主管品牌发展方向,而产品经理则是在产品层面上实现品牌经理的战略。大部分企业对这两个职位没有细分而是统称为品牌经理,像日化行业的品牌经理主要的工作是从事的还是产品经理的工作,这当然是可以的,但不能因此荒废了品牌经理的职责。
误区四:品牌管理革命不彻底
企业决策者的以销售为唯一导向的运作手法也是品牌管理职能不能完全实施的重要原因,如果将品牌管理视为营销界的一场品牌革命,那么,这种行为必将导致品牌革命不彻底。
一切以销售为导向,不给品牌经理们全面发挥这一职位功能的机会,那么,在品牌经理的工作计划中,他们不得不过滤掉了相当一部分立足于品牌未来发展的管理工作,而增添了一些救火式的日常工作,品牌经理对他们而言只是一顶华丽的帽子和招牌而已,一切以销售为导向的指导方针取代了以品牌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品牌建设策略。
走出误区,将品牌管理革命进行到底
让品牌管理真正走进企业就必须将品牌管理革命进行到底,不能搞“绥靖主义”,尤其是像目前销售额已过亿的日化企业,如果还以 “生存”为借口,只满足于“占山头”、搞“解放区”,不知道加强“政治攻势”,弄不好连已有的“山头”和“解放区”也丢失殆尽。
如何将品牌管理进行到底?
首先,要解决品牌管理的认知问题,品牌管理不是品牌经理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员工的事情,只有从公司的高层到底层员工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经常性地由高层耳提面命式的宣导,才能真正贯彻品牌管理。
其次要明确知道品牌管理的内涵,即品牌管理究竟是管理什么?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品牌管理,如何使其行为对品牌资产的积累负责任。
再次就是品牌经理要明白品牌管理的具体操作。品牌经理自然是品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人物,他是品牌专业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对品牌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负最大的责任。因此,品牌经理必须知道品牌管理的具体操作,并将其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来。
[/b]牌经理的具体职责[/b]
1、市场研究工作。
市场研究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一是行业研究,必须对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其次是进行竞品研究,了解竞争对手的品牌策略;第三是消费者研究,研究消费者的细分、真实需求以及他们的购买行为,通过以上研究洞察产业状况、竞品状况、市场状况、消费者需求变化,明确行业发展趋势,奠定品牌营销的战略基础。
2、规划品牌架构。
外部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品牌架构规划,合理的品牌架构规划能有效地增值品牌资产。品牌架构规划关乎品牌发展的战略,对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品牌战略和定位,品牌其实很难发展。
3、品牌核心策略的建立。
定义品牌是品牌管理的核心手段,品牌缺少核心定义策略就等于品牌少了灵魂少了DNA,品牌的传播就很难持续一致,品牌形象就会摇摆不定,品牌的创意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品牌的识别系统就很难清晰,品牌只能算是一个视觉符号而已。
4、 品牌的创意发展。
解决品牌核心策略的落地问题,实际是为品牌策略寻找载体,没有载体的品牌核心策略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和意义。
5、 品牌识别系统的建立。
立足于品牌核心策略基础上全面定义品牌,使品牌成为区隔竞争对手、建立品牌差异化的重要举措。
6、 品牌核心策略的传播与推广。
是品牌建立与消费者关系的重头戏,是品牌追求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过程。
7、 客户关系管理。
品牌的实质是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此外,品牌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也是决定品牌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必须对公司的行为进行控制和修正,使人们对它始终产生良性认识,不因“恶小”而为之。
8、 品牌维护。
维护品牌是品牌经理工作的重头戏,品牌老化缺乏活力是品牌的常见病症,品牌经理必须通过品牌创新等手段保持品牌的活力。
9、 品牌延伸管理。
品牌延伸是品牌战略发展的需要,品牌经理应立足于品牌延伸的环境和客观条件,进行科学化的品牌延伸。
10、 品牌检视与分析。
“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我们经常这样形容那些只知做事不懂反思的人或行为。品牌管理也是一样,经常抬头看看路才不会走冤枉路。
在品牌管理讨论甚嚣尘上之时,新理论与新方法层出不穷,特别一些品牌管理的咨询服务者,提出了很多自以为是的新理论,但这并没有改变国内企业在品牌管理方面出现的巨大尴尬。品牌管理责任不清,品牌方法不力,品牌保护失当, 还没有在根本上找到品牌管理问题的结症。
IBF中国区首席品牌官梁中国认为,品牌管理的制度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企业只有建立了品牌管理制度,其利润增长障碍才可能得到排除。在企业的品牌管理期待中,每个人都希望尽快看到预期值,这样企业才有动力去打造品牌,管理品牌。这个预期值是高附加值的,远远超过所谓一般销售产品所能达到利益最大化,那么,企业为什么不去打造管理自己的品牌呢?这是因为品牌管理没有规则,于是,企业就认为做品牌还不如去做销售,因为他们看不到远期利益,那就看近期的(就是销售)。
品牌制度的建立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剑。
实际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者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交往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只有这种预期值可见时人们也才有动力去从事某一件事。要让预见性成为现实,只有建立制度,有了制度再加上卓越的领导管理,品牌建立才能成为了可能。
具体而言,梁中国认为“应该尽快建立首席品牌官(CBO)管理制度”。为此,他提出了“品牌制度经济学”的概念。什么是“品牌制度经济学”?梁说,所谓“品牌制度经济学”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从事品牌经营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品牌游戏规则和品牌管理运行的内在机制。简单地说,品牌制度是企业及品牌管理人员从事品牌活动的游戏规则。它决定企业品牌管理关系的人为设定的制约。它建构了品牌管理者的阶层等级和秩序,搭建了企业品牌活动的大框架。
这个观点的提出,对于品牌管理,对品牌管理意味着行业的全新变革与图新,这种变革体现了品牌历史的演进轨迹。
沃尔玛、麦当劳之所以常胜不衰,不是其表面上我们看见的产品低价,也不是汉堡,而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在商业史上,真正创造出来的商业模式非常少,人们大多用分析的眼光,归纳出一种抽象的“模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管理制度。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所有的个人都以利已为动机从事经济行为,在公正律的支配之下经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走向私利和公益的和谐一致”。①好的制度就能达到这两者有效的平衡。
国际品牌企业大部分的制胜之道,究其根本都是在一种模式的胜利,一种制度创新的胜利。
CBO的提出,实际上是在“品牌制度经济学”的总体思想下的具体管理制度创新,而后才是一个职业阶层的产生。王石能悠闲的去爬山,是因为后面有一种制度在运行。理查德·布兰森能去航海,开飞机,玩滑翔也是因为制度的建立。
访谈
问:你为什么这么看重品牌管理制度的建立?
梁中国:
品牌在企业这里有这样那样的理解,其核心就是制度的原因。因为大家没有游戏规则,品牌管理是各自为政,使品牌管理的交易费用居高不下,社会成本太高,交易成本太高,做品牌企业就觉得花不来。我之所以关注CBO制度的建立,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认识品牌与管理品牌呈现出的混乱。CBO品牌经理制度的建立,开启了品牌制度经济学的新观念,深挖下去,对品牌思想的丰富与学说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般情况,我们给企业做销售他们会很高兴,因为你正在解决他们暂时生存问题、眼前利益问题,他们感觉眼前交易成本低,好像回报快,其实不然。而品牌则看起来相对交易成本高,资源配置能力差,感觉是低效率。或者说是看不到眼前利益。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品牌管理方面没有好的制度规范,企业觉得这件事太麻烦,而且对以后的利益预期还不确定,就没有人愿意干了。
问:如何运用你说的“CBO”管理制度?
梁中国:
CBO是一种品牌管理制度,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事情有人管,问题有人办,再也不会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当然利益也有归属。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制度。CBO制度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其可行性。第一,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企业还没有较好的品牌管理制度,甚至企业制度也都在不断的调整之中。正因为我们的品牌管理制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才使CBO的价值凸显出来。第二,制度就是多人N次重复情景中的行为规范与游戏规则。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因为它是有费用成本的。换句话说,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为正的情况下,制度才是重要的。所以,在企业的品牌管理过程中,单位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执行力度越来越差,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品牌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使品牌打造与管理变得顺畅起来。
推行CBO品牌管理制度,不仅有经济学上的意义,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解读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问:“CBO”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梁中国:
CBO 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品牌制度的概念,一方面是品牌组织职位概念。说制度成就职位,职位成就阶层还是可以说得通的。
CBO如果从字面去解释,有几个含义:Chief意味着他是重要的人物;Brand,是他与品牌相关的人士;Officer还有一个意思是Professional(专业人员)。这个职位正像我们前面所述,是个市场化的职位,市场竞争度越高,这个职位就越发重要。
我说的CBO制度经济学之说,是从市场中感悟到的,如果要建立起中国的品牌,保证中国的品牌国际化之路走的更好更快,必需从品牌制度始。 了解中国先要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中国企业先要了解中国的企业制度。那么,了解中国的品牌就要先了解中国的品牌制度。当我们的品牌制度都还没有建立,还谈什么品牌呢?这就无怪乎很多企业,把名牌当品牌,把广告当品牌,把营销当品牌,把标志当品牌,把宣传当品牌。
要看到,CBO是个市场组织,是以企业本身的发展、股东价值增值为目地的。它是企业资产经营者,保护者。同时,也是一个制度的代表。
制度的结果是效率,有了制度又有了人,创建和管理好品牌就不是问题了。由于每个行业的情况不同,企业现状各异,制度创新就是必然的。联想的成功就是“搭班子”、“带队伍”的成功;海尔的成功是“战略业务单位”,每一个环节都一个公司,自我核算。激励机制有了,成本、利益关系全有了,这使得海尔的管理环环相扣,效率保持最高,这就是海尔的制度。
CBO制度创新不是针对某个具体企业,而是针对行业来说的。这种制度一旦建立,一定会催生各个企业的小制度产生,在CBO制度下产生的制度系,让效率成倍增长。
问:既然“CBO”如此重要,他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体系?
梁中国:
我想用5项指标来构成这个体系,分别是:课程命名的规范性、独立性、重要性、应掌握程度和易学性。
所谓规范性是指对知识命名以及说明是否规范明确。
所谓独立性是指该知识是否独立提出。
所谓重要性是指该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所谓掌握程度是指对该知识应当达到的掌握程度。
所谓易学习程度是指学习中掌握的难易程度。
这样5个指标的提出结合了统计描述、聚类分析、假设检验等手段来完成的。我们相信,这样的工作对提高中国首席品牌官(CBO)的培训水平,推动中国品牌的国际化的实施,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具体知识课程设置,我有一个详细表格表现,主要包括:品牌基础知识、品牌系统知识、品牌战略知识、营销管理知识、销售管理知识、传播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组织学知识、哲学知识、政府管理知识、社会学知识等。这在即将出版的《首席品牌官》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问:CBO职业的发展前景怎样?
梁中国:
现在国内顾问咨询业的有效需求总额约1亿美元,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需求将以每年10倍速度增加,到2010年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总需求将达100亿美元。市场需如此之大,将成为下一个10年最有竞争力职业。
据国家人事部门预测,未来中国最热门的十大职业中,品牌经理人居前三名。相信,所有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年轻人都会抓住这个机遇,辉煌自己的人生。
企业要建立品牌必须要有人来管理,这就是品牌管理方面的最高执行CBO。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市场上前10名产品(还不能称为品牌)的消费占有率高达70%-80%,我国的消费者已经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着力于品牌策划工作的人才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就近期的深圳、广州的招聘情况来看,品牌策划人才已是一个热门的招聘职位。据相关媒体报道,仅一天的招聘广告就有近十间企业招聘相关的品牌策划人才,包括品牌策划经理、助理等职位。而其中以化妆品公司招收这类人才最多,占去近一半的百分比。而这些化妆品企业中大都是一些民营企业。他们认为,国内化妆品要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就必需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这就需要一些优秀的品牌策划人才去进行管理。而外资企业要进入我国市场,必需要对本地的市场有充分的了解,确立合理的品牌路线是抢占新市场成败的关键,因而吸纳优秀的本土品牌策划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除了化妆行业以外,像房地产、广告、服装等行业都有发出招聘品牌策划人才的需求信息。可见,品牌策划人才确实是近期招聘市场的热点。从事品牌管理工作人员的月薪从4000到上万元不等,一些外资企业的品牌管理经理年薪则可高达30万元。有专家预测,今年品牌管理人才的身价还将有可能达到近5%的增幅。
当然这指的品牌经理,一个大企业的CBO年薪将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都是很正常的。
摘要: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现代市场竞争的利器,但是频繁爆发的品牌危机给品牌和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危机防范措施。分析品牌危机的表现形态,发现品牌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包括企业品牌文化淡薄、品牌缺乏核心价值、品牌建设缺乏战略规划等。针对这些原因,进一步提出防范品牌危机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品牌;品牌危机;危机防范;策略
品牌是公司拥有的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因此,维护品牌的健康成长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非常重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品牌危机越来越频繁,给品牌和企业造成巨大伤害。曾经名噪一时的国内品牌如三株、秦池、爱多、巨人等都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过后就一蹶不振,销迹于市场。因此,企业进行品牌危机管理势在必行。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企业实践证明:品牌危机管理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处理已出现的危机,而在于如何深刻认识品牌危机,了解其发生的深层原因,辨别品牌运营过程中的危机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一、品牌危机及其表现形态
品牌危机指的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或企业品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而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社会公众,进而大幅度降低企业品牌价值,甚至危及企业生存的窘困状态[1]。
品牌危机多种多样,但从表现形态上看,可以分为突发型品牌危机和渐进型品牌危机两大类。突发型品牌危机是由于企业内部、外部因素突变,触发危机因子从而引发的品牌危机,一般说来包括品牌形象危机、质量危机、服务危机等。渐进型品牌危机通常是由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缺憾和决策失误造成,其形成相对较缓慢,是循序渐进式的,但后果往往具有毁灭性。常见的渐进型品牌危机主要包括经营决策危机、品牌延伸危机、品牌扩张危机等。
(一)突发型品牌危机
1.品牌形象危机
品牌形象危机是由反宣传事件引发的有损品牌/企业形象的品牌危机。反宣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企业发生的有损品牌形象之实情的曝光,如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与消费者产生纠纷、产品生产条件恶劣、企业偷税漏税、财务混乱、贪污舞弊等;另一种是对品牌的歪曲失实的报道,如“高露洁”牙膏含致癌物质等。这些报道和传闻会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和企业信誉。
2.品牌质量危机
品牌质量危机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缺陷或失误,或是由于设计或制造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引发的品牌危机,如:中美史克“康泰克”PPA风波,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超标等事件。这类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公众不信任感增加,销售量急剧下降,品牌美誉度遭受严重打击。
3.品牌服务危机
品牌服务危机是指企业在向消费者提品或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管理失误、外部条件限制等因素,造成消费者不满而引发的品牌危机,如“日航风波”、“砸大奔事件”等。目前企业存在的促销陷阱、宣传承诺不兑现、售后服务不规范等都容易引发此类危机。
(二)渐进型品牌危机
1.品牌经营决策危机
经营决策危机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战略决策失误及管理不善给品牌带来的危机。比如一向走高端路线的“派克”笔为了争夺市场,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仅3元的低档产品上,这一错误的决策不但没有帮品牌打入低端市场,反而失去了一部分高端客户,其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
2.品牌延伸危机
恰当的品牌延伸策略可以使新产品迅速打入市场,并利用品牌优势壮大品牌体系,但是品牌延伸策略一旦失误,则很可能引发品牌危机。比如,品牌延伸操之过急,在品牌本身还未被广泛认识时就急于推出新产品;或者品牌延伸后新老产品的形象定位相互矛盾,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再如,品牌延伸速度太快,超过了品牌的支持力等,都有可能导致品牌延伸危机。
3.品牌扩张危机
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品牌或者自创品牌两种方式实现品牌的规模扩张。但是品牌扩张也有很多风险,如扩张策略的失误、对市场需求的错误评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等。巨人集团的没落就是因为在品牌扩张的路上偏离了核心业务,丢弃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导致资源分散,管理失控。
二、品牌危机的深层原因
要有效防范品牌危机的发生,必须探究其发生的根源。从品牌危机的表现形态可以看出,大多数品牌危机看似由企业外部原因所致,但其根源还是在企业内部。有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引发的品牌危机占品牌危机总数的72.5%[2]。从发生和发展过程看,品牌危机是从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与品牌管理不善开始的,并在外部环境波动的冲击下,使失误现象逐渐累积和放大,最终导致品牌危机的爆发[3]。因此,品牌环境突变(外因)是品牌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企业管理和品牌管理不善(内因)才是品牌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具体看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品牌文化淡薄
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识,也是文化的载体,优秀的品牌通常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品牌文化是企业围绕品牌建设所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及经营哲学的综合体,只有将产品当做一种文化形象来宣传,借助文化传递产品,使品牌文化紧紧地与消费者所关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才能提高产品的价值,增强市场亲和力。然而,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中,普遍忽视品牌文化内涵的建设,致使品牌形象模糊,品牌定位不清,也因此导致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的低下,品牌危机抵御能力微弱。
(二)品牌核心价值缺乏
一种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任何品牌都应该具有核心价值,比如,“宝马”传递的核心价值是“安全舒适”而“劳斯莱斯”则代表“名门尊贵”。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的基础。国内很多企业简单地把品牌知名度等同于品牌价值,只注重对商品的显性特征(如包装、外观等)进行差异化,而对品牌资产的价值缺乏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品牌核心价值缺乏通常有几种情形:第一,品牌没有核心价值,严重缺乏个性,或者一味追求浅表的“奇异”卖点,结果导致品牌空壳化。第二,品牌建设过程中一味地宣传商品名称,而忽视了品牌背后涵含的独特价值和利益的有效传递,所以即使产品知名度很高,但销售量却不尽人意,结果往往是商家在投入巨额广告之后草草收兵,退出市场。第三,企业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对品牌的核心内涵把握不准,总期望把品牌的所有价值全部传播出去,结果造成品牌核心利益松散,品牌信息混乱,使消费者无所适从。
(三)品牌战略规划缺失
品牌建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而要根据品牌成长的外部因素,结合企业本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及品牌的生命周期特点制定严密的战略规划。然而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不顾企业的产品、促销、价格等营销策略能否跟上,盲目加大广告投入,甚至依赖炒作手段,期望现代传播工具能在一夜之间把品牌催熟成名牌。缺乏战略规划的品牌炒作,虽然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由于忽视品牌成长的客观规律和品牌赖以生存的内涵建设,造成品牌畸形发展,生命力极其脆弱,多变的市场环境很容易就会触发品牌危机因子,从而加速品牌“从成长到死亡”的过程。
三、品牌危机防范策略
不管哪种品牌危机,一旦爆发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企业造成危害,轻则破坏正常的经营秩序,重则破坏其持续发展的基础,甚至导致品牌大厦轰然倒塌。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是品牌危机管理的根本。结合品牌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品牌危机防范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一)唤起全员危机意识,制定并严格实施品牌日常管理制度
意识决定行动,品牌危机意识是进行有效品牌危机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企业全体员工真正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感觉到危机时刻在他们身边,才能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为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注意给员工灌输危机意识,并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品牌管理制度。在生产中严把质量关,确保投入市场的都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产品核心技术的保护管理;做好商标注册维护工作,对于假冒伪劣等侵害自身商标权益的产品和行为及时处理。
(二)建立有效的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实施品牌自我诊断制度
信息是品牌危机防范的生命线。为了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潜伏的危机,疏通信息交流的渠道,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4]。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控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与企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市场、竞争者等多方面的信息,甄别危机因子。第二,建立品牌自我诊断制度,定期对品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检查监控,尽早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乃至消除危机诱因。第三,组建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制定危机应对策略,为企业品牌危机修筑第二道防线。
(三)改善企业管理,优化品牌管理体制
品牌危机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往往是企业内部管理恶化的结果,因此,改善企业管理有利于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品牌管理是品牌价值保值、增值的基础性工作。品牌管理体制就是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它是企业在分析、计划、组织和协调与品牌管理相关的各项活动时的制度安排[5]。科学的品牌管理体制能合理协调品牌管理活动中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权力与责任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品牌策略和战略的优化调整,培育品牌危机抗体,有效预防品牌危机。目前,全球企业品牌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职能管理制、品牌经理制、品牌事业部制和品牌公司制四种。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应向着建立品牌经理制的方向发展,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则应采用职能管理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加强品牌全方位管理,制定品牌战略规划
品牌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但凡成功的国际品牌,绝对不是依靠广告炒作一夜催熟的,他们在品牌经营上都有长久的、执著的追求和深刻的内涵,广告和形象识别系统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品牌的全方位管理意味着要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对品牌进行战略规划,将品牌个性定位、品牌核心价值确定、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注册与保护、品牌延伸与扩张、品牌创新、品牌传播等一系列环节的决策规范化,并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企业常规化的工作。
(五)科学实施品牌延伸战略,适当开发子品牌
品牌延伸作为企业品牌经营战略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国际知名品牌,大多数源于品牌延伸。但是品牌延伸一定要遵循品牌的成长规律,不能任意而为(如品牌跨行业延伸、高档品牌向低档产品延伸等),否则不仅无助于新产品的推出,还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不过,如果品牌延伸进行得适当,不仅可以有效回避品牌风险,还可以使品牌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用子品牌策略进行品牌延伸时,由于子品牌是针对一类或一种产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高度统一性,因此采用子品牌策略能有效地避免株连风险。比如:宝洁、欧莱雅等公司拥有多个品牌,其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强,如果其中一个品牌发生危机,通常不会影响公司其他品牌。相反,“三鹿”既是奶粉品牌,又是集团公司品牌,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忠诚度
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顾客的品牌忠诚度是企业防范品牌危机的重要条件。如果企业形象和信誉很差,消费者对企业无忠诚度可言,那么品牌危机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要更好地防范品牌危机的发生,保证品牌健康稳定地成长,企业必须综合运用技术、产品、服务、创新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竞争力,避免过度的价格竞争,采用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培养顾客忠诚度,提升品牌价值。这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最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也是企业防范品牌危机的良方。
总之,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利器,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市场。因此,企业要强化危机意识,不断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品牌危机的成因,采取有效的品牌危机防范策略,才能有效预防品牌危机的发生,保证企业品牌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军.品牌营运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66.
[2]李敬强.基于心理契约的品牌危机管理[D].青岛大学学位论文,2008.
[3]郑秋锦.企业品牌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机后管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180-182.
关键词:中粮集团;品牌国际化;品牌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05-02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多年来一直不断的努力,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经营范围覆盖了贸易、实业、金融、地产等各个方面。如此庞大的公司想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且做好对品牌的一系列的管理。
一、中粮集团的品牌现状
在中粮集团品牌中,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食品类、非食品类以及地产酒业,从这点可以看出中粮集团的品牌战略趋近于多元化、创新化,虽然涉及产品的行业,性质等都不同,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出中粮上层管理者的高瞻远瞩,用打造多元化品牌的战略来很好的迎合了现今全球化的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个别品牌,以“福临门”,“金帝”,“长城”为首等子品牌已经在用其自身比较成熟的品牌战略不断地积累品牌资产,而后反作用于母品牌,又进一步的提升了母品牌的形象和知名度。从而进一步的打入了国际市场,很好的实现了产品的“走出去”战略。
二、中粮集团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粮集团品牌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旗下品牌众多,缺少驰名中外的世界品牌,缺少品牌规划,品牌的影响力不够,在某些地区存在宣传的盲区;二是在品牌的管理方面缺少创新意识,寻求稳定而忽略了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力量,缺少变通,须知道变则通,通则永恒,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企业要敢于在风险里寻找商机;三是品牌的宣传渠道过于单一,在当下宣传是成就品牌的重要因素,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品牌需要更好的宣传去给他插上腾飞的翅膀,宣传对于品牌就如鱼和水的关系一般;四是品牌的内涵不够,在如今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深度和文化内涵更加关注,更加注重品牌之外的东西,品牌文化就是重要的一方面,一个品牌不仅应该有知名度,还应该有内涵有深度。
三、中粮集团品牌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品牌规划和监控
对于一个品牌的打造和管理,好的规划与严格的监控是必不可少的。规划就是将企业品牌经营战略和目标进行一个长远的计划,对于企业品牌管理来说,品牌的形象规划和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形象规划。形象,顾名思义,简单的说就是外表,企业品牌的外在表现,中粮集团正是很好的确定了品牌的定位,致力于所打造的品牌,所以品牌才得以很好的发展。其次是品牌发展规划,中粮集团在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管理者能够在确立了一个对的目标的前提下,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方式让自己的品牌与顾客和社会群体利益相沟通,这其实是在不断地为自己的品牌累积财富,中粮集团在对自己的品牌规划的时候,既有短期规划也有长期规划,它一方面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制定品牌长期的发展计划,构制出了品牌发展的总体蓝图;但是在中粮,短期规划也尤其重要,在业务层,该企业需要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动态计划,并且根据多变的市场来制定相应的计划以及根据品牌建设的进程和周期,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规划,做到“以公司战略规划为前提,以公司年度计划为依据,在变化中做好完美规划”。在制定全年和全阶段的整体计划后,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制定一些应变的计划及方案等,这也需要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创新,中粮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总之, 中粮的品牌规划是以整体的战略或策略为依托,实现与目标对象的长期和立体沟通关系。监控是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职能,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通过监控来发现从而采取及时的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监控很直接的方法就是数据监控,通过对品牌资产、类别、价值及忠诚度的监控,再去横向纵向的深入研究调查,获取一系列有效数据来发现品牌所处于的位置,并及时作出应对。
(二)注重品牌管理创新
在管理中,组织、领导与控制同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有着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的作用。但是,管理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企业和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一些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的要求,所以,在一个好的企业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管理职能,同样,创新也在品牌管理中尤为突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中,打造品牌其实就是“通过满足市场所反映的社会需要来获取利润”。市场的反应很多的是对新兴产品的好奇和需求,这个需求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所以企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的经营目标,则需要适时的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加以调整和创新,品牌战是一个持久战,脑力战,平凡无新意的产品最终会被世界市场所淘汰,所以只有一直坚持品牌的创新,才能不断得提升自身产品品质,从而收获更好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优化品牌宣传途径
提到传播,大家自然想到对外宣传和推广,但事实上品牌传播其实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中粮集团“内外兼修”的传播战略也是中粮集团的品牌产品能不断做好做强的原因之一,中粮集团把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看的同等重要,恰恰这正是品牌创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一个品牌的建立是客户所有品牌体验的总和。包括产品、包装、运输工具、销售场所、销售人员言谈举止、客户服务处理、媒体宣传、企业商誉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对内进行品牌传播和管理才能达到效果的,而对内传播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企业文化层面梳理品牌理念和定位,品牌定位确定以后,以品牌定位为出发点,在企业内部推广企业文化的同时推广品牌的理念和定位,使品牌的概念落入每个员工的心中并落实到员工的行为规范中去,最终反映在员工的举止、言行中,使其每一次与客户接触都在为品牌增值将品牌的核心价值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内部能力是品牌内部传播的基础和重心。其次,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也是传播品质的重要内容,很难说,在一个所有员工只为自己利益着想,没有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企业,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途,我认为,员工的责任感来源于他对企业的归属感,因此,一个好的企业,甚至说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充分利用所谓的激励理论进行管理,只有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才会最终走向世界的舞台;而品牌的对外传播则主要通过广告、公关、促销活动、网站、培训等一系列媒介和其他方式来实现。
(四)提升品牌内涵
中粮集团公司要想提高品牌内涵,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规模化和网络化,企业自有品牌战略的成功,必须以大规模经营和广阔的销售网络为基础。在信息高速发达的21世纪,脱离了网络化的企业必定难以成功,只有好好融入网络这个大世界中,借助网络的力量是产品规模化,利用自身广阔的销售网络加以推广,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使自有品牌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二是注重企业信誉,较好的商誉是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内在优势,一种商品采用企业品牌方式还是制造品牌方式,主要取决于知名度和信誉,知名度高和信誉好的企业更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一直以来,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实施,为集团履行公益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秉承“忠良文化”的人文关怀精神,中粮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慈善事业,努力回报社区,回报人民,构建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2010年,中粮成立了对外捐赠管理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负责对集团对外捐赠工作。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粮的社会责任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结语
中国进入WTO,为本土很多企业带来了机会,也为很多企业引来了许多挑战,而当我们细察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无论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与发达国家都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甚至愈行愈远,在这个“品牌消费”日渐明显的阶段,我国企业唯有继续努力奋起直追,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立足之地,企业也必须努力实施自有品牌策略,提高国际国内知名度,加之提高现有的利润水平、管理水平,并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品牌战略也将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向着多元化不断发展。而管理则会在企业品牌的战略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无论品牌的规划,定位,实施,传播以及监督,都与管理密不可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每一个管理职能都渗透于一个品牌打造的各个环节中,管理,尤其是管理将会成为社会关注的持久热点。
参考文献:
[1]区敏涓.工商管理专业创新研究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梧州学院学报,2011(03).
[2]宋素娟.建立工商管理专业使命的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