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5 14:54: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篇(1)

关键词:社会成本;文化建设;媒体;规范化

一、研讨社会成本下的文化建设意义

所谓文化,一般包括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规范、准确的文化主体,能够很容易进行学习掌握和交流使用。杂乱无章的语言文字,不仅失去文化的严肃性、民族性和专属性,有失国家尊严,也给语言文字的学习设置障碍,增加成本,不同国度之间的往来交流不能顺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交流的频繁,经贸、留学、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越加严重,破坏力不容忽视。不能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有损文化尊严和国家形象,增加交流成本,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二、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障碍

文化是国家的符号,体现民族的尊严。语言文字杂乱无章、混乱不堪,主流媒体不能正确导向,教育领域会深受其害,百姓生活无所适从。文化出问题,不仅仅是社会交流成本的增加,同时将阻断5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危害深远。

(一)法规制度落实不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01年、2015年颁布的语言文字法、语言文字管理办法,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制定出法律法规规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往日趋活跃,以及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出现,给语言文字规范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法律法规已经失去约束力。尽管相关部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一些严格规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混乱局面。新闻广播中文夹杂英语,外文字母随处可见,全世界的国名、地名遍布国内各个地方,语言文字的混乱局面让百姓忍无可忍,怨声载道。一些主流媒体不能做出表率,在语言文字规范上同样我行我素,影响极坏。

(二)文化管理混乱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传播,大众媒体不能带头遵循规则规范,给语言文字的混乱推波助澜。外文缩写铺天盖地,中国话不用几个英文单词似乎不能彰显地位身份和水平。媒体的不自重,让受众群体增加负担。语言文字传播具有普遍性,不是精英文化,让大众看不懂、不理解、不明白,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央视足够大气,非冠以字母表达,摄像机、视频、信息技术,个人电脑、国内产值,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事情,用英文简写体现的不是素质和文化,就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常见的地铁出口,东西南北,指示方向,明确具体。用以四个英文字母,没有任何意义,让人一头雾水。

(三)文化娱乐化

语言文字,不仅肩负中华历史的传承,还需要承担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遵循使用规则的语言文字,不仅在学习掌握时无所适从,对外交往也会造成障碍。市场经济不是自由经济,需要遵循规则规范。同样道理,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也需要遵循规则规范,不能毫无拘束、自由化、娱乐化。经常会看到这样情况,胡编乱造的网络语言文字,堂而皇之出现在大众公共媒体,作为逗趣娱乐的工具,甚至用于文章和报道上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些主流媒体也未能免俗。语言文字的混乱,文化的娱乐化,对于年轻人和处于文化知识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对身心的影响很深,国家民族的符号成为儿戏。

(四)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国家和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续,没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和民族,不会成为强大国家,也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经济一体化,文化日益交融,互联网让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情况下,传统文化的更能彰显其重要地位与价值。从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观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很不够。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国画、书法、诗词歌赋的学习了解,不是很多,而外语学习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提前。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双语教学,从孩提时代直至大学课堂,都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赶时髦。政策导向有误,付出的成本代价过高,同时也是对民族根基的一种蚕食。

三、解决文化建设障碍的路径

文化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繁荣和民族兴旺的大问题,文化乱,人心就会散。规范统一的语言文字,能够维护主流文化的权威和地位,能够降低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成本,减少传播误差。强势的文化,才能造就强大的经济,才能引领世界潮流。

(一)完善有关文化的法规制度

法律法规是规范语言文字的有力武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指导约束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主流媒体应当旗帜鲜明,做出表率。改变平时做派,去除处处夹杂的外文单词和字母,进行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上传下效,有好的氛围,净化工作会立竿见影。新闻从业者要站在维护祖国文化尊严的角度,遵章守纪,传播正能量,做出榜样。2016年1月末南美国家爆发的“寨卡”病毒,没有使用外文字母表达,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扎扎实实去做。很快就会看到报纸杂志和电视荧屏,都是规规矩矩的文字。

(二)加强文化秩序管理

制定法律法规很重要,但落实法律规范更加重要。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人人有责。相关部门应制定语言文字法规的落实细则,监督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加强文化秩序管理,工作要持久、要有力度,不能松懈。抓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堪比烟草管控一样,公共场所禁止,影视镜头禁止,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有了大张旗鼓旗帜鲜明的管理,一定会扭转文化领域的混乱状态,还百姓一个净化的语言文字环境,让生活便捷,交流通畅。进行语言文字的管理,不是拒绝国外语言文字,是对本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是将目前百姓周围杂乱无章的语言文字环境进行净化,利国利民,福荫子孙。

(三)还原文化本质

文化是一种品位,充满端庄和高贵,悠久的历史,造就灿烂的文化底蕴。不能让语言文字的混乱局面继续下去,要还原文化本质,维护语言文字的严肃性。语言文字作为人们的交流工具,时时处处体现国格和人品,决不能不尊重。社会在发展,语言文字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不能将不负责任的编造作为变革,不能将错误的语法修辞拿来逗趣。对于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新名词,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挥,相关部门应当提早干预,确定出统一的表达方法,以便遵照执行。没有一定的规范,会引起信息交流的混乱,引起额外的负担。多年前的“拉登”、“拉丹”两种称谓,在不同媒体长时间较量,就是一个例证。

(四)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2)

一、语言符号与符号类型

符号,是物质性的,它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它所传递的必须是一种规约性的社会信息。语言学者们认为:语言符号是以物质性的语音或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载体虽都包含一定信息,但载体与传递信息之间的联系是任意性的,而且这种联系在一定社会集团内是共同确认的。

舞蹈属于非语言文字文化,但它们具有和语言一样的符号性、系统性、任意性的特征。舞蹈符号的物质性,是舞蹈者综合图像、色彩、声音所体现的动态形象,而且包括舞蹈者在表演过程中所在的环境,使用的服饰、道具与音乐等作为信息的载体,才能被人的感官接受与理解。因此,舞蹈动态形象所传递的符号信息,并非一般的或个人赋予的独特含义,它是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舞者与观赏者所辨析的符号信息。

语言学者们认为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要使语言建立必须有言语,要使言语为人了解,必须有语言。引用语言学关于语言与言语的理论,解释舞蹈的“语言规律”与“言语特征”,可作这样的比较:动态形象犹如“言语”,一种舞蹈的表演形式犹如“语言规律”,舞蹈的动态形象是无声的“言语”,它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受到“语言规律”的制约。舞蹈动作、体态、节奏以及服饰、道具等,是“舞蹈言语”的物质性,它们只有合乎“语言规律”时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民间舞蹈的民族与地区性的文化特征,犹如民族语言与方言之区别,所以在发挥“舞蹈言语”的创造性中,既要加深“舞蹈语言”的规律性,又要增强舞蹈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按照符号学的理论,物质载体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任何一种符号与它所代替的事物、现象都具有“相似性”、“相关性”,与它所传递信息之间具有“规约性”的特征。民间舞蹈的符号性特征和一般符号相比较,可作如下的释义。

民间舞蹈中的“相似符号”,如模拟劳动生活、模拟鸟兽类等动态形象;“相关符号”,如民间舞蹈活动中的特定时间、场地设置的要求,所使用的服饰道具等;舞者的动作、姿态、手势的象征意义,和它传递的民俗心理与审美情趣等,虽远远超过动态形象的本身,但它受到民族与地区文化的制约,属于“规约符号”。因此,我们通过舞蹈者、舞蹈活动所展示的“相似性”、“相关性”符号,可以分析民间舞蹈的物质性、非物质性的各种文化因素,通过“规约符号”研究群体活动所体现的本民族与地区性舞蹈文化的特殊性。进一步,从舞蹈者本人的规约符号中,探索舞蹈者展示舞蹈文化的创造性与局限性。由于舞蹈符号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舞蹈研究者,应具备语言学以及多种学科的广泛知识,才能准确地诠释舞蹈信息符号的文化内涵。

二、舞蹈文化符号的特殊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文字和人的直接传承进行的。语言文字形成之前,人类文化则是通过声音与人体动态进行文化传承的,这种非语言文字的传承方式,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诗歌、音乐、美术可以用文字、曲谱、绘画和雕塑保存下来,并且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以后,惟有舞蹈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仍保持着动态性、综合性、直接传承的文化特征。因此,舞者的动态形象遂成为舞蹈最根本的文化特征,动态形象是传承民族文化信息的特殊性符号,在看似简单或多有相似的动态形象的符号中,它却包含有民族、历史、自然、社会以及表演者自身的各种文化信息。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A-0023-01

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为何一再强调其“思想性”?为何不能让语文轻装上阵呢?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体系化的母语教育,汉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既包含语言元素,又包含了思想元素,还包含了这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认知体系。例如生活在海边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体系中就会拥有丰富的“鱼类”思维,而生活在冰雪之地的民族,他们的语言体系中会拥有丰富的“冰雪景象”……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抛离思想元素、文化体系的母语教育,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汉语言的这种特性注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带有思想色彩,必然需要文化的滋润。

一、以形表意:遵循汉语文字的具象性特征

在世界文字体系里,汉字可谓一朵奇葩,它不仅具有表情达意之功能,还具有“以形示美”之魅力,这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与之相媲美的,这种特性正是与我们汉民族思维的具象性有关。我们民族擅长于具象性思维,习惯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抽象的理念,用形象的方式来概括抽象的过程,故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也常常凭借表象、想象等手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以期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语文教学中,想要学生透彻地理解文字内涵,把握语文(母语)的实质,就必须从感性的视角出发,从形象的思维入手,努力呈现汉字由自然之象到文字之形的演变历程,力求在汉字的形体上体现事物或行为的变化轨迹,从而领会古人不脱离感性形态的、整体的、非理性的认知方式。例如汉字的教学应本着“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原则,努力地将每事每物以千姿百态的面貌呈现出来:如教学“暮”字,将其置于丛林之中,置于落日之下,赋予其形象之意,形象之美;如教学“闻”字,呈以手掩口之状,做屏息倾耳以听之态,让学生识其形、知其义。又如语文文本的教学应本着以形达意的原则,通过“形”的呈现来表达深刻意蕴,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短短数语,将一片凄凉之景、凄凉之意尽呈眼前。为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一深意,我们应通过创设情境将其置身于诗歌描写的“老树”“昏鸦”“断肠人”的意境里,让学生去看、去想,从而达到意形的结合。

二、品味吟哦:把握文本语言的含蓄性情感

如果说具象性是汉字的显性特征,那么含蓄性就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隐性特点,表现在我们的语言文本常常是“以少寓多、以小蓄大”。安子介先生曾受汉字结构的启发,描绘出一幅“初民的生涯图”;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道出了统治阶级的荒骄奢,道出了劳动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的辛劳。文本的含蓄性需要读者去填补、去创造,语文教学依赖于品味吟哦这一传统做法,可让学生领悟文本所蕴藏的思想情感。例如《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一首咏物寓情诗,它借助长江两岸的优美景物和一轮明月的相伴,来反衬王安石“对做官的无奈”和“回归江宁的急切”的心情。然而如果我们仅从字面来理解这首诗的话,便无法感受王安石的心境。为此,笔者带领学生进行品味吟哦,探索王安石创作此诗时的处境——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心力已然憔悴;面对朝廷召唤,无心也无力,他只能借诗抒发内心的苦楚,借一轮“明月”来表达心境。

三、融合同构:彰显文本语言的文化性色彩

鲁迅曾说过:“每一种语言文字就是一部独特的文化体系。”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蕴涵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而一个民族的精神浓缩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之中,两者的融合同构已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又要承载中华民族的情感、思想和哲学,还要渗透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者,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在文化视野下进行语文讲授。例如从全诗的诵读来看,《游园不值》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然而当我们走进诗境,领悟中国文化,就会发现这首诗的另一番景象:诗人通过访友不成的偶得——“一枝红杏出墙来”,赋予了诗歌哲学的命题: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篇(4)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另加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莫不如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语文学习过程之外的另加内容,这种做法偏离了《语文课标》的本质要求。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当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说教方式,而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二、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变成了空洞的说教。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义,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表达活动中,通过引导,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和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实际生活和学习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三、淡化了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

《语文课标》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我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把重点放在了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面。《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寻找依据。还有的教师特别重视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教师教学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其实,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学习语文还应多下功夫积累词语,学会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也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学习语文的功夫,首先应该花在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语文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言学、词汇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不同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四、以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淡化了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语文课标》2011年版提倡要高度重视积累,运用好积累的工具,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这方面的习惯,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规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篇(5)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特征;发展;影响

H136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网络语言指的是起源于网络,在网络上广泛地使用,使用的规则和传统的汉语有所不同的词汇以及语法等等,除此之外,网络语言也包含网名,网聊,网络信息等。在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之下,在网上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二、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1.创造性。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出现了网络大世界,使我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都有了非常之大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传统书面表达的作品来说,因为网络上的作品减少了来自外界的束缚,使作者能够最大限度上发挥创作的自主表达性,这样他们在构思上就会更加精巧奇妙,在文章形式上也会更活跃,更加的反映出我们对于语言不同的创新能力。网络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感慨之余,我们必须承认,网络语言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简省性。在网络上进行沟通是一件实时的交流活动,只有在交流时,交流者们及时接收或者发送信息,才能使得交流连续不断。因为这样,语言使用的简洁成为了网络交流可以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这样一来简洁性就成为了网络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这样的简洁性不但要求在使用的时候简单易懂,言简意赅,同时也要求能够简便的输入,迅速的浏览。

3.依赖性。对于语言环境,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依赖,这里边有双层含义,第一,网络语言比较依赖于宏观网络环境,失去了网络环境,网络语言很有可能会被误解;第二,网络语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强烈依赖性。

4.幽默性。除了要简单明了,新奇独特外,网络语言也需要幽默诙谐的成分,这样有利于构造一种放松的阅读氛围。轻松幽默的风格,让现代人更喜欢热爱,放松了身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尽情的发言,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人们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火花。

(二)汉语言文学特征。

1.文字功能的特征。汉语言文字是从远古壁画、岩画到甲骨文的诞生过程,在古人发明文字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表达与传播个人的思想,是一种可以代替动作与声音的表达形式。人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对人类思想的交流有重大意义。在《诗经》出现之后,标志着汉语言文学的诞生,这才是文字真正的起源点。文学也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对人类智慧的开启有巨大推动效用。

2.独特文学形式。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文学,文学是文字表达的最高形式。汉语言文字的形式非常多样,比如小说、散文、史记等等都是其的表现形式,还具有独特的诗、词、歌、赋形式。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成就了汉语言文学的优势。

3.文字的文学潜力。每一种文字都有其的优点,汉语言文字优势如此。汉语言文学的诗词极其美妙,典雅的文学艺术形式已经受到了众多人青睐。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文学潜力,在唐诗的绮丽、各种各样的风格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虽然在宋朝中也有不少经典作用,但是还无法突破唐诗的巅峰。如果要展示文学潜力,那就必须要进行创新。

三、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当前网络语言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充分推广,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网络语言可以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一定的现实作用,充分的表达说话人的具体表达含义和心理真实感受,并受到青年人的热爱,青年人并将网络语言实际的应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诸多的网络语言逐渐被广大的受众群体应用到语言文学中。当前阶段,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出题的过程中,都会选用网络语言,以此来充分表达自身对网络语言的实际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传达特定的教育意义,进而全面体现出其设定的社会深意,不断教育当前阶段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充分理解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其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虽然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但是我们也需要将此内容与汉语言文学进行区别的对待,进而全面减少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造成的阻碍。

(二)负面影响。当前一部分网络语言严重偏离了汉语规范的网络语言,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颖的话题和方便,没有严格的遵循汉语规范。有很大一部分的词语词义被人们所曲解,还有大量的刻意的错别字,这一部分都会在语文教育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的影响。我国的网民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他们普遍喜欢新鲜的事物并且非常乐于并善于接受全新的事物,他们并没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语言的学习的特殊阶段,他们大量使用、接触网络语言,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规范语言,非常容易养成不规范表_的恶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汉语言学习,必定会造成不良的学习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也会随着不断下降。网络是虚拟的,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划分其与现实生活的界限,进而全面的进行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的和谐文明世界。网络语言因为自身的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推广力,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此种简单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达形式,迅速的渗透到了传统的语言文化中,进一步的促使我国的传统语言的功能抓紧淡化。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对于汉语言文化传播力度,尽最大限度的进行扩大汉语言的影响力。

四、结束语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13,(3)

篇(6)

我们先分析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般的拼音语言,只有元音与辅音两个结构要素,声调(升调、降调)只区别语气,不区别意义,因而不是拼音语言的结构要素。而汉语则不同,声调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故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构成。如果我们把英语等拼音语言称为二维结构,那么汉语语音就是三维结构。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够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就语音单位而言,几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或者起码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每一个民族用于社会交际的能够区别意义的音位却少得多,这是根据人类的交流需要而决定的。人类语言只需要不多的音位,就可以构成无数有意义的话语。

从历史发展来说,“能指”和“所指”在约定俗成的任意性这一表层现象的深处,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受到各民族物质生产发展的一般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的双重制约。就人类语言的发源处来说,初民不可能也无须选择很多的音节来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但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有许多新的概念需要表达,原先的音节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必须寻觅新的途径。增加音节是一个最简单的有效途径,西方的一些语言就走了这一道路。英语中的音节就有一万多个。但也还有另外一个聪明的方法,即在原有的音节上标出不同的声调,以此代表不同的概念,这同样可以起到与增加音节相等的作用。汉语就走了这一条道路,它只选择了400多个基本音节就能够满足高度文明的汉民族的各种概念表达的需要。采取增加音节的线性展开的方式和运用声调向中心聚敛的三维方式来解决语音的发展问题具有同等的有效性。于是,汉语与西方拼音语言的根本性区别(即拼音语言是用二维——元音和辅音——来表达的,而汉语是用三维——声母、韵母和声调——来表达)就形成了。当然这两条道路也不是绝对的互不相涉,而是起着部分的互补作用。汉语在发展中,由单音节词为主到双音节词为主,且近代以来,由于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语的翻译常用多音节词来表达,这使汉语的词汇中多音节词的比例也有所扩大。拼音语言也有不用增加音节而只是改变词的重读音节的方式来区别意义,这又与汉语所走的道路有若干类似之处。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只要是能够逐渐精微地表达人类的思维,就具有同等价值,这里没有好坏高下之分。人为地将“屈折语”说成是最高级,将“孤立语”说成最低级,这要么是文化中心主义、种族偏见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要么就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自卑心理的表现,而不是科学的分析。

文字领域的情况与语音领域的情况相似。

在文字的起源阶段,用“象形”表达人类思想与语言中用“象声”表达人类思想类似,同样舍弃了许多东西,仅从客观事物中抽出一些主要的特征写画下来。“米”是一棵果树上结了许多果子的象形。但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有机生命体,一棵树是多么繁复的植物,结下的丰硕的果实也决不止三个。当我们用象形文字表达它的时候,失落了不计其数的果实了,而且用3个小圆圈代替了具有万千特征的甜美的果实,又不知失落了多少属性了。我们甚至不能说,我们所造的那个象形字就一定是抓住了果树的形象的主要特征,其实它仅是从客观物象中抽象出的极少一部分特征。这才是本色意义上的“抽象”。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上的所谓“抽象”,比如说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它字形固定,偏旁统一,这对于象形特点鲜明的甲骨文来说是一次抽象,而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使汉字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隶变”又是更进一步的抽象,这些“抽象”,与文字最初形成阶段的那次抽象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与语音的形成一样,象形文字是各个民族根据不同的要求抽象出事物的极少特征写画下来,这使各种文字产生差距。中西文字目前巨大的差距是由各自不同的文化创造方法造成的。当美索不达米亚的字母被发现后,西方文字突然掉转头去走了一条拼音化的道路,而汉字则没有走这条道路,依然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着。于是,中西文字便相去遥远了。“中国自殷商通用至今的表意方块字,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后来流行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拼音文字其渊源和特性都迥然相异,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独成一统的特例。”[③]

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在结构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也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从汉语语音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吻合的。汉字的三维性使其具有立体性特点。但要证明汉字是三维的立体性结构,我们的面前有一道“定论”的铜墙铁壁,一般认为,拼音文字记录一个词是用一串字母作线性的排列,在汉字往往用一个平面型方块来表示,所以“汉字是平面型文字”[④]。诚然,汉字是写在纸上的,不是雕塑在空间的,何以认为汉字是三维的因而具有立体性特点呢?这是因为汉字是用二维去展示、象征三维空间的,我们是就其所表达、所象征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三维”的。“立体派”的绘画何以能称“立体”呢?难道就不是画在平面画布上的吗?

汉字主要起源于原始图画,而图画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示三维空前的,那么,汉字就其起源阶段的象形性而言,亦具有这样的特征。汉字起源阶段的这种象形的特性是汉字三维性发生学上的依据,图画的形象性的特点是使人们可以直观或感受到所画事物“体”的质感。例如,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柳子镇出土的陶器上。

即使是最逼真的工笔也不能将客观事物的全部属性和特征描绘出来,它在描绘中已经遗漏了许多属性和特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画反映客观事物也是“抽象”的。而汉字又是对象形图画的再一次“抽象”,这就使文字成为一种纯粹的符号了。这种符号只要没有变成音响形象的附属物(如拼音文字那样),这种三维立体性特点便没有被打破,无论其抽象程度怎样地越来越高。

从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在其后来的发展变形过程中,并未改变其三维立体性特点,这是由于汉字后来无论怎样变形,皆未彻底打破原有的符号体系去另辟新路。先看小篆。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比起甲骨文和金文来,小篆字体固定,并将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小篆的线条不再是去描画客观事物,而是变成了规则匀称的带弧形的整齐线条,就此而言,对汉字的立体性的冲击是大的。但是,从根本上看,小篆并未改变汉字的结构特点,而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只是线条略略变化,使文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更加隐蔽了一些。这样的特征实在太多,无庸赘述。隶书的情况又怎样呢?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这是被称作“隶变”的汉文字史上的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线条的主要特点在于描摹客观事物,因而它是画出来的;而隶变后的五种基本笔画则是写出来的。由于隶变改变了笔画的形态,因而使汉字形体发生了大的变化,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基本摆脱了古汉字的图形意味。后来,魏晋至隋唐出现的楷书,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从此,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但是,隶变以后的汉字并未改变汉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我们还是以“为”字后来变化为例来说明。

这些形式亦分别积淀了大象的鼻子、躯体以及四条腿的内容。由此看来,隶变中的汉字形体的改变仅是汉字结构内部进行自身调整时的一种较大的形态转移,而不是汉字整体结构的打破与重建,因而汉字立体性这一基本特点并未失落。

我们认为汉字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立体性特点一直保持着,但同时我们又认为隶变前后汉字立体性的特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适应于描摹客观事物的各种形态、方向、长短、曲直的甲金文和小篆的线条,一变为适应于书写的、长短大致统一、曲直有规则、形态方向一致的隶书、楷书和现代简体的线条,这说明隶变使汉字从图画意义上的立体性变成了几何意义的立体性。隶变前的汉字通过用极简约的线条描画事物达到立体性,这种立体性因与图画类似,较易为人们认识,隶变以后的汉字实在有类于“立体派”的绘画。它将对象世界引归到立体几何的方块形体中去,呈现出一种多视点把立体平铺到平面上的倾向。即“对一个物体作分解,同时从不同的方面,不只是从一个视点,提供了许多元素,把这些元素重新组合,相互叠置,相互渗入成为一个整体形象,这使得平面自身直接显现立体感,却又不是取消了平面,使它成为一个空间盛器,让各种东西在它里面装着”。[⑥]隶变后汉字不仅有“横”“竖”两种笔画(这可以在垂直状态下构成平面),而且斜线(撇、捺)和点,斜线其实就是线条的水平放置状态,它与“横”、“竖”垂直状态所构成的平面相交,便构成立体图形。“点”的意义亦如此,它其实在透视意义上是远处的一条线或一个面;本身已造成了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只要我们眼前出现了相交或平行直线构成的平面,那么远处的那个点就一定不可能与这个平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而只能是处在立体的空间中。汉字的三维立体性就这样通过五种笔划构成了。这里,“关键是在于保持着具体的平面,而同时在象征的意味里,使它成为体积的空间意味的。”[⑦]

关于汉字的三维立体性,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找到证明。卫夫人《笔阵图》对汉字的几种笔划有如下的说法:

这虽是一种比喻和象征,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家的潜意味深处是将汉字的笔画当作某种客观事物来看待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观念的积淀,因为在原始人那里是没有比喻可言的。进一步讲,中国书法理论中所讲的关于笔画分布的结体理论更是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的。“中宫”和“重心”的理论,都是解决立体性字体结构稳定问题;“布白”理论则直接导源于文字的立体性:例如笔划的“疏密得宜”是解决立体性众多平面交叉的问题;“虚实相间”的说法是处理立体结构中视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问题;而所谓“争让得势”则又是回答立体结构中的主要平面与次要平面的表现关系等等。中国书法最忌平板,例如“馬”字下面的四点,楷书一般将第一、四两点写得较大,二、三两点写得较小,以示远近关系。这些,皆可说明汉字的立体性特点。

我们论定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这就为认识汉字的科学价值打下了基础;而汉字的生命力正建立在这种科学价值的前提之上的。

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了汉字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内涵丰富的科学价值。我们仍然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横一竖和一条斜线(—|/),如果按拼音文字的线性排列,只有六种排列形式:—|/,—/|,|—/,|—/,/—|,/|—,但是,按立体性文字排列,其形式却极多。横竖构成平面,而斜线当它放到立体性图形中去的时候,位置可以相接、也可以相交,还可以相离。人们只需要从这极多的可能排列中选择出目视区别较为明晰的排列用于造字就足够表达人类各种各样的概念。这从科学角度证明了汉字的方块结构是完全胜任表达人类的千差万别的细微变化的概念。它也不见得就显得繁复,因为它不需要用向外扩展的方式去表达,而只需在这个立体结构框架的内部就可以表达。如果说一个方块汉字因笔画多而显得繁复,那么,一个英文词用一大串字母排成一条线同样也是繁复的。汉字的这个特点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尤其是文言)无形态变化,无时态变化,无冠词的最根本性的决定原因。进而使中国语言文字比印欧语言“更易于打破逻辑和语法的束缚,从而也就更易于张大语词的多义性、表达的隐喻性、意义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⑧]这正是在二十世纪语言学革命以后重新认识语言生命力的一把金钥匙。一些有眼光的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汉字和汉语的生命力,而另一些西方学者例如伊斯特林,认为汉字终究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字,是文字发展低级阶段上的文字,进而认为汉字是缺乏生命力的文字,这实在是一种对语言文字表达人类思维的特点缺乏全面认识所致。

注释:

①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②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③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④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⑤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⑥瓦尔特·赫斯编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篇(7)

[关键词] 国际广告 文化

国际广告是国际营销的促销手段与产物,是为配合国际营销的需要,对出口国或地区所做的广告,目的是通过各种适应国际市场特点的广告形式,使商品能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建立市场声誉,扩大产品销售,实现最终的销售目标。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国际广告文化既代表一定的物质、行为文化,又属于观念、精神文化,即包含商品文化和营销文化;商品本身是一种文化载体, 文化通过商品传播, 商品通过文化而增值;与国内广告相比,国际广告的最大特点是其交流对象涉及到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而跨文化交流是非常难的,因为文化因素取决于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如果观察主体的文化归属不同,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就不一样。如何克服跨文化交流的差异,就构成对国际广告活动的巨大挑战,这是国际广告创意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影响国际广告成功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念等。要取得成功,国际广告必须克服以上文化障碍,与广告受众国文化价值观相接近,才能引起消费者心理上的共鸣,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达到促销目的。

一、语言文字

国际与国内广告最大区别在于语言文字方面。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生活和思维方式,所以语言文字成为国际广告促销成功的关键。国际广告活动中语言文字的转换,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相互沟通的问题。因此,国际广告应该采用目标国语言,根据当地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来撰写。

这方面最为成功的当数美国的Coca Cola。1935年这种美国汽水要打开中国市场,向当时在伦敦的蒋彝请教,他译出了“可口可乐”,既传神,又达意。不但符合英文名Coca Cola 的双声(可口)叠韵(可乐),而且音义皆美,远胜过英文名。后来的Pepsi Cola采纳“百事可乐”的中译名,也是音义俱佳的妙译。BMW进入中国市场时译成“宝马”(BaoMa),音中饱含诗意,英雄美人,香车宝马,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为BMW的品牌增色不少,“宝马”从遥远的德国一路畅通到达中国市场。宝洁公司认真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和消费市场的文化心理,产品译名当地化,迅速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公司名称P&G(Procter&Gamble)译为宝洁,“宝”指产品质量上乘,“洁”指公司主要经营日用品,十多年来,向中国市场推出9大类近20个品牌的产品,其中译名都是广泛调研后产生的,如Rejoice飘柔、Pantene潘婷、Crest佳洁士或Tide汰渍,无不享有盛誉。这些地道的中译名正是抓住了语言文化的共核,顺应广告受众者的语言文化习惯,采取了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才如此深入人心。

若语言文字使用不当,则达不到广告促销目的。如上海的“白翎”钢笔,译为“White Feather”,在英语国家无人问津,原因在于英语有句成语“to show the while feather”,意为临阵逃跑,白色羽毛象征着胆小鬼。

二、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主观评价,是消费者评判和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它是文化中深层的部分,也是相对稳定的部分,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所以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决定购买行为是否发生;价值观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决定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别;因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也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香港曾播放过一则美国香烟广告,广告词是“想做就去做”,在标榜个性自由的美国是不会大惊小怪的,但香港是个华人社会,注重自律的传统心理占优势,不少消费者认为该广告有诱导青少年干坏事之嫌,纷纷向有关部门投诉,后来改成“应做就去做”才平息这场风波。这一事件看似偶然,实则是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不同价值观念撞击的必然。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建立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提倡“仁”、“礼”,注重内省、自我约束,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中国人内倾的性格。西方哲学思潮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人或人格为中心来解释一切,侧重于人和事业在认识论上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西方人外倾的性格。从“想做就去做”到“应做就去做”,虽只是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由此可见,在国际广告策划中尊重并体现目标受众国的价值观念何其重要。只有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才不会对广告产生抵触情绪,才会顺利接受其宣传的产品。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各国消费者需求的不同。这决定了国际广告要获得成功,必须进行文化分析,采取文化适应策略,在国际营销中做到入乡随俗,适应异国文化,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会触犯当地的语言文化习惯、价值观念等,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崔绍忠马姝:国际广告文化与国际商标的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2004,(9).

[2]郭洪仙:论国际广告活动中的文化适合战略[J].经济问题,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