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风险控制管理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2 14:52: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风险控制管理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篇(1)

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建立,本文将重点对《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编制做具体介绍。

一、《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编制程序

按照一致性、先进和实用相结合、继承与完善相结合、可操作性等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抚顺石化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现状的需要,依照以下程序编制《关键控制管理文件》:

(一)在抚顺石化内控项目组(以下称项目组)拟定的《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基础上,由各专业管理流程编制人员(以下称编制人员)制定《关键控制管理文件》初稿后,再经复核人员审查。

(二)中国石油总部项目组和外部专业人士对审查后的《关键控制管理文件》初稿进行审阅,提出咨询意见,再由编制人员修改后,报抚顺石化领导和一级流程负责人审定。

(三)经项目组负责人员审查后,形成报审稿,报中国石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委员会最终审定后,执行。

二、《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主要内容

(一)关键控制管理文件说明。该部分主要说明了《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编制依据、主要内容、实施要求,便于所属单位贯彻实施。

(二)重要业务流程目录。该部分反映了与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管理文件》进行对应后形成的抚顺公司的13个一级流程、100个末级子流程的总体情况。

(三)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在对控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业务流程的主要控制环节、控制步骤和操作程序进行的规范性描述。在此次完善业务流程图时,重点对关键控制点涉及的流程图进行了修订。

(四)关键控制文档。以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文档为蓝本,描述公司涉及的全部关键控制、重要风险、实施证据和制度索引。

(五)风险控制文档。涉及关键控制流程对应的风险控制文档,重点对关键控制涉及的控制措施予以强化,确保关键控制涉及的各项风险关键控制得到关注。

(六)程序控制文件。程序控制文件是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分析后,对流程的适用范围、风险、部门职责、控制、控制证据及管理制度索引进行规范描述的制度文件。

(七)制度索引表。对关键控制涉及的相关内控制度予以对应索引,有利于各项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三、《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编制步骤

(一)明确重要业务流程

1.项目组将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管理文件》中确定的重要业务流程目录,与抚顺石化公司前阶段确定的业务流程目录进行对应,结合抚顺石化公司管理实际,确定抚顺公司《重要业务流程目录》初稿。抚顺石化公司重要业务流程将13个一级流程、100个末级子流程纳入《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编制范围。

根据重要业务流程目录,对各主要业务流程及其风险点进行描述,形成初步业务流程图和风险控制文档。

2.与中石油总部重要业务流程的差异:一级流程与中石油总部确定的一级流程一致。但末级子流程方面,根据抚顺石化的具体业务情况,减少了拆迁管理、地质勘探支出、证实石油储量、油气成本核算、原油销售、天然气销售、成品油零售、成品油批发、现收货款、国债回购、资产委托管理、定期结算、债务管理(除或有负债外的6个子流程)、对外财务报告(总部)共计18个末级子流程;并对涉及存货、账户管理、内部资金划拨、票据管理、对内财务报告、会计业务处理、合同与纠纷等7个子流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细分。

(二)编制关键控制文档

按照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管理文件》已确认的关键控制文档的描述,对应抚顺石化重要业务流程中相关的控制点,修订出适合企业实际业务的关键控制文档。对本企业从未发生的业务,涉及的关键控制不再列入关键控制文档。

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制本企业关键控制文档时要对控制措施进行准确的描述,不能随意扩大其外延或压缩其内涵。比如,某关键控制描述为A岗位审核某数据。实际风险控制中A岗位审核某数据之前的申请或提报以及之后的交接,如果无其他关键控制约束,则不应列入关键控制。有关A岗位审核的事项,则需要完整清晰地描述。随意扩大关键控制范围则会引起测试样本量的增加,有意缩小则易造成关键控制无效。

(三)持续改进业务流程图

根据前期已确认的重要业务流程及描绘的业务流程图,重新进行全面梳理和拆并,使描述的业务流程图更加符合企业的业务流程现状。

流程图式样的细节方面,在中石油总部流程图式样的基础上,针对流程图图标、背景、流程编号、风险与控制点位置、职能带宽度、框架边距、结束标记等进行了修订。

(四)修改完善风险控制文档

1.风险控制文档修改的总体情况

抚顺石化100项重要业务流程,全部编制了风险控制文档,并已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完善。设置风险点409个,控制654 条;其中重要风险258个,关键控制266个。

与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管理文件》中相对应的关键控制减少95条。其中:因没有相关业务流程而减少重要风险5个,减少关键控制5条;因属于板块和股份公司的业务而减少重要风险90个,减少关键控制90条。

2.修改风险控制文档的过程

对于一级流程风险控制文档中关键控制描述的修改,应将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管理文件》中对关键控制的描述与本企业前期描述的风险控制文档中的相关控制进行一一对应,区分情况,对差异分别进行处理:原风险控制文档描述不完善、表述不准确的风险、控制、措施,按照中石油总部提供的示范予以修改;缺失的关键控制,分析原因,予以补充、完善。对于风险控制文档中一般控制也应按照中石油总部项目组提出的相关要求和关键控制中的示范格式,予以完善。

对末级流程风险控制文档中,无关键控制的,则不再列入关键控制管理文件。涉及关键控制的,即使只有一个,也需将同一末级流程的其他非关键控制措施纳入关键控制管理文件。

对于关键控制应在风险控制文档上标注编号,与关键控制文档进行对应。规范风险控制文档格式,统一标准。对风险控制文档中风险类别、控制目标、控制方法、控制频率、制度文件索引等其他要素进行完善。

3.修改完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点关注中石油总部《关键控制管理文件》中确认的关键控制在抚顺石化原风险控制文档中的相关描述,做到关键控制无遗漏。

(2)以流程顺序、控制步骤为主线,对风险控制进行描述,做到控制描述前后连贯、系统,不重不漏。

(3)控制描述要做到要素齐全、层次清晰、表述准确。

(4)控制描述以抚顺石化的管理现状为基础,结合总公司、炼油与化工专业分公司管理制度和要求,确定相关控制规范。

(5)对抚顺石化重要业务流程,如长期投资管理、采购、销售、存货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予以特别关注。

(五)收集、整理、规范关键控制证据

1.收集、整理规范关键控制证据的总体情况

抚顺石化内控项目组共收集了证据示样221份,规范实施证据114份。项目组确认关键控制示范证据示样114份,涵盖了100项重要业务流程。这些控制证据的收集和规范,对于保障关键控制的实施,强化公司基础管理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2.收集、整理规范关键控制证据的过程

(1)确定关键控制证据目录。抚顺石化针对关键控制,对于控制过程中控制力相对较强、具有示范意义的控制证据,确认为关键控制示范证据。如一些经常性检查工作无证据的,可采取工作日志作为证据。

(2)按照规范、统一、合理的原则,对关键控制证据的设计格式、控制要素、控制作用进行逐项审定。

(六)收集、整理、修改、补充管理制度

1.收集、整理、修改、补充管理制度的总体情况

抚顺石化共收集《关键控制管理文件》涉及的管理制度132个,其中,抚顺公司制定管理制度88个,股份公司管理制度32个,国家财政、税务等部门管理制度12个。本次收集的289个抚顺公司管理制度中,拟对110个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拟新制定《租赁管理办法》、《或有负债管理办法》,《无形资产管理办法》等32个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原则,基本涵盖了风险控制管理文件中的各项控制措施。

2.制度修改、完善关注的主要问题

(1)全面收集控制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控制都应有相关制度作支撑。

(2)对于缺失的管理制度,进行补充。

(3)对于描述不准确、不完整、与控制有矛盾的制度条款进行修改。

(4)除收集本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外,还应收集整理国家有关制度、总公司以及炼油与销售专业分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七)编制程序控制文件

抚顺石化在进行上述几项工作后,将相关业务流程的适用范围、风险、部门职责、控制、管理制度索引、控制证据、控制证据示范等内容进行全面归集,从而形成业务流程规范性的程序文件。其中,关键流程风险控制文档中的非关键控制措施也要在控制文件中描述。抚顺石化对全部100项重要业务流程编制了控制程序文件。

四、编制《关键控制管理文件》的经验

第一,集中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关键控制编制阶段的专业性较强,炼化企业人员构成中,专职负责内控工作的财务、审计人员较少,因此要充分发挥各处室业务骨干作用,集中人员,集中办公,提高沟通协调效率。

第二,统一关键控制文档模板。一方面,模板不统一会造成要素不全;另一方面,模板不统一,不易进行汇编,会给其后印刷制册工作带来很多工作量。

第三,合理分配人员。受各部门业务分工的局限,有些业务流程涉及专业多,要注意协调流程间的接口;有些部门涉及流程较多,工作量大,特别是财务内部流程,容易造成工作量不平衡。因此,要注意人员的合理分工,忙闲结合,按期完成各阶段的控制目标。

第四,加强二次培训。因内控工作专业性较强,一些语言晦涩难懂,在培训上要加大力度。对操作性的关键环节,要明确目标,示范举例;确保项目的实质内涵清晰,通过提供足够的标准文本,避免发生猜测与臆想;采用选择或填空的方法,解决表单填写的技术难题。

篇(2)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一、通信工程项目风险辨识的方法

对于通信工程在施工中的各种风险,要实施风险控制管理,首先就必须要能够有效的识别潜在的风险,因此目前主要应用如下几种风险辨识方法:

1.1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方法类似于专家分析法,将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到的各类风险用一张表详细的罗列出来,并结合具体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成本投资的动态控制,对这张表进行动态记录,并随时分析出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别,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遏制风险。这种方法分析量大,但是风险分析辨识滤高,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各类风险的顺序管理[3]。

1.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按照所列出的风险进行等级排序,等级排序的依据是为每一类风险分配权重值,而在分配权重值的过程中则完全取决于操作人员的心理,即操作人员重视施工过程的哪一个方面,就有可能为哪一方面分配较重要的权重值。层次分析法能够体现出施工方、投资方所侧重的不同方面的风险控制管理。

1.3等风险图法

等风险图是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有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详细的计算,并在二维坐标图上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有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坐标定位,最终将各类风险以这张二维坐标图进行显示,能够显示出不同类型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造成的损失,从而方便决策管理人员对各类风险进行控制管理[1]。

二、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来源分析

2.1自然环境风险

在施工之前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天气,自然灾害等,以及施工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地基软陷等,所有这些都属于不可抗因素引起的自然环境方面对于施工的风险。

2.2政策法规风险

国家对于通信工程相关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以及施工期间的相关经济政策,如果工程涉及外资方面,还必须要考虑汇率、关税等方面对工程施工所带来的影响。

2.3施工管理风险

施工管理风险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材料供应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合同管理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工程损失的可能性,例如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配备数量不足有可能导致施工进度过慢,材料供应资料不过关有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风险,设备频繁损坏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合同缺乏周密些也有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这些都是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重点管理的风险内容。

2.4施工技术风险

施工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工艺方案等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施工投资上的损失,例如施工方案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条件,施工工艺不具备先进性,容易被淘汰,这些都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成本,不利于投资商对成本的动态监控,因此施工技术也是目前造成施工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5]。

三、通信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风险控制

由于通信施工项目施工周期太长,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全过程风险控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3.1设计阶段的风险控制

主要是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角度出发考虑本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相关节能环保措施是否到位等等,以及工程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及实现的可行性等,对风险有全面的掌握控制[2]。

3.2招投标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招投标阶段,主要是确定招投标方式以及相关风险的控制,确定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可靠,将质量风险和进度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3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施工阶段,主要从施工的技术方案、组织管理、人员调度等几个方面对施工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尤其是对于设计变更所带来的风险应当重点管理,设计变更不可随意发生,一旦必须要发生设计变更,必须要对变更所带来的工程质量风险、工程进度风险、工程投资成本风险做全面的分析掌控,将施工阶段中有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限制在最小范围内[6]。

3.4竣工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竣工阶段,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合同和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质量验收,绝不放过任何有可能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另一方面还要对施工成本做报表结算,向财务汇报总结,确认整个工程的投资成本控制成果,以实现工程竣工阶段的质量和投资的双重风险控制。

四、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4.1合同风险的控制

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由于合同非常多,牵涉到设备供应合同、材料供应合同、调试测试合同、监理合同等等,因此对于合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损失必须要加以重视,要实施对合同风险的控制管理,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必须要斟酌字眼,考虑全面,不能忽略有可能造成损失的任一方面。

4.2树立风险意识,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第一,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掌握不同工程项目的风险特征和规律,及时确认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事件,列出潜在的风险清单,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第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保工程项目每一阶段都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衡量以及风险评价,以便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损失,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实行风险的分级归口管理,进行风险跟踪评估,并建立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风险责任人的积极性。

4.3实施人才战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竞争以人为本。只有加大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熟悉各项规则,尤其是海外项目中的国际规则,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水平,保证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4]。

4.4监理流程风险的控制

对通信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控制实施监理,是目前主要的控制手段之一,但是监理必须要独立存在,不能依附于投资方或者施工方而存在,否则就是去了监理公正独立的本质意义了。在实施监理的过程中,监理不利也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或者进度或者投资出现损失,因此在工程监理方面也应该实施风险控制管理。

五、结语

本论文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的探讨,也只是对风险管理的一次粗浅尝试,其中的部分风险管理方法对于通信管理人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当然,更多的风险辨识和控制管理方法还有待于广大通信施工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对通信工程施工的有效风险控制与管理。在通信工程管理项目当中必须坚持把对工程的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对于一个项目可能会带来的危险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要有一个有效地管理体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中的各类风险并不能包含所有项目当中错存在的风险,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风险,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灵活掌握,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贺进。 浅谈通信工程海外项目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2]韩莹莹。 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 信息通信,2012,(1)。

[3]周欣。 通信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应对策略探究[J]。 科技风,2011,(23)。

[4]崔振洲。 关于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1,(4)。

篇(3)

在经济管理中,通过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风险通报机制及薪酬体系激励制度,充分体现了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强化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而经济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企业需要建立违规问责与绩效考核等相关管理制度,以确保企业实现在经济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建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体系是企业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企业应根据管理需求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需求,从风险层面进一步分析企业经济运营状况,并展开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风险的综合评价。由于企业经济内部控制制度容易受到企业经济效益成本原则的限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企业管理员必须明确经济控制关键点,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经济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控制的关键点是指企业上产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容易引发风险的各个环节。企业应加强风险分析,对企业经济管理涉及到的关键环节及人员实施全面培训,培养相关人员形成科学的经济管理风险意识,对经济评价风险信息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影响。此外,还要明确企业经济管理风险流程中各主体承担的责任,采用专业经济机构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方式,完善制定企业员工的奖惩措施,加强企业员工的违规问责制度,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经济风险的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与质量,充分发挥经济管理在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2.强化了企业的经济运营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经济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效果的提高与企业内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企业应依据相关企业章程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并建立企业经济管理,同时还要强化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升企业相关人员的经济运营风险管理能力。企业的经济内审单位应该具备独特的发展目光,对国内外市场发展的需求及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目前或将来面临的风险危机作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对企业经济内部控制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实施客观评价。通过实施经济管理中的风险通报体制,加强了经济管理对风险预防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企业内审机构在发现内控制度制约着企业经济风险因素时应立即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便于企业管理层及时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决策,比如可以采取损失控制、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保险方式等多种缓解应对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避免由于企业经济内控缺陷及薄弱环节而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经济风险内控管理的整体水平。

3.薪酬激励制度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公平公正作为基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重点在于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薪酬制度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因此必须确保该制度的公平性。通过经济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制度,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加薪将员工的薪酬分等级,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使其认清自身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薪酬等级层次管理,能在企业中形成内部动力,激励企业员工。值得注意的是,薪酬等级层次距离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其公平公正性。最大程度地提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管理的有效性。

二、结束语

篇(4)

关键词: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策略

企业在经营、生产、发展的道路上必定会因各种因素而带来各种风险,这些因素即可以来自管理体系与治理结构等企业自身内部因素,也可以来自经济环境、法律政策等外部因素。虽然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但如果企业管理欠妥,极有可能使风险成为现实,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对企业来说极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就企业风险含义与特征、企业风险类型、目前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措施几方面来阐述,旨在为企业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企业风险含义与特征

1.企业风险含义。企业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在经营、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存在影响企业经济的可能。企业风险具有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的理解,前者是指企业在资金运营等企业活动中,因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企业盈利下降,企业发展轨道偏离;后者是指企业自身经营战略偏差造成企业收益发生大幅变动,甚至濒临破产、倒闭等巨大风险。2.企业风险特征。企业在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企业风险的特征,只有了解了“敌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总的来说企业风险有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环境下风险可发生多种变动,随之带来各种结果,可见企业风险是否会变为现实无法确定。(2)具有客观性。风险未来发生概率不确定,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人们意志而发生转移,也就是说企业预期收益可能会出现偏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3)具有可度量性。当企业意识到存在风险时,在生产或进行经济活动前,会预测该风险对企业经济所造成的各种后果。(4)具有全面性。企业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如:资金运转、资金分配、资金筹集等,在上述这些企业活动中均有可能发生风险,即企业风险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可在企业各种活动中体现。

二、企业风险类型

企业风险类型包括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种,前者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客观风险,如:合规风险、政治风险、产业风险、信用风险、市场环境风险与法律政策风险等;后者主要是指因企业管理体系、战略布局、治理结构等因素而发生的风险,包括:运营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等。

三、目前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管理基础薄弱。全面预算作为目前各企业管理最为常见的管理手段,该管理体系经全面完善后,具有整体、全面规划企业资金管理,降低企业资金流动与财务等各方面风险的优点。全面预算管理可谓是维持企业向着正常运转轨道发展,保持企业管理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各企业目前已将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但由于其预算管理运用还尚未成熟,基础薄弱,难以发挥出其实际职能,从而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降低其对企业风险的实际控制能力。2.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力薄弱。作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内部控制力对防范控制、评估分析有着重大影响。而现阶段我国有的企业由于不具备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效果。3.风险监督力度较差由于企业不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未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并不能制定出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面对具体风险管理工作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未能起到风险监督的作用,使得风险管理系统起不到实质作用,不能有效进行风险预警分析,推动了企业风险向现实发展。

四、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措施

1.完善全面预算体系。作为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全面预算体系对企业的经营、企业的资金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提示我们,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首要解决任务,通过对企业预算实施编制,落实各项措施的进行,这样才能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可促进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对解决企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加强企业风险评估与解决等工作的能力。风险不但具有不确定性,也具有突发性,属于一种不稳定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评估与解决等能力。企业风险就好比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炸弹,需要企业去辨别这颗“炸弹”所埋藏的位置,并通过精湛的拆弹技术去拆除它。企业要想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那么首要的就是探寻出隐藏或有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并细致、全面、深入地分析其原因,可能会引发的结果等。通过风险评估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风险等级,获取风险发生概率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3.完善风险管理监督机制。优化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不但有利于企业信息的集成,而且还能起到强化企业信息共享的能力,有利于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将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给风险管理以及决策部门,使得企业风险监测、评估、分析、管理等工作能够逐一顺利开展。通过完善风险管理监督机制,能够将企业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落实到相关部门,确保风险管理控制工作有效进行。除此以外,企业风险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履行自身工作职责,评价风险管理绩效,以了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进展以及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总结,以提出改进,确保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持续、顺利开展。4.提升企业决策水平。为了防止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因相关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引发企业风险,那么就需要提升企业决策水平。而且要想提升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也需要企业具备科学的决策方法,能够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明确影响决策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全面地考虑,以及利用定量分析法来制定出决策,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制定可行性方案,最后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提升企业决策水平也是一种降低企业风险的有效手段。

五、结语

企业贸易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在我国企业中有95%以上属于中小型企业。这说明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经济是我国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而当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的障碍,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随之也增加了企业发展的难度,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而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顺利的生存发展下去,那么企业就必须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而要想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那么就需要明确企业风险的含义与特征,企业风险类型,目前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制定解决措施。预算管理基础薄弱、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内部控制力薄弱以及风险监督力度较差是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企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完善全面预算体系、加强企业风险评估与解决等工作的能力、完善风险管理监督机制以及提升企业决策水平。这些措施在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张萍萍.企业风险控制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2):107-108.

[2]刘广义.浅谈现代财务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风险控制问题[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9):204,159.

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关系 作用

一、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便于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而开展的针对本单位以及附属单位的财政与财务收支、经济活动核实等积极活动的监督与评价。通过对经济效益、财务活动以及经济责任进行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加强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控制,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处于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之下。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各项投资以及经营决策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进而将成本风险降低的企业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作,而内部审计管理由于其监督以及评价功能,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保障体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研究

1.企业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环境,企业在进行决策活动中对于风险管理工作也更为看重,已经成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企业经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关键性经营风险的分析控制以及管理方面。

2.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必须对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地监督控制。内部审计的发展已经延伸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内部审计已经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重点控制指标。

3.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具有较大的优势。内部审计由于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对企业的控制管理、经营活动以及风险管理都有着全面的认识,因此借助于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可以起到更好的分析控制效果。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1.内部审计可以整体的客观的进行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部门较多,风险控制管理产生的根源往往不会在项目开始体现,一般会在项目决策实施的后期体现。因此这就需要在全局进行整体的风险控制管理。而企业的内部审计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决策管理,而是独立于业务之外的监督评价部门,这就使得内部审计可以在全局以及企业的战略发展方面,进行企业风险控制。

2.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优化企业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中的独立以及控制地位,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作为企业经营风险决策的指导协调方,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针对风险控制管理矛盾进行仲裁,进而发挥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进行有效调节的作用,加强企业对于经营活动中风险的管理控制。

3.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意见更容易被企业管理部门接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虽然具有专业的项目风险管理分析部门,但是由于受到管理部门的压力较大,风险分析管理结论有时难以为管理及决策部门接受。而内部审计部门由于不参与决策,在其对项目进行审计分析后,可以将风险报告直接提交决策部门,这样有助于决策层更加重视项目的风险管理。

四、企业内部审计过程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1.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依赖完善的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使得审计作用的功能得以发挥。同时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局控制。

2.内部审计部门应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监督评价效果,而且由于内部审计的控制作用要求审计部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员工应具有较强的审计技能,在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准则,提高内部审计水平。

3.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管理。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在确定了风险管理体系后,各项管理措施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因此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对财务活动、经济效益以及风险管理控制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深化对风险管理的侧重。通过内部严谨的审计控制,保证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4.构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新理念。在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上,应树立企业审计的全局整体关,将审计监督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联系,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加强风险管控,实现内部审计监督逐步向风险性的审计监督改变,以及审计监督的预估性,不断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功效。

5.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程序。在对审计程序的优化上,内部审计人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市场环境,重点加强对于企业财务政策、经营效益目标、战略规划以及经营风险的管理控制。在对企业的风险审计上,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审计:风险与市场环境、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关系;风险与企业贸易的复杂性的关系;风险分析的真实性;风险涉及的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等方面。在对审计程序进行构件后,应实际检验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运行效果,并及时发现审计程序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保证审计程序的有效性。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控制之间关系认识及重视程度不足,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风险管理的侧重程度不足,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以及风险管理效果。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审计程序,才能将内部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宋东红,朱秀霞.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2]李兆华,杨晨岚.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新视野[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篇(6)

关键词: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1 电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历史及现状

电力建设项目是关系到我国工业、商业及民用公共事业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基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电量随着积极发展持续创新高,2000年,发电设施的装配与电量总和我国排名世界第二名。从文献上查询,我国的在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著作最早始于80年代中期,基本都是通过风险的规律方面进行阐述。2001年,(PMRC)正式的推出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一PMBOK)[1],,通过(C一PMBOK)对风险管理做了一个详细规范,此规范体系的推出,对我国学者和从业各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风险的控制管理起到一个标准依据作用。奠定了我国在电力建设项目上风险控制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尽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项目风险管理上能有效的运用,我们还需要不断的通过实际来检验,来完善和寻找新的捷径和方法。

2 现今电力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项目风险的分析

项目风险的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具体项目的实施进行风险度量,从而给出对策进行管控;项目的规模、结构、地理环境和参与人员越大,风险越大,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反之一个道理。大致经常用的项目风险识别来自于不可控风险,比如地质灾害(地震、山洪、塌陷)和社会金融经济风险(政策、社会因素、利率)以及未知因素;还有可控的风险,比如在参与人员上(管理水平、决策能力、施工的个体)和技术(施工、设备和设计)。对于以上的风险,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专家调查、检查表、蒙特卡洛、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法[2]。一般电力建设项目都要经过投资到运营等各阶段,而每一阶段性都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管理,通过识别,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出应对方法,对投资者进行提供有效的依据和信心。

2.2 项目风险的管理

2.2.1 首先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规避。

风险控制是从管理手段人为的减少风险因素出现的机会,是用于杜绝在后期的施工或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具有预防、和超前管理的优势。

(1)对已知风险,从客观因素上实行规避,从而有效实现风险的控制;在电力建设行业,常常会遇到高风险或者会失去控制的高风险项目,也有一是因为企业自身原因而造成的可能会造成重大风险的项目,那么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放弃这一项目,不论未来利润如何,如风险过大导致失败,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将来得不偿失;其次,风险来自于技术或者政策的影响,那么可以考虑从其他方面进行规避,从而达到风险的控制。

(2)在对一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往往都是高投资高回报的项目,那么对于可控风险来说,实行风险转移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如在施工过程中,能参与投保来控制的风险和联合投资建设来进行风险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可以整体,可以分包,也可以项目细分合作;通过一些列的举措,从而减少并降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可靠性。当然,在回报上,是同等比例的,这就依靠专家管理团队的精诚合作了。

2.2.2 对不能规避可投项目风险的管理措施

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在投资预期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在对项目实施中必要的手段,对在电力建设的项目中对项目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从前期开发阶段的风险分析,再到建设期以及经营期等等各个阶段的风险预测管理;确保整个电力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以能实现达到投资预期的效果。

(1)成立风险控制管理机构[3],对前期的所有识别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出具风险分析报告且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分析,从理论上设计处理方案,一般用多种,从技术上实现风险的减小或者消除;对于出具的方案,是否采用,是否在其他项目运用过,如未采用过,可对方案进一步的完善和讨论验证,夯实方案基础,确保方案可执行性。

(2)对可能发生风险或者往期电力建设项目中发生或发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风险解决预防方案。对风险控制管理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问题,进一步在以后的施工或运营中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解决和预防问题,从而达到风险管理控制的要求。

3 结语

电力建设项目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电力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项目种类繁多,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电厂等设施的建设,都具有各自的项目特色。在投资电力建设项目环节,风险是无可避免,但是就怕不能够重视起来,因忽视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比比皆是。所以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才能在风险来临时,简单化解。现今从风险识别到化解好的管理方案也是层出不穷,风险管理也是日新月异,同时也更高的要求我们能将不确定的风险化为可度量和控制的风险,使其更具有可预见、可化解、更系统,从而使投资者的每一次投资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房开建.电源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硕论[J].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4(08).

[2]王信茂.我国电力投资体制改革30年回顾[D].电力技术经济,2008(06).

篇(7)

绷紧各方神经的股指期货,在游戏规则的制定上最费思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在期货合约和交易规则设计的诸多风险控制措施中,“强制减仓”最具中国特色,亦最富争议。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下称《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格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格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按照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而人们更为熟知的强行平仓,是指当交易所会员或客户准备金数额不足或持仓量超出限额时,交易所对其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简单地说,如果有人亏很多,有人赚很多,交易所就在其中做个和事佬,对赢家说赚了就行,不要赚太多;已经亏了的,也不要让他亏太多。”一位业内专家形容道。

在中金所设计的提高保证金标准、限制开仓、限制出金、限期平仓、强行平仓、暂停交易、调整涨跌停板幅度、强制减仓等诸种风控措施中,强制减仓被认为是强度最大的一种。上述办法还规定,如果在强制减仓执行后风险仍未释放,交易所将宣布进入异常情况,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这一风控手段在市场上也招致“劫富济贫”的非议。根据有关办法,期货交易所在判断强制减仓的时机方面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被认为以非市场的手段影响市场公平交易。强制减仓的设定沿袭了国内各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风控制度,但中金所此次并未对套保持仓安排特殊的豁免措施,A股市场大盘股的限售股东如果欲锁定价格风险,或将难以如愿。

「风控与国情

在涨跌停板的交易制度下,连续单边市会令交易一方面临无法平仓的风险,期货交易的高杠杆还将大幅放大这种风险。强制减仓便是针对这一风险的控制措施。中金所在《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规定,如某一交易日为Dt交易日,前一交易日为Dt-1交易日,当Dt交易日与Dt-1交易日同方向累计涨跌幅度大于等于16%时,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强制减仓及其他风险控制措施。中金所在2006年10月23日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交易细则〉、〈结算细则〉和〈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下称《起草说明》)中亦提出,当市场出现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交易日的同方向涨停(或跌停)等特别重大的风险时,交易所可以采取强制减仓措施。

股指期货交易设置了10%的涨跌停板规则,上述规定意味着交易所可以在行情出现连续两日的单边走向时,以收盘后自动撮合未成交挂单的方式,止盈止亏,控制交易风险。

这一强制减仓措施采用从大盈利持仓者到小盈利持仓者逐级分配的办法,规定首先将客户该合约的持仓盈亏总和除以净持仓量,单位净持仓盈利大于零的客户的盈利方向净持仓均被列入平仓范围。持仓盈亏的总和是指客户该合约所有持仓中,Dt-2交易日(含)前成交的按照Dt-2交易日结算价、Dt-1交易日和Dt交易日成交的按照实际成交价与Dt交易日结算价的差额合并计算的盈亏总和。

在上述平仓范围的基础上,平仓数量的分配按照盈利大小的不同分成三级,逐级进行分配。首先分配给单位净持仓盈利大于等于Dt交易日结算价的10%的持仓;其次分配给单位净持仓盈利小于Dt交易日结算价的10%而大于等于6%的持仓;最后分配给单位净持仓盈利小于Dt交易日结算价的6%而大于零的持仓。

据了解,目前国内各商品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中,基本上都包含强制减仓的条款。股指期货交易承袭了这一中国期货市场独有的风控制度。《起草说明》中称,股指期货交易中设置强制减仓正是借鉴了商品期货市场的经验:“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运行实践证明,强制减仓制度是一种及时控制和化解重大风险的有效措施。”

交易所这一强制措施的权力来源,为国务院2007年3月6日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期货交易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风险管理制度。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4月9日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八十六条则规定,期货价格出现同方向连续涨跌停板的,期货交易所可以采用调整涨跌停板幅度、提高交易保证金标准及按一定原则减仓等措施化解风险。

据一位期货公司人士介绍,强制减仓实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期货市场频现恶意操控,恶性逼仓。为了减少风险,在1994年至1997年间,交易所经常执行强制减仓措施。据悉,第一次强制减仓的执行始于1994年的“粳米事件”。当年,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粳米期货出现多空相逼格局,上海粮交所随即出台多项善后措施,其中包括要求多空双方在规定期限前将现有持仓量各减少三分之一。此后,“粳米事件”被列入中国期货市场十大事件,粳米期货自1997年起亦被暂停至今。

1997年之后,随着期货市场的整治取得成效,庄家操纵的情况有所减少,但强制减仓仍然作为化解风险的工具遗留下来,尤其是当现货市场供需变化造成期货市场风险积聚时,交易所便会使用这一手段。2003年,受到美国大豆预估产量下调的影响,10月份大连大豆、豆粕期货接连数日封住涨停,在使用调整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保证金等措施之后,大连商品交易所对空头和多头持仓实行了强制减仓措施。虽然强制减仓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货的供需情况和市场的长期走势,但确实在短期内为亏损者解了套。

在期货市场中,如行情连续涨跌停造成单边市,意味着亏损的一方无法平仓抽身,需要不断追加保证金及补足亏损额,带来巨大的违约风险。以股指期货为例,目前沪深300指数点位在5200点附近,一点300元,以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表所要求的最低保证金10%计算,一手合约需要保证金约16万元。如果出现一个跌停,客户需补足的亏损数额亦为16万元。如果连续封住跌停而无法平仓,爆仓的风险就急剧增大。如果出现连续单边市,无法平仓,客户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爆仓的风险急剧增大,和“炒股炒成股东”的情况还是大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执行强制减仓也将缩小市场波幅,令交投趋于清淡。

「风控与公平之争

对于强制减仓,期货业内一向存在争议。

支持声音认为,强制减仓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防止恶意操纵的措施。

“以往市场上品种设计比较少,国内外联动性差,庄家横行,很容易出现连续几天或十几天的封住涨跌停,强制减仓是交易所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随着监管措施更严格,市场透明度增加,大品种增多,逼仓的难度更大,现在强制减仓出现频率就少了。”一位期货公司人士表示。

支持意见还认为,强制减仓实行多年且已被市场接受,并没有影响交易的活跃性,因此,其合理性不该受到质疑。再者,由于交易所已事先将其写入公开管理办法,进场交易的前提即是知晓并同意该办法,因此,并不存在不公的问题。即便客户有异议,也无法在诉讼中占据优势。据介绍,在商品期货交易史上,不乏有对强制减仓提讼的案例,但鲜有胜诉者。

“只要大家事先讲清楚了,就是可以的。”一位曾参与期货法起草工作的专家如是说。

上海市律师协会金融业务委员会委员、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聂鸿胜认为:“只要交易所的权力来源合规合法,也不侵害他人利益,它的决定就是它权限范围内的正确决定。对此作批评只是经营管理理论上的探讨,不会引出任何法律结果。”

在当前国内期货业的法律框架下,意在止亏的强制减仓制度,将防止交易客户大量违约造成期货经纪公司和交易所的保证金连带风险。

根据国务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证监会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及《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如果客户在期货交易中违约,由期货公司以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金垫付;如果期货公司发生违约,则由期货交易所以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金代为承担违约责任,并由此取得相应追偿权。

“国外如美国市场信用体系比较完备,而我国信用体制尚不完整,违约成本小。如果连续单边涨跌停,一些小客户确实赔不起,造成违约。如果一些客户故意违约,经纪公司即便通过打官司获得追偿权,也很难真正将损失追讨回来。”一位期货公司人士表示,出于上述原因,虽然有的期货公司也承认强制减仓对盈利客户不太公平,但由于降低了自身的风险系数,也就并不反对强制减仓的做法。

然而,反对人士提出,若不计交易成本,股指期货实际上是零和博弈。而强制减仓表面上皆大欢喜,实际上是牺牲盈利者的利益来保护亏损者的利益,是“劫富济贫”。

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中金所规定的强制减仓的执行标准相对模糊,交易所握有一定的裁量权,从而可能引发道德风险。

在何种情况下将会启动强制减仓措施的规定上,三个商品交易所各有不同。

《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规定,如果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涨跌停板,第N+2个交易日收市后,交易所将进行强制减仓。而《郑州商品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则规定,如果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单边市,交易所可以实行包括暂停出金、休市一天和强制减仓在内的措施。

更大的分歧还体现在风控思路方面。数位专家及市场人士建议,在市场规律主导的经济中,在市场启动、风险未知或者市场波动、风险明显增大的时候,提高保证金标准,降低杠杆倍数,才是既有效又公平的风险控制途径。虽然提高保证金标准可能令客户减少,但这样才是将客户暴露于真实风险之下,从而提高客户的风险意识和交易所及经纪公司的风控能力。当然,这也对交易所和经纪公司的平衡艺术和经营能力提出了考验,但不能由交易所凭借其垄断地位掌控裁量权,便将风险转嫁到盈利客户的身上。

反对人士还认为,强制减仓有悖国际惯例,更违背投资者自由交易意愿,本质上说明这个市场是个缺乏信用的市场。而事先将其写入公开监管办法,并不能赋予其公正性。“强制减仓不是经常并不能说明它不是问题,这是一个制度问题。”有关人士说。

「套保仓未豁免

一个更为技术化的细节在于,国内的商品交易所在强制减仓的具体操作中,对套保持仓大都加以保护,或者豁免平仓,或者将其列为最后平仓对象。而股指期货的强制减仓制度,对套保持仓却没有给予任何保护性安排。

一般而言,期货有三种基本运用:套保、套利及投机。在股指期货方面,一些持有大量股票但仍处在锁定期内的机构投资者,或者一些追求绝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都存在套保的需求。通过在期货上做空,一旦现货市场下跌,现货市场上的亏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上的收益来冲抵。对于一些看空大盘却看多个股的投资者来说,也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来分离获取收益。

中金所曾表示,股指期货是现金交割,和实物交割的商品期货有诸多不同之处,他们在制定规则时,并未曾对套保持仓作过特别考虑。

根据香港证交所的一份调查,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期间,在H股指数期货及恒指期货交易中,对冲(即套保)行为大概占到成交量的31%到32%,纯买卖(即投机)行为和套戥(即套利)行为大概各自占到52%到55%和13%到17%。如果香港市场的经验可以部分视做大陆市场的参照,当真正的巨大风险来临的时候,这个缺陷将会波及股指期货市场相当一部分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