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1 16:49: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防范
个人信贷业务是随着信用消费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信用消费的发展而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遭受强烈的冲击,对外依赖型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解决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讲,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不足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不足两大方面,因此,研究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可能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除此之外,政策制度环境所导致的制度成本,因其对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较大影响,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1.1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的风险
在实务操作中对个人还款能力的准确判断是相当困难的。除了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外,工作流动性的加大是目前风险防范的难点之一。目前,企业员工下岗、跳槽的情况十分常见;收人下降造成的还款能力不足很难事先预见。企业经营的风险对职工和投资人的预期收入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此外,部分个人贷款购买的房子、汽车等不是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房价、车价、大件消费品价格下跌导致回收期长于预期等因素都会加大贷款风险,这些都使得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风险判断更加复杂。
1.2市场风险
(1)市场波动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是指国家政策变化、城镇规划变化、人们需求变化以及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引起的市场供求变化而带来的风险。我国八九十年代的海南房地产热,导致了许多银行的大量呆坏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就是指商品价格普遍的持续性的上升,也就是货币的贬值。由于按揭借款合同期限、还款方式已事先确定,在通胀发生后,收回的货币资金其价值要远远低于通胀前的实际价值,给银行资产造成隐性损失。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资产、负债、收益在利率波动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对贷款人及借款人都会造成影响。此项风险是由于利率政策、利率结构不合理性而给消费信贷业务带来的风险。
1.3流动性风险
个人消费信贷,例如个人住房贷款,贷款期限比较长、金额较大、客户分散,而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相对较短,在允许银行参与的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情形下,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从而形成“短存长贷”的格局,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1.4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引起操作风险的因素包括人员因素、系统因素、流程因素、外部事件四种情况。其中,属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二是流程因素引起的流程执行不严格。
2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2.1开发应用“个人信用风险评分模型”和“消费信贷电脑审批系统”,严格把好消费信贷入口关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同时,加大系统开发建设力度,对消费信贷的申请和审批设定一套严密、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标准程序,并按此程序设计标准软件。这套标准程序中,贷款抵押率和负债-收入比率是两项最重要的风险控制指标。
2.2积极防范操作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进一步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雇员管理酬劳制度,以提高风险防范积极性。其次,防范消费信贷操作风险还要加强消费信贷的文档管理,加强后备人员和后备系统建设,以维持操作的持续性。再次,防范消费信贷操作风险要推行操作流程电子化。
2.3健全法律法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保障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开拓,原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订与完善,要出台针对个人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的运作,既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维护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同时,全社会也要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大力推广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2.4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
消费信贷一般期限较长,造成商业银行短资长贷,加大了流动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进程。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
2.5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多种还款方式和提前偿还罚息
(1)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货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2)对贷款期限长、利率风险大的住房贷款尽快实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并行的利率制度。
(3)实施提前还款罚息制。当利率下跌时,消费者会提前偿还固定利率的贷款,而以较低的利率举借新债。借新债还旧债,会导致银行丧失贷款收益,并给银行重新安排资金造成困难。为此,银行应收取高于预定利率的罚息,弥补信贷资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潘丽娟.我国消费信贷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
[2]邵烨.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中的操作风险成因剖析[J].现代商业,2008,(5).
经济发展理论范式及其历史演进
经典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二重性。从生产一般的角度看,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增长都是财富本身的增长。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从生产特殊的角度来看,凡是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下的生产,总是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来看,一方面,按一定比例把社会劳动分配到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去是一切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和一般规律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下会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从商品生产来看,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生产产品,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分配的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社会生产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马克思运用二重性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在经典马克思经济学中,“经济发展”是一个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相联系的范畴,而不单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量的”的规定(“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追求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赋予“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古典政治经济学丰富得多,它包括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全面地、辩证地论述了二者的关系。其中,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公平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经济计划来实现增长,通过经济发展来实现经济和社会上的公平,通过消除旧的分工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观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根据马克思经济发展观,财富的增加或经济的增长,尤其是以“商品”、“货币”、“价值”和“资本”等等“社会财富形式”的增加并非经济发展本身,而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衡量人的能力(即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一个方面的指标。离开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有可能会误入“为生产而生产”的歧途,甚至导致破坏性的增长,最终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把对人的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科学地论述了经济发展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与终极价值,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又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与基本条件。马克思是继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较早将制度纳入经济发展理论的思想家,对于制度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一大重要主题。制度分析是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在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没有离开一定制度条件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任何社会的生产与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其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马克思看来,一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制度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不是独立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之外的。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是物质生产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过程,并通过制度分析来考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的内在矛盾运动中解释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的演变机制:以生产力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为基础来确定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以生产力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来解释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也研究了经济发展中人的理性及其作用问题,认为人的理性既能够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理性既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制度,又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制度。马克思运用“制度-理性”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特征进行了科学分析。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人理性”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进步性,另一方面抨击了资本家的“个人理性”对雇佣工人残酷剥削和对土地与大自然破坏与掠夺从而对导致经济发展的破坏性;马克思一方面指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人理性是由资本与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的,个别资本家不惜破坏自然、力图实现成本外部性的个人理性也是由追求短期利益的资本增殖制度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指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人理性受到了市场自发竞争制度与资本剥削制度的制约,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与其手段———不断发展生产力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实现集体理性,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为此,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个人理性的自发性、盲目性与破坏性,按照集体理性合理地利用资源、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发展理论属于“制度———理性”范式,即包容理性的制度主义范式。20世纪50至80年代,西方经济学形成了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不发达经济学),并盛极一时。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努力揭示作为资本主义内在趋势的资本扩张,资本如何从其最初的西欧发源地向全世界扩展,在资本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结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同落后国家的前资本主义方式联结,形成阻碍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而服务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实行国际剥削的特有的经济结构,指出只有打破这一不合理的结构,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才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分析世界经济中的依附关系,把这种依附关系看成是落后国家不能实现成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依附性理论)。它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对落后国家进行国际剥削,吸取和占有落后国家的经济剩余,维护其较高的利润率和工资率(不平等交换理论)。同时,它也分析了落后国家各种经济部门或不同生产方式的联结方式的特点及其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生产方式联结理论)。从其方法论方面来看,西方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理论,阶级分析或制度分析居于中心地位。从总体上来看,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范式属于“制度主义”范式或“阶级斗争范式”———它认为现实的经济发展完全是经济制度的产物,也是阶级斗争的反映。一方面,西方理论这种制度分析或阶级分析方法凸显了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同经典的经济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传统的理论特色,使之同包括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在内的非经济发展理论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是一种单纯的制度分析或阶级分析方法,它舍弃了经济发展中人的理性这一重要因素,忽视了人的理性(特别是个人理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重要问题,从而偏离了经典经济理论把制度分析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的科学传统和理论特色。从总体上看,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成就是它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并运用经典范式所确立的制度分析与阶级分析方法来分析每一国家内部与国际范围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与阶级关系。但是,它未能准确地把握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硬核,其多数理论只停留在“国际剥削”、“依附论”和“生产浪费”等表面问题上。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方式及其历史演进
结构主义者认为,虽然不能把制度变迁看做是经济变动惟一的和首要的原因,但制度变迁能引起经济变动。在肯定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影响的前提下,结构主义者接着阐释了制度因素可能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认为制度可能沿着有利于增长的方向变化,但也有可能沿着限制增长的方向变化。结构主义者运用制度分析工具分析经济发展问题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实行制度改革,只有实行激进的制度改革才能实现更大程度的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马颖,2002)由于结构主义范式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其理论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因而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结构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过分地强调以保护发展中国家幼稚产业为目标的“进口替代”,对“出口导向”重视不足,割裂了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使它们不仅难以获得国际分工中的比较经济利益,而质次价高的产品也很难打入国际市场。按照结构主义理论制定经济发展决策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陷入了新的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结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表现出相当的不满和怀疑。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一片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的浪潮中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勃然兴起。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开始强调用新古典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出现了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对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影响,成为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主流学派,并成为权威性国际组织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理论依据。20世纪70-80年代,“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和谐的、累积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会令所有一般的收入阶层受益,因此,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在他们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纵向的“涓流效应”和横向的“扩散效应”,这两种效应会自然而然地促使经济发展的利益得到普及,自然而然地形成“帕累托最优状态”。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特点是:强调外向发展和对外贸易、强调经济的私有化、重视农业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该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收入再分配论、自由贸易论、市场机制论、农业发展论、人力资本理论。代表性人物有:库兹涅茨、加里•贝克尔、舒尔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发展中国家的价格扭曲现象,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二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把政策的重点放在市场竞争上、尽可能减少政府干预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三是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认为,资本的国际化和其他国际经济活动最终将把人类社会推向市场的结果便是人们希望寻求的结果的境地。这是因为,世界分工或国际分工遵循“比较利益”的原则。各国的秉赋、技术、生产条件决定其生产活动的方向,决定其国际分工或在国际分工的地位,这里没有国际剥削,各国的经济只是一种互补的关系,通过国际贸易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生共长。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市场的自动均衡作用,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这并不符合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二是忽略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交换地位,他们试图建立基于“资源享赋理论”基础上的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竞争秩序,更有利于维护“中心国”的利益,对广大边缘国是极为不利的。三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一般舍弃或抽象掉了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而以制度给定为前提来研究各种经济变量的决定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本身形成、变化、发展的原因和过程。新古典主义理论从所谓经济理性出发,分析经济活动者在一国和世界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活动。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不论是一国之内的活动还是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活动,都是纯粹经济理性的活动。如果说在经济活动领域存在着矛盾,便是经济理性与非经济理性的矛盾。经济的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他们把个人作为决策者所表现出来的刺激———反应机制作为理论研究的核心,认为既定资源的良好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相信基于高度弹性和替代可能性的市场价格体系和自由竞争制度能对经济发展作出有益的自动调节。从总体上看,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以个人理性为核心、撇开制度因素而分析经济发展动力的“理性主义范式”。
研究结论及其重要意义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了另世人瞩目的很好的成绩,研究新世纪劳动关系问题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经济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较早,劳动经济学从经济角度、生产角度以及劳动角度分析全部经济行为的内容。从本质上讲,劳动经济学是从人类为了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产生劳动行为的过程。就目前来看,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方面内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从经济社会方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社会意义方面展开讨论,系统探究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劳动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发展关系概述
劳动经济学以及成为我国当前阶段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三、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个人的一身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充分合理,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才能助推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部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只有合理地、科学地组织劳动者劳动,实现产品的产出和效益的实现。正确劳动关系的建立,能够促成合理分配制度的制定,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
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充分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并解决好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4.我国政府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只有研究好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我国当前出现的难度较高的劳动问题。劳动问题设计到具体劳动者的切实利益,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角度、政治角度、经济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逐步地解决好劳动关系问题。
5.经济发展促使经济体制的改革。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当前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下一步怎么走,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要什么样的劳动关系,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劳动关系,促使经济大跨步发展,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抱着我国在各项事业上的建设,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劳动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而剖析了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不妥之处之处必然众多,希望广大同行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时指正,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周翔.对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浅析.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62—01
20世纪下半叶,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得到广泛关注,教育经济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影响。教育为国民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经济发展的实质、途径、效果和目的上确立较为全面的经济发展观念。具体来讲,经济发展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济实力的增长,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二是经济效率的进步。其中包括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三是经济体制的完善。其中包括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保证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增加就业机会和教育机会等。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强调的人的后天素质与能力,以及这种素质与能力在经济发展上的意义,有助于引导人们重视人的价值,引导人们去实现自我价值。
从1952年—2010年,我国GDP增长了585倍,人均GDP增长了249倍。为了体现改革开放的作用,我们把这段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952—1977年,GDP增长了3.74倍,人均GDP增长了1.87倍;1977年—2010年GDP增长了122.5倍,人均GDP增长了86.2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不断提高,197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02万,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达3105万,提高了将近30倍。到2010年,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得到空前发展。
我们认为,教育无法直接面对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物的方面,教育面对的是人,通过促进人的发展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虽然人口、资源、环境等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即使没有充足的自然资源,经济仍然可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初等教育培养了人们生活领域的文字和计算等技能以及学习方法,对人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中等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了人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以及科研能力。教育从低端到高端对社会进行人才输出,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了人力资本。
其次,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典型地表现为提高劳动力的工作或生产效率。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则意味着拥有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会更快地适应新工作,在相同条件下会更多、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一些复杂的职业通常需要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来完成,例如,航天科技、外科医生。实证也表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相应也越高,而收入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体现,即劳动力的价格,所以教育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再次,教育推动科技进步。高等教育有双重任务,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并为科学研究输送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科学研究是推动科技进步最主要的力量,任何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都是以大量的科学研究为背景的,而教育一方面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批判性思考;思维范式;特征化事实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不是一个可以直截了当予以回答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经济值得关心,即使不是研究经济问题的,作为中国人,所有个人所关心的问题最终都会落脚到中国经济。另外,明白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历程,甚至它的历史,懂得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思维框架去看待中国经济,本身是一种训练。除了我们是中国人,自然关心中国发展现象和经济前景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我们首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理论。理论不可能脱离实际,理论脱离实际也就没有意义了,就像是屠龙之技,只能束之高阁。理论为什么有用,是因为理论对现实做了一种抽象。有人会问,现实是实际存在的,直接观察现实即可,为什么要抽象为理论?一方面,描述现实不可能穷尽所有实际事物,必须把它加以裁剪、抽象,浓缩在更小一点的框架内,这样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处理。另一方面,尽管可以观察横向现实,但不能观察到所有现象,也可能受假象迷惑,得到错误的结果。
其次,通过历史即别人的文献可以观察纵向现实,但这些文献可能是错的。而且历史记录可以是客观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却往往是主观的,诸如“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涉及重要人物时会进行粉饰,因此任何历史都不会绝对客观。即使历史记载可能是真实的,但也不一定是具有代表性的。需要抽象的理论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尽管文献不一定正确,但是有了理论框架、思维方式可以重新反读文献,利用现有文献,而不是受它的影响。
最后,未来是观察不到的,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需要抽象的理论理解过去和认识当前,然后才能预见未来,只有按照理论逻辑想象看不见的未来,才可能是正确的。真正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以古鉴今、洞悉未来、见微知著、高屋建瓴,需要学会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批评性思维,甚至有时需要另类的思维。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掌握理论的抽象性质。经济学家这种洞悉力的最好例子,是凯恩斯出名之作《和平的代价》。1919年,凯恩斯曾经作为顾问参加旨在惩罚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的巴黎和会。在政治家们全力以赴要德国赔款的时候,凯恩斯匠心独具地看到过度沉重的赔款负担,终究要压垮德国,并预见到这会成为未来的战争灾难的种子。他的建议并没有被政治家们接受,但是后来希特勒发动罪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二战”之后,美国一改以往要求赔款的做法,实施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无疑是凯恩斯思想的开花结果(阿兰·曼,2009,第七章)[1]。
我们再来看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讨论中国的发展经验,首先固然是因为我们在世界发展谱系的后端,拥有计划经济的所有弊端,具有经历了二元经济的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在经历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迅速地改变了面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上,既否定了计划经济下传统的发展战略,也没有照搬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好像创造了中国独特的模式,这些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理由,但这还不是全部理由。
重要的是,中国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浓缩历史经验,并抽象成经济理论。中国经验的优势就在于,它自身已经做了抽象。如刘易斯讲二元经济理论,也就是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经历二元经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后期发生了称为转折点的变化,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转折时期,一般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那么西方国家有没有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刘易斯在提出二元经济理论特征时用了很多欧美早期经济发展的经验,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有二元经济理论。我认为,任何国家的发展过程进行抽象之后,都是共性多于个性。为什么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运用其理论的也是发展中国家,原因就在于早期欧美国家的二元经济发展历程是匀质的、渐变的,每个特殊时期不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结构演变在非常长的过程中形成。而发展中国家的结果是非均衡的、异质的,拥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发展过程。
经济学家一直把有没有“二元经济”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历程的不同,其实我个人认为根本不同在于发达国家本身具有很多、很大的波动,但由于早期发展历程太长,以至于最后看不出阶段变化。即是说,时间太长把所有的区别与特征都拉平了。
中国经验不仅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浓缩了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历程,而且中国的发展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浓缩,浓缩的结果就是把所有特定时期的特征———转折时期的特征,各种阶段性的特征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
因此,中国的发展经验把其他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浓缩到几十年中,这样中国经验本身已经做了足够的抽象,研究这个抽象过程有助于再作进一步的抽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弗里德曼所讲,谁把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说清楚,谁就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上去这话跟没说一样,因为无法定义是否说清楚了。我想他是说,一般而言,中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人口最多,既是计划经济的受害者,又是不发达的受害者,经济学既要研究发展现象,又要研究转轨现象,然而这么重要的两个现象在中国同时出现,如果说清了,那么理论上一定有创新,因此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经济;县域经济;政策;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所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是指在农业经济区域中,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到地理区位和工业化程度以及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然条件和其他非人为因素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处于低迷状态。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简述
我国经济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一部分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就全国民营企业来看,小工业小农业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依据国情和地方状况来分析,欠发达地区必须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来发展当地的经济。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在实质上,县域经济便是农业经济。然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我国来说,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其实指的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就东、中、西各地区部分来说,也有比较言的发达与不发达之分。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当前,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等找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才是当务之急。
二、制约县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1.行政体制因素的制约
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条块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职能逐渐弱化,对调控经济的能力也越来越弱。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级政府或者是被动应对。市管县的体制使得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层次过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不利于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政策因素的制约
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约。国家收紧土地闸门,使县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的优势基本丧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约。目前的金融环境极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
3.自身因素的制约
县级财政大多是吃饭型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制约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也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上的“短腿”和欠缺,致使一些客商和项目无法落地,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策略
1.以县域扩权为突破口,增强县级发展的自
我国是农业大国,下辖农业县很多,我们可以先在不同经济基础的地级市中选取若干县(市)进行县域扩权的试点,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凡是县(市)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市)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市)更大的自,最终实现地级市和县级市在行政级别上的平行的改革目标。
2.以破解县域用地为手段,适当放宽土地使用权
目前县域中的土地性质大多是基本农田,按照国家土地政策的规定,是不允许改变基本农田的使用性质的,这无疑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政策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适当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我们建议在保持耕地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占补平衡”的办法,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土地环境,以提供县域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难
针对中小企业财务不健全、缺乏有效抵押品的问题,金融部门应该积极推出和发展动产抵押业务,对于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开展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展业循环贷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等,并不断提高贷款的上限。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县域积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色信贷服务,逐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
4.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围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断头路建设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围绕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围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抓好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推进一批低碳产业和战略新产品等项目。
总结
因此,必须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上“慢”就是“退”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快转型振兴,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赶超崛起,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东青.泰安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非公经济;制度环境;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1-0102-04
一、经济发展环境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1.经济发展环境理论特征
对经济发展环境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发展环境主要指外部环境或称之为外部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者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对个人或社会不利。在现代经济中,经济发展环境通常是指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称。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要素是现代服务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生长和发展空间。
2.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特点
第一,可调控性。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基础性的调节手段,政府的干预作为补充性手段是防止市场失灵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即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和政府自主调节机制相互协调。政府和市场各自都具有其特有的功能。市场不能削弱更不能替代政府干预,政府也不能限制更不能代替市场作用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政府往往是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经济增长和路径选择上的偏好会对经济发展环境产生极大影响。
第二,动态性。外部环境对于经济发展形成客观的发展动力或制约力量。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成为制约力量。一般来说,外部环境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政策、管理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因素发生改变,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因此,从长期看,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三,复杂性。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越来越成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特征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会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复杂。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以及经济格局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幅度在提高,波及的范围在扩大,同时,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逐渐降低,而不可预测性逐步提升。
3.制度环境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环境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垄断行业中,国有资本“一家独大”,非公资本所占比重有限。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存在严重的不对等。 作为支配市场的国有经济垄断企业,在竞争方面较之非公经济企业具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凭借这种“竞争优势”使得非公经济难以进入垄断行业。
二是,非公经济市场准入环境仍不宽松,进入的壁垒障碍依然严重存在。从服务业市场开发程度来看,我国除商业、餐饮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外,服务业的许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一些极具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基本上处于行业垄断状态。一些行业的开放只是名义上开放,有效的竞争尚未形成,民营企业进入依然壁垒过高,在实际运营中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然是常态。
三是,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化进展慢。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是50%,在全世界130个国家中位列113位。服务领域开放度不够,存在各种行政性的垄断。服务领域的市场配置功能相对较弱,服务领域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我国服务业总体市场化程度和发达国家成熟的服务业市场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是,政府职能错位,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在公共服务业领域政府的作用较强,市场配置功能相对较弱。在教育、医疗、文化、科研、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职能错位,公共服务与营利不分。在许多公共服务领域都存在多头管理、资源分割问题。多头管理造成部门条块分割、资源不能整合,公共服务领域提供的服务质次价高。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特征及其主要障碍
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建立与其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相应制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特定的制度环境。在工业经济时代,完善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完善的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就很难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制度环境的需求有其时代特点,在服务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知识、信息和智力要素的生产、扩散与应用。服务经济与工业经济形态的区别在于,服务经济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更主要的区别是,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是一种主导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服务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其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
1.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特征
经济发展环境对服务业发展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政府的政策、经济制度以及对服务业的管制直接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政府的产业政策决定着投资的流向、市场调节的方向以及各种调节措施的导向。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的要求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包括有序的市场交易与竞争制度、高效的有限政府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对税收制度来说,要有利于分工深化、产业融合、集聚人才与激励创新、促进服务贸易;二是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税收、信用、监管、准入、统计等;对信用制度来说,要求征信体系的统一与完善、征信监管有力、行业自律、信用奖惩机制更加完善;对监管制度而言,要求综合化、谨慎高效化、透明化、便利化;对准入制度来讲,要求反垄断、适时开放、降低门槛、弹性化;对统计制度的要求,是全面、准确地反映服务业的活动及其产出情况,具有结构弹性的分类统计体系。三是行业管理制度。
2.制度环境对非公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障碍
一是,税收制度。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还不能充分调动非公经济发展积极性。现行的税收制度是在服务业还不够发达时期制定的,税收制度的设计更加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例如,服务业税收负担要比制造业重,增值税改革以后制造业在流转税方面的税收负担大约为3%,而服务业流转税主要是营业税,由于缺乏进项抵扣规定,税收负担仍在5%以上。
二是,信用制度。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用服务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足,信用信息共享困难,缺少必要的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征信行业监管有待完善,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公司还缺乏明确的分工与定位。
三是,监管制度。目前我国的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块分割、多头监管、交叉监管,一些行业在监管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社会化管理手段严重不足,监管机制过度僵硬,经常出现监管缺失或者监管过度。
四是,准入制度。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政府行政审批太多,由此造成效率低下,市场进入成本高。在工商注册登记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营业执照和履行审批方面手续繁杂,准入限制形式过多,肯定式目录进入门槛比较高,而很多新兴的服务业态登记注册问题较多。
五是,统计制度。目前,我国的统计制度严重滞后,统计制度还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时地做出调整。对于一些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例如无店铺销售、远程教育,现在都无法纳入统计。
三、完善制度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突破一些体制性、政策,建立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的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二是,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制定有关民营服务企业产权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取消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和各项收费。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银行中应当安排一定的比例专门针对非公经济实行低利息或贴息贷款。四是,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落实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准入门槛,充分调动非公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第二,靠体制机制创新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要突破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障碍,从根本上说就是靠体制机制创新。例如,现行的税收制度,总体上还是服务于工业化阶段的实物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税制管制障碍,必须用制度创新来突破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改变过去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减少政府对经济增长直接相关领域的投资,而扩大在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改变在公共服务领域过度市场化的状况。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开原则,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研、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搭建更开放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降低商务成本,营造特别讲诚信、讲法制、讲知识产权保护的非公经济发展氛围。
第四,进一步推进垄断业改革。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主体是进一步推进垄断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现代服务业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经营、投资限制。加快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步伐。在公共服务领域,要探索采用公开招标、拍卖等市场运作方式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进一步放开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投资。
第五,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探索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非禁即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要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制定合理的市场主体资质、市场准入条件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有关规定进行清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废除不合理的带有歧视性的有关规定,改革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服务市场的依法监管,整顿规范服务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教育、新闻出版、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建设等部门,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
第六,强化政府在服务业改革中的作用,建立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政府在服务业改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对于服务业改革的推进、组织管理和政策引导是服务业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服务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服务业本身的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也包括政府本身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在服务业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服务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改革建立适应非公有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和机制。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垄断性行业深化改革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9).
[2]周振华.完善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N].中国贸易报-现代服务业,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