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振兴的意义

生态振兴的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0 14:53: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振兴的意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振兴的意义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它不但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而且为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定位导航。没有乡村的文化振兴,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高职院校每年暑假都要组织数量庞大的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送文化下乡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各种途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界对此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范建华、秦会朵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在继承原有优秀乡土文化基础上,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乡土的文化。李军明、向轼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乡村文化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成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从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现实需求。沙垚、王昊从主体、空间、时间、实践的四维框架出发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文化、能重新钩连历史和当代的文化、也能超越职业化的文化实践。从上述所列的内涵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述的都体现了共性的东西对原有文化的重新构建。综上观点,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传统乡土文化的重新构建,在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剔除其不合时宜的传统乡土文化因子,顺应时展潮流,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因子,从而把乡村文化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优秀乡土文化,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以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引领。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中起价值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拉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经过长期改造、传承和发展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以此拉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三是通过挖掘传统乡村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治理智慧,如乡规民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淳朴民风等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四是通过挖掘古代商人长期在外闯荡过程中形成的“注重诚信”、“敢于打拼”、“勤俭致富”等的优良品质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促进社会振兴。(二)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所积淀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的农耕文化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灵魂,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凝聚乡村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代表传统文化传承的农耕文明不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广大乡村地区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不复存在,淳朴、敦厚的民风逐渐衰落,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的逐渐流失。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三)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对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变落后的农村文化面貌,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期盼和需求。

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

(一)助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思想道德建设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大力推进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村民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可以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优势,积极参加到乡村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去。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与深入各乡镇党支部,并与之结对共建,还可邀请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他们作新时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专题报告,提高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参与举办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帮助广大乡村群众树立正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在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去其陈观陋习,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二)助推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这给乡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但还存在着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建设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加入,可以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的帮助。二是高职学生通过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并协同乡村文化人员共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增厚地方文化底蕴,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三是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乡村建立电子图书馆,集合网上文化资源,这不但实现高职院校与乡村基层文化机构可共享图书资源,而且还能引领村民健康学习,拓展网络文化资源。四是高职学生利用自身社会活动面广和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向社会各界宣讲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乡村文化机构捐赠、捐购其所需要的书刊资料,联系城市各类文化组织给乡村基层文化机构传经送宝,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三)助推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乡村文化活动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提高乡村群众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活动具有天然优势。一是高职学生既可以为乡村文化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出人出力,协助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具有朝气活力高职学生的参与不但为这些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大大增强活动效果。二是高职学生发挥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优势,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为村民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三是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位,促进乡村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从“送文化下乡”到“种文化下乡”,发挥高职学生较高的文化活动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组织和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四)助推创建乡村特色文化,培树乡村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文化品牌的源泉,也是乡村文化中的精华,更是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挖掘和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高职学生可以借助本校具有文化研究资料和自身人才的优势,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协同乡村文化干部和当地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行家里手,从历史、地方、经济、人文、区位等方面入手,挖掘或策划乡村文化品牌,寻找可以打响乡村文化品牌的路径和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查阅当地乡村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疏理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名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人物,深入了解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相结合,打造响亮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地发挥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还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与乡村的通力合作,进行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3(1)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3]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篇(2)

关键词: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0引言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江苏作为“鱼米之乡”和沿海发达省份,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引起关注。高卓、王健(2018)[1]分析了农业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王玮、黄春晓(2018)[2]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蔡宇超、唐依依(2018)[3]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本文拟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视角提出优化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策略。

1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促进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传承优秀农耕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1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城乡差别是重点。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作为城乡差距最小省份,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改善农村民生,优化城乡布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可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1.2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

农业现代化是彻底走出传统农业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有多种发展路径,休闲农业是一种重要路径,有利于实现江苏的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

1.3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农业休闲小镇扩大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向往乡村田园风光,希望去乡村、小镇、田园去旅游和体验生活,去升级消费层次;另一方面,地处乡村和小镇的人们希望通过休闲农业发展来实现现代化和收入提高,当地居民提高收入后也可以更好地消费和生活。

1.4有利于江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

江苏“鱼米之乡”特色鲜明,耕读文化传统深厚,历史上就是最富庶之地,也是南北文化交汇区域,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人文景观遍地皆是,风格迥异的吴韵汉风概括了江苏的文化特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优秀文化传统需要进一步传承创新,休闲农业小镇可以有效地担负起这个重大历史责任。

2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江苏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海大湖省份,省内基本都是平原,河网密布,农业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较好,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2.1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乡村环境面临污染破坏风险

作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沿江城市群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是工业最发达省份。拓展的城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等不断侵蚀乡村资源,在沿江和苏南地区尤为明显,太湖、淮河等环境治理压力大,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水、土壤、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休闲农业发展。

2.2城乡差距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休闲农业小镇需要现代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支撑,作为乡村建设较好省份。城乡差距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也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3文明建设不足,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不够

作为文明繁盛之地,有“天下才子出三江”之说,江苏为三江之首,耕读传统深厚,南北交汇的地理区位和通江达海的开放胸怀,使江苏文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地区相对较为封闭,苏北农村尤甚。乡村封建思想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使优良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传承,封建迷信、赌博、拜金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现代农业休闲特色小镇发展。

2.4休闲农业特色没有凸显

鱼米之乡的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由于地域分割和过于强调农业某一方面优势,导致各地农业产业单一现象突出,苏南、苏北、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及内陆各有优势产业,但是没有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民歌民谣、节庆活动、手工艺品、特色农产、餐饮住宿、文化展示等综合考虑,影响了农业休闲功能发挥。

2.5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侵蚀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围湖造田、填河造田等情形时有发生,使水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保护,很多地方农作物种植品种较为单一,河湖围网养殖较多,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过度,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了一定破坏。

2.6现代服务支撑体系不足

现代特色小镇离不开现代服务体系支撑,很多特色小镇都是在传统小镇基础上建设,传统小镇处于城乡之间,缺少像大城市那样现代服务支撑体系,医疗卫生、休闲养老、购物娱乐、交通出行、教育培训、政府服务、餐饮住宿等较为缺乏,影响了休闲农业小镇建设。

3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由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面临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建议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中,选用如下一些规划策略。

3.1立足鱼米资源,打造水乡特色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传统稻作发达区,水域面积比例较大,淡水资源丰富,坐拥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河流和湖泊,东临大海,可以大做水文章,突出水乡特色。像稻作、荷藕、芡实、螃蟹、鱼虾、海水养殖捕捞等资源丰富,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金湖荷藕、长江三鲜、太湖三白名闻天下,在规划中,充分发挥水乡观光、农事体验、特色美食、休闲宜居、健康养老、会议会展等休闲农业产业。

3.2发掘文化资源,传承吴韵汉风

作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兼具南北方特点,沿江及苏南是吴文化发源地,吴语软侬,淮北又是楚汉风云之地,汉风浓郁,苏中两者兼具,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遗存和文明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和胜迹众多,历史遗迹和血脉中的文明,都值得充分发掘。

3.3注重城乡结合,发展生态优势

特色小镇是城也是乡,是城乡的桥梁,与城市相比生态优势明显,与农村相比,现代设施丰富。要注重城乡结合,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宜居之地,成为市民绿色家园和城市化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使生态特色贯穿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始终。

3.4保护人文资源,实现古今融合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人文荟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徐州、扬州位列九州,南京是六朝古都,苏州地区为吴文化的中心,在众多人文资源和古城古镇中,可以追忆历史,在高铁高楼旁又可以感受现代,在规划休闲农业小镇中,保护好古迹,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实现古今融合。

3.5结合功能分区,培育农旅混合城镇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各功能区逐渐明晰,相互有一定差异,发展路径也不同。苏南走在现代化前列,苏中苏北追赶越来越快。长江城市带、沿海经济带、长江城市群、江淮生态功能区特征明显,规划建设农旅混合休闲农业特色小镇。

3.6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宜居乡村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发展战略等各不相同,又同时叠加在江苏,要充分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在规划建设时,在国家各种发展战略叠加中找准自身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添砖加瓦,规划宜居宜业现代休闲农业特色小镇[4]。

篇(3)

2009年3月3日中科院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报告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任务;三是选择重点行业特别是清洁煤发电和煤炭多联产等,提高这些行业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此报告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相呼应。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这一任务的完成状况不仅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且影响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站在发展低碳经济与全球环保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区域实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模式必须着眼于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稳定、协调而持续地发展。使振兴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的价值准则定位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上。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过去一直是以资源性产业为发展重点,企业对资源过度利用使部分资源已濒临枯竭,最终结果企业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资源优势,而且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立足东北地区实际,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命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导致资源衰退

地大物博的东北,在几十年大规模开发之后,面对的是资源枯竭的难题。由于东北地区走的是资源型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对资源过度开采,使得煤炭、木材、铁矿、石油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日益减少甚至濒临枯竭,更由于当时的技术设备水平有限,致使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完全开发,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后备资源不足。

(二)对经济目标的极致追逐导致环境危机

生态环境,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振兴东北的一个突出矛盾。在矿区,东北三省采煤沉陷区达到了1000平方公里以上,受影响居民25万户、70多万人。瓦斯等毒气不断排放,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林区,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林木,生态严重破坏。大庆市由于开采石油也造成森林面积下降,沙化面积已经占到了大庆市总面积的84%。由于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辽宁一些地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地下漏斗。

(三)社会负担沉重,产业竞争力改善任务艰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老工业基地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缺少核心技术,缺乏体制创新,效率低下,产业整体技术素质提高缓慢,资源利用率不高,企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创新机制尚待规范,社会负担沉重,产业竞争力改善任务艰巨。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发展战略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促进资源性产业转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可以按照循环经济和新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一种比较先进的新型经济形态,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国家要在财政、税收、信贷、引资方面给予强大的政策支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企业增加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抓紧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

(二)依靠制度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因而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是现阶段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过去在环境观念和环境管理制度上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提高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制度创新。面对环保产业空前的发展机遇,东北地区可确定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保服务等领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谋求振兴,从挖掘清洁能源产业的潜力入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以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将种植和养殖业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农业废弃物良性循环利用模式。尽管具体战略有所不同,我们在东北振兴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贯彻到各个领域。

(三)依靠人本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工业仍占工业的较大比重,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要大大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老工业基地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问题,可以为老工业基地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就业压力。通过调整改造,从而扩大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生产要素的需求,有利于吸纳再就业劳动力,我们必须把经济的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以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在老工业基地,也可结合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必须依靠国家的支持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解决企业办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等社会问题,同时把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注入化为内生性的变革力量,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强化自生能力。

篇(4)

要充分认识加强林业建设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前我县的林业发展状况有三大特点:一是在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和利用上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组织、法制和工作体系,特别是近两年我县的森林资源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备,采取了封山育林、封山禁牧政策,在林政林保工作中开展了“森林绿剑”行动,有效保护和增加了林草植被。二是加强林业种苗工作,为林业重点工程提供充足的合格苗木。坚持因地制宜,切实加强重点工程的建设,在不同土质、地段大力保护和发展生态功能强、经济效益好的灌木林,实行灌乔草合理配置,绿色通道工程与道路建设和河渠整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三是城市绿化把美化环境与增强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建设水平,鼓励军队、社会团体、外商造林和群众造林,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目前我县的森林履盖率仅为15.1%,两年来的新植幼林以达到13000多公顷,县内的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林分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这为振兴发展梨树经济提供有力条件。在县城经济发展中,我县应合理配置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商业园区、生态园区、畜牧园区及政治文化发展区域,水源资源、环境为主体,拓宽建设规模,使其达到合理布局。以五至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精心设计宏伟兰图。

二、解放思想、加强管理、营造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林业本身思想上要解放。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外开放,为振兴加快梨树发展提供各种环境基础,充分利用林业、工业两种资源发展吉林省经济建设。针对我县林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要加大引进力度,着力引进资金、资源、良种、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扩大林业利用外资模,鼓励外商投资造林和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大力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获取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林业项目开发,尽快做到“生态绿化”完备基础。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是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形式组建跨地区的林场和苗圃联合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农村小型公益林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凡是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政府都要给予支持和合理补偿。三是加强对林业投资者的金融支持,个人造林育林要放宽贷款条件,林业经营者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四是对林业投资者可减免各种税收,相关部门给予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以民营、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并存为主体,加大绿色家园的建设速度

篇(5)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

1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之间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基本架构[1]。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相应概念来源于2003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并在2013年于全国范围内推广落实;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其主要针对乡村发展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解决办法,符合农村群众的现实期望。能够看出,“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处于同根同源的地位,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支持与指引下,“三农”发展架构逐步成熟。第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均是在一定时期内推行的工作安排,其内容的设定均具有时代性特点,着重贴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与现实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来说,“美丽”是没有尽头的,但是“美丽的目标”却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具体而言,必须长时间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农村地区现实发展情况与建设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路径、主要内容等实施更新调整。第三,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表现出相互补充、搭配的关系。其中,乡村振兴属于战略层面的部署,而美丽乡村建设则为措施层面的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能够生成更具体的政策内容以及举措方案,驱动着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达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的效果。无论是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说,还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均需要为农业发展升级提供支持,让区域农业逐步发展成为“有奔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提升农业生产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农业生产与弄农村生活升级,并让乡村逐渐转变为住户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价值分析

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为关注,相应问题的解决成效不仅关联着国计民生,也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性。基于此,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并迅速、广泛推行,为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支持。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而言,相应工作的展开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之间有着极高的重叠性,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落实,也切实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现实需要。实践中,出于对促进乡镇振兴战略推进提速增质的考量,必须要精准把握着力点,强化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更好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工作的展开,促使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保护了农村特色文化,并达到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的效果,整体支持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成果巩固。因此,联动展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展开路径探究

3.1打造生态工程,强化公共设施建设

(1)优化整体规划一方面,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前,相关人员应利用科学规划布局理念适时打造生态工程。相关部门需实行优化调整整体布局规划,利用点与面的结合来全方位加强乡村振兴。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应依照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布局乡村内部的教育区域、商贸区域、农业生产场地与文化广场等,在合理优化多项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乡村教育,适时提升该区域村民的教育水平,完善地区教育质量。(2)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在实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参与者可利用适宜理念及时改造旧危房,通过对扶贫工作的结合来规范农户的房屋建设,增强农屋建设标准,做到美观、实用与安全,在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后,增强乡村各项布局与功能的合理性,更为合理地打造出以生态为主的美丽乡村工程。实际工作中,应当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设定为打造美丽乡村、持续优化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加速农村地区生态工程建设;设定美丽乡村试点,并充分发挥出试点的区域带动性作用,促使区域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成为现实;持续加深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驱动重视建设转变为建设、管理与经营并重,把握政府部门占据的主导性地位,同时落实多元投入机制,促使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常态化保持;搭建并引入全域美丽乡村骨干体系,重视农村地区家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清理项目的切实落地,以此构建起一批宜居村庄;重点推进区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先行先试开展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投入等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各级美丽乡村建设,驱动生态工程加速提质。(3)完善基础设施在以往城乡发展中,城市居民可基于广场、公园休息闲聊、锻炼身体,而农村区域的公共设施不全,农村的劳动人员与孩童同样向往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其希望能够在公园中运动锻炼与游玩,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过程中,应逐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可安于现状,需从农村居民需求入手,加快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此外,乡村振兴发展期间必须做好交通设施建设,从公路、高铁、桥梁等交通设施入手,切实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以此拉近城乡间关系,关注民众利益,确保农村区域能够紧跟时代进步而发展,使乡村居民能够实现舒适宜居生活。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共建美丽家园期间,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新时代农村能够展现出新面貌。(4)做好卫生治理在农村地区长期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及卫生管理内容存在忽视,且受到物质条件及受教育程度限制,在农村发展期间可能出现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如垃圾乱堆等,此外,新能源在农村现已未实现规模化普及,造成了一定能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应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理念,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进新能源入村入户工作,针对农村现有问题着手解决,同时持续推进厕所改革,全面消除旱厕,使利民政策能够切实落实。考虑到垃圾乱堆现象,应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地方性垃圾收运处理站建设,从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切实推动美丽家园的建设。

3.2多渠道发展乡村产业

(1)发展乡村旅游业在新时代产业发展中早已推出了“旅游+”模式,并依托于该模式形成了“旅游+农村”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过程中,应以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依照农村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拓展旅游业,若该类旅游业带有适宜的生态特色,不仅能为广大游客带去适宜的体验感,还能增加该地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在保证区域农业效益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广大村民的整体收入。结合当前乡村旅游产业来看,其主要以采摘园、农业工业园、特色民俗为主。①采摘园。将农村特色耕种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构建采摘园区,由旅客自主动手采摘,实现体验消费。②农业工业园。打造主题式工业园,将特色养殖业、种植业以工业园的方式建造,并增设工业园市场及特色小吃,在提供体验式产品的同时,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发展。③特色民宿。以当地民族习俗、文化传说为主题改造房屋,以此完善乡村旅游体系,健全配套设施。(2)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需适时强化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精准找出该地区适宜的种植品种,利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该类品种,增进该品种种植与栽培效果,提升该品种的优良性,有效缩减农业市场的各项风险。最后,相关部门管理者还可在该乡村搭建与农业种植相关的信息网络平台,将农业种植信息投放到该平台中,并利用适宜的网络宣传来强化区域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从而借助多项渠道来发展该地区的农业产业。(3)实现协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需要着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特色农业品牌,以此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此时,要求深入挖掘、开发农村地区的优势特色,并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建设与集群化发展,在乡村内逐步建设起优势产业带。在实际产业规划期间,应注意打造协同效应,整合村落、乡镇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展开统一管理。在协同发展建设期间,应做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建造区域性产业园、物流园等,以行业为单位成立区域产业联盟等地方性产业发展组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整合力量,突出优势,继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从产业角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4)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出乡村之间的联系性优势,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农村地区优势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另外,应当重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性优化发展,结合乡村文化推行文旅融合产业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以此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例如:①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价值,使作物能够以产业链下端的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②打造无公害等农村地方品牌,并做好农产品等级划分,用于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以此逐步形成品牌优势,继而实现农产品增收;③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销售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以此促进农产品销售。

3.3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期间,相关部门需将村民主体性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在实行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其重要建设目的促进乡村效益,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便利,因而应采用适宜方式来发挥村民作用。其一,在实行各项乡村发展与惠民政策前,该地区管理人员应仔细问询当地村民的具体意见,若其对该项政策存有异议,则应通过讨论与研究来完成对应修改。其二,在发展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民综合素养的培养较重要,相关部门可依照该地区发展的特色,为相关村民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即广大村民要利用该项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农业种植、管理水平,了解该区域具体的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自主自治意识的提升来强化对该乡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继而有效增强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力度。其三,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文件指导,做好农村区域“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划分,调整农村零散化土地板块,进行空间整合,以此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率。而在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期间,规划主体不仅限于专业规划人员及当地政府人员,还需引导当地农村居民参与其中,选取农民代表作为纽带衔接农村规划项目与当地居民,以此彰显村民主体地位,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此外,由村民参与其中后,可极大提升农村国土空间规划效果,继而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求。另外,在推行美丽乡村的优化建设工作中,应当着重整治乡村环境,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实践中,需要在村党总支部的指导下,由党员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其中,切实发挥出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农村群众广泛监督的作用,促使农村群众明确责任,自觉清扫、相互监督,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营造共同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氛围;结合不同乡村在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3.4强化村级文化建设

在建设村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内容:第一,在开展村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管理者应设置多种与村级文化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利用该项活动可适宜增强村落内部文化的特色性,比如,相关管理者可设置“戏剧村庄”“村庄节令故事”等活动,并借助该项活动来深入挖掘出村庄内部的特色文化,增强村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村落受历史影响,其内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文化遗产,在实行村级文化建设期间,管理人员需精准保护该地区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相结合,设置不同形态的“乡村记忆”档案馆、村志馆与博物馆等,在历史记忆的影响下,增进乡村内部的地域特色,继而把当前各类乡村打造成广大村民的精神家园。第三,在农村环境内定期举办多样性文化实践活动,如文化节活动,以此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价值性更高的文化品牌,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农村居民的人文家园、精神家园。第四,针对村落“老建筑”,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修复管理工作,保留村落文化细节,使“老建筑”成为农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见证人,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强化村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中,还要着重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在农村环境中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理想的环境条件支持。对于不同的乡村来说,其在长时间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需要着重提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与传承,而这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要关注对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包括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等等,可以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扩大,实现文化振兴[3]。

3.5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

农村地区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化建设,持续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地区更好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的实践中,可以依托两种方式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即乡村集体资产盘活以及依托农村产业提升经济水平,必须要结合乡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与需求选取不同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具体包括:第一,在农村地区推行合作组织带动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当地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农村资源,并根据资源特色打造优势产品,在农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实现统筹管理。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要求农业合作社由村民代表构建委员会,并搭建监督监管机制,做好权力约束,以此切实保障各村民利益[4]。第二,推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结合集体土地、资金等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情况(下转第30页)资源与旅游风景条件,发展旅游产业,同时结合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特点,在当地乡村发展康养、旅养产业,同时康养、旅养产业为乡村带来人流与老年人,与当地老年人形成交往活动与聚落空间。同时,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历史文化融入乡村风貌与乡村产业中,打造适合旅游与老年人的产业与产品,例如旅游装备,民宿(包括旅游型民宿,康养性民宿),餐饮,书法国学堂,中医文化体验店,禅茶文化店,仙海文创产品店等。同时打造中医药材耕种体验店,茶树采摘体验店等,重构生产生活聚落空间,让外来游客有所体验,让本地村民寻回耕种生活的习惯与乐趣。通过吸引同龄人,注入活力产业的方式,重构活化乡村产业聚落空间。

4结语

篇(6)

这应该是地方政府对当年7月份国务院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快速反应。这是国家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列入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一共有九个: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其中位列最后的一项在实施中却是最引人注目的:各地纷纷新建了动漫产业基地,杭州还把自己定位为“动漫之都”。

几年过去,今天我们即使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简单感受来判断,“动漫产业”离“振兴”这一目标也相差甚远,反倒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大学里一拥而上增设、扩招的动漫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很困难,当然还有从一开始就没停息过的质疑:所谓“基地”不过是以“动漫”名义进行的地产开发项目。这也不是无端指责。就在10月23号,陕西西安一幢10层建筑爆炸起火,部分坍塌1人轻伤。一看详细报道,原来这起事故就发生在该市动漫产业园3号楼2层,事主却是一家制药企业。

一定会有人不耐烦:为什么要以国家的名义振兴这么一个劳什子产业?对此我只能附议前面一半。我也觉得“振兴”的主体和方式有待商榷,但这个产业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则远远超出它所处的行业本身。举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苹果之父乔布斯也是皮克斯的创始人,所以一直有人坚信《玩具总动员》和iPhone之间存在某种深层联系。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他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一书曾详尽阐述了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它的“重返亚洲”战略。在那里,漫画同样上升到国家战略。台湾企管界也有一个说法,把“85后”这一代称为“动漫游戏的一代”,认为他们与“60后农耕一代”和“70后工业一代”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公司的管理方式都要适应这种文化背景做相应调整。

简单来说,虽然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已经开始想依靠自己多年的辛勤积累来完成向全球最高端产业群的布局与升级,并借此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与软实力,这是合理和必然的选择。只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由于经验不足与路径依赖,使用了以前振兴制造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创新产业,于是难免会出现类似我在开头提到的种种违和感。

篇(7)

一、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合作现状

(一)区域合作的政策规划体系和机制平台初步建立

2007年,国务院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把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五盟市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规划安排。随后,又陆续制定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等区域专项规划,为四省区间加强产业对接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创造了环境。2010和2011年连续两年召开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签署了一揽子协议和行动计划,通过高层协商机制的推动,四省区合作的领域明显扩展,合作的形式不断创新,合作的举措更加有力,合作的成果日益扩大。

(二)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正在逐步构建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跨界铁路为“五横两纵”。公路有“一纵六横”7条国道相连接,2010年,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规划调整方案,完成了东北四省区公路网布局方案的调整工作。海拉尔、满洲里等机场已开通至哈尔滨、沈阳、大连等机场的直达航线。同时,四省区正协调推进蒙东地区直通东北三省的煤制气、煤制油管道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三)能源跨区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煤炭、电力等能源合作深入推进,以呼伦贝尔煤电基地为代表的蒙东大型能源基地建设,有效地增强了东北各省大中城市和工业密集地区的电力负荷能力。2010年,辽宁省从内蒙古调入煤炭4000万吨,净受入电量222亿千瓦时。呼伦贝尔至辽宁±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去年9月份投入运营,辽宁省受电通道增加至4个,电网整体受电能力提高150万千瓦。

(四)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扎实推进

按照协同推进、分区治理的原则,共同推进实施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和嫩江、松花江等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协商建立了交界地区护林防火、林区治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联防联动、信息资源共享等机制。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对有效保护和建设北方生态屏障,提高林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省区各级政府正在深入研究、共同协商沟通、推进落实。

(五)产业合作务实展开

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在产业上有明显互补关系,蒙东地区以能源和有色金属加工支援东北三省,东北三省以资金、设备、科技等辐射带动蒙东地区的发展,共同在煤矿、电站、煤化工项目、运煤通道、港口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务实有效的跨区域合作。内蒙古正积极推进在辽宁绥中建设港口码头、临港产业园区;辽西蒙东经济联合体、哈大齐呼绥满“4+2”旅游合作、兴安旅游联盟等合作机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2010年,东北三省在内蒙古实施合作项目343项,涉及煤化工、能源、铁路、钢铁、医药制造、矿产开发、农牧林产业化、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到位资金360亿元,既为蒙东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和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提高了东北地区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布局受地区行政区划分隔

东北地区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浓厚,区域合作主要靠政府推动。而地方政府在推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难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在现行体制条件下,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经济布局,造成在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各自为政、独立发展、区域分工不发达、区域协作不紧密。生产要素流动受行政导向、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行政性区际经济关系掩藏和削弱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使东北地区内在的经济联系被弱化,增加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的障碍。

(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协调

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结构性失衡较为严重,缺乏整体协调性。东北三省是全国基础建设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但蒙东地区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地区间与省区间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生产性基础设施与环境基础设施不协调,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设施还没有成为区域合作的有力支持。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的沟通以及东北三省之间的沟通网络还很不完善,跨界、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水平与质量均明显落后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合作需求。蒙东地区与黑龙江煤炭进辽宁铁路运输困难,电力外送和油、气管道建设落后。

(三)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待深化

目前,产业合作的规模、范围和水平层次较低,区域合作不紧密;产业结构趋同,内部竞争,重复布局;产业链条短,上、中、下游配套关系发展不充分;区域空间结构重置,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梯度;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带动力不强;产业分工与合作,靠政府推动的多,市场主导的少,等等,导致各地区优势不能得到发挥,影响了区域整体效益。

(四)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不够

目前,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还缺乏更为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蒙东地区土地荒漠化和土壤侵蚀,东北西部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土地石质化等问题,给东北地区农、林和牧业乃至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尽快出台《东北地区“十二五”振兴规划》、《东北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重点规划,适时组织编制《东北三省西部与蒙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在新形势下,科学规划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准确提出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途径措施,协商制定重点合作领域的区域性政策,同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的战略地位,在新起点上谋划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二)构建大东北运输物流网路

统筹考虑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口岸以及电力通道有机衔接,统一规划出海通道、入关通道、运煤通道和国际通道顺畅,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快推进绥芬河―满洲里、赤峰―绥中、通辽―沈阳、庄河―奈曼等连接四省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和齐齐哈尔―满洲里、通辽和赤峰―京沈客运专线以及锡林浩特―赤峰―绥、白音华―开鲁―阜新、阿荣旗―讷河等跨区域铁路建设,提高跨省区通道的畅达性,构建畅通的大东北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协调建立顺畅的东北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打造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坚强物流网络,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物流托盘化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内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客运零距离换乘,拉近城市之间距离,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

(三)构筑东北生态安全屏障

研究编制东北生态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实施。组织实施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继续支持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沙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工程;分期分批搞好松、辽、嫩上中游水系治理工程。加快建立区域生态建设管理和协调机制,密切区域间联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资讯互通、上中下游和界河两岸协调行动、联防联治的跨区域水源地保护和全流域治理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工程共建、得失互补;建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共同强化生态安全预防,促进东北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东北的建设目标。

(四)构筑互惠多赢的产业合作格局

合理确定产业分工,科学布局产业,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鼓励四省区互设“飞地”,发展“飞地”经济。东北三省应积极在蒙东地区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扩大合作规模,增加相互投资。支持大连、沈阳等中心城市产业有序向蒙东等地转移,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四省区要统筹推进蒙东地区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发挥各省区优势,集聚东北整体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联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共建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和载体。积极推动地方银行跨省区经营,建设区域产权交易市场、社会信用体系。协商建立东北四省区旅游市场营销联盟,共同打造和推出高认知度和影响力的大东北精品线路,推进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协同构建大东北区域旅游板块,打造大东北旅游目的地。

(五)共同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枢纽

加快编制出台《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四省区要站在国家“向北开放”的全局高度,加强协调互动,互补互通。要统筹各地口岸扩能、连接通道和跨境涉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呼包鄂经济区和绥满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合理布局区域内产业和参与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与周边国家的能源资源等多领域合作,提升带动东北地区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全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枢纽,形成沿边沿海开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六)建立共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