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9 15:01: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地荒漠化治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人畜矛盾和草畜矛盾是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农牧交错带的人口密度虽低于农区,但比纯牧区显然要高得多,人口多造成养畜多,而牲畜头数的增加,加剧了人畜之间、草畜之间的矛盾,在全年自然状态下放牧的传统草地畜牧业,形成天然草场上牧草的供给与牲畜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季节性不平衡,从而造成对天然草场的致命破坏。在早春牧草萌芽返青,当受到牲畜啃食后,牧草的光合作用能力减弱,严重影响后续生长;牲畜在吃到少许青草之后,宁愿多跑路吃青草而拒绝干草,既消耗牲畜体能,又加剧对草场的破坏。
1.2的农田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农牧交错带农田的格局,主要相对集中于山麓地带河流沿岸,丘陵谷地及盆地中,并由此向周边扩展。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步开垦到丘陵坡地,形成丘陵坡地的旱作农业。这些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多,农业基础条件差,形成经营粗放,广种薄收,丰欠波动很大的特点。在该地区由于集中联片开垦,破坏了原来的草原植被和自然景观,加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在每年季风季节时,地表的大量地表熟化土壤随着大风刮向远方,造成地表土壤的贫瘠化,这是该地区生态恶化导致贫困化的重要因素。
1.3人口的增加和人为的掠夺式经营开发是造成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量,而这种增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透支,所有这一切自然转嫁到对资源过度掠夺和占有上。在对草原缺乏长期有效投入的情况下,草原及农田的退化、沙化而导致贫困化就成为这一区域经济恶性循环的怪圈。以阴山北麓为例,解放初期的化德县,耕地仅为3.2万hm2,耕地与草地之比为1∶6.3,植被覆盖率达到80%;而在“十一五”期间,耕地与草地之比为1∶0.5,土地沙化面积为原来的11.3倍,在此期间人口增加了5.6倍,人口密度达到65.3人/km2,这一标准大大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20人/km2为宜的标准。
1.4不科学的农牧业交错带家畜饲养方式在农牧交错区,家畜饲养量的确定也和其他地区不同。在农区,由于天然草地很少,饲养家畜的数量主要取决于饲料来源、饲料价格、经济条件和劳力,有饲料来源,有经济条件的可以养很多家畜。在纯牧区,饲养家畜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冬季草场的承载能力,管理较好的牧区入冬前淘汰多余家畜,就是为了减少冬春草场的压力。而在农牧交错区,家畜饲养量则往往确定于夏季草场,甚至是全部草场的承载能力,在冬季饲草不足时就用作物秸秆和粮食进行补饲,因而造成草场严重过牧,导致沙漠化的发展。
2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建议
2.1调整农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格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们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治理的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第一突破口,让农民先吃饱肚子,并初步解决人口压力与资源承载力的矛盾。同时,以封沙育草、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为第二突破口,改善生产与生活的环境条件,促进生产的发展。
2.2改善农牧业交错带沙化现象治理的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保障是草原荒漠化治理中发挥“硬约束”的作用,能让人们自律的最好办法。在不断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制定《草原荒漠化治理实施细则》,并依据草原法尽快制定和完善基本草原保护、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征占用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同时还要加快地方特色配套法规的制定。使得草原荒漠化治理、草原保护的行政法律法规覆盖草原生态保护的方方面面,以便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3强化农牧业交错带荒漠化治理的科技保障在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利用现代化的高科学技术来治理恶劣天气与各种鼠虫灾害。在草原保护与建设当中,近几年在技术层面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技术和解决对策。通过利用这种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草原荒漠化治理的科研水平。同时对当前的干旱天气、降水量较少、风沙天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从而提高内蒙古草原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荒漠化,防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今我国荒漠化防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防治中的科学性显得尤其重要,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的分析,直接关系到我国荒漠化治理的效果。
二、荒漠化防治的意义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已给我国广大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与威胁,甚至危及到区内居民的生存,成为危及我国广大荒漠化地区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此危害具有长期、频繁、广泛、多样、严重和深远性。因此,加强对荒漠化的防治对促进生态平衡、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探析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原及林地退化。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地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表现为水蚀作用形成的红漠化,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青藏高原地区冻融荒漠化等。下面以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西北地区为例,简单分析一下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东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水汽的阻挡作用明显。因此,本区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风的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2、人为原因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多块分散土地逐渐
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到决定性作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
(一)过度樵采。一方面,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樵采植被作为燃料,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农牧民为增加收入,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挖药材、发菜等,严重破坏草场。
(二)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破坏,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
(三)过度开垦。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
(四)水资源利用不当。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区,河流中上游绿洲超量用水,或者在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使河流下游或冲积扇边缘植被因缺水而衰退,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五)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和弃土弃渣等也会造成荒漠化迅速发展。
四、我国荒漠化防治主要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从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采用政府引导为主,多渠道投资为辅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必须把荒漠化治理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应继续着眼于该地脆弱的环境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调动多方力量,精心筹划,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最终推动草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突出工作重点,统筹规划,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地方政府要以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三北”五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突出重点,规模推进。在治沙区域上,以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地为治理重点,采取“封飞造管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治沙模式上,突出林草结合,加大有经济价值树种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运作机制上,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农牧民主体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生态建设的多元化进程;在管理方式上,通过林权落实到位,保证补偿资金的积极兑现,将责权利落实到户,促进荒漠化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2.加强研究,标本兼治,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
荒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它不仅需要稳扎稳打地扩大治沙规模,逐步向荒漠化核心挺进,更需要步步为营,保持并提升原有的治沙成果。只有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打好这场利国利民的大战役。关键问题之一是做好荒漠化核心地段的调查规划,为今后治沙工程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行性方案。面对第二阶段治理的“远山大沙”,各级政府、研究人员及相关工程施工部门要加大对荒漠化核心地段的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充分的样本,全面分析数据,保证治沙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目前绝大多数沙漠的核心地段成沙历史久,原因复杂,治理难度大。针对核心地段荒漠化治理这一综合性强、涉及研究领域多的难题,要综合国家和地方的研究力量,特别是需要整合高校、研究单位和民间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查研究。
3.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协调解决治沙难题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下一步治沙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撑,与之相对应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同样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组在综合分析不同类型的治沙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提出资金投入与配置方面的两点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治沙投资的力度。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风沙源工程二期规划中,通过科学预算加大对沙源地防沙治沙生态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资金投入额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幅度相当,同时考虑到新一轮治沙工作难度增加的实际困难。
二是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金投入“一刀切”现象。特别是各旗县人口密度、牧区人口、人均草场面积等指标均不相同,若继续采用“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财政可支配数额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差异化管理和整体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采用划分更加精细的标准下拨资金,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利用。
4.创新荒漠化治理模式,增加治沙的附加值
荒漠化的治理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简单的传统模式,必须突破治沙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角度,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荒漠化治理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荒漠化治理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例,当地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与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的国际分工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两个国家围绕国际市场需求,采取牧业―奶、肉加工业―牧业―奶、肉加工业的良性循环,通过畜牧业促进奶产品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等等。诸如此类的经验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荒漠化防治措施的不断完善,荒漠化的防治工作将会得到更人的重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荒漠化防治工作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广庭.土地荒漠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2
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作为《公约》缔约国,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约束和激励并举的制度体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行动体系逐步形成。
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呈现“双缩减”,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布有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多;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
“在防治中,要坚持没有保护就没有发展,保护就是最大的l展、最好的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荒漠生态保护红线,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把所有的荒漠天然植被都保护起来。”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同时要坚持科学治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立足旱区实际,大力发展节水型林业,以水定林,适地适树适草,科学防治。
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统计显示,全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影响着我国北方近一半土地的生态面貌和生态安全。治沙和治穷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不从根本上遏制土地沙化,沙区的“穷根”就铲除不了;如果沙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得不到改善,防沙治沙也无法长久。
一、鄂尔多斯市荒漠化动态分析
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鄂尔多斯市2000―2009年间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的总态势。图1为鄂尔多斯不同年份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图。从图中可看出2000年以来荒漠化发展。2000―2009年荒漠化总面积增加了96513.14公顷,其中轻度风蚀荒漠化面积减少了111350.56公顷,但中度风蚀荒漠化与中度风蚀荒漠化总面积分别增加了213933.33公顷和59168.56公顷。而其他类型的荒漠化面积减少了65238.19公顷。趋势是虽然局部荒漠化土地得到遏制,但荒漠化总面积在增加。
总的来看,2000―2009年来,水域的面积持续减少,沼泽地也有少量的减少。未荒漠化土地以少量变为轻度荒漠化或不变为主。轻度、中度、重度荒漠化土地以逆转或不变为主。城镇、工矿、居民点用地有少量的变为未荒漠化土地或变为荒漠化土地。
二、荒漠化动态变化与气候
鄂尔多斯2000-2009年之间荒漠化土地变化总趋势是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增加,但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中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在增加,表明该地区荒漠化发展虽整体得到遏制,局部地区得到逆转,但总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本文认为鄂尔多斯荒漠化土地的动态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试从气候变化方面进行探讨。
影响荒漠化变化的气候因素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大风日数及气温的变化等。本文利用鄂尔多斯四个旗的1980-2006年的降雨量、蒸发量、风速、气温数等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化动态变化的气候原因分析。
(一)降水与荒漠化
鄂尔多斯地区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大风,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热干燥。降雨量分配不均及变化大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980―2006年降雨量的变化幅度在199.24―399.38mm之间。由图2可知研究区的年、月降雨量非常不稳定,雨多发生洪灾,雨少形成旱灾。夏季降雨量多过春季降雨量。牧草的返青期降雨量少,春旱限制了牧草的生长,降低牧草的质量,强化了荒漠化发展的可能性。
(二)气温与荒漠化
温度作为一个主要气候因子对环境状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温度影响无霜期,10℃以上积温、蒸发量等,这些因子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鄂尔多斯四个旗的1980-2006年的气象数据,从图3可看出,年平均气温缓慢上升。降雨量变化不大而年均气温有上升趋势,这导致了蒸发量的增加。使得水域蒸发量变大,水域面积减少。而蒸发量多过降雨量对植物生长也是不利的。
(三)蒸发量与荒漠化
鄂尔多斯四个旗的1980-2006年间蒸发量在475.1至2910.7mm之间变动,而降雨量的变化幅度为199.24至399.38mm之间,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干燥度一般反映各地区的干湿程度,即指植物的最大蒸发量与降雨量之比,计算公式为K=E/R。K为干燥度,E为蒸发量,R为同期降雨量。K大于1,表示降雨量不足需求,K小于1,表示降雨量有余。以伊金霍洛旗为例,1980-2006年的干燥度范围为1.2至12.7,表明降雨量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
总之,1980-2006年间气温的特点是明显升高并且不稳定,变率大,在降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增加了蒸发量,使得地表长期处于干燥、疏松,这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特别是冬季气温偏高,土壤粘度降低,抗风蚀能力减弱,容易形成风蚀荒漠化。
(四)大风日数与荒漠化
一、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危害
(一)荒漠化现状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比、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
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共212个区、县仍在扩展。
(二)荒漠化成因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第四纪时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地层中的古风成沙,记录了沙漠在中更新世以前已经存在大片沙漠,而且风成沙与黄土、古土壤或湖相地层迭覆出现的特点,证明沙漠并非从形成就持续至今,而是在第四纪气候震荡变化的调节下经历了沙漠非沙漠的多次转变。
(2)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结果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强。如毛乌素沙漠地区1953―1986年出现干旱年份5次,其中1979―1983年连续干旱,1965―1975年平均降水量(252.4 mm),比前10年减少了6.2%,而蒸发量(2600 mm)增加了5.1%,可见,气候的变化趋势是向更干旱方向发展。在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活动季节为冬春季节,这与当地的干旱季节相一致,据研究起沙风速为大于5 m/s,而这些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9 m/s,最大风速可达31 m/s,多年平均风速大于5 m/s的大风天数为38天,无疑为风沙活动与沙的运移创造了条件。2001年春节数次沙尘暴使内蒙古沙漠界限向前推进了2 m,沙尘随风袭击了北京市,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波击到南京、上海等南方城市及韩国。
2、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开荒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树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度放牧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特别是在干旱年份,草场生产力急剧下降,而牲畜数量却得不到及时调整。草场超载过牧,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沙化。
(2)毁草毁林垦荒
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黑龙江、甘肃、新疆、内蒙古4省(区)1986―1996年毁草垦荒1.17万平方公里,而其中一半在开垦几年后撂荒,成为新的荒漠化土地。由于违背自然规律的滥垦,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植被的保护,在干旱、大风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土地因风蚀严重沙化。
(3)乱采滥伐
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多是重要的薪柴和药材资源。据有关资料,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万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中期,因樵采已毁掉三分之一以上。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如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农业过度用水,使输往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以至断流,造成了下游地区植被的衰退、死亡及大片土地的沙化。
(5)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森林遭受破坏。雨水冲刷裸地,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出现沟壑,导致水灾。在干早时期,风把干燥表土吹走,造成山地岩石,寸草不生。这就是破坏森林造成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三)荒漠化危害
1、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破坏
很多物种绝灭,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化恶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加剧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北方沙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0―10d。有些地方出现沙尘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平均在5000―8000T/km2Y,最高达20000T/km2Y,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使下游河床年平均抬高10cm(刘爱民等,1997;Naveh Z.,1997)。
2、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1991年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安凤生等,2011)。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2003年,中国重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中国已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退化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周霞,2013)。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凤生等,2011)。
3、造成受影响地区人民生活的贫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球25%左右的人口靠已经退化的土地维持生计,每年因土地退化而导致生产力丧失的成本大约为400亿美元。在一些地区已经陷入“土地退化―陷入贫困―过度利用―土地恶化―加剧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荒漠化已影响到全球陆地面积的25%和世界近25%的人口,给全球许多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周霞,2013)。荒漠化既是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结果,又是人民贫穷的根源。中国的贫困县几乎都集中分布在荒漠化地区。荒漠化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是东部地区的1/5。荒漠化使得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同时荒漠化威胁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生产,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二、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PV系统)、太阳能热发电(CSP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及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等方面。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努力开发生产各种光伏电池。目前从晶硅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到非晶硅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太阳能电池已进入第三代电池阶段,目前染料敏化电池的成本仅相当于晶硅电池的1/10,而转化率已达到11%,达到晶硅电池的最大效率的一半之多,技术经济效果颇佳。单位成本降低80%,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使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光伏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可以无人值守、建设周期短、规模设计自由度大、可就地使用等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比拟。太阳能的主要缺点是能量与功率密度低,为满足大规模能源需求,减轻环保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得依靠建立大型集中能源基地,必须占用大量土地,充分利用荒漠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特点,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和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荒漠地区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意义
在荒漠化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一是可解决当地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当地环境不适宜农牧樵采的地区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减少农牧樵采规模和面积,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二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可提供大量能源,减少当地居民对生物质能的需求,改善环境;三是荒漠地区太阳能电站太阳板可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有效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量,促进植被的恢复与生长;四是大规模的太阳能板能减弱地表风速,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当地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首先,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这一领域的投资将达到6300亿美元,这将至少创造2000万个额外的就业机会。其次,节能减排,用光电代替煤电,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大气质量。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多地形地貌属山前冲击、洪积平原,场地较开阔,起伏不大,地表为荒漠草原植被,分布有耐旱植物,多有荒漠化现象。而甘肃省位于我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面积达45.37万km2,全省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总辐射量在4800MJ/m2―6400MJ/m2之间,年资源理论储量67万亿kW・h。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h―3320h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减少趋势,河西走廊地处戈壁荒漠,面积广阔,是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6363.79MJ/m2,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3287.8h。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甘肃省大部分荒漠地区处于甘肃北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地势平坦、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北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6680―8400MJ/m2,中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5850―6680MJ/m2之间,荒漠地区年太阳辐射平均值在6000MJ/m2以上。仅以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中的未利用地测算,按年辐射量6000 MJ/m2计,则甘肃省荒漠化未利用土地上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5.09x1014 MJ/a,约合1.42x1014kWqh,若按平均15%的转换率计算(目前商业化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在14%―16%之间),逆变器损耗按40%计,年发电量可达1.28x1013kWqh,可完全满足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为9.27x1012kWqh)。由此可见,甘肃省荒漠化地区太阳能资源储量大,开发潜力高,作为未来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的范围涉及面积约2.4x10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19347753.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8%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相比,具有利用电负荷中心近、电网覆盖率高、土地平坦、交通发达、开发利用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全面落实国家构建荒漠化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加大开发利用甘肃省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11月已经获得路条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达到了10631.4MW,并网项目达到4527.5MW。
参考文献:
[1]严陆先.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设想[J].科技导报,2008(8)
[2]尹淞,郝继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综述[J].电力技术,2009(3)
[3]张守一,葛新权,张真真.把沙漠建成太阳能发电的基地[J].华北电力技术,2010(2):42―46
[4]方创琳,杨玉梅.绿色太阳能源时代的呼唤[J].百科知识,1997(2)
[5]张恒旭,刘玉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在荒漠治理中的作用[J].可再生能源,2014(9)
[6]石建忠,陈期舜等.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及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9)
高考命题以考查能力立意,侧重考查知识迁移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命题选材新颖,多为教材所无,设问角度别致,耳目一新,不落窠臼,体现能力考查,达到高考选拔的最终目的。解题过程需经过提取信息、调用知识、探究问题等三个必经的环节,且整个思维过程中各环节虽有先后之别但实为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状态。环境保护类试题的命制及解答也不例外,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试题设置情景陌生,设问角度多从环境问题的表现、影响、成因及应对措施等角度着眼,而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提取信息,在试题情境所展现的图、文、表、材料中已经蕴含了足够解答所设问题的信息;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除创新思维类试题(这类试题纯粹考查考生快速自学能力)外,试题解答需用到的知识皆为课标规定的主干知识,是考生自学即可掌握的知识,其困难在于能否把试题材料所蕴含的信息与需调用的知识形成关联,并探究得出解答途径,最后用富有逻辑的专业语言描述和阐释出来。整个解题过程完美体现了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标准能力培养的理念。解题所用到的知识虽极简单但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思维张力却极大,这一点大大区别于以往考试以考查知识立意的命题形式,一个人虽学富五车但若没有思维能力一定无法解答现行高考试题,这正是现行高考命题的优势所在,且要求考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避免死读书,读死书。
二、分类解答
(一)环境污染类
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主要方面,命题涉及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为: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同一类型的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如我国北方区与南方区酸雨类型不同,是因为能源利用的占比不同,北方以煤炭利用产生的硫酸型酸雨为主,南方以石油利用产生的硝酸型酸雨为主。针对造成污染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具体造成污染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一般来讲,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污染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如大气污染的防治主要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等。水污染的防治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等措施;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
例1(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参考答案】(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2)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严格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解题思路】本题首先是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必须正确提取图示信息方能与设问构建关联,由图示可知河套平原总干渠发出的各支渠流经农田后,进入总排干渠,然后汇入乌梁素海。第(1)题,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其严重污染。当地工农业、城乡生活废水也排入该湖,加上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加重。
第(2)题,针对乌梁素海污染物来源主要是河套平原灌溉退水从农田中带来的农药化肥和泥沙等,因而要控制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对于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应该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对湖区及时清淤,在湖泊边缘可以设置沉淀池等工程设施,种植水草,采用生物措施净化,同时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强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二)生态破坏类
生态破坏包括森林破坏、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大气增温、臭氧层空洞等。每一种生态破坏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可以判断该地区容易出现什么样的生态破坏问题。产生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多与区域特征有关),也有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对这些基础知识要有一个把握,如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过滤尘埃、提供旅游休闲地等,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包括洪水、旱涝、物种灭绝等;草地退化的原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草场退化导致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保护草地的措施重在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物种灭绝的防治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例2(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解题思路】该题以喀斯特特殊土层条件为材料,考查在工程建设中,如何保护土层,保护土壤的肥力,保护好生态环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的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注意从开挖石料、堆放弃料之前和之后分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的区别,同时需注意结合喀斯特地形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该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在开挖石料之前,应收集表层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以防止水土流失;堆放弃料后,应对弃料进行压实,把收集的土壤平铺到弃料上,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以利于复耕复种。
(三)资源开发类
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包括“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开源”的具体举措有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有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首先要掌握需要调用的各种资源问题的相关基础知识。如淡水资源短缺涉及空间与时间分布不均、工农业需求量大、利用率低、水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等,解决措施侧重“开源”方面,主要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海水淡化、合理利用地下水等。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要掌握土地退化的原因,即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等。生物措施是指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等;工程措施是指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指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保护耕地、提高肥力,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等。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包括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等。
例3(2015年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2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资源、环境问题,在开采、利用、生产过程中,总会产生环境问题。图示方式主要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治理了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材料,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有利于节省能源。可以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
三、能力测试
(原创)图3为2009-2013年美国肯塔基地区(石灰岩广布)土地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
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强度荒漠化土地
2.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原创)读中国某区域图(图4),回答3~5题。
3.最适合建风力电站的地方是()
A.克拉玛依市B.乌鲁木齐市
C.达坂城区D.吐鲁番地区
4.目前陆地风力发电的缺陷是()
①干扰鸟类②强度具有季节性③发电量小④占用大量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影响该区域城市等级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原创)读世界某区域图(图5),回答6~7题。
6.图示沿海地区难以利用土地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原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寒流与副高影响
C.过度垦殖和灌溉
D.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7.图示地区鱼类和海盐加工工业发达,影响两类企业布局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A.市场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原创)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6为哈尔滨市2011-2013年两年间雾霾生消时间统计曲线图。
说明哈尔滨市雾霾生成与消失时间特点,据此对人们日常锻炼时间提出建议。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南某大学生就业失败远走南疆,发现和田地区荒地甚多,当地农民仅用于粗放牧羊。即承包1500亩荒地种植枣树,引进优质枣树苗,种植过程中曾遇到许多问题,最终获得丰收。图7为和田地区位置及积温、降水分布图。
(1)评价和田地区种植枣树的地理条件。
(2)当地沙尘暴频发,枣树苗难以成活,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沙质土壤洁净无污染,但土壤贫瘠,且虫害影响枣树生长,为收获绿色无公害大枣,不使用化肥、农药,试提出提高土壤肥力及防治虫害的措施。
(4)喜获丰收,红枣大如鸭蛋,品质优良,滋补营养丰富,专家赞称“和田软玉”、“保健丸”,获绿色食品认证,拟售价每千克600元,产品希望打入全国高端市场,请提出最简便的促销方案。
【答案与解析】
1.A由图可知,潜在荒漠化土壤侵蚀量最大,故为该区荒漠化治理重点。
2.D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相当,但其原因不同,强度荒漠化土地是由于过分侵蚀,已成石漠化,上覆土层极薄甚至没有,即没有或极少有土层可供侵蚀;无荒漠化土地因水土保持措施得当,植被覆盖了最高,虽土层覆盖厚度最大但被侵蚀量最少。土地荒漠化等级越大土地生产力越低。从2009-2013年土壤侵蚀量的变化趋势知土壤侵蚀量越来越小,可推测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3.C达坂城区处于峡谷,因狭管效应风力最大。
4.B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叶长达6米,对飞鸟形成极大危害,风力发电占用很大土地面积,风力具有间歇性和季节性,这都是风电站的弱点;风力发电量要看其装机容量,大的风电场装机容量相当于一个三峡发电量。
5.B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等级大小受制于所处绿洲的大小。
6.B该地地处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受副高、东南信风和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7.B鱼类易腐烂变质,晒海盐需要海水,因此二者均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8.雾霾多生成在凌晨3-6时,多消失在凌晨5-9时。建议锻炼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以后。
一、教材图像解析
1.地理图像的类型和功能――了解良药之功效
地理图像的设置是为了更有效地阐述问题,是对教材文字的有力补充。因此,很有必要在图像解析前了解地理图像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和功能(表1)。
2.教学目标和图像――病理分析
图像设置是否有针对性地对课程标准内容和教材案例加以诠释、说明和延伸即图像的有效性。图像针对的具体目标可认为是图像的靶向。现就教材涉及的图像,以列表比较形式分析图像靶向和针对靶向是否具备有效性(表2)。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教材所用的图像的主要问题表现为:①景观图比例太大,而且不具有代表性,甚至出现图文不符的情况。②逻辑关系示意图的呈现虽然逻辑较清楚,但考虑得并不全面,各要素之间还可以进行再关联和进一步加工。③专题地图出现图名和区域不相符的情况。
二、图像靶向处理
该节设置的教学目标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使学生理解荒漠化的过程、成因,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将“荒漠化的过程、成因,荒漠化防治”设为主要靶向目标,针对靶向目标使用的图像称为靶向图像。下面举例说明怎么利用靶向图像去解决靶向目标。
1.靶向目标――什么是荒漠化
靶向图像:荒漠化景观图片(沙漠化景观、砾漠化景观、石漠化景观)。
处理过程:
【设疑置问】①结合图片找出图中景观的共同特征,并推测可能的原因?②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哪种类型的荒漠化?
【引导总结】荒漠化的定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土地退化,使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现象。
2.靶向目标――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
靶向图像:①图2.1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人教版);②图2.2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人教版);③图2.3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人教版);④图2-4滥牧、垦荒造成的环境恶化(湘教版)。
处理过程:
【设疑置问】观察图2.2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人教版),思考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图2.1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人教版),运用整体性原理绘制西北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的关系图,利用关系图阐述西北地区自然地理要素是怎么围绕“干旱”这一特征相互影响的。得出关系图(图1)。
【观察分析】观察图2.3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人教版),得出植被减少既是荒漠化的体现又是荒漠进一步加剧的根本原因。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找到切入点。
【学生活动】学生在仔细阅读并理解教材“图2-4滥牧、垦荒造成的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再对原图进行完善,并绘制出一幅符合“人类活动导致的荒漠化”这一名称的关系图(图2)。
3.靶向目标――荒漠化的防治
靶向图像:①(绘图3)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②图2-6 “三北防护林(湘教版);③图2.11 固沙植物(人教版); ④图2.12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人教版)。
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