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5 16:51: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学原理专业课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趋势客观表现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和教育学课程。因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既事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又涉及到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所以,探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及其相关问题,更具实践意义。然而,由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为了使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在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问题进行一个详细地说明。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既是本专业学生明确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又是学生端正教育教学观念的关键。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也处于不同的发展状态之中。所以,这里所谓“新趋势”之“新”是一个从时间层面上对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但是,读者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所谓的“新”与“旧”的区别,只是一种从时间层面上的区分,而不是以地域标准对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详细分析。
1、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专业化与综合化
作为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一的“专业与综合”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专业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专业化的客观表现。众所周知,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和教育专业的课程构成。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它会涉及到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既有汉语言专业课程的改革,也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甚至是两者在课程体系中构成的比率。例如,在某些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二主八辅”的改革模式。所谓的“二主”是指:二门主干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1]。所谓的“八辅”是指:八门语文教育专业方向限选课程“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2]在这一段的引述之中,读者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语文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的性质,从课程构成的层面上分析,它是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专业的有机组合;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又是非常专业性的课程改革,它既涉及到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理论内容,又涉及到专业学生的执教能力培养。而无论是教育理论也好,教育能力也罢,它们又有机地融合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和教育学课程的内容里。因此说,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具有专业与综合的特点。其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与综合”特点的第二重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而言,它必须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而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又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和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对于正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既有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又有不同于教育专业的课程,所以说其课程的改革体现着专业性的特点。因为,这一课程体系的构成只适合于这一专业的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分析,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既要培养在校生的理论素质,又要培养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它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特别是后者,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二:更新与重构
在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课程改革的新趋势还表现为“更新与重构”。众所周知,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设置已出现了好多年,在多年的实践中,各院校的课程早已自成体系。然而,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生,各院校必须对这早已成型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面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就需要管理者采取更新与重构的策略进行相关的改革。所谓的更新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新的课程;所谓的“重构”是指根据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更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但是,读者也一定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里所谓的“更新”也好,“重构”也罢,并不是抛弃语文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而是结合新的教育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局部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成中,某院校的传统《教育学》课程只有《教育学》这样的基本教育课程。后来随着语文教育研究的深入,又增设了《教育与语文教学发展》,再后来又增设了上边提到的,对语文教学更加实用的课程,如《语文教育学》、《语文教学案例解读》等众多的专业性课程。甚至在某些院校还增设了选修课《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等。但是,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这种重构,并未使其完全抛弃传统的课程构成。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专业的课程并未退出当代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所以说,对于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趋势中的“更新”与“重构”特点不能进行绝对化地理解。它只是一个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正如哲学上“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原理一样。
3、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模式化与去模式化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之三可以概括为“模式化与去模式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样,都出现了模式化与去模式的特点。所谓的“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都设置了相同或相似的课程体系。所谓的“去模式化”是各地各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在其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各自的课程体系都出现了适应学生就业需求与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局部性的调整。就如上边提到的“二主八辅”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样,它既是一个课程体系的模式化过程,又是一个去除模式化的过程。对于前者而言,之所以说其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完成了一种新课程体系的模式化。即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对于后者而言,之所以说这种以“二主八辅”特点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去模式化,那是因为在这一课程体系之中,它具有与传统课程体系完全不同的构成因素。而且,这种不同,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调整上,又表现在主课与辅课的关系上。特别是对于主、辅课的关系而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执教能力。总之,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是基于时间层面上对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理性总结。在时间的层面上,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中所谓的“新趋势”主要表现以下三个特点:即,专业化与综合化、更新与重构、模式化和去模式化。
参考文献:
[1][2]张芹.二主八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5)
[3]梁玉敏,周晓琳.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论文摘要: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广博性、针对性、师范性、实用性和灵
活性等特点,比较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应注意拓宽普通教育课程、强化教育专业课程、重视实践课程、增开选修课程和精简学科专业课程。
一、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设置的广博性
宽厚的知识基础是教师职业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文化要求和素养,也是当今教师职业趋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博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师范生在未来工作中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增强教师专业学科教学的底蕴和拓展力。为了培养师范生这种宽厚的知识基础,发展其综合素质与能力,许多发达国家大都是设置广泛而又实用的普通教育课程。
在美国,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必须完成60个左右学分的普通教育课程的学习,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尽管各州各大学在普通教育课程的名称与内容方面各有差异,但基本都着眼于要求学生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以及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打好宽厚的基础。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课程约占全部课程的45 %——50%,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日本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普通教育课程一般也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三大类,学生对普通教育课程不分院系和专业均需学习。通过这样一种广博的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文理渗透的特点,实现了文科学生学理、理科学生学文的基本要求,避免了学科与专业之问形成壁垒和隔阂。此外,在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中,也十分注重职前教师教育中的普通教育课程的设置。事实证明,发达国家在普通教育课程方面广博宽泛的设置方式,在加深学生对人、社会以及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方面大为有益。
(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方面。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设置学科专业课程时,面向中小学的办学方向十分明确,所设科目与中小学课程对应,门类齐全。同时,不少国家实行主修专业和副修专业,使学生获得一个学科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美国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不一定确定专业,在二年级结束时决定主修专业和副修专业,主修和副修不一定在同一个学院或同一个系进行。师范生在四年的本科课程中,可以专攻一个主修课程和另一个副修课程,也可以同时专攻两个主修课程。不论是主修与副修课程,或者两个主修课程,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确定,并没有固定的安排。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又能为学生不同知识结构的建构提供空间。
职前教师教育主修专业与副修专业的设置反映了教师教育的“个性”并彰显了教师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的针对性。
(三)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通过师范性课程(即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师范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教育、教学的原理与规律,提高师范生观察与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师范生对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爱好。所以,许多发达国家对师范性课程设置予以特别重视,以此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如在美国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师范性专业课程要占据所有课程比例的20%左右(不含教育实习)。这些师范性课程一般分为教育专业指导课程、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临床实践课程等四类。教育专业指导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点、教育工作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学校组织和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等。
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师范性课程的内容也都比较丰富,并占据着比较大的比例。综观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加强课程的师范性已成为各国师范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特色,充分表明了教育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趋向也越来越明显。
(四)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无论是教育理念的形成,还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塑造,均要指向应用才能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国外许多国家的师范性课程设置非常注意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希望师范性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指导。
如美国的师范性课程中有很多把目标定位为培养教育的“临床专家”,要求通过训练,未来的教师能够形成在教育工作中进行分析、诊断、假设及开出“处方”的能力。在俄罗斯的师范性课程设置中,心理学课程和教育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的比例为1;3, 其目的就是旨在使毕业生进中小学工作之前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再如,作为英国师资培训课程主体的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课程,各专业都设置了“教学法”课程,这门课程的直接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教学过程中必需而具体的实用知识,因此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五)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课时安排上。发达国家的教育专业课程很少有像我们采取的一门课一学期甚至一年的授课方式,课程多是以专题形式出现,课时根据各门课的特点及需要灵活掌握,没有统一具体的规定。如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大学的青少年至青年教育专业中涉及的中等学校的哲学与组织、为了学习的阅读、阅读困难的诊断与分析等都没有规定教学时数,往往是根据需要具体而定。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课程结构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十分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灵活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如在新加坡小学教师的培养计划中,就分列了四类课程—核心类课程、必修类课程、自由选修类课程以及实习类课程。其中核心类课程又包括必修教育研究类课程、课程研究类课程和由学生根据兴趣与特长选定后必修的学术性课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专业而对各类课程规定不同的要求。
二、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启示
(一)拓宽普通教育课程,增强课程设置的广博性
第一,要增加普通教育课程的门类。在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中,普通教育课程不仅学时比例高,而且门类较多。因此,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普通教育课程,要继续增加门类。第二,适应当代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潮流,积极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如哲学、历史、艺术、文化、伦理道德等课程,以开启学生智慧,提高文明教养,激励意志,造福社会。为便于操作,注重实效,配合此类课程的开设,宜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应知应会要求。如大学四年中应阅读对人类社会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一百部中外(教育)名著,并写出读书笔记等。第三,按照加强基础的原则,开设交叉性学科,促进文理渗透。文科学生要学习一两门综合性自然科学课程(如自然科学概论等),以了解现代自然科学与科技发展的概况与趋势,理科学生也要重点学习一两门综合性社会科学课程(如中外通史、哲学史等),以掌握基本的哲学社会概念。
(二)强化教育专业课程,突出课程设置的师范性
发达国家的职前教师教育非常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相比之下,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教育专业课程则显得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教育专业课程仅仅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三门课,其学时在总学时量中平均占到5%一6%,教育见习与实习只有6—8周时间。如此课程设置,反映出我国本科院校对教育专业课程的极其漠视、轻视,显然不利于学生教育素质的培养。
因此,应大力强化教育专业课程,其学时数要占到总学时的20%——30%左右。具体设想是:第一,开设多门教育理论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如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中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等等。通过开设上述课程,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的认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特别是使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便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与意义。第二,有针对性地开设教育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高教师工作的专门化、现代化水平。如学校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等,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三,从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出发,开设班主任工作与德育、中学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咨询等课程,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上手,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
(三)重视实践课程,强化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是师范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锻炼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把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首要的问题予以重视,更新教育实习观念,把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通过政策协调,结成三位一体的长期合作关系。把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成为教师科研实验基地、青年教师锻炼基地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四位一体的稳定的教育基地。其次,规范教育实践课程,把学校组织的具有教育实践价值的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第三,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可从现在的6周延长到一个学期左右。学生在教育实践课程中,不仅对教育与社会进步、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能有更多了解,而且,通过切身地感触教育实践,能够逐步地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
(四)增开选修课程 加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这种课程设置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弊端:普通教育课程比较单一,比例偏低;物理学科课程以分科为主,缺乏整合;教育专业课程不明显,脱离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实际;总体结构不尽合理,比例失调[1]。因此,须对其进行调整、优化甚或重构。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鉴于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种种弊端,要优化其结构体系,须遵循四种基本原则。
1.先导性原则
转变观念是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先导。长期以来,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被动地跟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缺乏成熟的课程理论和课程观念作指导和引领,课程设置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在这方面,哈佛大学为我们树立了标榜,哈佛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美国的“第一学府”、“哈佛帝国”,不仅在于它坚持课程改革,更在于它的课程设置始终有独特的课程理念作指导思想,即最有价值的课程是学生的兴趣;大学课程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特点[2]。因此,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亦应有自己的基本理念,即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既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又要凸现高师物理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课程设置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对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它强调从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各类课程资源,使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具体言之,它要求课程设计者从剖析该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真正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普通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物理学科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类课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等,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专业性原则
专业性是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和优势之所在。它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应着眼于提高师范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力求课程设置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体现学校或专业的课程特色与水平,为学生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实效性原则
讲求实效是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旨归。高师物理学专业求发展、谋出路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使该专业既具有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又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努力实现学生、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切忌脱离国情、省情、校情以及学生的实情,以求取得最大的成效。
二、课程设置的基本理路
1.课程结构板块化
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板块化是指对高师物理学专业所开课程进行板块组合,通过对各板块内部结构的优化、整合,促使各课程板块尽可能彰显各自的功能,以实现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此,将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结构划分为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课程板块。
所谓普通教育课程,亦称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是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普通教育课程板块一般包括社会科学类课程、人文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如外语、计算机)等。
物理学科课程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物理学科教学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物理理论课程和物理技术课程两大类。物理理论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等。物理技术课程有物理实验、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电子线路、电工学、微机原理等。
教育专业课程是指为高师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施教,怎样育人”问题的课程。这类课程应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是高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育学、物理教育心理学、物理教学论、物理教育研究方法、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高中物理教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师生沟通艺术、教育实习等。
2.板块结构网络化
诚如上述,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上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地位。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三类课程板块的整体功能和作用,需要加强课程板块之间的联系,建立板块间的互联网,做到板块间的纵向联系所组成的层次网络具有顺序性和连续性,板块间的横向联系所组成的平面网络具有适应性和相关性,实现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整体优化。同时,要有意识地整合上述三类课程或两类课程来实现某一类课程或两类课程的培养目标。
首先,通过协调与优化三大课程板块的内部结构,分别建立三个各自独立的局域网。具体说来,通过将构成普通教育课程的各类子课程“集团化”来建立该课程板块的局域网。此处的“集团化”,就是将不同门类具有相同功用的课程组合在一起形成“课程团”。高师物理学专业普通教育课程可划分为4个课程团,即思想道德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科学素质课程、工具类课程。
同时,要通过整合理论课程、系列化技术课程来建立物理学科课程局域网。整合理论课程是指整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内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学科课程,并及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形成新的“融合课程”,克服目前高师物理学科理论课程分科过细、门类过多、知识重复交叉、内容陈旧偏难等问题。系列化技术课程就是将物理实验设置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系列。从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技术等实验中精选一部分内容,组成基础性实验系列。这个系列的实验侧重基础理论与实验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根据学科的发展和新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增设一些先进性、实用性、技术性的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形成综合性实验系列和设计性实验系列。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科学探索能力以及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系列的实验可采取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材料使用、场地选择、方案设计、结果分析、时间安排上,允许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此外,还应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增加教学时数、注重实践环节等途径建立教育专业课程局域网。加强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可以将教育专业课程划分为三大模块来建设:第一大模块是物理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包括物理教学法、物理教育心理学、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物理教育发展史以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第二大模块是物理教育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物理教具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第三大模块是物理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包括教育见习、微格训练、教育实习等课程。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可以通过增设教育类课程门数来实现。过去高师物理教育的教育类课程只有三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物理学科教学法。根据西方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一些高校的经验,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应设置有10~15门为宜。注重实践环节应该做到:合理设置教育实践课,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安排几次教育见习或教育实习,定期到中学参加教育教研活动;延长实习时间,由现在的6~8周延长为12~15周;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由现在的6~8学分增加到12-15学分。
3.网络配置均衡化
网络配置均衡化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应保持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类课程的适宜比例和适时编排。一方面,适当减少物理学科课程的门数和比例,增加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门数和比例,特别要加强教育实践课程。具体要求是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时(或学分)的比例为30%~35%,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或总学分)的比例为20%~25%,物理学科课程占总学时(或学分)的比例应控制在45%以内。另一方面,逐步实现课程编排序列化。所谓课程编排序列化是指在大学四年中,不断线地平行安排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整体功能。目前,我国高师物理学专业的课程编排是大学一年级为普通教育课程,以及1~2门物理学科课程;大二、大三以物理学科课程为主,适当开设部分教育专业课程;大四主要开设选修课,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这种同类课程集中安排的课程编排形式难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教育教学成效低微,尤其是学生的职业意识不能得到持续强化。因此,从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每一个学期都应该开设普通教育课程、物理学科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使这三类课程齐头并进,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2-03
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里新事物不断出现,而在信息传播中起着关键媒介作用的高职设计专业更是要能顺应这种发展与变化,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的人才必需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研件和软件,并灵活把握设计元素的表达。还要注重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关注市场经济和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新态势,构建以社会总体发展为导向,具备学习、继承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才能培养一批优秀的高职设计人才,并让高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社会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以职业为导向的特征,即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工作协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这是综合了学科特性、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它决定了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1]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课程方案、教学实践、课程评价等活动所要达到的可以显示的、可以观测的标准。课程目标有助于澄清课程编制者的意图,不仅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还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是课程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它制约着全部教学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调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结构
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其逐渐具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这种定位和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也就是一套科学的教学计划。为了使高职艺术设计学生成为技术与艺术并用、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符合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现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课程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为培养学生技能,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理论教学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我国国家教委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几点意见》中规定“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的50%左右”,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基本任务还是主要内容,实习实践都占有一大比例,笔者认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60%左右为好。理论教学的“必需”和“够用”的确定,应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确定的操作能力来确定。当然,理论知识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从职业出发,来选取讲课的内容。如:
根据这份装饰专业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到总课时834,理论课350(占41.9%),实践课484,(58%),符合国家要求,顺应市场主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一定的加强,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担当设计任务,确保把学生打造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强化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理论是实践必不可少的指导依据,作为以技能为主导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更要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强化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当然,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最重要还要偏重于技,尤其是高职教育要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培养创造型、能力型、实践操作型的高级艺术设计专门人才”的目标。对于中国高职艺术设计学生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我们国家的设计教育讲究“由技入道”,加强实践课程比例,重视理论课程将对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整合课程内容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技术性、应用性的教育,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当代科学技术知识快速增长,而学历教育的学习时间、学习周期却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学习兴趣能力又表现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用不同的课程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培养目标。
1.横向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学科综合性。分析培养目标,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具有完整基础理论基本系统,形成较为宽广的艺术设计综合知识面。把课程内容的实行横向整合,主要是跨专业的整合,即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例如,艺术设计大体分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而产品设计属于三维设计,同样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属于三维设计,那么作为大家拥有共同设计特性的专业,其课程必然有可整合的地方。
通过以上的整合,可以把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既可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课程资源,又可节约人力、财力、物力,并能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综合性。
2.纵向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学科专业性。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学习的基本内容,如何在学科的综合性中体现专业性,并能在对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提升设计意识,把知识内容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使学生学习一个课程可达到两个效果。这就要注重对课程内容进行纵向整合。其直接目的是避免课程内容不必要的交叉重复,精简课程内容,提升学习的档次。如果说课程内容的横向整合,是学科综合性的体现,那么课程内容的纵向整合,就是进行课程内容的相对单向的选择与精简[2]。设计专业涉及的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但综观其课程,同一专业所学的内容总有重叠的内容,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纵向整合,以突出学科的专业性。以室内装饰专业为例,如:《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家具陈设设计》是室内装饰专业主干课程。然而《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内容广泛,其核心内容包括了设计简史、居住空间设计、家具陈设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内容。那么就应该把《居住空间设计》、《家具陈设设计》课程进行精简合并到《室内设计原理》中,实现课程的纵向整合,使学科更显专业性,又避免了交叉重复。
本文从课程设置的几个原则出发,提出优化整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策略,希望能够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9
【关键词】课程体系 化学工艺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83-01
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通过其对应的课程来实现,所以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反应一个专业建设的特色与个性。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和企业对中职学生的定位改变,原“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也不符合现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近年来,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职教界的共识。然而在化学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有的学校仍旧存在换汤不换药的现象;有的则过度强调企业对学生的快速顶岗要求,忽视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1] 。如何构建一个适合现在学生情况,也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期望的课程体系,是中职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谈化学工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中职化学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化工生产企业培养生产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满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2]。
职业性需求即职业教育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市场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因此课程体系的内容首先要根据专业毕业学生所对口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来确定。同时,社会性需求是指职业教育要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职责。课程体系内容的选取除了要包含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的内容之外,还必须能促进学生的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选择专业课程模式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首先是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实现学校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要求学生能够用在学校期间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3]。要实现这一目标,专业课程就必须基于实际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化学工艺专业构建学习领域课程必须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束缚,以化工生产过程为导向,选取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怎么工作。
以学习精馏操作为例,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下,学生先学习精馏的原理、精馏的计算、在学习精馏塔设备、最后进行精馏操作实训。然而,学生在进行精馏操作时,并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工作)联系起来,出现理论知识不能指导实际操作,甚至不会操作,学生感觉储备了大量的知识用不上,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下,学生直接在精馏实训场所,以分离乙醇水溶液为任务,按照 “精馏生产准备――精馏正常开车――精馏生产运行控制――精馏生产正常停车” 的企业生产过程,逐一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你认识工艺流程时,学习工艺流程图的识读方法,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学习设备的结构,在进行精馏运行控制时学习精馏操作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这样学生就能现学现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真正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4]。
三、通过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要求每一门课程必须是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成的,即是一个真实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因此,要确定化学工艺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必须对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毕业生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来化学工艺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工作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工作任务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组织方式和使用工具,以及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等,为下一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做准备。
然后,召开企业实践专家座谈会,列举出实践专家的成长历程中从事的具有代表性、挑战性和发展性的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描述和排序,最终确定化学工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流体输送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换热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沉降过滤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干燥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吸收―解吸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精馏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反应器操作控制与设备维护、化工安全与环保设施的使用等。
在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后,接下来通过深入企业现场观察、职位问卷分析、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和归纳,最终得到包含了典型工作任务名称及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方法与工作组织方式、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等内容的典型工作描述。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确定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照职业成长经历和工作逻辑,兼顾教学组织实施与教学条件等因素,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和排序,最终确定出专业学习领域及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门类,并由此构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最后,根据到区域化工企业的类型差异,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开设2-3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同时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持续性和多样性,开设化工产品营销,生产组织管理等课程,再加上公共基础文化课程,就共同构成了化学工艺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下图)。
图 中职化学工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四、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建议
课程体系构建之后,为了能够保证教学效果,顺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实施前还必须做好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的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等工作。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学生评价时要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差异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2]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关键词:课程思政;药学专业;优化措施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找到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强调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状况、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方式。药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探究性、互动性,基于丰富的药学理论知识、药学实践活动达到优化学生思想水平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应用原则
1.创新教育理念
教师应当树立积极的思政教育理念,强调在药学专业教学时积极的开展趣味性的思政引导活动,充分认识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的统一关系。专业课程教师还要明确自身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分工,切实优化可以用于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资源,达到系统性的开展思政引导目标。
2.拟定合理目标
思政教育必须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保证思政教育具体目标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契合度。在总体上需要尊重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的优化专业课堂的思政教育教学目标。
3.挖掘经典案例
案例具有典型性、引导性、参照性和对比型的特征,案例是重要的药学专业课堂教学的的讲授内容,结合案例进行思想政治引导,既有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导向的效果。教师需要适当的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4.找准教学切入点
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应当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教育应当与专业教学内容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消退把思政教育目标融入到药学专业教学内容当中,找准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的切入点,把思想教育案例与专业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力求在专业知识教学时以情感的、趣味性、实践的、互动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优化措施
1.在知识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药学专业教学涉及到大量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化学知识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药学领域的专业问题,同时达到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的效果。例如,在乙烯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的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大量生活中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围绕着白色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讲述这些生活中的白色垃圾渗透水源、土壤和降解分工化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警惕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环保事业当中,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的记忆相关化学知识。又如,在学习醇的氧化反应时,教师可以给通过3D画面效果给学生演示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从而让学生明白酒精测试的原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切实促进学生认识到酒驾的危害。在一些含氮化合物教学时,还可以进行一些远离的教育工作,从而达到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思政引导,消除单纯讲授思政理论知识的弊端,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更理性的看待认识一些思想问题。
2.发挥经典案例思想教育价值
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可以用专门用于思政教育的时间较少。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还要从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出发,强调在难易适当、直观形象、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开展药学专业教学,这样才能提高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性。教师需要设置课堂教育情境,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来教育学生,采用以身说法、事件回顾和情境再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可以引导药学专业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药学专业学生深刻的分析相关案例,能够更好的达到思想警示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药剂检查的相关教学时,可以通过电视剧《外科风云》有关用药错误环节的一系列漏洞进行分析,从而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用药风险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电视剧情节中找寻漏洞,既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也养成了学生严谨细致的意识,对于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避免此类风险起到有效作用。
3.发挥实验课的思政教育价值
药学专业课程有大量的实验教学课程,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求是精神,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哲学反思,养成学生的科学严谨精神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实验活动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在实验课上进行观察、反思、分析、实践、创新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效果。具体来说,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时应当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的观察实验过程,在实验过后培养学生的自主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这一过程应当积极宣传实事求是的精神,着力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同时组织开展团队型的实验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互帮互助,围绕着共同目标开展反思讨论等活动,从而将思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专业教学当中,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目标。
一、我国物理职前教师技能学习现状
教师职前技能学习关系到教师步入工作岗位后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受到我国早期教育教学规划的影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教育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阶段。我国的物理教师职前教育普遍为三年理论教学加上一年实践教学,分别集中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然后考取教师从业资格证后就可以进入人才市场进行竞聘。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高达70%,换言之,相较于德国的两次资格考试而言,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难度低。根据对当前教师职前技能学习途径的调查,我国现行的物理教师职前技能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我国的职前技能学习偏重基础课程,忽视教育专业课程。在物理教师的职前教育课程中,基础课程(如政治、英语、计算机等)所占比重大约为35%,物理专业课程(如数学物理方法、四大力学等)所占比重大约为55%,而教育专业课程却只占大约10%。据不完全统计,与教师岗位工作直接相关的实践性课程也包含于教育专业课程中,普遍存在学时少、不受重视、走形式等问题,实践课程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践效果,仅占教育内容的3%~4%,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如:美国12%、法国11%~25%、印度和英国15%、菲律宾8%)。过度忽视教育专业课程导致师范学校难以体现其办学特点。
第二,我国职前教育的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单一,难以满足日后教育实践的需求。现行的物理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专业课程主要以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为主,后又增加了普通话训练、现代教育技术等少量科目。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物理课程教育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物理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物理学原理,使单一枯燥的物理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当前的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单一,严重脱离物理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很难有效地指导物理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
第三,我国的职前技能培训偏重专业知识,忽视了师范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从师范生学习期间接受的政治类基础课程比例可以看出,对职前教师的教育过度重视政治历史和政治思想教育、忽视道德修养的培养,重视标准化发展规划、忽视个性化培养计划,重视知识传导机制的建立、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对教师职前技能学习的影响
通过分析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深受传统认识论的影响,普遍认同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科学性和中立性,认为知识传授就是传播得到充分证明的客观事实,只注重对基础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的传授和基本教育技能的培养,在职前教育的实践中,也是按照简单线性思维方式来训练教师从业所需的技能。然而,新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因此教学改革对教师职前技能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学会灵活运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工具。通过调查发现,职前物理教师在“多媒体演示技能”上能力较低,这主要因为很多物理专业的师范生缺乏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下,很少有学生主动根据自身需要来学习实践性知识,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范生只重视理论知识和机械记忆,缺少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践教学的意识。因此,教育改革要求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学会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说的“多媒体使用技能缺失”不仅指不会制作PPT,还指对多媒体使用时机把握不恰当,比如由于多媒体动画过于丰富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或是一切学生活动都用多媒体替代,从而忽略了黑板和实验演示在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教育改革要求师范生能够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知识传授,物理教师常常按照原理内容―原理分析―原理应用的模式讲解原理,却缺少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学生只懂得原理却难以发现生活中的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创新教学理念,着重强调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将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教育改革要求职前物理教师注重实验能力。根据《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师对教学技能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的数据,我们发现位于物理教学技能第三位的便是实验技能。同时文中提到“这结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再者,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所以,中学物理教师对于必须掌握实验技能也是非常认同的。”新课改后,我们发现在高中物理所有必修书(必修一、必修二)中一共改动39处,其中新添加的实验有9处,占到总数的23.1%,是改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可见,实验技能在物理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教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师职前技能提升的新路径
1.关注学生发展,创建引导者角色
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升物理教师的职前技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变革。笔者认为,关注学生发展、创建引导者角色是提升物理教师职前技能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新教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在职前技能学习阶段,应建立师范生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不断摸索教师作为引导者角色的途径。除了培养师范生的主观理念以外,学校也要增加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创建引导者角色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在职前技能学习阶段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养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抛弃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以便提升物理教师职前技能的学习效果。
2.完善教师职业定位,提升职前技能培训效果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完善教师职业定位是提升职前技能培训效果的主要方法。在职前技能学习中,物理师范生要真正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学生表现,不再简单的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完善教师职业定位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在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因此,在职前技能学习中,物理师范生应更注意锻炼互动能力,不断增强在短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完善职业定位,以便提升职前技能学习效果。
总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物理教师职前技能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学院不但要完善教学课程的设置,还要促进师范生能够在实践中关注学生、创建引导者角色并完善教师的职业定位,以便提升物理教师的职前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