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6:07: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7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身心发展为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制订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自信心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从化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实验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提出教学内容,制订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充实教学内容,坚持“STS”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就本节课内容明确要求:能说明、会表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并会判断置换反应,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2.教材分析
《金俚幕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通过课题1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概念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重点介绍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3.学生分析
知识水平分析:学生已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的基础,了解常见酸的概念,已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认知水平分析:本课题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课题,学生处于对化学知识的初步探索阶段,虽已有上册知识打下的基础,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系统化,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基础上,偏重于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充分回忆和掌握铁、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联系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掌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常见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3)学习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唯物主义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展示漫画故事:《真金与黄铜》。
[学生]听漫画故事,产生疑问:为什么黄铜害怕遇见盐酸?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2.复习
[教师]投影A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且进行指导纠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与反应难易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出镁、铁、铜的活动强弱:镁比铁强,镁比铜强。并完成表格(参见表1),回忆、记录、巩固知识点。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方法,并引出新课程的学习内容。
3.活动与探究
[教师]投影B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师]演示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参见表2)。
[学生]观察到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但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同时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根据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让学生试猜想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
[教师]投影C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与B组实验相同的表格。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巡视、指导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表格。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操作与思考的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与学生]欣赏课本图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出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金属可分成能与酸发生反应和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两类。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结论。
一、“对数的运算性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性质
当前课堂教学所表现出的问题要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无深层次思维及本质的探索.而只有有了问题或知识的源头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上出一堂精彩的课.
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灵活掌握,基于对对数式的准确认识,如:log3是什么?刚学完对数的概念,学生对对数式还有些陌生感,甚至书写上还存在偏差,一下子很难从指数式变换到对数式.好像我们初中认识,π等一样,只是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源于一个运算.我们在关注对对数式的认识时,只有弄清楚对数的运算性质到底是怎样的性质,才会有恰当的教学设计.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一课的教学该如何设计
了解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的概念,再进行设计教学也就有了根据.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也应依据教学目标而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确:(1)对数的运算性质是怎么来的;(2)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必要性.让学生领会这一性质的实质及必要性,为今后熟练运用此性质进行对数运算奠定基础.
(1)情境设置一般都是提出问题.看如下两个引入问题:
指数幂运算有如下性质:aa=a①,=a②,(a)=a③.
对数的运算是否也有相应的性质?
(2)求lg2,lg5的值,那么lg2+lg5≈1还是lg2+lg5=1呢?
情境(1)存在的思维障碍是:无方向感,即使对数的运算有相应的性质,但体现的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通俗地说,问题问得有点大,还得重新设置情境.
情境(2)问题设置:lg2+lg5的值如何得到?计算器不是随时都可以使用,且计算器不一定能计算复杂的代数式.要计算lg2+lg5的值,必须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让学生感受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思考,并使问题明确,让学生有效地研究,主动地学习,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指数幂运算性质与对数的定义应该是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得清楚如何运用对数的定义及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得到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aa=a,另根据对数的定义有a=N,我们令m=logM,n=logN,不难发现a·a=M·N,且a=a,则MN=a,根据对数的定义把此式转化成对数式,即log(MN)=logM+logN.
有了性质①的指引,学生自然会去使用指数幂运算性质②、③来接着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我们只要令m=logM,n=logN,其中a>0且a≠1,M>0,N>0,n∈R,使得性质的导出不再突然.至于教材对性质①的证明,则使用了逆过程,即从对数再回到指数.这样就使得两个性质的内容相得益彰,教学内容也得以丰富、圆满.
很显然,其中“a>0且a≠1,M>0,N>0,n∈R”都是对数的运算性质成立的前提,如logx+log(2-x),化简为log(2x-x)的前提是x>0且2-x>0.所以每一个对数式的出现,其真数一定是大于0的,当然底数a>0且a≠1亦是必需的.
学生在使用该性质进行对数运算化简时,多数是在套用.如例4,log(2×4),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对数定义及指数幂运算性质来解决.笔者认为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公式的作用,能够让很大数的对数化归为较小数的对数运算.再如例5,通过lg2,lg3的值去求lg12的值,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对数运算性质的好处,性质的存在就显得十分必要.
还有两个问题,即真数大于0与公式的记忆对学生的要求.辅助练习中有如下几题:
若a>0,a≠1,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摇 ?摇.
①log(M+N)=logM+logN;②log(M-N)=logM-logN;
③log(MN)=logM+logN;④log(MN)=logMlogN;
⑤log=;⑥(logM)=nlogM,n∈R.
对于这样的巩固练习到底是使学生记忆加深印象,还是造成混淆,笔者认为值得商榷.譬如,对于③的不正确性,学生一片哗然,老师解释了以后有的才反应过来,因为此时的学生哪里能顾得了这么多.笔者认为这样的圈套不宜设置,特别是其中一位教师在刚介绍完公式及证明后,跟着就设置这样的问题就更不应该了.你要真想巩固“真数要大于0”,就可以直接地问:log[(-2)×(-3)]是否等于log(-2)+log(-3)?还有①,笔者认为这明显是一种误导,本来也许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个错误的等式就成了干扰.更何况学生正在进行正确的记忆储备,而且这个等式也不是一定不成立,如:log(2+2)=log2+log2.笔者认为大可不必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等式成立条件及加深对公式的记忆,只要原理弄清摸透,加强正面训练,熟练掌握就会水到渠成.
其实教材中的练习足以让学生对公式的使用进行巩固.当然,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加一些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或综合使用多个公式的问题.苏州市教研室陈兆华老师一次讲座中讲道:“上向量一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证明一个不等式,学生均考虑用向量法;而我们是否能在上证不等式课时,让学生用向量法呢?”意指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不要把数学课上成了心理课.
三、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几个片段的思考
笔者对几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片段谈谈看法,以供再设计、再教学时参考.
片段1:对对数运算性质的发现的设计.
师:①计算:log8,log32,log(8×32);
②若logM=p,logN=q,能否用p、q来表示log(MN),log,logM?
这两个问题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有能力且有兴趣去解决.就在学生积极思考和演算时,老师又提出问题:大家很容易发现①中什么结论?根据①的结论,你能猜出②的结论吗?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倒也算流畅,如师所愿.
师:哪位同学来证明一下这个结论?
这么好的一个情境效果被大大打了折扣.我们凭什么去猜②的结论?猜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如何谈得上证明?一个好的情境引人深思,但不能充分利用,将事倍功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提问的有效性,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合理的针对性、耐人寻味的启发性.
片段2:也是引导学生发现对数的运算性质.
师:分数指数幂有了运算性质,对数来自于指数,对数是不是也应该有呢?请看大家最熟悉的等式:5+3=8,5-3=2.
老师特意顿了一下,学生一脸诧异的表情,等待着下文.
师:我们根据上节课练习,已知恒等式:loga=b.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有:
5+3=8?圯log2+log2=log2;5-3=2?圯log2-log2=log2.
若2=M,2=N,2=?则有什么样的等式呢?
……
logM+logN=log(MN),下面我们来证明.
很巧妙的构思,等式的发现、原理的阐述,都比较到位,很自然,使得教材中设logM=p,logN=q变得理所当然,而非突如其来、奇思妙想.
通过演示实验了解两种浓酸的物理性质,学生自学两种酸的用途;通过实验得出浓硫酸的特性,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酸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指示剂与酸的作用,自己完成用酸除去铁锈的实验,激起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特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
②认识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③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酸的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的方法;感悟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②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③提高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实验准备及要求
学生分组实验,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试管夹、酒精灯、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严重的铁钉。
四、探究方法
复习――实验探究――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2实验10-2:出示浓盐酸和浓硫酸,引导学生观察颜色、状态;演示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指导学生闻两酸的气味,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演示;总结记录,填写第50页表格。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2页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指导学生做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实验10-3:在纸条、布条和小木条上分别涂上浓硫酸,观察变化,记录现象,归纳总结,填写第51页表格。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意识。
5演示浓硫酸的稀释。实验10-5:强调操作规程,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回答问题,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强化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引导学生活动与探究。严格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填写第53页表格,总结探究结论并在黑板上板演。适当引申内容,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从生动的实践上升到抽象的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酸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复习本节内容。
7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练习,使学生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的目的。
六、活动反思
1课堂的效率取决于教师的准备
我们老师经常说课堂效率不高,上课老师讲得越精彩,学生学得越累,效率越差。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每一节课的备课上多下工夫,多琢磨学生的学法和课堂的设计,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满意。
2学生的兴趣来自于课堂的主体程度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置,如何将课堂交给学生,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决定要素。将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会调动学生所有器官,提高学习兴趣,对接受的知识理解深入、记忆深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张一样的正方形纸、CA1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120÷30=4 在下面里填数并回答“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120×3)÷(30×3)=
(120÷)÷(30÷)=4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被除数÷除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复习,你们有什么联想或猜想?(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类似的性质呢?)
二、实践操作,找出相等的分数
活动与反馈要点:
(1)要使你们的猜想成为科学结论,还必须加以证明。你们能用三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尺子、水彩等等材料(工具),通过折纸或其他方法说明自己找的分数(几个)相等吗?(可独立操作完成或与同伴协作完成。)
(2)先让同桌互相说说,现展示学生的方法。
结合展示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相等的呢?从这3幅图中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平衡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变了,但涂色部分的大小不变。)
(3)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验证过程。从图中可直接看出:==
三、探究交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1.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观察这组相等的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活动与反馈要点:
(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如:“我发现=,分子、分母都乘4,得到的分数大小不变。”
(2)结合学生汇报,教师辅以必要的板书: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初步归纳得到结论后,进一步追问学生: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是不是可以是任何数?这是老师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要把“0”除外?在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中,逐步完善学生的发现,并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5)通过观察、验证,我们得到这个规律。(多媒体演示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6)用笔画出教科书第75页,性质中的重点词,强调“0”除外。(齐读一遍)
(7)(揭示课题)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8)质疑。(启发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思考并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
2.沟通“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1)你能说说“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吗?(进一步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多媒体出示小结。(略)
3.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例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口答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应用拓展,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反馈后继续完成练习十四第1、2、3、5、8、10题。
2.讨论:李小明同学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写了这样一道算式:=,你认为他写得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由复习旧知导入,提出猜想(或联想),以验证猜想为线索,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或与同伴协作完成),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经历思考―操作―归纳―总结的过程。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找到相等的分数,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有的学生通过折纸验证,有的用涂色、画数轴、画线段图等方法探究,有的学生居然想到计算=0.5、=0.5、=0.5,说明==。整个教学重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课前,我没有想到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想出如此多的方法验证猜想,而且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得如此之深。我深深感到,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要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让数学课堂再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3.课堂教学不仅是贯彻教师的预设,更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生性活动。教学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动态美,进而构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精彩课堂。
作者单位
文山州实验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与转变。
(2)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内容分析
本内容为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在此我针对第二课时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和转变设计了本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学重点: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Fe3+的检验。教学难点: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
三、设计思路
从古代迷信活动的“杀鬼”实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并结合学生的旧知,学习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方法。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总结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并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从而得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相互转化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师】事先准备一张涂有氯化铁溶液的纸,用硫氰化钾溶液喷湿一把小木剑,刺向纸。这就是封建迷信中杀鬼的场景。到底是不是杀了鬼?我们这节课就来揭开谜底。
【生】观察,思考。
【实验3-10】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毫升氯化亚铁溶液和5毫升氯化铁溶液,各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生】观察,并记录结果。
【师】“杀鬼”的谜底就在这里了。谜底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过度】如何检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板书】一、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
【生】思考并回答,书写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投影板书】Fe3+的检验:
(1)向Fe3+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Fe2+的检验:
(1)向Fe2+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
(2)向Fe3+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师】铁元素存在着+2,+3两个化合价,这决定了其化合物的复杂性。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思考)
【板书】二、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性质比较。
【生】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投影板书】
【过度】如何用实验来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设计实验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提供的药品有:FeCl3溶液,FeCl2溶液,Cu,HI,H2S,新制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过氧化氢,KSCN溶液,维生素C)
【方法提示】验证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的方法很多,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应该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测你的预测。相应的,如果你预测某物质具有还原性,就应该寻找具有氧化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预测。
【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展示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有正确也有错误的)进行对比分析。
【生】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感悟。
【师】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铁离子的氧化性和亚铁离子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同时我们也发现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板书】三、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
【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较强氧化剂
【知识运用】1.展示一瓶新鲜苹果汁,搅拌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并思考。
2.展示一瓶放铁粉的FeCl2溶液,提问:固体是什么呢?它起什么作用呢?
【生】思考,讨论,交流。
【本堂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踊跃发言。
【师】小结全课,布置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略)
从学生的角度看,以课堂分组实验探究为主,开展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小组活动,归纳出Na2CO3的部分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提问题”“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创设渐进式情景,引导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异同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倡导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利用实验突破难点。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实验,掌握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2)知道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中,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使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实验及实验后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小组学习、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借助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的进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分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
三、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Na与H2O生成NaOH,NaOH吸收CO2可得到Na2CO3和NaHCO3 ,Na2O2与CO2生成Na2CO3等知识,那么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有哪些?有没有异同呢?
2.活动探究1。提出问题1:从物质的组成看,它们应该属于哪类物质?(盐类),那么它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猜想1:与某些盐反应;猜想2:与酸反应;猜想3:与碱反应……
3.探究活动2。提出问题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利用哪些物质的反应?Na2CO3和NaHCO3 和盐酸是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呢?
(1)分组实验 。向盛有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小药瓶中分别慢慢推入浓盐酸(注意使盐酸以液滴状)。
(2)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3)师生活动。 请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4)教师活动。Na2CO3中滴入盐酸开始先生成NaHCO3和NaCl,继续滴加会产生二氧化碳,请同学们继续推入盐酸,观察现象,NaHCO3中滴入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教师板演书写方程式,并
用图像描述。
Na2CO3中滴入盐酸NaHCO3中滴入盐酸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通过实验、分析、交流、讨论、表达、交流,得出Na2CO3和NaHCO3滴加盐酸时不同的反应。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并通过图像巩固所学知识。
4.活动探究3。提出问题3:为什么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碱类吗?猜想:它的性质可能与碱性有关。
(1)分组实验。用注射器分别抽取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2)学生讨论。得出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从而得出Na2CO3俗称“纯碱”。(3)教师活动。平时生活中锅碗瓢盆有了油污除了用洗涤灵外,还有别的办法吗?热的Na2CO3也可以,Na2CO3也俗称“碱面”,蒸馒头要用碱面,你们知道为什么蒸出的馒头为什么疏松多孔吗 ?
5.反馈与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向含CaCO3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又有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根据所学知识,你有什么办法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以及简单应用之后的一节数学应用及综合课,意在通过解决有关反比例函数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并灵活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教学中结合函数图象和性质比较大小,巩固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也为后续“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作下铺垫。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根据双曲线的位置确定k>0或k
2。进一步理解k>0或k
3。学生经历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体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转化的思想。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用之解决一些综合问题。
四、教学难点
利用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比较大小,学会利用图象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回顾以下内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学生回顾,教师小结。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那么,有关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举手回答,相互补充。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强调“在每一象限”的重要性。
2。例题讲解
例如,右图是反比例函数y=m-51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
(1)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预估可能出现两种解答,一是由图象在一三或二四象限推理。二是在第一象限取一点(x0,y0),m-5=x0y0>0。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从一支双曲线所在的位置,可知整个反比例函数图象所在的位置和k的正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能根据双曲线的位置确定k>0或k
(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1,y1)和B(2,y2),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
师生行为:学生思考、回答,预估会有3种方法比较。教师在读题时注意“某一支”语音上的强调;板书解题过程。对于利用性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A与B坐标中的1和2的作用,“当x增大时,y如何变化?”对于图象比较的方法,关注学生是否准确找到点的位置和横纵坐标的变化。
设计意图:题目设问的方式与教材略有出处,学生对于(x1,y1)和(x2,y2)相比于教材的(a,b)和(a′,b′)更“亲切”,比较大小的方法更简捷。
(3)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x1,y1)和B(x2,y2),如果x1>x2,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
师生行为: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教师展台展示。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分散难点。
3.课堂练习
(1)课本第45页第2题 ;
(2)已知反比例函数y=1-2m1x的图象上两点A(1,y1)、B(2,y2),满足y1
(3)选做题补充。
师生行为: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台展示学生作业,并提问和小结。
设计意图:巩固例题,巩固性质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行为:学生小结,教师补充、点评。主要体现以下内容:(1)k的符号决定图象所在的象限,反之,图象所在的象限决定k的符号。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变化情况,在不同象限,切忌使用。反比例函数中,比较大小的三种方法。要注意发挥图象的作用……
5.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