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3 16:07: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

篇(1)

可持续发展教育;别国经验;中国模式

王巧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

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计划的推进,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动力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4-2015年全球密集性召开了系列国际会议。2014年5月12-14日,在阿曼马斯喀特举行的全民教育会议上,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2015年后全球七大教育目标之一;201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2015年5月,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召开,再次重申“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培养能使公民过上健康和满足的生活,做出明智决定并应对地方和全球挑战的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目标;2015年5月,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长咨询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这些会议无一例外地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成为刺激各国教育创新的新动力。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自1998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发展项目(EPD)始,在教育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的领导下,经过越来越多政府官员、科研人员与媒体的动员、研究和传播,这一抽象概念已经变成了越来越多中国教育工作者鲜活与生动的教育创新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已经纳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正在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战略主题。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别国经验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的统领下,联合国定义的世界各地区都制定了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发展战略,诸如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欧洲和北美洲地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依据各自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挑战,开启了特色各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模式。这里仅择取不同地区的几个典型国家的特色经验,以供借鉴。

(一)日本的“政府主导模式”

自联合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开始,日本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会议、图书出版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使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获得很大主动权。同时,日本政府在国内也建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机制,成立了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中心和教科文联系学校两个工作网络。其中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中心主要负责整合每个社区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网络媒体等,教科文联系学校主要负责社区活动。为此,日本“政府主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模式堪称典范,其在调动非政府组织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整合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公民教育方面也很有特色。

(二)加拿大的“政策指导模式”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联邦政府负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立法与发展战略;加拿大教育部负责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及框架研制;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小组负责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2008年,加拿大教育部理事会(CMEC)了《加拿大面向2020的学习》,其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积极参与可持续社会的创建之中。随后,教育部督导委员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小组(ESDWG),研制了《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与行动框架》,确定了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省课程计划、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学习资源开发与能力建设、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优先行动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特别强调“全系统实施”方法,不仅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与学,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废弃处理、能源合理利用等环境管理方面的内容。

(三)德国的“能力主导模式”

欧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分重视核心能力的培育,欧洲更注重情感方面能力和把握未来愿景的能力,而拉丁美洲地区更注重合作能力和参与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基于核心能力培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熟经验。德国基于塑造未来社会的理念,提出“塑造能力”模型,大力倡导公民参与,同时具体提出能力培育,如面向未来思考的能力、以开放视角创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跨文化理解与合作能力、参与式学习能力、自我计划与执行能力,等等。

(四)澳大利亚的“核心课程融入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澳大利亚是走在前列的国家之一,作为对《十年计划》的回应,澳大利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2005年颁布的《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国家声明》,以及2009年颁布的《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家行动计划》。在这两个文件中提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愿景,确定了在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长期目标和学习目标,并详细阐述了中小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整体学校方法。此外,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另一个特色经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课程的创新实践。

课程是大多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阵地,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多学科渗透模式,另一类是跨学科渗透模式。多学科渗透模式是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中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此种模式便于各科教师的实施,但很难完整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课程实施中极易因为缺乏系统性而被淹没在不同的学科中。由此,澳大利亚在整合这两种渗透模式的基础上,创设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三种模式,即在广泛渗透的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核心课程相结合,避免了以往两种模式的不足。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中国模式

(一)“科研主导”模式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进程中,中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由此开启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科研主导”模式。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便于组织专业科研人员系统性从事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验研究等专业研究,为指导实践奠定了强劲的理论基础;第二,易于制定更符合地方教育管理官员、校长、教师需要的指导文件和实施方案,产生推动地方ESD与提升育人质量的良好效果;第三,组建了具有敬业精神、良好研究能力与稳定的科研团队,能够坚持多年开展研究、培训、宣传、协调、指导与国际合作工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与不断深入。

(二)本土理论创新模式

十余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同步推进本土化理论创新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体系,这是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扎根于中国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同步理论创新具体体现在:

1.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中国理解。2003年,结合即将实施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我国较早提出并论证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将“四个尊重”价值观明确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南》,并编写《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手册》,及时指导了全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学校的实践方向。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挖掘中国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精髓,倡导:①继承“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整体论思维和辩证思维,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维看待世界和事物;引导学生学会在自然中浸润心灵,培育对天地万物充满仁爱之心的精神境界与生存智慧。②继承“身心一体”的心灵哲学观,注重将“心”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本源,重视心灵的培植与建构,高扬人的身性修养;注重身心一体价值观的层次性,引导人们确立人与自我关系中的身心和谐观、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和谐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人类发展关系上的和谐发展观。③继承“和而不同”的辩证思想,培育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情怀。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国定义。为了便于广大实践工作者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如下基本定义: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时代应运而生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其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内涵可做两点解读:第一,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源动力,它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而实施的教育。第二,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当代教育的双重功能,第一层是指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是教育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定义的引导下,学校教育的视野由课堂进一步拓展到社会;教师由仅仅关注现有教材内容到进而更加关注有待解决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方面各种现实性或潜在性问题;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人。

3.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国路径。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重点放在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导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尤其注重以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为重点的学习创新上。2008年前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完成了研究重点的重新定向:第一,注重改变现行教育中人文精神缺位现状,着力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第二,注重改变现行教学的不可持续现状,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第三,注重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创新育人模式,着力创新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实现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促进优质教育的预期目标。

课题组在近十多年推进、引导教育与学习创新采用的主要思路是:第一,以批判的视角认识和变革现行教学只关注知识传授和即时学习成绩等弊端,以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明确定位教学与学习目标;第二,以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视角审视教学内容,将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知识融进教学与学习内容;第三,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依据开展教学与学习方式实验研究,秉持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教学原则与课堂学习前移等教与学方式,扎实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第四,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依据制定质量标准,引导创新教学与学习的正确方向。可以说,推动可持续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始终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的核心范畴,并以此为重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学习创新实践体系。实践证明,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深深扎根于一大批实验学校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特色的实证效果

总结十余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可以看到,上述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概念已经在实践中得以验证。这些中国特色的实证效果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政策创新效果。着眼于教育的顶层设计,促使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战略方向。2007年,在总结与评价系列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协助北京市教委正式颁发行政文件《北京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所辖全部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2010年,全工委协助国务院起草小组对北京、上海等地可持续发展教育成功经验开展深入调查,使《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写入了“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由此转化为国家公共教育政策。

2.区域推进效果。着眼于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促使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十余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致力于创造地区整体推进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进而推动大面积学校的群体性创新实践。在北京市先行开展的地区性实验研究,已经在全国其他部分省市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燎原之势。如北京市石景山区创建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上海市普陀区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部署和上海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落实到区域的教育发展规划与实践中。

3.学校建设成果。建设与分步骤培养一批又一批实验学校与示范学校,是十余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连续向前推进的一项基础性策略。至2013年,参与本项目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其它类型学校约1000余所。多年来,专家团队上百次深入学校开展具体指导工作。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已经转化为与学校价值追求融合办学思想和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

4.课程创新效果。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抽象的概念变为现实。可持续发展教育地方课程的开发,面向鲜活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等综合性的现实问题,可以让可持续发展教育变得可以触摸、可以体味、可以鲜活。北京市、黑龙江省、陕西省、云南省红河哈尼自治州等可持续发展教育地方课程的相继开发与实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成果。

5.教学实验效果。可持续发展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带来的是学科任务达成基础上的学科品质与学科境界的超越。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10余年可持续教与学方式实验表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堂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学科思想与可持续人文情怀融合的课堂。第二,学科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现实融合的课堂。第三,学科基础学习能力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素养培育融合的课堂。第四,学科视角与利益相关者融合的课堂。

6.国际交流效果。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领导下,以发起和承办第一至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为契机,专家团队打开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面向世界的窗口,大踏步走上了中外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交流之路。论坛促进了各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与官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的了解;搭建了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交流平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合作交流进程;通过境外专家考察与评价促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创新的进程,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的国际影响力。

三、2015年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走向

把握好2015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走向,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命题。

走向1:“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融合。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呈现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类,侧重于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即特别关注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走向,对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什么新的要求。第二类,侧重于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教育”,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实现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教育”以及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双向融合。

走向2:同时关注“教育”与“学习”。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二个报告《塑造明天的教育》中,已经由过去的强调教育,突出评述过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出现的多种新型学习方式。在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的《全球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指出:“在教育和学习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强化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应进一步在宏观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发挥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导向作用,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验证中更加系统与完善。同时在微观层面,将着力点放在学习者身上,重点开展可持续发展素养研究,完善了可持续教学与学习的概念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优质学习的新标准。

走向3:同步推进学校建设与实验区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进程中,按照实验学校-示范学校-国家实验学校的分层标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是,一个学校的实践如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则十分需要创造地区整体推进的大环境和大气候,进而推动大面积学校的群体性创新实践。一个接一个地区的跟进行动,全国性大规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局面必然很快变成现实。尤其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最新发展形势下,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设计编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公民,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走向4:同步实现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要系统开发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基地,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接,使更广泛的人群受益。同时,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必要在职业、高等教育等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使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基础教育领域为主逐步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体系拓展。

此外,有必要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及各地教育培训机构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必修课程,把联合国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文件、国内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纳入各级各类人员继续教育系列,并作为其中的必修内容之一。加大力度提高各级干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学校、社区或其他机构,应定期举办专题性展示活动与研讨会。

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渗透

1.引言

本文是从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的具体情况入手,分析科学教育出现的问题,根据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探索小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渗透方法及策略。

2.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当代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年龄,并且也会有很强的实践性,当然也需要根据科学教师的指导,再运用在课堂上学习的科学实验以及理论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就当下的小学科学教育来说,部分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甚至出现一位科学教师教整个年级的现象;科学教师讲解的内容也只是局限于书本以及参考材料,完全不涉及亲自动手实验的使用。再加上教学设备教旧,教学观念也缺乏积极创新等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现阶段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管理,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增强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及自身素养。

3.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

教育,简言之就是根据现有的实际经验,知识授之以人。它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过程,更是将原本的现象,问题或者是行为进行加工探索,使这些事物可以最大限度的趋近自然,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思维加以对待,实现相对的自我理性的意识行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也需要提供知识挑战,集体责任合作,共同生活,学习去做等能力。由此看来,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改革,并且是将人们心中所期望的理想化社会转变成现实的主要力量来源。

现我国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定了可以反应出不同对象及需求的主要领域,即为对基础教育的促进与完善、培养大众对可持续性的理解认识及附加培训。

4.小学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联系

小学科学教育无论是在小学的教学体系中还是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认真积极的对待小学科学教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还无法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教育而言的必要性。不仅仅是在人类和地球之间互相依存的问题上,还是在建立全球共同进步的发展上,可持续发展教育都成为关键议题,自然也与小W科学的课程教育相关联。

在小学的众多学科中,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学术理论、学术框架和研究与应用。在这些领域里,不仅仅是自然,数学,地理这些单一的学科需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更是将具有综合性的囊括生命、物质、宇宙的科学贯彻进来。因此,在小学教育,是通过科学作为切入口,来完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在《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曾经清晰的指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社会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首要任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意识以及自然保护意识。注重发展小学科学课程的新改革,以培养一批有能力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着重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由此可知,小学科学教育新趋势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甚至趋向于可持续发展。

5.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5.1丰富教学手段,积极渗透

科学教学的确可以给学生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但过多的抽象化纸质教学即书本化,不仅使给小学生对科学主观认识出现偏差,而且会大大降低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中,应尽可能的采取充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可以得到科学知识的直观体验。

5.2建立学生的主体性

在科学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建立学生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向,再加以丰富的课外互动,使学生实践于生活,将学生丰富的大脑根据人类、社会与自然的三面联系,结合“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天”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新认知,突破课堂上狭隘的教学束缚。

5.3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元化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意义,杜绝守旧思想的约束,将科学课堂改朝换面,守旧要创新。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导条件,只有教师的认知水平有了一个新层次,才可以更高效的引导学生。小学科学课堂教育与生活的统一结合,使教育形式不拘谨于一种普通模式,将其多元化,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科学充满激情,丰富教学效果。

6.结语

小学科学教育是学生们在整个学业生涯中重要阶段,奠定正确价值观和情感价值、人格取向的关键途径。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透,可以增进学生完善自我,使其可以在学习中、生活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实现由自身到社会结合自然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京兰.秉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升“六一教育”质量[J].世界教育信息.2015,10(6):123-129.

篇(3)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列举了大量事例,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环境教育,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通过环境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使地理科学在联系经济和生产实际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环境教育的进行,学生会自然懂得:地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环境教育给地理科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理论作基础,理论使政策的根基稳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

环境教育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尽管二者联系相当密切。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环境教育强调了协调人地关系,但缺少突出发展的思想,尤其缺少突出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常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地的一方,是人地协调问题,或者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或平衡。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它独特的涉及面广的特性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与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物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和谐性,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性。包括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只顾自己或局部利益即不公平,也不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具有持久性,它不是局限在某一时段,更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靠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稳过程找到连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的最佳机制,这个最佳机制能支撑国民经济系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4年联合国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育不再只是注重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而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高校教育管理中对推动终身教育机制深化发展,契合社会岗位现实需求,凸显高教人本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仍然存在目标不明、保障不力、方式单一、交互不通等问题。对此,应结合社会就业市场长效需求,通过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方式,联合社会企业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理念

一、在教育管理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义

1.推动终身教育机制的深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人才为核心竞争要素的国际资本博弈将高校教育置于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中,以终身教育机制为依托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下教育管理的新理念。一方面,趋于交叉融合的现代化学科知识体系处于高速动态变化中,传统教育机制下单纯关注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模式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终身教育机制改革与完善成为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人才素质的关注不再单纯局限于某一阶段,而是贯穿于个体学习工作的始终。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所担负的教育重任不仅在于传授专业学科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契合社会对高校人才输出的需求

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是素质教育视域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信息时代下以科学技术为推力的社会职能需求瞬息万变,专业学科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使得具备某一类学科知识的大学生难以持久适应岗位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构建基于社会岗位动态需求的教学管理机制,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之进入社会后能够根据岗位需求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知识体系。这对提高高校人才输出的社会匹配度与实践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凸显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可持续学习、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于学生而言也符合以人为本的个体发展规律。一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关注学生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非短期的专业学习成绩,引导学生在全面、准确认识所学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个性化的专业价值观,并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制订校内学习计划以及社会就业方向。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内在挖掘与激发,倡导学生自主尝试以自身专业为中心的边缘学科知识探索,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书籍并培育创新创造意识。这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管理运用中的现存问题

1.教育管理目标导向不明

尽管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广泛普及到了多数高校教育管理中,但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尚缺乏明确的导向。一方面,高校高层教育管理决策者以及基层教学工作者缺乏可持续发展教育意识。当前高校教育目标仍停留于专业知识教学阶段,强调毕业生的短期就业率或学术科研水平,对学生工作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关注不足,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成绩考核结构等方面。其原因在于多数高校教育管理者缺乏必备的可持续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生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增加了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的难度。在社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市场形势下,多数毕业生难以保持理性的专业学习目标和长期的职业规划。许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择业、就业时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过分关注短期福利待遇和薪酬高低,不能理性分析职位稳定性及其与自身的匹配度。

2.教育管理保障建设不力

当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支撑的高校教育管理软硬件保障基础尚未形成稳固的体系。一方面,多数高校倾向于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已经成熟的教学体制下,导致用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各类资源、设施、师资等基础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有限的教育经费制约了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难以针对高校毕业生形成跟踪式的可持续教育;此外,现有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教育管理的导向性没有落实到制度规范层面。由于缺乏强制性条款规制,教学活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的执行标准。许多高校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是停留于口号层面,或者在执行时往往虎头蛇尾,难以形成常态化长效性可持续教育机制。

3.教育管理方式创新不足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学生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灵活应变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素质和差异化教育手段,这就要求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遵循多样、民主、统一、创新的原则。而当前的教育管理方式仍存在机动不足、因循守旧、专制僵化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式授课仍是教学活动的主流形式,没有体现民主性和参与性。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前瞻、先进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灵活、交互的专业吸取方法,只有在开明、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自主能动性才能被充分激发,所有学生遵循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教育管理反馈交互不强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培育,更关注学生就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状态,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大多局限于高校内部,对学生就业后的从业反馈信息关注不足。一方面,尽管多数高校已经建成了校企联合教育机制,但双方合作的实质大多局限于学生实习、定向就业等,高校对学生从业期间的职位稳定性、专业技能提升状况、实践操作水平等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学生与教育管理之间的交互对话十分有限,学生的学习诉求与教育管理措施之间通常存在偏差。这主要是因为就业后学生的职位流动性和企业流动性较大,而学生与高校之间缺乏稳定畅通的交互渠道。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路径

1.确定以适应社会长效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管理目标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不可关起门来搞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现实需求做好导向工作。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意识。封闭式的教育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形势,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环境相接轨,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应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针对性需求,从而确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优化教学思路与方法。可持续发展是在宏观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机制时应着眼于社会长效需求,而非单纯关注本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

2.不断充实和巩固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基础保障

一方面,通过扩大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健全可持续发展教育所依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例如多媒体教室、社会实践基地、科研实验场所等。为专业学科知识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落实到条款规范中,制定严格的教学活动执行标准和明确的绩效评估方式,以此督促教师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通过内培外引建设一支具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加强对现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具有前瞻性的年轻教师,为教育管理注入新生力量。

3.采用民主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方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育管理中应结合学生的多样化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采取针对性的多样化教育管理方式。首先,教育管理者应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及时获取学生的现实诉求,尊重学生对教育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其次,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并通过设置选修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专业学习选择。再次,关注教育管理的协调发展。在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方略的同时,针对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采取灵活多变的处理方式。

4.借力校企合作构建交互性的教育管理反馈渠道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需要高校与社会企业形成合力,以校企联合的形式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校内与校外的双向学习基地。首先,积极邀请企业人员进入高校举办主题讲座,以社会实践视角为学生导向正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在校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侧重点和社会实践价值。其次,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向指导教师,分别负责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从而形成从校内到校外的长效指导机制。再次,高校应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建立个人发展档案,记录学生的在职状况、工作经历等,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牛焕琼,晋开颜,刘永宽,宴青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渗透[J].中国林业教育,2012,(4):75—78+51.

[2]施佳维.大学教育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2):248—249.

[3]许冰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32—34.

[4]高秀春.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教育理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3):27—29.

[5]李真慧.高校教育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1,(5):110—111.

[6]夏罗生,朱树红.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职教育探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48—149.

[7]马强.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推进区域教育发展[J].中国德育,2016,(7):59—62.

篇(5)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式的发展形式,以人为主要的发展重心,其关注自然生态的关系和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主要是关注人素质的高低。本文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联系,并且提出了高校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教育 可持续发展 实现路径 研究

高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依据,从而培养国家需求的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本文对中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情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分析,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从而满足中国高校发展的速度和需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需求。依据教育理念的改善、师资团队的构建以及平台的提出,从而提升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性。

一、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我国要想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工作环境,需要依据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工作和创新。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同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需要结合科教兴国进行实施的。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的重要依据。高等院校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提升环境保护理念、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和言行举止等,并且提升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由此,高校教育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影响着二十一世纪时期教学工作的应用和人类的创新发展。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进行研究和分析,需要构建符合我国高校教学工作发展的基础系统,以此有助于完善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的应用,更为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依据。

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教学活动,其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满足发展的理念和价值意义,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参与到全球的实践活动中。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高校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有助于在学生心理上奠定有效的基础,为未来的基础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研究工作,从而减少本理念发展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从而促使其相关的系统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提升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全面性以及完善性,促使其相关理念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更好了解相关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问题。明确掌控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法律规定,以此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结合国家化的平台进行问题的沟通和分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应用,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设定的目标和依据,还影响着整体教学实践工作质量的浮动。高校教师充分的认识和掌控可持续发展教学规定,是教育理念的创新及应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高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教育资源、教学环境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是否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高等教学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需要关注高等院校内外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教学环境、社会因素等多方向进行研究,同时改善传统教育发展的理念,创造高等教学社会能力和优质的高等院校教育生态环境,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转变传统教育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要想促使学生和社会全面发展和创新,需要转变现有的发展观念和方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根据发展智力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并且关注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同时促使其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在转变以做事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下,有效的结合做人和做事理念。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就可以实现这一方向,将科学教学和人文教学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从而实现高科技技术和文化素养融合的教学工作。当然,还要转变以拓展发展模式为重点的理念,树立关注质量收益和规模效益等较为一致的教学理念。高校需要密切关注调整结构,有效的管理数量和|量之间的问题,有效的提升质量,减少人才培养的成本支出,促使教学之后获取有效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有效的工作形式,减少浪费的情况,创新资源的应用,加大对其的应用概率,以此引导高校教育逐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工作,从而为其之后的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

(二)优化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明确系统

教育系统是一种具有发展目标的系统,其包含了系统之内和系统之外两个方面。其内在能力为培养优质的人才,外在功能是为了促使社会可以传承具备的问题,结合个体发展,促使人们建立完善的、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念。完善发展的生态环境是高校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教育的生态环境主要是以教学工作为主,对于教育的构成、发展以及地位等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并且调控整体的环境系统,其中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教育生态系统,其是教学工作的重点,结合外界各个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二,教育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系,依据某一学校或者是教学阶段为重点组成的。第三,依据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依据,结合外部环境其中包含了自然、社会和精神因素等构成的系统。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构成了完善的系统,但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更好、快速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需要与高等教育改革有效的连接到一起,结合大学专业课程的优势,全面拓展学科教育,促使环境科学和工程与其它学科有效结合,引导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得到有效的创新和改变,并且有效结合全社会多样化的资源,与国内外优质的环保部门等组织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构成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网络。并且,为高校教育未来工作的实施和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促使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得到完善和创新,从而解决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得到有效的、全面化的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1]刘静玲,杨姝文.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展望与实施途径[J].环境教育,2015,07.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高校生物教学;现代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31-0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21世纪,教育事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生物学科与人类生存健康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21世纪的主导科学,这一观点已成共识。为了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许多国家在生物课程中都突出了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如何把可持续发展与生物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是培养现代素质人才的最有效途径。高校是我国产出科技成果和科技论文的最主要的机构,高校学生都是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想象力最丰富、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因此,无论他们毕业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高校的生物学教学中,都将会培养出一批直接对社会产生巨大贡献的、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素质人才。

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要求我们必须转换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确立时代、社会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要求相符合的文明发展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诸多社会问题中,最核心的就是人口增长问题,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利用相适应。

(二)要树立全新的环境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是环境教育,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环境意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已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于要把人从这种冲突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环境的拥有者或统治者,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要树立可持续的资源观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要,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但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低效率的使用,使得我们正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树立可持续的资源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要树立可持续的生活质量观

资源与环境是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概念,环境之中有资源,资源又包括环境。资源浪费必然会引发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贫乏。人们能否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善待环境,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

二、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意义

生物学科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现代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物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生物资源,及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索,使得它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理想学科。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分支,生物教育同样承担着培养人的思想的任务。当前,面对全球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世界各国积极地制订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意识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保护自然环境与保持生态平衡是高校课堂中发展教育以及未来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由于生物学科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如果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纳入伦理、道德等人文教育内容,就能够使学生确立生存意识、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明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我们只有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才能在自然中立足,人类社会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

三、生物教学是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现代素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通过某一途径就可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现代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它便于大规模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已从原来的环境、资源保护发展到今天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以其独特性负有重大的责任,这是因为:第一,从生物学科内容来看,生物学中所讲述的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等内容,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物学科在生态知识、理论的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作用。第二,从生物课堂教学的任务上来看,生物课堂教学的最终任务是传授生物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在生物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生物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出具有可持续潜力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课堂教学任务所讲授的生物学知识,均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三,就教学效果而言,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指导,教师精心备课,有计划地收集教学资料并精心地进行加工,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性的知识,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现代素质人才方面,有着突出优势[2]。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以课堂为主要途径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正确的、可行的。

四、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提升人文精神

当前,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作物的遗传育种、医学上的诊断治疗、食品药品的生产等各个领域[3]。生物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这样的教育只是单纯的科学教育,而漠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人类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科技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又可毁坏生态环境,它在帮助人类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又产生了人类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如果没有价值理性的调控,科技不但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会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甚至会毁灭人类文明。

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加强人文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使科技与人文紧密结合,是实现这种优化的必要途径。在高校生物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此来培育学生正确的科学观。通过对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的讲述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恶果。了解这些,学生能切实地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的真正含义,从而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能理性地认识科学,关心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2]。在纯粹的科学教育日益陷入困境的今天,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升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高校大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具备很多教师都不太了解的知识,因此,作为一个高校生物教师,必须经常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走上自我完善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以常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生物教师应在掌握广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新知识,千方百计地收集和了解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学会引导,适时给予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引导其学会独立思考,鼓励其积极探究,倡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注意激发其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总之,培养现代素质人才、推进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家庆,李松,邵玉.以整合思维为特色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2014,(7):37-38.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观;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师们如何将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它们不仅包括对新课程理念、知识如何领会,而且还包括课程实施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新课程设计的课堂示范、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方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这些在国家和省实验区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中尽管也有所涉及,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教师们的实际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更详尽的、更具体的示范性培训。关于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培训,的确需要在探讨一种既科学规范而又生动活泼培训模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他们输入新的课程观念。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观念和培训模式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和长处,认真探讨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问题,相信对我们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并有效地进行教师培训会有所裨益。

一、课程目标着眼于发展的理念

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立足于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派遣专家到各国,以一种链接式多级培训的方式对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教师进行培训,向广大的教师和儿童青少年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而且还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6000万教师设立远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与我国新课程目标相似,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有三维目标,即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技能与能力,知识与理解。其中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主要包含生态保护、对未来负责、真正高质量的生活、公平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每个方面的子目标都有简明的表述:如对生态保护要做到欣赏、关心和保护;对未来负责要做到不因自己的发展而影响或危及未来的发展;真正高质量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生态和政治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公平的目标表现在同代人之间的公平、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以及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等。[1]这种解释,实际上为教师如何理解和达成目标奠定了基础。其他两种维度的目标也分别对内容作了具体的描述,以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要获得的学习结果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技能与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如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进行讨论,与他人合作,个人与群体为可持续发展负责等)、学习与研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最难能可贵的是,专家们根据这些课程目标为整个可持续发展课程设计了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探究式教学活动,每个课程模块、单元、活动都作了精心巧妙的策划,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连,并且着眼于受训教师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教学方法、评价技巧和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素质的发展,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在讲授、示范、游戏、参观和行动等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出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认同和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愿意为之采取行动。我们认为,新课程教师培训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二、课程设计采用审美视角

以往的课程设计,更多地关注学科知识和现象的科学结构和设计规范,如了解需要、设定目标、选择和组织内容、汲取经验、考虑平衡和顺序等方面。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设计,更多强调的是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表现形式的艺术性相互交融,将传统上满足探索过程本身需要的解决问题方式,与情景中智力活动的愉悦、审美体验结合起来,在结构排列、内容穿插、背景布置、问题安排、活动组织上做到匠心独运。如在“教学策略”单元中的“叙述故事”活动有一个环节,要求教师引导学员通过倾听一个“修道院的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生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并在这个平台上理解衡量这种方式的六个重要原则,即与自然和谐相处、讲究生活质量、自主自立、多样性与多选性、以小为美、合作与和睦等。[2]

这种课程的具体设计,试图把教学对象与教学主体之间的感觉、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挖掘出来,并通过一系列提问激发活动者的直觉和想象力。其他单元的活动也有通过情境中不完整的、冲突或争议话语的表述、场景变化、视觉交流、问题呈现等来表现审美的意境。课程的设计者不仅采用视觉对称、颜色悦目、动态感等来表现课程的形式美,而且还通过逻辑演绎和情感共鸣的交织来达到内容美的效果,把科学知识的艺术处理与教学主体的审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概括地说,这种课程活动设计主要利用了几个审美体验的效果:1.运用视觉化和听觉化,即通过情境、比喻、格言等激发学员们的想象力和设身处地的体验,从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2.采用知识的体悟方式,即借助活动、游戏、图表、照片以及聆听音乐达到科学探究与艺术表达交融的效果,使学员们学会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表达和分享;3.引入移情知识,即通过理解、认同和分享他人的情感、体会,使之感到情感上的接纳和态度上的认可;4.形成归属感,即关注对本土知识、民族智慧、文化传统和理想生活方式的理解等;5.激活深层文化和激发内在动机,并试图在竞争、合作和独立学习之间取得平衡。[3]通过这些效果的运用,让学生由衷地感到:可持续发展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理性的,同时也是美好的。

三、课程内容强调价值与关联

过去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有效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技术理性,而较少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好奇心、兴趣和增进理解力与判断力以及潜能发挥的实践理性。因此,这种立足于技术理性的课程内容往往有几个不足之处:1.与应用情境(尤其是社会或社区)脱节;2.过于强调系统知识而忽略实践知识;3.虽然也关注问题的解决,但往往不考虑真实世界中模糊的、非限定的、疑难的问题。而这些被忽略的、与学生生活和未来密切关联的方面,往往对发展他们的职业能力、生存技能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重要的价值。[4]

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和学科领域非常广泛,或多或少地与中小学开设的所有课程有关,并采用更为艺术、通俗的形式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通过实践表达出来,并加以检验。而且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大部分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的知识,包括了人类的知识中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两种知识。[5]传统学科知识往往前者居多,而它们又常常停留在以字面编码为主的初级学习;而可持续发展教育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前者,而且也包括了属于高级学习的后者,尤其以后者居多。因此,其学习方式容易接纳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特征:知识应用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许多广泛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类的各个具体实例中所涉及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模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求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下和行动的实践中理解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并把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经验灵活地运用到新的具体情况中,对问题进行恰当的表征。例如,该课程所涉及的主题都是与世界发展、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真实问题,是人类现在或未来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生活质量、为未来着想等等。具体透过可持续发展的视野来看,这个课程引导学员(包括老师和学生)探求全球的现实,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并争取主动,在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里进行公民、健康、消费等方面的教育,认识文化、宗教、本土知识、妇女、人口、饥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旅游和社区,怎样利用讲故事、价值澄清与分析、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户外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等。许多内容和命题,也是国际社会在寻求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如该课程中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三个命题,启发学员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拓宽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眼界:1.每件事情都与其他事情相关;2.人类生活质量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3.忽略了人类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就不可能有长久持续的经济发展

四、课程组织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设计一系列好的问题来引领活动的深入,也是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非常成功的地方。每个单元主题活动的展开,都有十几个以上的问题引导。这里既有为掌握知识而设计的需要回答的问题,又有为发展学习者的思考力和处理事情技能而设计的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引导学习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教师学会在课堂上如何提问非常有帮助。如在“价值观教育”这个单元里,该课程以世界三个主要的环保组织(IUCN、WWF、UNEP)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性道德规范(如社会正义、人类基本需要、不同代之间的公正、人权、民主政治、保护、相互依存、生物的多样性、最起码的生活条件、物种之间的公平等)为例,提出了一系列引领活动的问题:你认同哪三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解释一下为什么你要选择这三个价值观?能否列出目前可以改善你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以及指导这些行动的价值观?等等。[6]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的“为可持续未来而教学”课程中,每个主题单元都设有引言、目标、活动、反思和资源五个大的环节。“引言”和“目标”是使学习者对主题的背景和课程了解后要获得的学习结果有明确的认识;“活动”则是学习者通过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方法以及陶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反思”是对教学活动之后的收获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思考;而“资源”则是课程设计者为学习者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参考资料、网址和专家名单。这五个环节中,后三个环节几乎都是围绕一些核心问题来展开的,并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思考和活动的线索为整个教学服务。其提问方式不仅唤醒学员把已有的知识与当时的活动情境联系起来,对问题进行探究、思考、表述和交流,而且促使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进行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真实问题。问题的设计以小见大,由近及远,清晰明确,长短适中,联系经验,发人深省,从各个角度突出此情此景与社会、经济、生态和政治的可持续发展这个主线的关系。例如,在“探求全球现状”的单元中,有一个“探求联系”的活动,要求教师在呈现包含有人口、弱势群体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妇女、军费开支、疾病与营养不良、不平等消费、工业污染、生物多样性、贫穷、全球变暖等十个因素的链接图,并在这些情景下提出一系列问题,促使学员进一步思考与讨论:你可以对这些因素作出多少种链接?你认为有些链接比其他的更重要吗?是哪些?为什么?这些链接又是怎样影响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解决的?你从这个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教师如何在新课程实施中学会提出好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认识世界,在探究问题的行动中反思自己,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摆在新课程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课程实施遵循易行和可选的原则

尽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设计有一定逻辑顺序和结构关联,但并非就意味着不能调整教学的过程和灵活安排时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的课程里,有四个课程板块,二十五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三五个活动,每个活动大约需要三四十分钟,但这些活动是可以根据学校本身的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场所、时间和内容的。如果教师觉得某个主题与本校或社区的情况密切关联,可以从课程大纲中提供的网络资源和专家资源进一步扩展主题的内容范围。为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可持续发展教育,这项课程利用远程教育的两种媒体形式──互联网和CDROM,把课程公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站上,让全世界的教师都来分享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成果。该课程安排既用直观生动的文字、图表、画面和照片等,呈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以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及其小测试,又设计了许多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互动的问题、议题、讨论和游戏以及行动方案等。使培训者和受训者进入该课程,就可以有条不紊地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顺利地进行下去。该课程不仅对每个单元和活动的背景、概念、目标和要求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还提供了实施课程可能需要的广泛资源(包括参考资料、网站、专家等),把课程与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由于设计比较简化、明晰,整个课程不仅实施起来方便,而且所提供的教学材料通俗易懂,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和延伸性,示范的案例和方法典型可以借鉴,可以不断拓展成许多相关的问题和不同的答案,引发师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寻找解决真实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如“探求全球的现状”、“面向可持续未来的学校”的活动、“未来问题的解决”的主题等,都会令人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课程评价关注收获及生成

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评价指标突出知识与理解,能力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在评价的方式上却提倡灵活多样,既可以是以过程为主的帮助学员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势并促进其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也可以是以结果为据的判断学员学习效果和发展情况的终结性评价。既可以是传统的标准化测试(如多选、词汇、正误、简答等),又可以是反映学员能力或技能发展情况的考查(如图表解释、辩论表现、决策练习、命题论文、自选论文、实地考察报告、文献研究等)。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这门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学员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情况的方向,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且对于针对有效教学所作的综合评估进行决策;掌握并适当使用评价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识、技能和价值目标的方法和技巧。如该课程有项活动就是关于教师如何适当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它要求大家在选择不同评估方法的时候,应该与相关的教育目的联系起来,包括知识、技能、思考过程、价值观和行动等。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评价,关注的不仅是学员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收获,而且更加关注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个人潜力的发挥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并进一步生成新的理想、信念、设想和行动。同时,我们在参与可持续发展这项工作和研究时也发现,该课程的评价不强调或少强调容易测量的内容、精细的知识、知识量、单纯的成绩、使用专家单独设计的外在评价工具,而是强调具有较高价值的内容、丰富而又结构良好的科学知识、科学的理解和推理、学员的理解程度、成绩与学习机会的结合、参与过程的评价以及教师参与外在评价工具的开发等。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完善当中,充分借鉴并合理吸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理念与设计技巧,相信对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成长会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UNESCO.TeachingandLearningforaSustainableFuture:AMultimediaTeacherEducationProgramme./education/english/sustainable/sustain.shtml/,2000.

[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等.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0.

[3]ElliotEisner,KimberlyPowell.ArtInScience?[J].CurriculumInquiry,2002,32(2):131—135.

[4]BerndHamm,AntoniKuklinski,etc.GlobalEduc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uni-trier.de/zes/schriftenreihe/034.rtf/,2003.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1.

[6]RosalynMcKeown.Educ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Toolki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