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3 16:07: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篇(1)

关键词:顾客价值博弈营销策略

企业的发展策略经历了许多的阶段,从最早的关注产品质量、价值链管理、组织流程再造到企业文化等,但是企业所关注的往往是其内部改进以及自身的经营,而不关注企业外部的市场,即顾客价值营销。

过去企业认为企业的外部市场是不可控的,与其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关注市场的变化,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内部改造中。然而,近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只有关注市场,提升顾客价值,才是企业持续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顾客价值内涵

早在1944年,著名的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就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概念,即顾客购买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价值和支付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顾客的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等,而顾客的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时间、精力、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成本等。

顾客让渡价值实际上就是顾客价值,当顾客进行商品购买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实际利益,即所获得的总价值最大而支付的总成本最少。可以得出,顾客是否最终购买该商品并不是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花费的成本,而是顾客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应调整其经营策略,不要一味的生产质量高的产品或产出价格低廉的商品,而是要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基准,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顾客与企业的博弈模型

(一)博弈参与方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是理性经济人,其行为动机是经营获利以及持续发展,在利益最大化以及所处环境、形势的驱动下,企业有可能采取某些违规操作,例如生产质量较差的产品,借以获得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获取较大的利益。

顾客同样是理性经济人,顾客在进行商品选择时往往希望以较低的支付成本来获得较高的商品价值。

(二)博弈假设前提

博弈假设前提包括:企业的策略空间为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和生产低质量的商品;顾客的策略空间为选择购买或不购买;当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被顾客购买后被发现,则企业将会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以及顾客价值的损失;企业生产低劣产品获得的利润全部来自于顾客价值减少的效用部分。

(三)博弈得益矩阵

博弈得益矩阵见表1,其中,A、B为顾客购买企业高质量产品时顾客、企业获得正常收益;顾客在不购买商品时效用为X;B-D、B-C是企业在顾客选择不购买商品时生产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所取得的效用;F是顾客选择购买低质量商品时,企业增加的收益,而增加的收益全部来自于顾客损失的收益;A-F、B-C+F分别是顾客选择购买低质量商品时顾客、企业的收益;(A>X>A-F,B-C>=B-D,F-C>0)。

顾客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一)单次博弈模型分析

通过构建模型分析可知:A>X>A-F,B-C>=B-D,F-C>0,进而发现该矩阵可以达到纳什均衡,当顾客选择购买行为时,由于B-C+F>B,所以企业一定会选择生产低质量的商品;当顾客选择不购买行为时,由于B-C>=B-D,企业仍然会选择生产低质量的产品;所以企业无论怎样都会选择生产低质量的商品。当企业选择生产低质量商品时,由于X>A-F,所以顾客倾向于选择不购买行为。所以,最终的纳什均衡则是顾客不购买,企业生产低质量商品。

通过上述分析,在单次博弈中,由于顾客和企业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各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唯一的均衡是顾客选择不购买,而企业生产低质量商品。容易看出,在短期利益的趋势下,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欺骗顾客,达到“双输”的结果,但从长远看,企业必须考虑顾客利益为其提供高质量产品。(二)无限次重复博弈

但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上述矩阵存在一些问题,它没有考虑到当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被顾客购买后被发现,企业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以及顾客价值的损失(R),所以在改进的博弈矩阵见表2。

考虑到R后,若B<B-C+F-R,则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仍然是(不购买,低质量产品)。

若B>B-C+F-R,则存在着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顾客选择购买行为期望:PQA+P(1-Q)(1-F)=PA-PF+PQF

顾客选择不购买行为期望:(1-P)QX+(1-P)(1-Q)X=X-PX

解得:Q*=(F-A+X)/F

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期望:PQB+(1-P)Q(B-D)=QB-QD+PQD

企业生产低质量产品期望:

P(1-G)(B+F-C-R)+(1-P)(1-Q)(B-C)=PF-PR-PQF+PQR+B-BQ-C+QC

解得:P*=(D-C)/(R-F+D)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为Q*=(F-A+X)/F;P*=(D-C)/(R-F+D)。即当顾客购买行为的概率P>P*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当顾客购买行为的概率P<P*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生产低质量的商品;当企业选择生产高质量商品的概率Q>Q*时,顾客的最优选择是购买该商品;当企业选择生产高质量商品的概率Q<Q*时,顾客的最优选择是不购买该产品。当Q=Q*时,顾客可随机选择购买和不购买行为。

顾客与企业的博弈对策

在市场经济中,(不购买,低质量产品)的纳什均衡无论对于顾客、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环境都是有害的,应尽量避免其发生。具体来说,就是让广大企业主认识到顾客价值的重要性,审慎对待企业制造劣质产品而受到监管部门的惩处以及顾客价值的损失(R),尽量使B<B-C+F-R,即R足够大。使广大企业主了解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和区别,认识到顾客价值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将顾客价值同企业目标、企业文化联系起来,实现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不仅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要尽量降低顾客在购买过程中的成本,如提高顾客购买商品的便利性;改善购物环境,使其成为顾客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员工素质,建立优良的售后服务机制,用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在市场交易中,虽然顾客具有最终选择权,但实际上企业处于更具优势的地位,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宣传产品信息和服务,引导顾客进行消费,创造顾客价值,将企业和顾客紧紧联系在一起,引起顾客共鸣和顾客忠诚,提高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最大化往往要求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导致成本增加,有时还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在实施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策略中,存在一个合理的界限,即收益下限和成本上限。一味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是不理智的,只有在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网络交易;欺诈;纳什均衡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经济已经成为新的经济活动的主题。但是,当人们为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而欢欣鼓舞时,却又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因为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所引起的交易欺诈行为有恶化的趋势。

以美国为例,由于严重的网络欺诈行为对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如此大的损失,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IFCC(美国互联网欺诈投诉中心,the Internet Fraud Complaint Center)来分析和应付这些问题。据IFCC报道,每年由于互联网欺诈投诉带来的总损失高达320万美元,每一投诉的平均损失为776美元。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的2005年我国十大投诉热点中,网络欺诈已经成为继食品、汽车、家电、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投诉热点。全年共受理网上购物投诉580件,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低价诱惑和虚假宣传等。这说明发生在我国网络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已经比较严重,它会影响网民对网络产品的信任感并进而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我们陶醉于现代网络技术便利性的同时,不能忽略由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网络欺诈问题。

二、网络欺诈现象的形成与特征

从根本上讲,网络欺诈行为的出现是由于网络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不同于传统市场。

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电子商务市场的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进入障碍、较低的管理成本和市场信息获取的容易性。虽然电子商务市场有着这样的优势,尤其是它有着很高的信息效率,但它并不意味着它一定会带来很高的市场交易效率。事实上,与传统市场比较起来电子商务市场所存在的、由于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欺诈问题不仅存在,而且更加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网络生产者的多样性

与实物产品不同,数字产品是由网上的虚拟人来制造和销售的,市场销售者的销售时间短而且数量多。通过今天的个人主页和将来可能在任何一台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Web服务器,每个用户都是生产者和潜在的销售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产品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性会更大,网络欺诈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二)在线产品的先验性

因为数字产品多为经验产品,它们的质量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被了解,然而,一旦消费者掌握了数字产品的信息内容以后,消费者就不再愿意购买了——这就是信息产品生产中无法克服的“信息悖论”(informationparadox)(Arrow,1970)。这一特点使得厂家没有一个好的方式来使消费者相信它们产品的质量。

(三)在线产品效用评价的主观性

由于数字产品不只是纸上产品的数字版,它还包含了电子媒介的特点,比如,网上的报纸被个性化和定制化了,可以随时更新等,因此质量的评估将越来越主观和个性化,也就更具有不确定性。而网络的消极外部性使得供应者在一个消费者身上建立的信誉很难扩散到其他消费者身上,进而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存在。

(四)在线产品的物理特征

在网络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是数字产品。由于数字产品不像其它物质产品那样出现有形磨损,可以永远地存在下去。因此,生产商往往会采取一种蓄意过时和频繁升级的销售策略,即使没有竞争者也是如此。由于很多的新版本的质量是否高于旧版本还未可知,这时的质量不确定性问题所导致的欺诈问题将更加突出。

(五)在线产品内容的可变性

在电子化市场上,销售商的身份很难识别:一家网上商店可以在一天内建立起来,也可以在第二天就消失。另外,网络交易者身份的不易识别性也导致了网络欺诈问题的存在。比如,在网上拍卖市场上,参与网上拍卖的交易人都是以虚拟身份(ID)出现在拍卖网站中,这就使得即使是拍卖网站也无法详细了解注册用户的真实身份。

更进一步地讲,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追求一种差别化的战略——它阻止了比较出价的可能性。因此,有些信息不能够或者将不会成为可以进行比较和证实的信息。另外,在线产品效用的短期性所导致的信息的经常被演化,也加重了消费者的信息劣势。

三、网络欺诈的产品质量博弈模型与启示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产品质量博弈的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一下对网络欺诈进行管理的内在机理,力图为减少和消除网络欺诈提供一个策略思路。

(一)产品质量的博弈模型

考虑两个交易者X和Y,分别赋予他们两种产品x或y的全部存货,同种商品的质量是不完全相同的,可以分为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相应地y也分为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假设一单位x和一单位y进行对等交换,同时,假设X给交易的各种所有可能的收益为:得到一单位高质量y的效用为u1,得到一单位低质量y的效用为uu2,卖出一单位高质量x的效用为v1,卖出一单位低质量x的效用为v2。

同时假使Y的定价方式是:只要将x、y进行交换,其余的和X的定价完全相同。则每个交易者存在两种策略选择,即卖出高质量产品或者卖出低质量产品。他们的支付情况如图1所示。

如果u1 v2>u1 v2且u2 v2>u2 v1时,也就是说,当v2>v1时,X会选择用低质量产品x进行交易,并且,这个前提也会导致Y选择向X 提供低质量y 。当然,在这里v2和v1都是负数。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当交易一个单位低质量产品比交易一个单位高质量产品会导致交易者损失的效用要小些时,低质量产品会驱逐高质量产品。如果我们把例子的条件复杂化,譬如,对两个交易者X和Y的交易可能的不同情形进行区分定价,结论则恰好相当于v2(X)>v1(X)和v2(Y)>v1(Y)。如果产品的交换被视作不合作博弈的话,则博弈形成的一个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策略组合(低质量,低质量),这也就是”的效果。如果我们假设交易不仅仅只进行一次,而是在后续的时间段里能每阶段一次地、持续地彼此往来进行交易时,我们面对的博弈则是一种超级博弈,即一个无限重复多次进行的博弈。

我们可以考虑如下战略组合:假如X在第一阶段用优质品交易,在第t 阶段(t>1)用劣质品进行交易当且仅当在前面某一阶段Y用劣质产品参与了交易(称此为战略SX)。对Y只须将SX中的X换成Y,其余不变即可(战略SY)。令交易两方都以δ(0

若Y实施战略SY,X就从战略SX中脱离出来,从t=1 到t=T一直实施“高质量产品”策略,但到T 1阶段他采取“低质量”策略;由于Y采用SY战略,他会从 T 2阶段起,开始实施“低质量”策略,于是X可以采取的最优策略也就是出售劣质产品。于是,X从T 1阶段脱离SX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就是:

对X来讲,(1)与(2)差值决定了是继续SX还是脱离SX。根据推导,我们可以知道当且仅当满足下列条件时,二式之差才为正,即:

(二)结论

从上述博弈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高质量的产品驱逐低质量的产品需要满足一个“分离均衡”条件。这个“分离均衡”条件可以从(3)式看出:只要δ满足(3)式,形成的战略组合为(SX,SY),即在市场上就只有高质量产品才能参与交易。其中,δ值的大小取决于一个比例值,即卖出劣质品与卖出优质品带来的效用差值和得到优质品与得到劣质品的效用差值之比。即只有当交易者“目光短浅”时,我们才能肯定地说劣质产品会驱逐优质产品,否则,市场参加者都愿意以高质量的产品进行交易。

2.高质量产品驱逐低质量产品的过程是一个要对长远的未来做出适当贴现的过程(即δ足够的大)。随着δ的增大,赋予未来收益的权重也随之增大,于是随着交易者赋予未来收益的权重的上升,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机会在减少。隐藏在这个背后的原因是,如果厂商对未来有足够的耐心(类似无限次的重复交易),厂商也才有积极性为自己产品质量建立声誉。因此,对网络欺诈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对“声誉链”的管理过程。

四、解决思路与策略建议

在我们为减少或消除网络欺诈行为提出策略建议时,我们首先应确立这样的一个观点:虽然基于internet的网络市场提供了一个可以减少交易成本的途径,但它并没有改变市场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当我们在陶醉于现代网络技术便利的同时,不能忽略由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问题。这是我们观察、利用和发展电子商务不可忽略的前提。

上面的模型告诉我们,欲使市场参加者都愿意以高质量的产品进行交易,不至于“目光短浅”,不至于在网络交易中发生欺诈行为,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和驱使市场参加者进行合作的博弈并重复下去这种机制可能是制度,也可能是法律或道德规范。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规范在线厂商的行为并向消费者提出忠告

针对网络交易中发生的欺诈行为,政府机关应该制定相应的行政措施,规范在线厂商的行为,并向消费者提出忠告。同时,消费者可以向司法机关告发可疑的欺诈行为,请求司法救济。比如,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FTC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就专门接受在线消费者的投诉,并向消费者警示。FTC曾根据消费者投诉,运用委员会的投诉数据库做出相关分析,总结出十大网络商业欺诈行为(见表1 )。

该委员会还向所有的在线消费者提出忠告:(1)在签约前要仔细研究合同;(2)注意商家的文字表述和链接是否隐藏有“秘密”。(3)要注意隐私条款,如果商家未提供或含糊其词,一定要放弃交易。(4)对未在网站上提供其详细住所、营业所地址、电话的企业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目前我国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还不是十分健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的方式,同时,对于商誉较差、有欺诈行为的商业机构包括网络质量中介,应当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发生严重欺诈行为的商业机构,应当撤销其经营许可证。

(二)制订和培养网络交易的道德准则

美国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迪。美国营销协会(AMA,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曾颁布过相关的内容,提倡道德规范和信仰。这些要求包括:工作成员禁止与有疑问的客户或第三者交易,对于从事了危害事例的予以撤销。AMA颁布的内容起到了鼓舞消费者信任的一种作用。另一种专门涉及有道德方面的在线交易的方法是对全体消费者进行教育的鼓励。

(三)实施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

由于网络市场具有虚拟性,因此,为了减少网络市场上欺诈现象,必须强调在线营销和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本文的模型告诉我们,网络欺诈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对“声誉链”的管理过程。因此,要促使网络企业出售高质量的产品,就应该使在线企业拉长自己的“声誉链”,应利用它们在实物市场中的信誉和品牌作为进入电子商务的“敲门砖”。

(四)为网络欺诈的规治提供法律保障

美国的大多数州都制定了电子商务法,这些法律在减轻消费者的担忧、减少网上欺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等法律对消费者在获得高质量产品、减少消费者的逆向选择方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有关的条款仅仅只是对实物市场而言的。对我国来讲,为网络交易提供法律,应着眼于在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交易方式与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异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广东省电子交易条例》的出台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头,但从整体上来看,与全球电子商务立法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行动还很缓慢。我们必须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考虑我国电子商务规范的制订并注意跟踪国际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1]Arrow, K. J., Eassays in the Theory of Risk Bearing [M].Chicago: Markham,1970.

篇(3)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商务市场

一、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eorgeAk-erlof)提出并引入信息经济学的,它主要是研究传统市场由于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息非对称性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电子商务市场以其较低的进入障碍、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更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等优势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由于信息获取的完全性较高,在一定意义上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改善。但也正是电子商务市场的在线交易匿名的形式、交易者身份识别、信誉识别机制的设计以及采用数字形式传递商品信息的新型信息传播渠道的特点,使信息与实物相分离、商品与售卖网站相分离以及交易者与物理空间相分离,从而使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广泛存在。以下以电子商务市场中商品质量信息为例,从经济模型上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

二、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济模型

如下图所示,假设网上有两个商品提供者,顾客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为D1,对劣质产品的需求为D2,由于顾客从高质量产品中获得的价值高,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D1>D2。由于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产品,顾客与供应商信息又存在不对称,无法区分辨别劣质产品和优质产品,因此给劣质产品生产商一个以次充好的机会,将劣质产品的价格定在和优质产品相同的水平,由此可以假设市场上的供应曲线就是高质量产品的供应曲线S。

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供需曲线

如果在这个市场中信息传播是完全的,消费者能够判别优质和劣质产品,则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但是在网络市场上售卖时,劣质产品的供应商会隐瞒自己产品的质量,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并不知道哪个是高质量的、哪个是劣质的。这样,消费者只能估计出能够购买到优质或劣质产品的概率,并以此确定对产品的需求。

假设顾客估计出购买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的概率分别为e和1-e,这样实际需求曲线为D0。

实际价格为:P0=eP1+(1-e)P2①

假设商品提供行业的正常利润率为r,优质产品的成本为C1,劣质产品的成本为C2。

对于实物产品来说,符合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优质产品生产成本大于劣质产品的生产成本,即: C1>C2。

而对于数字商品来讲,起作用的是网络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不变特征,也即:进行研制的固定成本投入很大,而进行生产的可变成本很小并基本不变。数字产品固定成本远大于可变成本这一特征决定了低质量产品厂商的进入壁垒很大,一旦决定进入,巨大的沉没成本就使厂商不得不考虑商品的出路。所以,在数字商品在生产时很少有低质量厂商,只存在复制品厂商。这种复制品的成本只相当于优质产品的可变成本,即拷贝成本。这里将复制品看成是劣质产品,这样存在C1>>C2。

假设两类生产者在行业中的正常利润为r,那么在交易者可以随便进入的开放的市场中(类似于完全竞争条件)应有:

P1=C1(1+r) ②

P2=C2(1+r) ③

分别将②式和③式代入①式,得到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为

P0=[eC1+(1-e)C2](1+r)④

又一般的产品供应商的利润率可以表示为

因此,在实际价格为P0时,根据⑤式,并且将④式代入整理得高质量产品供应商的利润率为:

同理可得,劣质产品供应商的利润率为:

将两者进行比较⑦-⑥,整理得:

由⑥式,得

由⑦式,得

根据⑧、⑨、⑩式,可以看出r1与r2、r1与r以及r2与r相比较的结果,都主要取决于C1和C2的大小,下面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模型分析

无论是对实物产品来说,还是对数字产品来说,

由于都存在C1>C2(对于数字产品来说C1>>C2),

因此有:

即r1-r0;

这样一来,在网上交易中,无论是实物商品还是数字商品,市场最后价格P0对于高质量产品的提供商不利,而劣质产品的提供者却获得暴利。最终高质量产品由于其利润低于成本,将退出市场。同时由于高质量产品的退出,消费者选到高质量产品的概率e将减少。

又根据P0=eP1+(1-e)P2,并且P1>P2,

由此导致所产生的新的市场价格也将减小。最后,当e为零时,P0=0+P2=P2,即市场上只剩下劣质产品的供应商。劣质产品的存在产生了恶性循环,交易者的信心大大降低,网上交易的相关产业不能得到发展。

正因为劣质产品的成本低于(对于数字产品来说,远远低于)优质产品的成本,使得劣质产品的生产商获得暴利,而优质产品的生产商收益大大减少,进而出现市场萎缩,只有劣质产品留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整个市场产生了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破坏作用。

四、电子商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1.扩展模型

假设市场上有信誉好的和信誉差的两种类型的企业,企业本身清楚自己的类型,客户不了解企业的类型。信誉好的生产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信誉差的生产者为客户提供比较差的产品和服务,而客户进行交易是为了获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将上面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扩展。假设信誉好的生产者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初始费用为C,主要包括因特网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和管理方面的一些费用。在一次交易中,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为P,其成本为C1,对于客户来说,其价值为V,这里有V>P。假设企业和客户都选择开展网上交易,在企业信誉好的情况下,企业的收益为P-C1-Csg,其中Csg是指信誉好的企业进行一次交易的平均运营成本,客户的收益为V-P;在企业信誉差的情况下,企业的收益为P-Csb,Csb是信誉差的企业进行一次交易的平均运营成本,由于信誉差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很差,其成本C2忽略不计,对客户的价值也忽略不计,则客户的收益为-P-Cc,其中Cc指的是客户时间成本及心理损失等。显而易见,信誉好的企业获得的交易机会远远大于信誉差的企业,虽然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初始成本以及运营成本都是一样的,但是信誉好的企业在一次交易中的平均运营成本远远低于信誉差的企业,即Csg

R=e(V-P)+(1-e)(-P-Csb)

因此要想有效的解决电子商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劣质生产商的进入成本来限制劣质厂商的进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期望收益来鼓励消费者进入电子商务市场,参与网上交易。此外,优质厂商要主动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建立品牌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其宏观调控和监督的作用,优化市场的运行效率。

2.对策分析

(1)Csb的优化

如果我们能够加大Csb的值,使之大于P,即P-Csb

①经营许可证限制

政府必须对想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企业进行审核和登记,比如审查企业的经营项目,评估要开办此类行业所需的初始资金,设定相关的初始资金标准,没有达到此标准的不能开办电子商务;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电子商务经营许可证,给予其从事电子商务的资格。

②品牌和营销战略

虽然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品牌和信誉成为产品质量的保证比起实物市场可能性要小,但是我们可以实行信誉转移策略,即实现由实物市场向电子商务市场的声誉转移。只有信誉好的企业才能负担起庞大的宣传费用,对于信誉差的企业来说,进行广告宣传只能大大的增加Csb取值,使其开展电子商务变得无利可图。

(2)提供直接的网上查询体系,优化对e判断

由于客户的期望收益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e的值,因此提高e的值,就可以提高客户的期望收益,使得客户有更大的信心选择进行网上交易,从而提高了市场的效率。

①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来负责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维护,设计出一套公平、合理、准确地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企业真实的信用水平。

②对企业的信用档案进行集中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唯一性和权威性。

③建立网上查询体系,将除了上述的企业信息档案以外的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的制度等放到互联网上,以方便客户查询。

(3)客户损失的优化

客户的期望收益不仅与e的取值有关,还与客户在遭遇信誉较差的企业时的损失-P-Cc有关,如果能够降低客户的损失,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客户的期望收益,从而达到提高市场效率的目的。

①完善信用制度,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对每一笔交易投递保险。企业可以和保险公司组成联盟,对客户的每一笔交易投保,保险公司对客户出现的损失进行赔偿,以增加客户进行交易的信心,提高市场的效率。

③搜寻。通过Internet无比强大的传递和搜索优势,比如利用搜索引擎Usenet新闻组等获得大量相关信息,将不同商家的商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性价比最高的那一种。

(4)信息中介机制

信息中介相当于一个公告板,它可供消费者交换信息、列出有欺诈行为的销售商的“黑名单”。多个产品的中介如果与某个“作假”的供应商勾结,并继续对这个供应上作虚假信息公告,那么消费者将会同时停止购买这个中介的其他商品。这被称为“信誉溢出”的机制会促使中介停止勾结,进行公正的质量信息评估。

(5)买卖双方达成不完备合同

所谓不完备合同,是指合同中包含缺口和遗漏条款。合同可能会提及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做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买卖双方可不用在合同中指出对产品的详细具体的要求,但明确一点就是对高质量产品或服务的回报是交易的继续。这样一来,一旦发现低质量产品的存在,合同立即终止。因为高质量产品的回报是交易的积蓄,这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因而这种机制无疑制约了卖卖双方的行为,迫使他们按照自己的责任例行。

篇(4)

目前,具备一定经营资质的种子企业,大都有了自己商品种子的品牌。“品牌”不单单是给自己经营的商品起个好听的名字,“品牌”的重要商业属性是该商品的高知名度和高信誉度,而支撑高知名度和高信誉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该品牌产品的高质量。通俗地说,质量是创造名优品牌的基本条件,没有高质量做保证,就绝不会有“品牌”的高知名度和高信誉度。因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

企业全员高度的质量意识和企业高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长期稳定的基础,也是创造企业名优“品牌”的前置条件。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企业设备、设施和技术条件不易被改变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和维护企业“品牌”的高知名度和高信誉度、使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使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首先,从企业领导到每一名员工都必须提高质量意识,摆正质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位置,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各级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主观能动性,把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不断提升企业商品种子质量的自我检测能力;提高企业商品种子质量的控制水平。

第一,要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贯穿于商品种子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工作方针、管理制度及其运行程序。而且不能一劳永逸,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里所说的“全过程”,就种子生产而言,应该包括五个阶段,一是田间生产准备阶段,种子田的选择、隔离区设置、原种(亲本种子)管理和选用、生产人员培训、制定生产技术方案等。二是田间生产阶段,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收获,除执行常规农作物种植技术措施外,要在苗期去杂、花期去雄、收获期去除杂穗、脱水、脱粒等生产环节严格执行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三是工厂生产加工阶段,种子加工、精选、包衣、包装等。四是仓储运输、销售阶段;种子贮藏期间的防霉变、防虫等技术措施,运输期间的装、卸、押运、各类单据的签发等。五是售后服务阶段,跟踪问效、到生产田追踪种子质量等都要纳入质量管理全过程。在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要把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环环相扣可追溯的质量管理链条。

第二,质量管理不是企业中某个部门的事,它应当建立在全员质量意识的基础之上。领导层的质量意识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中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是贯彻质量方针、策略的保证,普通员工的质量意识是质量工作的基础,三者相辅相成。从公司经理到仓库保管员、从生产一线人员到后勤保障人员、从质量管理部门到财务核算部门都要提高质量意识,参与质量管理。

第三,企业领导要重视对员工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突出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特别是突出一线质量检验人员的作用,严肃对待质量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质量管理责任一定要落实到岗位、人头,严肃责任的追究。

篇(5)

无形资产运营的目的是运用市场手段,创造无形资产市场资产形式,以及实现无形资产的增值。企业重视并加强无形资产营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无形资产本身具有超乎想象的价值,这是有形资产所不能比拟的。其次,无形资产营运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并且无形资产营运有利于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无形资产同有形资产一样,通过营运都可以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优势等无形资产对外参股,或者转让,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策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无形资产营运策略

无形资产开发策略

专利和商标是已经权利化了的智力创新成果,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法律承认并给予保护的独占市场的武器,企业必须采用一些先进的跟踪与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者,进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无形资产开发策略,最终取得无形资产开发的优势。

无形资产延伸策略

企业利用现有的品牌生产其他产品,在一把名牌大伞下聚集系列产品,形成名牌的“王国”。实施品牌延伸,可以帮助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减少新产品上市的风险。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介绍期的促销费用,消费者会有意无意地将对原产品的信任感传递到新产品上。并且,品牌延伸可以进一步扩大名牌的影响,增加名牌的价值。

无形资产融资策略

企业利用本身的无形资本进行融资具体措施是:第一,若是创业筹资,可以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等综合优势,借助一项优秀的创业方案就可以吸收风险投资取得创业资本;第二,若是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筹资,可以将部分无形资产进行抵押取得贷款。 第三,若是以合资或合作方式吸收外资,企业要对我方的资产进行全面评估,特别要对容易疏漏的技术、人才、营销网络等重要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合理作价,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本。我国许多企业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更是从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资金。 第四,若是以特许经营方式接受投资,对受资方来说前期只投入部分资金就可以取得特许方的先进管理经验、配方、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特许使用权。

无形资产扩张策略

企业利用名牌效应、技术优势、管理优势、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可以盘活有形资产,通过联合、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资产扩张。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扩张,其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投资省。

无形资产分配策略

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充分肯定。在现代企业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不仅要按照他们为创造企业价值所作的贡献大小按劳分配,而且要把他们的劳动成果资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参与利润分配,并且企业的品牌、技术、管理诀窍、计算机软件、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都可以作为资本投入其它企业,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企业,在企业尚未投入运营之前,技术就可以作为资本投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无形资产营运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无形资产投入。目前,加强无形资产投入应包括:利用知识产权营造无形资产;在质量信誉中营造无形资产;广告宣传中营造无形资产;在人才科技中营造无形资产;在经营管理中营造无形资产。我国企业在这五个方面投入中,特别是在人才、科技和广告中的投入普遍很少,这必然形成较高的产品成本,造成所谓的“橄榄型”经济(两头小、中间大)。

充分利用和发展现有无形资产。多数无形资产项目受时间的制约,因而企业应当在其有效的时间内,尽量充分加以利用,并努力将现有的无形资产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抓住现有无形资产的各种优势,主动开展各项业务,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延伸、融资和扩张等功能。

篇(6)

摘 要 所谓质量成本的优化,就是要确定质量成本各项主要费用的合理比例,以便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值。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唐山市 陶瓷产业 质量成本优化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质量成本优化一般要遵循下述几个策略:

一、预防成本的优化策略

质量成本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适当地增加预防成本是必需的,这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由于预防成本的增加(即预防的措施增多),产品质量得以改善和提高,使内、外部损失成本大幅度下降,其最终结果,既降低了质量成本,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1.关注产品在设计与开发阶段的质量

产品质量首先应该依靠优质的设计,如果由于设计原因造成劣等品将使公司付出极大的成本。因此,我们必须将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设计、预防、鉴定等环节上,特别是设计环节,应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强调生产的高质量而制订出远高于顾客要求的质量标准,这必然会增加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总成本。

2.对供应商进行培训

高质量的原料是公司制造出高质量产品的前提。一个公司在加强检验以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生产线的同时,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供应商进行培训。在大多数西方企业,这已是共识,并已实施多年,但我国的多数企业似乎还没有动静。实践证明,对供应商进行培训以加强其质量和服务意识能有效预防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的机率。

二、鉴定成本的优化策略

对于因为没有充分建立鉴定项目而面临损失成本过高的情况适当地增加鉴定费用,对于已经达到甚至是远远超过标准的工序可适当地考虑降低鉴定费用。

根据A陶瓷公司的实际情况,鉴定成本的改善方法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合理的仪器设备预算、精兵简政、工作分析来降低成本。

1.合理的仪器设备预算

主要指新购置时,要综合评估公司陶瓷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现有仪器的使用状况。

(1)是否一定要买。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买来后的使用效率及折旧费用等是否马上需要且为长期一直需要。内部是否可以挖掘潜力。条件许可用外检是否费用低,充分估算投资报酬率,或成本利益得失。

(2)要决定买,仪器设备的选用要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测量精度、功能、可靠性(重要)、服务(特别是应急的快速反应)。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实际需求与产品和服务品质紧密结合,千万别仅以价格为考虑重点,在生命周期内的贡献度很重要。

2.精兵简政

标准工时的制订,对不同的检查作业制订相应的标准工时来合理安排所需的人员。对检查人员进行作业分析,主要是对每天的工作时间里检验人员有多少时间真正用在直接工作中,有多少是无附加值时间进行分析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3.工作分析来降低成本

质量管理部除检查工作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工作需要完成,这些工作依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如将这些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安排,也会使人力、物力成本得以降低。传统观点认为,在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点之后,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其所花费的成本将超过提高质量所带来的收益,所以通常公司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点后,将注意力从通过增加预防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损失成本转移到通过提高检验工作效率来降低鉴定成本上来。

三、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的优化策略

对损失成本高的项目加强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质量改进,使得内部损失下降。损失成本的降低方法如下:

1.让全员了解造成损失成本的问题及原因

公司质量管理部应充分利用生产管理例会,来说明质量管理工作业绩落实,质量改善计划,但在例会召开之前,应准备好相关数据资料:(1)过去的时间里,质量管理业绩对年度质量管理发展规划达成状况。(2)过去的时间里质量改善的达成情况,包括:改善前后结果对比、投入改善的成本和改善后在客户满意度及成本上的收益。

2.要能够协调好其他部门愿意参与改善

(1)质量管理部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角色

质量管理部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应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2)了解各部门陶瓷产品质量的苦衷

实际上要解决的损失成本,对公司来讲,内部影响本厂的利润,外部影响客户满意度及声誉;对公司内各部门来讲,也是其工作业绩的困扰,他们也希望这些问题能得以解决,使工作更加流畅而富有效果。所以作为一个陶瓷产品质量管理者,应深入了解各部门的苦衷,将改善与工作困扰结合起来,当几个问题解决下来以后,会慢慢树立起质量管理部的威信。

(3)建立考核、评估激励制度

篇(7)

关键词:工程建筑;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策略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行业总体评价。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就要不断加强工程建筑监理工作,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但是目前,随着建筑行业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新的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因此,要加强工程监督监理工作,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 工程建筑监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行业的质量监督体系对建筑产品的使用寿命与性能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建筑工程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和功能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美观和实用性,甚至会对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建筑企业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完善质量监督体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建筑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得到提升,但是有些建筑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忽视建筑工程质量,导致建筑工程出现功能缺陷和质量问题。所以,现代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工程建筑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以后工程质量的改进提供借鉴和指导。据笔者了解,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多为施工单位质量监督与管理不到位,同时也受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所以现代建筑企业要通过提高监理单位的监理水平来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监督,这将关系到建筑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

2 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的具体策略

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要求监理人员采用动态的质量控制措施,不仅要对事后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还要加强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监督,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和功能缺陷的出现。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通过现场监理来检验工程质量,一旦发现工程质量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需按照安全生产制度与细则来对工作进行充分分配,避免安全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漏洞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适当的质量控制方式能够促进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重视事前的计划与指导,还要加强事中的质量检查和事后的质量验收。以下是笔者对提高质量监督水平的几点建议:

(1)预防与指导相结合

现代建筑企业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根据相关质量验收标准,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计划。在质量监理过程中,工程建筑监理人员首要要审核施工方案和计划,保障工程所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能够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不能贪图便宜购买廉价、质量差的材料。其次,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严格监督与控制施工进度及方案的执行情况,针对工程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界定不同的管理内容,实现对技术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具体工序的检查与监督,以避免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2)实现动态的质量监理

所谓工程建筑监理,就是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以及施工质量,避免建筑工程在具体实施阶段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因此,监理人员要事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以及动态的质量监理。首先,监理单位要严格遵循质量监督与管理制度,采用符合监理合同要求的工作方式,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与控制。其次,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及时采集并分析各类有效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质量缺陷问题,只有监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实质性的质量问题,才能保障质量监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工程建筑的总体质量。

(3)加强质量验收管理

如果工程建筑监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则事后质量验收工作将决定质量问题能否被解决,因此,事后质量验收管理工作要符合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还需要监理人员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质量验收。

总之,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还要注意对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技术的指导以及特殊工艺的监管。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仔细审核施工图纸,加强与施工单位、业主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排除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监理人员还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熟悉安全知识和质量控制知识,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有些建筑工程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监理人员要全方位、全过程对特殊工艺进行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立刻提出并要求整改,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 结语

工程建筑监理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及相关企业要给予高度重视。当前工程建筑监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工程的使用埋下了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制约了建筑行业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工程建筑监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建立经验,充分利用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华军.赵泉镇SMA的施工控制与监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