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3 14:51: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产品物流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326.6;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生鲜食品的质量尤为关注,冷链物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度,因此,发展好冷链物流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的分析了西安市的冷链物流现状情况,详细阐述了该如何更好的整合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并针对冷链物流行业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高,我国的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却比较小,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巨大的农副产品冷链运输市场,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商机无限。但为什么已有的物流企业却不能够很好地进入冷链运输市场呢?这就需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加以解决。
1.2研究内容
本文在重点介绍西安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基础上,找出了西安市农产品产业中存在问题与缺点,分析了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不景气的原因。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为西安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提出一些决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2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2.1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
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正因为这样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时效性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协调性,所以,农产品冷链的运作主要是重视能耗低成本,有效地对运作成本与农产品冷链进行控制。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还存在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
2.2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
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这里人口众多,每天在这座城市卖出的农产品数目数不胜数,但是,在西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物流供应商能够对整个的冷藏物流供应链进行全程的监控。2.2.1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配送中心增多,农产品物流技术增强因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前景被广泛看好,所以许多的大型农业企业和零售企业都认准这这个商机,积极的开始投资并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随着各个农产品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众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的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2.2.2西安市已初步降低了运输的成本西安市政府为了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加强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设,在各个区域都建设一定的低成本运输网络。西安市政府已经允许在各大高速公路对冷链物流运输的车辆实施一定的监管,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减免一定的收费项目,以此来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的成本。
3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行业标准不完善
目前西安市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存在严重的不规范性。该行业的行业标准是由相关的物流企业及其他企业来制定的,在标准的内容上不免失去了公正公平以及客观性。虽然越来越多的部门都开始制定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但是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标准体系本身的不完善。
3.2专业人才缺乏
西安市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综合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人才,冷链物流在整个物流大行业中相对来讲是属于一个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然而在现实中真正懂得运输技术,管理冷链物流系统的专业人才却没有能够全面的发展起来。
3.3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少之又少
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不断扩大,第三方的冷链物流公司也是逐渐的增多,这样就使农产品行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时增加了许多问题。因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良莠不齐,导致农产品企业监管不全面,农产品冷链市场比较混乱。能够满足农产品行业要求的提供综合的第三方物流的正规企业比较少,而专门针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服务更是少之又少。
3.4冷链物流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
陈旧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发达城市来看,西安市的冷链物流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不足问题,并且现有的设施也比较陈旧老化,不能够对新时期冷链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对西安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4.1进行冷链物流相关制度的创新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冷链物流设施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支持冷链物流企业更新换代基础设备,采用先进的物流制冷装备,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增强冷链物流的服务,并积极提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4.2建立冷链物流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化
对于整个冷链物流系统来说,有了统一的一个行业标准,才能对冷链运输的质量实施监控,才能保证冷链物流运输的质量。西安市的农产品运输行业在运输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技术的统一规范,执行一个规范化的标准。
4.3对冷链物流人才进行培养
西安市冷链物流的发展,缺少的是懂冷链物流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从事冷链物流管理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质,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而西安的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长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冷链物流运输方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各方面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因此,从西安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大力的支持各高校设立与冷链物流运输方面相关的专业,例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学校和企业也要深化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此为基础,培养出专业的冷链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
5结论和展望
为推动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要实施科学有效的各项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作为西安市未来的一项发展计划,城市发展规划包括冷链物流运输产业链;在科学技术方面对冷链物流设立专门的研究项目。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议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区域投资、引导外资投资的战略重点;适当考虑减少冷链物流企业的各项税。在产业政策方面: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对区域的灵冷链物流进行合理的布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安市的冷链物流产业方面会慢慢地走上正轨,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黄友兰,张锐,杨烨凡.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14(04):77-83.
[2]李婷,宋志兰.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核算[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0):17-20.
[3]李忠诚,郄海拓.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62-4064.
[4]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02):73-75.
[5]杜冉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76.
[6]刘宸,陈天恩,张瑞瑞,等.WSN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监管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04):48-54.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现代物流;长丰县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长丰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
收录日期:2015年4月6日
21世纪以来,新兴产业层出不穷,物流产业便是其中之一。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与企业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率先发展了物流产业,带动了其他省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安徽省合肥市的物流产业也发展迅速,合肥市长丰县的农业物流发展尤其突出。该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差、人才匮乏、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缓慢,严重抑制了农产品市场的活力,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急需政府、企业和农户去发展长丰县的农产品物流。
一、农产品物流的内涵
(一)农产品物流的定义。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理性流动,即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质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1、农产品物流种类多、规模大。进入21世纪,农产品的种类也特别繁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广大农户已经不止满足于自给,更多的想将自己的农产品通过深加工流向市场,从而赚取利润,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2、农产品物流对物流技术要求高。大部分的农产品极易腐烂、损坏,不容易保存,对进入市场后的正常交易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这就对农产品物流在包装、运输、仓储等环节的物流技术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3、农产品需要进行深加工。初级农产品价格比较低廉,经过深加工后,不仅可以减少运输中的损失,延长存放时间,从而减少物流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二、长丰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一)长丰县农产品资源。长丰县地处淮河南岸,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西瓜、草莓等,主要栽培模式为麦-稻、油-稻模式,果蔬面积特别是草莓面积发展较快,畜禽养殖业也有较快的发展。近年来,栽种水稻(单季中稻)约5.33万公顷,小麦约2.33万公顷,油菜约2.67公顷,棉花约0.53万公顷,玉米约0.33万公顷,西瓜约0.20万公顷,甜瓜约0.07万公顷,草莓约0.40万公顷,蔬菜约0.87万公顷,大豆约0.33万公顷,花生约0.33万公顷,甘薯约0.13万公顷,其他杂粮约0.13万公顷,另有蔺草、青饲料等作物。农产品资源丰富,但都是初级农产品,尚未进行深加工。
(二)长丰县物流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产品物流来说,交通运输网络甚至具有决定作用。长丰县从2011年开始,大力发展本地的水路、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网络,希望通过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来促进长丰县经济的发展。在铁路方面,2012年长丰县水家湖火车站开始了货运业务;在公路方面,长丰县计划建设“六纵十六横”的主干道公路网格局,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道为支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2、物流园快速建设中。近几年,长丰县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合肥市着力打造多个物流园,包括肥西县的华南城物流园、肥东县撮镇的合肥商贸物流园和长丰县的宝湾国际物流中心,其中宝湾国际物流中心的建成代表着合肥第一个5A级物流园的诞生。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汇集全国各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且集聚效应能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发展。
三、长丰县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且规划布局不合理。由于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长期的规划,长丰县农产品物流发展落后,规划布局不合理,不仅农产品的种类过度集中在受政府重视的草莓品种上,而且各个不同乡镇之间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也存在不平衡问题,阻碍了农产品在市场的有效流通。这种品种失衡、区域失衡现象不利于农产品物流产业的长久发展。
(二)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虽然长丰县政府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总体上物流建设还不够完善和先进。目前长丰县的农产品运输方式主要集中在小型或者中型的车辆上,而铁路运输、高速公路这些方便快捷的运输方式较少使用,导致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同时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比较缓慢。总的来说,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冷链物流发展缓慢。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它能够减少运输过程的损耗,延长保质期。而长丰县的冷链物流发展落后,导致了蔬菜、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大量损失,造成了成本高效益低的现状。
(四)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随着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加之农户分散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集聚地,导致运输成本、加工成本、储存成本等物流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收入减少,使得部分农户放弃农产品的种植或者是放弃远距离销售。
(五)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滞后。先进的信息平台能有效协调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沟通成本。虽然长丰县政府大力发展信息平台的建设,但毕竟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地区居多,短时间内进展较慢,物流信息化道路还比较漫长。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长丰县的宽带用户只有25万户,这只占长丰县全部农户的4.9%。
(六)物流人才匮乏。由于长丰县长期贫穷落后,缺乏对物流人才的吸引力,当地农户的知识水平也较低,人才的匮乏极大阻碍了长丰县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
四、长丰县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
(一)建立农产品物流体系。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进入市场销售的保障。长丰县的各级政府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学习国内外农产品物流领域成功的经验;在政策上和财政上加大对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协调控制辖区内的农产品市场,积极地促进农产品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加强对物流系统建设的重视;推进农产品物流系统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使农产品在进城的过程中做到产品质量标准化、物流水平专业化、市场销售制度化;长丰县各级政府应切实负责地深入基层,指导基层工作得到落实;鼓励长丰县内实力较为雄厚的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企业对零散的小企业进行收购吞并,以提高县内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长丰县各级政府需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大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乡村公路、桥梁、铁路线路,拓宽农产品运输渠道,确保农产品能够快速、便捷地通过物流系统输送到消费市场;另外,长丰县各级政府要重视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在辖区内建立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配送基地,为农产品进入市场前打好基础;尤其要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尽快使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在长丰县成为现实。
(三)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一方面长丰县需要调节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要大幅度地提升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在地方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生产出高品质、为大众所喜爱的农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现有的物流企业应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设备和管理经验,在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整合优化,以此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并逐步打造属于长丰县自己的农产品优质品牌,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奠定基础。
(四)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建设在物流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信息网络的覆盖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关键。在2013年1月,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选取了长丰县县城周围的几个村子进行了走访,共调查了40户家庭,而拥有电脑的家庭只有两户。经过调查发现,长丰县由于地广人稀,信息网络普及难度大,覆盖率低。加之农村家庭网络终端使用量少,大部分村民家中无电脑设备或网络手机,这加大了村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难度。物流信息平台可以为农户提供市场农产品销售和需求信息,农户据此分析行情以调节生产,尽量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鉴于信息平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地方政府应作出相应措施,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并置办网络设备,增强区域信息化应用能力,建立高效实用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
(五)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以专业化的人才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面对长丰县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已是时代的需求。长丰县应组织现有的物流企业,让从业人员定期到专业的物流培训基地接受相应的知识培训,对物流专业大学生采取政策鼓励的方式,支持刚毕业大学生深入基层,为长丰县物流产业发展做贡献;对于广大的农产品生产者,需要相关部门组织物流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物流知识科普,使农业生产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农产品物流知识,认识到长丰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发展长丰县农产品物流的积极性;对于长丰县目前的农产品物流情况,在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并将其合适的融入到现实生产中,为长丰县开辟一条高效、合理、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杰.哈尔滨哈达农副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2]鲍崇晔.索普集团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07.
[3]连茜平.降低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4]李道明.长丰县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
[5]李敏.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长丰县土地整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5.
[6]Charles C.Poirier,Stephen E.Reiter.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Building the Strongest Total Business Network.Pub Group West,2012.5.
[7]慕艳芬.福建省粮食物流现状及策略思考[J].物流技术,2012.12.
[8]姚茜.基于AHP法的食品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J].中国储运,2010.7.
1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产品物流相关设施及研究缺乏
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由于农村道路状况差,各种运输以及仓储设备和加工以及保鲜技术都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了较大的农产品物流损耗,不但延长了物流时间,还增加了成本。由于涉及农产品仓储、运输以及通信和装卸等环节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另外,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研究成果相对贫乏,需要进一步加快物流科研步伐,尽快地将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1.2仓储环境不佳
目前的农产品仓储条件有限,在很多地方缺乏相关的冷藏设备和技术,特别是缺乏鲜活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库房设备只能满足一般农产品储存,不能满足大宗鲜活农产品的储存之需。
1.3农产品物流成本高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物流速度慢,导致损耗率较高。据统计,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仅为5%左右,而我国果蔬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率高达25%~30%。另外,我国农产品的运输模式多以多批次、小规模的方式进行,导致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大。
1.4传统、封闭的自产自销型模式,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的发展仍不发达,传统的农贸集市仍存在县市、乡镇。农户选择将农产品运到集市上进行销售,这种模式虽然减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很多中间环节,并在交易完成后即可获得收益,但是因农户的资金、生产技术有限,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包装,致使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民不能得到较大的收益。
1.5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务的企业较多,但是专业的、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却很少,同时农产品物流企业资金实力比较薄弱,在物流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各物流企业之间缺乏系统整合,各自为战,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巨大的市场需求。
1.6物流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目前,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的现象十分明显。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会选择留在城市,服务工业物流,很少有物流专业人才选择到农村或城镇服务。此外,制约农产品物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最大障碍就是现有的物流人员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都不高。
2提高农产品物流水平的对策
2.1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现代农业要改变“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和“流通业”相互分离的传统产业思维模式,促进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流通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寻求产业链的最佳效益,逐步形成大农业、大食品、大流通、国内和国际大市场的新格局,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模式。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产品仓储专业化、农产品产地的道路、运输工具和车辆配套等设施的建设。为了降低农产品的损耗,应当将公路或铁路网建设推进到偏远农村,以实现公路、铁路、空运和海运的相互连接并加大对农产品运输和保鲜工具的研发力度。另外,加大农产品库房建设,为了避免农产品的乱装、混装、乱储存等现象的发生,应该实行农产品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2.2简化流通环节
实践证明,农产品流通若完全按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运行是行不通的。应通过计划、市场的有效调控,让农产品物流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发展。所以,国家一定要做好宏观调控,以各项政策、法规、制度和行业管理等方式,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应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运输企业及其他农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合作,真正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中间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实行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超市采购成本。
2.3提高农产品品质、重视农产品包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从农产品的生产到包装应突出自身的品质特色。要着力打造农产品特色,突出“绿色、天然、无公害、标准化”特性,提高其附加值。同时也要重视农产品的包装,要靠更好的包装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差异,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提升自身的价值。
2.4提高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物流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技术将农产品推向市场,要加强对农民信息化能力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要开发适合农民操作、适应农产品流通的物流平台,增加他们掌握现代物流的实践经验。将农产品推向网络,减少流通环节,将农产品直接通过物流平台,由农户与购买者直接对话,提高农民收入。
2.5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应加大物流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运输、物流管理、物流维护等技术和经验,同时要创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物流技术。鼓励销售公司或龙头企业发展商,设立销售网点,建立“实体店+网店”直销模式和“订单农业”模式,通过连锁经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及信息更新,并将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做到农产品编码、信息、设备的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物流竞争力。还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加快反应速度,让农产品物流能达到有效衔接。
2.6强化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领域人才极度匮乏,要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招生及宣传力度,改革教育模式,使高校学生掌握物流发展新动态,把握国内外物流科技前沿,以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另外,相关的实施标准也要提高,保证培育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充分掌握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技术,具备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
2.7发展第三方物流
我国农村主要是分散的农业组织,应对市场能力较弱。而发展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减少成本的投入,而且能使农产品准确安全地配送出去。为了提高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比重,必须创新物流理念,使现代物流观念真正走进人心。物流企业不仅要提供基础的物流服务,而且要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细分市场并拓展业务范围,通过创新、引进物流新技术,加速第三方物流发展。
3结语
农产品物流技术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物流企业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创新物流理念,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新动态,探索物流新模式,使农产品物流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利。
作者:付秀芝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田晓剑.农产品物流:破瓶颈寻出路[N].现代物流报,2015-07-14.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优化措施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蔬菜、生鲜等冷链物流的农产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且需求种类增多,这就需要冷链物流给我们提供更好的保障。但我国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每年有25%~30%的农产品腐坏是由于不规范的冷链物流导致的,一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产品损耗,同时还降低了产品收益。与国外的各项冷链物流的对比表明,我国的冷链物流还需大幅度完善,农产品的全程冷链还达不到从根源到终端消费过程,且严重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准则,急需完善和指导。
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
我国靠前的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5%,冷链断裂的现象严重。能保证从根源到企业的冷链,但不能够保证从企业到消费者的冷链过程,这是我国冷链行业的劣势。主要表现几点:
一是存在不规范的冷链物流行业。冷链物流的标准不统一,国家的惩治力度较低,大多数的冷链物流行业从一开始就违反了行业标准。不规范的运输方式,不卫生的储存场所,不符合标准的操作等,使其成本大大低于标准成本,严重破坏了冷链物流企业的市场,扰乱了冷链物流市场的秩序。
二是消费者对物流冷链知识淡薄。冷链过程是否断裂,食品日期与出厂日期是否一致,面对一样的产品,消费者大多数看重的是价格,而不是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不规范企业的发展,妨碍了正当规范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和扩大。
三是冷链物流投资成本门槛较高,需求具有不稳定性,资金回笼周期长。基础的设施设备的投资是一次性投资,数额较大,不是任何企业都承担得起的;标准的与不标准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价格战,尽管市场需求很大,但由于消费者对正规的冷链物流企业的相关知识的不了解,需求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就造成标准企业业基础设施的不到充分利用,投资红利等待时间较长,很容易师德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消磨殆尽。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中存在的题?
1.农产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是我国关于食品行业的安全标准的总法,但农产品的相关法律只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从整个法律体系来说,我国食品安全准则不统一,法律本身内容杂乱,标准的划分不明确,各个标准间有重复、层次不分明。另外,我国的消费市场比较混乱,一些不合格的个人作坊生产出的食品缺乏任何机关检验,却在市场大受欢迎,这无疑给政府增添了难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威胁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2.基础设施设备分布不均衡
冷链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主要体现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产品种类间分布不均衡,产销地间分布不均衡。其次,销地的数量多于产地的数量,这与我国农业生产的模式和流通模式相关。
三、优化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措施?
1.提高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
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的发展,必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使得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稳步进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冷链物流行业法律体系的构建,让行业的各项活动行为都能够得到法律的约束,同时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2.加大宣传力度工作,端正消费者的消费理念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市场的规范化也引领消费者向食品质量的安全化看齐,标准规范的冷链物流更能刺激消费,带动市场发展,很大程度对冷链物流企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促使正规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宣传演讲等方式宣传冷链物流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的益处,从而促使消费者从心理上自主要求正规的全程冷链的农产品。另外,还要对冷链物流行业中的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合法操作的宣传力度,详细介绍科学操作的具体流程,严格惩戒违法违规者,使从业人员在心理上抵制违规操作行为。
四、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运行模式、技术逐渐引入我国,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正在朝世界领先水平追赶。在部分特殊行业中,冷链物流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其在农产品方面的应用远远达不到业内平均水平。从宏观角度来讲,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在运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合理、成熟的运营体系模式,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模式,成为了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通,李思聪.中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4):73-75.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8:F76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is clear about some related basic concep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makes us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method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makes some analysis about the agriculture product logistics' running mode condition, and finds these running mode still exist problems of operation mod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information level, service concept and cost. And on that basis it propos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operation mod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upply chain, and gives some necessary security measures for model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e product; logistics; running mode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消费大国。在国内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绿色消费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农产品的分散化经营,使农产品质量水平与需求方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致使我国农产品面对一个非常庞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在国外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新一轮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国外的农产品已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这将使我国的农产品面临更大的成本、质量和环境压力,而且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模式仍不是很完善的。
目前关于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并解决农产品物流现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为农产品物流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农产品物流实践进行有效指导。
1 农产品物流的现有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推式经营体系,有批发商+批发市场+零售物流组织模式;二是近年来出现的基于拉式经营体系,一般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主体,有加工或流通型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
1.1 批发商+批发市场+零售物流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农产品批发中心,参与者是农产品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农产品批发中心是在农村集贸市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有两个层次:作为农产品集散地分布在农村乡镇的农产品集市中心,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批发者建立一个交易的平台;作为农产品批发零售地分布在城市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产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建立一个交易平台。其模式特点:
(1)从运作主体看,批发市场建设初期,大部分是政府行为,后期则是企业行为,政府对相关部分提供一些支持性的服务和监管。
(2)从参与者看,批发市场主要涵盖了农产品生产者、城镇批发商、城市加工商。围绕交易各方,出现了一系列提供各方面服务的中介组织。
(3)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存在差异,从简单的提供摊位到集中生产、运输、加工、存储、批发、拍卖和零售等一体化的企业化经营。
(4)批发市场可以及时反映市场需求和供给状况,但是中间批发商仍然对信息动态的了解程度高,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信息动态的了解程度低,中间批发商可能会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信息封锁。
1.2 流通或加工型企业+农产品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农产品流通或加工企业,作为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一环,它衔接了农产品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许多大型零售企业既有零售,又有批发,其加工配送中心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直接形成产业链条,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目前国内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这类服务的物流企业还很少。这种模式有以下特点:
(1)在供应链上,农产品生产者成为整个供应链的一环,销售或加工企业与产品提供者签订农产品的供应活动。
(2)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配送中心,再到分销零售商的整个过程中,已经有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来进行运作。
(3)这类企业一般都构建了物流平台、信息平台、销售平台、客户数据库和农产品数据库等,可以方便掌握各方情况,通过签订合同把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反映给农产品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4)农产品生产者的市场风险降低,但是由于这类企业对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包装标准化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农产品生产者的素质有较高要求。
2 现有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产品物流现行模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农产品运作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模式已经存在多种类型,但是生产者——购销商——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售市场——零售商(农贸和市场或超市)——消费者的模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这种运作模式还处在时间长、环节多、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层次上。在整个物流链条上,由于农产品未加工的鲜活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多环节的流通链条,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上,还是现有的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农产品的鲜销形式。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由于储存和运输的条件限制,物流不畅,加工能力不足,产销脱节严重,损耗比较大,这样也无形中导致农产品物流的成本提高。
2.2 物流成本高,价值增值少
我国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单户经营而不是通过有组织的农协会,农民对生产资料的购买多以分散为主,而且农产品的销售都是各家分散进行的。因此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差,物流成本过高。同时相对于单个农户而言,农协会可以利用经济规模效应使农产品在初期处理和流通加工方面实现价值增值,但这一点单个农户是难以实现的。
2.3 物流技术水平低,运输基础设施落后
“新鲜”是农产品的价值所在。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物流多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导致我国农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新鲜产品在运输和保鲜过程中遭受损失。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在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物流效率更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物流效率的提高。
2.4 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
虽然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主要问题是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再加上农村的信息队伍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不能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工作,的产品市场信息时效性差,信息质量低,无法真正起到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作用,使农民获取信息难度加大,成本加高,效果降低。而且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信息的识别分析能力较弱,生产决策的盲目性也比较大。
2.5 服务观念差
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核心企业还是以加工企业为主,相比较国外的零售等服务性企业而言,存在着对物流观念的理解不同。由此得出应该不断加强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改变物流观念,充分体现物流的服务属性。
3 改进的措施
通过对现有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模式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而随着物流向供应链的转变,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过渡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农产品的发展也不例外。这就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3.1 运作模式改进
3.1.1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运作模式
模式运作特点:在该模式下,龙头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能量,通过它的规划、指导、协调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证生产活动的稳定性,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由公司为农户提供支持,减少农户的市场风险。
模式的实施:这种模式具体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工企业与农户一般可以通过契约来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这样加工企业处在了供应链上核心节点的位置,它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成功。在供应链整合中,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交给了加工企业,有可能使加工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风险也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引入是供应链整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工企业必须根据供应链管理理论,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现实意义:同时加工企业还可以借鉴供应链成员合作方式中的并行工程,即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使农产品的质量、特性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加工。这不仅能使整个运作链条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产生附加价值,即便是最初级的生产环节也能使农产品的价值增值。在企业获利的同时,使种植者的技术和素质不断提高,无形中也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做出了贡献。
3.1.2 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运作模式
由于农产品种类的不同和以往农产品流通的惯性,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在供应时间、质量、品种上得不到保证。我们可以通过在供应链上的“零散的代收点”和“加工企业”两个节点之间加上一个物流中心,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完成供应链系统整合,把农民生产的分散的农产品集中到物流中心,然后由物流中心再统一配送到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配送中心还可以对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进行管理。此外,有一些生鲜农产品可以通过构建加工物流一体化的物流中心,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高效配送,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新鲜度与质量。
3.2 运作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3.2.1 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
我国农产品物流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在缓慢的进程中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运作模式的核心企业也经历农协会—批发市场—超市(加工企业)的转变。大型超市的经营模式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2.2 加强合作共赢理念
供应链环境下农产品物流运作必须注意相关的信誉问题。诸如:成员自身信誉建设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合作过程中正确运用合作策略,以建立信誉;在成员信誉上进行长期“投资”,保持良好的信誉记录;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关系,提高对今后长期合作利益的期望,以增强合作中的信任。同时应积极推进供应链的共同文化建设,从而形成使各成员都能遵守和维护的共同文化。另外还要协调好利益分配问题,化解内部的各类冲突,实现整个链条的价值最大化。
3.2.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相关部门只有逐步放宽对农产品市场限制,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而这是形成龙头企业的关键。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修建码头、仓库等设施,提供安全保险业务,保证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安全;实行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的相互联网,建立立体的交通网络。这一切是实现该目标的前提。
4 结 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运行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加以总结发现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模式还存在运作方式比较单一、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信息水平低下、服务理念不强和总成本较高等不足。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供应链环境下可以借鉴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并给出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俊发. 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J].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6(6):19.
[2] 罗其友,陶陶在. 以功能统筹观重构农业政策[N]. 农民日报,2004-06-04(15).
[3] 杨平.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运作新模式探析[J]. 商业时代,2008(5):16-17.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是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农产品物流不仅包括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而且包括信息链、资金链,农产品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给农户和企业都带来相关收益。
一、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新疆农产品流通方面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在“网上传信息,网下做交易”的初级阶段,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所需的配套条件和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尚未出现。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应用已成为制约新疆农产品经济发展的瓶颈。
1.信息意识淡薄,交易主体信息化参与程度不高
受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影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思想在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中根深蒂固。人们对农产品电子物流的认识不深,信息化的参与程度不高。电子商务形式上的虚拟性和目前国内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低,尽管电子商务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很多便捷,但观念上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主要是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交易,信息传输基础设施的搭建是否完备,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信息传播量的多少对于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疆的信息化程度逐年提高,但网络的建设和利用仍赶不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速度,一方面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都没有网站,能实现联网并能进行网上交易的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还没有专门针对批发市场应用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有些市场开发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现代信息技术仍未在批发市场中普及应用;有些市场采用传统的广播、板报等方式少量品种、价格信息;有些市场根本没有信息服务,更谈不上为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续的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市场信息的价值。
3.信息采集、整理、运行机制不健全,信息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新疆虽然部分建立了市场信息采集、的组织体系,但运转机制还不能与发达省市相比。市场信息怎么采集,谁来采集,怎么处理,谁来处理,怎么,谁来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同时信息采集对国内其他省市农产品信息涉足不多,而且没有专业的信息分析从业人员,市场信息质量良莠不一,缺乏实用性和权威性。
4.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
新疆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经营数量较多,但形式和内容大多雷同,缺少特色,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目前,除了个别有影响的网站外,大部分网站建设水平还不够高。涉农部门网站以宣传本地农业、政务信息较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较少。同时,部分电子商务网站,虽然设有农产品行情和供需信息,但很少市场需求的评价或预测,更没有指导各地农民种植、养殖情况的信息,市场信息分析专家的作用没有形成。
5.农产品流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较慢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在我国应用也是刚刚起步,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GPS技术、GIS技术、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等在新疆农产品流通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如算法密码的政策支持、密钥使用的标准、软件开发以及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等都是目前农产品流通信息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快新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1.增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意识
在农产品物流方面,应通过教育培训,来增强农民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市场经济观念。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方法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2.明确和强化政府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中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政府要在这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根据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建设方向、目标、重点,并具体落实相应部门提供服务职能。重点扶持本地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把农业信息工作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来对待。
3.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当前要着力抓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农民的素质提高两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信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信息质量意识、信息商品意识、信息产业意识,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文化素质,把当地农村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与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等农村科技工作相结合,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通过宣传、授课等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进行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教育和相关的培训。
4.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的灵魂是信息,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把农产品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并及时传递给农民,引导他们按照市场的需求从事生产经营,避免因信息不灵而导致农产品市场大起大落。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者、销售者计算机联网。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5.加强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农业 农产品 物流 冷链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273-02
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应大力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包括农产品生产、采购、供应、运输、贮藏、装卸搬运、包装、加工、流通、配送、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
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农产品物流具有以下特征①:(1)农产品物流数量巨大;(2)农产品物流对象具有鲜活性,物流组织难度较大;(3)农产品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4)农产品物流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流向单向性;(5)农产品物流具有知识跨学科性和技术交叉性。
一、农产品物流的价值
农产品物流的价值表现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
1.农产品物流的社会价值。(1)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经济的基础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产值在我国GDP中的比重相对较高,以广东省2008年为例,农业生产总值约占全省GDP的8.6%。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比例还要提高,以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农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1.8%。
农产品除可以直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以外,还为食品、纺织、化工、医药等产业提供原材料。大多数农产品具有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持续性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完善的农产品社会物流体系是解决和消除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2)农产品物流是农产品流通的前提和保障。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大国,农产品流通是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流通成本尤其是物流成本比重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为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很大,据资料显示,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蔬菜、水果损耗率分别在17%和11%以上。发展农产品物流尤其冷链物流是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的有效途径。(3)新型农产品物流模式可以改善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物流需要大量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方面运作。直销型物流、契约型物流、联盟型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物流模式,会催生和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农产品物流的大力发展还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4)农产品物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物流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域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益,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2.农产品物流的经济价值。(1)农产品物流创造时间价值。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存在的时间差可使其获得最大价值的实现,但农产品本身并不会自动弥合这个时间差。通过有效的农产品物流活动,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贮藏,可使大多数农产品实现全年均衡消费,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对农产品进行储存与保鲜,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商业价值。农产品物流可以大大缩短农产品物流的时间,可以加快农产品的周转,减少农产品物流损耗,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2)农产品物流创造场所价值。现代大农业的环境下,农产品用于自产自销的比例非常有限,农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通过改变消费空间来实现,其形式有三种:一是从生产的集中地向分散的消费地转移,如粮食由主产区向全国乃至国外转移;二是从分散的生产地向集中消费地转移,比如向城镇转移;三是由价值洼地向价值高地转移,如南方冬季产出的鲜花、水果等时令产品流向北方消费市场。(3)农产品物流创造加工价值。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特征就在于加工潜力大,价值较低的初级能产品经过一定的简单加工,如采选、清洗、分装、包装等价值可以上升数倍,如果进一步进行深加工改变其原有形态,如蔬菜、水果压汁保鲜后其价值还会上升。根据这一特征,农产品物流应围绕流通加工环节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应从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来考察:
1.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1)农产品交易主体多样化。农产品交易主体主要有自产自销的农民、农业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如流通协会、村级集体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流通协会是农民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的合作联合体。
农产品物流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公司+农户或基地型。农户按公司要求生产或农业公司自主承包农民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公司进行商物一体化运作。二是农户+农户型。农民自主分工生产与销售,农民自己组织物流作业。三是市场+农户型。通过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来实行农民与市场的结合,批发商组织物流作业。(2)农产品交易方式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外,还包括农产品期货、拍卖、订单等新型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手段也有所更新,不少地方开通了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连锁经营、配送和网上销售等现代方式也有所发展。(3)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正在形成。目前,县城商业网――集镇商业网――乡村商业网的流通网络基本形成,随着农产品零售市场渠道的不断拓宽和规范化,特别是超市农产品销售等新型农产品销售业态的出现及规模的扩大,使农产品企业化经营得到快速的发展②。
2.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现状。(1)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具备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参与个体和组织具有规模小、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物流专门化运作。(2)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农业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超市建立了企业网站并实现了联网,农村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多数建立了自己的网页,为农户和龙头企业产销提供了部分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但就整个农产品信息体系而言,还存在信息不集中、信息传递面窄、信息质量低、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3)农产品3PL服务还处于起始阶段。目前,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尤其是农产品收购与批发者仍然是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中坚力量,而专门从事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还很少,且企业规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除原有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主体如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外,民营企业物流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产品物流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4)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空间较大。资料显示,我国仅有20%左右的鲜活农产品使用冷链物流技术,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左右的比例,农产品在物流的过程中损耗严重。配合国家推进“三农”工作的政策,各地目前正在抓紧以冷链物流为主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如“上海名特农产品国际物流与交易基地”项目的建设,开发规模100公顷,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农业流通与冷链物流结合与发展的范例3。
三、发展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
1.加强农产品物流理论和政策的研究。目前先进国家目前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节上,大量运用运筹学和线性规划理论进行定量统筹,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和政策的定性分析阶段,供应链的各环节技术数量控制和管理还以经验为主,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加强农产品物流的理论研究力度。
农产品物流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投入大、回报率低、回收期较长,因此各地在政策农产品物流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分地区、分产品、分环节等具体情况,对投资农产品物流业的企业给予诸如土地使用、银行信贷、营业税收、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物流业。
2.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各地应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方向、目标、原则、内容、地位和作用等。广东省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蔬菜、水产和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突破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瓶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产业带和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3.创新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借鉴国外经验,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式主要有:
一是直销模式。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运行模式,所谓直销农民或农民团体将生产的农产品包装处理后,直接运送到供应消费地超市或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当前在全国15个省市开展试点,由中央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农超对接”项目就是这样一种运行模式。
二是拍卖模式。这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行模式,日本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要进入批发市场进行流通消费,主要通过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运作。
国内有学者提出“生产者―规范的批发商―农产品经纪人、中间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农产品物流理想模式,也有学者提出“以农产品批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协同”的模式。
笔者认为,不论哪种模式都应强调农民以合作社为主体参与农产品物流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服务层面上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组织专业化运作的优势,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率,在消费层面上降低农产品价格、改善消费环境。
4.重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高,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支撑,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复杂的农产品物流活动。
一是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畅通信息渠道。我国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渠道较为混乱,有关资料显示,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信息中有一半的信息属于重复信息。从国内农业网站的信息来看,多数网站信息缺乏高质量、时效性强的信息资源,为此有必要建立各省乃至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形成新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链、物流链。
二是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生产、流通等消费各环节信息连接起来,消除信息孤岛。通过EDI和POS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交换,通过GIS、GPS、Bar、Code、RF等技术实现信息的有效应用。
5.加大农产品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产品运输工具包括各式农用运输车的生产与开发;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其次是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与技术的投入。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损耗大、物流成本高,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冷链不完整、冷链配送运输效率低以及冷链技术设备陈旧落后等问题。农产品物流发展离不开冷链系统与技术的应用,应在改造现有冷冻冷藏设备、合理规划冷冻冷藏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及推广集约化共同配送、开发和使用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第三是各地根据经济发展特点适时进行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就是通过集中投资,依靠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等对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来实现其服务方式的互补,将农产品快速、高效地送到消费终端,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最终达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结合和统一。如山东寿光规划建设的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2009年一期规划建设主要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区、蔬菜电子商务交易区、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2010年二期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③
6.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已有经验。比如,美国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连接农产品供需的物流主体,包括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这些物流主体承担了全美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据此,我国应重点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经纪人、商、批发商等,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组织形式,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的规模化和组织化。
7.加强农产品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各地农业行政主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协调机制,大力扶持、资助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加强农产品物流教育理论的研究。在高校尤其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拓展设置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建立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量熟悉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运作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注释:
①张编.农产品物流与运营实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②黄勇,陈景旗.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
③黄昌宏.打造10万吨级农业冷链物流“航母”[N].现代物流报,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