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12 16:18: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业技能大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举办技能竞赛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技能大赛闭幕式校领导讲话稿范文3分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能大赛闭幕式校领导讲话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磐石市20--年度艺术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颁奖暨汇报演出盛典,旨在表彰一批素质优良、功夫过硬、成绩突出的艺术教师,激励广大教师重视和坚持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本领。这对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非常有必要,十分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受表彰的艺术教育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比赛付出辛劳的组织者、工作者和评审专家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在百忙之中莅临大会、给我们亲切关怀、热忱指导的市委、宣传部王媛部长、市政府谭洪亮副市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这次比赛,是对我市艺术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的一次大检阅,是为你们搭建的一个锻炼、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为你们提供的一个展示艺术风采、彰显专业技能的良好契机。
各学校对这项赛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教师深情创作、积极参赛。全市共有---艺术教师参加了比赛,经过严格评审,---教师脱颖而出。我们从获奖者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艺术追求,更看到了全市广大教师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看到了磐石教育的美好明天和光辉未来。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搞好艺术教育,是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我市从1988年就步入了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市行列,艺术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希望借这次比赛的东风掀起更高的艺术教育新热潮,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基的目标。
最后,衷心祝愿磐石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谱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技能大赛闭幕式校领导讲话稿范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五四”青年节,同时对本年度全区、全市技能大赛进行总结表彰,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所有的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向参加全市及全区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书画展的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为技能大赛做出贡献的所有指导老师、教职工和同学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校已经连续六年举办市级技能大赛,从20--年起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促进和检验职业学校办学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展示和宣传职业教育的最有效的平台。
近年来,在广大教职工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特色日益突显。特别是,我校从20--年底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二批建设单位以来,全校教职工齐心努力,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经过两年的建设,我校的三个重点建设专业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学前教育和以书画艺术为主线的特色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六月份,我们将迎来国家级示范校的全面验收工作,我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打好这场攻坚战。
职业教育注重“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通过技能大赛,让我们了解了职业技能现状,让我们更清醒的看到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也检阅了我们训练的队伍目前的实践教学水平,今天,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召开大会,对本年度组织和参加技能大赛的情况进行总结,目的是鼓励我们的青年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再立新功!
一、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既是促进学校加强专业建设,书画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办学成果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探索制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制定技能训练计划,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把技能教学常规化、制度化,把技能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技能测试、技能考核融入到学校的考试制度、评价制度中,逐步构建完整的技能教学、技能训练、技能测试的教学新模式。
二、认真辅导,无私奉献 ,成绩突出
为了争取我校学生在今年的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教务处、实训处和各教研室都精心挑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本次大赛培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其余精力几乎全部投入到大赛的辅导和培训之中。指导老师从竞赛项目、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到参赛选手的培训辅导与答疑解难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
今年3月,我校成功举办了20--年乌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12个专业的582名选手,参加了35个项目的比赛,这次大赛是我市中职学校历年来规模最大、比赛项目和参赛选手最多的一次比赛。获得一等奖的57组(计63名选手),二等奖108组(117名选手),三等奖的155组(163名选手),并从中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了自治区20--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今年的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是4月23、24日在包头市举办的,我校前去参赛的35名选手,参加了18个赛项的比赛,获得一等奖1组;二等奖 1组,三等奖4个。同时进行的还有“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书法、绘画、工艺品展”。我校报送的美术类作品62幅,书法类作品69件,摄影类作品10件,工艺品类作品14件。学生组获得一等奖13个,二等奖31个,三等奖48个;教师组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3个。这些荣誉证明了我校师生在全区、全国大赛上的比赛成绩逐年上升,说明了我校实践教学水平在逐年提高。
三、举办和参加技能大赛收获的经验和启发
1、赛前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营造浓厚氛围,认真做好宣传员动工作,要求各学科、各专业,认真组织,积极参与。为此,学校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专门负责大赛的组织、指导与协调工作。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生踊跃参赛,使技能大赛在全校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蓬勃向上、苦练技能的良好氛围。
2、以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技能竞赛制度,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我校技能大赛健康开展。我们要坚持一年一赛制度,建立健全大赛体制、机制,让技能竞赛成为师生技能教育成果展示的平台。通过大赛,为广大师生创设平台,让每个勤奋努力的师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要选拔优秀选手积极参加全区和全国技能大赛,去摘金夺银,为学校争光添彩,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要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我校教育发展水平。专业技术、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通过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把大赛做成企业发现人才的平台和学生事业发展的平台,不断完善我们实践教学的体系,使学生在学校能学到实用技术,与企业要求零距离对接。
老师们、同学们,希望各获奖选手以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进一步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希望广大学生以获奖选手为榜样,努力学习,钻研技术,苦练技能,争当能手,为校争光,为社会与发展做出贡献。也希望全体教职工,以受表彰的指导教师为榜样,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积极投身到学校建设之中,共同建设好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技能大赛闭幕式校领导讲话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今天是表彰20--年度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颁奖典礼的日子,心里非常高兴和激动,这也正是我院在积极倡导“职业技能立身”的一次体现。今天主要院领导在百忙之中亲自参加,足以说明学院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视。
学生是学院的根本,只有学生掌握了应有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并能学以致用,顺利就业,才能凸显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学院把学生发展始终放到首位,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面向社会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近距离了解职业教育、了解高职学生的平台。对于学院而言,它是技能与专业集中展示的亮点,体现了学院办学的水平,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实现岗位与所学知识的零距离的对接,有助于拓宽了他们的就业道路。
近年来,也一直在一线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我觉得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应该具有三种功能:第一是展示功能,第二是激励功能,第三是示范功能。通过竞赛项目可以展示高职院校的教学是否体现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展示职教特点,展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展示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果等。给予一定的奖励是对参赛系部和学生的一种鞭策,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应该说优异成绩的取得需要凝聚三方面的合力:学生刻苦训练、老师精心指导、学院激励政策。今天的颁奖说明学院政策的到位,说明学院认识的到位,说明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美国是世界上的教育投资大国,每年对教育的预期投入通常会占到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的7.25%左右。作为美国大学的领头羊,闻名遐迩的常青藤联盟(TheIvyLeague)的教育资源和学术声望更是举世闻名,不仅在美国国内声名显赫,而且也是全世界莘莘学子的求学天堂。虽然美国的很多知名大学(university)地球人都知道,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美国还有另外一种根基颇深、源远流长的高等教育模式――文理学院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
第―个问题:怎样理解美国的“学院”(College)
美国的本科教育大致分为三类学校。分别是:
1)综合性大学(NationalUniversity):比如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本科四年制,带有研究生院,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2)文理学院(LiberalArtsCollege):比如著名艺人王力宏的母校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College),同样是本科四年制,但却不设研究生院系,只授予学士学位;
3)社区学院(CommunityCollege):两年制,只授予结业证书或者转学的学业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这三种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呈金字塔状。恰恰相反,这三种教育模式在美国的本科教育体系中,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各有所长。只是培养人才的目的和肩负的社会职责不太一样。
第二个问题:大学和学院的区别
美国的文理学院是纯本科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顶尖的,文理学院与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一样,教育质量很高,奖学金资源十分丰厚。但是除了那些顶尖的文理学院,其余文理学院的国际声望往往不及综合性大学。
美国90%以上的文理学院都地处偏僻小镇,学校致力于本科的小班教学,没有助教(TeacllingAssistants),所有课程都是由拥有美国名牌大学博士学位的资深教授亲授,所以非常注重教学质量。文理学院的学术氛围浓厚,为以后想要读博士的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学识基础、学术眼界和非凡的批判型思考能力。
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育人理念不同。(比方说,作为顶尖文理学院的BowdoinCollege,从来不设置商学或者医学专业的,如果学生对于商学或者医学感兴趣,只能选择经济学[Economics]或者医学预科[Pre―Med]的相关课程。)文理学院不强调专业性知识的传授,这也正是文理学院的立校之本,即所授课程只强调一个“广”字。文理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力求塑造一个人的整体学识素养,并不热衷于传授学生一些具体技术性的知识,比如与金融、传媒或者会计等相关的课程。
文理学院的英语是LiberalArtsCollege,如果直接一字一句翻译过来,就是自由艺术学院。比起有些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更加重视并孜孜追求培养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很多人都明白,某一项具体技能或许较为容易传授,比如如何组装一部汽车。
但是,文理学院却把一个看似很难传授的指标――培养一个人的知识素养,作为其教育宗旨。美国本科教育的目的,看重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门职业技能,而是要培养一个有文化背景、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准的人才。
这才是美国的本科教育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本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
换言之,文理学院并不是要造就多少未来的工程师,而是要培养一个以后既可能做工程师、又可能当经济学家的“初模”。甚至可以说,美国文理学院的这种教育宗旨,是美国教育产业的精髓。
而且,美国综合性大学的教育目的,也往往和文理学院不太一样。由于国际知名度颇大,学生群体也较为庞大。比起一届只招收400多人的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一届最少要招收1200人。
除了一些特别富足的大学,比如常青藤联盟院校,一般的综合性大学能授予国际学生的奖学金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导致很大一部分国内申请者最后只能拿到一个Admission(单纯的录取),而不是Offer(带有奖学金的录取)。
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也是两个教育系统不一样的体现。和坐落在偏僻乡镇的文理学院不同,大部分综合性大学往往都坐落在各个大城市中。
美国综合性大学一些有名望和有学术成就的教授,往往更注重做个人的课题研究或者研究生教学。本科生群体因为十分庞大,教授们容易忽略本科生的基础教学。很多大学的导入性课程,往往都由助教(TeachingAssistants)来任。但是相应的优点就是,综合性大学的本科生只要本人愿意,在通过相应考试之后,也可以享受等同于研究生的选课待遇和研究机会。另外,综合性大学的校友职业分布,较之文理学院,也更加广泛、均匀。尤其是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校友网的力量不可小视。
第三个问题:大学和学院的相似点
虽然美国的文理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存在种种差异。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育人,从而对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所以两者也有很多相同点。
比如,一流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和私立文理学院的学费都相当昂贵,贵到往往不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所负担得起的(我入读BowdoinCoUege的那年,一年在学校的支出,包括学费、饮食、住宿、保险等,官方统计是44000美元,而且每年还要以2000―3000美元的速度递增。)。
所以有的人说,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教育是一种“贵族教育”。和私立的综合性大学一样,大部分文理学院也都是私立的。学校的经费(Endowments)往往来自广大校友的资助,而昂贵的学费也是一个间接来源。
关键词: 叙事教育 现代学徒制 应用
通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主要是使职业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协调配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学校到岗位的过渡。随着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行业企业人才现代学徒制的育人目标。而叙事教育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应用到现代学徒制教学中被高职院校作为新的研究对象。
一、对叙事教育的解读
叙事教育的使用源远流长,古代叙事以集体讲同一个故事的形式存在,通过故事传递实践和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叙事教育是集体经验的汇聚,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使接受者在故事中受益成长,在故事中选择人生方向。但是叙事教育在古代并没有形成系统概念、相关理论或体系,甚至发展至今,相对于教育叙事研究而言,与叙事教育相关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
(一)叙事教育的概念
任丹凤认为:“叙事教育就是通过叙事达到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警示自己也警示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
邱胜军等人认为:“叙事教育是通过叙述、解释和重构教育者和学生的故事、经验,达到教育目的和研究目的。”
我们以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进行描述和总结,叙事教育的指导者是人(如教师),通过对科学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重构,把其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主体经历的故事中,让主体(如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实现对概念或技能掌握的理解式学习;或者叙述、解释科学知识本身如果产生或形成的故事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
(二)叙事教育的功能解析
“叙事教育是一种注重价值观的教育,尽管为了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表达价值观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总体而言,叙事教育既是教育方法,又是教育理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注重在做中学。就课程而言,只有那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和需要实践的课程才适合开展叙事教育”。
布鲁纳提出科学知识的叙事教学法,他认为:“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叙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针对科学知识的教学也应该是叙事的,即运用叙事教学法传播科学知识。”
可见,叙事教育具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注重在做中学、可用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功能。
二、对现代学徒制的解读
学徒制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学徒制在奴隶社会时期就有了初级形态,我们所熟知的就是“父亲教授儿子”和“师傅教授徒弟”这两种。随着时代变迁,学校正规教育的形成使得学徒制被职业教育所取代,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近年来,许多国家在吸收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逐渐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胡秀锦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在继承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技能传授方式的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其本质是工作和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习者提供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经验积累和职业精神培养,从而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王振洪等人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邱胜军等人认为:“现代学徒制是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联合管理(招生、就业等),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真正做到实岗育人、工学交替,培养出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和学校为主要培养主体,特别重视知识在工作场所应用、注重学徒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学徒毕业时可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一种合作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现状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成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校企合作部分困境、自身运作具有社会效益与成本效率,能够兼顾企业经济利益与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双重目的的、极具优势的人才培养途径。
现代学徒制通过真实的职业实践(顶岗实习),使得“高职学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发生并促进学习,但是职业实践意义不局限于学习,兼顾更多的其他目标和意义。正因为如此,现代学徒制可以兼顾企业的生产目的、员工需求与为高职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三个方面。学校运作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学习和发展,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使得学习者投入实际,让学习成为社会实践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叙事教育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中的应用探索
据文献了解,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复杂任务解决能力等能力培养。同时,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视“学生”将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场所,在高度自主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实践经验与知识积累,并能在未来无法完全预计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将教育和未来工作相适应。尽管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于能力培养目标对于学生的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在学校教育为主、企业顶岗学习质量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对于以上提及的能力培养似乎没有有效的教育措施可以实施。
因此,将叙事教育引入现代学徒制中,如1.叙述师徒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学习和教学的共同经历达到教育目的;2.通过倾听、分析学徒的故事培养学徒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学徒提供个体化关怀照顾;3.组织学徒倾听他人的实践经验,并一起分析与讨论等,成为笔者新的研究尝试。
(一)培养教师与师傅的叙事意识
教师、师傅“会”叙事教育和“能”叙事教育是不同的,叙事教育是将教育意义放在特定故事环境之中,揭示教育意义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是无法通过概念、事实介绍简易阐述的。比如,师傅对于“那颗传奇的苹果掉到了牛顿的头上”这样的故事可以描述得绘声绘色,但是对于“牛顿”脑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这个故事在特定环境中阐述所具有的意义,是师傅要“能够”把握的。
培养教师与师傅的叙事意识,让他们善于对叙说的事件进行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在叙事过程中有意识地评估、选择和排列事件应遵循的逻辑;使用可接受性的叙事知识,保证叙事的似真性或逼真性,让叙事功能指向教育目的。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叙事意识
教育过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基本不培养学生的叙事思维能力,很多时候,学生仅仅是利用教师的叙事打发上课时间或者增加学习娱乐,不会窥见叙事背后的意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叙事意识,让学生认识教师课堂穿插叙事的目的,通过叙事为自己的人生体验提供解释和辩护,或通过叙事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内在知识的改组和改造,通过理解叙事,自我得以转化,眼界和实践认知得以转化,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长期浸润在知识的成果里。
(三)叙事教育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应用形式
现代学徒制是教师和师傅对在校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的培养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师傅在企业岗位上传授专业技能知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微电影、纪录片、微小说等多媒体传播的形式创设企业师傅在岗位上工作的相关情境,激发学生解读、分析、讨论、引导性提问,领悟岗位情境带来的深刻内涵。
教师和师傅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生产环境、人类经验的形成,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我反思,反过来鼓励学生对故事意义进行更好地阐述。
师傅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以日记形式反思自己工作的过程,并在案例讨论分析会上每位学生叙述自己的工作故事,由学生、教师、师傅一同讨论,分析岗位经验对知识的反作用及日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叙事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看微电影、纪录片、微小说、讲故事和写反思日记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深入领悟教学者的经验体会,不断分析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教学者与学习者都应该提高叙事教育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相互理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中叙事教育研究还很少,希望借此探索推动研究进一步推广,提升现代学徒制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俊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12.
[2]赵有生.姜惠民.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3]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4]向眉.布鲁纳叙事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
[5]任丹凤.对教育叙事和叙事教育的功能及意义的解读[J].教育探索,2009.
关键词优化课堂;学习路径;实践教学;系统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64-02
在开展房地产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目前房地产市场营销课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几经筛选后选择了一些教材施教,但在实践中仍发现教材及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了如下问题:① 教材内容“高大全”,样样知识点具备,但知识结构是零散的,相互之间无任何联系,知识深度不够;② 教师教学内容不能突出反应现实情况,所讲知识与现实无联系少,不能通过理论来研究现实;③ 教师教学观念以传授知识点为主,不太注重知识的起源,只是生硬的套用,学生参与程度少,只是简单的记笔记,背定义,无启发,无进一步指导书籍阅读;④ 班级授课制限制学生动手参与,至多在实训室进行模拟表演,无法从事真正实践活动,所获体验较少。实践教学过多演示和验证,缺乏真正的职业实践。这些问题反映我们的教学与目前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思想理念不相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深化中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教学。
关注学生成长,因学施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成长发展的要求来实施教学,才能使教师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职业要求,课堂教学才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体会,认为优化课堂教学应抓好如下环节:
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师教学模式
教师应不断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智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环境,师生共同创造活动。应努力革新教学方式建立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大力提倡创新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开放、方便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要充分考虑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等因素,为他们提供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的机会和条件、时间和空间,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其学习的潜能,促进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就是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经过努力都能学习好,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独立地进行学习,并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获得成功;要结合教学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习的书本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运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动脑,动口、动手结合起来,做到既动脑,又动手;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习知识和尝试、探索相结合,找到学生的学习路径,培养创新精神。
2坚持系统性原则,优化学生认识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地处理好横向和纵向,宏观与微观原则,使其构建为一个合理的系统结构,获得整体效率,所谓教学的横向系统是指由知识学习,智能发展,情意培养,品德陶冶,个性塑造等要素组成的对人才培养的和谐协调的系统。所谓教学的纵向系统是指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教学结构,教学评价,教学对象等所组成的系统,根据教育和教学目的要求,老师应协调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合理而和谐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把传授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基本策略,要把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把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学的中心,并注意各单元结构,课堂结构,及整个学科结构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使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是整个知识的结构,而不是孤立的,零星的知识。要知道,只有呈现结构状态的合理的结构,教学才能获得整体效应,也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3加快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1)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学校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当前发展的最新成果,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教材编写部门要及时推出新教材,广泛吸收新成果,职业教师要关注社会变化,积极而广泛的搜集教学新资料。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现实环境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本人在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即将本课程分为几个专题讲授,每个专题务必自成系统,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定要深入探讨,尽可能让学生去搜集相关材料,并能反应现实。例如本人在处理房地产市场营销环境教学内容时,如果按教材一般就是先讲营销环境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每一层次又可以分为哪些小的层次,每层次的具体内容,这种学习对学生只是徒增了几个概念,并无实际意义,本人认为讲房地产营销环境必须深入到当前的现实环境,可以讲次贷危机,国家投入贷款计划,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则要求他们找相关书籍阅读或相关网站,剪辑关于房地产方面专栏。
4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现代工业心理学和工程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技术工人在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等,除少数属纯科学技术知识外,多数都可以划归到工作经验的范畴之内,即工作过程知识。中职学生的工作过程知识必将来自于社会实践,只有用丰富的社会实践才能弥补知识功底的贫乏,这一点在我校受到极大重视,我校已成立了专门的实习教师队伍,每位实习老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每天都要求去三个实习地点进行指导,定期走访实习单位,总结实习经验,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如下方面:
1)要坚定不移地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多练,研读分析探讨对于中专生来说难度有些高,可以适当做,但不可能整个学期都这样,我们还需要他们亲自动手,真正做出一些作品。如本人在讲述房地产策划一章,可以给出一个具体楼盘的策划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到结束都需要策划,让学生真正明白“运筹于帷幄之中,胜行于千里之外”的内涵。同时又要求其到实地考察,寻找现实楼盘,模仿案例对楼盘进行还原,重现其策划要义,做出该楼盘策划书。事实证明学生完成效果很好,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多方面能力,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对房地产市场环境认识分析能力,拓展课外阅读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在房地产产品一章,可以指导学生楼书设计,房地产产品拟名、广告语的评选、户型设计,等多种实践活动。
2)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增长学生见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反映了老一辈就非常重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对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是永恒的主题”的时代,对于我们的中专生来说,更要求他们有一颗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许多外地生来广州后,不懂得利用广州特有的优势去开阔自己,总是把自己囿于一个小小的圈子里过着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其实,对于学习房地产专业的学生,尤其应知道房地产行业是第三产业,将来工作要与许多客户打交道,要能与客户制造话题进行沟通,这就要求老师、学生把课堂迁移到学校之外,我们学校房地产教学部在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对新生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其中一个环节是滨江一日游,先带领学生到滨江东进行楼盘参观,到中大北门后,讲解著名学府中山大学,并让学生感受大学氛围,然后花一元钱在中大码头乘船至芳村,在船上一路欣赏两岸美景,一路讲解广州风土人情,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观摩了楼盘,还让学生对广州有了认识,开阔了其视野。另一个环节就是请优秀毕业生来讲工作经验,让学生对这一行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效果很好的实践课程。除此之外,本人还通常建议学生利用周末乘坐免费楼巴去新盘参观,到黄花岗科技图书馆听岭南大讲坛的公益讲座,去二沙岛看美术展览,如有房博会则尽可能帮助学生拿到票去参观,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不断利用现有资源感受外面世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多方面提高自身修养,让学生有学习动机,爱学,乐学。
5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使教学目标更加优化
曾在我校招开的房地产企业招聘座谈会上就有专家指出,寻找一个与房地产企业接轨的学校或者培养基地是他们的目标。如果说专家的目标是企业办学校,那我们应当可以成为企业所希望的学校,通过企业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更加明确有关课程的学习目的,学生更能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力度,同时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经验技术,获得各种职业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深对职业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本人在与广州开物物业管理企业的人事部经理就此问题讨论时,他们就提出了希望在下一个年度我校招生时专门招一个开物班,专门按照他们的要求有针对性培养维护广州亚运会各项电力设施的物管人员,等毕业实习后直接上岗,这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这将使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这同样也是今后我校教学的一个研究方向。
6寻找学生“学习路径”,优化学生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增加,职业学校学生质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所需要的一定素质的劳动者,他们具有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健康身心素质。但对中职教育来说,尽管已经有了多年的办学经验,但在学生评价上,除了增加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工种的等级鉴定以外,其他方面基本沿用了普教的做法。而这种评价方式仍然是学业评价的指导思想,无法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核,无法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缺乏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伴协作意识和团体精神、职业转岗和职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在极大程度上不仅制约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因此,改革传统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教师一般都是通过了高考之后工作的,已适应了应试教育这一做法,擅长于总结、归纳,记忆,考试,是学校里的好学生,但不可否认,读死书的现象比较多,实践能力欠缺,创新性教学方式不够,而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恰恰是被考试选拔下来的淘汰者,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考试能力与技巧,但他们身上一样有其它优势,我觉得中专生心理层面比较细腻,观察力较强,思维较活跃,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是承受挫折这方面,不会对自己要求那么完美,容易满足(现代社会表明这样的人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说明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路径”存在很大不同,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所要学的知识不是对应的。教师所认可的优的标准与学生心中的标准是不一致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我认为当前我们必须深入调查寻找作为职校学生的学习路径,采用一种不同于以往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够以他们特有的接受方式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商继东主.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
[2]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实效.
历史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侯在恩教授早在1986年便提出美容医学要跳出传统的医学分科,并有了开展系统美容医学教学的设想。1987年,他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开办了中国首家美容医学中专班;1993年4月组建美容医学系,招收大专生;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已有两届学生毕业;2004年将更进一步开设“本硕连读班”(七年制)。
当年侯教授倾尽全力办学时,可能还无暇想到,他不经意间正创造着不仅在中国,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美容医学高等教育。侯教授的壮举被列入1998年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世界首创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创始人金奖”。
为什么一定要办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呢?侯教授认为,这是市场推动了学术行为,当时美容市场的混乱局面强烈呼唤学术界用先进的理论和实际行动来加以引导。
侯教授起步时并非一帆风顺。1986年,他在考察了日本、法国及国内的美容教育后开始设计课程,当时这个举动有点像天方夜谭,学术界并不完全理解认同,甚至有些师长们也认为此举有些不务正业。其中有个小插曲:上美术课时,学生们背着画夹在校园里写生,就有人嘀咕,哪有医科大学生学画画的,简直误人子弟。
但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令人欣慰的不仅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更有近年来国内外同行的认同和全国各地院校的效仿。
界定・第四医学
美容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医学概念、整体学科概念。
现在,人们已普遍接受了“第四医学”这一概念,而“第四医学”就是“美容医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著名美容专家鬼土冢教授于1995年提出的,在理论界曾引起强烈反响,而其重要论据正源于侯教授在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设置。
当我们谈起某项美容手段时,往往会习惯性地想:这是“生活美容”还是“医学美容”?侯教授则在学术上为“美容”做了这样的界定:“美容”包括所谓“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学术上属医学范畴。
侯教授指出,“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提法事实上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是不科学、不严谨、也是不准确的。在传统纯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分为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大医学体系。而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健康概念也被重新定义:除肌体上的健康外,同时也要具有心理、社会适应上的健康,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健康人。正是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决定了美容属于医学范围,因为美容解决的正是人们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问题,它虽不同于传统医学,但同样是“救死扶伤”――治疗的是人心灵上的伤病,所以必然属于医学范畴。
分科・五大系列
美容医学作为新兴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因其具有学科理论交叉的特点,所以要建立新的体系必然要脱离传统的学科设置、摒弃既往临床学科分科过于繁杂的不足。
经过几年的探索,侯教授寻找到一个共同的依托点,那就是行医手段。以此,他将其总结为5大系列:
以手术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手术美容学;
以药物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药物美容学,其中包括中药与西药,中药项上尚包括药膳;
以物理方法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物理美容学,包括时下常见的香熏、激光、磁疗等;
以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按摩、气功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经络美容学;
以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而达到美容目的的学科为健身美容学。
这五大系列已涵盖了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全部项目,并具有概括性、开放性,就是以后发展了什么新项目也能纳入相应的体系内。现已由侯在恩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做为《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正式出版了这五大系列教材。
目前,这一学科体系设置已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广泛认可,从而也奠定了“第四医学”的理论框架。
现在
“现代美容”新理念
为提升美容市场品质,并区别于以往的“生活美容”,侯教授于2000年8月在涵盖了生活美容与医学美容的“大美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美容”新理念,那就是要培养懂医的美容师。
美容师的工作确实与医学相关吗?侯教授说,美容师并不等于医生,但必须要有医学背景。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能体会到:根据学术上对美容的定义――在人的肌体上直接进行的美化性运作,从这个角度看,包括美体、美发、面部护理、按摩等都要触动经络,这就与经络美容学有关;而护肤品、彩妆、美发品等化妆用品要渗透皮肤、毛发,在广义上属于非处方用药;化妆则比较特殊,但彩妆产品同样会渗透皮肤,而且化妆效果也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这就涉及到医学心理学。
而美发师看似纯技术操作,但实际上现代美发已是“护发”,首先要确定发质,这就用到了医学的诊断原则;再根据顾客的发质状况确定处理方法,相当于开处方;最后才是进行技术性操作。这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但正如外科缝合技术来自于缝纫技术,其大前提却必须在医学指导下进行。侯教授还引用了一段学术史上的趣闻:外科手术的鼻祖据说就始于理发店,现在美发店门前常见的红白蓝三色灯柱,其中红色就代表血液,而白色代表绷带。
在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美容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全力支持下,侯教授已先后在广州、中山和上海等地开办了现代美容专业中专和大专班,并在澳门特区举办了现代美容师培训班,获得了极大成功。现在,侯教授正与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筹办“美容医学职业技能专修学院”,全面培养新型的符合现代美容人才市场需要的“懂医的美容师”。
将来
下一个目标:办大学
大力推行“现代美容”理念、培养懂医的美容师,是侯教授始终不渝的信念。
他在去欧洲考察时发现,那里的美容院都像诊所,美容师都有医学背景。可以说,在美容医学实践上欧洲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因为美容医学高等教育理论的提出,使中国在理论上是先进的、富有的。欧美同行对此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关键词: 加拿大教育 高度 宽度 深度
加拿大的教育制度与亚洲的国家及地区有相当的差距。加拿大的教育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宗教的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灵活的教育机制、宽松的育人环境,再到注重个性发展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是经过西方文明精心构建的立体化多维度的网络结构,极尽全力营造着人与人间、人种与人种间的、民族与民族间的的平等、民主、自由、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
一、高度
北美发达国家加拿大国采用三级政府制,分为:联邦政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联邦政府主管与外国交往的国家层面的事物,如国防、外交、移民和规划、银行、邮政、刑法,等等;省政府的管辖范围宽权力大,如经济、教育、卫生、农业、交通、环保和市政,等等;地方政府则因地制宜,负责警察与消防、水资源、公园和地方交通,等等。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教育事业由各省直接管理。全国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全国人口3000多万,共有大学89所,学院900多所。加拿大政府规定,凡是年龄在6至16岁的未成年人必须接受教育,完成这期间的教育后相当于中学毕业,且这是义务教育,也就是说,这期间拥有居民或公民身份的学生是不必支付学费的,而所收杂费也非常低。加拿大全国人口不过3000多万,不到江苏省人口的一半,政府一年向学校拨款140亿,学校自己创收140亿,外加各种民间的捐赠,立法上规定对教育的资助可抵销税收,三方力量支持学校办学。政府对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再教育资金,再教育可以是新的职业技能培训,也可以再深造读College甚至University,学费由政府买单。因此,加拿大国家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经济繁荣时教育低迷,经济不景气时教育繁荣。
二、宽度
(一)灵活的教育机制
College的学制有1年、2年、3年,1年制是针对有专业工作经历的学员,通过1年的培训拿到一种类似于国内专业技能证书那样的上岗证,这一类的学员大多是成人;2年制的学习对象是针对没有专业经验的学生或社会人士,学习内容主要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是部分同于1年制的专业技能学习,1年制和2年制的出口对应岗位都为技术员;3年制的课程内容相对2年制的要深入一些,理论知识的要求要高些,3年制的毕业生既可以直接工作,又可以继续申请深造读University。在就读过程中,2年制的和3年制的之间双向都可以申请变更。在College,学生宽进严出,一年级的学生流失比例是相当高的,基本都在30%―40%,这被视为正常。学生流失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读不下去了,有的是改专业了,有的是找到好的工作了,有的可能是没钱了,等等。在University of Toronto,校方始终保持学生的毕业率在50%左右。据统计,College和University的学员毕业后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即专业对口率仅占30%左右,在加拿大人看来,这很正常,因为当地人多把大学学习看成是人生进修的一部分。
(二)宽松的育人环境
这里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一座大楼可能就是一个College,师生的一天的活动都在其中。大体的布置是一楼是自习生活区,动静有别,一边有食堂、商店,甚至有小型超市和随处可见的自动售货机,另一边有宽敞舒适的图书馆、电子图书室、开放式的阅览室(跟国内的有很大的不同)、三两小桌围合的小岛式的自修学习场所,桌边都安装有电源插座,学生可使用电脑无线上网。其他楼层则按专业分布,专业楼层上又设有专业的小型图书馆、教室、专业实训场所和在媒体教室等,整个大楼内听不到上下课的铃声,大多课程是两小时一排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强,上厕所无需请假。在课程选修上,每学期的课程选择都是多样的,一个专业可包含多个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时间选择专属自己的课程。若某个课程学不下去,学生则可以选择中止学习,下次重新选学。学制3年的,可允许申请延长到5年甚至9年来完成。从小学开始,班级中不设班长这个职务,学生的成绩属个人隐私,不能在班级公布,班级中没有“好生”“差生”的区别对待,人人都是平等的。
(三)广泛的教育内容
加拿大教育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远程教育又有课堂学习。在加拿大,除大量的学历教育外,非学历教育也是一支美丽的教育奇葩,如非学历远程教育为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应用技术知识方面的教育,开设非学分的各种课程和专题讲座,供不同对象选用。如有为家庭普及电脑而开设的电脑维修课程,有为家庭妇女开设的妇幼卫生、家庭花卉、庭园布置、烹调技术课程,有为新移民开设的英语、法语、加拿大历史地理课程,还有为农场主和农场工人提供的植物栽培、机械维修、饲养技术、病虫害防治课程,等等。
学习内容宽,中学生的学习内容除包含公民基本素质18门必修课程外,还涵盖理发、烹饪、做面包、插花、缝纫、家用电器的使用和维护、房屋的修缮、如何做父母及喂养小孩、如何经营管理小卖部等在内的100余门选修课程。学生在高中期间需完成4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在学校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或去社区做志愿者,以锻炼各种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协调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课程设置广,有学术课程、开放课程,可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三、深度
(一)学习志向早制定
学生学习志向的确定深入到高中的专业方向课程选择上,大学课程在高中后期的交融过渡,强调高中与大学不同阶段学习通道的搭建,高中最后一年就可读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至于选多选少、选什么课,个人则根据自身能力自由选择,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设定门槛。
(二)育人尊重个性
区别于国内单线的专业课程结构表,加拿大的课程体系表更像是一个多线的城市交通地图,学生的学习循着这样的轨迹:同一起点站上车,中途可以转车多次,最终到达的目的地也是多样的,这是多元文化多元制教育的具体体现。加拿大人认为: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枫叶,人也一样。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尊重个人发展。教师可根据所在行业发展的趋势,个人拥有的专业项目培训机会,向校方提出培训要求,经学校董事会研讨通过的,则学校出资培训老师。
(三)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加拿大网络事业发展较快,与政府重视网络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加拿大联邦政府先是推出了“连接加拿大”的上网计划,1999年3月又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网络”,使学校教育、图书馆和各信息中心连成一体,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在2004年加拿大从中央到地方实现全面上网。“连接加拿大”和“网络教育”这两项举措必定为加拿大在新世纪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如今,加拿大平均每4个学生就拥有1台电脑。全国上网的大学生比例高达100%。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加拿大目前有50%的家庭上网,加拿大人平均每周上网5个多小时,高于美国的4小时。加拿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即有网络课堂(网上黑板),网络课堂设有班主任留言板、公告栏、学生论坛、教师在线、家长空间等,学生可以查看老师的课案、实训申请与要求、下一节课程的安排与选择,对课堂进行评价,师生作业交流答疑辅导,等等,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子女的近期情况,监督学校的教学组织与安排。“Distance-learning”(网上学习)已经是学生和社会都接受的现实。
综上,加拿大的教育体制是一种充分尊重个性发展,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主动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在小学和初中注重愉快学习,在高中和大学注重专业技能学习,而网络教育推进了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这张多维度立体化的教育大网从多方面多角度呵护着加拿大人的成长,为加拿大的鲜明特色“双语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存保驾护航,推动着这个年轻而富有强大生命力国度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立项;实施
创新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创新、协作和钻研精神的平台,是学生展现自己、积累经验的舞台[1]。当前,在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发展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深入教学改革。如何利用好学院有限的资源开展好创新实践教学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创新实践教学的立项
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活动,首先要立项,一个好的课题立项不仅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而且有利于拓宽其学识面,提高其核心竞争力[2]。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带领同学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立项问题。
1.1 准确定位
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经常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创新。此困惑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出于对“创新”的误解:一是,把“创新”与“创意”混为一谈;二是,一提到它就想到科学的创造发明;三是,认为凡开创一项新项目就是创新。德鲁克先生曾说:“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科。”创新必须基于务实的基础之上,才会是有效的创新[3]。而在校开展创新实践有其特殊性,应基于立足于学生的学识水平这一“实事”和基于实用型的创新,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一味地追求“高大上” 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
1.2 紧扣教学
无论是开展理论教学还是开展实践教学,归根到底,其目的都是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确立未来职业目标,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素养,提高专业和职业技能,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创新实践教学不能游离于专业教学之外。应以创新实践教学为手段,帮助学生认知每门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激情。
1.3 激发兴趣
兴趣是动力。如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感官冲击,突出可行实用、眼见为实,不至觉得虚无缥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目的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实践以实现其加深对本专业的感性认知,帮助其明确学习方向,同时对其他学生起示范作用。
1.4 突出“三创”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创意是创出的新意或意境;创业是人们创业意识产生之前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作为校园教学主要支柱之一的创新实践教学,“创新”是教学的属性之一,“创意”才能激发学生从事创新实践的激情,开拓思维。“创业”是其教学的主要归属之一。因此,在校创新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为出发点,普及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观念,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意创新意识、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勇于开拓的创业者。
2 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
2.1 突出主体,健全导师制
虽然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传统的课程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是占主导地位,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创新实践教学,能从行动上打破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通过网络、团体间的讨论与合作及向任课老师咨询来确立实践目标、实践方法、实践反思、知识产权保护及研究报告撰写等。让学生在接受引导的过程中,深度思考、活跃思维,又能静下心来做创新。
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技术与非技术问题。如何行之有效地快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那“画龙点睛式”的指导往往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若不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或指导不当,有时会使学生迷失方向、挫伤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为此,要建立和健全导师制,让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不至盲目或无所事从,给学生铸造一个坚强的技术后盾。
2.2 转变角色,客观评价
在以往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被摆在课题实现工具的位置,大都只是按教师的意图行事,束缚学生了他们的思维与手脚。而创新实践教学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与手脚从各种人为束敷中释放出来,转变角色使学生由参与者转变为策划者、组织管理者和学识竞争者[3]。
在创新教学接触的学生中,大部分能理性地对待创新实践活动。但也有些同学对创新成败无所谓,有的实践后则过分看中成败,做得不理想就自我或小组成员间相互埋怨。为此,讲评要少看结果、多看过程,客观并体现激励性,提高同学对实践教学认同感和参与度。
2.3 基础为本,植入竞技
“万丈高楼平地起”。创新实践教学也要规划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功能,尽量避免“高大全”一定到位。如2016年,由笔者指导同学开展的创新实践项目――人体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参加“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及之前的省赛,均荣获了不错的名次。这一结果的取得无不是基础为本,植入竞技的体现。首先,指导同学们做出能检测血压、体温、心率、脉膊@样一个只能实现简单功能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同学们加入防走丢功能、PM2.5检测功能、GSM短信提示与一键呼叫功能;之后再引导学生加入血糖,无创血氧,尿液以及心电、吃药提醒和娱乐等功能,就这样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创作出了“人体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在该课题的创新过程中,同时引导多组同学同步实施,植入竞技,对各组在各个步骤进行评比,以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强化创意挖掘。当然,引入竞技模式,只是手段非目的。
2.4 团队组建、培育协作
创新团队的组建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团员间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能实现大家在知识与观点上的分享。它组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成败。一个好的团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个欠佳的团队,相互推诿、相互埋怨现象严重,难有所作为。对团队组建笔者认为可遵循以下几点:
一是,尽量避免强强联合。通常认为,强强联合是取得好的效果的保证。根据笔者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经验来看,在创新实践中,若强强联合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思法太多且相互不让步,突不出灵魂组员的作用,协作难。其结果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讨论与意见的统一上。如15年笔者选出二组同学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相关同学的强烈要求下,组建一组他们认为的所谓强队和一组弱队。强队用了近两天的讨论与意见统一,把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一股脑儿上,结果在编程调试时发现方案有致命缺陷,想翻盘重来,但时间已不允许,其结果不言而喻。而弱队定位目标低,根据核心组员的建议,以实现基本功能为基础,稳扎稳打,结果还顺利地做出了拓展功能,取得了省赛一等奖,这现象在创新实践教学不是遇然。
二是,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毋庸讳言,高年级的创新组员参加创新比赛等活动较多,拥有较丰富的创新经验,这是低年级学生暂时难以企及的,而低年级组员的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却是高年级学生所缺少的。因此在组建团队时,从解决实际创新技术问题入手,以关注创新团队组员新老人员交替等薄弱环节为着眼点,采取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不断发现与培养苗子,全方位、多途径地来培育创新梯队。
三是,F队为重,培育协作。无须讳言,因每个同学知识的局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观点的相左而产生碰撞,这时候需以团队为重,以创作为主,全身心投入,充分尊重队员意见,聚集团队智慧,将之充分发挥,创新实践活动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3 创新实践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成效明显:连续6年申请下“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的总决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全国总决赛(电子类)” 及“建行杯”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均获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