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政治课的本质

思想政治课的本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2 14:52: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政治课的本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想政治课的本质

篇(1)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辞海》对“人格”一词的解释有三层涵含义:一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现代汉语词典》把“魅力”一词的解释为“极能吸引人的力量”。众所周知,教育是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尚和最充分的艺术。因而,教师和其他职业从业者相比,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者的人格魅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显然也不例外。本文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酿就的以政治性为本质规定的人格魅力,它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信念、情操和才气、能力、气质和性格、教养等各方面感染力的综合。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从天而降的,恰恰相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即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方式影响下,塑造自己的内在素质,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境界。当这种精神境界投射在思想政治课教师身上时,就反映了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特点。具体而言,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规范性。毋庸置疑,每一个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符合自身专业的特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特色是传授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必然具有规范性的特点。二是教育性。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强的教育性。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是学生政治上的指路人,更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者。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人格的“模板”。三是示范性。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的“模板”,必须严格要求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否则,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言传与身教的背离,既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又影响着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威信。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众所周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换言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又被思想政治课要求所决定。我们知道,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富含理论性、政治性和思想性三个特质。而且,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交融、高度统一地整体。有人认为,中学政治教师应兼具政治家、学者、慈母和创业者这些社会角色的人格魅力。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标准似乎有些过高。试想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能达到这样的标准吗?那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到底需要具备哪些特有的、核心的人格魅力?显然,对这些特有的、核心的人格魅力的追问实际上是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本质规定的追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以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所特有的、核心的人格魅力应包括三方面:

1. 特定的学科的价值信念和真才实学。思想政治学科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思想政治课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角色特质:一是要拥有坚定的学科价值信念和认同度。思想政治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反差是经常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反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书本正确,现实滞后;二是实践发展,书本滞后;三是书本一元,现实多元;四是书本抽象,疏离现实;五是书本简单,现实复杂。[1]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的常识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相应的思维方法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它为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为人标准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课通过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解读与宣传,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课的这些特殊的价值特性,决定了教材不可能承载如此的内容,因此,政治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学科的价值,坚定学科信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高度地热情投入到学科的价值追寻中,才能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2. 拥有真情实感的爱心和开朗宽容的性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教师的工作性质和逻辑就是不断的教导和启发学生。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和爱心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和情谊吸纳整个人时,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阻碍将大大降低。

篇(2)

一、引言

职校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职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很大阻碍作用。实际上,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一方面强调的是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但课堂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导致教学目的无法顺利完成,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二、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1. 教学观念落后。首先,要明确职业院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国家为社会持续的输送人才,同时学校的培养目标要和社会主义人才战略目标相匹配。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本科思想政治理论关注的是知识的理论性,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关注的是知识的应用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不是掌握知识的理论内容、系统体系等。然而,在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具有相当多篇幅的理论教学,大多是采用本科教学模式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职业教学的发展时间有限,教学带有很明显的模仿痕迹,丝毫没有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特色。

除此之外,目前职业院校政治教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而本科政治课堂中要学习原理、政治经济学等内容,这些是职业院校政治课教学中所不具备的教学内容。因此,现行教材一些观点在职业院校里很难讲通,因为职业院校学生不具备这样的基础。目前最重要的依然是摆脱本科教学的影响,而探索一条符合职业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

2. 欠缺教学话语。目前,编制职业院校课程教材的专家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本科院校,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不是太熟悉,依然按照本科学生特点进行课程编写,内容侧重理论体系,而对职校学生来说其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很多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尽管教学过程中不会照本宣科,然而要想完全跳出教材去讲解依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法掌握教学话语权,从而对本科教学向职业教学的体系进行转化。

3. 教学形式落后。一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形式具有滞后性,和当代形势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且没有吃透教学规律,大多数是直接“一刀切”的常规灌输式教学模式。职校思想政治理论系统课程中包括思想道德、法律基础、思想等理论,实际上思想品质课程和概论课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培养其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而后者注重的是政治性和理论性。假如教师仅仅把课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做到真学、真用,更不用说如何让理论联系实际。

4. 教学实践单一。教学实践是思想政治课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点,是理论大众化推广的重要方法。目前来说,很多职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仅仅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衔接。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要占用很多的教学实践,比如说开展社会调查,教师要先选好题目,然后撰写方案、课堂培训,最后还要对调查的过程进行监控,对所获取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此流程下来一个项目起码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甚至一些项目时间会长达一年半载。一些学生由于其他专业课的压力比较大,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太高涨,一般是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搜索出来,如此以来就完全丧失了开展社会调查的意义。除此之外,实践形式比较单一,学校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大多是通过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析,然后范围局限在校园内,社会上的调查活动寥寥无几,其中隐藏着教师对于活动安全的担忧,以及经费等问题的困扰。

5. 教学研究薄弱。教学研究比较薄弱是因为纯学术的研究项目要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和教学问题研究遇到的问题是一致的:一是能够帮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规律;二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其自身素质能力。现阶段,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研究方法单一以及研究取向功利,其中研究领域方面是指教师仅仅讲授课本中的内容,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本身的内容拿出来进行研究,而忽略了教学和大众化问题的结合,因此产生教学思路的局限性;研究方法单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来来回回就是一两个,从结果论上分析无法做到有效地解决问题,说明其理论水平不高;最后,一些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过分的注重实用性、功利性,而导致研究急功近利,因此而产生一些教师为了评选职称而故意违背学术研究的规律性,这种情况下获取的研究成果欠缺一定的理论价值。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创新思考

1. 对思想政治课重新定位。从现阶段来看,职业院校对思想政治课的定位有误差,需要重新定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及整体性,因此导致其理论性太强,而丧失应用性,学生听起来也感觉十分枯燥乏味,这一点和职校教学的针对性特点背道而驰,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要针对以上问题,把握职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钻研,教学课程设计尽量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特征,把握思想政治课的规律性,寻找一些贴近于时代、社会、生活以及学生自身的教学内容,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设计,把教材知识转变成教师自己的教学知识,牢牢把握教学目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把丧失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

2. 对常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给予教学评价足够的重视,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检验的重要阶段,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在根本上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帮助学生逐渐转变成对社会有价值的技能型人才。换言之,思想政治课就是帮助学生,使其“信”和“行”统一起来。具体分析,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是要把握学生综合素质的特征,把学生的日常理论考试和行为规范进行结合,把常规的仅仅利用单纯的考试作为教学评价,转变为多样化、系统化以及规范化的教学评价,这样对职校学生的个体进行整体评价,促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方面达成一致。

3.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现阶段,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发展及推广普及,俨然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而言,不仅概念多、理论性强,而且教学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把图片、声音、视频等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课结合在一起,对于教学情境来说起到丰富多彩的作用,学生在课堂集中精力,强化对课程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而且要注意多媒体的运用不能照本宣科,要好好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把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多媒体的运用让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本质上提升了教学的价值和教学效率。

4. 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思考,思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思考,同时制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具体而言,要先对思考的来源进行分析,也就是对问题要保有疑问的态度,疑问是思维的源泉,利用对问题的思考和疑问,才可以有更大的收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问题、疑问等进行大胆设计,但是并不是说可以胡乱安排,要有计划,要注重科学性,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举例说明,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时,教师可以通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说何谓道德,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利用积极的思考掌握教材知识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实际。

还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辩论的氛围,让学生们针对这个话题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力,继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利用和教材内容的结合,让学生激烈地辩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课堂良性互动,会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3)

【论文摘要】学科定位不应片面或从单一角度思考。应该从文明传承、社会发展需要、教育自身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综合考虑,可以而且应该有多层次的目标定位。

对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定位问题,诸多争论旷日持久难以达成共识,对思想政治课的批评,我们也见得太多,以至于很难再感到有什么新意.不少所谓“新模式”“新理念”,其实早已是老生常谈。作为一名一线高中政治课教师,对此也有许多困惑,总有一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不过,对于自己任教学科的功能和定位多一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我们能从宏观层面把握教材体系,领会教材指导思想,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益。那么,如何对其进行学科定位呢。我认为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1从教育的本质谈定位

可以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文明的一种传承,并利用种传承促使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而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多形式的教育,学校教育也应本着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为着这一目标而奋斗。学校教育各阶段、各学科都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当然。各阶段、各学科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的学科定位也必然不同。作为思想政治课,从课程名称来看,其基本的定位就应该在“思想”“政治”这两个名词的框架之内.

“思想”一词指明高中思想政治课首先应定位于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继承人类道德文明的基础上自觉地提高其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当然,思想道德本身是具有阶级性的,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洽课必须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

对于人类“文明”我们常常把她划分为三大板块,即通常所说的“物质文明洲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政治”一词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功能还包括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传承,帮助受教育者在承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能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实践活动.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既具有传承人类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成果的功能,具有其固有的学科性,具有“智育课”的特征。同时.她又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无法取代的育人功能,具有“德育课”的特征。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课”与“智育课”的统一体,应定位于传承文明、育人心智。

2从教学内容粉定位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同时,中学思想政治课还涵盖了文化、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求我们把政治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展示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常识、规律,同时。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对文化、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内容进行充实和加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具备全面而丰富的人文知识。

3从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看定位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的证明。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呼唤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主张把各种评价内容综合起来,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把各种评价主体联系起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但是,高考仍然是最具权威性的评价方式,不管你怎么教,高考学生考不好,你就什么都不是,可以说就叫“没有成绩”、就叫“没有质量”;相反,漂亮的考分就是一切,就教师而言,就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就可以成骨干,成名师;对学生而言,就是成功,就是前途,就是“优秀学生”;对学校而言,就是质量,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从现行评价机制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只能定位于“为成功高考服务,为实现高考目标服务”的一种载体。根据高考考纲和应试要求,“知识、能力、技能”是学生考好的必要条件。因此,政治课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从微观层面应将教学定位于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3.1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讲清楚、讲透彻,使学生真正懂得这些知识。

3. 2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步辍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四大能力,即普通高等学校文科综合能力考试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间题。

3. 3有知识、有能力,不一定有高的分数,因此,必要的练习和适应性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高中三年中.尤其是在高三阶段,解题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训练和掌握解答政治试题的“通法”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4从社会分工、产业划分,定位

篇(4)

关键词:去伪存真;真实性;真情;真理;真趣

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不仅仅是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担负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而这种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学生对知识、道理本身的认可程度如何。我在教学中也常感自己饱含激情的教学,有时却换来学生的质疑。诸如“老师,你讲的太夸张了吧!”“老师,有点假,不能让我们相信。”这种情况不由得使我反思,今天的学生怎么了?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信任危机。现在的政治课教学应当怎样进行才好?学生的质疑本身说明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现行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内容本身是真实的。所以,我想在教学的真实性上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真实性是思想政治课的灵魂,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思想政治课需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明理、求真、求善,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如果,在课堂上真实性没有实现,那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教育会大打折扣,对学生的德育功能会受到弱化影响,无论政治课的理论知识还是其他的思想教育终将化为泡影。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决不能忽略教学的真实性。哲学中有一个思维方法叫去伪存真,用到这里也非常好。去伪存真即去掉一些虚假、不存在的表面的东西而保留事物本身本质的能反映其规律的东西。具体运用到政治课上,即去除一些虚假的、与课堂内容不相符的事例材料,运用课堂本身和课堂以外的一些令人折服的事例材料等精心授课,使学生信服。这即为去伪存真,如果运用得好,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真实性会大大增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去伪存真,以还思想政治课的真实性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思考,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番:

一、需要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

仅凭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节课讲到底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许多故事、事例、时政材料,仅凭说教,学生没兴趣不说,还会听之怀疑之。因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播放教学光碟,播放电脑动画等让学生听之见之,不失为好方法。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果能适时适度地选用,对于做到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的支持能为我们教师提供一个大的信息平台、大的时事背景、大的技术支持,这对于再现思想政治课的真实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切忌随意性滥用。

二、要做到材料、事例选取的真实性

在选材上要把好关,一些错误的、虚假的、缺乏真实性的事例就不能选用。否则教师在授课时就是信口开河,在课堂上不负责任,这样授课只能让学生产生怀疑。所以,我们在选材上要选好,在备课时充分注意这一点,才不致于在上课时漫无目的,盲目举例。

事例材料选取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在强化认知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兴趣和学习效能感。如果选取的事例材料难度大,超出学生的年龄段心理和认知程度,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如教师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选取贷款买房的消费说明要适度消费,关于买房不是学生现阶段所直接体验和实现的,学生也是通过家长的贷款买房经验而谈的,而有部分学生家庭也并没有贷款买房的情况,因此给学生带来理解性的困难。难以理解导致难以认知,导致对所学知识的质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能。所以,我们教师要在选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潜心琢磨。

三、要以真情感染学生,以真理折服学生,以真趣激发学生,体现出一个“真”字

(一)真情即真挚、真实的情感

教师对政治课授课要饱含真情,在授课时和课堂活动及教学行为中时刻体现真情实感: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坚定有力,对学生的疑问耐心引导,对知识的讲解字正腔圆,这样流露出的情感怎能不感染学生?真情也包含着对学生的真挚情感: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行为、师生互动、课余时间面批作业、答疑过程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我们的教育对象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力张扬着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和谐氛围。这样的真情传递是思想政治课所需要的。

(二)真理即真实的政治课教学知识点和政治课理论内容

教师自己首先要吃透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内容,备好课,才不至于在课上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最终导致口口相误、误人子弟的后果。高中政治人教版四册教材中均有大量的教学知识点和理论内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政治课授课传授“真理”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呈现出科学、本真的教学知识。政治课真实性体现的重要依据是真理,否则即会出现谬误,学生在分析、运用知识、解答问题时就会出现错误。

(三)真趣即真挚的、高雅的情趣,这是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体现,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

课堂上离开了真趣,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教师要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情趣、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课堂机智,这些无不令学生感到情趣饱满、斗志昂扬。在政治课的教学上,教师充满真情的语言,饱含真情的情绪,再辅以真理传授给学生,用真挚的情趣去激发学生,这样,用真情、真理、真趣去做到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学生才能深受其益,有很好的水到渠成的功效。

去伪存真,去除教师的虚浮和浅薄,去除错误的认识和歪曲的理解,去除对学生的偏见和误解。总而言之,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真实性,我们还应该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再现这种真实性,让它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真实的面目,让我们的学生沐浴在探求政治课真知的阳光下,让我们的学生喜获品尝政治课智慧的甘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国家颁布高中政治新《课标》,把课程内容调整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这是教育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明确指引,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成为政治课教师必须探讨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从知识和技能上看,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时代特点,所谓的知识和技能乃是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因为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是对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本质的提炼和概括,思想政治课的技能就是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过程和方式上看,思想政治课揭示的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涵,因此,其教学的过程便是探究社会生活本质意义的过程。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其本质也是多层面的。因此,在探究社会生活的本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通过搜集和处理生活信息,获取新的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社会生活的答案没有惟一,思想政治课的答案也没有惟一。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将会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对此,思想政治课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并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必须引导学生憧憬美好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所谓开放性,就是政治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把生活中的政治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真正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养成政治素养,提升生命价值的广阔天地。所谓多元性,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看待政治现象、探讨政治问题、分析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例如对合理消费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过去节俭的理解,还可以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来理解,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判断理解。所谓生成性,就是课堂内容能使学生“举一反三”,保证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进行创造的活动,要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借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以及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凸现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例如,在第一课的第一目的“探究与共享”中,学生要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教材、去思考、去探究、去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怎样的,我国国家性质新型民主、新型的特点、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教学模式“生活化”

1.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情境中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新教材在每一框的开始都选用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或者是文字或者是图片,如《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的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第二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图片、第三框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四组镜头……这些“探索与共享”,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有话可说,回答热烈,情绪高涨。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思维,也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2.捕捉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

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已不是惟一的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自身解读教材外,还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3.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因此,政治教学应扩展时空,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例如: 在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市场上调查,从月饼的价格看价值规律,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来发现问题。学生经过调查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包装、不同时间(主要是中秋前后)市场上月饼的价格有很大不同,对这一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课后整合学生直接经验和从教材中学到的间接经验,再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教师布置“中秋节永春月饼市场分析”、“永春芦柑价格的思考”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有用、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立杰.《教学之源在生活――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1).

[2]吴向华.《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考试周刊.2007,(48).

篇(6)

一、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1、从宏观看,造成思想政治课困境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它与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只能培养出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书呆子,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只有改革,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也才能走出困境。

2、从微观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沿袭的是“三唯”指导思想:一是唯“高”,即目标越高越好。社会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而近乎苛刻,对青少年中的一些违法犯罪、思想道德的某些滑坡及不良表现等等,都得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找原因,这不能不说是脱离中学生实际的。二是唯“统”,即大统一、一刀切的考核、考查、考试,考试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也是唯一的。这样就忽视乃至压抑个性、室息思维。三是唯“灌”,形而上学地理解“科学理论需要灌输”,只讲“硬”灌,不讲“灌法”,强迫学生生吞活剥。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使思想政治课成为使学生“头痛”和厌烦的课程,当然失去生机与活力。

3、从现状看。一部分教师素质不高,观念和教法陈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甚至部分教师“自觉没趣”,两者恶性循环,思想政治课陷入困境就不足为怪了。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构建策略

1、铺设“起飞点”。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实现这一飞跃的基础。而学生缺乏的正是感性材料,引导他们了解和关注时事,等于让他们获取了大量的感性材料。这样,理论对于他们而言就不再是“天书”,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对社会生活的间接反映,实现认识的飞跃就有了“起飞点”。而且,学生在学了理论知识之后,再来看社会生活,视野中的“起飞点”就更多了,就会逐渐学会运用理 论来分析实际问题,这就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2、占领“制高点”。“制高点”是教师扩大知识视野和思维内容以提高教学实效的立足点。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不是仅局限于某一年级、某一季度的教材,而是要整体把握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的教材,做到统筹兼顾,疏密有当,轻重缓急,心中有数。二是从全局上把握时事基础,特别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做到讲课时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三是从思维有序推进上把握学生,特别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改革的大趋势,明确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极端重要性,从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高度来逐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扣住“驱动点”。“驱动点”是指能够驱动学生思维运转的关节处。扣住了驱动点,教学过程才能如江河之水奔涌不息。哪些因素是驱动点呢?①从每一堂课的内容看,上一堂课的内容与这一堂课的联系,就是驱动点,即人们常说的“温故”与“知新”的关系。②概念之间的关系,原理之间的关系,就是驱动点。例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生产率间的关系,等等。③从贯穿全书的线索看,贯穿全书的主线就是驱动点。例如,初二年级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初三年级的“中国特色”。④从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看,某些关键词也可构成驱动点。例如,初二年级内容中,一般是指“本质”、“实质”、“基础”、“基本”、“根本”、“核心”、“关键”、“决定”、“主要”等等,以上述关键词为“龙头”,引导学生将教材有关知识归类整理,覆盖面广,跳跃性强,效率较高,学生也感兴趣。⑤学生思想中的疑点、分歧、争论的焦点,也可构成驱动点。诸如“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社会民主和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是否一定灭亡,社会主义是否一定胜利”等问题。⑥某些趣味性归类也可形成驱动点。例如,对初三的知识,可以用“数字”来牵头概括,即:A.一个中心,一条基本路线,一部好宪法;B.两个基本点,两个文明一起抓,两种生产一起抓;C.三步走战略,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方面基本特征,三条方针;D.四项基本原则,“四有”;E.“五爱”,五项基本义务,等等。

4、选好“切入点”。切入点的质量对于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推动教学的出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切入点应当有“新、奇、巧、趣”的特点。一是新。这是从时效角度讲的。上课应尽可能用最近时期新闻媒体的“重头戏”,尽可能缩小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时间差”。二是奇。指这种切入完全出乎学生意料之 外,比如初二年级《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趣》一课,教师一开始就来个“脑筋急转弯”游戏:“你们说,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累工作效率最高的是什么人?”学生马上齐声回答:“机器人!”这样,他们立即就会进入新课学习状态了。三是巧。指切入灵活。如,将张家港现象与某些地方的“鬼城”、“地狱”现象联系起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这样,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一下子被联系起来,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时代感显著,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而“趣”亦贯穿其中了。

篇(7)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教W 困难问题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275;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82-03

引言

虽然多年来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高度重视,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深度还不够。大量的研究文章,一方面重复党和政府有关的文件精神和词句,以此确立文章的理论高度和依据;另一方面又反复研究常规教学方法的得失,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深度越是不够,就越依赖党和政府关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作为理论依据,而党和政府关于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和政策反过来也只能依据这样的研究成果,这近乎行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空洞的理论说教导致思想政治课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本课题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诸多困难,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困难的因素有国家、社会背景、教师以及学生各个方面,因此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对策建议主要从教师因素谈起,与国家、社会背景以及学生方面相互配合,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本次调查对象为福建省部分高校2014、2015、2016级在校学生,为了保证本次调研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合理性,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均采取网络问卷,采取抽样调查即选取2014、2015、2016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作答。我们项目组老师联合其他学校合作老师要求学生务必用手机点击链接,并以此次回答问卷作为平常考核的加分项目,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很积极配合。本次有效问卷1500份,有效性达100%。

一、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因为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课很有必要。在回答“思想政治课开设是否有必要”时,回答“非常有必要的”占44.28%,回答“有必要”的占35.01%,二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89.29;回答“如果思想政治课是选修课,你是否会选”,回答“绝大多数同学会选”的比例为14.84%,认为“大部分同学会选”的比例为41.85%,二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56.69%。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绝大多数还是认同思想政治课开设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除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能力素质外,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因为大学生成才之前先要学会成长,而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发挥起导向作用,而这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开设的必要意义之所在。

(二)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让大学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回答“你为什么来上思想政治课”,回答“可以提高理论素质的”人数比例为55.72%,占了绝大多数。回答“您认为思想政治课对您未来有什么影响”时,选择“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比例为47.69%,“使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比例为37.96%。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还是会普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使自己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让自己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的主体力量,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才能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整体上评价为满意居多

在课堂上表现认真的同学占大多数,但也认为思想政治课堂气氛稍显压抑,学生积极性不强,部分同学会逃课旷课。回答“你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总体印象是什么”,回答“非常满意”比例为19.46%,回答“你在思想政治课课堂的表现如何时”,回答“认真听讲做笔记”比例为42.43%,“只听不做笔记”比例为52.38%,二者相加比例为94.81%。在回答“您觉得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气氛怎样时”,回答“学生在课堂没有什么积极性,气氛压抑“比例为43.55%,回答”请假旷课逃课”学生比例为2.68%,回答“学生自做自己的事情的”比例为4.62%。三者相加比例为50.85%,超过了一半。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整体还是满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上课认真的学生也还是占大多数,但同时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能算很高,旷课逃课的现象不容忽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形式有待优化和提高。好的课堂教学通常座无虚席,而成长中的大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都很高,学生都认同思想政治课开设有其必要性,也承认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对学生有积极的意义,但课堂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思想政治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存在不足,也警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要紧跟时代和学生思想与时俱进。

二、大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而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

(一)好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教学课程的知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你认为什么是教学效果时”选项时,选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教学课程的知识”的占23.84%,“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占31.39%。调查数据说明学生认为开设一门课就是能够通过上课让学生掌握教学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才是教学效果好的标准。

(二)好的思想政治课课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不是因为是必修课程,要拿学分,被学校课堂纪律约束而不得不上

在“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选项时,“必修课必须上”占到了31.14%,“单纯应付考试拿学分占”4.14%,“受学校课堂纪律约束”占1.46%,三者相加比例达到了36.74%。调查数据说明很多学生上课并非出于对思想政治课的喜欢,而是学校的纪律和学分影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思想政治课还远未达到让大多数同学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不能学到想学的东西,如果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也就很难成为让学生真正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之所以不够高,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师教学素质能力的提高,它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选择社会环境问题”占25.55%,“选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比例分别为15.09%、14.11%、16.79%。三者相加的比例达到了45.99%。上述调查数据说明,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不高的一个制约因素。社会大环境对思想政治课的忽视,而在高校环境中,是否为教师认真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激励机制,是否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提供了足够完善的条件,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W方法都属于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范畴,它们的比例占到了45.88%,说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影响力,对于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是否是一堂高质量的课,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想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效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抓好教师这一环节。

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

好的教学效果必然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除教师素质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也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一)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

在“你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老师”这一选项,这是多选题。从高到低依次是:理论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占77.62%、对时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占76.89%、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占50.61%、语言风趣幽默占74.45%,激发同学的课堂参与感66.86%。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遇到理论功底深厚、专业功底扎实的老师,还是会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如果老师对时事能有独到的见解、语言风趣幽默、能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种老师也比较受学生欢迎,由此说明思想政治课上好的关键在老师,而这就需要老师认真研究,紧跟时代,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功底,通过多种方式形成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关心和了解学生,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二)好的教学效果必然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

在“您所希望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怎么样的”选项中,对教学内容要求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教学内容取材于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教学内容能够时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不要太抽象。它们的比例分别为83.45%、58.88%、53.53%、42.82%。在“您对当前上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何感受时”的选项中,对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的感受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很感兴趣;理论知识过多,不贴近实际生活,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内容深奥,难以理解。它们的比例分别为:55.72%、40.63%、26.76%、19.22%。调查数据说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吸引学生来上课并认真听课。他们喜欢那些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他们不仅有兴趣,而且有共鸣,能够学到东西,也能让他们懂得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思想政治课是紧跟党和时代的,所以要时时更新,与时俱进,不要太深奥,不要太抽象,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疲惫,因为“政治的空谈往往能淹没一切。”{1}

(三)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

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着眼于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唯此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主动的行为。{2}在“按优先顺序选择您喜欢哪些教学方式”一题中,选项“纯理论性教学”的只占16.3%,“开展课外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比例为61.07%,“课堂材料分析和案例教学”占到了51.58%,“主题讨论式教学”比例为51.58%,“交流座谈”为37.23%。调查数据说明除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是能否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重要影响手段。在这些手段中,开展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占的比例最高,说明相对于深奥枯燥的课堂教学,学生更渴望走出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理解运用理论。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老师一言堂,学生更喜欢老师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不管是主题式讨论还是交流座谈,学生都希望能有机会参与进来。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启发,能够在和同学、老师的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四)好的社会宣传和教育能够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单纯政策性宣传的工具印象,而更多地关注思想政治课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除社会环境的因素和教师素质决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您认为除教师素质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选项中,“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占到了50.45%,”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占到了47.2%。在“您最喜欢的社会实践方式”选项中,答案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微电影”、“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它们的比例分别为56.45%、53.77%、51.58&、49.88%。调查数据说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认为更科学更合理的考核方式,比如理论考试加学生实践成绩,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深奥的理论只有应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才能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和理解。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课和科技化,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采取微电影、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实践手段,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组织能力,又能在志愿者服务当中感受帮助人的喜悦。在社会考察中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比单纯上课听老师讲述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会让学生更有同感,也让他们更接近社会的本质,以后更好的融入和适应社会。

四、综合调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

总结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上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教师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与整体素质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一是师资队伍的人员增加的缓慢,知识结构以及学历机构的不均衡。二是高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对思想政治课老师的要求,因为本身承担的教学任务量繁重,常年用一成不变的内容与方法授课,只为完成表面的工作量而忽视教学质量。三是部分教师不愿意花时间认真钻研党的文件和理论,认真学习各门学科的知识让自己变的博学,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现状与学生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对提到思想政治课几个字就觉得反感,学生的漠视反过来打击教师上课的积极性,继而造成教学效果恶化的恶性循环。

2.学生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更多关注在校期间专业课学得有多好,获得的奖有多少,取得的证书有多少,过分关注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对德与做人的认识,“思政课就是在垃圾的时间上垃圾的课”的流行就是鲜明写照。与成为一个有德的人相比,学生更关心是否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人的标准就是实用意义上的能不能成为有钱人。对于思想政治课给予学生“三观”的培养,思想政治课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意义和价值学生认识不到,充其量作为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课只是让他们完成所修的学分就可以了。

3.高校管理层面。高校管理层面对思想政治课的相关配套措施也不尽如人意,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未能落到实处,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比如思想政治课的授课时间的安排、授课班级的分配、多媒体设施的质量以及开展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经费,诸多限制导致教学手段只能单一化操作,再加上以课题文章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标准,必然导致教师以重课题为倾向从而轻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4.社会环境方面。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困境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引起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再加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多以实用主义为判断,结果就是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只对主科、专业课程感兴趣,对非专业课不感兴趣,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根本不想学习。

另一方面,W校不良环境和家庭不良环境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教育的欠缺;社会上的少数领导干部以及个别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上在暴利驱使下的餐饮、网吧、歌舞厅等学校周边环境恶劣,都让学生的思想深受其害。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高校方面:高校思想政治课一般都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对于刚刚有独立意识,对社会有批判思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并非天然地讨厌思想政治课单调的灌输,而是这方面缺少环境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方面高校领导必须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上面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时候才重视一下,其他时间都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抛之脑后。对于教师上课的硬件设施,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和激励机制以及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教学所需要的配套措施等环节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加以落实。

2.教师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以及教学魅力,因为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首先要理解透彻经典理论,能够用接近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语言,深入浅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三观”的培养以及对德和做人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这就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博览群书,要关注社会动态,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课上的生动、有趣并具有方向性。

3.教育环境方面: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也就是国家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也就是校园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语

结合调查数据及分析结论可见,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但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是否爱上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与时俱进,才能把思想政治课上成大学生终身受益、终身喜爱的课程;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吸引学生,因为它是关系到一门课是否受欢迎、评价是否高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师灵活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除教师素质外,改革考试、评定成绩的方式,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本文为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AS151506)的课题成果。]

注释: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N]人民日报,1978-12-13

{2}林雪原.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05(1)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