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1 14:47: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政务市场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子政务市场现状

篇(1)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即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三0%,能对于现有政府形态施行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而,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1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笔者试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示状与趋势作1个分析: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二0世纪八0年代早期,从国家鼎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利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阅历了下面4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筹备阶段二0世纪八0年代—一九九三年)、“3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一九九三年三月—一九九七年四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开展阶段一九九七年四月— 二000年一0月)、“3网1库”阶段(发展阶段二000年一0月至今)。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我国电子政务出发点比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整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而,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二0世纪八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二0世纪的六0—七0年代就完成为了。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因为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而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进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进”以及需求的“拉动”下从1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动身点更具多样性。因为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树立进程中,政府对于经济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扭转,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政府政务的流动,因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1步增进政务流动的变革。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二00三年底,联合国了对于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一九一个成员国中排名第七四位。下面,从下列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扼要叙述:

(1)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遭到热切以及广泛地关注。

二.游览、经济开发区等首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显明高于1般地区。

三.东西差距显明,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迟缓,大众关注率不高。

篇(2)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对策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经过几年的发展,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已成为政务公开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1、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2、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3、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对策。,对策。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1、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

2、技术资源利用率低下。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很低,硬件投入中,单方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3、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低等缺陷。

4、部门协作能力不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1、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行任何改革,思想解放是关键。,对策。应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观念,从而在思想上接受这场变革,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应对这种变革。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全新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并且要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之内。

2、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重复建设。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电子政务建设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组织协调,并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技术标准确立得越早,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就越能尽早走上快车道,因此也就能尽早避免将来因标准混乱而导致的被动局面。

3、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及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策略。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把信息看成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信息资源,在原来离散、孤立的信息技术平台上构造一个开放的统一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信息最广泛的交换,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电子服务传播系统的做法,尽可能使信息在公众和政府间有效流通,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

4、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提供方便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参与政务提供计算机设备和免费服务。,对策。公众可以在这里免费使用计算机设备,浏览政务信息、与政府对话。鉴于我国目前电话普及率比较高而网络发展不足的现状,可以考虑开发集成于电话之上的电子政务集成终端,利用电话拨号而不必负担昂贵的成本就能轻松方便地实现实时政务活动。具体过程如下:拨号进入政府的政务服务智能服务器,连通服务器和个人终端;语音提示和显示屏提示,进入政务类型受理界面;选择服务类型,显示屏输出处理结果。,对策。

5、网络技术本身局限性的矫正方法及对人的情感忽略问题的应对方法。鉴于安全问题,在构建电子政务系统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自主性的关系。对于其中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在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核心加密算法)确保技术自主,对于其余部分,由于所承载的信息基本都属于非关键信息,可以考虑与其它信息系统接口保持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甚至软件体系的一致性。

今天,我国政府已经走上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道路,这是我国行政许可法蕴含的基本精神。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何况政务本身也在衍变、发展,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对策。再加上我国目前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和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新时代论坛).2005,(2):51-53.

[2]王炎徐玲电子政务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王辉,朱慧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障碍与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3(4).

篇(3)

陆首群向《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介绍说,这部年鉴由电子政务理事会组编,是我国首部全面记载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主要进程、汇集国家主管部门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文件,收录年度电子政务的专题报告和观察评述,电子政务的重要成果和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信息,整理电子政务基础数据的工具书。

记者翻开《年鉴》,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网络支撑能力不断加强,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

统筹协调能力待加强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的建设管理机构,跨部门、跨地区、中央和地方间缺乏稳定的协调机制。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基本形成了由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信息中心构成的政府信息化管理“三位一体”的决策、协调和执行机制。但是这种模式在不同部门和地区的运行有所不同,取得的实际效果差异很大,由于没有形成上下统一的CIO制度,容易形成职权分散、缺乏权威。大部制改革后,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但是名称上有所不同,有工业和信息化厅(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厅(委员会),在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处室设置中,信息化相对处于弱势。

当前,地方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主要设置在经信委、发改委、办公厅(室)等,直属部门均有电子政务支撑机构。目前超过一半的地方政府将电子政务管理职能设在信息化推进处或信息处,具体的省份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26%的省级政府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设立了单独电子政务处或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处、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处,具体是北京、天津、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超过10%的省级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或明确电子政务管理职能,有3%的省级政府虽设有信息化推进司,但是电子政务的管理职能放在了当地的发改委。

在陆首群看来,电子政务建设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理顺管理体制,才能改变现状,推进电子政务快速发展。

系统建设国产化率低

篇(4)

1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营造机关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环境

电子政务建设是新生事物,一些档案部门开始未同步跟进,主客观原因均有。各级政府机关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敢于参与到本部门的政务建设工作,为政务建设与机关档案管理融为一体献计献策,要树立五个意识:一要树立创新意识和前瞻意识,按电子政务建设的程序,有规律地介入,提出与之配套管理的规范标准和电子文件形成、运转、留存与开发设计原则;二要树立市场意识,根据现状,预测未来信息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档案信息在“三网一库”建设中的作用,为市场经济服务;三要树立公众意识,坚持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不断满足社会、政府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四要树立效益意识,必须以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前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五要树立国际接轨意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学习国际上电子政务建设的先进管理方式,勇于尝试或应用最新的适用技术和规范标准,加速档案管理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与世界各国联通,尽早实现政务信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共享。

2创新机关档案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建设协调统一

要改变目前政府机关档案部门被排斥于电子政务建设之外的状况,将机关档案管理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组成部分,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共同确定政务信息的价值取向和流向。机关档案部门应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员,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就电子文件形成、存贮、归档、读取、运转、传播、上网、开放、公布、移交进馆及与归档纸质文件的配套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保密、政务服务等提出相应的管理原则和制度,形成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协调的各项业务程序,以及各相关环节衔接贯通为一体的管理体系,为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化提供组织保证。

3整合、拓展档案管理职能,规范机关档案工作行为

篇(5)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发展现状 面临问题 发展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掌握和支配信息的能力成为制约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本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培育之下,历经几十载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并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依靠互联网这一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当前通信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开发应用,优化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及行为模式,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散的藩篱,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管理水准和服务质量,为公众建立起更为公正、透明、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兴起,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入起步阶段。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这一浪潮推动之下,我国电子政务历经办公自动化阶段、“金字工程”阶段、“政府上网工程”阶段,最终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

2.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2.1.1 中央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电子政务建设伊始便得到国家的重视,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重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总理担任组长,规格之高足以彰显国家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倚重。在随后不到三年时间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通过了“建设信息化政府要先行”的重要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任务。

在国家强有力的扶持和保障之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顺利。电子政务建设“金”字工程也由最初的“三金工程”扩充发展为12个工程,覆盖各个领域,这对于完善政府部门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自1999年起,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先后建立门户网站,很多县、市、区都建立起自己的政府网站,这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政府间信息资源共享,联通办公系统,密切各部门职能,从而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吸纳各行各业、广大民众进入“网络社会”,借助“政府上网工程”为政府和民众搭建一座桥梁,进而完成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华丽转身。

2.1.2 社会对电子政务产生高度认同感,其发展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电子政务已被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和接纳,成功取得了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的一致认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自2003年起,电子政务发展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很多制约因素逐渐消失,对电子政务的法律保护日渐加强,其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方面有望取得进展。此外,国家于2003年颁布《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大纲(试行)》,旨在推动和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为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1.3 技术、市场、学术有力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IT产业飞速发展,其与电子政务之间的互动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有利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完善。与此同时,市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对于电子政务中软件、硬件及信息服务的采购支出比重日趋提高,从而有效拉动了IT产业的需求,为其带来巨大商机。

此外,学术界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部分学者从国情出发,将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学、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相结合,建立起不同的电子政务理论模型,为我国电子政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参考。另外,部分学者通过法律、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剖析电子政务方面问题,丰富和扩充了民众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

2.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虽然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足,总体水平偏低。电子政务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央和地方、发达和落后省份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县级以下地区发展最为薄弱;电子政务标准化程度及规范化程度不够,安全认证体系不够完善,效能评估、安全监督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有待优化,与民众的互动性差,“数字鸿沟”现象严重;政府各部门间办公缺乏有效联系,资源共享及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办公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技术支持薄弱。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未来发展应继续侧重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服务,积极吸纳新技术,完成自身的华丽蜕变。

3.1 坚持以民为本,倡导电子民主,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

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为了方便群众,让群众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尽快解决矛盾,因此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民为主,以便民爱民为宗旨。为了更好的解民意、听民声、体民情,电子政务必须加强民主建设,倡导电子民主,让群众拥有参与权、享用权、话语权甚至是决策权。不单单是向群众提供信息、宣传政务,更要提升政府网上办事的能力和效率,加强与民众间的互动,在对外宣传、服务民众的基础之上,正确的引导网络民情民意,有力监督网络文化环境。

3.2 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杜绝“信息孤岛”

电子政务要加强信息、服务、业务方面的有效整合,建立起灵活的网络化电子服务。一方面要对政府的服务项目、业务范围、服务渠道进行整合,让民众能够享受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同时,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业务沟通,跨越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鸿沟,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削减冗余信息,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从而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3 提高服务意识,为民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提高为民服务意识,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只需通过政府的一个综合办公网点就可以解决问题、办完事情。

3.4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培训力度

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对于专业人才有着极严格的要求,然而政府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很多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知识,难当大任。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以获取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非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必须的技能,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增砖添瓦。

我国电子政务历经几十年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于加速政府体制改革、提升办公效率、加强政府与民众间联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电子政务在其发展过程也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需要政府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力度,为打造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政府服务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伟春,张耀春.加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升各级政府服务平台的功能与效能[J].应用交流,2011,5

[3]孙丽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4]王长胜,徐晓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开发信息爱资源提升服务能力[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站群;短信平台;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TP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IDC Sales Model

-A Place Service Mode in E-government

Liu Xiaohui

(Xinmi E-government Centre,Xinmi45237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business models to explore and try to change in e-government applications to the new service model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E-government;Site group;SMS platform;Service mode

一、引言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地方的指标。作为一名工作在电子政务战线6年的老兵,我有幸参加了多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尤其是亲身参与从网络建设到各系统建设、完善、推广等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在建设、完善和推广中所采取的新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模式感悟很深,同时所取到的效果也得到了各级部门和专家的肯定。在这里我撰写此文把所采用的一些模式思想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二、IDC模式的市场定义

IDC是什么,IDC机房是用来干什么的?很多人对IDC这个词不解!IDC即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Center)简称IDC。它是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成为了新世纪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等业务。

三、各地方电子政务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每年各级政府部门都投入上百亿的资金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截止目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甚至各乡镇、村等都在着力建设或已经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但是这些网站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各样,网站的功能上却都大同小异甚至栏目一样。并且各级的部门在网站建成后由于缺少必要的宣传,形成不了知名度,加之管理人员无责,部门领导重视不够,信息无法及时更新,系统得不到相关的维护,致使这些门户网站形同虚设,大大浪费了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

四、某市电子政务与IDC模式结合

作为某地方的电子政务中心,拥有自己独立的机房环境与多家网络运营商线路接入的优势,电子政务中心作为一个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协调、服务机构,拥有与全市各单位各乡镇沟通的便利性,负责组织、指导、协调、规范全市计算机网络互联、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电子政务中心拥有技术、资源、指导协调的三种优势,在地方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同样可作为一个IDS,免除了各机构在这方面的重复建设。电子政务中心可以为各委局单位各乡镇提供统一的各类网站不同规模的、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提供、网络接入、技术指导及至委托建设等各类服务业务。达到无需再建立自己的专门机房、铺设昂贵的通信线路,也无需高薪聘请网络工程师,即可解决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许多专业需求,以达到专业化管理和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那么某市在这些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以业务流程为核心,以资源共享和综合信息服务为基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现主要就二个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交互模式来分析一下。

一是网站群模式,门户网站和子站构成网站群,部署于公开数据处理区。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对主站和子站进行配置和管理。网站群由主站管理和单位子站管理员共同维护,由授权管理系统规定管理员可以管理的网站或栏目。网站管理员需进行认证后才可以登录网站后台管理系统,对相应的网站或栏目进行管理。这样各单位的网站可以作为一个站群子站独立生成或网站的一个细分栏目隶属于主站,但每个子站都有独立账号进行管理。同时信息共享上各子站的信息可在后台直接向门户主站提交,审核后直接采用。在信息更新上采用单位子站信息更新,门户网站信息更新,子站向门户共享信息更新,还有就是自由撰稿人信息更新,共四种更新方式。网站为每个自由撰稿人开通私人账号,撰稿人上传信息后,由专门人员审核,进入资源池。

二是短信平台运行模式。短信平台采用电子政务中心开发,作为一个IDS为各单位提供服务。同时,短信平台又作为IDS一个系统为各个办公系统提供短信提醒服务。

五、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改革也不断推广和深入,这样就需要有更专业的机构和团队深入的挖掘新管理和服务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一些管理和服务的探索和尝试。电子政务的发展越深入越需要不断的学结,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基层政府;现状;策略

电子政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化状态中,政府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对行政事务的管理。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打造电子政务,再造本国政府管理体系,并藉此来向全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也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县级基层政府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直接触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政府发展电子政务,可以为中央和上级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提供方便,特别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实施现状

1.基层政府电信基础设施落后。电子政务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的。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影响着整个电子政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很慢,各级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偏远和落后的县级政府,整体的物质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2.对电子政务的范围和地位认识不足。许多地方基层政府的网站只是一个形式,对电子政务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例如,有人认为建立政府网站就等于推进电子政务,也有人认为办公自动化或无纸化办公就是电子政务等;网页也只是面子工程,主页做得很漂亮,到处都是图片,没有多大的实用性,而且降低了网站的访问速度,影响网上政府真正作用的发挥。此外,网站的信息过于陈旧,缺乏交互性,信息迟缓,很少更新内容。

3.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是电子政务能否实施的关键。每一位公务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及应用能力以处理政府公务、为民众服务外,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网络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公务员。从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来看,一是计算机操作技能普遍欠缺,极少数年龄偏大的公务员几乎不会使用计算机;二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三是电子政务方面的培训太少,无法满足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四是部分领导干部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信息化意识薄弱,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整体推进。

二、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县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尽快转变思想,抓住时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一是从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开始,因为电子政务的实施必然会牵涉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既得利益,如果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参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会流于形式;二是要求广大公务员真正树立起“执政为民”的思想,认识到发展电子政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与方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体现;三是要求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思考”,克服本位主义,从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使县级电子政务的发展真正得到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创新思路,突破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资金与技术瓶颈。为了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需要我们超越常规,创新思路。在资金方面,可以大胆吸收民营资本及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投入,在确保电子政务安全的前提下,考虑通过适当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有效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资金压力,又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光靠政府的信息中心以及政府的技术人员是不够的,要积极主动联合有实力的IT企业共同开发相应的软硬件产品,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电子政务装备的水平。

3.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务员和公民计算机应用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近500万政府公务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到10%,县级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更不容乐观,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非常少。所以说,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提供公务员和公民计算机应用水平是推动电子政务深层次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增加“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的内容;公务员的计算机知识要定期考试,考试结果与其相关待遇挂钩。在提高公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政府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如何配合电信部门降低网络资费,增加上网人数;如何为中小企业培训合格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如何组织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家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何为农民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技术援助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想方设法地去解决。

总之,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县级政府必将不断深入改革,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定财.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电子政务,

2007,(10).

[2]姚威.中国乡镇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

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