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业工程展望

工业工程展望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9 17:17: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业工程展望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工业工程展望

篇(1)

关键词:工业工程的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瓶颈;提高建议

一、工业工程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中。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为我们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将要步入转型期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要更深、更好的了解它。了解它的过去, 以理解它的现在, 理解它的现在,才能展望它的未来,展望它在中国的未来。

工业工程的思想经过不断积淀,工业工程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

中国最早接触工业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国向邻国日本学习引进工业工程,从此中国的工业逐步开始脱胎换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2.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3.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4.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

二、原因分析

要想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把目光转向我们另一个邻国韩国,便可见一斑(之所以选择韩国做比较,是因为中韩两国的工业起步具有一定的包括时间和地域的相似性)。以韩国的汽车产业为例。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以组装进口零件上缠整车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与我们当下引进整条先进的上产线然后进行生产的方式是无法比拟的。然而,韩国汽车工业从起步至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仅用了40多年时间。反观中国的汽车产业,现在的中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制造大国,截止到2007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888.25万辆,列日本(1159.63万辆)和美国(1078.07万辆)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2%。德国和韩国分别位居第四、五位,产量分别为621.35万辆和408.63万辆。市场调查公司 iSuppli星期四发表研究报告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在2010年步入复苏,中国有望在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制造国。但我们却难称汽车强国,我们在民族汽车品牌方面却少有建树,虽然我们投产了一系列的先进汽车生产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技术却造不出世界先进的汽车?

纵观韩国4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产业链的整体建设、优化以及自主研发的能力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我们所匮乏的。工业工程的应用要讲求其整体性和适应性,"生搬硬套"和"一条腿走路"是走不出工业强国的。

而我们中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一系列的黄金发展阶段。我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从单件生产的时代努力跨入大批大量生产的门槛,这时我们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得以开眼看世界,我们被世界强大的工业机器震撼了。我们又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赶上了精益生产的时代,在追赶的过程中有盲目从众的现象,这也致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质量(大质量的概念)是一个不断积累从而反映的结果,我们错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过程,我们工业的整个产业流程发展并没有到达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的程度。但是我们在追赶。

三、建议对策

第一、工业工程的应用应是强调产业链整体优化的。

从整个工业系统到一个产业链条,再到每一个工业单元都是相关联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一环的坚固不能代表整个工业系统。所以工业的发展目前最急迫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第二、工业工程的应用的灵魂应该灵活。

我们虽然与西方传统发的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也不必盲目的跟从其发展,我们要灵活的应用工业工程,走出自己的"节拍",盲目跟从有时候也会邯郸学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适量、适时发展。

第三、工业工程的应用的重点应该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动力。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工业基础建设已经比较全面,这也为我们大力推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生搬硬套式的发展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四、认清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形势,继续努力发展以缩小差距。

当前我国的工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还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工业的发展形势是: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但是自主研发能力欠佳。我们应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出新,以最终成为工业发展的"导向标"。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付.基础工业工程[J].机械工业,2007,(13).

[2]温德成,李韶南.质量管理学[J].中国计量,2008,(9).

[3]吴玉峰.韩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启示[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2).

篇(2)

关键词:工业工程 医疗行业 服务水平 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97-01

工业工程(IE)在19世纪末开始发展,20世纪初便逐步运用于医疗行业。在工业工程发达的百近年历史当中,工业工程不仅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而且也在医疗行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工程的精准理念和定量化技术方法要以从Q(quality,质量)、C(cost,成本)、T(time,时间)、S(service,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医疗行业管理水平。尽管工业工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因而加强对工业工程在医疗行业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国大力实施医疗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将工业工程理念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当中,不仅是提高医疗行业管理水平的现实之举,更是增强我国医疗行业服务能力的长远之策。

1 工业工程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尽管工业工程与管理都起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当时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工业工程与管理的不断创新发展,现在工业工程仍然与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别。一是二者的职能和作用不尽相同,工业工程更多的是具有技术的职能,追求的是服务效率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管理则具有领导、指挥、决策、控制等职能,不仅要追求效率而且还追求效益。二是二者需要的专业人才不尽相同,工业工程所需要的是技术型和专业型人才,更多的是提供和解决管理技术问题;管理所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为领导决策、指挥、控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专业、顾问以及专业人员。三是二者还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工业工程为管理提供目标服务,能够将医疗行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的可行性

与制造业生产产品相比,医疗行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和生命,而生命又十分宝贵,因而医疗行业的服务更具有重要性;医疗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无形式、非储存性等特征,而且医疗服务的质量不易掌握;医疗服务行业还具有需求的不可预测性特点,制造业可以通过市场预测来确定生产计划,而医疗服务行业则无法进行预测。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将工业工程很好的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当中。随着医疗科学与医疗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越来越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领域不断发展,使医疗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在这种形势下,将工业工程理念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工业工程的技术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推动医疗管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制度化、效能化的方向发展。

3 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的路径

3.1 明确工业工程应用理念

“技术性”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属性和特征,分析、实验、测定、规定等是其具体方法,。因而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必须进一步明确其“技术性”的属性和特征,将系统工程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将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医疗行业管理当中,实现系统整体的优化,而不是某个局部或者某个资源的优化。因而必须将系统分析和信息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研究、设计、量化、评价、决策、管理,使各种专业化的工业工程技术管理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当中,着力提升医疗行业管理的系统性、关系性和融合性。

3.2 创新工业工程应用方式

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必须在创新工业工程应用方式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对医疗行业应用工业工程的投入,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着力构建工业工程主管信息系统,推动医疗行业工业工程管理系统的组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医疗行业管理当中,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医疗过程管理,将作业管理和人因工程引入医疗过程当中,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加强医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平衡记分卡制度,特别是要突出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服务品质管理,大力实行TQM(全面品质管理),建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服务吕质管理机制,提升医疗行业竞争能力。

3.3 完善工业工程应用机制

尽管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已经在发达国家取得了成功,但我国要想更好的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就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我国医疗行业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工业工程系统化理论体系,加强实践总结,完善相关理论,为我国医疗行业更好的应用工程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加强医疗工业工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方面应在有关高校当中增加与医疗工业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医疗行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他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医疗行业更好的应用工业工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各级各类医疗行业要大力加强对工业工程的应用,成立专业的工业工程部门和组织机构,制定和完善工业工程应用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实现整体系统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我国各级各类医疗行业步入持续、健康、快速、科学发展的轨道。

4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特别是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实施,我国医疗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人们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科学利用和合理整合医疗行业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尽管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已经将工业工程引入到医疗行业管理当中,但仍然没有取得重要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工业工程应用于医疗行业管理可行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用机制,真正发挥工业工程在医疗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国医疗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曲明慧.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工业工程:回顾与展望[J].中国医院管理,2006(6).

篇(3)

关键词:中国制造2015;工业工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04-03

一、引言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制定了我国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时间表,为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设计了“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其中“二”指的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第一个“五”就是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这里面的“二”和“五”与工业工程专业的目标完全一致。工业工程专业基于系统工程思想,以运筹学等数学方法为理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企业或组织系统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因此,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系统理论、随机过程与统计学理论和优化理论为基础,以仿真系统软件为工具,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模型,对现实系统或未来系统进行动态实验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生产系统日趋向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利用系统建模c仿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快速再现一个复杂生产系统的状态,模拟其动态行为,分析该生产系统配置是否合理,系统功能能否满足要求,进而为生产系统的设计、改善及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学术界和企业界均高度重视对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制造2025》总体结构中的“十”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都离不开系统建模与仿真。因此,建模与仿真能力是今后制造领域人才的必备技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建模与仿真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一般都分为理论讲授和仿真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又分为建模理论和仿真理论两部分。笔者所在学校,该课程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上机实验14学时。理论内容包括系统建模的原理、系统建模方法(排队论、库存论、层次分析法等)、仿真的理论基础(随机数发生器、仿真程序调度策略、时钟推进机制等),具体内容和学时数如表1所示。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知识陈旧,不需要在课程中占用大量篇幅介绍。课程中的随机数发生器、仿真程序调度策略、仿真时钟推进机制等,这些内容对于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太过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里面的内容比较陈旧,现在的计算机仿真软件都已不再使用这些技术。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但是可以减少篇幅。

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排队论和库存论内容一般在运筹学课程中已经讲授过,在本课程中可以再深入一步,但可以不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而目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问题,如车间调度问题、下料问题、布局问题等,课程没有涉及。同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建模技术也在企业中逐渐普及,也需要给学生介绍。

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部分表现得较为概念化、抽象化、数学公式化,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迷失方向,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从而失去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三、改革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智能化、实践性,主要做出了以下的教学改革:

1.删减原教学中陈旧、不和适宜的内容。主要将仿真理论部分的内容进行学时压缩,大量的仿真理论是计算机软件理论,对学生来说理解困难。仿真部分强调应用,学生需要掌握仿真软件的应用,而非开发仿真软件。因此,笔者主要介绍目前主流仿真软件所应用的一些技术,让学生了解即可。总体上,仿真理论部分学时从以前的16学时,压缩到目前的10学时,如表1所示。

2.增加企业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模型和智能化建模技术。在压缩仿真理论内容的同时,增加建模部分的内容。将排队论和库存论学时压缩以后(从以前的8学时,压缩至2学时),增加神经网络、遗传算法、Agent等智能建模技术,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同时,增加常用系统模型一章,介绍在企业中经常遇到的各类模型,如车间调度模型、车间布局模型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为PBL),设计“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针对课程理论抽象,学生缺乏工程背景知识、不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难以对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被动学习等主要问题,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应用PBL法设计了三个实验环节(如下表2所示),克服了传统主题导向法仅强调理论、知识点分割、学生被动接受讲课内容等种种弊端。每个环节实验背景一致、衔接紧密,内容高度连贯统一,学生通过不断解决每一环节老师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完成整个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创造、应用等综合素质,有显著作用。在PBL模式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学生也可以模仿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知识能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

四、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势于“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智能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目标。从实施一年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基于课程实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项。但是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何与其他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是一个问题,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结合在一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需要和相关课程一起,做一个总体的课程实验设计,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云,龚小军,田斌,王亚民.工业工程专业《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237-238.

[2]查靓,杜轩,赵美云.“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5,(313):77-78.

[3]张顺堂,张代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5):115-119.

[4]钱吴永,王育红,曹文彬.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83-86.

篇(4)

关键词:BPR;业务流程再造;其他管理思想;比较;发展

一、 引言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分工理论后,亨利·福特(Henry Fort)和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先后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分别产出了流水式生产线和管理职能部门。一直到20世纪,分工理论都主导着传统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专业分工的结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量,产生了规模经济性,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代收效甚大。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竞争、变化等“3C”力量驱使企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激烈竞争时代,市场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面临的新环境,要求企业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变革,使企业适应新的“买方市场”环境;加上信息技术(IT)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这些促使“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缩写为 BPR)”的产生。

二、 BPR思想概述

最早有关BPR的文献出现于1990年,是美国迈克尔·哈默(1990)的《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铲除》和托马斯·达文波特(1990)的《新工业工程:再造与信息技术》这两篇文章。“再造”(Reengineering)一词就是哈默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最早提出的,而达文波特在他的文章中使用的则是“再设计”(Redesign)一词。

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其著作《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经典的业务流程再造(BPR)定义: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

该定义包含了四个关键词:根本的(Fundamental)、彻底的(Radical)、显著的(Dramatic)、流程(Process)。BPR思想有四个基本要素:(1)业务流程再造的对象——流程;(2)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对象——支持系统、组织等;(3)业务重组的目标——显著提高企业绩效;(4)业务流程再造的途径——彻底变革。Hammer(1993)提出BPR指标目标是周转期缩短70%、成本降低40%、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收益提高40%、市场份额增长25%。

BPR研究指出,BPR主要应从技术、社会等两方面进行再造。技术再造(或称“硬”再造)方面主要包括:IT系统、技术、流程、作业、标准、程序、系统、控制等;社会再造(或称“软”再造)方面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包括管理模式、管理者)、员工、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思想、政策、职业生涯发展、激励方式等。

BPR的实质是对企业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为业务流程,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BPR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继承了工作丰富论对分工论的批判。因此,BPR的实质是对工业社会中劳动分工和管理分工的整合。

自1993年BPR提出后,BPR在欧美企业中迅速推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涌现出大批成功的范例。1994年早期,由CSC Index公司(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对621家北美和欧洲大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北美497家的69%、欧洲124家的75%已经进行了一个或多个BPR项目,余下的公司一半也在考虑这样的项目。随后从90年代后期到世纪之交,亚太国家也开始了大量BPR实践。

然而,BPR失败的比例也很高。B·J·Bashein(1994)指出,约70%的BPR项目失败。而Holland and Kumar(1995)也指出,60%~80%的BPR(业务流程再造)以失败而告终。

三、 BPR与其他管理思想比较

BPR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其他许多管理思想,又是将其与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等进行的一次综合集成。本文综合有关研究,将BPR思想与十种其他管理思想进行了以下比较。

1. BPR与ERP。Marc J·Schniederjans和Gyu C·Kim(2003)认为,要成功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前提和基础。

国内,桂良车、薛恒新(2004)等认为,BPR是ERP的基础和前提;同时,ERP是BPR成功实现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ERP是企业实施BPR的重要补充。BPR侧重管理思想,其关注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优化问题;而ERP侧重于管理技术,关注的是在合理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优化与利用问题。因此,只有在合理、优化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施ERP才能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有效管理。BPR强调以流程为导向的流程再造,涉及的具体事务,如组织结构的层次压缩、非增值环节的清除、冗余环节的删除、信息通道的疏通以及职能部门、员工的交流等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总之,多数研究文献认为,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基础;ERP是成功实施BPR的管理工具,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能。

2. BPR与SCM。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译为“供应链管理”)重点解决的是企业间的协调和外部的资源整合,其目标是实现企业内外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SCM是基于制造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有: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物流管理、订货管理、存货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顾客服务等功能。

BPR通常包含了SCM的内容。特别是制造业的BPR通常包括了其供应链流程再造及其供应链管理,企业间的供应链流程再造更是制造业BPR发展的方向之一。

总之,BPR是SCM的基础,BPR包含了SCM,SCM只是BPR的一部分。BPR是管理思想、理论,而SCM只是管理工具、技术手段。

3. BPR与TQM。有些文献指出BPR和TQM(全面质量管理)有些是重叠的(Peppard and Rowland,1995);但有些文献认为TQM技术对于在业绩方面取得突破性增长是不够的。Fazel和Salegna(1996)提出了一个整合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型,强调要关注组织战略目标和文化之间的联系。Lee(1997)认为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两者有共同点,在永无止境的质量改进理念下,两者的融合是有可能的。Valentine(1998)则认为再造与TQM有相似的地方,渐进式的流程改进更加适合于组织提高质量和绩效的目标。Hill(2000)通过调查发现,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的。

BPR和TQM的主要区别有:(1)BPR追求激进式突破,从零开始重新设计流程,以使成本、质量等指标显著提高;而TQM注重对现有流程的不断改善,追求的是稳定、渐进式的持续改进。(2)TQM强调全员从下而上的提议、参与,员工是主要的执行者;而BPR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推动,领导者主要的决策者、执行者。(3)TQM强调对流程中的细节关注,以实现对流程的不断改善;BPR则试图找出影响流程效果的关键要素,以创造出显著的绩效提升。(4)TQM可长期运用,BPR只能在适当的时刻进行。(5)实施TQM需要的成本低,不确定因素少;实施BPR需要的成本高,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

综合有关研究,多数文献认为,TQM是在现有流程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改善,而BPR则是对现有流程的彻底重建。

4. BPR与工业工程。IET(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chniques——工业工程)关注的是个别任务效率的最优,而BPR则更加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但是,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方法如并行工程也BPR中使用的方法之一。Gray A·Maddux等强调并行工程(CE)在BPR中的应用。Cavaleri(1994)也强调了并行方法在BPR中的应用。

综合文献,工业工程的一些方法也是BPR中流程优化与效率提高的具体方法之一。BPR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工业工程中的一些思想。

5. BPR与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是以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作为标杆,将本企业与这些标杆进行量化的评价和比较,分析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的最优策略。Paul Adam(1995)等对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在BPR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国外不少研究文献表明,标杆管理是一种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流程改造技术,可应用到BPR的实施中。

总之,大多文献认为,标杆管理是一种渐进式的流程改进技术,而BPR是激进式的流程再造,标杆管理可以成为BPR实施中的一种技术。

6.BPR与知识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重点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存储和共享,并通过构建有效的途径和机制,运用集体的知识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两个最本质的驱动因素是:(1)改造企业文化;(2)融入业务流程再造。知识管理成功的首先取决于一种鼓励信息及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其次,知识管理必须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否则必定失败。将知识的创造、扩散同企业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才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再利用,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效率,节省大量开支,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

综合大多文献,知识管理须融入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BPR是企业知识管理与知识扩散、增值的前提与条件。

7. BPR与公司重构、企业重组。BPR、公司重构、企业重组等三者的内涵有少部分相同,但三者又有重大差异,其主要有五点:(1)对象不同。公司重构的对象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公司重构也叫企业重构,主要包括业务重构、组织重构、财务重构等三部分内容(毛蕴诗,2000)。企业重组的对象是企业现有各种资源,多为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人员重组等。BPR的对象是企业的流程。(2)范围不同。公司重构的范围通常包含组织结构,企业重组的范围一般不涉及组织结构。BPR则通过资源的重新组合、组织结构的重新建立和企业文化的改造来实现,BPR的范围比前两者大得多,涵盖了重构、重组的部分内容。(3)速度不同。一般说来,公司重构较为和缓,企业重组较为快速而剧烈,最为突进的BPR。(4)观察视角不同。公司重构和企业重组都是站在企业内部观察企业的问题,立足现实。而BPR着眼于未来,站在企业外部审视企业现有流程的问题。(5)目的不同。公司重构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企业内部提升灵活性、能力的渐进式变化;企业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而BPR的根本目的是打破传统的分工理论,实现企业形态由以职能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转变,这是公司重构与企业重组都不能实现的。

8. BPR与BPI。综合有关文献,BPR与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简称BPI,即:业务流程改进)共有特性有:(1)强调客户满意;(2)对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改造;(3)在组织中降低决策的层级;(4)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5)使用业绩改进的度量手段;(6)关注业务流程;(7)强调团队合作。

BPR与BPI的显著差别是:(1)BPR关注大幅度的、根本性的、全面的业务流程;(2)BPR不可能从组织的底层或中层开始,它须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推动。

可以看出,BPR是断续性的,而BPI可以是连续性的。BPI可作为BPR后企业流程持续改进、改善的方法,BPI可看作BPR的后续工作。

9. BPR与价值工程。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是指“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GB8223—87)。“功能”指客户的一切需求,“费用”指满足客户需求过程中付出的任何成本。

BPR与价值工程的相同点:(1)将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最终目标;(2)强调打破系统的原有结构,对系统进行彻底地变革、创新;(3)要求摆脱现行系统,从零开始,建立新系统,实现系统效率(或价值)的突变;(4)使用项目团队或小组的工作方式;(5)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团体协作精神;(6)要求建立集约的信息系统,以确保变革、创新取得显著的成果。

BPR与价值工程的不同点:(1)BPR侧重于管理方式的变革,价值工程侧重于系统价值的提升。(2)BPR通常由企业领导层自上而下地推动,价值工程则通常是由基层员工自下而上地进行。(3)BPR一旦成功,会产生巨大的效益;反之,损失也大。价值工程通常是结合工作岗位面对的各类系统进行创新,成功或失败所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小于再造。(4)再造通常耗费巨大,只能以较低的频率进行。价值工程通常耗费相对较小,可作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活动。

综合以上分析,BPR与价值工程由很多相同点,也有不少差异。价值工程可以作为BPR的分工手段与工具。价值工程与BPR具有一定的集成基础。

四、 BPR思想发展探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默提出BPR概念以来,经过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研究和大胆尝试,在继承和发展其他管理思想的基础上,BPR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还会随着BPR实践的进展而不断发展。BPR思想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其发展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从部门内单一BPR到部门内多个BPR。BPR思想提出后,企业最初的实践多在一个部门内对某单一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随着部门内单一流程再造实践的成功,逐步扩展到部门内多个流程的再造。

(2)从部门内BPR到部门间BPR。部门间BPR既有一般部门间的BPR,更多的是职能间BPR。职能间BPR,通常是跨越职能分界线,通过再造活动、序列、控制和资源,在流程绩效的主要指标,如时间、成本和质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改进。

(3)从业务流程再造到组织结构再造。以客户为中心,以创造客户价值为目标的业务流程再造必然要求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再造,流程决定组织结构;而不再是旧管理模式下的组织结构决定流程。

职能型的组织结构阻碍了信息在企业内部的顺畅流转,组织结构再造是BPR后的必然。信息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要求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以减少管理层次,提高消息上传下达和横向传递速度和准确度,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这也为组织结构再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从业务流程再造到组织思想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后,由于流程需要人的执行。因此,企业的价值观、人的思想不仅关系到业务流程再造能否实施到位,而且还关系到流程执行的效果、执行力等问题。因此,组织思想再造是业务流程再造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5)从业务流程再造到管理流程再造。企业的管理流程是支撑和服务业务流程的,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绩效考核、内部控制等流程。管理流程是否高效,直接影响到再造后的业务流程是否能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减少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因此,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也需要进行管理流程再造。将法约尔提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大管理活动尽量简化,通过IT系统缩短管理链条,提高效率;科学决策,减少计划和决策的失误;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等。

(6)从企业流程再造到企业文化再造。企业流程再造(包括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流程再造)后,企业所具有的价值系统,即企业文化也要进行重塑和转型。流程与企业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企业价值观和理论会影响流程结构的质与量。企业再造只有实现了流程再造、管理再造以及企业文化再造,才能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文化再造正被视为评价BPR绩效的重要标志之一。

(7)从企业内流程再造到企业间流程再造。2002年,在企业内BPR的基础上,詹姆斯·钱皮提出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重新规划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将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以及企业与客户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思想。钱皮认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连接性将成为企业再造的核心,竞争压力、企业内部的低效率以及破除存留在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冗余的工作联系,是企业再造的主要动力。

当前,企业间的流程再造实践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间的供应链流程再造;其次是制造业间的销售及渠道流程再造。

服务业间的流程复杂性和重要性远不如制造业,因此服务业间的流程再造的实践至今还比较少。

五、 BPR展望

自1993年BPR概念和思想正式提出后,20世纪90年代美国、欧洲及亚太等国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BPR实践,由于BPR高达约70%的失败率,到20世纪90年代末BPR实践暂时陷入了低谷。

BPR与学习型组织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管理潮流之一。进入21世纪,BPR思想在不断吸收其他管理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且还将继续发展、更加成熟;同时,通信与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为BPR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21世纪,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服务型企业加入到成熟、理智的BPR实践中,BPR成功案例层出不穷。随着BPR不断成功实践,BPR将成为21世纪广大企业创建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Michael Hammer.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90,(8):104-112.

2.Marc J.Schniederjans and Gyu C.Kim.Implement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with total quality control and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nering Survey resul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3,23(3/4):418-429.

3.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3.

4.(美)迈克尔·哈默,史蒂文斯·坦顿著. 梅俊杰,杨勇艇,张旦伝译.改革革命:确保改革成功的指导原则.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篇(5)

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在开幕式上表示:“‘十二五’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攻坚阶段,对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产业界和学术界责无旁贷。英特尔希望通过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这一平台,与教育领导部门、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伙伴一起继往开来,把握技术创新趋势,深入探索和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理念和模式,优化产学研合作生态系统,为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群策群力。”

当前整个ICT产业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各种新技术、新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高速发展的产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意识到需要及时了解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步课程教学,培养出更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在响应国家提倡推进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号召下,英特尔通过积极投入高等教育项目,增强学生能力,支持教授以及加速创新,促成产学研合作。

英特尔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一个健康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帮助今天的大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英特尔公司积极与政府和学术界密切合作,搭建了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的桥梁和平台,助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截至目前,英特尔公司已经与中国10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从课程建设、合作研究、教师计划和学生支持4个方面全面深入支持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未来科技精英们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因此,英特尔大学峰会也受到了教育主管机构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美大处处长杨军代表相关部门出席本次峰会并发言,充分肯定了英特尔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工作成绩。

作为英特尔高等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英特尔宣布基于凌动™平台的英特尔® 嵌入式大学计划2011年计划合作的高校将达到100所,培养25 000名学生。英特尔嵌入式大学计划于2009年启动,截至2010年,已有超过10 000名学生选修了相关课程,并从中受益。英特尔另一重要项目――英特尔多核大学计划自2006年启动至今,已有260余所中国大学的教师参与,英特尔公司帮助教师们将业界最新的并行计算知识传授给52 000余名学生,从而推动了学术界和业界在并行计算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技术融合和交流。

第二天的三个分会场内容也非常充实精彩。第一分会场以“嵌入创想,共迎未来”为主题,介绍了基于凌动的英特尔® 嵌入式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英特尔对大学的投入、相关资源和支持,双方将来的合作机会,以及来自高校教师的经验分享。以“大规模计算――引领核‘芯’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分会场顺应技术趋势,为教师们带来众核时代在软件设计、性能分析、编程技术、编程工具上的新进展以及众核合作研究社区项目介绍及案例分享。结合产业界的最新技术和学术界的前沿思考,一起探讨大规模计算的现状和未来。第三分会场“携手高校,成就‘智造’创新”进行英特尔晶圆技术学术分享和英特尔封装测试工艺趋势及挑战探讨。同时了英特尔成都基地和上海基地 2011-2012 年度的研究合作项目的内容和招标时间表,主要面向微电子、材料、力学、信息技术、工业工程的高校教师开放。英特尔技术团队进行拟立项目的讲解说明,包括立项背景、技术挑战和考核目标,还专门设置了座谈互动题目,就校企合作进行回顾和展望畅谈。

篇(6)

关键词:高分子膜 生物酶 催化转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057-02

高分子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膜两侧自由能差或化学位差的作用下,使得原料混合物中的某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技术。膜分离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

1 膜分离原理及分类

1.1 氨基酸分离原理

氨基酸生物酶催化转化结束后,其转化液化学组分复杂,相对分子量从几十到几百万不等,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学成分多为无效成分,应首先考虑将其去除。氨基酸或肽类的分离是在膜的选择透过性或传递性受到膜两侧的自由能差或化学位差所推动来实现的。氨基酸选择透过膜能力可分为两类:一是借助外界能量,发生有低位到高位的移动;二是借助本身的化学位差,发生有高位到地位的移动。移动和传递的驱动力可以是膜两侧的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化学成分通过膜移动和传递时,根据膜的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离机制。

1.2 高分子膜应用分类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以多种技术集成综合工艺应用为基础的膜分离技术发展很快,通常以分离机制、分离推动力、膜材料及结构形态等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按照膜材质如陶瓷膜、金属膜与聚砜类超滤膜、纤维素反渗透膜等进行分类。以下是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中使用的膜设备,根据分离技术的基本特点和膜孔径的大小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2 膜分离技术处理流程

2.1 物料预处理

一般生物酶催化转化的氨基酸料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性细胞碎片、细菌、可溶性高分子物质,不经过预处理直接微滤或者超滤,将会导致膜孔堵塞或聚集在膜的表面使膜污染,从而降低了分离性能和生产效率,因此,在使用液酶转化时必须对含有多种物质的物料进行预处理,一般采用的手段是去除高分子杂质,通常采用高速离心法或者絮凝澄清等方式,处理微生物灭活,一般进行高温或者pH调节处理,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生L环境来改变微生物的特性,使分离膜设备在其适宜的温度和pH范围内进行快速分离,采用固定化酶将使以上问题变得简单。

2.2 分离操作

一般的膜分离设备在分离生物酶转化液时,多采用错流操作来减少物料在滤材上的沉积,具体操作方式是在压力驱动下,使物料在膜系统的一侧进行高速高压流动,在膜切面形成切向流,从而使小分子物质通过膜。大分子物质或颗粒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的目的。单程操作或循环操作在工业化生产上应用也比较广泛,通过多个膜组件进行串联,在增压泵作用下将料液进行二次加压分离,从而达到相应的效果,如此循环,直到达到预定浓度或预定值为止。

2.3 后处理工序

膜应用技术的后处理工序非常重要,主要分为膜清洗和膜组件的定期维护,膜清洗可分为酸碱、化学、电场或超声波洗涤等,将膜表面和膜孔内物质进行处理,从而恢复膜的性能;膜组件定期维护包括膜组件更换、膜组块交替使用等。后处理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使用环境,因此将生物酶制备成固定化酶对膜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显得非常重要。

3 膜分离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优势

膜分离技术作为高分子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交叉融会的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性,与传统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吸附、深冷分离等技术相比,膜分离过程大多无相变(渗透汽化除外),可常温操作,设备流程简单,易实现工业放大,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浓缩和纯化、能耗低、分离系数大等优点。同时膜技术应用范围广,适用性强,形式多样,可根据工业应用特点选择中空纤维式、管式、卷式、框式、回转平膜和浸渍平膜等。

3.2 存在的问题

3.2.1 耐污能力

在工业应用上,高分子膜的耐污能力差是最突出的问题,分为膜污染和膜孔堵塞等因素导致的膜通透性下降和膜材质自身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导致的膜劣化,从而导致膜性能的改变。

3.2.2 特定功能

由于目标产物的性能差异,针对不同体系的膜选择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在氨基酸应用领域,相似特性,相近分子量,相近等电点物料的分离,是工业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改善膜设备对此种物料的分离,这种特定膜的研究显得非常紧迫。

3.2.3 膜材料回收再利用

高分子膜材料多采用有机添加剂或复合材料制备而成,在回收再生方面尚无成功案例,工业生产上多以固废进行处理,如此造成了大量基础材料的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

4 发展展望

高分子膜在生物酶催化转化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随着固定化酶技术、智能高分子膜技术、功能高分子膜、再生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具有的工艺流程短、能耗低,人机效率高、节约环保的生产技术将会对整个氨基酸衍生物生产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篇(7)

关键词 工程项目物流 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优化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一、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带来了交通与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工程中所消耗的物资占总成本60%~70%,物流费用占物资成本的17%左右,由此可见,工程项目中的物流费用占总费用的10%~12%,这是不可小视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只有了解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才能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物流问题,把握未来工程项目物流的发展趋势能为我们现行的模式优化改进指明方向。

二、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研究现状

当今物流管理在制造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在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赢取最大利益方面为制造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管理学界将物流管理当作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工程建设行业也逐渐认识到了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研究。

陈思重点关注大型土木工程中一些超限的工程物资的运输问题,借鉴MS project软件对大型工程的物流范围、物流时间、物流资源进行管理。[1]

李营从风险控制方面对工程中的第三方物流进行管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物流外包的主观风险;运用灰色关联法对物流外包的客观风险进行评测,将主客观因素结合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控制。[2]

严洪从物流运输通道的方面着手,将工程所需物资按其特点进行分类,并根据其特性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3]

W.J.Obrien,C.T.Formoso等人通过对工程项目物流的绩效考核,利用供应链运作参考绩效对供应链进行管理。

李真、杜建国等人通过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构建提供供应链协同决策的平台架构,为复杂工程中的参与各方提供高效的决策机制。

赵奕凌基于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经典模型,构建“机制设计理论”与“声誉约束机制”的理论框架,在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中形成激励机制,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三、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优化

随着对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研究的深入,各方学者对于如何提高物流的效率,保证运输物资的质量,降低物资的物流成本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优化方案。通过对这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研究,为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按时提供物流保障,奠定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阎颐将工程项目当成制造系统中的一大类,协同学的方法分析工程项目物流活动,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将此方法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建立评价系统对其协同测度进行评价。[4]

Hiroki Okubo,Jiahua Wengd等人对项目的物流进行风险管理,运用AHP等方法研究影响项目物流的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物流进行优化,减少风险对其影响程度。

孟醒从工程项目物资的运输路径方面进行优化,据工程物流的特点,将几种运输方式组合,并运用模糊评价法选择最佳的物流路径。[5]

刘昱着重从物流环节方面进行管理,将物流中的各环节进行精简,使得物流全过程达到一体化。[6]

林毅从物流团队方面入手,提出建立一个包含工程项目服务团队、规范的管理流程、有效的风险预防与控制、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科学的大件货物运输方案的物流运作体系。[7]

四、工程项目物流管理发展趋势

工程项目物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越是大型与复杂的工程,所涉及的物资种类与数量越多,如此巨大的物流任务交给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中的参与方都是难以完成或付出成本极高的,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物流第三方企业承担物流服务。因为这不再是个单纯采购与运输任务,它涉及运输线路的选择,物流过程中实物流与信息流的管理,物流团队的组建与管理,采购方案的设计,供应链中风险的控制等各项相关工作,它需要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物流企业进行管理与优化。在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合之下,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将项目原材料转化为项目成品。因此,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经验丰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工作。

五、结语

我国对于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相对于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以往的工程项目中往往关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所用材料的优越性、项目管理方法的有效性等与建设相关的因素,物流这一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往往被项目参与各方忽视。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材料的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的不断提高,想要在这些方面压缩成本取得价格优势变得越来越难。此时,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由于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提升的利润空间很大。因此,在今后的工程项目中,我们应加大对其物流方面的关注程度,这是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作者单位为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巧玉,郭姗姗.基于精益物流的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研究[J] .物流科技,2009(9).

[2] 刘东石.基于决策网络计划的工程项目物流风险决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9.

[3] 陈思.大型土木工程项目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4] 阎颐.大物流工程项目类制造系统供应链协同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 刘金娟.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物流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6] 刘昱.基于一体化管理的企业工程项目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

[7] 孙斌.第四方物流在工程项目物流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2(7).

[8] 陈泰鑫.工程总承包项目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

[9] 张科.工程项目物流的风险管理研究 [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0] 孟醒.工程项目物流路径选择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11] 李营.工程建设中的物流外包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2] 严洪.工程物流运输通道选择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13] 林毅.工程物流业务运作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14] 杨新胜,郭玉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