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8 14:54: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融合教育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236-02
近年来,由于越來越多的残疾学生渴望和健全学生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所以特殊教育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2016年全国政协召开特殊教育专题会议,提出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倡导特殊学生走进普通学校班级随班就读,接受平等教育,但随着残疾学生走进普通学校课堂,诸多问题逐渐显露,教育教学效果有待提高[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特教院校大多同时招收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在融合教育[2]背景下,实现残健学生在同一课堂环境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平等接受教育,最终回归主流社会,这是特教院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但由于班级学生差异比较大,部分残疾学生会因身体缺陷而难以适应,如果融合只是学习环境上的融合,依旧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这既不能体现教育公平,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改变我国特教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育,分层教学是不二选择。在当前情况下,如何结合特教院校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对象研究
在融合教育课堂,特教院校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自身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进行研究,采用手语、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跟进和理解。
2.1教学对象自身的特点
由于特教院校是残健结合的教育,随班就读[3]的残疾学生分为听障学生、视障学生、肢体障碍学生等。其中,听障学生听力受损,接收视觉的内容较为敏感;视障学生视力受损,接收听觉、触觉的内容较为敏感;肢体障碍学生因肢体器官损伤或功能缺陷以致肢体活动困难,但接收听觉或视觉的内容没有问题。因此,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弱化的地方正好相悖,不适合同堂上课。
2.2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
残疾学生由于诸多原因,一般在特教学校学习。由于学生自身特点,接受知识和分析问题能力较低,学习内容主要源于教材,对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缺乏一定的延伸。听障学生主要通过手语或唇语获取信息,视障学生主要通过声音获取信息,获取的信息量大大降低。所以,总体上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
2.3教学对象的认知力、适应力和协作能力
由于学生残疾程度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前期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其认知力、适应力和协作能力有很大差异。
认知能力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后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能力[4]。残疾学生由于自身原因,信息来源受限,提取的信息量少。通过融合教育,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在相同环境下接受教育,突破其原来信息来源的局限,收到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其认知能力,激发学习的动力,接受更高级、更深层次的教育。
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他们和普通学生一样面对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授课环境,统一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而不再是以前为他们特设的单一学习环境,这需要克服内心的障碍,调整心理状态来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助于认知能力的提升。
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离不开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当今融合教育环境下,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式,通过和健全生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加深知识的学习。协作、沟通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4教学对象的自学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是在没有老师和同学帮助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自身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在非融合教育环境下,老师尽最大努力对残疾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残疾学生学习,导致学生失去了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于老师的教,阻碍了学生主动扩充知识的积极性。融合教育环境下,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参与活动,一般采用小组协作学习,这就需要残疾学生克服自身障碍,主动学习,加强和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完成学习任务[5]。当前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利用网络学习是一项必备的学习技能,这对残疾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很多特教院校均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配备了必要的教学辅助软件和学习平台,像视障学生的读屏软件、听障学生文字交流平台等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保障。
3分层教学的实施步骤
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这关系到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而关系到融合教育的教育目标。
3.1确定教学目标
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学生情况复杂多样,存在层次差异,每个阶段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己选择所学内容,为以后工作、升学或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学生如果选择就业,那么所学内容应该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主要培养学生关键职业技能方面的竞争力;如果选择升学,那么所学内容应该以理论知识为主,通过辅导班提升学习成绩,为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如果选择创业,那么应该以培养职业素养为核心,包括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能力素质,为学生创业打下基础。
教师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结合课程的知识结构,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次和沟通、学习、协作等能力层次。要求所有学生对重点知识都要掌握,难点知识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灵活掌握。要求肢体残疾和健全生能达到沟通无障碍,具有较强的小组协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听障和视障学生沟通基本无障碍,具有小组协作、自主学习能力等。
3.2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依据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等,教学过程设计体现所有学生都要掌握重点内容,部分学生掌握难点内容,使知识呈现梯度。筛选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包含所能考取证书的知识点,体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教学活动,要求体现知识与技能、职业与学业的结合,体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层次性。
比如,有听障学生参与的课程,授课内容可视化要强,通过背景渲染、图片感知、指示性的语言标识、播放有字幕的视频等方式进行设计;有视障学生参与的课程,授课内容主要通过讲授、触觉感知等方式体现,具体实施时辅助播放音频、有声音的影像资料以及触觉感知等方式。在教学活动环节,教师设计一些和所学知识有关的任务,所用知识区分重、难点,安排学生分小组协作。学生根據任务要求,小组内相互沟通、分工合作,最终提交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提交的结果进行分层次点评,点评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
3.3评价教学效果
分层评价,要求教师对不同平台上的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看到每个学生在各自平台上的进步。
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评价[6]。在分层教学活动环节,教师根据活动完成的情况,对照教学目标,分层次分析点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教师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能进行考评,对试卷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进行评价。教师通过教学过程性考核以及期中、期末考评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融合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特教院校开展分层教学使融合教育的实现成为可能。由于融合教育的课堂兼容残疾学生和健全生,不同类别学生各方面均有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使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会发生动态变化,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等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融合教育背景下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也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坚强,陈俊金.毕业生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教育的满意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04-106.
[2] 雷江华,罗司典,亢飞飞.中国高等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残疾人研究,2017(1):4-12.
[3] 童琳,顾定倩,周利华,等.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7(1):12-16.
[4] 楚洪波,吴启航.视障大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能力条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1):117-120.
[5] 张玲.普校与特校的融合[J].现代特殊教育,2017(1):69-70.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1-0087-04
一、残疾儿童与融合教育
随着社会流动加速、家庭小型化和婚姻脆弱化,各种儿童问题不断发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6月,民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206号),第一次在全国性政府文件中提出“困境儿童”的概念,并将其细分为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和流浪儿童三类。残疾儿童作为“困境儿童”中规模最大的亚群体,是指14周岁以下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儿童。残疾类别包括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由于健康和年龄的双重弱势,残疾儿童在社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残疾儿童具有群体规模大、群体需要复杂且不易满足、教育问题突出并容易引发集体行动等特征。第一,从群体规模来看,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共有残疾儿童约387万人(指0至14岁儿童),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4.66%。其中学龄期残疾儿童(6―14岁)246万人。从残疾类别来看,我国现有视力残疾儿童13万人,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言语残疾儿童17万人,肢体残疾儿童48万人,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精神残疾儿童6万人,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如此规模的残疾儿童对其背后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第二,从群体需要来看,目前儿童残疾状况较为复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精神心理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多重残疾的情况。生理方面的残疾表现为肢体方面和五官方面的缺陷,比较容易识别,如传统的盲、聋、哑和四肢的残疾;精神心理和智力方面的残疾则难以识别,社会公众对此了解较少。如此多类别的残疾儿童,其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教育、康复和就业成为其最迫切的三大需要。但实际上,由于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残疾儿童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第三,从教育来看,教育是残疾儿童的三大需要之一,对于他们成年后的自立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残疾儿童尤其是精神残疾儿童受排斥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儿童被拒绝入学或被劝退事件屡屡发生。如2012年9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深圳一自闭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赶出’学校”事件、2014年12月发生的“珠海家长联名阻止自闭症少年入学”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残疾儿童的教育成为政府和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传统上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实行隔离教育,即正常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残疾儿童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特殊学校主要针对盲聋哑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职业培训和技能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普通儿童对残疾儿童缺乏了解、不利于残疾儿童的社会融入等缺陷。同时,这种教育模式对新出现的残疾儿童群体,如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等无能为力。鉴于此,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融合教育”被引入我国残疾儿童教育领域。
根据新墨西哥特殊教育中心的定义,融合教育是指所有的残疾儿童必须在有足够资源、并以同龄儿童为主的自然环境、班级、学级以及社区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教育。这即是说,所有儿童均应成为任何教育环境中真正的一员,并与其他儿童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从这一定义来看,融合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并不是让残疾儿童仅到学校受教育而无资助;二是根据残疾儿童的能力去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以保证他们的成功;三是将残疾学生作为全班学生中真正的一员而不是一个访问者,残疾学生与非残疾学生的比例必须按照正常学生与残疾学生的比例安排;四是残疾学生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只是残疾学生的学习进度及难度安排要因人而异。融合教育在满足残疾儿童需要、促进其社会融入、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进行融合教育的探索。1988年7月11日,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等七部委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1992年)》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随班就读”这一概念。1990年和1994年,国家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以法律和法规形式对随班就读予以规定。此后,随班就读成为我国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国家教委也了随班就读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其中,《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对随班就读作出了具体规定:一是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应当就近入学;二是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三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四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把任务落实到乡镇和学校,切实保证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五是普通学校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可以看出,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实际与西方融合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是在我国经济文化不发达、各方面因素受制约的情况下发展特殊教育的一种明智选择。但是,我国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几乎没有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时几乎没有享受到特殊的服务,常常出现“随班就座”“随班混读”现象。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以随班就读为主的融合教育面临着理念、政策设计、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诸多困境,影响着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1.融合教育的相关理念缺乏
融合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育方式的改变,而且意味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西方融合教育的背后是平等、个性自由、尊重差异、多元化等西方价值观念,他们从人权和平等的角度强调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育要尊重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理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合教育的开展:第一,把残疾人视为需要同情和救助的弱者,并基于此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容易强化残疾人的弱势和“无力感”,不利于他们的自立。第二,缺乏权利意识,没有认识到残疾人具有与正常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就业权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尤其是受教育权,它作为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是其走向独立的重要途径,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第三,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育是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的,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重视不足。而残疾儿童在学校学生整体学业成绩和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残疾儿童受学校和普通儿童家长的排斥,使随班就读效果不佳。这也跟我国融合教育开展时间短、公众对融合教育了解有限、学校和普通儿童及家长对融合教育存有疑虑与担心有很大关系。
2.社会福利政策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的残疾人福利政策呈现“碎片化”和应急性特征,难以保障残疾人正当权益的实现。第一,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缺陷。在残疾人教育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990年颁布、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作为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连贯性,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容易错过残疾儿童矫正的最佳时机。第二,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毋庸置疑,上述法律法规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关的细化措施没有跟上,使得法律法规在执行上大打折扣。目前,残疾儿童入读正常的幼儿园、小学仍然遇到许多困难,家长不得不动用各种关系来达到目的。第三,相关的资源支持不足。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实践证明,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物质、专业人员和服务等相关资源的支持,这是融合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给普通学校用于推广融合教育的拨款逐年增长,同时以全校参与模式来实施融合教育;在全校参与模式架构中,普通学校真正关注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配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服务资源;教育主管部门也为学校提供额外支援、教师培训以及专业支援。而在我国大陆地区,融合教育主体不明、主管部门不清、资源支持力度不足,这些均导致了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面临重重困难,动力不足。
3.社会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低
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服务支持,但我国与融合教育有关的社会服务严重缺乏,仅有的社会服务专业化程度也较低,难以为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第一,专业人员匮乏。目前普通学校大多没有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现有的教师也基本没有经过特殊教育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对融合教育了解甚少,他们急需得到巡回教师、各类专业人员的支持、指导与帮助。但是,现阶段我国巡回教师制度并不健全,社会工作者、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康复训练人员更是严重短缺,导致随班就读的教师和学生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如一些学校接纳了残疾儿童,但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又缺乏外在资源支持,“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混读”。第二,社会服务评估缺乏。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评估,这里的服务评估既包括对特殊儿童需要的评估,也包括对教师和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的评估。但目前专业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缺乏,社会服务评估大多由高校教师兼职进行,评估手段和评估技术滞后,这些均制约了现有的评估质量和评估效果,导致学校教师和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以得到合理承认,影响了相关教师和社会服务人员从事融合教育的积极性,不利于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的发展策略
融合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将残疾儿童接纳到主流学校或主流社会中来,而且更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扫清所有儿童全面参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实现其全面发展。这是实现残疾儿童权利的需要,更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要突破融合教育的实施困境,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融合教育的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探索有效的融合教育发展策略。
1.转变理念,营造融合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召开了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已经达成推动融合教育的共识。发展融合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对残疾和残疾人的理念,营造一个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促进少数群体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发展。第一,优势视角。从优势视角来看,残障只是个体部分机能的丧失,并不影响个体其他部分机能的正常发挥,甚至某些残疾人还具有一些超于常人的特殊才能。为此,应从残疾人的优势出发,采取多种措施使其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增权理念。教育权是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权利,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来创造条件,实现其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2014年1月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的“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够接受合适的教育”也强调了这一点。第三,及早干预理念。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和融合教育要及早进行,根据其年龄阶段和残障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措施。这需要通过公众教育、家长支持、政策研究与倡导等方式,使政府工作人员、普通学校师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充分认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支持融合教育,为融合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以政府为主导,持续推动政策创新
在现阶段,发展融合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借鉴外来经验,结合本土实际,进行政策创新。这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一是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决定了大部分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做好残疾儿童的融合教育;二是融合教育的非营利性以及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市场化的公司难以介入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三是现阶段社会服务机构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有限,提供服务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政府主导融合教育的相关福利政策,并对相关的社会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成为必然。从目前情况来看,由政府主导进行的政策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整合完善。要对现有的政策法规中相互矛盾和容易引起歧义之处予以修正,增强其内部的一致性。同时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普通学校、服务机构、家庭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大对违反相应法规的人员和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第三,引导和培育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参与融合教育。将从事融合教育时间较长、声誉较好的社会服务机构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与服务,促使其扩大规模、提升专业水平。鼓励其与普通学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社会服务与普通学校教育相互合作与有效衔接。第四,加大对普通学校、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在经费、培训和服务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校、家庭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融合教育的质量。
3.以需求为本,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摘要】“协作”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的“协作”其实指的是伙伴与搭档间的协作,它所强调的是学生间相互的帮带与长短处的互补。提起伙伴与搭档,人们习惯于想到正常生间的“协作”。事实上,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它的作用同样重大。特别体现在正常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的帮带作用及各方面的积极影响上。文章就融合教育教学中伙伴与搭档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融合教育;残障儿童;伙伴与搭档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80-01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明确指出,对于适合进入普通学校的残疾孩子,要就近就便、优先安排随班就读。计划还指出:加强普特融合,在推进随班就读的同时,组织特教学校学生到普通学校交流学习,逐步形成制度,促进融合教育的全面实施。
众所周知,听力或言语障碍的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大脑病变,致使他们在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认识活动中产生一系列的障碍,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有效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更难以同周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遇到更大困难。因此,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融合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学生智力缺陷的矫正、康复训练外,还应该把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改善其生活活动和学业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是学校中各种情感交流的主要部分,每个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校、班级这个群体中,他们每天接触的时间最长,他们之间友好相处是老师做好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工作的纽带。所以老师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引导他们,使每个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都能和正常生相处的感情融洽,利用伙伴和搭档的力量,使他们共同进步。
融合教育理念的宗旨之一就在于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能够在正常生中生活、学习、受到正常生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也是“全纳性”教育的雏形。而融合教育的难度就在于“读”。“读好”的关键一方面在于老师的教,一方面在于给他们以掌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给予重新学习的机会。设计一个影响智力发展的环境,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与正常生之间保持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从伙伴和搭档那里得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欲望。
这样看来,融合教育教学中,成立“帮带、协作”小组,让伙伴和搭档所形成的集体力量去感染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就十分重要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其潜在的智力开发和发展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学生个体智力的自身提高;二是群体智力的相互补偿。因此,强调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个作用要充分反映在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是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在群体中得到教育、康复、补偿、提高的重要措施。伙伴与搭档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创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心理愿意留在学校学习和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就要有计划、长期不懈地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有效地帮助,协作活动,组建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找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参加,在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正常儿童说日常用语。安排优生和他们同桌,在课堂上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优生读生字、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课外活动让好学生做他们的伙伴,时时矫正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等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帮带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学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会觉得不如别人,而是更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了。反之,如果没有伙伴、搭档的帮带作用,学生嘲笑,那么只靠老师一个人去改变他们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发挥伙伴和搭档的帮带作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要真正从心底里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进步,奉献一片爱心和诚心,给其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意的集体环境,使其生活学习中处处、时时得到伙伴和搭档的帮助和关心。这样,才能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适应社会打好心理基础。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使他们将来真正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平等参与社会、融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勇.基于聋人特征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装饰,2010,(12).
[2]崔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创意设计思维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6).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 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1-0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今时代已经发展成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影响着社会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因此产生了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教学融合起来的教学理念。
一、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融合的意义和内涵
“融合”表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的整体发展过程和结果”。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代表,不仅包括多媒体技术还涵盖网络技术等,高密度的信息、高速度的传递、高强度的交互和高效率的反馈是其特点。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思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它紧密联系着生产、生活,但是它概念广泛、原理抽象,因此学习的时候非常难以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融合就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的课程与电子技术的课程的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电子技术课程中,使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的课程组合转变成合理、清晰的课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融合教学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能完善电子技术实验
学习电子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实验实践,而常规的电子实验难度大,不仅花费大量实践更耗费大量材料,在加上课堂时间的限制导致实验效果有时很不理想。课堂实验之前往往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时老师还需分别辅导,这样不仅学生不能充分融入实验中,老师的教学难度也很大。信息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仿真技术不仅能高效率地、完整地构造出实验原理图,还能完美地模拟实验过程,并显示出实时的实验结果,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鉴于学校资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有些贵重的实验设备常常有所保留,另外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些课程实验往往被保留而学生也不敢大胆尝试。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而仿真技术可以用电脑设置故障和困难,在分析问题的同时能够不断尝试、积极探索,不仅不用担心危险的发生也不怕损坏实验器材。
(二)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判断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多取决于学生对该课程的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有声有色的特点去引导课堂,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一些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利用动画、图片等的形式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制作和选择合适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融合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让枯燥无谓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习积极性高涨。对于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难点,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变为直观,化复杂为简明,在提高学生认知的同时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在轻松的氛围中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得到开发,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融合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辅助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及时改正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丰富的网络优质资源,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老师通过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驱动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探索答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扩充自己的知识库,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要结合其他教学媒体进行融合教学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方法还是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学,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将他们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点才能顺利地实现融合教学。在融合中的动态模拟能创造出优美、引人入胜的电子课程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感知范围,使学生充分的融入教学课堂。电子技术教学中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传统的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但计算机多媒体不可替代其他所有的教学媒体,因为比如教学图片、实物模型、录像等是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无法做到的。因此老师既要看到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也要明确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融合适当的教学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融合教学,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中选取融合内容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受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的实验,二是无法使用常规手段解决的问题。这样能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更新新的知识,将抽象变成直观才能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才能够实现融合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但不能只追求形式,滥用信息技术,要在恰当的时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潘云泽,王以宁.《信息化进程中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融合教育;游戏干预;特殊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43-03
自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西方国家逐步将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到旨在满足所有儿童需要的融合教育环境中。在美国,到1990年为止,已有大约75%的常规幼儿园招收了至少1名特殊幼儿。〔1〕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关注特殊幼儿的早期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融合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2〕特殊幼儿同样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建构知识。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游戏情境为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之间社会互动的发生、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友谊的建立提供了机会。可以说,游戏是融合教育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融合教育课堂中的游戏活动主要是针对正常幼儿设计的,特殊幼儿由于自身的能力缺陷,在这些游戏活动中无法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只有运用适当的干预策略,在基于特殊幼儿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发挥游戏的娱乐功能与教育作用,才能利用游戏活动促进特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并进一步确保所有幼儿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进行。
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融合教育环境中的游戏干预情况作一简述,旨在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让特殊幼儿受到更好的融合教育。
一、游戏干预的目的
Kontos等人(1998)指出,在融合教育环境下,特殊幼儿的游戏活动要依靠成人的干预才能顺利进行。〔3〕对特殊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干预的目的是帮助特殊幼儿最大限度地超越障碍,顺利参与游戏并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4〕在这一目的的指引下,干预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依据不同取向开展游戏干预。
1.认知取向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拿大就开展了大量游戏训练实验,证明游戏训练是刺激游戏者认知发展的有效手段。〔5〕通过游戏训练促进特殊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这是干预者对其实施游戏干预的目的之一。
2.社会取向
特殊幼儿需要各种游戏机会,但是他们的特殊性往往限制了他们的游戏参与程度。Odom和Brown(1993)发现,除非实施了特定的社会互动干预,否则特殊幼儿一般不可能加入游戏团体,也不可能成为正常幼儿的游戏同伴。〔6〕Nevile和Bachor(2002)指出,特殊幼儿很难进行角色扮演等需要较高社会性技能的游戏。〔7〕所以,帮助特殊幼儿跨越社会技能障碍,使其全面参与游戏活动,这也是游戏干预的目的之一。
融合教育强调在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中,为特殊幼儿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因此,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实施游戏干预的另一目的在于促进特殊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
另外,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互动,改善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之间的关系,提高正常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这也是游戏干预的目的之一。
二、游戏干预的形式
1.个体干预和团体干预
个体干预是指针对个别特殊幼儿进行单独干预。这种干预方式针对性强,能及时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干预策略,干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这种干预是单独进行的,对干预环境的要求较高,一旦离开一对一的干预环境,干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团体干预是指让特殊幼儿与社会交往能力较强的正常幼儿处在同一团体中做游戏,干预者挑选一些能够促进幼儿游戏和交流的材料,并为幼儿提供支持策略,鼓励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进行适当交往,促进特殊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团体干预的效果能够直接作用于幼儿所处的融合教育环境,但是干预效果会受到正常幼儿的影响,不易控制的变量较多。
个体干预和团体干预各有利弊,所以干预者往往采取个体干预与团体干预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个体干预使特殊幼儿熟悉游戏材料及游戏方式,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然后通过团体干预促进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的互动。
2.内在干预和外在干预
外在干预是指干预者在指导游戏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保持旁观者的身份,引导、鼓励游戏中的幼儿,包括引导幼儿安排游戏角色等。内在干预是指干预者以游戏的角色身份参与幼儿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8〕
内在干预和外在干预的目的都是要提升幼儿的游戏参与程度,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至于究竟采取何种干预形式,这要根据幼儿的能力、游戏的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
三、游戏干预的策略
1.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在实行正式的干预程序之前,干预者先要为接受干预的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无障碍的游戏环境。
对特殊幼儿来说,干预者为其创设的物理环境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为其排除肢体活动障碍,同时要方便幼儿同伴和成人进入游戏场地。比如对于肢体残疾的特殊幼儿,游戏区的入口要宽阔,并确保没有障碍;对于自闭症幼儿,游戏区需要有一定的提示(如图片指示、地面标识等),引导幼儿在固定时间进入固定游戏区域。
由充满人文关怀的干预者和游戏同伴等组成的人文环境能让特殊幼儿获得安全感、被接纳感和适宜的发展,同时有利于社会互动的开展。
干预者要给予特殊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时间安排应该具有灵活性,因为一些特殊幼儿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参与一项游戏所需要的信息,并要有机会反复练习学到的新东西。如果特殊幼儿被一项游戏深深吸引或已对游戏失去兴趣,干预者要及时调整游戏时间。
干预者要对幼儿进行观察、访谈、评估,了解幼儿的兴趣、操作方式和能力,然后结合不同的干预目的,确定适当的游戏材料。适宜的游戏材料可以帮助特殊幼儿发展游戏技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辅技术包括改进了的玩具、电脑、特殊的坐椅系统、动力移动性器具、改进的通讯系统以及应变开关等。Blisset和Adkins(1993)研究证实,特殊幼儿可以通过交互电视技术参与知识竞赛,进行同伴交流,而且这种交互电视技术创造的真实竞赛情境对特殊幼儿的发展有很大帮助。〔9〕Muller等人(1985)对幼儿使用电脑解决问题的研究发现,与单独进行拼图游戏相比,使用电脑进行游戏的特殊幼儿参与了更多的社会交互活动,并表现出更积极的交互性社会行为。〔10〕通过种种辅技术的应用,干预者可以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创造适宜的游戏玩具,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并以游戏为载体,促进特殊幼儿各项技能的发展。
2.游戏过程干预策略
(1)脚本示范
脚本示范是将一个游戏活动分割成几个小步骤,在干预者的示范下,特殊幼儿依次进行游戏的各个步骤,从而完成整个游戏。Nelson和Seidman(1984)以及Kim和Lombardim(1991)都用脚本示范法成功地促进了特殊幼儿的游戏和语言发展。Nevile和Bachor(2002)用脚本示范法对5名发育迟缓幼儿进行了象征性游戏干预,干预结果表明,所有被试在语言能力、同伴互动频率、游戏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11〕
(2)同伴示范
同伴示范是指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匹配,双方共同参与游戏。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正常幼儿作为帮助者,既要起到示范作用,又要起到传授技能和促进游戏的作用。Goldstein等(1997)、Mathur和Rutherford(1991)、Kalfus(1984)的研究表明,通过积极的同伴互动,特殊幼儿受到排斥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特殊幼儿还能获得建立有效同伴关系所必需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12〕
(3)故事与游戏相结合
Favazza和Odom(1997)曾经运用故事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为若干幼儿园解决了特殊幼儿受排斥的问题。〔13〕这是一种以幼儿园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干预策略。经过9个星期的干预,各个班级对特殊幼儿的接纳程度都显著提高。
(4)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也可以被运用到融合教育课堂中,而且幼儿园内的许多区域本身都有助于促进特殊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技能发展,如积木区、娃娃家等。Guerney(1983)曾建议在游戏场上使用游戏治疗法。〔14〕Wolfberg和Schuler(1993)曾运用团体游戏治疗法,让自闭症幼儿与那些社交能力较强的幼儿一起做游戏。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幼儿的象征性游戏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有所提高。〔15〕
虽然游戏干预的取向、形式和策略是多样的,但每一项成功的、有实效的游戏干预的关键在于:在和谐接纳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中,在全面了解幼儿能做什么的情况下,干预者要采取最能引起目标幼儿兴趣的游戏形式,找到最适合目标幼儿的干预策略,或采用多种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特殊幼儿克服障碍,促进特殊幼儿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5〕〔6〕〔14〕Johnson,等.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0,211,217.
〔2〕周念丽,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6.
〔3〕〔7〕〔11〕MARYANNNEVILE,DAN G BACHOR.A script-based symbolic pla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J〕.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Bulletin, 2002, 30(2):140-172.
〔4〕〔9〕〔10〕朱丹,曹中平.残疾儿童的游戏特征及基于游戏的干预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5,(6):80-81.
〔8〕华桦.游戏中的教师指导和幼儿社会的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4,(6):112-113.
关键词 融合式适应体育 智力障碍 体育教学 体适能
分类号 G764
1 问题提出
智障,也称精神发育迟滞,是个体在18岁之前的生长发育期,智力与适应行为两方面出现严重缺陷的表现。智力障碍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身的健康往往需要依赖别人的照顾,因此,智障者的体适能状况就需要特别关注。Beaseley(1982)指出,智障者有认知或语言能力障碍,大多数可能会从事劳力型的工作,因此,需要有良好的体适能才能胜任这些工作,智障者如果拥有较佳体格和优异健康的体适能,就能克服别人的歧视,获得社会认同与接受,另外,智障者如果具有慢性疾病或是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体适能方案改善身心状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及社会的关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带动了全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实践经验中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体育活动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培养的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近20年来,美国的融合教育运动影响越来越大。融合教育自然也影响到各国教育体系的制定,它的理论及实践也已成为各国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应体育对智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身体活动等相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因此,结合融合教育以及适应体育两种概念的体育教学理念——融合式适应体育便开始出现。
2 国内外智力障碍学生体适能的相关研究
对于身心障碍者而言,可以在从事体育活动中,经学习而获得各种日常生活的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身心障碍者生活品质的研究多将身体健康情形列为指标之一。就促进身心健康或体适能改善而言,健康相关生活品质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体适能,进而对个体的心理、情绪、精神、社交与智慧各层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Moon和Renzaglia(1982)指出,身心障碍者的体适能比正常人要弱,且中重度的智障者又比轻度智障者弱;早在1959年,Francis和Rarick两位学者就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智能障碍者的健康体适能与同年龄之非障碍者进行了动作表现、年龄、性别与体适能关系的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智能障碍者的体适能不及正常者。Tomporowski与Ellis(1984)研究了中重度智障者接受心肺、肌力训练及学业培训的状况,考察实验组及控制组学生的智商变化情形,结果显示,接受体适能训练的智障者在心肺适能上确有显着改善,但是智商方面没有进步,并且体适能实验组的学生在不良行为上有明显的改善。Femhall和Pitetti(2000)两位学者针对26名轻、中度智能障碍儿童和成年者进行腿部肌力训练发现,腿部肌力与跑步持续表现有很大相关,通过肌力训练提升腿部肌力后,在六百米及二十米渐进性跑步测验中都有显著进步,腿部肌力会影响最大耗氧量及跑步表现。Memman、BarneR及Jarry(1996)以22名多重障碍成人(包含智能障碍)为研究对象,利用暖身运动、伸展操、音乐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缓和运动等,经十二周体适能训练后发现:被试的身体组成及脂肪两者均无显着改变;但在心肺适能、肌力及柔软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国内方面,戴听(2007)通过检索对大量研究有关智力障碍者体质特点的文献,对唐氏智障者与普通智障者在体能状况、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智力障碍者下肢肌力与平衡能力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而唐氏智力障碍者的各项指标更显著低于普通智力障碍者。研究认为肌肉力量是影响智力障碍者体能与平衡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研究者还发现,经过针对性训练可以增强智力障碍者的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
吴雪萍与章建成(2007)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动作技能活动方式对智力障碍成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对被试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结果表明,智力障碍成年人不论是参加开放性动作技能或封闭性动作技能练习,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轻度智力障碍成年人组平衡性好于中度智力障碍组,说明智力障碍群体坚持参加体育运动是有益的,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并提出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融合式适应体育及相关理念
3.1适应体育及相关研究
适应体育一词最早由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开始使用适应体育这个术语,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体育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协会认为,适应体育是依靠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从研究领域而言,适应体育应属于“适应身体活动”的分支,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强调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首先进行评估,然后由体育综合课程结合特殊的教学设计,来诊断并解决个体因伤残失能而引起的社会、情感、认知与心理动作等方面的终身问题。
我国大陆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使用适应体育概念,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关适应体育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总体性地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论述。相对而言,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研究要多于其他残疾类型,主要涉及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康复、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施敏等研究显示,通过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可以提高弱智学生左手、右手、双手及下肢的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潜能,弥补缺陷,发展协调能力;提高上肢力量潜能,促进力量素质协调发展;对提高弱智学生心智潜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绍志春等从体育与语文、数学知识相整合、体育与劳动生活相整合、体育与音乐舞蹈相整合、体育与游戏活动相整合等方面,对培智学校体育课程整合进行了探索。李红认为,弱智儿童班级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调节;教新技术时最好在小的教学场地进行,防止学生分心;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器械;设计内容时要考虑环境,并且应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成功完成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法、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及暗示法等。总体来说,我国关于适应体育的研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3.2融合式适应体育的理念
融合式适应体育(inelmive adapted physie~educa,tion)一词,是由“融合教育”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落实了融合教育的理念,通过融合的过程,使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都能够得到体育发展。
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协会的定义指出,融合式适应体育是以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且它是属于“适应身体活动”的一支,强调通过学校体育方面的综合性课程与特殊教学的设计,并且通过评价、诊断以解决个人因伤残失能而造成的社会、认知与心理动作等终身问题。融合式适应体育是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限制,设计出包括运动、游戏等的综合活动计划,希望特殊需求学生能够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情感与智力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
分析融合式适应体育的内涵,可以将融合式适应体育分为过程(指完成运动项目的动作成分)、成果(指运动成绩)以及变量(实施条件如器材、指导方法等)三个方面,而课程与教学的调整就是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整,而且能够随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需求而改变。
4 如何开展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
4.1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类型
从事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课程时,调整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提高对班级与学生的行为管理技巧都非常重要。适应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以下几点:社会行为,学习与同伴互动的社会技巧;享受运动乐趣,促进身心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身体的融合(physical inclusion)。身体的融合指的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安置在一般的体育课堂当中,是目前国外最普遍的融合方式,但是,如果是中度障碍或多重障碍的学生,由于他们参加一般体育活动会遇到障碍,因此,这部分学生单独分开教学。
二是教学方式的融合(instruction inclusion)。教学方式的融合指的是和普通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而参与的程度则由身心障碍学生的目标以及他们是否接受足够促进融合的支持而定,如果学生的身心障碍情况比较严重,虽然可以在专业人员及同伴的帮助下进行体能活动,但是相对和其他同伴之间的互动较少,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轻微的活动方式,以便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
三是社会性的融合(social inclusion)。社会性的融合指的是身心障碍学生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情况。一般来说,社会性的互动是正面的、积极的,并有助于身心障碍学生和一般学生之间的互相接纳。
进行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需求来调整课程,这才能提升并达到学习目标。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很难把握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原则,经常造成教学的不一致,甚至产生混乱,因此,就必须要了解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模式。Shen411(1993)提出适应身体活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融合式的适应体育方案可分五种参与的层次。一是正常性体育活动:指完全的投入正常体育课,没有做任何体育活动上的修改。二是修正式的体育活动: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做一些弹性的调整以便普通学生与身心障碍学生可以愉快地在一起活动。三是平行的体育活动:障碍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但有他们自己的活动方式。四是融合式的适应活动:普通学生与障碍学生一起进行适应性的活动。五是隔离式的适应活动:身心障碍学生在隔离环境中参加体育活动。
4.2开展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4.2.1教学原则
我们建议,融合式适应体育活动的教学原则可遵循以下几点:不要对障碍学生“特殊对待”;游戏活动中不要进行淘汰;机会均等的竞争;运用同伴帮助法;及时调整环境器材和规则;不要诱导学生失败;不要强调技能为成就标准;在活动过程中要给所有学生选择机会;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2.2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是让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获习技能,特殊学生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而且通过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在群体体育教学课堂上,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常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学生学习策略一直没有变化,难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特殊需要。为此,改变普通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化、整体化的融合体育教学体系,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对特殊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融合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对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一种风气,体现一种和谐,孕育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表现。
我校是一所特普融合教育学校,聋、盲、弱智的特殊孩子和正常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这一背景下,怎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更应该注重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凸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
一、优化育人环境,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学校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应充分发掘、利用校园环境,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熏陶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
1、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
学校在改善校园硬件设施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园绿化力求做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花卉为主,使校园真正呈现三季有鲜花,四季有绿树的怡人景色。
2、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
学校在主楼门厅应设计制作校徽,校徽应体现“以普带特,以特促普,特普共进”的融合教育思想;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的牌匾;在楼宇的走廊内设计制作国学经典、名人名言、师生字画;在各功能室、办公室内设置艺术精品、哲理隽语、规章制度等标牌、标语;各班教室张贴物应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校园里的亭台楼阁、迂回长廊、石凳桌椅应错落有致;设计一首体现学校主旋律的校歌,在学生中广泛传唱;增建大型主题雕塑。
通过优化环境,大力塑造和谐统一、内涵丰厚、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使每一株树,每一面墙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个景点,每一幅标语都成了陶冶情操、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让师生在有“形”的校园文化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厚重底蕴。
二、拓展校园活动,突出校园文化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源泉,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真、求知、求乐,使特普学生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谐相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为残疾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将来回归主流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1)依据“六定”制度(定目标、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地点、定辅导老师)开展好书法、美术、手工、舞蹈、装裱装潢、刺绣、美容美发、篮球等兴趣小组活动,还应增设器乐、武术、盲童合唱、聋童乒乓球等。
(2)编排一个由特普学生共同参与的“手拉手”校园集体舞。
(3)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活动,五月份“春季运动会”“孝敬父母月”活动,六月份“红领巾心向党”庆六一活动,九月份“庆祝教师节” “民族团结月”活动,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活动,十二月“冬季运动会” 等。
(4)开展好“国旗下演讲”、红领巾广播站,在班级里组织好班、团、队会等常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