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融合的作用

产业融合的作用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8 14:54: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业融合的作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业融合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动漫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040-03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其研究始于信息通讯业,但已经广泛存在于金融业、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领域,产业融合化被认为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旅游业作为综合较强的行业,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已经出现了“跨界”的迹象,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影视旅游、旅游房地产等就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起来的,而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在实践上我们并不陌生,美国的迪斯尼主题公园就是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成功的典型案例。在动漫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动漫开发商不断地完善动漫产业链,将开发旅游项目作为产业链延伸的一支;一方面旅游开发商引入成功的动漫形象人物作为主题形象来开发旅游,动漫业和旅游业各自寻找着彼此利益的结合点,协同发展。当前,关于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落后于产业融合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针对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对已出现的动漫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有重要意义。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及研究背景

时下,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定义还没打成共识,本文采用著名学者厉无畏的观点,他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为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信息技术向传统工业的渗透产生了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第二种为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产品体系;第三种为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而引发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使人们开始关注了产业融合现象。最先研究产业融合现象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icholas Negroponte ,他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和信息技术三个产业部门融合的“绿皮书”,定义产业融合是“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并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

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属于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产品体系。他们的融合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有产业的附加功能,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二、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分析

根据系统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而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内的元素、系统结构和系统环境三者共同决定的,其中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根本动力,而系统环境是系统演化的外在因素。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产业是指由技术、产品或服务、企业、市场及制度等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产业系统的发展是不同子系统间共同演进的结果。

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和构建其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是科学的。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是由推力子系统、引力子系统、支持力子系统三方面构成的,其中推力子系统和引力子系统属于动力系统的内部要素,是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支持力子系统属于此动力系统的外在因素,是产业融合依赖的外部环境,这三方面子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产业融合的发展。

1.引力子系统

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引力子系统主要是由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构成。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体验过程,而动漫旅游产品中人们的可参与性比较高,如人们可以游玩动漫主题公园的娱乐项目,参观动漫产业园来了解或参与动画片的制作过程,观看并参与以卡通形象为题材的互动表演等等从中体验快乐。另外,从旅游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家庭亲子游的旅游市场潜力无穷,而以动漫卡通故事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更是家庭亲子游的首选。由于动漫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旅游市场需求吸引了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动漫旅游产品。如果没有市场需求,那么市场供给也是无效的,所以由旅游者市场需求构成的引力子系统是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动力。

2.推力子系统

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企业行为的根本原因,而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体,所以,企业追求自身利益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产业的企业在竞争优势、共生原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建立跨产业战略联盟或并购其他产业的企业来进入其他产业,为企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动漫业通过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完善动漫产业链结构,进而实现动漫企业的利润增值。随着旅游资源观的改变,旅游业通过与动漫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了旅游资源类型,通过综合开发动漫旅游资源吸引游客为企业获得利润,这种企业间发展的互补促进了两产业的融合发展。

3.支持力子系统

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从这四方面来分析产业融合的支持力系统。首先,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系统的整合观念在各个领域被应用,整合思想和方法也不断被深入研究,不同产业间资源整合发展观念也受到重视,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动漫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次,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企业集团化发展为企业发展跨产业的战略联盟提供了财力基础和智力支持。再次,在社会政治环境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动漫产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现代数字技术为游乐场所提供声、光、电的渲染,产生令人震撼的视觉、听觉效果,智能技术使可爱的卡通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由此可见,支持力子系统为动漫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环境支持。

三、构建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

根据系统学理论,系统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过程,系统结构是这一动态过程的外部表现。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促进两个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中,各子系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现构建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在此模型中表明了对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据此提出加强两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

第一,在系统模型中引力子系统提出市场需求,推力子系统提供市场供给,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市场需求供给系统共同构成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旅游业和动漫业融合发展时,一定注意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认真做好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动漫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运营要紧扣儿童、青少年市场客源特点,注重游客的旅游心理体验过程;在动漫旅游产品营销方面,重视动画片、漫画等制品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增强景区对小朋友的吸引力,同时,宣传上要取得家长的认同,增强家长的亲子游观念,从而愿意购买该产品。

第二,支持力子系统中的系统整合思想为两个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环境,而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又为理论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企业集团化发展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增加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性,而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间战略联盟又会促进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产业融合提供优越的条件,会激励企业行为,而两个产业融合的良好发展给地方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进而会增强政府对其扶持力度。因此,动漫旅游的产品开发要紧密地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不断创新的旅游产品项目。作为地方政府的相应管理部门应重视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给予一定的环境支持,如在区域旅游发展论坛及研讨中,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一论题进行讨论,为实践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政策上支持企业重组,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从而增进企业的跨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在重大旅游发展项目上,地方政府在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对外宣传上都应给予支持。

综上所述,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在内外因素推拉作用下进行的,而且各动力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作为事物的运行演化规律,在事物逐步发生变化时自身也会相应变化,所以随着两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动力系统中的各因素及相互作用也会随之演进,有待人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分析[J].学术季刊,2002,(1):55-57.

[2]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259-265.

[3]王慧敏.都市旅游集成竞争优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58-163.

篇(2)

关键词:旅游业;相关产业;相关部门;产业融合

从事物相互关联的哲学观来看,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行业,广泛涉及多行业、多部门,仅靠旅游行业、旅游部门单方面发展难以达到规模效应。发展旅游这一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大旅游”观念,具有“大产业意识”,把旅游开发放在综合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宏观范围去考虑,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去统筹规划,注重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包括旅游产业的纵向融合和横向融合),构建“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从研究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相关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建、文化、教育等)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产业融合与产业调整的途径,构建地区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支撑体系,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形成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链与产业群体。

从事物相互关联的哲学观分析旅游业发展,我们可以洞悉并把握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密切关系,研究探索和有效实施产业互动、融合的途径与对策。

一、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对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很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就业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一、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有利于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农业可为旅游业输送绿色农产品,可为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和充实现代旅游业的内涵;可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体验文化的旅游产品。

3、旅游业和农业的互动与融合途径。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发观光(旅游)农业与“农家乐”等旅游、休闲项目,建设观光农业园区,开发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建设旅游餐饮原料生产基地,打造旅游食品供应产业链;建立地方旅游农业产业集群,增强旅游农业的竞争力。

二、旅游业和工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某些工业的附加值;旅游业的发展扩展了工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工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工业提供了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产品,满足了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工业的发展扩大了旅游业的范畴,丰富和充实现代旅游业的内涵;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

3、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途径。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建立工业旅游观光点;建立传统手工业作坊旅游区;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生产为旅游业服务的工业用品。

三、旅游业和商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商业的拉动作用。旅游业可带动商业的发展和繁荣;旅游业发展可提升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

2、商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商业的发展拓宽了旅游业的范畴,丰富和充实现代旅游业的内涵;商业的繁荣可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和提升城市形象。

3、旅游业与商业的融合途径。树立商旅融合的观念;将商务活动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建立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在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不断完善商业服务网点,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与购物旅游。

四、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业的拉动作用。旅游发展促进交通体系的超前发展,对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需求动力;刺激了交通运输种类需求;提高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2、交通运输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为现代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供给推力;交通运输业发展能促进国际和国内旅游的全面发展,使旅游成为人民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3、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融合的途径。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旅游交通规划,实施交通融入战略;建设“绿色交通”“景观交通”,凸显交通景观价值;交通运输工具与旅游有机结合,体现交通的旅游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7月1日开通的青藏列车的车厢内的装饰洋溢着浓郁的藏族文化风情)和时代特色;优化交通旅游线路和交通时刻表,与旅游有机对接;衍生开发交通旅游产品。

五、旅游业和城市建设的互动与融合

1、旅游业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建设的步伐;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特色的形成;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使城市建设有较雄厚的财力保证和更高的美誉度。

2、城市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城市完善的配套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城市旅游业发展;城市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旅游效应;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规划与开发。

3、旅游与城市建设的融合途径。实施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善城市旅游环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将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有机结合;用旅游文化包装城市、提升城市,塑造旅游城市文明形象,增强城市的旅游魅力。

六、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与融合

1、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文化是旅游的内涵与灵魂,能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与魅力;文化能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带给旅游者较高的审美体验;文化发掘为旅游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旅游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旅游是文化开发的有效载体;旅游促进文化或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旅游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效形式;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保存。

篇(3)

我国的体育旅游也发展时间较迟,胜在创新性的特点显著,市场广阔。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并制定措施解决,才能够推动体育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融合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要性

1、有助于产生较强的融合效应

对于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而言,两个产业都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将二者进行融合后,形成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如此,这两个产业还可以与其它合适的产业进行融合。经过融合后,又形成新的产业链。但是,这条产业链的主体产业依然是体育旅游产业。在这条产业链上,可能有很多产业加入融合。经过这样的融合,可以实现这些产业的共同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不少地方都建成了体育旅游圈,以吸引各地游客和顾客,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是一种具体的融合效应。这些地方通过建立这样的体育旅游圈层,不仅能够使当地的旅游也受到刺激并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文化产业、市政及建筑业等,使这些产业能够借助融合效应,极大地推动自身的发展。

2、有助于相关行业进行创新

在经过体育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后,势必会给相关行业带来诸多机遇,但也会是各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企业在这样的竞争中存留,势必会进行一轮创新竞赛。各企业将在高新科技领域、体育旅游等领域大力创新,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发展。比如,建立与体育和旅游相关的主题公园,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之后的一个产品。它将创新思想融合到了相关的主题当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时下,各地建成了一些体育主题公园,都是以这个思路作为指导的。

3、有助于产业链的形成

在体育业与旅游业进行融合之后,使得产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了,竞争减少了,这使得原有的因激烈竞争产生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为其直接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经过这样的融合,能够带动其他一些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并且催生一套相关的合作系统,产生一种规模效应,反作用于各方发展。通过这条产业链的有效运转,将刺激信任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使得相关信息变得对称起来,这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大有帮助的。在当前市场上,也不乏一些体育旅游企业融合的的实例,使得一条跨越不同产业的产业链形成,并融合了体育、旅游、文化、科研、交通、服务等行业,为经济发展和各行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二、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关制度方面的问题。尽管我国的体育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管理制度方面,不论是体育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面临着一些行业壁垒,阻挡自身发展和产业融合。同时,还显现出条块分割的现象。这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在经营方式与产权结构方面的问题。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够高,使其眼光和决策方面受到限制。而在经营方面,经营方式较为粗放,使得其效率不能得到很好地提升。同时,在企业内部,缺乏应有的良性竞争,产权归属问题清洗,相关机制的改革进行缓慢,无法很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不够强大,在产业融合中无法满足需求。

3、市场推广程度方面。对于体育旅游产业而言,由于属于一个较新的概念,在市场中形成的规模还不够大。其顾客群体目前主要是一些具有较强经济能力的人群,但还没有得到普通大众的广泛认可。所以,在市场推广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4、对于体育旅游产业来讲,与之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还不够多,这一块还有不少空白。而且,在有限的中介机构里,功能不够丰富,无法更好地吸引大众群体。除此之外,服务的质量也是一个问题,不少机构的服务还需进一步改善。

三、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对产业融合的认知

体育旅游产业通过融合之后,对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使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里,首要任务就是对该产业的模式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然后转变自身的一些观念。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行发展,并且,需要对当前国内和国外相关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解,结合实际形式来判断这些形势对自身的影响,能否从中获益,或者受到冲击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相应地调整发展策略,推动发展前进。

2、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对于体育旅游产业而言,既是一个公益产业,也是一个服务性产业,能够为大众带来服务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在应对这个产业时,应多更多地给予政策支持,尽量避免严厉的管制行为。如此一来,才能够使各方面的技术人才、投资者等进入该行业,促进二者的融合与发展。然而,在进行融合的过程里,有可能会存在各方面资源分配不均匀,或者行为与制度间存在的矛盾,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对这些矛盾进行协调,使相关行业的运转更加流畅。

3、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服务

对于体育旅游产业来讲,中介机构的作用非常大。它在产业和目标客户之间进行了有效地连接,是行业打开市场的有力手段之一。但是中介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行业的发展。比如,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在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方面都有一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机构的相关行为,保证客户和中介机构的相关合法权益,为顾客带来良好的体验。除此之外,引导中介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质量,反作用于产业发展。

篇(4)

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一、引言

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是在产业融合的视域下展开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对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术语并未作明确界定。国外关于产业融合思想的研究最早源于Rosenberg (1963)[1]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日本植草益(1988)[2]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减少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的行业壁垒,进行技术革新并放宽行业之间的限制,同时加强各行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使得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的驱使下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并产生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Greenstein等(1997)[3]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边界逐渐收缩或消失以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Lind(2005)[4]将产业融合的概念由信息通讯业产业延伸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认为融合无处不在,是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汇合了分离的市场。Hacklin等(2009)[5]指出,技术之间的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视为新兴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转型升级,因此出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诸多新兴业态。可以说,旅游产业融合是在中国旅游快速发展中创造的词汇,有一定的中国特色。

二、国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一)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定义研究

颜林柯(2006)[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形式,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业态的过程。杨颖(2008)[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的跨界融合,融合完成之后的产业功能更多,与原有的旅游产业是一种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徐虹(2008)[8]从系统论的方向出发,指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中各类要素与其他产业要素间便于竞争与合作,从而产生一个新型产业的过程。陆晓清(2009) [9]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融合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现象或过程。

(二)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机制研究

庄清娥(2008)[10]认为会展业与旅游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促使了会展旅游这一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董桂玲(2009)[11]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张海燕、王忠云(2010)[12]界定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李文秀等(2012)[13]在深入分析了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存在旅游产业艺术化、文化艺术产业旅游化和文化艺术节会式的发展模式。杨永超(2013)[14]指出文化消费成为其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主要来源于市场基础、文化经济和产业经济这三个方面。方旭(2013)[15]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罗政军(2014)[16]归纳并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种模式,即以文化驱动旅游融合模式、产业园区融合模式、旅游演艺文化融合模式和节庆会展融合模式。张满林,朱新杰(2013)[17]以辽宁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的融合为例,提出通过重组融合、嵌入式融合和互动融合等模式的发展,将形成多种乡村体育旅游业态。周霄(2015)[18]基于全价值链角度,探讨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模式,即价值依附型、价值集成型和价值联接型,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个体案例研究

朱华(2010)[19]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成都市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杨艳华(2012)[20]指出河南省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才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王振如(2009)[21]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模式为例,提出北京市可以依据资源基础开发多景区、多区域、多类型的融合产业。孙杰(2012)[22]分析了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出了赤峰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杨春光(2012)[23]在分析宁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其与文化产业融合是该地区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张白平等(2013)[24]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对景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进行的研究。陈太政等(2013)[25]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放松产业管制、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四)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

李太光、张文建(2009)[2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化发展主要有3种路径,泛休闲化、广服务化和准模块化。麻学峰(2010)[2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徐占品等(2013)[28]提出了河北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机构融合、剧本融合、拍摄融合、广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沈莹(2015)[29]提出山西省旅游业要通过产业间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拓展旅游功能以及旅游产业内融合发展的路径。

(五)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作用效果研究

刘志勇(2009)等[30]从创意产业发展背景需要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出发,提出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徐文雄(2011)[31]认为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旅游业表现出了资源的创新化、价值的复合化、业态的提升化、产品的多元化。肖建勇等(2012)[32]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形成新业态、新行业和具有新产业属性的产业网络,而且还会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垄断范式的确立、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和无边界企业的形成。李世兰(2013)[33]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都存在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也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路径、模式、效应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个体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内涵及外延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将会不断增加,其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Nathan Rosenberg.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C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4(23):414-443.

[2]植草益等.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6.

[3]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 [A]. In: Yoffie 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 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4]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2005.

[5]Hacklin F, Marxt C, Fahrni F. 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6):723-736.

[6]张辉,秦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2005:走向开放与联合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7]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4):6-10.

[8]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4):1-5.

[9]陆晓清.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42-45.

[10]庄清娥.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会展旅游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8,(2):55-56.

[11]董桂玲.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40-41.

[12]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13]李文秀,李美云,黄斌.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4:73-78.

[14]杨永超.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费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13(8):72-76.

[15]方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咸宁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3):91-93.

[16]罗政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75.

[17]张满林,朱新杰.辽宁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7:86-88.

[18]周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全价值链的视角[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04:86-91.

[19]朱华,游佳,张炬,张黎.成都会展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89-92.

[20]杨艳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2,(36):102-103.

[21]王振如,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4-17.

[22]孙杰.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2(36):164-165.

[23]杨春光.着力促进宁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J].求是,2012(1):56-58.

[24]张白平等.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7):203-205.

[25]陈太政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86-290.

[26]李太光、张文建.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究),2009,(3):44-49.

[27]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04:678-681.

[28]徐占品等.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前沿,2013(8):90-91.

[29]沈莹.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45-48.

[30]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08:127-130.

[31]徐文雄.旅游发展与产业融合“四化”[J].旅游学刊,2011,04:11-12.

篇(5)

论文关键词:“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实景演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一.前言

随着旅游产业不断扩展和复制,旅游者渐渐产生审美疲劳乃至厌倦,尤其在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工作的压力,其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类产品的增加,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他们急切寻找、选择和创新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力争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在“推”和“拉”的双重动力作用下,必须实现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是为适应产业发展或为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而发生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对传统产业组织结构和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旅游产业融合是顺应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是旅游产业化的新路径,其创新对于突破原有旅游资源的限制,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宽原有的传统营销渠道,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市场营销论文,打造旅游产品精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以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发展起来的旅游业越来越多,主要有文化产业、农业、创意产业中演艺业及网络游戏业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整个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主流。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提炼其产业融合模式,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同时为相关旅游业提供借鉴。

二.“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现状分析

“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即根据功能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将“刘三姐”等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以音乐、舞台演出、电影等创意产业作为途径,融入传统旅游的载体中,形成功能互补的“一轴两翼”的商业融合模式。具体如图所示:

篇(6)

近期,根据凌河街道小队安排部署,围绕《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期“社情民意直通车”专题征集的工作方案》相关要求,走村入户,开展专题调研,征集民情民意。现根据调研情况,对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引领融合发展方向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各村庄必须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适合本村的最佳发展方向。在融合模式上,要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将种植业、养殖业的某些环节甚至整个环节联接在一起,加快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增值空间;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元素融入农业,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及农业信息共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在推进方式上,要突出抓好项目这一载体,靠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结合,拓展增效增收空间。要加强招商引资,围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引进一批有品牌影响、有市场潜力的农业开发项目。在示范引领上,要注重典型培树,加快推进好项目延长拉宽产业链条,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样板。

二、培育多元发展主体,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生力军,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开路先锋”。一是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强化家庭农场基础作用,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延长经营链条。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农业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注重协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关系。通过促进农产品本地化利用,发展相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等产业,来提高农民收入,将本要流向外部的就业岗位和附加值内部化。要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增强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普通群众的利益。三是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助推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发展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篇(7)

融合成为当今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发展的主题。从前5届的情况看,软交会也已变成软件产业,甚至整个IT产业的融合大舞台。

软件:两化融合的纽带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从十五大“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发展为十七大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到了相互渗透、不能分离的新阶段。更重要的是,信息化从以前的助推工业化的工具,变成与工业化平起平坐,其中,软件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软件是信息化的灵魂,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的黏合剂,是两化融合的纽带和桥梁。这是因为,第一,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带动性很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应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第二,软件是人类知识的重要载体,具有形态转化、嵌入硬件、增加功能的特征。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互相渗透,软件堪担重任。软件产业的发展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因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软件产业的作用,特别是扩大和加强软件技术在各工业领域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广泛的应用中,软件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过去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5年间规模扩大3.3倍。其中,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45%,5年间规模扩大5.5倍。到2007年底,我国软件业规模已经达到5800亿元。目前,我国已形成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氛围,特别是2000年国家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47号文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以来,国家良好的政策激励、国内信息化建设内需拉动、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平台软件、中文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自主研发相继取得突破。

面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我国的软件产业必须强身健体,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首先,要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和服务,重点支持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工具、中间件发展,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继续依托国内市场拉动产业发展,并不断开辟新的行业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抓住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软件出口基地建设,力争在软件服务和现代商务流程外包等方面有所突破。在外包路径上,可以先从我们有优势的国际市场,比如日本和韩国,包括东南亚市场进行突破,然后依托这些市场的优势再去开拓欧美市场。

软交会:两化融合的先锋

软交会走过5年,如今适逢信息化融合工业化大好时机。面对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软交会正身体力行,努力成为两化融合的先锋。

为完成两化融合的历史使命,软交会一方面聚集全球软件企业的精英于大连,一方面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予业界。

中国软件交易会举办5届以来,展会的规模、影响、成效、国际化程度不断扩大和提升,为推动我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IT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从第一届到第五届,软交会展览面积从11000平方米扩大到30000平方米,参展客商从300家增加到800家,专业观众从15000人增长到30000人,展位数量从560个扩大到1200个,来宾国别从12个增加到30个,世界500强企业从8家增加到17家,国际展区比例从10%增长到33%,会议论坛及活动从12项增加到近40项,其内容涉及软件产业领域的新点、热点、难点,贯穿了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