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媒体传播特征

新媒体传播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6 14:50: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新媒体传播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新媒体传播特征

篇(1)

关键词:新媒体语言 特征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24-01

近年来,乘着网络时代的快车,巨大的信息流在新媒体上流动,从而推动了包括新媒体语言在内的各种网络衍生物快速发展,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从而使新媒体语言越来越受欢迎。新媒体语言所具有的生动简洁的特点使其易于让人接受,并广泛运用到日常的沟通交流中,从中表现出的鲜明个性以及强大的情感感染力更是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因此在新媒体语言的快速发展中应注重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同时对其加以规范与引导,从而使新媒体语言健康蓬勃发展。

一、新媒体语言特征

1.新媒体语言生动简洁,传递迅速

新媒体语言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它的产生给传统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媒体语言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面积大的特点,甚至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传遍网络和新媒体。在讲究“经济、快捷、方便”的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体语言简化和缩略的词语成了人们沟通交流最有效的工具。虽然新媒体语言看似没有任何规律、杂乱无章,当中的汉字、英文字母、符号、数字、拼音融汇在一起,但其实无论各种方式的叠加与融合,都相比较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实用,方便人们使用和交流。例如:童鞋(同W),菜鸟(形容新人),潜水(表示某人隐身不说话),BF(男朋友的英文简称)等热词在很短的时间内红遍新媒体世界。

2.新媒体语言张扬个性,崇尚创新

新媒体语言是以年轻人为使用主体,基于年轻人的特别表达方式而产生的语言系列,它的创作、产生、流传、散播都通过广泛的受众群体,反映了年轻人渴求创新创造,期待张扬个性的特点。与众不同的新媒体语言成了使用者展示其个性的最好的工具,风趣幽默、新奇的语言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而且新媒体语言较之传统语言更能恰当表达使用者的情绪与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个性与激情,也得以在使用新媒体语言中充分体现。

3.新媒体语言开放兼容、资源共享

新媒体世界可谓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因此新媒体语言也具有开放兼容、资源共享的特点。任何新型的语言形式一经出现便与传统语言形式快速融合、兼容,同时不断组合成新的语言形式,通过快速传播,令使用者随时随地共享其成果和益处。这反映了新媒体的突出特点和优点。

4.新媒体语言呈现了多层次、立体式传播格局

当前,由于受到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新媒体语言不断丰富、发展、深化、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传播格局框架,传播形式多维、传播内容多样,呈现了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发展的格局,形成了向传统语言渗透、融合、辐射的大趋势。

二、新媒体语言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新媒体语言是现代年轻人热衷于追求的一种特立独行的自我表现方式。新媒体语言以网络和新媒体为主要依托,以微博、贴吧、微信、QQ、陌陌等各类社交软件为主要途径。依靠着其平民化、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特征,多元化、多媒体化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广泛流传,甚至成为新媒体语言的主力军,各种新媒体热词在青少年人群中广受欢迎。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网友不仅频繁主动地使用新媒体语言,而且积极地创作新媒体语言,几乎每天都有新生的语言词汇出现,这同时也是新媒体语言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新媒体语言的社会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多媒体化的新媒体语言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简单交流,加快了原来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语言传播的媒介得以拓宽。新媒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语言,使得虚拟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同时又具有幽默性和瞬时性,传播速度快,丰富了原本枯燥的虚拟交流。

篇(2)

关键词 网络媒体;科技传播;神十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044-02

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离不开公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如今,新媒体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2013年最新的《深圳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前四个主要渠道中,网络占80.86%,书籍占63.69%,与人交谈占54.1%,电视传媒占52.7%。显然,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最主要的科技信息获取渠道。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媒体如何更好地向受众传递科学技术信息、普及科学知识。

1 我国科技传播新媒体的分类

目前,我国有关科技传播的网站纷纷崛起。据业内专家称,目前商业门户网站、频道以及包括栏目在内的科普网约有400多家。我国的科技传播新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各大门户网站中的科技频道,例如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等均辟有科技频道。

二是专业的科技传播网站,例如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北京科普之窗等等。

三是自由团体组织建立的科技传播网站,例如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等。

另外,以上这些网站或版块都很注意与移动媒体公共平台的关联,纷纷设立了微博、微信等公众账号,通过推送信息、定制阅读等方式吸引受众。

2 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表现出的特点

2.1追踪重大科技新闻热点,开设集中全面的专题报道

新媒体善于利用近期出现科技新闻热点的机遇,持续追踪,形成同步式、跟进式报道,有些还会开设新闻专题,以求专业性与互动性的充分发挥。

2013年6月11日――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各项任务。各网站纷纷开设专题报道:人民网科技频道“神十来了”、新浪网“太空的中国力量――神十交会天宫 新浪特别报道”、中国新闻网“神十飞天――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全景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专题”等。每个专题的所有版块合作组成了一次规模宏大、细致深入的科技传播活动,完成了向受众传递科技知识的作用。

2.2格外注重与传统媒体和受众的联动

新媒体采用的新闻稿件、视频大多来自于有经验的传统媒体。在神十报道上,多数媒体还是保持新华社在“神五”发射时所形成的传统报道范式;《我的太空梦》系列网络互动节目也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

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反馈手段使得新媒体必须充分重视受众。2013年6月12日,网络爆发了“女宇航员王亚平被爆年龄造假”的传言,并且光是@作家-天佑一条“佐证”微博的转发量就达到5000条以上。新华社立即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3日获得官方回应,当即在网络上向广大网友澄清。这样,辟谣信息在网络上占据主导地位,维护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2.3专业性与平民化兼容,传播主流价值观

科技传播内容和题材贴近受众,这是决定科技新闻生命力的根本因素。人民网《“太空之吻”背后的“支撑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解读》,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称为“太空之吻”。新闻内容将趣味性寓于科技传播中,但同时又不失语言的准确度和确切度。

这种平民化的传播方式并未抹杀科技新闻的专业性,反而更好地传播了主流价值观。《从太空授课,说到中国梦的实现》、《张洪泉:“太空授课”让中国梦飞》、《“太空授课”将中国梦写在了外太空》、《关注太空授课,点亮“中国梦”》等都是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例证。

2.4利用移动媒体平台丰富内容、拓展角度

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在科技传播中最通常的做法是在新闻末尾附链接到专题特别报道,网民可以直接打开专题网站。这样就能弥补字数限制,让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受众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同时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良好的交互性与传播媒体的多样性。

3 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3.1临时作用明显,缺乏长效平台

我国的科技传播平台主要还是依赖门户网站科技频道,新媒体传播科技信息往往是一阵风,这说明我国还缺乏长效权威的科技传播平台,导致余温消减得也很快,这样势必影响公众科技意识的形成。因此,必须加快构筑科技传播权威网站,及时各类科普常识,满足不同类型受众需求;加强微博的传播机制研究,鼓励专家和专业机构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和互动,充分发挥微博服务科技传播的作用。

3.2跟风明显,重复性大,科技传播的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网络科技类文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新媒体要学会别出心裁,做好原创科技新闻中有特色的内容,避免趋同,否则容易失去受众关注的目光。另一方面,健全成熟的科技传播市场运营机制仍未建立,应当要及时探索共赢的商业模式,形成和谐良性的循环态势,真正带动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

3.3媒介从业人员科学知识和素养欠缺,科学界与传媒界交流合作较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琦认为,科学传播者必须自己懂科学,要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广博的科学知识。

新媒体仍要提高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质量和信息产品标准,加强媒介传播者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界与传媒界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机制。树立共同承担科学传播的社会责任的意识,最大限度地防止科学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或误读。

3.4微博等公共平台的高效互动有待加强

在科技传播中,评论与转发失衡的现象随处可见。原因是评论需要互动者构思和重新组织语言,而转发只需举手之劳,但是只有评论才使得互动更具深度。在新浪微博“央视新闻”的21条关于“太空授课”的原创微博中,有18条的“转发”与“评论”比在2:1以上,二者比例最高时可达6:1。由此可见,微博的高效互动有待加强。

4结论

新媒介环境下,人人都是科技的传播者,也都是科技的受益者。新媒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还要适应新要求,积极关心受众、主动回应受众,彰显主流,凝聚力量,最终唱响主旋律。毕竟,新媒体科技传播的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推进科学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秀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科学新闻学术专刊,2007(1):10.

[2]王少磊著.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4.

篇(3)

关键词 新媒体;出版传播要素;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10-02

过去的主要媒体就是广播电视和书刊报纸等,而随着我国当前已经开启的信息化时代,并在新媒体等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出版业也随之发生变化,直接转向数字化型。出版传播的要素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出版传播业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体和传播途径等,所以探索现代的新媒体业给我国出版业所造成的影响,并且为出版业的创新升级改造提供指导,还成为了现在传播学界重点分析之一的领域。

1 新媒体领域的概述

与当前的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更加彰显一个“新”字上。媒体就是传媒和传播媒介的代称,其传播重点的中介就是信息进行传出、接受,它包括了相应载体、机构和技术等方面[1]。同时媒体也包括两层意思:首先就是指所的信息是需要依靠载体来承载,就是以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媒介方式;其次就是指信息所需要的媒体机构,像电视台、杂志社和报社等媒体机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其信息的载体功能还是媒体机构全都与最新出版传播观念相融合。所以我国的新媒体重点就是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并且采用现代的营销传播办法来贯彻执行,还有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等全新方式以多元化的方式数字化终端来实现信息数字化服务,让信息的显示形式通过多样性来完成。随着我国新媒体的诞生发展,出版业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其传播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其内容在传播途径上都是多样性的存在,但同时也满足不了阅读受众连续上升的阅读要求。

2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对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就以其传播内容、接收方式、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等等内容来进行探讨研究[2]。

2.1 融合新媒体传播内容

媒体传统流程比较僵化而且在审核时的限制很多,但是新媒体内容可以非常自由丰富,在制作其文字、图像和声音时特别简单明了的并有多媒体化特征。特别是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更让手机不再是只为打电话而生存,让手机实现了传统媒体传播限定的突破,同时也不会受到来自地区的干扰影响,这都是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时反映出的融合化特征。

2.2 接受方式实现了移动化

当前我国的无线移动通讯技术获取相当大的发展,而当前的新媒体移动特征也在不断显示出来[3]。尤其表现在现在我国智能手机的普遍性和功能多样性,让人们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下多功能带来的乐趣。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时间不再受到时空、时间的制约,可以时时的收看视频、收听广播等互联网功能。现在的人们几乎手不离手机的玩,特别是随着当前移动4G技术的发展,让手机不再是以前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时代了,而是全方面智能化的走进生活的各个

层面。

2.3 传播速度有着实时化的特征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新媒体技术可以完全的实现音频、视频和图文的播放,让传播的形式非常具有实时性。而传统媒体所要对面媒体的产品剪辑和后期制作时的工序特别复杂,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就让剪辑和后期制作变得方便简洁了许多。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媒体机构都能够满足日常音视频的实时性传播,还可以让传播事件进行每时每秒播放并减少了时空距离。

2.4 传播方式有着多向化特征

媒体的传统传播方式就是依靠电视广播和书刊报纸等媒介,其传播的形式也是特别的单一固定,让人们很难有选裥浴K以人们接收信息时,只能是固定时间来接受,其形式是特别被动的,让人们在接受到信息之后很难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有效反馈。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就让传播形式有了流动性发展,人们和媒体、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完成多向交流。并且还可以实现信息传播一对一或是多对多的互动方式。

3 传统传播要素所受的影响分析

第一,多元化性传播的主体方式。从新媒体出现就让许多的出版新型主体获得发展[4]。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低入门槛和高开放性,加之其应用广泛的博客、播客和文学网站等模式形成的网络出版社,因为其发展讯速就让个人成为广泛的出版群体主体。其次,通过技术平台商与电子书进行了资源整合。让众多的传统出版公司都用新媒体技术完成图书编辑、出版和销售工作。在电子书出版时,只需要让传统出版单位和制作技术公司提供内容及制作技术,就可以完成电子书的编辑制作。最后,电信运营商与增值服务提供商进行主导手机版本电子书出版。现在因为终端技术成熟和手机便捷隐私等,让手机出版变为重要的新媒体模式。

第二,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传播比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更具有时效性与多样性[5]。以电话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等三网技术融合让新、老媒体完成了融合创新。互联网作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渠道,其融合了两代媒介的发展,让传播方式多样化,使其传播能力提高,让传播的内容有了新途径与保证。现在我国新媒体主要有信息产业、电信产业和民众化传播等产业群,互相联系的各个产业群可以使内容传播方式有融合的可能性。

第三,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现代的新媒体技术时代让出版观念也更加有了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发展,也让传播者与人们之间更加频繁的交流互动,人们进行的个性化搜索与阅读的变化需求可以及时反馈给传播者。因此,当前多样化阅读体验发展及数字化出版实现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出版单位要调整营销方式,强化对新媒体销售投入。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新媒体可以为大家提供便利,同时其具有技术标准非常落后和不太盈利的模式等缺点。而传统出版业又渐渐消失,当前垄断的格局还存在着滞涨现象,因此要顺应当前的新媒体潮流,并强化对新媒体出版业的管理工作,探索其商业盈利模式的运行。在出版印刷时,要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减少其库存与资源浪费问题。并在新媒体的管理工作上,避免进行硬性规定,政府需做好与监督工作,用平台来管理个人出版,并强化新媒体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亓国,张宜军.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的影响[J].出版科学,2014,6(12):70-73.

[2]阮珍珍.新媒体对出版传播要素的影响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2(11):116-117.

[3]张鹏飞,侯慧颖.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与创新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7,3(10):93-95.

篇(4)

当代中国大众化就是要用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深奥到通俗、变抽象为具体、从只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在大众化进程中,的传播者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传播渠道,采取显性或隐性的传播形式,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把理论传播给人民群众,实现理论“说服”并“掌握”群众的目的。在这个“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传播媒介起到了桥梁和渠道的作用,紧密地把传播者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同样,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当代中国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要使当代中国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需要不断创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的选用取决于传播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传播媒介的选择要依据传播目的而定,传播组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传播媒介的性质、受众接触媒介的需求等都是传播媒介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传播媒介自身的性质、宗旨、定位以及传播的立场、方向不同,传播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在大众化传播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传播、纸质媒介传播和电子媒介传播等几个阶段。口语媒介传播是通过人们的口、耳、手势等人体器官媒介把理论传递给大众,例如演讲、表演、歌谣、座谈等都属于口语传播,它是一种人际传播,此种大众化传播形式在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纸质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等符号信息来进行的大众化传播,此种传播呈现出方便快捷、信息丰富、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加之纸质媒介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保存,可以重复阅读,具有文本的可靠性及传输的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媒介传播出现以前,它是大众化的主要传播形式。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进行的大众化传播,较之口语和纸质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克服了其传播范围较窄、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例如从早期的苏维埃新闻台到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在大众化传播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的那样,“比特(bit)”和“数字化”成为了新世纪人类生存的“福祉”。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媒体形式,我们将它们称为“新媒体”。与口语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新媒体称之为“数字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产生方式、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话语权和传播对象等都产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得社会大众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语言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样态。概言之,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异于以往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有: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具有匿名性,参与渠道具有广泛性,传播空间具有无界性,传播时效具有即时性,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传播议题生成具有自发性,传播舆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传播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传播价值取向具有批判性,传播意见表达具有失范性,等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了传统PC80.9%的使用率,继续巩固了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4]。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进入“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后,媒介传播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移动化的传播媒介将成为传播的主要通道;二是微传播将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不难看出,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新的大众信息接受心理、行为和传播习惯。所以,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必然要随之发生转换。因而,只有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形式,不断创新当代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适应当代大众化与时俱进地进行传播和“掌握群众”的需要。

二、新媒体的传播变革对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的影响表现

从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传播变革的视角来考察当代大众化,需要抓住影响当代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研究表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能否有效地推进大众化历史进程的主要方面[5]。笔者拟从新媒体对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使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呈现

感性化、个人化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先前的单位传播转变为社会传播[6]。毫无疑问,这种转变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化了信息传递影像化、符号化的感性传播方式,它不仅使传播显得直观化和视觉化,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效力与地位,人们由此进入了一个感性传播的时代。不仅如此,即时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使得个人能够成为感性传播的主体,并且人们在不断地拍摄、录制、上传、下载中乐此不疲,成为主动的传播者。较之传统传播主要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参与,新媒体传播则更多地跳开社群而以非群体参与的方式进行,由个人去直接面对媒介。可以这样讲,传统的那种以组织为基础的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已然被新媒体“消解”了,已经不能完全发挥当代中国影响大众的功效了。与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组织传播不同,新媒体传播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对大众而言,组织传播是在强制基础上的被动信息接受,对信息而言大众基本没有选择权;而在新媒体传播中,信息不再是组织指令,而是大众积极参与和自由选择的信息资源。不难看出,与传统相比,当代中国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单单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实现其大众化的目的[7]。

(二)使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对

象开始转变为传播主体毋庸置疑,“当代中国大众化”的命题本身已隐含了对传播对象的界定,即“大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以往的大众化传播往往把大众化过程等同于对人民群众的单向的的宣传教育过程,传播对象常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传播的对象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序列,在传播范围、内容、时间等诸方面往往都要严格按照等级行事,因此其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太高。与传统的传播对象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对象不需要其他知识准备,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差异,它消除了传播的等级区分。现实中的身份、阶层、收入等种种差别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没有特别意义。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信息的接收权和选择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均可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传播对象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他们不断地用不同的手段创建媒体内容,例如通过博客、播客、微信、QQ或其他各种社交软件和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传播对象概念的颠覆[8]。事实上,我们更应该用“传播参与者”的概念来替代“传播对象”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就可以成为当代大众化的“传播参与者”。在这里,人民大众的被动身份发生了转换,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恰如夏德元先生所揭示的:“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人不仅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也成为新的实践主体;不仅成为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主体,也成为新的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和新的伦理实践主体。”[9]

(三)使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权发生变化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化传播的话语环境,使传播话语权从“有序”“向心”向“无序”“离心”转变,“去中心化”成为这种传播话语权变革的核心特征。新媒体对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话语权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个人话语权的获得和传播秩序的重建两个方面。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流量与流向,整个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决定,传播者起着主导作用,牢牢掌握着传播话语权[10]。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新媒体所具备的特有方式获取和传播当代中国的相关信息,每个个体既是传播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主体。新媒体传播反映了人民大众作为个体自我传播需求的实现,个人遵循自身意愿,按照各自的认同和理解,对当代中国进行自主化选择,从而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阐释当代中国的传播环境,个人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获得了对当代中国的传播话语权。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淡化了传统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话语的主导权,而代之以草根参与、平民舆论和个体体验,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传播划分在新媒体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搭建后所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同等的话语机会将成为新媒体条件下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的发展走向。新媒体开创的传播秩序开启并实践和分享着当代中国传播环境的民主化和平等性。

(四)使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转变

当代中国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的、民族的、时代的、大众的“化大众”,因此它的传播内容只能是当代中国化的。依据诠释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并不能够保证一定能够到达传播对象那里,传播对象收到信息,也不能保证“被翻译”还原成传播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表达。因此,要达到传播的目的,实现传播的最优化,就需要实现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使二者拥有基本相同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当代中国化主要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出现,具有宏观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抽象性。这些特性使“大众”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系统把握和理解,还会因为其难以理解而丧失对它的兴趣。尤其在新媒体产生后,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和多样,图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静态的信息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下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工具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转向“微阅读”,不再喜欢“大部头”,而钟爱“简而精”和形象直观的微内容。因此,原有的系统而“宏大”的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内容将难以通过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到“大众”之中,这必将促使当代中国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和视听化转变,以适应“微传播”趋势。

(五)使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方法

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在传播历程中,“灌输”一直是重要的传播方法。在经典作家中,列宁将关于“灌输”的思想系统化并发展成为“灌输”理论。列宁指出俄国社会人是发展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而不能从这一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因此要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区别地进行理论灌输,并提倡理论灌输要寓教育于斗争和生活实践之中,通过感化、说服等教育手段来进行。毫无疑问,“灌输”与大众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相关联,“灌输”的思想发展史与的传播史和大众化的历程是相一致,“灌输”实践的过程也是大众化的实现过程[11]。需要注意的是,灌输并不是注入式教育,并不是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理论硬塞进人民大众的头脑之中,灌输的过程是灌输者和受灌输者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这种双向交流缺乏交流的平台和可行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更为自由和方便的交流平台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这使得当代中国大众化传播开始从“灌输”向“对话”转变。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微博、微信圈、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分享与沟通交流。当代中国作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最新发展的理论总结,对现实具有强烈的关怀。人民大众正是在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真实地表达对当代中国的关注与接受,这个过程即是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过程,是个体与当代中国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使人民大众充分理解当代中国的目的。新媒体在当代中国与人民大众的对话过程中充分满足了人民大众个性化的表达需求,从而提升了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的认同心理。

三、结束语

篇(5)

一、 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的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形式有使用新闻组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

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3、媒体的表现超文本性特征。新媒体融合了诸多媒体特点,它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其中超文本性就是网络的信息组织方式,新媒体广告借助于这一与传统印刷文本不同的方式“自由运动的非顺序写作方式”1即非连续性的特点给予受众展现其所想看见的多元的,富于创造力的广告信息。当然高品质的新媒体广告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不仅包括了程序设计,还需要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等等,正是这样才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4、媒体的传播多层次性特征。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具有多层次性,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多层次性,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得到一条广告信息的同时,受众还会将这条信息迅速转发出去,所以这样的传播必然是多层次的,另外新媒体广告传媒形态多样,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学历、收入层次的受众群。

三、 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1. 广告新媒体现状

媒体的经济命脉是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多样化和覆盖率,得到广告主的青睐,这样就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基础——广告市场遭受较大的影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预测,目前在国内,新媒体市值超过600亿,未来五年,国内的新媒体将以平均每年15%左右的用户增长率、30%以上的收益增长率发展。2新媒体广告已经开始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城市受众对广告的获知途径已经悄然转变,新媒体广告孕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2.新媒体广告受众接触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新媒体领域聚集了大量新兴注意力资源。3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受众的主要年龄段为18至35岁,移动媒体增值业务的使用者也主要集中于年轻受众群体,年轻化受众代表着将来的社会主流话语权,对这些受众的注意力资源的掌握,是新媒体拥有的重要社会资产。虽然发生了上述变化和调整,这些重新聚集的社会资产依然需要通过货币化来体现其价值。

四、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反思

随着新媒体广告慢慢被受众接受认可,广告主对新媒体广告亲睐的同时还应该留意其中很多潜在的问题 。

第一,弥补公信力不足。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其中的权威性可信度常常受到质疑,这点对于广告传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信任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告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必然会引起受众的排斥心理,所以新媒体广告效果较好的往往还是在传统媒体上过的,所以目前还是应该与传统媒体进行广告整合传播策划。

第二,重视广告互动。新媒体广告之所以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互动效果,但是广告主不能让这种互动形同虚设,既然能让受众提要求,有反馈,就应该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不是视而不见,不加改进,或者受众反馈后没有回应。

第三,利用先进手段,创意为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引起新媒体广告的进一步兴盛,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可以使受众接触到更新型的广告形式,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视觉与听觉享受的同时也需要有广告创意的吸引才能让受众接纳更多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应该注意在创意方面多下工夫,使受众不仅自己接受信息还可以用作娱乐向其他人转发信息,达到信息的二次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新媒体广告已经为广告主和广告逐渐接受,但真正将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广告传播发展的未来方向。

注释: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篇(6)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性增强

新闻所具有的时效性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显得尤为明显。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看,人们主要通过浏览报纸和观看电视来获得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并且仅限于日报的形式。当大多数的人们在浏览报纸和观看电视的时候,这些事件可能已经发生过了,或者已经得到了较好地处理,所以在时效性方面并不是较强。相比较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也比较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观看新闻事件的发生,并且可以观看大事件的直播,能够观看整个事件的发展态势。在时间上缩短了距离,并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让人们能够随着随地发现新闻事件,并且根据相关的内容做出自己的计划和行动。这样的新闻才具有更高的价值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互动性增强

互动性同样也是是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所具有的特征,这一特征也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传统的新闻媒体的观看者不能在网络平台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无法进行互动,不能在政府制定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利于民意的表达。在新媒体时代下,在新闻内容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互动性,并且在新闻终端设备上的APP都具备了留言板块和评论板块,让新闻者和新闻受众者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制度,能够形成互动关系,不断促进新闻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让民众对新闻中的事实具有稳定的看法,并且促进正确价值观的传播,不断增强新闻内容的客观性,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新闻中来,促进新观点的不断形成,固化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諧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全媒体化

根据当前的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新闻传播的模式已经进入了全媒体化,这也是目前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媒体主要是利用报纸、电视、收音机等为传播基础和平台,主要包括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等方面的内容。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逐渐改变了其传播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动画、音像以及视频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促进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的关注,并且能够带动人们观看新闻方面的内容,使新闻内容在社会上广泛的传播,扩大了其知晓性。相比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而言,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的平台和介质以完全改变,已经延伸到了手机、电脑等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设备上,经过这些平台,让人们更加容易了解到新闻,同时也改变了其阅读模式,让新闻传播范围更加宽。新闻传播的全媒体化,让新闻内容在受众者之间形成良好了互动性,让更多的阅读者了解到了国内和国际中所发生的大事件。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一)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

当前,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不断增强,传播手段的多样性不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自媒体已经纳入到了新闻媒体的报道之中来了。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中,要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相关的新闻媒体中可以设置自媒体的新闻报道板块,让更多受众群体参与到新闻内容中来,而后在此板块中完善相关的人员配置,例如新闻主编,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新闻进行报道和编辑,并且在相关的板块中进行公布,对有阅读需求的读者和相关的评论留言的读者进行相关的奖励,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相关的新闻中来,并且要为自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其不断的发展。

(二)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媒体在传播速度方面比较快,并且新闻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是太大,所以为了带动受众者,一些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方面会出现内容不实、夸大并且博人眼球等方式,这些不良的新闻内容,阻碍着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所以说,在目前,面对复杂的新闻环境,我们必须对新媒体进行监控,创新管理模式,让高质量、价值大的新闻在群众之间进行传播,让读者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三)新闻内容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面临着诸多需要辨析的内容。所以在相关的新闻,要满足读者的需求,把握好方向,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理。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呈现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浅析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艺术品鉴.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