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5 16:21: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生态保护;宣传方式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要深入人心,启发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环保是一项终生事业,当教育启发人们环保意识时,生态环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善。当小孩子从小就拥有环保意识和行为,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

生态保护,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由于人类的过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再能自然协调,产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保护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资源摄取平衡的一种过程,生态保护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保护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是一个动词,你我积极参与其中的行动。环境教育是进行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们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身体力行的进入环保事业中。环境教育是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课,环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课堂教师的学习,是身边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课,是终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环境教育可以是身边公园的文明标语,亦可是学术研讨会上激烈的辩词,环境教育不分大小,环境教育可以带动全员促进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生态保护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生态保护是在人们已经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观念。是在生态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后,人们自觉意识到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行为,生态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而是持续的过程,环保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只有大力宣传进行环保教育,让人们普遍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要深入浅出的进行引导。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的人们环保意识的觉悟,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环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让人们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种种都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实时性环境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生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习的母本,深化教材内容,把生态保护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给小学生听,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中能看到身边生态保护的行为及破坏环境后生态的景象,学生能够在课本中读出生态保护是与每个人体息息相关,与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环境的神奇和破坏环境后所引发的恶性影响。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生态对于我们来讲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是环境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东西主要都是被动的,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本编材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视野,使生态保护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阅读也可以更加符合每个学生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读学生喜欢的环保类型教育能够让学生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并参与其中。增加兴趣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三)展开专题讲座

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上有这么多杰出的环保人士,在讲座中每个主讲人都有着关于环保事业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保事业领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去学习。在生态环境专题讲座是应更加着重针对主讲人自身参与的环保事业为核心进行讲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

(四)加强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当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事业就是深处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环保事业,积极开展每周环保一行。让父母引导孩子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可以使家长们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每一项环保行动都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关系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归天然保护生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进行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课的老师就是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老师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授课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环保教育。在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模范的榜样。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陈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袁晓锋.浅谈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5.

[3]颜静.城市小学生课外活动现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泸沽湖风景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模式

民族文化的层次是指民族文化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层面文化是指“显露在外”的,与特定物质关系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37],比如摩梭文化里面的木楞房、服饰、生产工具、寺庙、文字等。隐性层面文化是指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不容易被人们感知的精神的物质[37]。相对来说,隐性层面的文化是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层面,其反映出来的则是显性层面文化内容。比如摩梭文化里面的价值观、知识、态度等,决定着摩梭人的建筑、聚落形态、服饰、语言文字等。当然,由于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显性、隐性标准,而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层。

从旅游开发来说,可以被感知的,显露在外的文化容易被开发成旅游产品,比如建筑、手工艺、服饰、饮食等。从更为重要的文化保护角度来看,精神的隐性层面的文化应该作为文化保护的重点,而不应该被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然而隐性文化则是科学考察者的最爱,也是他们研究民族文化的重点和切入点。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是并不矛盾的,开发的是显性层面文化,而保护的是隐性层面文化。通过对泸沽湖风景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由于生产的需要,摩梭人平常并不穿戴民族类的服饰,而是利于生产的“便服”。当有游客进入需要他们展现民族服饰或要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才换成本民族的盛装。因而我们并不能说,日常生活中摩梭文化消失了,需要时摩梭文化又出现了。也并不能笼统地认为,摩梭文化有消失的可能,这只是隐性文化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控制力”,一种对民族群体社会、经济、生产生活行为的“控制力”。而显性文化层面对外界的干扰能力较强,“弹性”较大,更适应旅游活动短期性特征。只要隐性文化层面保持良好的发展状况,其民族文化相应的也会朝着良性的方向迈进。因此,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以隐性层面为主,显性层面为辅;隐性文化根据旅游业的发展做合理的引导、保护,而显性文化则进行适度的开发,开发和保护是不矛盾的。

1民族文化保护之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1.1民族文化保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泸沽湖风景区生态保护的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①景区的核心组分;②景区特色的主要体现;③吸引游客的“核武器”;④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民族文化保护对于景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

1.2民族文化保护利于生态思想传承

泸沽湖风景区摩梭文化的生态学思想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摩梭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了文化就等于保护了这些可贵的生态思想,就等于保护了生态平衡。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结合利用这些生态思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完成了生态思想的传承,起到了文化保护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目的。

2以民族文化保护为重心的生态保护的关键

以民族文化保护为重心的生态保护的关键是民族文化开发保护模式的问题。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合理的开发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最重要的是这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佳方式。

2.1可持续开发原则

民族文化的开发既要体现文化特色,又不能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急功近利式的盲目开发只会带来不可挽回的结局,而可持续式的开发才是文化永续发展的保证。近代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消极效应显示出了其潜在的威胁。人们渐渐发现,将经济效益作为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对资源过度地开发,对景区的粗放式建设与管理使目的地资源破坏殆尽是景区文化资源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景区的文化资源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物质。从长远看,文化的可持续开发也是一个景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通过核心文化及配套基础设施,实现景区核心引力的维护和旅游的永续发展。从景区的竞争力角度来说,文化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一个文化日渐衰落或破坏的景区是没有竞争力的,也无法与其它景区实现竞争。因此,文化的可持续开发是景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以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2.2时空动态开发保护方式

文化是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外界事物的介入使得原本封闭的泸沽湖风景区对外界有了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在新形势下,原来文化中一些旧的文化特质被新的文化特质取代,从而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但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没落,而是民族文化发展表现出的新形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变迁。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想要“原汁原味”地保护既不可能也不可取。通过民族文化的层次性可以看到,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是不矛盾的,应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开发可以开发的显性文化内容,保存必须保护的隐性文化因子。针对泸沽湖风景区文化发展现状,提出“收集―分离―传承―提倡”开发保护方式[37]。

(1)收集。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调查搜集工作是文化开发保护的首要工作,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对民族的文化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保护与开发工作。政府部门需要组织力量在民族地区内搜集当地典型的民族文化特色。可以派出专门人员进村入户搜集整理、调查研究。对于搜集到的第一手的资料还要加以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通过妥善的方式保存起来,以掌握最真实可靠的民族文化资料。此外,对当地民族文化的搜集整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遗漏的、新出现的民族文化都应该及时加以整理和保存。

(2)分离。如果民族文化的所有要素内容都作为旅游商品而出售给游客,那么文化的开发无疑是失败的。诸如宗教仪式、禁忌、图腾崇拜等非物质类的隐性文化因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如果被过分商品化而随时随地可以出售给游客,就会造成这些文化内涵的弱化,甚至破坏。因此,应该做好民族文化的分离工作,将显性文化因子和隐性文化因子分开,对不适合开发的隐性文化因子做出规定。比如祭祀舞蹈,只在固定的地点由专人进行表演。

(3)传承。对于显性层面的文化因子的保护首先表现在将其物质形态或使物质形态化地保存起来。可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汇编手段,对相关文化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有关的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比如,民族服饰可以一直保留它原来的物质形态。对于隐性层面的文化因子的保护则需要人为的促进。比如可以安排青年一代学习宗教经书、口传文学等,提供便利的学习和交流条件,实现文化的传承。

(4)提倡。传统文化的保护必须是基于本民族自觉、内在的意愿,尊重人们在新的环境下做出的选择。一方面,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提倡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部分,比如具有生态学内涵的图腾、宗教、摩梭大家庭等。力求保持其民族特色,培养居民良好的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和民族自豪感,提倡保持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德行和礼仪,尽量减少旅游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应该倡导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内在过程。变迁是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再生或阻止衰退的必然方式。作为民族主要特质的传统文化,会以改善的形式发展、传衍,这也是文化生命力的考验和展示。不与现代生活结合的“保留地”将走向败落。

上述的风景区以民族文化保护为重心的生态保护模式的产生是基于文化保护分析所确定的,主要是建立在景区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是否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必须要经过科学的评价,才能起到有效的反馈作用。评价的结果有利于及时对民族文化保护方案进行修正,使景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 草原 保护 建设 问题 建议

1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还有待改进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但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和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几年关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的各种争论不绝于耳、是非难辨。不少草原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议。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

1.2项目缺乏综合性及可持续性

实施的这些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问题:缺乏整体性及综合性。项目之间相互割裂,没有统一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有些项目甚至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系统内层层下达项目和任务,独立运作,即便作用于同一个牧区的项目也是各行其是、各为其主;项目建设内容单一,如退牧还草工程一般仅限于围栏和饲料粮补助,同时围栏耗掉了项目大多数资金,而饲料粮补助标准又一成不变且偏低;草原生态治理工程中退牧还草、牧民定居、畜牧生产方式改进、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种改良、草场改良、草原生态监测等方面的综合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牧区基层干部和牧民多数担心国家草原项目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1.3草原承包制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草场承包的推进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级政府思想统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实得好,牧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畜牧业有朝着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过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严重不足。草场承包到户后,带来不少生产和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主要有:牧户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服务跟不上,舍饲半舍饲养殖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推进,不利于生产方式的切实转变。牧户分散经营,不利于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4退牧还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目前,牧区集约化畜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区水利、交通、电力、围栏、住房问题、牲畜棚圈等在内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看,根据农区、农牧交错带、牧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分工的专业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当中,农区有发展畜牧业的大量的资源优势,农牧交错带和纯牧区之间则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牧区搞繁育,r区搞育肥。但目前,农区和牧区的资源优势和分工优势体现还不足,特别是优质优价机制的缺乏使得通过农牧结合、农牧互补,达到以农养牧、共同发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2.1增强生态安全忧患意识

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增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要进一步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内蒙古草原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和绿洲荒漠带上,对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护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态建设中要坚持以预防、保护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复为主;在牧区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四,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群众用现念来改变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与草原生态承载力和草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区经济和草原环境协调发展。第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尽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并加强督促检查。

2.2积极稳步实施生态移民

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缓解草原压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建议各地应依据草原生态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优势和吸纳能力,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内生态脆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移民。

2.3建议尽快出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多渠道增加对草原投入

国家和自治区在牧区实施的退牧还草、易地扶贫、移民扩镇等重点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而且加快了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进程。但目前的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和资金,满足不了牧区搬迁移民的要求,加上退牧还草工程年限到期,如果不给予积极支持,已取得的成果也很难巩固。建议国家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的任务量,并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应比照国家对“三农”的护农惠农政策,建议国家对牧民在畜种改良、饲草饲料良种、化肥、农药、燃油和牧业机械购置,棚圈及青储窖建设等,均应给予相应的补助。

篇(4)

关键词:公益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27.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58

公主岭全市林业经营总面积近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5%,全市主要林种为公益林和用材林,其中公益林占绝对比重,但许多公益林都呈现出了老化趋势。为了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管护,公主岭市依据《吉林省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试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本文结合公主岭市实际情况,简要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

1公益林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公益林指的是能够提供公益性及社会性产品和服务的森林、林地,其有着生态保护功能,这种功能有着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能够实现生态补偿效果,对于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1.1有利于恢复生态多样性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也是对林下土壤、微生物及动植物的保护,这种生态保护有着层次化和立体化的特点,在整个公益林内,生物呈空间上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恢复食物链的丰富性,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功能[1]。公益林中生物种类众多,例如高大乔木、灌木、草本类植物、菌类及各种动物,这种生物的多样性有着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特征,能够不断恢复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于保持水土、径流降低等方面作用明显,有利于构建良性区域小环境。

1.2有利于资源储藏和节约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是对林区内所有资源的保护,以此来恢复资源原生态特点,保证自然界食物链不受人为干扰,从而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减少,降低了资源消耗。排除人为活动后,公益林内以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为主,在长期自然界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环境条件的物种逐渐被淘汰,优势物种被保存,这对于公益林内的自然资源储藏有着积极的意义。

1.3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是对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从而减少林区资源在市场流动,市场上资源的减少会体现在资源市场价格上,从而在货币上体现出生态价值,这就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相配套的制度,以制度来引导和制约资源的生态价值,因此,公益林有利于间接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

1.4有利于提升全民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背景下,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生态补偿制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群众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从而自发投入到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活动中。

2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对策

积极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对于完善公主岭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结合公主岭市公益林管理和维护实际情况,应从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着手。

做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做到专款专用,杜绝资金挪用和节流的情况,做好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经济基础;以公主岭市各公益林区管护难易程度来合理的设置重点管护人员面积,一般来说以2200亩~3000亩为宜,对于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来说,应当以国有林场标准来确定人均管护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护标准[3];公主岭市林业局应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规定的同一合同样本与国营林场、村集体等承担公益林管护任务的经济组织签订公益林管理和维护责任合同,保证公益林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落实,从而提升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做好公益林管护人员的管理,按照管护面积标准聘用管护人员,监管人员加强日常考核和检查,制定管护责任合同;做好公益林造林、补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资源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公益林正常生长,避免受到破坏,以此来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功能;积极完善相关制度,例如《巡护制度》、《公益林管理办法》等,保证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的有制可依[4]。此外还应当积极加强公益林保护及公益林重要性的宣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此来提升群众对公益林保护的意识,避免人为活动影响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发挥。

3结语

综上所述,公益林对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公主岭市有着众多公益林,但许多公益林出现了老化趋势,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本文简要分析了公益林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公主岭市为例,探讨了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对策,旨在充分发挥公益林对公主岭市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守蓉,冀光楠. 我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政策工具选择研究――以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4,(01):93-97.

[2]沈玲玲.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姚红岭.生态公益林的资金筹集与运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

篇(5)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多维度

Doris等人对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旅游业对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双重影响(正面、负面)做了分析,建立了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中游客与数量巨大的未知生物之间的互动模型框架。指出把生物保护与游客管理相结合的国家公园管理决策、政策能够在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为国家公园保证稳定的资金收入。并证明了通过生态旅游业,自然保护区依靠自生获取较为可靠、稳定的保护经费是可行的。他们的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关注到了保护区的未知生物的保护问题。此外,他们还提出了最优动态控制模型,进一步对生态旅游业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也强调了过度关注商业收入的生态旅游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Paul和Merlin则研究了自然保护区与地方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之类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保护和地方社会经济可以共同发展,但是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对立的关系。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公共池塘理论在公共管理学界已近不在是陌生的学理概念了,该理论针对公共池塘资源排他性弱、易被过度开发,市场与政府都难以治理的难点,进行了新的探索,以制度分析的方法力图通过各种外在环境因子构架出合理制度环境,优化这类资源的管理。这一理论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同样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十分有趣的是,与中国同样有长期计划经济史的俄罗斯今天面临的情况与中国十分相似,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公共池塘资源管理:基于社区组织模式管理自然资源的新型国家公园创建》一文当中,Takesi Murota和Irina Glazyrina运用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对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自然保护区Alkhanay国家公园建设的外在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这些外在环境因子与我国的情况十分相近:自然保护区多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投资建设、管理;保护区所处的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地方发展压力大,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短期经济目标常常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等等。由于上述原因,Takesi Murota和Irina Glazyrin认为,俄国的自然保护区最终需要多种治理机构,尤其是自主组织(社区组织)的参与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建设、管理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一文献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在俄罗斯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运用,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提出,人们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自组织”的形式来对公共池塘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无需过多的政府干预,也避免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她在《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中指出“激励是规则的结果,这些规则用于奖励和约束各种活动的收益与成本”。可见,在一定的规则体系,行动者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做一名保护区的积极管理者,或者蓄意的破坏者。这一规则体系就是保护区制度激励的重要来源之一。

可以说欧洲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公民社会的角度出发,对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各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了保护区周边居民利益对于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性;第二,公民参与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积极影响成为一种共识;第三,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维度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第四,公共池塘理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自然保护区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建设问题,其涉及的地区发展、公民权益等问题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学术关注,因此保护区多维度的系统性研究正成为自然保护区研究的一个趋势。

参考文献

[1]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Ostrom E.,Gardner R.,Walker J Rules.games,and common-pool

resources.1994

[4]Doris A.Behrens,Birgit Bednar-Friedl,Michael Getzner.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an alpine national park[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09:17(3)

[5]Paul J.Ferraro,Merlin M.Hanauer.Protecting Ecosystems and Alleviat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景区管理;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是近几年来逐渐开始提出并得到各个行业认可的一种经济理念,其能够很好的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最终促进两者的共赢发展。在当前我国的旅游行业中,这种经济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景区发展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虽然在短期的时候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区域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给旅游活动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探究循环经济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相关理论概论

1.1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物质的循环性利用和再生的经济,是一种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模式。综合来说,这种理念主要是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当做最主要的目标,并遵从自然环境对于物质能量的运转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其可以让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双方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使得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不会产生过多的环境污染。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理念在以后的时间里将会有更好的应用。

1.2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种开发性保护,保障生态系统尽可能的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本文探讨的重点主要就是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这里也着重说明旅游生态保护的内容。旅游行业跟其他行业有一定的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这在那些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区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如果旅游景区管理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就会对景区本身的旅游活动产生波及,不利于区域旅游的发展。而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则是指在景区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探究影响景区生态环境平衡的因素,并不断的优化景区管理,保障景区管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达到双方的共赢发展。

1.3循环经济背景下旅游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①目前很多游客都有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多方面的意识,在平时的时候也开始使用那些绿色产品[2]。体现在旅游景区中就是多数游客更倾向于那些环境良好并且没有太多污染的景区。而景区积极进行生态保护就能够迎合游客的这种意识,最终促进景区的发展。②旅游景区的发展本身就立足于生态环境之上。如果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那么景区也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开展旅游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2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旅游生态保护没有组织

目前我国很多景区的旅游生态保护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并没有充分的融入到景区管理和开发的组织规划中。这种情况使得一些景区在进行扩张建设的时候,很有可能使得自身的行为跟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最终难以真正提升景区生态环境的层次,使得景区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2缺乏生态保护的人才

循环经济下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拥有景区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都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就使得我国很多景区都很难招收到高素质的人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在景区管理中很难推进。事实上,正是因为专业人才素养过低,使得景区管理无法找到最合适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法和策略,不仅不能充分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使得景区收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3改善内部管理体系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旅游景区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开发行为,避免过度开发对于区域环境带来更多的压力。目前我国很多景区在发展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生态环境承受力等多方面的内容,仅仅从利益的角度来开发景区周边环境,难以达到景区管理和生态环境的共赢发展。

3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优化规划和组织体系

在规划管理方面,旅游景区一方面应该依照行管的法律法规,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各类建设和开发工作;另一方面也应该根据生态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于建设中的项目进行密切的监控和管理,如需变更也要经过上级批准后才能进行调整[3]。在组织管理方面,旅游管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在当地政府和旅游行业的综合带领下,结合具体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由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直接制约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整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和经营工作。

3.2加强人才队伍培训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旅游专业,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和游客等多个主体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旅游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来说,需要掌握旅游管理、生态旅游、生态系统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我国很多景区在这些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缺失。这也使得生态旅游开展的进程和效益都比较缓慢。在此基础上,我国景区应该加强对于该类人才的培训,积极使用派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训建设机制,综合提升现有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景区还应该积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眼,从而加强对于旅游区生态旅游的管理,促进整个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3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生态旅游是一项具有很强计划性的活动,而为了避免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必须要在生态旅游全过程中加强对于旅游活动的管理。①我国景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旅游路线,保障路线设计的合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②景区应该积极的构建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导游队伍,并且引导当地旅行社有计划的组织展开各类旅游活动。③在旅游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景区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媒介(比如电影、录像、导游图等)对游客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并有针对性的控制游客的数量、活动范围等,避免周围生态环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